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朋友工作是三一重工机械公证销售还有维修,我要从事什么工作可以帮到他

三一重工内鬼勾结,工程机械诈骗最大的风险,十亿泵车“失踪”!
此事要从2016年初说起:有件怪事引起了三一重工ECC控制中心的注意:全国多台重型机械开始在后台系统里“失踪”,销售回款收到很大影响。每台机械价值数百万,失联机械总价值高达10亿元。
在工程机械行业,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施维英等都是业内知名企业。尤其在混凝土泵车领域,三一、中联相加占据了百分之七八十的市场,而洋品牌的市场份额不足5%。可以说,泵车是国产重型机械的现金牛和重要的利润来源。
因为泵车价格昂贵,每台车的价格在300万到600万元之间,高端的86米、101米泵车市场价格在千万以上,很少有公司付全款购买,一般都是采用“以租代售”的方式销售。
所谓以租代售,就是客户会跟银行和公司之间签一个三方协议,泵车先拿去使用,每个月结算租金,几年之后泵车的产权开始完全归客户所有。
以租代售埋下的隐患
为了保证租金能按时到账,三一重工、中联等企业,都会在泵车中安装远程操控系统(三一公司叫ECC系统),系统会把机器的GPS位置信息、耗油、机器运行时间等数据传送回总部。如果客户每个月正常回款,则机器运行正常;如果回款延后,泵车的运行效率会降低到原来的30%至50%,如果再拖延,机器会完全锁死,无法运转。
(2011年,当时全球最大的86米泵车在三一下线)
2011年,三一重工和中联机械开展了一场残酷的价格战。价格战之前,业内通行的首付比例为30%,在当年的价格战中,两家巨头甚至把机器的首付比例拉低到了10%,剩下的20%由关联财务公司支付。
而首付的降低,无疑大大提高了回款风险。两家巨头之所以敢拉低首付比例,远程操控系统的迅速普及,是其技术上的底气。根据三一重工的宣传稿件称,其会根据机器发送的工作状态来调整付款方式,如果机器运行时间少,就是市场不好找不到活干,可以延长付款时间;如果机器满负荷运载,还不能按时回款,三一会远程锁死机器,保证自己的回款成功率。
这种销售方式,保证了三一重工、中联等重工企业的现金流稳定而丰厚。而机器“失联”(在后台中看不到机械的运行状态),也成为工程机械界最可怕的事情,那意味着,机器上的ECC系统被人破解,公司无法锁定机器状态,也就对客户的回款完全没有了控制能力。
后来三一重工对后台的统计表明,有近千台泵车“失联”。鉴于事态严重,2016年6月底,三一重工向长沙县公安局报案。
这揭开了全国首例工程机械黑产案的序幕:一个包含了三一重工的员工内鬼、代理商的10人黑产团伙,浮现在公众面前。
谁偷走了这些设备?
三一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开始是山东等地的设备失踪,随着事件的发展,全国有千台机械失联,因无法传递设备工况数据与正常锁机,该事件导致三一重工技术研发和售后服务大受影响,更有大量客户恶意拖欠该公司货款,失联泵车价值高达10亿元。
事态严重,警方马上开始了摸排和侦察。警方组成专案组,派出多组人员分赴江苏、山东、福建、内蒙、辽宁、新疆、广州、杭州等地调查取证。经过近半年的侦查,一个专业的破解工程机械操作系统的黑产团伙露出真面目。
2016年9月,警方派出九个抓捕小组,成功将张某、周某平、邵某兵等8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当年12月,专案民警循线追踪,又将涉案中间人犯罪嫌疑人李某某、黎某某抓获归案。
办案民警介绍,该案10名团伙成员分工明细。其中,李某某等人长期从事大型机械设备销售,有一定的“客源”;而张某等两人曾经是三一重工内部员工,懂得工程机械的设备构造。
根据嫌疑人交代,张某等人都在同一个微信群里,“代理商”负责找客户,有客户之后就看需要解锁的设备型号、机械所在位置,派最近的人去负责解锁。为了扩大来源,该团伙还在网上的专业论坛、贴吧、QQ群等发帖,招徕生意,甚至还跟风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建立自己的“品牌影响力”。
他们每破解一台机械,要收1.5万至2万元的高价。虽然解锁价格高,但只要泵机能开起来,每天就有元的租金可以赚,需要他们解锁的客户趋之若鹜。
截至案发,该团伙解锁各类机械,共涉案数百万元。
嫌疑人是三一员工,专门负责研发泵机系统
2010年,某知名大学硕士毕业的张某入职三一重工,在泵送事业部控制所工作至2012年。所谓的“泵送部控制所”,从事的正是三一混凝土泵机ECC系统的研制和开发。
2012年,曾经在三一江苏分公司工作,后来离职从事工程机械销售的周某找上张某,“你能不能破解ECC系统?有山东的客户答应给钱。”
张某参与研制的系统,他自己当然能破解。张某把ECC系统中的锁机模块删除后,重新制作成刷机镜像。就像破解后的windows系统一样,只要把这个镜像刷入泵机,就能实现解锁,并且在三一的后台中再也看不到,使其“失踪”。
张某把破解后的系统代码给了周某,并告知其使用方式,收到1万元的酬金。
2013年,张某从泵送事业部,转到了搅拌设备控制所。
2016年3月,有客户找上周某,他的搅拌站因为欠款被三一锁机,想问问周某有办法。
周某想起了此前合作过的张某。果然,张某爽快的答应,把混凝土搅拌站的远程控制代码传授给了周某。这次,他拿到了2.1万元的酬金。
复盘:大环境下滑导致的黑产惨案
在整个工程机械领域,2010年到2011年,是整个行业的高光时刻,那时候机器不愁卖,而且客户回款也痛快。有些大型代理商一下子买几十台泵机,单个订单金额上亿。黑奇士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那时候真有不少人砸锅卖铁买机器,首付只要10%(甚至会零首付),买台泵机雇个操作手,每天就有几万元入账,赚钱赚到手发软。
随着4万亿投入效应的弱化,2011年之后,全国各地均出现了工程机械开工不足的情况,原来花大价钱买的机器,无奈只能停下来吃灰。因为缺乏还款能力,不少客户只能无奈任其锁机。
但是,这些机器偶尔也能接到活儿来干。还款吧,实在是还不起;不还款吧,只能看着机械白白呆在那里挣不了钱。这就催生了周某、张某这样的解锁工程机械黑产团伙。
而从事这一行当的团伙并非周某团伙一家。
黑奇士在网上搜索,目前仍有工程机械解锁团伙在网上活跃,广告中称,无论三一还是中联,无论搅拌站还是泵机,都能解锁。
法律严惩:首犯被判四年半,内鬼获刑两年半
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本案进行了终审判决:周某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传授犯罪方法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半。内鬼张某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传授犯罪方法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半。
有坛友会纳闷,一个年销售额383亿的巨头(2017年三一重工的销售额),怎么可能那么弱!只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尤其是上有KPI考核,又有内鬼内外勾结,现在企业那些风控措施,还远远不够。资深工程人士M先生表示,由于工程机械单价高、变现性好,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是各类黑产团伙窥测的目标。
防治工程机械诈骗的三大难点
根据业内人士M先生介绍,在警方的实际执法中,有关工程机械类的诈骗十分让人头疼,很容易跟“经济纠纷”混淆,因为警方不能介入经济纠纷,除非有确实的证据是诈骗,否则很难在机械被改装之前就报警解决。(这也是为什么骗子在前几个月都会交租金,一方面是为了给改装留出充足的时间;另一方面是为了被抓后狡辩,是合同纠纷不是诈骗)
工程机械诈骗的难点在于:
第一,首付低、单价高、好变现,犯罪一旦成功可以获取丰厚收益。一台机器少则五六十万,多则几百万,首付一般30%,二手机械也能卖到市价的80%,成功一次获利上百万。
在2010年,有的机械公司甚至给出来“首付10%,第一年免租金、第二年开始还款”的销售条件,这种自杀式销售无疑大大加剧了机械诈骗的风险。
而且改装后一旦售出,车辆的所有权会变得十分复杂。在法律上有“善意第三人”的概念,只要购买方不知道车辆是诈骗得来,而且支付了相应的价格,就获得了法律承认的车辆产权。即使机械公司找到了诈骗犯,追踪到了车辆,但产权已经转移,就无法主张追回车辆,只能要求诈骗者赔偿;而诈骗者往往已经把骗来的钱挥霍一空,抓到诈骗犯也无法挽回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车辆远程系统的“解锁”成为黑产团伙关注的核心。
第二、身份证伪造和买卖产业链成熟,十分有利于诈骗分子伪装身份。有人在后台留言,说他们租设备也是要有身份证、银行账号抵押,怎么会找不到人?
因为做工程的人大多数是全国各地跑,哪里有活哪里去,机械公司面临的客户就是这些人,他们的抵押一个是购买的机械,另一个是身份证,机械里的GPS拆掉进行改装,公司就失去了抵押物。
而有些骗子为了追求真实,会买通工地负责人,制造足以乱真的施工合同,在机械销售方来看,又有机械又有活,不怕他们跑;实际上只要机器离开视线,就只能相信租赁房的良心了。
至于身份证,大家应该听说过“三和大神”,在深圳有个地方,有群人穷到会出售身份证,每张身份证100--150元不等,他们还会为了1500元的报酬去当皮包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骗子们利用这些身份证去成立皮包公司用来诈骗,即使受害者找到了“法人代表”,又有什么用呢?
第三,最主要、最危险的其实是内外勾结。很多工程机械公司都面临这种黑产的威胁。100台机械出厂,过六个月,后台就只能看到90%,那10%都无影无踪。
要想让机械在后台失踪,最主要的是“解锁”,也就是把GPS系统从工程车上拆下来。单每个厂家、甚至每个型号的GPS安装位置不同,防拆措施也不同,如果没有内鬼告知详情,只要触动GPS周边的零件,厂家后台就会报警,干这种事的修理厂就会被警察端掉。(有人说屏蔽手机信号。。。其实专业厂商的GPS频道经过特殊定制,不是普通的手机信号屏蔽仪能搞定的)
所以,只要是有厂商的GPS被拆解,一定是有内鬼在通风报信。而这也是工程机械诈骗最大的风险所在。
老铁门,看了此篇文章,你还有哪些想说的?欢迎在下面评论处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留言!也可以转发到朋友圈看看他们的观点如何?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注册一家融资租赁公司,设备出租啥的都行,而且融资租赁行业现状非常不错
信用卡 8万额度 闪电办理
0抵押 0担保 最高贷50万
网友推荐信用卡
中信银行银联标准IC信用卡已有201万人申请
中信银行颜卡定制款信用卡已有79万人申请
平安车主卡金卡已有137万人申请
平安标准卡金卡已有115万人申请
招商YOUNG卡已有62万人申请
2楼的解释,前半段是对的,后半段有误。看你的问题,并没有介绍清楚,从经验看,你是一家代理商,融资租赁业务涉及到:厂家、融资租赁公司(你说的貌似是厂商系融资租赁公司,但和厂家在名义上也是两个公司)、代理商、客户:代理商找到客户,客户有贷款需求,于是融资租赁公司付款给厂家(厂家开具发票给融资租赁公司),然后租赁给客户,客户按期支付租金(融资租赁讥氦罐教忒寄闺犀酣篓公司给客户开具租金发票);租赁期结束后,融资租赁公司以象征性的价格把挖掘机卖给客户(融资租赁公司给客户开具销售发票)。以上是整个融资租赁过程,你作为代理商,从厂家得到代理费用。(客户在未得到销售发票之前,对挖掘机有使用权,可以作为固定资产来管理、使用,但没有所有权。--客户做账的思路,可以参考21号会计准则-租赁)
2014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重点企业排名如下:  1、卡特彼勒  卡特彼勒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生产厂家之一。卡特彼勒作为行业领袖,始终致力于全球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与其代理商携手并进,在各大洲推进积极、持久的改革。  自卡特彼勒创立以来89年间,卡特彼勒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工程机械和采矿设备、柴油和天然气发动机以及工业燃气轮机的全球领先企业。 我们与全球代理商携手合作,在各大洲推进积极、可持续的变革。 我们在以下三个主要商业领域提供产品、服务和技术。 机械、发动机和融资产品。  作为全球性的、多项技术的领先者,卡特彼勒承诺全方位追求卓越。 我们为成为建筑全球基础设施,并且推动全球上百万人进步的领袖而深感自豪。 请观看“这就是卡特彼勒”的视频 。 探索卡特彼勒涉及的广泛领域及其影响力。  2、小松Komatsu  小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小松集团的中国地区总部,成立于2001年2月,注册资本13500万美元,公司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区。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即小松集团)是一家有着90年历史的全球著名工程机械制造公司。小松与中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源远流长。1956年,小松参展北京、上海两地举行的第一届日本工业品博览会,由此拉开小松中国事业的序幕。截至1978年,小松累计向中国出口各种重型工程机械3000余台,为建国初期中国人民打破西方经济封锁,开展国民经济基础建设做出贡献。同时,时任小松会长河合良成先生顶住各方压力,积极倡导中日民间友好交流,成为中日友好交往史上著名的民间友好人士。1975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小松河合良一社长时,曾以“吃水不忘挖井人”来表达中国人民对小松为中日友好所作贡献的感谢。1979年至 1994年,小松积极响应中国政府号召,全力协助中国国有企业开展技术革新,向中国企业传授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并开展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技术合作,先后向中国提供近20个机型的工程机械及产业机械的全套生产制造技术,为日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995年起,小松集团开始在中国直接投资建厂,先后建立起二十多家独资、合资企业,小松中国事业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小松集团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中国事业成为小松集团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启了小松中国事业发展的新纪元。  3、三一重工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由三一集团投资创建于1994年。自成立以来,公司以年均50%以上速度增长。目前已经发展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也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3.28亿元,净利润29.04亿元。  2003 年7月3日,三一重工在上海A股上市(股票代码:600031)并于日成为首家股权分置改革成功并实现全流通的企业,被载入中国资本市场史册。2011年7月,三一重工以215.84亿美元的市值,入围FT全球500强,是唯一上榜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2012年,三一重工并购混凝土机械全球第一品牌德国普茨迈斯特,改变了行业竞争格局。  公司产品包括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桩工机械、筑路机械,其中泵车、拖泵、挖掘机、履带起重机、旋挖钻机等主导产品已成为中国第一品牌,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输送泵和全液压压路机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泵车产量居世界首位。  4、中联重科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是一家持续创新的全球化企业......&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制造商与卡特彼勒签署技术转让协议,开始生产卡特彼勒许可产品,这其中以装载机、推土机技术转让为主,国内目前的龙头企业柳工、厦工、宣工、彭浦等从中受益。从90年代开始,卡特彼勒加快在华业务拓展,不断与中国企业谈判接触,希望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 。1994年卡特彼勒与上柴股份组建成立发动机公司,但随后连续三年亏损最后以清算收场;1995年,卡特彼勒与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徐工合资兴建了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生产液压挖掘机和筑路机械,然而最终徐工在2008年底被迫退出;随后在徐工集团寻求海外投资合作伙伴过程中,卡特彼勒一度成为热门对象,最终未能如愿;2005年,卡特彼勒仅用200万元成功收购山东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40%股份,2008年年初实现全资收购控股,但被行业人士认为涉嫌廉价收购;随后,业内一度传闻卡特彼勒曾与厦工等企业洽谈合作。卡特彼勒尽管一方面大张旗鼓地宣扬并购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的计划,同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众多大礌攻辟纪转慌辨苇玻俩型国有企业谈判合作,试图兼并收购这些国有企业;但另一方面,卡特彼勒却按部就班悄无声息地在中国各地设立独资公司,招兵买马。 如今,卡特彼勒在中国已经拥有了11个生产基地、2个研发中心、1个物流中心、1个培训中心、1家融资租赁公司、5家代理商组成的营销网络、1家面向东南亚的培训展示中心以及新开设的10余家租赁店(目标为100家),同时还有80余家中国优秀的配套件企业进入了卡特彼勒全球产品供应链。 以上机构涉及产品主要包括制造液压挖掘机、压实机、柴油发动机、履带行走装置、铸件、动力平地机、履带式推土机、轮式装载机、再造的工程机械零部件以及电力发电机组。此外,由5个代理商组成的经销服务网络为各行各业提供适用的机器和设备,并给予综合性售后服务,使用户在作业中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一个完整的卡特彼勒“帝国”在中国已经雏形初现。 卡特彼勒(Caterpillar)中国机构分布情况 融资租赁: 卡特彼勒(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2004.4 北京 该公司为卡特彼勒机器、发动机、燃气轮机等提供广泛的融资选择,为全国的客户和代理商提供融资服务。 整机生产基地: 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 1994 江苏徐州 生产300系列液压挖掘机和履带式推土机 卡特彼勒路面机械(徐州)有限公司 2005 江苏徐州 平地机,沥青养护机械产品、路面冷铣刨机及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沥青摊铺机和单钢轮振动压路机 卡特彼勒(苏州)有限公司 2009 江苏苏州 中型轮式装载机和平地机 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 1958 山东青州 装载机 零部件生产基地: 卡特彼勒(中国)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江苏无锡 系列部件主要用于卡特彼勒机械设备,并销售给优秀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EM) 亚新科国际铸造(山西)有限公司 1997 山西侯马 生产发动机气缸体和气缸盖的铸件,包括半成品粗加工铸件、半组装件以及特殊需求的铸件 发动机生产基地: 无锡珀金斯芝浦发动机有限公司 2008 江苏无锡 珀金斯400系列发动机 无锡珀金斯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2009 江苏无锡 珀金斯1100系列发动机 亚实动力系统(天津)有限公司 天津保税区 生产10-750千瓦发电机组 卡特彼勒发动机(广东)有限公司 1994 广州珠江口岸 提供与美国、德国、比利时和英国卡特彼勒制造公司同样卓越的产品和服务 卡特彼勒船用柴油机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2004.11 上海 负责在中国市场销售卡特彼勒MaK发动机,同时提供产品支持服务 行走装置基地: 亚实履带(天津)有限公司 1997 天津 为...... 热心网友&
徐工集团2亿“卖身”美国卡特彼勒,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主导权供手让给美国        一位国内工程机械企业掌门人语调沉重,“徐工太强了,整个工程机械国内136个   产品,它占了一半以上,并且有二十个左右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在前三名。如果徐   工被卡特彼勒吃下去,我们国内其他的企业还怎么玩?” 6月25日,上市公司徐   工科技(000425)发布公告称:江苏省徐州市市委、市政府已决定对公司第一大   股东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简称徐工机械)进行改制,拟出让徐工机械部   分产权。目前徐州市政府、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控股   股东,简称徐工集团)正在与愿意并有能力参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改制   的卡特彼勒公司、美国国际投资集团、摩根大通亚洲投资基金、花旗亚太企业投   资管理公司等潜在投资者进行接触。 一纸公告,让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各位春风   得意的大佬变得忧心忡忡:美国资本即将入主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巨无霸――徐工   集团,这势必酿成外资垄断中国正待发展壮大的工程机械行业的局面。       营业额超百亿的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徐工 集团       数据显示,月份,徐工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81%;   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06亿元,增长66%;营业收入和工业销售收入双双超过100亿   元,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首家百亿元大集团。      “国内的工程机械企业,谁也不要和徐工比,因为差距太大了,它是绝对的大哥   大。”一位国内知名工程机械公司负责人直言道,“国内没有一家同行业企业的   销售额达到它的一半以上。对于它,我们只能是仰视。”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取得骄人经营业绩的大企业也没能幸免于改制的命运,早在2002年   底,江苏省委、省政府就已经将徐工集团列入需要改制的82家大企业集团名单。       在中国壮大的美国卡特彼勒公司        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和建筑机械生产商,也是全世界柴油   机和天然气发动机的主要供应商。2003年,卡特公司的全球营业额达到227.6亿美   元,位居500强的162位。自1995年以来,该公司在中国已经建立了8家企业,但无   论投资规模还是产品市场都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1995年,在徐州市金山桥发展区,由卡特彼勒和徐工集团合资创办卡特徐州有限   公司,占地17万平方米。它的目标是要成为中国制造世界级的挖掘机和工程机械   的领导者。 “实际上,卡特徐州有限公司去年才销了1000多台挖掘机,在国内   市场排名并不靠前。通过这个案例,卡特彼勒觉得自己做,并不一定能做好,不   如干脆走并购之路。”有知情人士分析说。      2004年5月卡特彼勒宣布与山东工程机械公司展开全面合作,整体并购这家销售收   入10亿元、国内工程机械企业排名第七的国有企业。 现在卡特彼勒大中国地区   总部已由香港搬到北京,设计中心也在去年7月落户徐州,加上现有的8家生产厂   ,卡特彼勒在中国即将形成生产、销售、设计、研发、租赁和品牌管理的业务网   络。“我们希望这些投资将加速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拓展。中国市场代表着当今建   筑机械行业最大的增长机会。”卡特彼勒董事长葛林巴顿先生表示。      事实上,卡特彼勒朝思暮想的意中人,正是有着当今建筑机械行业最大增长机会   的中国市场的领导者―――徐工集团。  ...... 热心网友 &
购买挖掘机注意事项假如您是一个新入行的用户,想购买一台挖掘机,但是手头又没有那么多的钱来全款购机,这个时候,融资租赁就成为了一种最佳的购买方式!国内市场中的绝大多数外资及国产品牌都有融资租赁这种工具来帮助用户解决购机时的资金紧张问题。那么融资租赁究竟是怎么操作的呢,简单的讲:在您没有足够的钱全款购买设备情况下,先支付一定比例的首付款给融资租赁公司,由融资租赁公司支付设备余下的全款,购买这台设备并拥有它的所有权,然后以租赁的形式由您操作管理,您用这台设备干活所赚的钱,每月或每季度偿还给融资租赁公司事先商定好的设备款。下面我们来看看办理融资租赁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申请融资租赁需要准备的材料:一般来说,当您需要购买机器的时候,信息灵敏的各品牌销售员就会找上门来,经过前期的选购阶段之后,就会进入到融资租赁的操作阶段。首先需要准备各种资料,一是证明您身份方面的资料,如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等。其次,还需要有证明您有能力持续偿还融资租赁款的文件,比如房产证、工程合同、已经拥有设备或车辆的购车合同、银行存折、银行存取款现金流证明、国库券、股票持有证明等,这些文件越多越全,证明您偿还能力越强,融资租赁公司对于您提交的融资申请审批也就越快,因此,在这个阶段,您一定不要嫌繁琐哦,因为早批下来,您就可以早把挖掘机拉走,干工干活挣钱。这些文件有时候收肠发斑菏职孤办酞暴喀集起来会比较麻烦,但是从理论上来讲,当客户一旦把首付款打到融资租赁公司的帐上以后,客户就开始和代理商没有金钱方面的关系了,比如一台设备价值100万,您支付首付款20万提机,那么剩下的80万,融资公司会帮您预先支付,打到代理商的帐上,但是融资租赁公司总部可能在千里之外的北京或上海,作为他们来说,如何能够放心的将80万替您预先支付?这个时候,让他们放心的就是您客户的个人实力,实力怎么体现?这些资料是很有效的一种资质证明,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有这样的用户:本来家里很有经济实力,可是本人比较大意,家里结婚证也找不到了,一些有价证券或是一些设备发票保管不当,无法证明自身的财力,在购机的过程当中确实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1、您签订的一系列文件里到底有没有签《融资租赁合同》呢?也可能签订了,尚未送达到你手里。一般来说融资租赁公司不会在你没有签订合同的话,就准许代理商发货,这是风险很大的事情,除非代理商在操作上以及与租赁公司的合作商出现了一些操作问题。2、绩单贯竿卟放诡虱韩僵如果是格式合同,出租方没有做合理的说明和解释,确实有违公平公正之原则。你会受到保护。 &
要看你是跟哪家公司买的,挖机代理商做融资的公司都不一样,条件也都不一样。说点具体的,可以跟你参考。、 &中国路面机械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Lmj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服务热线:010-&&&&
在线客服:编辑部:&&广告合作:&&客服:
主办单位:中国工业协会分会
京ICP证090624号、京ICP备号、京公网安备&扫盲贴,一贴让你找工作成功率80%以上。&
& & 写了个收入历程的帖子,很多朋友咨询我职业如何规划,如何换工作,如何提升……
& & 我想,第一步,先来个扫盲贴,教你如何找工作,或者换工作。相信很多朋友信奉骑马找马,相信辞职后再找工作肯定很困难,相信隔行如隔山,,,,,,其实都有失偏颇。
& & 这里就谈到了如何找工作的系统性问题,纵观网上网下报刊杂志,百度搜狗,就没有一篇系统介绍或者能够介绍如何找工作的指导性文章,大多是先来者给后来者的涓涓教诲,或者某某人事经理自居单方面谈需要什么样的面试者云云。不做销售如何懂得做采购,不懂得供销如何做老板?
& & 因此,我开天涯之贴,公开十年之学给大家,更重要的是亲身经历之经验分享,望抛砖引玉。
& & 先从自己写起,这样才可以依己及人,铺展开来。
& & 毕业至今我前面从2002年春天开始的近2年是在江苏省昆山市工作,后面7年一直待在上海,先后总计工作过五家单位,最短的9个月,最长的46个月。
& & 我的优势就是善于总结,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的经验,总是短时间深入观察后直接进入本质,所以一般能看到趋势。这个大概与之前个人多年的学习方法有关,而且记性特别好。大致在初中二年级开始,我的所有学业的各门功课基本全是自学。我当时的信条就是:当科任课的任何一位老师的教育和知识水平,肯定赶不上教科书的主编,所以我只要将教科书学透就行了。后来,就由此养成了善于总结的习惯,从而指导自己以及身边好友的今后路程。现在将部分心得分享给大家。
& & 不铺了,进入主题。
& & 前面讲下刚毕业工作的情况,才能从中看出门道出来,再说,这也是对最广大的应届或者刚毕业的大学生最有兴趣和最有启发的阶段,开篇就讲如何进入500强,显然不实际。
& & 除了清华北大,在中国你不要过分讲你的大学多么出名,事实也是如此。我们这里就讲最普遍的通例,也是本人的例子,毕业于普通大学的一般本科,比方说全国排名在50至500名之内。2002年3月,随着大学第四年的第二学期也就是最后半学年的来到,大批的跟本校以往有合作的企事业单位也纷至沓来到我们学校招聘应届毕业生。我们这个系近200个应届毕业生都纷纷赶场子去投简历,突然有一天一家昆山的外资大企业来了,很讲排场很讲体面,阶梯教室,座无虚席,校长也出面,领导介绍,然后就是单位副总和人事经理的投影片介绍,一小时后大家热血沸腾,简历飞了半个小时。人事小姐收集了几百份简历后,面试流程开始了。从上午的自我介绍到下午的听力测试和脑筋急转弯,三轮考察终于结束。一个小时后公布结果,两百人参加面试共计50人榜上有名,我也在其列。人家人事经理说的也直接,你们学校是非重点大学,从以往贵校毕业生的工作表现来看,贵校毕业生比较实在,所以这次到你们学校招聘这么多人。后来我们反复琢磨“实在”这个词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就是“不跳槽”,别人来了后没多久就走了,你们大多还在,稳重,所以实在!
& & 毕业之前3个月,可以先到这家昆山企业实习,工资八折,毕业前2个星期回去做毕业设计以及参加毕业典礼。
& & 好家伙,去昆山报道之后,才知道,连同本专业在内的本校应届毕业生这家企业一口气收了200人,连同其他学校的共计近千毕业生,其中最多的还不是我们而是中国矿业大学其次合肥工大,据说排名最靠前的是哈工大。第二知道的就是“外企”实际上不是外企,是台湾企业。最幸运的是单位给我们选择职位的机会,共计十多个岗位,自己可以任意选择就职,但一旦选定就不好变动。我选择了一个项目经理职位,后来才知道正名是助理项目工程师,属于管理类岗位,文科类岗位,比其他工科也就是工程类岗位工资每月少100元工资,他们统一叫助理工程师,我们叫助理管理师。当时想想也好玩,直接就是工程师了,哈哈,是单位自封的。
& & 项目的工作我做了2个月,主要就是排计划联系各个部门开会确定物料人员到位以及新机型试产预计日期,还有一半时间就是做EXCEL,PPT。我不干了,觉得没什么意思,也学不到什么知识,而且是个管理类岗位,把专业都抛弃了,心有不甘。当时很羡慕其他同学都是某某工程师的抬头,特别是在研发部门的(R&D),多牛啊!
& & 这两个月项目管理职位期间,我记住主管跟我说的一句话“新工作一开始的任务就是熟悉人和事”。是的,这个也成为今后所有新工作的信条。
& & 第三个月我联系了舍友部门的领导,并争取了本部门经理的同意,转去做布线工程师,终于圆梦做工程师了!实际上,布线工程师就是个操作工,线并不是你设计的也不是你布置的,而是事先有人设计好了,你只要按照程序来安排机器作业。
& & 枯燥的布线工作,总共七个月,我唯一的收获就是这期间摸清楚了公司的各个部门的名称,人事关系,组织架构,以及公司人事薪资福利等等制度和规则,明的潜的,比方说何时加薪,加多少,哪个部门加的多,年终奖有多少,以及离职人员的主要去向,等等,对公司的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
& & 来年的四月份,在我多次努力下终于转去公司的另外一个部门,做主板修护工程师,也是当时公司薪水最高部门,六天十二小时制,没隔一个月白班夜班对调,也是最辛苦的部门。从此知道夜班十二小时下来脸上会有“黄油”,知道焊锡松香对身体有毒,知道什么叫“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知道高薪不好拿……
& & 这样,一年的修护电子工程师下来,我有两点收获:
& & 一,新岗位,从来不会有人来主动教你,即使我们每人都被指派了“师傅”,但师傅就是不教你。这点你要习惯,以后每次做新人都会面临同样的情况,不会有人教你,你没有教科书可以自学,师傅或者老员工就是你的书,要主动去问去学,这个不跟你说你去问那个,每个人问一个问题,你便也成了师傅。
& & 二,要善于自我小结。三个月后我总结了修理笔记本的两种修护理论,一是从下往上改革法,就是从最底层坏掉的那个外设接口开始检查,层层往上到控制这个接口的芯片,再到控制这个芯片的核心,也就是南桥北桥和中央处理器所谓的BGA。二就是自上往下改革法,从电源输入口220伏的电压转换成14.7伏开始,去找下面的12伏,11伏,8伏,7伏,直至最小的电压值,从而找到偏离正常值的那个脚便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很快我也被安排了新人徒弟,我毫不隐瞒全盘倾授,当我给他讲“从下往上改革法”的时候,这才发现其他老人的徒弟都早围上来在听我讲
& & 第一份工作的总结是十分必要的。归纳我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持续21个月,心得如下:
& & 1,抛弃专业。
& & 这段期间属于工作新鲜期,无论外部还是内部,大多会不断换公司换岗位,而且总想往自己大学专业上去靠。我要是能回头,会给自己一个重大警告“抛弃专业”,专业并不重要,尤其是学校的专业,而换工作或者跳槽并无不好,至少可以让你找到合适自己的那份工,不试又怎么知道呢?
& & 2,学会学习。
& & 大学的本质是个平台,她实际不是让你去学多深的专业知识,也不是让你混个文凭,而是让你学会如何去学习,工作中才会知道如何去学习,就跟教育的本质一样,是培养有独立思考和独立行为能力的人。工作中更需要学习。
& & 3,了解你的公司。
& & 无论进哪家公司,进去前一般会了解,而进去后反而不知去发掘更深的信息,这个是所有职场人士的通病,第一次是进去前网上的猛搜索,第二次了解反而是离开后的回味与关心。说的更具体点,进入一家单位半年内,需要基本或者完全了解公司的产品性质,市场地位,全球布局,公司人数,组织架构,劲升机会多寡,加薪时间和幅度,职位最高极限,去职方向,以及同行布局以及公司竞争对手的市场能力与薪资水平。必须的。
& & 4,时刻掌握自己的市场价值。
& & 自身为例,2002年-2004年在第一家单位工作的20来个月中,我利用假期和空闲时间,面试了昆山大大小小近30家企业。当然不是让你作为一项任务去做,而是抽空去做。我就经常参加昆山每周六日都有的人才市场而且时不时网上投递电子简历,而且当对方人事打来电话我都会要求必须是周六面试,否则我不去。为什么,因为我的立意就是面试了解市场信息,战略上就占了优势。如果有好的机会我才会当做真正面试去做,而且昆山绝大多数企业周六上班的,你要是碰到拒绝你周六面试要求的单位,那反而倒能吸引你,我就碰到过,通力电梯就是。总之,从城北的富士康,到前进东路的微盟带电子,到城南的南亚电子,再到仁宝电子,彩晶科技,纬创资通,广兴电子,神达电脑……当时昆山数得上名号的我基本都面试过一圈了,这也锻炼了我面试的能力,而面试不慌张则成为我的经验,多了,也就疲了,紧张从何而来?20个月下来,我总结了一下,两点,一昆山薪水普遍不高,大部分台资企业,不如不跳;二我在昆山的市场价值就是2千的月薪,不会出其右。
& & 下面,在第一次工作介绍完之后,开始精简语言,而且打破循序渐进的篇幅格调,希望能更好的驾驭这篇即兴之文。
& & 2004年初进入上海,很显然,为了避免“男人当牲口”用,我这次是以项目经理的名义撬开上海单位之门的,从此不做工程师。工资翻番还多,税后5500。
& & 回顾我自身以及身边多为同事的职场甚至是人生历程,我们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的第二年到第三年的过渡期,是工作生活甚至是人生最迷茫的时候,处理不好的人会灰心丧气,对自己失去信心,厌世悲观,又无颜见江东父老,甚至有跳楼亡命他乡的,当然从此一蹶不振得了抑郁症的更是数不胜数,很多你并不知道,而且你也关心不到他们,他们却是在当今所谓的“蚁族”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所以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培养信息以及乐观向上的稳扎稳打的精神动力。第二重要的是不要被忽悠。大家都是成年人,社会人,千万不要幻想你这个傻根能碰到刘德华刘若英夫妇,你遇到的当然好人居多但坏人也不少,所以你要做的就是不要被坏人忽悠。这里的坏人有些是损人不利己的,他甚至不是有心伤害到你但却忽悠了你,影响了你正常的决策。我就真真实实被忽悠过,第一家单位做电子修护工程师工作的时候,一个讲大话的山西同事,有次过年从老家回来大声炫耀他们村里面家家户户几乎都是身价上亿的大老板,主要靠煤矿发财,连他家也家产三千万。我当时正处毕业后的踌躇于彷徨期,在这个档口听到他的话我暗自计算2千月薪与三千万财富是什么差距?而他包括他这样的人天生就有如此身家,老天真是不公。这加速了我第一次失败的到来。几年后我自己一分析,才知道被那个伙计忽悠了,离乡背井的十二小时夜班他这个富二代如何能承受,而且他的实际情况远不是如此,山区农村家庭供个大学生不容易三千万更是子虚乌有,不知道他当初是何意,那么多同事都听见他“炫富”了,也不知道其他同事何等感想,至少,我那时,被忽悠了,这加重了我毕业2年时期的消极思想。当然这个毕业两年的槛跨过去就好多了,人生第一个真正的槛,希望你能好好度过。现在想来即使以前那位仁兄身价真的上亿,或者他是富二代又如何,我不能因为某一个富二代就对社会怀疑就去悲观厌世,你做你的富二代不会影响我个人的价值观,更何况当今除了层出不穷的富二代,更多的还有官二代也比比皆是,你都需要欣然接受,事实如此。我的失败就是到上海半年后投资5万花了全部积蓄开了个处于夕阳产业的长途话吧,请人管理,运营才6个月不到血本无归,发完最后一个小姑娘的工资后我身无分文,办了生平第一张信用卡透支度日。那时我意志消沉,每到周末休息找楼下一路公交做到底,记得乘坐过986公交,更记得上过911后2个小时才下,到了靠近江苏边界的某个花园洋房,下来晃了1个多小时回到终点站再乘坐回来,每每冥思苦想仍然不得其解。最终我缓过神来,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判断力以及被狮子座女友充满激情的人生计划所感染,让我熬过了毕业两三年时候的难关。所以,如果你处于那个时候,请你悠着点,乐观最重要。
& & 此后,在一无关系二无过高学历的基础上,我顺其自然走上了外企的事业道路,而且是台企,合资,外商独资500强,再到中小外资的循序渐进的“正常”步骤。
& & 结合我在上海近百家企业面试的经验,先总结如下,为真正的介绍找工作技巧夯实基础。
& & 一,关于企业,
& & 很显然,按照中期收益来分,欧美独资500强为首选,而且我建议女孩进去就不要出来了,晋级和加薪机会多,记住是地区总部或者研发中心为最好。
& & 其次是国内事业单位以及垄断国企,非垄断的就免了,被民营化的趋势很明显,少去。
& & 然后是日本韩国企业,日本高于韩国,尤其是日本汽车企业三大巨头,福利薪水等不在欧美之下。
& & 下面是国内半官办的上市公司。
& & 接着是新加坡印度等亚洲企业。
& & 再往后是香港台湾企业,当然香港好于台湾,加班是常事,而且加班工资很低。
& & 最后是国内私营企业,或者中小民营企业,周六别想休息也不会按照法定给你算加班费,周一到周五忙死你,没有加班费,平时即使没事也不能早走,没有国企的待遇却有国企的作风,你懂的。
& & 二,关于地区,
& & 1,前几年一直是深圳为最高,其次上海,然后北京,再往后是广州,再以此类推。2011年的当下,前面稍有变化,上海职业经理人薪水远远第一位,北京第二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接着是深圳广州杭州苏州宁波,然后才是天津无锡大连等。
& & 2,全国企业单位来说上海绝大多数执行五天八小时,其次是北京,其他所有地区或者包括深圳广州在内的大部分地区仍然主要还是6天工作制,当然部分大型外资企业除外。
& & 3,税收,
& & 越有国内关系或者越跟国内关系密切的企业,给员工扣的个人所得税越少。相对来说广东地区扣得最少,国有企业扣得最少。不谈公务员,因为“我的地盘我做主”,我让你交税我不交。
& & 三,关于压力,
& & 1,排第一,压力最大的是国内民营企业中层干部;
& & 2,第二是民营企业一线工人以及基层管理人员;
& & 3,三为台湾企业中的大陆人;
& & 4,四是外资企业中的中低层大陆管理人员;
& & 5,五外企白领,工作层级,万事自己做不带人的;
& & 6,拿提成的大学生业务员;
& & 7,物流人员;
& & 8,大型半民营公司工程师,比如华为中兴大唐等等,无论你进去多少年加班到夜里12点是正常情况。
& & 四,发展机会
& & 1,最大机会来自大型民营只有一个老板的企业,他们最缺的是人才,但他的薪水低吸引不了人,所以你需要足够聪明有能力而且需要走进他,他最缺你这样的人,他太累了;
& & 2,华为中兴大唐等的资深员工;
& & 3,拿年薪的外资500强资深职业经理人;
& & 4,内资银行外资银行以及证券等金融行业职员;
& & 5,外资白领。
& & 四点大致明确后,我们侧重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几年后的找工作方法讨论。
& & 找工作,第一步,确定好找什么样的工作。
& & 市场经济,讲究的就是自由选择,优胜劣汰。所以实际职场中也一样,当你想找工作时记住,你只找一份工作一个单位,同样公司在筛选人才的时候有权力甚至是很不小心的将你忽略或者遗忘也很正常。所以绝不要对某次面试的好坏耿耿于怀,也不要每天到处投简历生怕漏掉了某个企业某个黄金机会,否则你将郁郁寡欢而且临场发挥失常,否则你将每天24小时在网上也看不完一个小县城内的职位。所以记住,你只找一份工作。从概率论的角度来说一个职位可以挑选几十甚至上百个候选者,而你也可以投同样多的职位,所以你们的机会是均等的。这个首先就解决了找工作难的心理问题,就像中国男女比例失调一样谈了十几年说多出几千万光棍云云,但是你我他的同学朋友同事有几个找不到老婆的,高低参差而已,至少那个档口你只找一个对象,同样,工作也是如此。
& & 所以,你将来的雇主以及职位,你要事先框好,比方说我毕业第三年想跳槽,目标就很简单:上海写字楼美国企业研发部项目经理,或者副经理,或者项目工程师,而且我要的是市场水平相当的最好8千往上的月薪,目标雇主就是我们现在公司的竞争对手和客户或者大的供应商,美资,而且不加班。这样,目标职位圈子就定好了。
& & 第二步,不是急于去投简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你要去做的是将自己打造成符合那个职位的人选。
& & 我有近3年的工作经验,其中只有一半不到的时间做的是项目管理方面的工作,所以我要充实自己的专业技能至少口头表述出来不成问题,这个就要我去思考第一家单位项目管理师如何做的,而第二家又有什么类似的地方更有什么不同点,哪家的方法和流程好,再想2个例子来证明它的好。当然如果还嫌不够那你在真正投简历之前还需要认真去复习或者请教其他有经验的项目经理。自己感觉思考成熟了的时候,项目管理程序都已了然于心也就差不多了,面试的时候自然能轻松说出,专业能力这关不在话下。下面就看我的目标企业还有什么需要我准备的,对了,英语!所以这几个月就要多看看面试英语,以及想法设法用一些连词将自己日常工作的专业词语链接起来,每天自己写篇关于工作内容的短文,200个单词足够了,没时间写的话就在路上自己对自己说。路上怕危险就上厕所的时候说,默不作声的心里说。回家后看看中央九套,听不懂不要紧只要你能听出几个单词,以后每天听,然后就能听懂短句了,但是刚开始的时候不要看英语新闻,因为你立刻会回想和套用最近的国际新闻并结合画面来猜这则英语新闻讲的什么意思,结果水平没有得到提高碰到老外就靠猜,这显然是不靠谱的。
& & 当英语和流程都初具感觉之时,恭喜你,可以上路了。
& & 这里的上路不是说你就可以停下来不做之前几个月在做的专业和英语的两大练习了,而是在直到进新单位报道工作几个月终于转正之后,方可以放下。我们自然也就谈到了第三步,做简历。
& & 做简历很简单,你我都会做。但要做的简单明了,大气,主要类容跃然纸上,2-3页就行。这里有几个诀窍:问不同的猎头要几份他们各自公司的模板,选一份你觉得最好的往里面填;二,一定要中英文简历都有;最后无论你之前实际做过什么或者有什么不同经历,但是千万记住你写的简历内容,这个时候包括以后所有时候,你是什么样的人,以简历说了算,你写的什么你就要说什么。所以千万不要忘记自己写的简历,包括其中的每一个字,随时做好回答为什么写这个单词的准备。
& & 后面的步骤就是实战篇了。
& & 千万不要只将面试当成实战,而战斗从你开始投简历就开始了。
& & 接下来要特别注意的就是简历的去向了,否则这么精美的简历特别是你这样一个人才,很容易会石沉大海毫无音信。
& & 我们知道简历自然是去人才市场,对的,但那只是针对部分职业。你要记住的就是三点:一,大城市的主要人才市场在网上,网,就是国际互联网,你现在在上的这个网。二,中小城市的主要就业渠道靠面对面的人山人海的人才交流市场,就是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过的,当然现在也有进一步网络化的趋势,将来不上网的人找工作也许只能靠父母或者亲戚朋友关系了。比方说昆山科技博览中心每周六周日的人才市场就是相当成功的典范,它每周末都举行而且如此成功,不仅大而全,企业多职位不虚,并且所有现场职位全部放到当地昆山在线网上去也可以在线申请;更厉害的是每周它都有来自周边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吴江太仓常熟等等其他城市单位的甚至是专场招聘会来吸引人才,这也说明了昆山不仅自身是用人大户也是个人才集散地,别人到你这来招聘,因为你这里人多有经验的候选者多。我们再比较下上海的人才交流会,你也可以去看看,一次就行,那是为下岗工人再就业准备的,而且除此很多是招聘保险证券和直销业务员的,来者不拒。去一次回来后你就会感慨世道不好混,工资怎么会这么低,生活信心立减一半。而且所有的招聘会都是每个区主办的,其规模和职位总和不会超过昆山一场招聘会。所以这里要明白城市大小跟招聘的习惯和文化,选择适合你的投递简历方式。第三点,几乎所有外资企业都倾向于网络招聘,现场招聘会你很少会看到他们,除了富士康台达等。
& & 最后说明下,也有某某世界500强在某个周末举行自己的独场招聘会的,自己举办的。我就参加过一次,2007年施耐德在上海东华大学附近的一个五星级宾馆举行过他们自己的专场招聘会,跟开派对一样,气氛相当轻松,喝咖啡面试闲聊,但成功率不高因为比方说你跟你某个同事甚至是主管在里面不期而遇,尴尬自不必说而且寻找新工作毕竟是比较敏感的事情,所以大家都匆匆半小时一走而过,剩下的应届毕业生则很有兴趣的和招聘官大谈特谈,汉语英语上海话满厅飞,但是他门口写着所有职位要求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
& & 上面对招聘会的比较,得出的结论就是,你要的职位,好职位,薪水不低的职位,几乎就全在网上了。
& & 网上,不是让你去网上漫无目的的搜索,所有门户网站比如新浪搜狐网易同学录,还有百度等搜索引擎以及天涯这样的论坛,还有腾讯这样的网聊起家的巨头,等等,都有自己的人才或者招聘专栏,里面都有职位,不是让你都去注册。我这里就讲到了最有用的核心了,根据我从2005年到现在为止收集的网络招聘市场数据统计以及本人多年的网络招聘经验,得出如下结论:
& & 1,中国所有网络招聘市场,被三家(前程无忧51job.com,中华英才chinahr.com,智联招聘zhaopin.com)垄断,占全部有效职位数和网络招聘市场的80%以上,其余被其他上万家招聘网站或者版面瓜分,包括精英前程1010job搜狐猎狐新浪百度天涯等等不一而足,但鲜有一家占到1%以上者。有的舍才有的得,所以我们这里就将其他上万家放弃,如果我找工作就只上前三家,足够了。
& & 2,略微说下三家各自的优势。
& & 前程无忧51job.com,占龙头地位,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也是中国最知名招聘网站,世界五百强最爱,其职位特点一为量多,二大企业包括世界级企业多;
& & 中华英才chinahr.com,市场占有率达20%左右,有效职位数最多,大小企业通吃,缺点是针对性不强,虽广告费用不少,但职位不精挑细选,外资民营国有保险直销全有,所以投简历找工作成功命中率稍低。
& & 智联招聘zhaopin.com,市场占有率近30%,中型外资企业为多,大家不要一直盯着世界五百强,很多中型企业相对职位薪水更高个人发展空间更大,所以就我个人偏好我会先投智联招聘的,然后再去其他2家投递。
& & 公正点评判,针对毕业2年-15年的人士网上找工作,首选前程无忧51job.com,其次智联招聘zhaopin.com,然后是中华英才chinahr.com。
& & 3,说下网上投简历技巧。
& & 最好设置下关键字搜索,两三个即可,否则你忙不过来,看花眼也未定,很可能是重复看,浪费时间。
& & 投简历期间每天搜索一次看是否有合适的新职位,三个网站挨个投递一家不拉,投递总和每天达到10个新职位为止。
& & 投递时间最好为每天上班时间,也就是上午9::0到11:00,下午1:00到4:00,道理很简单,挑简历的那个人在电脑面前正在上班,其余时间他(她)看到你的概率将大大减少。
& & 周末没必要投,因为周末都休息没人更新职位,以免重复投递。只在工作日投递,每天投,连续4个月后可以不投了,或者直到你找到新工作为止,当然如果一定要找到你能找到的最好单位那需要投递到你上班后转正为止。
& & %15上面对招聘会的比较,得出的结论就是,你要的职位,好职位,薪水不低的职位,几乎就全在网上了。
& & 网上,不是让你去网上漫无目的的搜索,所有门户网站比如新浪搜狐网易同学录,还有百度等搜索引擎以及天涯这样的论坛,还有腾讯这样的网聊起家的巨头,等等,都有自己的人才或者招聘专栏,里面都有职位,不是让你都去注册。我这里就讲到了最有用的核心了,根据我从2005年到现在为止收集的网络招聘市场数据统计以及本人多年的网络招聘经验,得出如下结论:
& & 1,中国所有网络招聘市场,被三家(前程无忧51job.com,中华英才chinahr.com,智联招聘zhaopin.com)垄断,占全部有效职位数和网络招聘市场的80%以上,其余被其他上万家招聘网站或者版面瓜分,包括精英前程1010job搜狐猎狐新浪百度天涯等等不一而足,但鲜有一家占到1%以上者。有的舍才有的得,所以我们这里就将其他上万家放弃,如果我找工作就只上前三家,足够了。
& & 2,略微说下三家各自的优势。
& & 前程无忧51job.com,占龙头地位,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也是中国最知名招聘网站,世界五百强最爱,其职位特点一为量多,二大企业包括世界级企业多;
& & 中华英才chinahr.com,市场占有率达20%左右,有效职位数最多,大小企业通吃,缺点是针对性不强,虽广告费用不少,但职位不精挑细选,外资民营国有保险直销全有,所以投简历找工作成功命中率稍低。
& & 智联招聘zhaopin.com,市场占有率近30%,中型外资企业为多,大家不要一直盯着世界五百强,很多中型企业相对职位薪水更高个人发展空间更大,所以就我个人偏好我会先投智联招聘的,然后再去其他2家投递。
& & 公正点评判,针对毕业2年-15年的人士网上找工作,首选前程无忧51job.com,其次智联招聘zhaopin.com,然后是中华英才chinahr.com。
& & 3,说下网上投简历技巧。
& & 最好设置下关键字搜索,两三个即可,否则你忙不过来,看花眼也未定,很可能是重复看,浪费时间。
& & 投简历期间每天搜索一次看是否有合适的新职位,三个网站挨个投递一家不拉,投递总和每天达到10个新职位为止。
& & 投递时间最好为每天上班时间,也就是上午9::0到11:00,下午1:00到4:00,道理很简单,挑简历的那个人在电脑面前正在上班,其余时间他(她)看到你的概率将大大减少。
& & 周末没必要投,因为周末都休息没人更新职位,以免重复投递。只在工作日投递,每天投,连续4个月后可以不投了,或者直到你找到新工作为止,当然如果一定要找到你能找到的最好单位那需要投递到你上班后转正为止。
& & 16为了方便阅读,我将每段加上序号。
& & 一职位定向定位,圈好自己的工作范围后,
& & 二准备好自己满足目标职位的技能,至少是面试半天不出纰漏的口头技能,
& & 三做好简历,
& & 四找准简历投递方式并执行下去。
& & 到这里,整个找工作的前期工作,完成了。
& & 接下来,开始登上真正的战场了。要说明的是,绝大多数人都在这里出问题了。哪里?就是投简历与面试的过渡期。无论是骑马找马的,亦或是提出辞职或真正离职后找下家的,还是应届毕业网上投简历的,还是失业在家后要找工作的,普遍的感觉就是网上投简历后杳无音信,简历如石沉大海,即使来的也都是传销或者某某片子公司,然后就这样的毫无选择的被仅仅打来电话的几次机会“套住”,当做救命稻草般的去仓促面试了,心理上的虚弱与失常的临时发挥加上时间上的自我紧迫感,让我们找工作变成了一个被动的战斗,最终草草以找到一个实在是“将就”的职位而收场,于是今后身在曹营心在汉,新工作上自然会无心进取,因为一开始就是将就下嫁的……这个是职场上的通病——
& & 实际上,我们忘记了一点,当然也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发现这个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投简历的滞后期,而且是一个月以上的滞后期——
& & 也就是说在你每天投简历后,直到第三周也就是20天前投的简历才发挥了作用。理由很简单,人事首先要在茫茫应聘者中挑出他(她)认为合适的简历,于众多的候选者中挑出数名他(她)认为合适的几位,这个就是粗选的过程,他(她)也有很多的日常工作,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挑到你,比方说共计10份简历,然后他(她)会把这10份简历和缺人的部门经理提出的职位要求做一个细细比较,发现其中有5份不合格,那么他(她)会再次从以前的加上这几天新投的简历中再挑选补足5份,总共10份筛选后的简历推荐给需求部门。需求部门再在百忙中抽空把这10份简历全部看完,很显然这个部门经理或者用人部门的头会根据本职位的真实对口需求加上自身的个人爱好甚至是男女等性别偏好确定给人事部门面试人选,又是一周没了。然后人事会拿到部门确定的5个名单,当然这个名单是有个初步的排序的,去挨个打电话。这个电话就是你15天甚至20多天前投出简历时一直想象第二天就能接到的电话。人事这个电话一般会确认你是否看清楚他们的职位需求,是否投过这个简历,然后问你是否还有兴趣,哪天有时间来面试,当然有些还会经过他(她)自己的首轮电话面试,之后才会将这5位的合适面试时间告知部门主管,然后主管确认自己哪天有空安排面试,如果这5个人中已经有人比方说2个已经找到新工作了或者几个人面试下来没有合格的或者答应准时赴约的面试者突然临时变卦了更或者人事在重新根据部门要求又将之前粗选的你挑了出来,因为如此等等众多原因,所以在投递简历到大批量收到面试电话大概有至少20天的滞后期。如果你从1月1号开始每天坚持投递10份不同职位,那么真正的面试电话高峰还不是20天后,将是2月15日前后。最后一个电话甚至可能是5月1日,怎么会到5月1日呢?部门经理出了个长差,或者原先确定的面试成功者找到更好的去向不来了,或者这个职位冻结了2个月又解冻了,或者在新人招来之前又有老人跳槽所以部门真正开始人手不够了……
& & 所以,记住,要提前准备。每个工作日10份简历投出去,至少一个月后,你准备大量接听面试电话。
& & 现身说法,在2006年初我想换工作,于是就开始有所准备了。尽快更新简历,重启三大网站的搜索和职位预定功能,从3月1号开始每天投递10份左右简历。我预期四月五月将会有大批的面试电话到来。果然不错,在3月份基本没几个电话,从4月中旬一直到五一前后短短10个工作日,每天平均3-4个面试电话。由于早有心理准备,我预计5月6月会是面试高峰期,于是我将年假全部在公司系统里面预先申请好,目标面试日10天赫然在目并打印下来随身携带准备接到面试电话时确认时间。由于早有安排,而且对于最近疯狂多的面试电话早有预期,所以我站在一个主观的战略高度在电话中跟人事确认面试时间,跟他(她)说那几天我有空,否则我没空。这样,那年五一后我在自己事先安排好的日子里面试了近10家单位,当然也有第二第三次面试的,不多,基本一次人家就可以确定录用与否,我想可能我应聘的职位层级比较低。就这样下来,能接到的五六个录取通知书中我思考再三后选择了一份,签了,薪水并不是最高的,月薪税前1万,整一万,在毕业50个月达到。说来,自己都有点不相信,这么多单位同时看上我,我总结最大原因应该是跟2006年整体的用人市场比较火有关,其次,我进行了充足的准备,行动上和心理上的,有备而来,事半功倍。
& & 以上包括这个经历,我之前跟一两个要好的朋友说过,这里总结成选人才网站做简历投简历以及确定面试时间技巧等经验总结,分享给大家。
& & 17下面就是面试技巧。
& & 关于面试技巧,我们网上搜索一下,一大堆,从穿着到时间控制再到各种上千个具体问题和标准单按,,,,,,你真的要这么看下去,怎么也不可能看完,于是没看完的情况下面试心里就发毛。我们这里讲求真实,教科书式的面试技巧等于没有技巧,不看也罢,就跟中国式考试一样,实际挑选不出创造型人才,死记烂背填鸭式创造还不如仿造强。
& & 面试,实质就是人与人心理的较量,水平高的不一定就成功,专业技能差一点的不一定就落选,这个跟面试者的个人因素有一半以上关系,而真正这个应试者的能力因素或者所谓的素质,则在其次,所以这里我们看到了面试这个事情极大的偶然性。我们首先要分析的就是攻克最大的那个因素,俗话就是搞定面试你的那个人。
& & 因此关于面试技巧我们要讲的第一个就是搞定面试官。面试官也是人,有人的事情最难办也最好办,就看你能不能抓住他(她)的弱点。先说人事面试,这点可有可无,不要重视人事部门,初入职场的人并不清楚,在招聘新人的整个事件中,人事部门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它只是个流程,应聘的主要内容是战胜面试你的那个部门主管,而不要在人事身上多花时间。比方说跟打电话让你去面试的人事部门专员反复周旋还搞个什么电话面试或者经验介绍甚至专业方面的争论或探讨,这些都是浪费时间。打电话给你的大多是一个初入职场的人事招募课的小姑娘,甚至是个实习生,她在电话中提出要让你复述你的工作经验或者工作类容,你可以直接拒绝,她不会明白你的真正工作内容,跟一个外行的小姑娘谈专业知识,你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了,说不定还会观点不同而不愉快。她要是提出英文对话或者让你外语自我介绍,你心里要有底,她刚毕业外语肯定一般而且你所用到的专业外语她肯定不大知道,所以你尽量避免这种英语交流,可以直接拒绝或者婉转拒绝,更好的方法就是反过来让她用英语提问题,你来回答,可长可短。千万不要跟她较真,人家人力资源部这样的小姑娘本身自己才工作或者工作两三年做一个低级别的职位,她的月薪可以想见在上下,你简历上来者要8千1万甚至更高的,她会想你比她工作时间长不了多少却狮子大开口,你作为应试者的一方很容易被她鄙视下去,所以尽量避免。也避免跟人事经理多说话,尤其是部门主管面试结束后,否则你的要求的最低薪水又会被砍一刀。你要利用人事小姑娘和人事经理做的事情,就是尽量从他们嘴巴里得到你的面试主管是个什么样的人,大致层级,抬头,工作执掌,汇报给谁,个人喜好,性别一定要知道,最好连他(她)上家单位在哪,在本公司服务时间多长,资历如何,性格如何,甚至生日血型年龄都问到才好。这样你可以在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下,对人下药,能够在刚接触的十来分钟内找到对方的部分弱点,利于下面的面试时间捕获他(她)的芳心,面试成功。人人都有弱点,抓住了他(她)的弱点知晓了他(她)的强项,因人施法,你就胜利在望了。这个对上了口味,专业就在其次了,再说各人以及各个公司术业有专攻,流程也不尽相同,越往职业后面的面试你越懂得多,他(她)的专业知识还未必如你好。
& & 18面试中要注意的第二点就是注重战略与战术的结合。
& & 说的通俗一点,战略上藐视它,面对任何一个面试的机会,都不要太重视,因为一切都是机缘巧合,在投简历选简历以及面试机会筛选的时候,已经有那么多不经意的疏漏,你和对方已经错过了太多的不经意,互相选择带有极大的偶然性,而你为什么对这么一次就这么重视呢?机会的天平是对称的,他有选择和否决你的机会,你也有选择更多其他职位的机会,双方一定要站在平等的基础上,否则你一味低姿态去面试结果只能会被问得体无完肤,如果录取你你自己都会觉得奇怪了。与此同时,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你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此所谓战术上重视它,每次面试都要做到志在必得,仿佛是一场必须要取胜的战斗一样。这就跟谈判一样,你要达到做成生意的目的,但要表现的不是太在意这次谈判的结果,因此要一分两分的去守护自己的价格不要轻易放弃,否则贱卖了还不如就此放弃。细节方面来说则是最好正装去参加面试,到场时间最好提前十分钟,哪怕早到了在公司门外晃一圈也不要迟到,反过来,如果对方迟到你不迟到,那你就多了一点点情理上的优势。其次就是面试时间的掌控,宁可跟外国人多聊,少与中方人员聊大家都懂得一些浅显道理,但如果无法避免那就要用中国人感同身受的方法去感化对方,比方说“为什么抛弃上家单位而选择我们公司?”你可以直接点,就说“因为你们离我家近。”这个理由比什么看好你们或者想得到学习机会得到提升或者大而化之的单方面喜欢的理由都要来的不牵强,中国大陆是全世界最特别的地方当然也有特别的东西大家都理解的,比方说离家近这个理由,极其好理解,中国是高房价国家,一份工资在房价面前几乎是杯水车薪,所以工作围绕房子转,这个没有人会不同意,因此你的离家近的理由反而显得你最实在。
& & 面试中最后一点,就是面对不同的面试官采取各自不同的保守或者激进的方法对待,比方说面对你将来的老板的老板,你要体现的就是坚决与诚实以及对公司的价值和贡献力;面对直接主管,你要说的就是自己的聪明快学能力,很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还有工作中很强的方法论以及执行力,记住你就是一杆枪领导让你往哪里你就往哪里开火,你不喜欢参合派别以及理念的斗争,因为你是干实事的人。记住,千万不要表现过分耀眼,切记说自己文理兼备里外兼通因为有你这样一个全能的手下没人会放心,中国自古以来为丞为君者在守业期间要的就是忠心耿耿的老实人做手下,第一选择绝不是聪明人。面对同级别的人面试就要说自己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说工作不好做,让他感同身受。面对人事,要表现的自己刚刚跟主管谈得很好,惺惺相惜,俨然已经成为同事,成为战友,让人事无话可说,更不要让人事有往下砍工资的口子。
& & 19面试成功后。
& & 面试成功后,我们要做的不是收到了一家公司愿意录取你的电话后就立即停止现在手头的全部工作,也不是停止所有找工作的包括投简历准备面试安排面试时间的找工作状态切换成要到新单位报到的状态。按照我的定义,一直要到进入自己满意的新单位得到喜欢的职位后工作直到转正为止,这个换工作或者找工作才算画上句号,圆满的句号。
& & 找工作的目的,就是找到你当时能够找到的最好的至少更好的工作。简单举个例子,当你毕业4年收到一家单位的报到通知月薪8千后,已经在原单位提出离职还有半个月就到新单位上班的时候,突然一天另外一家你面试过的你更喜欢的公司打来电话让你报到,而且职位你更喜欢,月薪1万2,很显然你会转向另外一家公司,这里就有了部分变化,就是下家的变化。但是如果你在面试一家成功后就拒绝了其他所有面试机会,那哪来的更好的机会?你之前对第二家单位的做简历投简历搜索了解信息以及请假面试等等成本就全部白费了。当然这里还是个比较积极的例子,有更好的单位给你机会,于是你到了更好的公司更好的职位。反之,如果新公司突然反悔说不缺人了,而你这边已经辞职覆水难收,你也没有继续面试,那如何对待?很明显,你失业了。更悲剧点的是当你报道2个月后,新单位因为人事调整或者经济危机,要将你这个职位砍掉,并且试用期内公司无需赔偿任何损失,你仍然失业了,彻彻底底的,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打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虑,就是试用期,英文就是probation,意思是见习,试用考察的意思,一旦用人单位不想要你就可以用你不符合职位要求的理由将你无条件辞退,同样你在试用期内有了更好的选择或者想开创自己的事业去创业不想打工了,你也无须承担任何责任,第一天提出第二天就可以不来了。试用期,全球通用,一般3-6个月,是有她存在的道理的,我们换工作的职场人士身在其中又怎能视而不见?
& & 因此我们总结,你的投简历面试以及跳槽的相应准备要到新单位转正才算结束,不要掉以轻心。
& & 这点,不是职业老手是很容易栽跟头的;即使是职业老手,他(她)一般也是事后才发现,而且也不会对你说。这点把握好后,不仅解除了跳槽期间上家下家变卦的危险,也让你通过这次换工作能够真正找到你最适合的最喜欢的工作,薪水福利也更好。
& & %20适应你的新单位。
& & 通过这次历时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跳槽经历,我们心理成熟了,俨然成为职场老手了。但是有人会问,为什么要花这么长时间来准备跳槽准备简历去面试收到一家的通知书后还要面试,甚至直到新工作转正?我们可以想见自己从上家公司换到新单位上班,这整个事情,大致算一下新单位工作满一年的收入是多少。比方说,毕业4年后成功找到新单位上班一年,这一年平均月薪9000元,按照13薪来算就是近12万,加上单位给你交的保险公积金,公司要为你付出的就是17万人民币,按照中国当今企业税后平均利润率来计算,我们选中等偏上的10%来算,你换一次工作就相当于创立了一个年营业额税前200万的工厂,而人家是操不了的心管上管下既当老板又当伙计的甚至没有周末的干,你是五天八小时,你比他舒服多了。所以,你的跳槽不是小事,当然要谨慎要多花精力;当你成为职场资深人士成为抢手的年薪百万的职业经理人后,你的变动几乎就相当于一家年营业额几千万的工厂的关停与转产,时间当然会更长。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某个高层的变动,老人走了后都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才会有人来补足他的空缺,而更多的时候是另外一个领导或者老板亲自代管这个部门直到甚至一年后才有新的接替者来。很大程度上不是老板开不起高工资找不到人,也不是原来这个人的工作不重要,而是找到合适的人这个过程比较漫长,不可一蹴而就,而离职国家规定可以是1个月,找个副总显然需要更长的时间。明白了本质后,对于各种现象我们就不足为奇了。
& & 创业容易守业难,我们在此对前面换工作的主要过程作了比较细致的经验总结,下面就讲到如何适应你的新单位,这个就跟守业是一个道理,毕竟这是个产值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公司,要懂得运营。
& & 21守业的第一步就是了解你的公司,从企业文化开始。
& & 我们先谈内资企业。
& & 内资,无论国有民营私营还是上市公司,只一条,相当复杂,她的文化就是你现在所在这个社会的文化,就是我党的文化,所有中国的关系的领导意志的两极分化的等等特征,不一而足,全部有,不需多言。
& & 再谈外资企业。
& & 简单分类:美国独资,欧洲独资,欧美合资,非欧美(韩国日本港澳台新加坡,印度,等等)。
& & 先讲美国独资,细心的人会记得我毕业三年后就给自己确定只找美国企业的目标范畴。美国文化是建立在两百几十年的短短奋斗历史之上的奔放文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了你就会相信你;当然,在你中国设立了独资企业,但他会在确定高层领导人的时候尽量不用中国人,所以在全部或者绝大部分中层干部都是中国人的情况下他也会要么安排一个白人美国人作为这里的老大,要么会选择欧洲人,欧洲人是他们天然的盟友,要么就不伦不类的安排一个亚太其他国家的人士作为你中国区亚太区的全球副总,前二十年主要是新加坡东南亚人,然后香港台湾人,现在主要是印度日本或者韩国人,最后没办法也会找美籍华人。这个跟美国的政治是保持大体一致性的,他要先保有自己人的利益,其次是包括欧洲和亚太盟友,实在不行才会考虑美籍华人,首先你要是他认为的“民主”的。当然,现在港澳台的职业经理人在大陆美资企业已经基本跟大陆人属于同一级别,前二十年的区别对待现在已经取消。所以美国企业里面会有三个派别,白人,香蕉人(其他国家亚太人),中国人。
& & 其次美国的文化是合纵连横的均势文化,他喜欢部门间或者下属间进行争论竞争或者斗争反复讨论,会议多如牛毛,就跟美国总统的决策需要得到参众两院的讨论和批准一样。所以他很乐于见到你们互相斗争,然后提交给他之后再三方一起讨论或者由他做中间协调人来调和,最后的决策必定是一个集体意志。基本没有个人意志的情况,大领导也不会像亚太人一样越级管理手下的手下。
& & 美国大公司一般会保持每年4月份加薪的习惯,每年13薪之外还会在中国年前后发放1-2个月年终奖,比较公平,不会出现你没年终奖而他拿2个月的情况,所以我们自认为业绩突出的中国人会由于美国的过分公平而抱怨不公平,因为你会为了旁边那个调皮捣蛋整天无所事事的同事也跟你拿一样的年终奖而愤愤不平。
& & 美国公司承认既成现实,很有可能这个人不被重要,但是他不会轻易将你开除,而是在你上面加一层领导,下面抽去你的下属将你架空,让你识趣自动离职,但是只要你自己不主动辞职就不会赶你走,每年的加薪你一样会有,养着你。同样时候进去的2个质量工程师,20年后一个做个副总,而另外一个还只是个高级质量工程师的话,前者薪水顶多是后者的2-3倍,而不会像中国有上百倍的区别。
& & 第五点就是流程。美国公司有完善的流程,一个小项目的流程资料就是几千张电子文件,很多在我们国内企业几页就能搞定。他却需要每步骤都拆解开来,而且先仔细定义下每个步骤每个细节以及其名词,一切做到公开而有依可循。所以很多人会很不喜欢美国企业这么多文件流程,但用繁冗的流程集中控制这也是美国国家文化以及他短短两百年迅速发展以及先进科技文明的基石,这个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 & 再来,美国企业讲求民主,对任何一个人的调迁或者处理会事先告知并咨询你的意见,你有足够的理由甚至可以更换你汇报的直接领导。直接点说,将你招聘进来的那个经理在你转正后甚至没有办法将你赶走。你只要进了这个公司,就首先是全体成员之一,而不是你的上司的下属。
& & 然后说下美国企业的管理模式,说下他的扁平化管理。也就是只要无论是谁进去后都会有至少两个领导,一个是职能方面的上司,一个是地区的行政上的,稍微大一点的公司就还会有产品事业部的领导这条线,因此当你成为中层管理者后你就会发现你的抬头至少是三个后缀,分上述三个不同点。
& & 最后说下美国企业的上班作业制度以及劳动强度。美国企业一般有年假15天,一视同仁,但是工作强度比较大,你不说你忙缺人我就会认为你工作量合适,不会找其他人帮你,也不会想到给你增加人手。通常情况下美国企业不会有内部监督机构,也不会不给你时间今天问你就让你明天给出答案的情况,你提出你的理由以及需要的条件他就会理解。你可以大干一场,但你主要事项最好知会你的领导,美国文化喜欢参与,尽管他什么也不做尽管他是你领导他也不会替你做主但他需要知道。美国企业有明确的流程和规章制度,从你进去后他就默认你懂得并在遵守。你可以晚点上班早点下班或者一天不来,他也是这样,你自己有你的理由,大家心领神会。但如果你的领导是个中国人,你就要小心了,虽然在美国公司里你可以因为工作需要或者偶尔的私事而迟到早退,但是你的中国主管会在美国文化里自己放火但不允许你点灯,以后会给你穿小鞋,这个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插曲,除非你这个中国领导是美国长大的,否则你还是注意点。
& & 其他不一一叙述,会在讨论其他类型企业中有所提及。
& & 对于美国独资企业还是要说明一下,这里讲的美国企业司美国大型企业或者世界500强企业,小型中型美国企业不在其中,请加入大型中国民营企业的特点进来,因为他不是足够大所以进入中国就会立即被中国化,你懂得。
& & 欧洲独资。
& & 先讲下为什么要将我们通常所说的欧美企业分开说。欧洲文化是建立在欧罗巴洲发源于希腊大致2000年的文化之上的,历史说不悠久但至少有两千年的文化积淀,是绝大部分区别于美国企业的另外一种文化。我们可以简单做个不成熟的比较,假如说中国这样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世界四大文明发祥地的泱泱大国有着其上达远古的大国文化,将中国看成60岁经验丰富的智者;将建国200多年并在开拓开放与天赋人权的自由文化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大国美国比喻成30岁而立之年的青年;那么,欧洲有着两千年历史并一直小国独立发展的欧洲,则是个45岁的中年人。从年龄看,欧洲文化不及中国的深邃与稳重,也不及美国的开放与牛仔,但反过来说他却前后通吃对年轻人了解也体会到老年人的想法,于是欧洲很大程度上是个中美思维结合体再加小国文化。为什么要加上小国文化,因为他没有大国。什么是小国文化,我们后面再讲。
& & 欧洲企业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思考成熟。他有从文艺复兴开始的天赋人权的改革思想,但同时也要看到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一千数百年的封建统治思维,很大程度上跟中国的古代封建思想还是有很长时间同步的。所以作为中年人的欧洲思想缜密,处理事务慎重,万事会留有一手,准备退路。在美国市场上他比中国企业做的好,在中国市场上他照样比美国企业做的好。举个简单的例子,美国通用汽车和德国大众汽车在中国都大致年产销200万辆汽车,但大众在中国赚取的利润至少是通用的几倍。为什么?美国企业将自己参股哪怕20%的合资企业也算作自己的分公司,而欧洲企业将50%或以上的控股企业才计算在自己名下。二,欧洲企业更了解中国人的思维,知道关系的重要性,所以大多数欧洲大型企业在中国内地的公司会有面对政府和社会事物的专门面对中国的公关部门,去经营和打通关系,欧洲企业进口零部件会利用贿赂中国海关人员选择相对少交进口关税的税则号,而这点美国企业相对欠缺,他是个30岁年轻男士讲求的就是实力取胜,该交多少税我就交多少,我失败了是因为我的产品不受欢迎或者竞争力不够,而他不知道公关在中国的作用如此之大。其三,欧洲企业不会轻易亮出自己的底牌,他在中国究竟有什么真实规划,究竟赚得了多少利润,他不会真实公开,而美国企业一开始就将自己的底牌悉数亮出,我们自己一看就知道谁会在中国做得更好。所以美国企业与欧洲企业一比较下来就太老实了,而欧洲企业在中国赚了很多钱之后他也会躲在美国身后说自己没赚得多少而且中国市场不开放对外资有排挤,然后让美国企业来出头跟中国政府去斗去争取更多优惠和市场开放和准入制度,去要求汇率改革,去要求减少出口企业补贴……
& & 其次,欧洲企业在中国工资偏低,至少比相同级别的美国企业低。欧洲企业会经过大量的调查最后定下在中国的工资体系,会刚好达到比一般企业工资高正好你想进去但又不会太高的水平,比方说任何中国人能做到的在美国通用汽车和德国大众汽车中的相同类似职位,不出意外通用的薪水会比大众高,其他工程师包括产线作业员等几乎所有职位都是如此。
& & 第四,也是我们最需要注意的,欧洲企业从来不会放权给中国人。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来比较。欧洲企业很知道如何利用中国员工,在他的销售部门冲在最前线的去公关去拿生意的业务部门他会大量聘用中国人,因为他知道你中国人最了解自己;而美国企业的销售部门经理或者负责销售的却还是个美国人,你说生意能比欧洲企业做的好不?再看,采购部门,欧洲企业绝对不会给你中国人来确定和选择供应商的权力,中国也会有采购部,但是实际上是为欧洲总部服务的,充其量是个中国市场询价和价格信息调查的功能;而美国企业会把这个部门的权力交给你,信人不疑疑人不用。以此类推,工程技术研发部门等等也类似。
& & 最后说下欧洲企业的人事规则和劳动强度等。欧洲企业的假期一般也有15天年假,而且可能更多。欧洲总部答复或者反映速度一般比较慢,一来他们比较懒散二来他们本来假期就多上班时间短,早就休息去了。欧洲企业的优点就是假期比较多,而且节奏不快,劳动强度不大,两个人做一个人的事,而且是唯一能够提供工作轻松但薪水能赶上或者接近美国企业的选择。有个缺点就是抬头给得比较慢,所以我们作为职场人士的方向,可以是先到美国企业中苦几年拿到管理级别抬头后进入欧洲企业做中层,俗话就是养老,跟中国的国有企业一样,而不必像美国企业那样从上到下都要殚心竭虑万事参与而且越往上越不好做,美国企业有领导责任制,出事后最大的领导会引咎辞职,不是这个领导良心发现,而是美资企业的文化使然。所以欧洲企业的管理层职位相对好做,轻松压力小。
& & 欧美合资。
& & 欧美合资企业,实际上就是90年代初大量出现的中外合资企业,当时国家对外资企业防着一手所以一定要跟内地企业合资才给你优惠才让你进来,所以20年前开始出现了大批的合资企业。总结他的出现,再看他的趋势,从2000年开始外资发现合资后很多技术泄露了,很多部门中国已经放开允许独资,并且外资发现很多利润被内资合作者赚取并挥霍了一部分,所以他们心有不甘,于是这个后十年大量的独资企业出现了。直到今天,2011年,外企能够独资的肯定独资,不会跟你合资的。所以我们这里的所谓欧美合资企业在中国将会越来越少,除了一些外资暂时还没被允许独资或者国家的战略部门规定了一定要合资的企业。从趋势来看,合资企业将越来越少。
& & 合资企业的第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半中半洋。什么意思呢?就是他是中外文化的结合体,所以一切几乎都是介于外企独资和内资独资之间的中间。包括工资福利水平包括社会公关方式包括人事制度,,,,,,所以我们可以大致参照,取你所需。
& & 合资企业的组织架构特点就是一种对等权衡的机制。一般中外双方各占一半也就是50%的股份,一切对半分,包括公司内所有部门都是权衡机制的代表,你占领了销售部我就领导财务部你安排了一个管理部长我就安排一个运营总监你管物流我管采购,这就是他的结构写照。但,有一点很明确,他跟前面的美国独资企业和欧洲独资企业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香蕉人”。他的内部只分两个派别,中方,外方,没有东南亚人或者其他任何两国之外的势力集团。举个简单例子,通用电气里面肯定有一个比较稳固的派别就是介于中国人和白人之间的其他国家特别是东南亚的势力派别,他是独资的;而上海通用汽车里面就只有美国白人和中国人两个派别了,比较清爽。所以独资企业里面参合了香蕉人这些皮肤外黄内白的所谓香蕉派,事情就变得比较复杂,用国内流行的话语来说就是折腾,形成了公司资源的极大浪费。相对于独资企业来说合资企业更能结合中国市场做好生意,他们的生意大多比独资企业做的好也就不足为奇了。
& & 在合资企业里面你要牢记一个信条,就是“跟中方”,千万别捧老外的大腿,结果汉奸没做成,还被排挤出来,成为牺牲品。为什么一定要跟着中方来?这个是中国本土文化决定的。我们这里就预见下几家实实在在的企业的未来,来阐述说明。比方说比较有名的中美合资企业,上文也提到的上海通用汽车,他就是美国通用公司跟中国本土的上海地方国有企业上海汽车合资的,前面十几年双方各占50%的股份,后面肯定是要有变化的,中国人迟早是要将之收回的。所以通用和上汽的合作,不会像以前那样再来个十五年不变。首先第一步上汽会拿回那象征性的“1%”控股权,接下来就是占有大部分股份,最后让你通用占有30%的却只能带走10%的利润,而且耗尽你最后一滴技术,将通用扫地出中国。这个可以大体说就是上海通用的结局,这个是从文化角度来提出的趋势论,趋势毕竟是不会改变的。这个从通用汽车在中国的另外一个事件也可以看出,通用汽车将上海通用这个他在亚太最大的子公司只看做自己在亚太的一个子公司,而在上海通用的管理者之上设立了一个通用(中国)公司,再往上还有通用(亚太),管理通用所有亚太子公司。通用忽略了上海通用太大,其他亚太子公司加起来规模也不出其右,也忽略了他的中方合作者上海汽车是个地道的中国本土国有企业这第二点,所以通用(中国)根本管不了上海通用,而且多次被上海通用排挤,最终通用很生气号称投入几十亿美金要强大他的通用(中国),要在中国发展壮大,要通过它从中国一年采购上百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目的就是绕开上海通用同时给点颜色和气势你看看。殊不知这一切都会因为美国企业的繁冗流程而执行不力,因为不了解中国市场和文化而折戟黄浦江边,也因为你通用全球业务和财务状况的一败涂地而灰飞烟灭,无论你当初多么雄心勃勃无论你将通用(中国)选址在王府井还是金茂大厦,失败是注定的。所以我们在挑选企业的时候,这里就要选择上海通用,而放弃通用(中国),这个道理从你投简历的时候就最好弄明白,否则被裁员将是最后的结局。这里合资企业就有了足够的吸引人的优势。当然,上海大众或者一汽大众也会步上海通用的上述后尘,只不过来自欧洲的德国人远比美国人来的狡猾,他要么买断你中方的股份,要么卖出全部股份之后自己独资,但他绝不会傻到在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之上再弄个强势的大众(中国)出来,这个是欧洲人的明智之举。当然,即使有个大众(中国)有限公司,你最好也选择合资的前面两家子公司而不要进大众(中国),除非你是想进去浑水摸鱼一下就走人。当然,合资企业也是帮了外资企业一把的,首先让你在中国站稳脚跟,让你比其他独资企业盈利快,采取合资方式的上海通用远比独资的什么标志或者菲亚特来的实在,后两者的命运只能是败走麦城,当然他们看到别人合资后赚了钱眼红又回来也合资了。所以合资对于外企在中国做生意还是大大有利的,至少在金融危机期间上海通用赚得的钱救了美国通用一把,来自上海贝尔的中国3G订单救了德国贝尔一把,否则真正的破产可能就为时不远了。当然,来自大众两家合资企业的利润也给大众每年的财务报表增色不少。
& & 这些实际上都是讲的合资企业的优势,为大家在选企业以及入职后的取向做点参考。合资企业这一块就不多言了。
& & 23欧美合资。
& & 欧美合资企业,实际上就是90年代初大量出现的中外合资企业,当时国家对外资企业防着一手所以一定要跟内地企业合资才给你优惠才让你进来,所以20年前开始出现了大批的合资企业。总结他的出现,再看他的趋势,从2000年开始外资发现合资后很多技术泄露了,很多部门中国已经放开允许独资,并且外资发现很多利润被内资合作者赚取并挥霍了一部分,所以他们心有不甘,于是这个后十年大量的独资企业出现了。直到今天,2011年,外企能够独资的肯定独资,不会跟你合资的。所以我们这里的所谓欧美合资企业在中国将会越来越少,除了一些外资暂时还没被允许独资或者国家的战略部门规定了一定要合资的企业。从趋势来看,合资企业将越来越少。
& & 合资企业的第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半中半洋。什么意思呢?就是他是中外文化的结合体,所以一切几乎都是介于外企独资和内资独资之间的中间。包括工资福利水平包括社会公关方式包括人事制度,,,,,,所以我们可以大致参照,取你所需。
& & 合资企业的组织架构特点就是一种对等权衡的机制。一般中外双方各占一半也就是50%的股份,一切对半分,包括公司内所有部门都是权衡机制的代表,你占领了销售部我就领导财务部你安排了一个管理部长我就安排一个运营总监你管物流我管采购,这就是他的结构写照。但,有一点很明确,他跟前面的美国独资企业和欧洲独资企业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香蕉人”。他的内部只分两个派别,中方,外方,没有东南亚人或者其他任何两国之外的势力集团。举个简单例子,通用电气里面肯定有一个比较稳固的派别就是介于中国人和白人之间的其他国家特别是东南亚的势力派别,他是独资的;而上海通用汽车里面就只有美国白人和中国人两个派别了,比较清爽。所以独资企业里面参合了香蕉人这些皮肤外黄内白的所谓香蕉派,事情就变得比较复杂,用国内流行的话语来说就是折腾,形成了公司资源的极大浪费。相对于独资企业来说合资企业更能结合中国市场做好生意,他们的生意大多比独资企业做的好也就不足为奇了。
& & 在合资企业里面你要牢记一个信条,就是“跟中方”,千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一重工机械公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