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什么是自主行为能力力的老人银行存款怎么取

丈夫突发脑梗妻子不知密码银行取不出钱 律师为您指点迷津 | 北晚新视觉
丈夫突发脑梗妻子不知密码银行取不出钱 律师为您指点迷津
日讯,丈夫因突发脑梗一直昏迷至今,李女士要用钱却不知丈夫的银行存单密码,经向银行询问,密码挂失、重置需本人亲自办理,这可怎么办?
插图 王金辉/takefoto
有折子却取不出钱来
李女士的丈夫身体一直没什么大毛病,每年都坚持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但人一旦上了岁数,心脑血管病便容易找上门。今年4月,因突发性脑梗,李女士的丈夫在单位突然昏迷,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由于脑梗情况较为严重,人至今没有苏醒。
李女士并非家中独揽财政大权的人,丈夫的工资收入由他自己掌管,家中还有几张定期存单也都是丈夫的名字。如今丈夫因病突然昏迷,未曾留下一句话。
一方面要负担医院的医疗费以及聘请护工的费用,一方面小孩还在国外上学,李女士一个人的工资根本不够这些开销。李女士想从丈夫的工资卡和存款单上取点钱出来,然而因为不知道密码,却成了麻烦事。
记者了解到,李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她爱人所住的病房里便有很多家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此前,李女士曾向银行咨询,得到的答复是如果要进行密码挂失和重置需要本人亲自办理,像她爱人这样的情况则需要公证处出具一纸公证。然而,当李女士到了公证处却被告知,由于人还在,不属于遗产,根本不符合公证的条件。
先上法院指定监护人
记者上周四随李女士来到某国有银行的营业厅。银行工作人员告知李女士,如果拿着她自己的身份证和她丈夫本人的身份证,且知道她丈夫工资折密码的情况下,是可以代取的。李女士蒙着试了试,在第三次输入的时候竟然蒙对了密码,于是工资折的问题解决了。
然而还有两张不知道密码、快要到期的定期存单,银行大堂经理告诉李女士,如果不知道存单密码的话,恐怕比较难办。对于行动不便的人,银行虽然可以进行上门核保,但前提是得本人有意识,而且能够亲自签署委托书。
但如果像李女士爱人这种处于没有意识的昏迷状态,核保是做不了的。目前可能采取的方式一是由医院出具证明,银行可将患者名下的存款直接打到医院的帐户用于支付医疗费用,但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急需用钱治病的家庭,因为作为患者家属是无权支取的,而且银行内部也要经过特殊的申请程序;另一种方式便是由法院指定一名监护人,指定监护人有权代理本人重置密码取现。
该大堂经理表示,银行这样的规定一方面是为了保障储户的存款安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现实中可能发生的配偶及子女之间因为存款产生的纠纷。
指定监护人甚至比继承还麻烦
就指定监护人的问题,记者随后又咨询了一位朝阳法院的资深法官。该法官告诉记者,指定监护人这种事在现实中甚至比继承还要麻烦。
首先,按照规定法院是不能直接指定监护人的,而是应当由当事人所在的单位、居委会或村委会来指定监护人,法院只处理监护人和其他亲属之间对上述指定监护产生的争议,比如其他亲属认为指定的监护人不适格,或者被指定为监护人的人认为自己不适合。但现实中,很多单位、居委会、村委会都不爱管这种事,弄得当事人很麻烦。
而且,即使上述单位指定了监护人,银行也不一定会认可,他们往往只认法院的判决。所以有些当事人只能先是好话说尽,让居委会或单位出一个书面意见,然后再假装有争议到法院诉讼,最后求得一纸法院判决。
此外,法院审理此类案件,往往需要先确认被监护人确实已经丧失了行为能力,所以当中可能还会涉及行为能力鉴定的问题,这样一来一去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夫妻共同财产妻子能不能取?
李女士有这样一个疑问,丈夫的工资和存款属于她们的夫妻共同财产,现在丈夫这样的情况,她作为妻子难道就不能直接代理丈夫在银行的业务吗?
对此,北京广衡律师事务所主任赵三平律师表示,是不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银行是无法做出判断的,而且根据《储蓄管理条例》的规定,密码挂失必须本人亲自办理,不得委托他人代办。
可申请宣告患者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赵三平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他建议家属先向法院申请宣告患者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按照正常的程序,一旦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配偶当然成为第一法定顺序监护人。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有权对被监护人的财产进行管理。当其他近亲属对其担任监护人有争议时,才由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在近亲属中进行指定。对指定不服的家属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作出裁决。一旦被监护人的行为能力缺陷消除,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法院还可以恢复被监护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赵三平表示,按照这样的规定,李女士只要拿到法院宣告其爱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判决,并证明二人的夫妻关系,银行就应当认可李女士的法定监护人身份。如果银行仍然拒绝配合,李女士是可以起诉银行的。
夫妻是否有义务告知存款密码?
按照法律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等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除非双方另有约定。既然是夫妻共同财产,那么夫妻双方是否有义务将自己的财产状况及账户密码告知另一方呢?
对此赵三平表示,法律上并没有这样的强制性规定。但由于现实中常有类似的突发情况出现,因此建议大家在银行存钱的同时,有必要向自己信任的亲人透露自己财产的存在和支取的方式,以备不时之需。
赵三平律师
北京广衡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创始合伙人之一。
擅长各类经济、民事诉讼业务,律师执业以来承办过大量的诉讼案件,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诉讼经验,而且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及严谨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当事人的认可和社会的尊重。代理案件范围涉及房地产、建设工程、婚姻家庭、经济合同纠纷等。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张蕾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网页至朋友圈(点击二维码隐藏)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
新视觉·新媒体
北晚新视觉微博
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北京晚报APP
北晚新视觉微信
新视觉影社微信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0号北京日报社新闻采编中心205室 电话:010-邮箱:takefoto(at)vip.sina.com
工信部备案号:公安机关备案号:09突然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存在银行的钱怎么办?怎么取出来?|存款|取款|存款人_新浪网
突然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存在银行的钱怎么办?怎么取出来?
突然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存在银行的钱怎么办?怎么取出来?
人生好比爬山,只是有的人才刚爬到半山腰就 放弃了,看到的只是身边小片的风景;只有坚持下来的,会当凌绝顶的人,才能一览终山小,收获大片大片美丽的风景。欢迎您的观看!我们都知道如果存款人去世的话,可以又家人凭遗嘱、法院判决或者公证书等手续,指定唯一代理人去人行办理已过世人的银行存款取款手续。而如果本人没有去世,只是突然因为疾病或者意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家人又没有取款凭证和密码是怎么办呢?这种情况下手续其实更麻烦。大家一定会有疑问,本人都还在呢,怎么会更难办呢?今天身为银行工作者的小编就给大家说一下为什么难办和如何办理手续。1.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比去世取款难得原因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去世是一个既定的客观事实,有很多手续可以证明。而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一般都是突发状况,没有标准,通常这种情况下公证处也不会给作出公证,并且人还在世不可能有遗嘱的概念,所以比去世这种情况下可走的路还要少。2.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情况下如何办理手续如果家人有取款凭证或者密码那手续很简单,直接办理取款就可以,大额存款携带双方身份证件代理即可。我们要说的是没有凭证或不知道密码的情况。通常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又没有取款凭证或密码这种特殊情况下,想代理其取款有以下四种途径:第一种是由法院对处于昏迷的存款人进行无民事行为能力认定,通过法院判决,明确其监护人后,由监护人代为办理银行账户的挂失取款。这是目前最为稳妥的方式,但缺点是时间较长。第二种是由公证处出具法律建议书,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事实及亲属关系进行认定,银行根据公证处出具的法律建议书处理相关问题。此种方式时间较短,难点在于个别公证机关不将此类事项纳入公证范围,拒绝办理此类公证,也就是我们上面说到比去世取款难的原因。第三种是由该存款人所在单位、社区直接进行监护人指定,由指定监护人代为处理相关问题。《民法通则》第17条规定了简易的认定监护人的方式,此方法虽便利简单,但在实践中,该存款人所在单位、社区或村民委员会往往拒绝提供此类证明。此外,这些部门出具的材料公信力往往较低,容易出现伪造的情况。最后一种是由银行直接进行调查取证,根据实际需要特事特办,上门服务,为取款人办理新存折,支取存款。这种方式操作简便,可取得一定的社会效果,但费时费力,很多情况难以调查清楚,且可能存在诸如财产所有权纠纷的风险隐患,能不能让银行愿意出门承担后果,还要看跟银行的关系。综上所述,银行在处理此类问题时,都采取严格的审查措施,慎重操作,手续严格也是为了保护我们存款人的存款,前两种方式风险较低,纠纷少但相对麻烦;后两种方式,手续简单但可行性较低。首先,感谢那么美的你来阅读小编的文章,希望小编的文章能够给您带来更多的欢乐,喜欢的话可以在下方点赞哦~ 点赞是一种鼓励 ,转发是一种传递喜欢这篇文章吗?喜欢的话可以关注一下小编,不喜欢的评论区可以尽情吐槽啦!最后小编要说:谢谢你长得这么美还来看我的文章。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突然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存在银行的钱怎么办?怎么取出来?|能力|银行|手续_新浪网
突然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存在银行的钱怎么办?怎么取出来?
突然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存在银行的钱怎么办?怎么取出来?
我们都知道如果存款人去世的话,可以又家人凭遗嘱、法院判决或者公证书等手续,指定唯一代理人去人行办理已过世人的银行存款取款手续。而如果本人没有去世,只是突然因为疾病或者意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家人又没有取款凭证和密码是怎么办呢?这种情况下手续其实更麻烦。大家一定会有疑问,本人都还在呢,怎么会更难办呢?今天身为银行工作者的小编就给大家说一下为什么难办和如何办理手续。1.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比去世取款难得原因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去世是一个既定的客观事实,有很多手续可以证明。而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一般都是突发状况,没有标准,通常这种情况下公证处也不会给作出公证,并且人还在世不可能有遗嘱的概念,所以比去世这种情况下可走的路还要少。2.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情况下如何办理手续如果家人有取款凭证或者密码那手续很简单,直接办理取款就可以,大额存款携带双方身份证件代理即可。我们要说的是没有凭证或不知道密码的情况。通常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又没有取款凭证或密码这种特殊情况下,想代理其取款有以下四种途径:第一种是由法院对处于昏迷的存款人进行无民事行为能力认定,通过法院判决,明确其监护人后,由监护人代为办理银行账户的挂失取款。这是目前最为稳妥的方式,但缺点是时间较长。第二种是由公证处出具法律建议书,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事实及亲属关系进行认定,银行根据公证处出具的法律建议书处理相关问题。此种方式时间较短,难点在于个别公证机关不将此类事项纳入公证范围,拒绝办理此类公证,也就是我们上面说到比去世取款难的原因。第三种是由该存款人所在单位、社区直接进行监护人指定,由指定监护人代为处理相关问题。《民法通则》第17条规定了简易的认定监护人的方式,此方法虽便利简单,但在实践中,该存款人所在单位、社区或村民委员会往往拒绝提供此类证明。此外,这些部门出具的材料公信力往往较低,容易出现伪造的情况。最后一种是由银行直接进行调查取证,根据实际需要特事特办,上门服务,为取款人办理新存折,支取存款。这种方式操作简便,可取得一定的社会效果,但费时费力,很多情况难以调查清楚,且可能存在诸如财产所有权纠纷的风险隐患,能不能让银行愿意出门承担后果,还要看跟银行的关系。综上所述,银行在处理此类问题时,都采取严格的审查措施,慎重操作,手续严格也是为了保护我们存款人的存款,前两种方式风险较低,纠纷少但相对麻烦;后两种方式,手续简单但可行性较低。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老人没有行为能力,儿女怎样查询挂失老人的存款_百度知道
老人没有行为能力,儿女怎样查询挂失老人的存款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冰雨梦悠悠
来自知道合伙人认证行家
冰雨梦悠悠
烦恼类行家
采纳数:63410
获赞数:151397
喜欢回答网友问题,愿意和年轻人探讨问题,在搜搜多年,最近才加入知道,希望可以在知道继续问答。
可以有当地居委会或者村委会指定监护人。然后以监护人身份领取。具体流程建议咨询银行。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a href="/qi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人行为能力评估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