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什么不救股市市救楼市能救中国经济吗

叶檀:别把股市当降温工具&救市就是救中国经济
E-mail推荐:&&
  3月27日,沪综指跌破3500点大关,最低见3407点,距离去年“5?30”调整行情的低点仅是一步之遥,市场信心濒于溃散。一年的牛市成果付之东流。  不要以市场自然调整作掩饰,这是刻意打压之下市场信心彻底崩溃的表现。一个世界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以远超过次贷危机诞生国美国的速度直线下挫,当所有的股票无论市场表现如何,不管赢利如何都一起下挫,绝不是挤泡沫三个字可以轻易了结的。  中国宏观经济需要一个稳定的资本市场,以为对中国经济进行紧缩、对股市进行打压就能让中国经济摆脱通胀压力顺利转轨的看法是大错。相反,中国经济需要一个高效配置的资本市场,帮助实体经济顺利度过目前的转型阵痛期。我国的需求拉动型与输入型通胀不是国内紧缩货币能够解决的,而必须通过市场化的资源配置体系解决结构性难题。抱着国外的理论食洋不化用于当下的中国,将使中国经济付出无法承受的转型代价。目前,企业面临沉重的融资、税收等方面的压力,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体现在具体的数据中,3月27日当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大幅下滑,引发了市场对于出现滞胀的忧虑。我国的工业企业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如今低效的资源配置无疑是雪上加霜,通胀未除,滞胀阴影出现,难道我们要以实体经济的大幅下滑,要以制造业效率的普遍降低,要以大批人员的失业,来作为降低通胀的代价吗?面对中国经济最困难的局面,面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入,任何本本主义、任何以国外实际为中心的经验,都是行不通的。  一些主张挤泡沫的人士动辄以日本停滞的十年说事儿,但那个时候,日本已经有了世界一流的制造企业,日元已经成为国际货币,正因为有这些基础,日本才能够抵御货币战争的袭击。可以试想一下,假如日本在经济上升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急于为制造企业设立无数绊脚石,急于隔三年差五年地为资本市场挤泡沫,资本市场当然永远低迷无过热之忧,日本的实体经济恐怕也就此步入低谷,使日本的现代化之路就此停顿。  市场非理性狂泄的另一重大危险,是使中国经济最具价值部分的定价权完全被外资所掌握。本轮下跌,权重股成为重灾区,3月26日,太保破发,3月27日,中国石油、中国太保、民生银行等均跌逾5%,宝钢股份因业绩下降盘中更一度跌停;同时,中国神华、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煤能源等权重股均迭创上市以来的新低,而中海集运、中煤能源则成为继中国太保之后的“破发股”,权重股盘中逼近跌停,并带动个股全线普跌。大盘蓝筹股是什么?是中国经济的神经中枢,是政府集所有的优势资源捧出的中国价格,如今,中国价格被打得落花流水,这哪里是与H股接轨,明明把中国垄断资源的定价权拱手交给美元投资者,让海外资金低价来接中国资源的盘。这些大盘蓝筹股的下挫,对内地投资者而言,是不堪回首的价值欺骗之旅,既非价值投资的标志,也无法成为股市的定海神针,而是成为吸纳中小股民的工具,成为刺破普通投资者财富的工具。对于海外投资者而言,这些大盘蓝筹股则成为炒手的调控中国市场的工具,成为赚取中国红利的捷运线,也成为掌握中国日后经济咽喉的要道。大盘蓝筹股沦落至此,绝不仅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危机,而是中国经济的危机。  聪明的做法是,让权重股适当保持高溢价,通过大盘股调控国际资金进出,并且在稳定的股市价格的保护下,尽快实现大型国有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的调整,最终实现大型企业信托责任与市场化的管理机制,逐步实现还利于民。  股市下挫至此,仍然有人轻描淡写,表示仍在承受范围之内,中国经济还未崩溃,请问,股市跌到什么程度才算崩溃,实体经济破产多少才算抑制了通胀?  面对资本市场的危机,政府不必拘泥于本本主义者所谓的成熟市场估值体系,不能再把股市当作经济降温的工具,而应顺应民情,尽快推出实质性的利好措施,以及市场化的交易举措,降低印花税,试行融资融券制度,将股市保持在平衡状态,为中国经济转型保驾护航。  救市,就是挽救中国经济!&(特别提示:本文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编:朱瑶)
更多关于&&的新闻? ? ? ? ? ? ? ? ? ? 相关专题?
&&&热图推荐
&&&精彩新闻
&&&资本市场热点追踪
???温总理:见一叶而知天下 女副市长咋被骗色骗财?毛泽东为何成中国文化符号 男人居住北京11条理由
&&&无线?手机媒体房地产去库存推高房价一天三涨?林毅夫:系错误解读|中国经济| 林毅夫_凤凰卫视
房地产去库存推高房价一天三涨?林毅夫:系错误解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超级乘客》是凤凰视频于两会期间重磅推出的名人互动节目,采用“移动演播车”概念,打造“两会首席
核心提示: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凤凰卫视北京首席记者胡玲将继续邀请与会的代表和委员们,作为超级乘客搭乘凤凰网两会首席公务舱,由驻地前往两会现场,在途中,听听他们今年带来了怎样的提案,同时对于当下
核心提示: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凤凰卫视北京首席记者胡玲将继续邀请与会的代表和委员们,作为超级乘客搭乘凤凰网两会首席公务舱,由驻地前往两会现场,在途中,听听他们今年带来了怎样的提案,同时对于当下的热点,他们又会给出怎样的解读。本期节目邀请到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越来越多人唱衰中国经济的时候,林毅夫如何坚持唱响中国经济?中国股市摔了一大跤,在林毅夫眼里却有很多发展的空间。房地产去库存政策推高房价一天三涨?林毅夫直言这是错误解读。到底因为哪件事,让林毅夫无奈表示:我都解释了一百遍了! 凤凰视频两会特别策划《超级乘客》日推出第三期,以下为文字实录: 胡玲:去年11月,国家主席提出供给侧改革,但到底是要改什么,似乎学术界、社会上都还有不同的说法,您怎么看供给侧改革呢? 林毅夫:我个人的理解是,随着我们发展水平的提高,有一些过去是我们的优势产业,它优势可能在逐渐丧失,就会有产能过剩的情形,所以我们的经济结构要不断的调整。从供给侧的改革来讲的话,其实中央也讲的很明确,它有几个内涵,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企业降成本、补短板。 胡玲:三去一降一补。 林毅夫:有一些媒体或者是学界,都简单把它理解为八十年代里根提出的&供应学派&。 胡玲:因为当时里根还曾经用过,所以有人在说,中国政府是不是要学八十年代的里根政府。 林毅夫:这是一个不正确的解读,我们是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中国很重要,对世界很重要,很有必要把我们经济的实际状况跟国内、国际做一个比较好的沟通。 媒体误读 林毅夫称不愿再预测中国经济 胡玲:虽然您谈到要增强沟通,但是我有听到说,您似乎不太愿意去预测未来的经济,是因为之前预测的&中国经济将保持8%的增长&受到了很多的质疑,所以你不预测。 林毅夫:这个就是你们完全理解错误,这个判断我从提出到现在,应该有三年了,三年来我不断的说,我讲的是有8%的增长潜力。 胡玲:潜力。 林毅夫:我真的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媒体老是说我讲8%。 胡玲:因为媒体希望看到积极的一面。 林毅夫:我至少解释了一百次,但是媒体每次问我就说,你说中国经济增长8%,现在怎么不到8%。我觉得很无奈,8%的增长潜力是说,在国内、国外条件都好的状况之下,国内有增长8%的可能。 胡玲:实际对于整个中国GDP的数字,外面一直有很多的质疑,甚至花旗银行认为2016年中国的GDP增长只会到4%。 林毅夫:我认为是不太可能的。 胡玲:你认为不太可能? 林毅夫:对,因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即使在国际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我们靠内需的增长空间还是挺大的。另外,还有投资的机会和投资的钱对不对,在这个方面,我们条件也是相对好的,因为我们中央跟地方的财政赤字积累下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不到60%,这在世界上属于非常低水平的,所以财政空间还相当大。再来,民间储蓄将近GDP的50%,还有3.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它有降利息的空间,我们的准备金率在3月1日的降准后,还是达到17%,还有降准的空间。有投资、有消费,我相信实现6.5%以上的经济增长应该是完全有可能的。花旗银行或者国际上的一些学者,他老在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会巨幅下滑,我想他是不了解中国经济,是拿发达国家的经验简单来套我们做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这也说明为什么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三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国际上老在讲中国崩溃、中国崩溃,但是我们不仅没崩溃,我们一直乘风破浪地往前进。 中国股市摔了一大跤 政府救还是不救? 胡玲:所以说我觉得可能分为两派,唱衰中国派和唱响中国派,您似乎就是唱响中国派的一个代表。 林毅夫:我应该不叫唱响吧,我只是客观地分析,经济是不能靠唱响的,而长期维持经济的增长,我想信心固然很重要,但信心的依据是事实,而不是你希望它好,它就会好。 胡玲:中国手上有一手好牌,无论是经济或者去年年初的股市,大家都觉得有一手好牌,但是最后我们看到股市造成了断崖式的下跌,网上就开始说,刘主席上来其实并不能救中国的股市,他唯一能救的是前主席肖纲,您如何来看,因为这一次的断崖让大家大跌眼镜了。 林毅夫:中国股市在2015年确实出现了大起大落,但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一些政策、一些管理、一些措施可能有不到位的地方,这就像一个小孩,从爬行到将来一定要走路,我们总要在这种摸索的过程当中,把它逐渐完善起来。 胡玲:但好像这一跤跌的太惨了,中国股民的血汗钱真的是全部都跌进去了。 林毅夫:确实我们的股市波动比较大,如果政府都不干预会怎么样? 胡玲:但是我们看到政府越救市反而大家就越觉得救不下来,大家越看不到底。 林毅夫:现在你觉得救市救到3000点左右是看不到底对不对,如果当时政府不救的话会怎么样,会不会掉到1000点呢,可能确实几家欢乐几家愁吧。 房地产去库存吹大市场泡沫?林毅夫:这是错误解读 胡玲:目前在推房地产去库存,就有学者提出说,中国房地产是,要去产能的话至少需要九年的时间,但是话音未落,我们看到中央这个房地产去库存政策一推出之后,北上广不用说了,深圳的房价涨了52.3%,有的房价甚至是一日三涨,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家会觉得在中国这样一个似乎奇葩的土地上,任何一个政策出来都会立马引发了又一轮的投机和泡沫。 林毅夫:你不能讲说政府的政策就是为了去推动泡沫,我想这是错误的解读。从长期来讲,中国房地产当然也有发展的空间,因为我们还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中国目前城镇化的比例只不过占总人口的56%,一个国家当它达到发展阶段,一般城镇化的比例会达到85%甚至更高,短期之间有人买房并不完全为了居住,而是为了保值,如果这种需求很多的时候,难免供给跟需求之间就会不配套,价格就会涨比较多,所以政策就是要微调嘛。 胡玲:现在还有人说,特别是1、2月份PMI的指数出来之后,大家觉得是持续的低迷,有越来越多声音在说,中国需要下一轮的刺激,至少来一个政策托底,中国需不需要再来一个4万亿的刺激计划出来? 林毅夫:经济存在问题 不能都归罪于4万亿泡沫 林毅夫:我们投资增长的速度比较慢,原因就是,前一轮的由一些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支持的项目已经建成,但是国际经济并没有复苏,在这种状况之下采取一些缓周期的措施是必要的。 胡玲:但之前也在说,4万亿给中国目前的整个经济遗留了很多的弊端,包括短期来看,整个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污染,长期来看能看到大量僵尸企业出现,同时居民的实质收入没有增长,反而是超花货币,这些导致了泡沫的出现,您是持什么样的观点? 林毅夫:我想,首先来讲,不能把我们存在的问题都归罪于四万亿,很多事情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呢,居民的收入没增长,可是我们去年居民的收入增长的挺快的。 胡玲:但我们感觉,好像口袋里的钱没有增加,都在股市赔完了。 林毅夫:把任何不好的词都放在一起,都认为是因为四万亿,我想这样的分析不能让我们清楚的看到,我们的挑战在什么地方,我们的机遇在什么地方。而且,对2008年的四万亿,我想也要客观的评价,因为当时国际危机突然爆发,它的冲击波比1929年纽约股票市场崩盘所产生的冲击波还大,在那种状况之下,如果我们不采取一些必要的应对措施,可能产生的后果还要大,所以这是两害相权,在各种可能的状况之下做比较来做决定。由于它事发突然,不能讲说采取的每个措施都是十全十美的,但应该说,我们四万亿产生的总体效果还是好的。首先它让我们经济稳定了,让我们避免大量的失业,第二点呢,用四万亿建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在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质疑,但现在高速铁路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形,这总的来讲还是好的,所以我想我们还是应该很客观的来评价过去的政策,而不能把我们现在存在的问题,都说是因为四万亿造成的。 政府怕舆论压力动辄得咎 不敢伸手调控 胡玲:原来在四万亿那个时候,非常努力积极作为的地方政府,似乎现在有怠政或者说懒政的情况,不太愿意去、不太敢去推动了。 林毅夫:我想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一个就是前面的政策实行的结果,然后大家都批评政府干预,如果大家都批评他,他过去做对了你也批评他,那他就不敢做,所以我为什么讲,不能简单把中国现在存在的问题都归结于当时的四万亿。前段时间大家对政府的有为作用批评的比较多,认为应该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不应该去发挥作用,但如果整个舆论界都这样认为的话,政府怎么敢去做呢,因为动辄得咎。 胡玲:只不过我们现在似乎看到有太多的例子是政府的这只手伸的太长、太大、太盖了。 林毅夫:如果讲在中国都是政府伸的手太多,怎么能解读中国这三十多年来是世界上所有转型中国家当中表现最好的,实际上我们也是到现在都没有发生过金融经济危机的大国,如果讲都是政府伸的手太长了,就是政府做的普遍是不对的嘛,如果做的不对是怎么会有这样一个成绩,我们现在的主流舆论是以发达国家作为参照系,这个理论即使在发达国家适用,在发展中国家也不见得完全适用,如果参照,你会发现中国政府这个不是那个不是。 乐观者林毅夫也有担忧:不要用国外理论束缚中国 胡玲:我听到我们聊天你说了很多要客观,要把东西充分来讨论,但您没有谈到自己的担忧或者是对于未来整个经济低迷的、对中国经济的担忧,你有担忧吗? 林毅夫:当然会有担忧。 胡玲:您最大的担忧是什么? 林毅夫:我们没有看到我们存在的机会,没有看到我们可用的政策空间,我担心的是,大家不能够客观的分析,简单的用发达国家的经验、理论,让我们自己的手脚都束缚了。 胡玲:多谢,林教授,非常感谢! 结语:其实无论是唱亮还是唱衰中国经济,毫无疑问,在2016年,中国的经济将备受考验,同时中国面临的风险也会受到全球的持续关注,今天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了中国改革的主线,而在这条主线的引领下,中国的经济是否会扭转颓势,我们会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刘晓慧 PV027]
责任编辑:刘晓慧 PV027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播放数:149674
播放数:89781
播放数:98629
播放数:164424
48小时点击排行中国经济猜想论坛 股市与楼市的投资取向(组图)_新浪房产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中国经济猜想论坛 股市与楼市的投资取向(组图)
图为中国经济猜想论坛现场图为此次论坛主持人《新地产》主编张文豪
  <font face=楷体_GB日下午,由财讯传媒集团和新地产策划机构联合金泰地产主办,新浪网全程直播的2007年中?“中国经济猜想”系列财经论坛之二:“股民?房东?――股市?楼市07年中投资取向”活动在 (
)置业中心举行。
  主持人:各位下午好!各位业主、各位网友、各位媒体的朋友,大家看到我们今天实际上是系列活动的第二次,主办方和承办方都是一样的,主办方是新地产、财讯传媒,协办方是金泰城,就是项目的开发商。
  话题比上一次更加具体一些,就是我们是中国经济猜想系列财经论坛之二,题目是《股民还是房东?》,也就是我们的各位在未来的投资过程中的定位和投资取向,这个问题从理论的高度可以讲,从具体实物操作过程中也可以讲,是我们现在最关键最关键的热门问题。
  一般来说找到热门问题不是很难,上网就可以找出来,但是能够找到关键的人物来谈论这个关键的问题,不是很容易,我们想今天我们做到了这一点,我就不多说了。下面我们就首先请现在活跃在我们主管部委还有经济学界甚至有一线的来宾,我为大家介绍一下。
  坐在最左边的是巴曙松博士,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所长给大家的印象是博士,但是他八年前做过银行的行长。接下来大家经常上网和上论坛的知道,这位是陈淮陈主任,是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再往这边是文国庆老师,中国金融类别的网站排名前三之一的和讯网的首席分析师。最后一位大家非常熟悉,是中国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老师,顾老师也曾经做过中国建设部的主管房地产行业的有关司局的领导,后来曾经是中国房地产协会的副会长。让我们大家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几位嘉宾的到来。再向大家介绍一下和我今天一起做主持的是我们金泰城的副总谢苏明先生。
  应该说不管是楼市还是股市,本身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何况是到今天这个时候,不管是股市还是楼市,应该说他们的价格的涨的幅度也足以让人们感到对于自己下一步的走向,很难作出决定和取舍,在这种时候不论是对于我们的国务院主管全中国经济决策的部门还是我们作为一些普通的老百姓,这些问题的讨论都是对我们来说非常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们请来的嘉宾,刚才也说了,对这些话题非常有发言权的,为了系统全面地展现他们对于关键问题的看法,我们第一个环节就请台上的各位嘉宾根据我们事先沟通好的主题做一个主题发言,这个发言的时间大概是15分钟左右。鉴于前天国务院开了住房工作会议,这个会议根据有关人员评论是20年会议的第二次,可见重要性,就请陈淮陈博士给大家讲一下现在的住房需求及政策取向。
  陈淮:谢谢大家,前天下午和昨天一天召开了国务院的住房会议,是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会议,今天的主题是不管是楼市还是股市,这个主题和住房没有多大关系,人们的动机是投资,以营利为目的。
  我们现在说在今明两年加大对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的援助是重心所在,既然主持人让我说说最新住房会议的基本精神,核心几个问题。
  一个是扩大覆盖范围,简单说,原来廉租房也就是不要钱或者是基本不要钱,就给你房子住的政策,针对的是最低收入群体,或者是特困群体,也就是残疾人、无人赡养的孤寡老人、无收入人群,现在把它扩充到低收入、困难群体,困难群体和特困群体的区别就是困难群体可能有收入来源,但是这个收入是离政府限上不远,就是我刚才说的政府规定的工资标准或者高一点的层次,包括一部分刚参加工作的一般白领,也就是收入一两千元,扩大廉租房覆盖范围,自己在阶段性的、持续性的没有能力解决住房问题的。
图为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
  既然是政策性住房,当然就不保证舒适和永久持有和营利,而是满足你基本生存需要的一种资源的配置方式,所以文件中也规定廉租房最大不超过50平方米。
  第二,仍然要建设,但是国务院文件中又提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新概念,经济适用房将是有限产权房,也就是它的流转、流通将是受到限制的,而且它的条件也日益明确和苛刻,不是谁都可以,原来有很大的范围,教师、退伍军人都可以买,而且条件比较宽松,不行了,而且经济适用房的最大户型不能超过60平方米,也就是在去年的90、70政策之下,我们又有了50、60政策,而且这个政策发出了住宅消费的导向信息,也就是包括保障性住房和带有政策援助含义的商品房、两禁两限房,都将鼓励,都将以满足人们基本住房需求,满足基本住房需求为目标。
  保障分为三个层次,一个是救助性的,就像民政局,我没饭吃,你到那就领盒饭,不要钱,到那就给,第二个是援助性的,我有收入,有购房能力,比如说经济适用房、两禁两限房,还有向公务员发放住房补贴,并且在住房补贴上实行公积金制度,并且今年还提高了公积金缴存比例,公积金很厉害,扣你12%,你的雇主还要贴你12%,相当于每个月工资的24%,而且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部分相当于政府补贴15%-20%。第三部分是互助性的,公积金更多是互助性的保障,大家交钱搁一块,谁先需要谁先借,我刻意强调借字,不同于其他保障,不同于失业、养老保障,它是大家交钱,谁病了援助谁,谁失业了援助谁,谁的收入低于地保限了援助谁。而住房保障不是,不是大家交钱给少部分人用,所有人交的钱都是归你本人所有,公积金的性质不一样,前两天还有领导说公积金对群众的保护不够,公积金就不是一个救济穷人的,这个领导对公积金的理解还不够,我们不可能把大多数的钱给穷人用,而且公积金不是政府拿来的钱,是我们自己的钱,这个钱最终还要还给个人的,所以是互助性的。我们在保障中分为三个层次,救助性、援助性、互助性。
  我们在住房的需求里面,和今天说的投资型需求不同,就是自住,自己住也分为了基本住房需求和享受型需求与奢侈型住房需求,基本住房需求是说我不能住马路上,冬天、夏天我得有一个不大的地方能够容身,但是这个不大的地方包括廉租房,请注意也不是我们过去历史上那些工人新村含义的,盖一条专用线,东边是厂区,东边是工人新村,有一间房娶个农村媳妇就在里面过了,不是,是配套的,就算是廉租房也需要有厨房厕所等配套住宅,人人享有适当住房,廉租房贯彻两个,一个是人人,所有的人,是多数人,不是少数人,第二是适当住房,就是穷人的房子不能太简陋,这是基本住房需求。你说我是白领,有大学文凭,我得来间书房,我太太那么漂亮,得来个健身房,搁个跑步机,可以,但是这是享受型需求,政策不保护享受型需求,保护的是基本住房需求,你说我要享受型的住房需求,我买不起,你就买不起吧,政策援助的是基本住房需求,不能浪费有限的自然资源,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巴博士这样的买房子不仅要有享受型需求,还要花园,还要养宠物,还要养猫养狗养二奶,这就不行了,这是奢侈型需求,奢侈型需求不仅受到政策的严格限制,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我们还将采取措施,比如停止别墅用地,在一段时间内不打算在这个里面,满足这种需求上提供太多的宝贵土地和其他资源。
  我们把保障领域的三个层次和住房需求里的三个层次,基本住房需求、享受型需求和奢侈型需求,政府将保护基本住房需求,将在政策上给予大力的鼓励。享受型需求不会加以太多限制,但是要承担相对的风险,比如你买的户型相对大一点,楼价的波动,利率的变动,由此带来机会成本的增加,物业费的增加、税费的变化,都有可能成为你持有这个房产的风险,风险就要加大了,这种需求要付出一定政策代价。奢侈型需求,你要付出更高的政策代价,要么就不能满足你的需求,我们要优先满足困难群体的住房需求。
  既然主持人点我说这段,我就说了以上的话,跟大家说的投资,今天大家坐在这是要讨论投资,投资的问题,巴曙松博士是预言家,他让我买很多的股票,我都没有买,但是后来证明他都是对的,我们现在欢迎他。谢谢。
  巴曙松:谢谢陈淮教授给我一个机会,在他的演讲之后谈一点心得体会。我对他讲话中的几个错误、不同看法做一点纠正。
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
  第一点,在他详细地介绍了带有救助性、补助性、援助性的住房政策之后我提一点质疑,从世界各个国家成功运作这些带有补贴性质的房子的体系来看,我们看起来它的成果很好,比如说香港,有47%、400万左右的人住在政府提供的公屋制度,运作得很好,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我们现在只看它运作得不错,我自己也在仔细研究香港的公屋制度,首先它需要廉洁高效的公务员制度,刚才有一个公务员能够张口诬蔑学者,这样的制度我有所怀疑。
  第二要有清晰透明的个人收入的认证、确定申报制度。我个人知道,陈淮教授的收入比我高得多,但是他到处说我的收入比他高,我们也缺乏这样的制度。
  第三,我们要有非常清晰的在商品房和政府援助性建筑和公寓之间的建筑形式,拿着大量的政府援助的房子在市场上以市场价格进行交易,我们原来经济适用房的毛病就在这里。
  第四,财务上的可持续性,当我们大量讲要兴建多少多少住房,我看刚才陈教授讲的比香港政府野心还大,说刚毕业的学生都有这种可能性。香港是必须要有住满7年、有收入证明,这样的人才可能,他给大家划得更大,说一两年。香港是这样,兴建的公屋,后来有些钱了,把公屋卖掉,这些钱再拿去盖新房子,达到财务的可持续,现在的香港公屋出现财务缺口,就把公屋配套的停车场、商场变卖,变成了REITs,发行了REITs才把财务缺口填平,我们怎么做财务的可持续性。我们在没有廉租制度时,我们要呼吁建设,当开始变成大家的共识时,我们要非常冷静地想制度运作下来,它的成本,它可以持续,到底该怎么操作,要不然的话我们可能被一部分人给忽悠了。
  它的成功运作有非常严格的前提条件,而且只要盖房子就涉及到几个基本要素,土地、资金。无论是廉租房,无论还是陈教授说的援助型、救助型、互助型,无论什么型,它总是要盖在一片土地上吧,得同时面临18亩农田的约束吧,在深圳郊区没有地的地方,要拿出地来盖援助型、互助型、救助型也受到非常严格的土地约束,我非常激动,建设部的主要领导、学者给我们画了一个非常好的大家去解决住房的蓝图,我们心在热的时候,我们头脑还是要冷静,要瞪大眼睛看一看,钱从哪来,政策是透明的吗,会不会成为新的一轮腐败,成为大家瓜分国有收入的渠道啊,我们的企业大规模不尊重市场兴建的房子,有可能会打乱本来相对健康、正常的商品市场。这些问题我们作为一个对立的独立学者要多谈。
  第二,我不同意陈教授的看法,说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跟投资没有关系,任何一个有风险和收益的其中就有投资的机会,比如说美国的次按风波,投资它的,比如说我们的中国银行,在香港投资了90亿美元,不得不提取10几亿的准备金,这是一个灾难,对于大的投资商的资金是一个灾难。大家想,在过去5、6年里面用很低的成本大量购买美国房子的美国中低收入阶层是一个福音,什么是次按,是被美国银行认为它的收入水平都不具备,不应该提供按揭的人银行也给他提供了,提供了之后风险比较高,怎么办呢?就把他的资产,由投资银行证券化,变成很奇妙的故事,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美国投资的风险由全世界的金融机构分担,次按风波就是全世界人民帮助美国来分担风险的机制。我不同同意中低收入阶层不需要资金运作,我们政府拿出一部分房租补贴利息,那么多环节,我知道补到哪去了,是不是补到政策研究中心做经费去了,还不如把固定的补贴作为资产包的利息现金流,再来发行债权,吸引社会投资,利息由政府,化解了中低收入人群的资金缺口。
  我来讲两点,和陈教授不同的看法,第一是对于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不应该全交给市场来解决,是对的,但是我们提出来还有很多的假定,还没有充分讨论,现在讲对于它有很大的期望,还为时过早。第二,中低收入阶层融资问题,正是金融创新大有作为的地方,谢谢大家。
  主持人:巴博士和陈博士在一些问题上的看法有了分歧,我想他们对于自己的观点说得非常有逻辑性,我们大家应该是非常清楚这些区别在什么地方。正好说的分歧的焦点也都是房地产市场和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问题上,现在请出第三位演讲嘉宾,就是顾会长,顾会长正好对上面两位嘉宾的观点给出一些点评,还有一些自己的见解。
  顾云昌:大家下午好,他们两位是好朋友,我们也不经常和他们进行交流,他们有很多相同的观点,也有不同的观点,可以供大家参考。
  讲到房地产市场和投资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前一时期,我觉得我们在讨论一个问题,其实有一个误读,就好像把房价和住房问题连在一起来讨论,好像认为房价稳定住了,或者说是房价往下降了,人们的住房问题就解决了。实际上看到房价问题和住房问题是有很大的连贯性,但是又有很大的区别,我认为房价问题是一个纯粹的市场问题,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住房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问题不可能由纯粹的市场问题来解决。这一点在最近召开的国务院住房工作会议上已经得到解读了。
  前两天我听香港朋友的讲话,我觉得他讲的很有意思,起码给我们一个启示。在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中,房地产市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住房问题又是一个现在全社会最关注的问题,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要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八个大字,房价问题是市场解决的,中国的房地产改革从98年开始取消了福利分房以后,我们大步地迈向了市场化,这完全是一个冲锋革命,千万不要因为我们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怀疑我们市场化的速度和方向,反过来说如果没有今天市场化的发展,我们的住房可能还在人均10平方米左右徘徊呢,现在是27平方米,这样的水平完全是市场化的结果。
  反过来说,想依靠市场化全部解决所有人的住房问题,这是不现实的。美国、英国这些国家的市场化比我们发达得多,他们一百年两百年的市场化,现在英国政府提出来今后十几年要盖300万套社会住房,每年20多万套,说明英国这样的国家,他的住房问题也不可能哪天由市场解决,也需要社会保障来解决,市场经济和社会保障这两个概念在任何国家都是同时成立的,在中国也不例外,只不过是我们在过去的几年当中我们比较注重市场化的问题,对社会保障问题多多少少我们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房地产的要素无论是资金还是土地方面,我们都是重视不够的,特别是管理方面,北京这个地方问题更多一些。
  我们有一个想法,就是房地产的市场化和住房的社会保障,加在一起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就体现在住房保障方面,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房地产市场的表现,就是市场化和保障性。现在大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很充分了。
  第二个观点,我想讲讲当前的楼市。我感觉到中国的楼市是处在四个字的环境下,我把它叫做钱松地紧,钱松地紧下的中国楼市。钱松我们都知道了,全社会资金流动性过剩,表现出来的是钱特别多,特别是人们买房的钱也很多,不知道哪出来的钱,这么多的钱,但是相对于我们另外一个要素――土地相当紧,起码有18亩土地的红线不能超越,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楼市怎么样?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报表已经体现了这一点,尽管在宏观调控下面,国八条、国六条以及相关的措施越来越严格,但是我们的楼价仍然出现很快的上涨,特别是北京,我们所在的地方,它的房价涨幅统计数字是10%,实际上我们看到个别的楼盘,刚才我们的总经理说一年前8千多,现在卖到15000元,它绝对不是10%的概念,统计局给出的是平均概念,实际上购盘或者是是在大城市当中绝对不是这样的情况。这就跟我刚才说的钱松地紧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大城市的楼盘都在涨?我最近看了几个地方,无论是从原来涨幅比较慢的广东地方,广州的楼盘也是很快就售完,涨幅很快。深圳的楼盘不用说了,西部地区的重庆、成都,以及过去两年房价比较稳定的上海、南京等长三角地区,各地的房价都出现了很快的上升。
  这种上涨的情况我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就曾经在某些讨论会上讲过,我们房价上升的压力很大,这种房价的上升是在我预料之中的,原因就是刚才说的钱松地紧,因为现在中国的楼市出现一个情形,就是膨胀性的需求遭遇了控制性的供应。
  其实从2004年以来,我们整个的房地产方面,在宏观调控下面都是实行了控制性的供应,也可能有些人对这样的说法不赞同,因为房地产的投资一直保持着20%多的增长,只有在2005年的投资是19.8%,除此以外,04年28点几,住宅的投资保持了30%的增长,这样的增长速度为什么仍然说是控制性的供应呢?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决定房地产供应的不是投资,而是整个的竣工面积。尽管我们的投资增长,比如今年上半年仍然是30%,但是竣工面积的增长只有10%左右,去年我们投资的增长达到了20%多,但是我们的竣工面积比上一年还下降了百分之零点几。尽管投资增长了,但是投资到哪去了,为什么竣工速度放慢了呢,大量的钱是扎到土地里面去了,表面看起来投资是高,但是竣工规模是下降了,竣工的速度放慢了,但是我们的需求仍然很旺盛。
  自住型需求仍然是兴旺,投资性需求势不可当,在资金流动性情况下我们缺少投资渠道,今天谈到股市和楼市的问题,人们在想有了钱干什么,第一选择可能是买股票,巴曙松教授去年告诉我,说他有的股票没有选好,但是现在看来,我认为从他刚刚表达出来的,就是它的股票涨得很高了,股市涨得很快,不少人都赚钱了。有的朋友告诉我股票前一段时间赚了300万,200万买一个房子。前一段有人觉得有危险了,从股市里把钱拿出来买房,胆大的继续玩股票,有一部分人一点,就去买楼。我们看大部分楼价都是上升的,有一部分可能是下跌的,下跌也是稳定的,这个房子在某一段时间里面市场价格下降是很少见的。买楼是增值的一个途径,有一个夫妻从20多岁就开始投资房地产,他们是买了楼以后出租,得到租金以后,开始滚下一套,俩人现在滚了800套房子了,正在向一千套努力,炒房的股市告诉我们,尽管买楼的收益不像股市那么高,但是比较稳当。
  在中国楼市目前看来,钱松地紧,导致供应量是不足的,就是我刚才说的膨胀性的需求,遭遇了控制性的供应。控制性的供应就是土地供应量的控制,我们盖房子必须要土地,我发现凡是土地供应紧张的地方,都会产生楼价的飞速上涨,深圳是个典型,北京也不例外,三年前深圳没有批过一块土地,在深圳的楼市和香港的对照下,在人们越来越富的情况下,钱往哪投呢,他们就去买楼,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必然导致深圳的楼价狂涨。
  北京也是一样,我反复查了北京的数据,在04、05年两年当中,北京房地产土地的开发量有明显的下降,大概04年的房地产土地开发量比03年下降了40%,05年比04年下降50%,06年一年土地开发量猛增,增加了160%多,但是土地的开发量仍然保持在04年的水分,今年土地的开发下降了四分之一,25%-26%,供应量减少,特别是奥运的概念起来以后,人们发现北京越来越漂亮了,基础设施越来越多了,人们到北京置业的需求越来越多,这样的情况下北京的房价往下降,是不现实的。
  在北京楼价上涨的趋势,今年恐怕不会改变,因为房地产的特点就是供应弹性系数比较小,而需求的弹性系数很大,我们的楼要供应最起码需要三年,但是资金需求膨胀很快,今天决定买楼,上海或者广州人决定在金泰买楼,明天就可以把钱拿过来,房地产有地区的特点,投资性和消费性相结合的特点,以及刚才说的供应的弹性系数很小,需求的弹性系数很大的特点,对于控制房价的上涨的确是非常高超的艺术。
  在中国,土地的供应量决定权是政策,国务院为什么说稳定房价的任务要落实到各个城市,为什么其他国家没有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的土地是政府控制的,或者说是一级土地是政府掌握的,对房地产市场的判断应该从需求和供应量方面判断,国内一方面是资金、需求和土地供应方面来判断市场的发展,全国各个市场为什么表现不一样?有些地方房价涨得慢一点,有的地方涨得快一些,这个阶段涨得快一点,那个阶段涨得慢一点。我们的社会可能有一种误解,感觉都是开发商的行为,其实开发商都是根据市场做出的反应。前一段时间我跟一些朋友进行交流,说都是开发商搞的,当然有一些开发商在里面有违规行为,但是改变不了整个市场的氛围和供求关系。比如说广州,在04年以前广州楼市是总体上的稳中有降,为什么很多广州的开发商,包括富力、珠江到北京来开发呢,因为他们看到广州的竞争太激烈,价格上不去,品质要做好,拼命打到外地,但是这两年广州的房价上得很快,如果说从这个意义上讲已经不能说现在的开发商变坏了,原来的开发商是好的。
  反过来,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开发商,在05年以前房价涨得很快,05、06年房价涨慢了,是不是原来是坏的开发商现在变好了?也不是。我们要进行市场的客观分析。
  前一段时间央视来采访我,提到很多的问题,问到深圳楼价涨得快的情况下有很多问题,比如捂盘惜售的问题、楼王天价问题,我跟央视的记者说,这些现象都是在供不应求、市场供应量和需求之间产生矛盾的情况下,房地产价格增长过快的情况下产生的问题,这不是问题的本质,问题的本质是市场的供求关系。
  我想股市和楼市在一起是互相联系的,但是在不同的城市,楼市表现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但是股市全国是统一的,楼市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差异的。你在什么地方买楼和股市的关系,北京买楼和股市的关系,上海买楼和股市的关系都是不一样的,应该区别来看,看整个的供求关系和决定着楼市发展和股市之间的投资关系。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顾会长,我们刚才听到政府在发文件,在开会,有一个决心就是要把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解决,这个政策和决心给了我们社会,也给了我们在座各位很深的印象,但是像刚才巴博士提到的,如果在可操性方面面临的非常关键的问题上没有可行的制度和办法的话,这个政策是不是就能够在短期内彻底解决房地产市场上的一些问题?这个的确是还需要继续开会,继续研究的问题。
  刚才我们大家也看到了,股民还是房东?这是一个选择性的问题,但是也有一些人士他们在投资的过程当中不是做的选择题,而是说做的兼而得之的操作,我们现在就请和讯网首席分析师文老师,他主要的领域是股市投资,给我们讲讲由于股市投资产生的财富效应,这种效应也与楼市投资产生了紧密的联系,是不是可以做到不止是选择,而是兼得。
■ 近期热点新闻
■ 地产博客排行
■ 新浪房产近期重要活动
【】【】【打印】【】
不支持Flash
相关链接<font COLOR=#8f-08-17 13:34
<font COLOR=#8f-08-14 10:35
<font COLOR=#8f-08-14 10:04
<font COLOR=#8f-08-07 10:32
<font COLOR=#8f-08-07 10:08
<font COLOR=#8f-08-02 10:51
<font COLOR=#8f-07-23 10:20
<font COLOR=#8f-07-04 17:5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为什么不救股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