进口博览会对上海进口食品博览会工地有影响吗

还有100天!上海迈入进口博览会筹备“冲刺期”还有100天!上海迈入进口博览会筹备“冲刺期”海外网百家号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新华社客户端上海频道7月26日电位于上海市长宁区的东方国际集团总部里,工作人员忙着将标有“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倒计时100天”的铭牌摆放在显眼位置,带动全集团员工“摩拳擦掌”。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即将在100天后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牵动着所有人的心。这次盛会的举办地上海,已经迈入进口博览会筹备最后“冲刺期”。城市保障服务加速“冲刺”重大项目建设是进口博览会的硬件基础。当前,进口博览会的场馆改建项目建设正按照既定目标抓紧组织实施,建成后将凸显“大国风范、海派韵味”的整体格调。“进口博览会的周边配套工程建设不仅要着眼于6天会期,还要为365天考虑。”国家会展中心所在地——上海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党组书记闵师林介绍,虹桥商务区确定的迎接首届进口博览会五方面26项任务,截至目前平均进度已达70%以上,全部项目最迟9月底可完成。重大展会是观察城市形象的窗口。按照“让游客在路边‘举起手机、按下快门、处处是景’”的要求,上海已启动博览会核心区和外围重点区域的绿化提升和环境整治工作。黄浦江两岸景观照明工程也已完成方案设计,力争让浦江45公里岸线呈现移步换景的夜色。黄浦江两岸景观照明工程已完成方案设计志愿服务体现一个城市的温度。据共青团上海市委介绍,进口博览会计划招募5000名会期服务志愿者,现招募人数已完成过半。其中,首批25名长期管理岗位志愿者已到位,第二批长期管理岗位志愿者已启动招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表示,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上海全面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抓手,是全市下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对上海干部能力和水平的重大考验。地方交易组织热潮“奔涌”随着进口博览会从“招展”阶段进入“办展”阶段,以促进成交为目标的地方交易团组建工作进入“加速跑”阶段。“进口成交量是进口博览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进口博览会成效的重要标尺。”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尚玉英介绍,上海交易团按照“2+4+18”的交易组织体系设计,“2”是指“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促进平台的线上线下两大平台,“4”是指包括跨境进口电商联盟、展示展销服务联盟、大型零售采购商联盟、综合贸易服务联盟等四大采购商联盟,“18”是包括16个区分团、国资分团、服务贸易分团在内的18个交易分团。优质食品和日用消费品是进口博览会的主要展品之一。图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展商客商展前供需对接会”时的展品“原来我们主要采购境外的大宗商品,这次博览会的目标很明确,重点采购优质的食品和日用消费品。”东方国际集团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进办主任王兴德说,过去集团的进出口比例是30:70,借助博览会平台,未来将逐步调整到50:50。根据预测,上海将组织动员11000家交易商到会采购洽谈。截至7月24日,登记专业观众人数已超过4万人。博览会溢出效应“满满”进口博览会的展品,如何“摇身一变”成为商品,进入亿万国内居民的家中?6天的展览,如何形成辐射全年的效应?上海正在加快“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的建设,承接进口博览会的溢出效应。第一批获得“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授牌的上海东浩兰生“一带一路”进口商品展销中心位于国家会展中心内部,以“大健康”作为主打方向,回应居民日益升级的健康需求。东浩兰生集团董事长王强说,超过5000平方米的展示面积将重点展示养老、康复、医疗护理保健等产品,预计在8月底左右正式和消费者见面。上海市市长应勇说,在国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上海提出的20多项创新举措和突破方案大部分已落地,为进口博览会量身打造涵盖展前、展中、展后的一揽子制度安排,争取为参展商“参展一周、服务一年”。根据上海“扩大开放100条”,上海将允许展会展品提前备案,以担保方式放行展品,展品展后结转进入保税监管场所或特殊监管区域予以核销;探索建立“6天+365天”展示交易的常态化制度安排,支持开展保税展示展销常态化运行。尚玉英说,下一步上海将推出帮助企业进行新品首发的专业平台,提供线上线下、馆内馆外的新品首发服务,为打造永不落幕的进口博览会积极努力。(记者姜微 何欣荣 周蕊)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海外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与海外网一起,掌握世界的每一分钟。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还有100天!上海迈入进口博览会筹备“冲刺期”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频道7月26日电(记者姜微 何欣荣 周蕊)位于上海市长宁区的东方国际集团总部里,工作人员忙着将标有“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倒计时100天”的铭牌摆放在显眼位置,带动全集团员工“摩拳擦掌”。
  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即将在100天后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牵动着所有人的心。这次盛会的举办地上海,已经迈入进口博览会筹备最后“冲刺期”。
  城市保障服务加速“冲刺”
  重大项目建设是进口博览会的硬件基础。当前,进口博览会的场馆改建项目建设正按照既定目标抓紧组织实施,建成后将凸显“大国风范、海派韵味”的整体格调。
  “进口博览会的周边配套工程建设不仅要着眼于6天会期,还要为365天考虑。”国家会展中心所在地——上海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党组书记闵师林介绍,虹桥商务区确定的迎接首届进口博览会五方面26项任务,截至目前平均进度已达70%以上,全部项目最迟9月底可完成。
  重大展会是观察城市形象的窗口。按照“让游客在路边‘举起手机、按下快门、处处是景’”的要求,上海已启动博览会核心区和外围重点区域的绿化提升和环境整治工作。黄浦江两岸景观照明工程也已完成方案设计,力争让浦江45公里岸线呈现移步换景的夜色。
  黄浦江两岸景观照明工程已完成方案设计
  志愿服务体现一个城市的温度。据共青团上海市委介绍,进口博览会计划招募5000名会期服务志愿者,现招募人数已完成过半。其中,首批25名长期管理岗位志愿者已到位,第二批长期管理岗位志愿者已启动招募。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表示,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上海全面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抓手,是全市下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对上海干部能力和水平的重大考验。
作者:姜微 何欣荣 周蕊
编辑:辛欣
来源:新华网  22:34
来源:中新网  20:28
来源:光明图片  10:17
来源:天山网原创  16:59
来源:新华网  21:01
来源:新华网  20:34
中央新闻网站&&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号-1市交通委按照进口博览会总体部署,举全行业之力,组织安排、设施保障、指挥协调,三大配套任务进展有序,力争体现上海交通系统“最高标准、最佳水平”。12项15条配套建设类任务:6月份以来,结合安全生产月和防汛防台准备,加大对在建工地的检查、推进力度,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同时,严格按照“挂图作战、按周推进”落实各项节点任务。其中汇龙路闵行段已建成;S26公路入城段高架结构已全线贯通,诸光路地道结构贯通,诸光路地道和诸光路二期将以便道形式通车,其余各项目确保“9.30”基本具备通车条件。整治提升类项目:S20大修已完成并开放交通,卢浦、杨浦、南浦、徐浦等四座大桥景观提升工程有序推进中,虹桥枢纽核心区高架综合整治、G15大修、G2及G50综合整治、延安高架预防性养护等其他整治项目,按目前计划进度于9月底前完工。青浦区崧泽大道、华徐路和盈港路道路整治项目,闵行区26个路段整治项目,嘉定区华江公路、华翔路、金沙江西路3个路段等各区进口博览会道路设施整治工作,截止6月底已开工项目超过七成,9月底前全部完工。运行保障类任务:运行保障类任务包括四个方面,即客运保障(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出租汽车等保障方案等),设施保障(交通管控、临时停车场设置、停车共享等),信息保障(道路引导系统、交通指挥平台等)。综合保障(机场铁路保障工作、布撤展货运保障等)。目前各项工作已经全面启动,标线划复等工作已经形成初步成果,其余预计在9月底基本完成。近期重点针对国家会展中心周边二层步廊、天桥地道、各交通方式到国展中心入口的行人指引进行完善,做好与国家会展中心环形道路衔接和引导标志的对接。在最后的100天时间里,全市交通系统各相关单位将各司其职,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项目实施、不断优化工作方案、加强巡视检查及重点区域的执法监管、完善组织保障体系,确保为展会提供安全、有序、便捷、高效的交通组织保障。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对上海发展有哪些溢出效应?
  原标题:观察家·聚焦首届进口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对上海发展有哪些溢出效应?
日-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此次博览会也是2018年中国四大主场外交的收官之作,是继4月博鳌亚洲论坛、6月上合组织青岛峰会、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之后的最为重要的一场多边外交活动。相比于前三场主场外交,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首次举办,是融外交与商业活动于一体的创新之举。对于上海而言,这是继2010年世博会,上海迎来的又一次全球领导人密集到访上海的盛事。那么,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对于上海发展到底有什么具体的溢出效应或者说影响?这可能是公众尤其是上海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
首先,选择上海作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地,充分说明了上海在中国未来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上海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目标也会在这一大的战略考量上有更大的发展。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节点,也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10周年的特别节点,更是中国在十九大报告指引下开启新的发展历程的新起点。上海作为中国的国际性大都市代表,是改革开放发展成就的具体载体和体现,也是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治理中地位不断上升的见证者,更是新一轮中国发展转型的先行者。
其次,推动上海成为未来的全球贸易要素集散中心。每年一次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给上海带来全球最前沿的行业信息流、最具创意的商品、最权威的政策信息、以及最强大的市场积聚效应等。在短短一周的时间内,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这些重要的要素在上海积聚,然后扩散到全国和全球范围,实际上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全球贸易要素集散中心。这一强大的功能性作用,将对上海的“五个中心”建设形成强大推力,也是真正能够将“五个中心”有机串联在一起的关键环节。
第三,确立了中国大市场的中心在上海。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一个“买全球、卖全球”的开放性平台。未来5年,中国商品进口规模预计达8万亿美元。如果说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融入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转折点,那么2013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贸易自由化的新起点。为了更好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共商、共建和共享,中国发起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并建立了丝路基金、南南合作基金等相应的发展融资支持机制。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则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通向中国大市场的贸易平台,为低迷的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注入动力,也为中国经济发展转型提供助力。上海在这一创新机制中,将发挥枢纽性的作用,成为世界联通中国市场,中国联通世界市场的中心。
第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全面提升上海城市竞争力。可以预见,每年举办一次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是上海全面完善营商环境,不断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的最强动力。李强书记提出的上海“四大品牌”发展战略,与服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要求高度契合。同时,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对于“四大品牌”建设也是有力的推力。其中,“上海服务”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的保障,“上海购物”也将随着博览会大量的商品涌入效应而获得实质性提升,“上海制造”也会得益于博览会的溢出效应,更不用说博览会这一全球性的平台对于展示“上海文化”的重要意义。
最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赋予上海更多的全球性内涵。作为全球性城市,其衡量指标和要素,除了硬件的基础设施,以人和制度为核心的软性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给上海带来的全球视野和全球化理念影响不容忽视,对于上海从“弄堂文化”向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城市文化”转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同期举办的虹桥国际贸易论坛,将从理念、思维和问题三个方面对上海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上海要建成全球卓越城市,全球化的理念和视野是未来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如何赋予城市全球性,从城市管理者、建设者、服务者和生活工作在其中的城市居民而言,都是一个漫长的理念再造过程。
(作者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
作者:张海冰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上海将新建3个大型立体花坛 迎接进口博览会_新浪上海_新浪网
外滩“点灯仪式”的终点会是哪座建筑? & &图片来源:殷立勤 摄
  57万平方米围墙粉刷一新
  进入国展中心及其周边区域,市容环境的管理将更加严格、精细。
  根据《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市容保障方案》,国家会展中心周边区域将整治绿化140万平方米、新建绿地约29万平方米、布置花坛花境约74处、花卉约8471组、立体绿化约2500平方米;提升道路沿线灯光约34.85公里、建筑物灯光景观102幢、河道灯光约2.95公里。
  国家会展中心周边区域内,还将新建改建公厕5个,增加、更换废物箱2184个,刷新围墙约57.15万平方米,整治河道67条(段)。
2016年夏天,徐汇衡复风貌区整治后,沿街围墙恢复了原样 & &图片来源:竺钢 摄
  截至目前,国家会展中心周边区域整治项目总体开工率为69%,外围12个区的开工率为51%。
  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方岩表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市容保障方案》要求全面实施城市保洁、设施养护、景观提升、市容管理、工地管理、气象和空气质量保障等6个方面的16项主要任务,确保重点保障区域的道路平整无坑洼,干净见本色,设施完好,标志线鲜亮;河道水体清澈,水岸整洁,无杂物;建筑立面整洁美观,空间视觉优美靓丽,体现海派风貌;绿化主题景点、花坛小品、立体绿化等丰富多彩,鲜花怒放;夜景灯光绚丽夺目,展示申城魅力和节庆风采。
07-26 07:54|分享
07-26 07:51|分享
07-26 07:44|分享
07-26 07:42|分享
07-26 07:38|分享
07-26 07:37|分享
07-26 07:34|分享
07-26 07:31|分享
07-26 07:22|分享
07-26 07:18|分享
新浪地方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