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地理产业集聚的好处和城市集聚在区域经济中的关系

从劳动力转移到产业区域转移
&&&&&&&&&&&&& &
又能提高劳动力吸纳能力和降低转移成本。但产业区域转移应考虑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条件与水平,以及不同产业的特性。为此,本文在城市化框架内对劳动力转移与产业区域转移的演变趋势、演变机理及其两者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历史角度对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劳动力转移和产业区域转移演变趋势进行分析,并从区域层面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
17.92%41.8%3.3也带来了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其一,造成投资规模偏大与产业效率低下,城市吸纳能力呈下降趋势,劳动力转移速度趋缓(陈甬军、陈爱贞,2004合理的产业和人口集聚,既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化,又能提高劳动力吸纳能力和降低转移成本。因此,我国城市化发展应从强调劳动力转移转向强调产业区域转移。
80提升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层次,增加非农就业机会。但迄今为止大规模的梯度转移并没有出现,制造业在地域上反而变得更为集中。国家计委投资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大学区域所课题组(200120042004。
对劳动力转移与产业区域转移的演变趋势、演变机理及其两者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历史角度对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劳动力转移和产业区域转移演变趋势进行分析,并从区域层面用面板数据法进行实证分析,以有针对性地探讨产业区域转移的对策。
纺织、食品、日用产品等消费品工业和餐饮、商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最先获得了发展。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基本素质要求不高,更刺激了区域内农业剩余劳动力向这些非农产业的转移(如下图)。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和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及信息和技术集聚与扩散效应Tabuchi 1998随着石油、电力、钢铁、化学、机械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开始发展并成为主导产业,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但因其具有更高的就业弹性能弥补工业吸纳能力的不足,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继续向非农产业转移。
&&&&&&&&&&&&&&&&&&&&&& &&&&&&&&&&&&&&&
&&&&&&&&&&&&&&&&&&&&&&&&&&&
&&&&&&&&&&&&&&&&&&&&&&&&&&&&&&&&
因此,在比较成本利益的驱动下,用地面积大的工业有向外转移的动力,但为了靠近市场,企业会选择往郊区或区域内靠近发达城市的中小城市转移。由此,第三产业成为高度发达的中心城市的支柱产业,第二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层次性的城市圈。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得工资增幅缓慢,但农村人地的矛盾还是使大量的劳动力不断地向城市转移,劳动力转移的成本递增。一般情况下,只有当发达地区工业用地极度紧张,产业在发达地区集聚到一定高度而不能往外转移,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技术和资本对劳动力的排斥,会降低非农产业就业弹性系数,而落后地区因产业集聚不够,
。产业的适度集聚能促进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吸纳能力的提高,而产业和人口的过度集聚,会减弱产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并增加劳动力转移成本。
趋势:劳动力转移和产业区域转移
1.19791990
1984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逐渐增大,从198019906646
805966881988954523.8
195370801978
2.1990的城市化进程
909080100302003IT9095200011分别吸收了外商直接投资的85.986.5666.468.42000668.5,据统计,自9020005500
地域空间上相邻的,相似系数都大于0.930.9820021994199312331999179
20002003199419992000200150060从2002年起,浙江省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资金,对参与中西部开发的企业进行贴息支持和政策支持,还逐渐在西部8个省市区成立了浙江企业联合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浙江省在西部地区12个省市区创业的人员达到110万人,投资超过1000亿元。另一方面,国际产业向东部的持续转移,也推进了东部地区一些产业往中西部的转移。2002~2003年重庆市来自东部地区的投资占全部引进内资的61.81%,1999~2003年湖南省仅来自广东省的投资就占了全部引进内资的33.69%。
但是,尽管部分产业往中西部逐渐转移,但大多数产业还在东部地区不断集聚。如表1,除了烟草加工业等5个行业外,其他行业都在集聚,从CR8值来看,中西部增加1个省市的只有4个行业,减少1个的有10个行业。其原因:一是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主要不是基于比较优势而是市场扩张的需要,因此企业经营的重心还在东部地区;二是如表1中QS目前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还是东部的优势产业;三是即使在发达的东部省市内,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往往也是不平衡的,因此产业一般先往区域内相对落后地区转移,其后才考虑区域外。
此外,90年代以来,中国低价工业化与高价城市化的发展模式(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03),促进了产业和人口往东部地区持续集聚,其后果是2004
表1&& 不同行业区域集聚趋势指标
煤炭采选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
烟草加工业
造纸及纸制品业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普通机械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5)和(2004)相关数据计算得到,区位商Q=某一区域某一行业产值占该区域该行业产值比重/全国该行业产值占全国所有工业产值比重,增长指数S值=某一区域某一行业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全国工业该行业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
注:CR8为前8位省市某一行业产值占全国该行业总产值的比重。()内的数值表示前8位省市中中西部省市个数,其中重庆与四川合算一个。
地探讨产业区域转移对政策的具体引导作用是不大的。为此,本文拟用面板数据模型方法,通过分析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发展对就业人数的影响,以有针对性地探讨产业区域转移的对策。
1QS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等行业,在中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正如以上所述的,除了产业配套条件外,18812有实力承接东部发达地区转移来的产业。选取的132
81219992003
lnPopit =αi+β1ilnYit+β2ilnInvit+εit
i12┅,13,表示横截面上的样本数,即行业数;t=1,2,┅5,表示时期总数。Popit表示第i行业第j期的行业就业人数,Yit表示第i行业第j期的工业产值,Invit表示第i行业第j期的固定资产投资。β1i和β2i分别是产值就业弹性系数和固定资产投资就业弹性系数。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固定资产原价,并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把所有年份的值折算为1990年不变价;工业产值也为1990年不变价。就业人数单位为万人,工业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单位均为亿元。计量回归结果如表2,从R2和DW值,以及大多数t值显著来看回归效果较好。
从分析结果来看,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个行业,落后地区的系数均大于发达地区,可见,从行业劳动力吸纳能力角度来看,这4个行业从发达地区往落后地区转移有利于行业劳动力吸纳能力的提高,而且从Q值(见表1)来看,这4个行业在中西部地区也具有比较明显的比较优势。而其它9个行业中的烟草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4个行业,发达地区的两个系数均大于落后地区,其产值系数虽然为负值,但除了烟草加工业外,其它3个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系数均为正数,因此,在发达地区增加这3个行业的投资可提高劳动力吸纳能力。从产值系数来看,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个行业,在发达地区集聚更有利于劳动力吸纳能力的提高,但从固定资产投资系数来看,它们在落后地区集聚更有利于劳动力吸纳能力的提高,这3个行业技术相对较为密集,在发达地区进一步投资会带来资本与技术对劳动力的排斥,而在落后地区由于其发展水平较低,增加投资往往能增加就业。从系数来看,食品加工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更应在发达地区集聚。
结合表1和表2的分析结果,可总结出以下两点结论:
1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一些对资源依赖型产业(如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落后地区具有比较优势,且其在落后地区集聚有利于劳动力吸纳能力的提高,因此,政府应引导这些产业往这些地方转移。但烟草加工业、食品加工业等),
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在前8位省市中,中西部均只占1个,而且其Q、S值中西部也均小于东部,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考虑,东部发达地区可能更适合这些产业生存。因此,对产业区域转移的引导要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
2 &计量回归结果
食品加工业
(0.401666)
(11.04726)
(0.174296)
(0.735413)
食品制造业
(0.431822)
(9.429903)
(0.528472)
(2.729517)
饮料制造业
(0.139058)
(3.698292)
(0.601913)
(2.421342)
烟草加工业
(0.233783)
(5.623628)
(0.526851)
(1.614852)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0.323886)
(6.414630)
(1.874627)
(9.194231)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0.092062)
(3.064370)
(0.321324)
(0.972500)
医药制造业
(0.365750)
(8.385381)
(0.324258)
(1.322386)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0.393850)
(11.90863)
(0.133324)
(0.926425)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0.297593)
(7.341172)
(0.236871)
(1.608241)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0.396050)
(9.129273)
(0.775767)
(4.719680)
专用设备制造业
(0.325379)
(8.347425)
(0.049896)
(0.24896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0.320529)
(8.586893)
(0.095500)
(0.894894)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0.332060)
(10.62142)
(0.111017)
(5.812618)
注:计算软件采用的是Eviews5.0。()内为估计的标准误差。
发达地区的R2=0.999856&& Adj-R2=0.999647&&& DW=2.515
落后地区的R2=0.999899&& Adj-R2= 0.999750&& DW=2.806
对劳动力转移与产业区域转移的演变趋势、演变机理及其两者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基础上,从历史角度对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劳动力转移和产业区域转移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发现:(190→(19902000)→(2000年以来)2目前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还是东部的优势产业,而且东部省市内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大多数行业呈现往东部地区不断集聚的趋势。(3)产业和人口持续向东部地区转移,1994增加了劳动力转移成本。因此,如果能够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
为此,本文总结出两点结论:(1劳动密集型且在中西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中,一些产业在中西部集聚有利于劳动力吸纳能力的提高,但另外一些产业在中西部的集聚并不能2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这些产业可能更适合在东部发达地区生存。因此,对产业区域转移的引导必须同时从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吸纳能力提高两个角度来考虑,其中对劳动力吸纳能力提高的考虑应注意其潜力。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具有极强的启示意义:
1.虽然改革开放以来,1602.7需要转移,因此,我国城市化发展应从强调劳动力转移,转向通过产业区域转移来提高劳动力吸纳能力和降低转移成本。
2产业区域转移必须以推进产业持续发展为前提,并在此前提下协调好劳动力吸纳能力的提高。另外,产业的区域转移是企业的市场行为,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引发的比较利益的基础之上的,政府在引导产业区域转移过程中应尊重市场的作用。
                         
资料出处:
-- 合作媒体 --读美国城市化进程图.回答11-12题.小题1:按照城市化的四个阶段.美国城市化处于 A.城市化B.郊区化 C.逆城市化D.再城市化小题2:在甲阶段时.下列说法证确的①人口经济活动向城市集聚.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 ②城市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出现城市群③第三产业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东北部老城市开始出现人口回流 A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读美国城市化进程图,回答11~12题。小题1:按照城市化的四个阶段,美国城市化处于 A.城市化B.郊区化 C.逆城市化D.再城市化小题2:在甲阶段时,下列说法证确的①人口经济活动向城市集聚,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 ②城市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出现城市群③第三产业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④东北部老城市开始出现人口回流 A.①③B.②④C.①③D.②③
小题1:B小题2:C小题1:从图中看出,目前美国人口有城区向郊区迁移,带动郊区地区的城市化,促使大城市圈形成,体现郊区城市化。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小题2:甲阶段城市发展迅速,人口大量向大城市聚集,大城市发展迅速,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面2题。小题1:城市等级体系从大到小依次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小题2:古雷的居民在寻求下列几组不同的服务时,合理的城市选择是A.到东山购买鱼虾等副食品B.到漳州购买彩电、冰箱等生活用品C.到厦门看疑难重病,购买高档商品D.只要有钱,到哪里消费都一样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材料一 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组织1997年年会发布的《碧水蓝天——展望21世纪的中国环境》的研究报告中称:“从1995年到2020年,最大城市的大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材料二 据国内15个城市轨道交通规划,2010年,我国新建轨道交通项目总长度近1 300千米,北京、上海、广州三座城市规划以每年40千米的速度建设轨道交通项目。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正致力于改善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是( )①大气污染 ②绿地面积少 ③交通拥挤 ④就业困难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该图是某四个地区的城市(实线)和乡村(虚线)人口增长趋势图。表示城市化进程速度最快的是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图18,回答下列问题。(9分)&(1)简述我国的开放地区和开放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3分)(2)以甲、乙、丙任意一个城市为例,说明其对外开放的主要区位优势。(3分)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3)说明喀什与其他经济特区相比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3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城市的“空心”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材料2: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1)材料1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图乙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代表中国、英国、日本、美国四个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属于美国的曲线是_______,属于日本的曲线是______。(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________________水平。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两图分别是我国两个省会城市附近的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38、39题。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有关甲乙两地农业的正确叙述是(  )A.甲地附近是我国位置最北的商品粮基地B.乙地附近有我国位置最东的商品粮基地C.甲地附近的农业基地的机械化程度很高D.乙地附近的立体农业非常发达小题2:有关甲乙两地城市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的省会城市发展的农业基础比较雄厚B.乙地的省会城市发展的农业基础比较薄弱C.国家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乙地先于甲地D.在两城市的水运交通方面,乙地优于甲地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城市化过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A.使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B.使城乡差距大幅度缩小C.城市现代文明深受乡村文化影响D.城市居民十分向往乡村生活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我国城市发展趋势的是A.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B.大型中心城市放慢发展C.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或当地小城镇D.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人口流动迁移和区域协调发展
发表时间:日10:46 来源:中大网校
点击关注微信:
中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别与人口大规模跨区域流动迁移及其特点密切相关,不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大体相当是评判区域协调发展的最综合指标。对人口大量流动迁移条件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要处理好人口集聚和经济集聚、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和均衡协调、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控制国土开发强度和空间引导产业等几个关系问题& &&& 鉴于人口流动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十分广泛深刻。笔者借讨论区域经济问题机会从人口流动迁移视角谈一些认识和思考,以供进一步探讨。& &&& 一、区域经济差别和人口大规模流动迁移& &&& 中国国情特点之一是地域差异大。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市场化和区际开放国际开放不断扩大加深的条件下,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相应地,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和迁移规模不断扩大。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迁移,反映着全国、不同地区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关系的演变,十分深刻地影响着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极为重要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迁移,在中国近30年改革开放和发展条件下,呈现出一些显著的特点:& &&& --人口跨区域大规模流动。这不仅表现为各省市区范围内的流动,更表现为省际之间,全国东、中、西部之间的大范围流动。& &&& --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转移。这不仅表现为农村人口就近向城镇转移,也表现为从内陆、边远地区农村向沿海大中城市转移。& &&& --从短期流动向真正意义上的人口迁移转变。在初始阶段,人口流动以短期的外出务工经商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发展的需要,这种人口流动由短期向常年转变,其中一部分在就业地有了比较固定的职业和住所,转向真正意义上的迁移。& &&& --在时序上,从区际流动为主逐步向城乡迁移为主转变。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中期,主要是地区间的人口流动,主要动力是经济先发展地区工业化的拉动,特别是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改制后的加快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人口外出寻求致富门路的推力。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工业化持续推进的条件下,部分地区特别是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进入了城市化加速期,工业向大城市的工业区和城镇集聚,人口流动集中表现为从农村向城镇转移。& &&& --农村人口转移由就业非农化向市民化转变。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作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加快了户籍制度和进城农民身分待遇相关制度的改革,提出了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从而推动了进城农民向市民的逐步转变。有人认为,中国正在迎接"人的城市化",或者说"新一轮城市化的核心聚焦在人的城市化"。& &&& 从中国城市化的特点看,十多年前,中国明显存在着"隐性"城市化现象,即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现象,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大量农民工进城,出现了"假性"城市化现象,就是统计上在城镇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相当大数量并未取得市民身分,而是进城从事劳作的"农民工"。从发展趋势看,一方面,随着发展转型和城市化的演进,必然要求把这种"假性"城市化转变为真实的城市化。另一方面,就"农民工"而言,老一代农民工中,相当一部分有着回乡的意愿,而新一代农民工(所谓"80后一代")则有着相当强烈的"市民愿望",他们将以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为依归。& &&& 二、几点认识和判断& &&& 目前,无论全国还是浙江这样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分,区域经济的差别都相当大。按照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应该怎样认识地区经济差别,怎样判断地区经济比较协调或所谓"均衡发展",学术界和实际工作者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下面,对几种观点作一些分析探讨。& &&& (一)缩小人均GDP差距,实现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大体相当。以人均GDP差距来判断区域经济协调状况,是一种常见的观点。不少论著引用日本三大都市圈集中了全国65%的人口和70%的经济来阐述这种观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陈铭德和副秘书长杨伟民在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论述中都明确地指出,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的主要问题,一是经济增长快、经济集聚多的地区没有集聚相应的人口,造成各地区间人均生产总值的差距扩大;二是劳动人口与赡养人口在空间上分离,造成地区之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过大。他们也都引用日本三大都市圈经济和人口分布这一事实,来说明经济布局与人口分布应"大体相当"。但人均GDP作为判断区域协调发展的指标,有三点值得研究:& &&& 一是受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区位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均GDP差距缩小的过程是相当长的,而且"大体相当"的程度也可能会有差异。例如,杨伟民文章中引用的"欧盟由伦敦、巴黎、米兰、慕尼黑和汉堡等大都市组成的五边形地区,在欧盟东扩前占20%的领土、拥有40%的人口和50%的生产总值",据此可以计算出五边形地区内外人均生产总值的差距为1.5:1;比该文同时引用的日本三大都市圈"集中了全国65%的人口和70%的经济"可以计算出圈内外人均生产总值差距1.25:1,就有不少的差距。因此,大体相当的量化尺度要因时制宜,保持弹性。& &&& 二是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看,经济布局与人口分布的相互关系在动态变化过程中可能会有波动,而不一定是直线式地趋向于"大体相当"。例如,在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由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率先转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向外转移等因素,可能在一个时期内使这些地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比欠发达地区更快,使经济密度的提高比人口密度的提高更快一些,从而使人均GDP的差距在一个时期内趋于扩大,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以后,不同地区的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才会较快地趋向于"大体相当"。& &&& 三是不同区域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大体相当可能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在全国进入相当发达阶段以后才能最终实现。& &&& (二)不同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大体相当。目前,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既用来研究分析收入分配问题,也用来衡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从全国统计数据看,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比人均生产总值差距小。2005年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的差距为2.55: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为1.52: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为1.98:1。这说明,在经济活动中,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通过相互间的经济联系、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和人口流动引起的收入转移等多种渠道,缩小了地区之间经济生活的实际差距。& &&& 再看浙江省杭州市与丽水市的比较,2005年人均GDP差距为3.68: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为2.1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为1.29:1。居民收入差距比人均GDP差距小得多,城镇居民收入已相当接近。& &&& 通过以上数据比较,可以看出,地区经济增长作为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中有所反映;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区域政策、转移支付和人口流动等,使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和实际生活水平比人均GDP差距小得多。因此,居民收入水平是判断地区经济发展协调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 (三)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列为"五个统筹"之一,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任务提上了重要日程。这意味着,区域协调发展必须从各地区实际出发,"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全国人口分布、经济分布、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也就是要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这应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要求之一。& &&& (四)不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大体相当。这是最近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2007年7月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中,要求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断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陈铭德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 ,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使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民享有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杨伟民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要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生活条件的同质化,从而实现人民生活大体相当"。& &&& 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大体相当,是一个评判区域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下列四项内容。一是人均GDP作为人民生活的经济基础条件,与人民生活水平有着相当大的关联性;二是城乡居民收入,是人们物质消费和精神生活的经济来源;三是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不同地区居民享受大致相同的就业机会、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在现代社会居民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四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 [Page]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在工业大规模跨区域流动迁移条件下,实现不同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应是区域协调发展最重要的评判标准。& &&& 三、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 (一)人口集聚和经济集聚的关系。从上面的探讨可以看出,以人为本,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然要求人口流动、迁移 、集聚在流向、时间、空间上与经济在不同地区的集聚和发展相适应,从而实现地区之间人均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大体相当。进一步
(责任编辑:)
共2页,当前第1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业集聚的好处与不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