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非常有趣的邀请创业公司邀请你.你去不去

今天看到个特别有意思的概念:概率权,分享一下今天看到个特别有意思的概念:概率权,分享一下金融硕士百家号概率权穷人思维,就倾向于拿到确定的东西,他不要概率权。而富人思维正好相反,每次选择的时候都愿意根据成功的概率来下注,不管每一次的成败、输赢,他一直都坚持这么下注。 最近我看到一篇很有趣的文章——《被抛弃的概率权》,作者叫老喻,是一位加拿大华人,他在文中提出了一个叫“概率权”的概念,很有意思。我们先来看一道选择题。假设你现在面对两个按钮: 如果你按下第一个按钮,直接给你一百万美元; 如果按下第二个按钮,你有一半的机会拿到一亿美元,当然还有一半机会什么都没有。 这两个按钮只能选一个,你选哪个? 我拿这道题在办公室里同事当中测试了一下,大部分人都选择直接拿一百万美元走人。因为这本来就是飞来横财,拿了入袋为安。 而另一个选项一亿美元,万一按下去,什么都拿不到呢?我的小心脏啊,根本承受不了这个损失。 这么选的人,风险偏好比较小。 当然,也有人选择按第二个按钮的,这种人风险偏好比较大。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反正是飞来横财,那不如赌一把。 那我就继续追问:你这么选的话,如果正好落在那不幸的50%上,什么都拿不到,你会特别懊悔和心疼吗? 他们想想说,好像也有点,连一百万美元那只煮熟的鸭子也飞了啊。那正确答案是什么呢? 当然是选有50%的机会拿到一亿美元。但是,我给出的理由不一样。 一个熟知现代社会规则的人,会这么处理: 第二个按钮,如果按下去有50%的机会拿到一亿美元,那么按照概率,这个按钮的选择权价值就是5000万美元。 我承受不了这个损失,那好,我把这价值5000万的机会卖给一个有能力去赌的人,比如说用2000万美元跟他成交。那对于买的人来说,用2000万美元买一个价值5000万美元的概率权,在账面上是非常划算的。 而你现在有2000万美元了,是不是比选第一个100万美元强得多? 好,你可能会说,我找不到愿意赌那么大的人。那我们优化一下上面的方案——找一个比你有钱的人,你说:“我把这个选择权卖给你,但是首付100万美元,如果你中了一个亿,我要求再分成一半,你觉得怎么样?” 对你来说,100万美元他作为首付给你,已经落袋为安了,剩下就让他去赌个运气,反正也比第一个选择强。 而对买家来说呢,他是拿100万美元的成本去赌5000万美元的一半概率,这个买卖他也非常划算,他会干的。接着往下想,这个方案还有没有更近一步优化的空间呢? 还有,当然那就更复杂了。 比如,把这个选择权切碎了发行彩票,这样就更是稳赚不赔,当然这个普通人就干不了了,得有政府授权。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奇怪: 开始的时候,我面对的选择,明明一个是确定的,一个是不确定的。可是这不确定的最后怎么就变得确定了呢?而且收益要高得多呢? 对啊,这个例子里面,藏了这个世界一个绝大的秘密,就是——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区别。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而不是指穷人和富人。 我们人生在世,时时刻刻都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有成和败的概率。 穷人思维,就倾向于拿到确定的东西,他不要概率权。 而富人思维正好相反,每次选择的时候都愿意根据成功的概率来下注,不管每一次的成败、输赢,他一直都坚持这么下注。 请注意,珍视概率权,不是让你去赌,而是跳出自己的直觉本能,用概率的思维去思考自己的每一个选择。 如果概率权算得过账来,那就勇敢去下注,比如说用100万美元的价格去试试50%的机会拿到一亿美元的概率权。 从直觉上来看,虽然有风险,但是在概率思维看来,这已经是划算得不能再划算的买卖了。穷人不珍视概率权,不是不去赌,他们反而更容易去赌一些极小概率的事情。比如花钱买彩票,两块钱两块钱地买,想博一个发财梦。 但是明白彩票原理的人都知道,这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而组织销售彩票的人,他是按照概率思维来设计这个机制和游戏的,他们反而是稳赚不赔的。所以你看,就彩票这件事来说,是穷人在补贴富人。 举个例子,你看富人是怎么想的。 扎克伯格,Facebook的老板,他当年刚创立Facebook公司4个月,就有人出价1000万美元要收购他的公司,两年后,雅虎公司出价10亿美元收购。 其间当然还有很多次机会,谷歌、新闻集团等等都曾经有过收购意向,每次出价对于当时的扎克伯格来说,都是一次大发横财、从此可以花天酒地的机会,但是每一次扎克伯格都拒绝了。 你是马上就拿到10个亿,还是以百分之几的可能性,也就是概率,在数年之后拿到1000个亿?这是一个选择,你看,扎克伯格面对的这个选择,跟我们今天刚开始举的那两个按钮的例子是不是很像? 几年之后,另一家创业公司Snapchat用类似的方式拒绝了扎克伯格的30亿美元收购的邀请。 这就是硅谷的精神之一,它可不仅仅是发财梦,它是一种财富观,是一种雄心壮志,是一种对概率权的把握。
我创业几年,说实话刚开始也是不太理解那些风险投资人的逻辑。 一个创业项目,看起来不是很靠谱,没有任何确定性,投资人居然就敢成百万、上千万、上亿的钱白给创业者花,而且还只占很少的股份。按照直觉思维来看,这些投资人不是疯了吗? 但其实,这是因为人家风险投资人看世界,和我们普通人的角度不一样—— 他们是看概率权的。 一个创业公司,刚开始可能没有盈利,但是投资人已经把这个行业的前途,这个创业者、创业团队的素质和未来的市场风险等等都用概率思维给算过了,给出了一个估值。 这个估值虽然是纸面财富,但是它包含了一系列概率的算计,它是真实的市场定价。风险投资人他就这么一直下注,一直下注,下了很多次之后,只要有一次大赚,就全部回来了。所以,风险投资不是外面看起来的那样,是赌博,是猜钢镚,它是有一个精密算法的财富游戏。 那怎么摆脱穷人思维,把握概率权呢? 我刚才提到的那篇文章中就说到,我们普通人最缺乏的,其实不是钱,而是有一个老爸随时随地告诉我,你很牛。 那为什么书香门第或者财富世家会出一大串的牛人,除了基因、资源这方面的原因,可能还有以下几个原因:(1)你从小就有足够高的参照点,不会被小利益勾走,更能承受风险(其实是低概率的),从而捕获高回报。 就像最开始的例子,如果你家里已经有了1000万美元,你对那白来的100万美元就没有那么饥渴,你受到的诱惑就没有那么大。(2)身边一群人的示范效应,你老爸、叔叔、伯伯会不断告诉你要往前看,你行的,你是很牛的,你的出息绝不仅仅是现在这些。(3)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你内心的理想、激情有更大的机会被点燃。 可惜,我们绝大多数人不会出生在书香门第或者是财富世家,那怎么办? 对,这就是这个世界留给每一个人的一道后门。 你可以通过学习,通过认知升级,通过改变自己的大脑,通过克服自己与生俱来的本能,认识概率权,掌握概率权。 要知道,这是我们脑子里发生的事情,虽然它千难万难,但是毕竟我们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资源,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它发生。看的蛮有感触,我就是那种穷人思维, 要收藏起来,多看几遍,洗洗脑。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金融硕士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丰富的投资理念,精益运营。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每一个创业者都与生孤独-佚名-中华品牌管理网
分类:&|&&|&&|&&|&
当前位置: &
每一个创业者都与生孤独
作者:佚名
访问人数:0&
共有(0)条评论
他认为,创业是多数人故意不选择,而留给少数人的机会。创业最重要的是愿景,要回答三个关键的很“虚”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哪里去?”定期的独处、反思对此特别重要。
&&&他认为,创业是多数人故意不选择,而留给少数人的机会。创业最重要的是愿景,要回答三个关键的很“虚”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哪里去?”定期的独处、反思对此特别重要。
孤独,是每一个创业者与生俱来的
做公司早期创始人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你面对员工的时候,很难向他去解释,公司可能只有发三个月工资的钱,甚至三个月之后发工资的钱从哪里来,我都不知道。你无法和他们去分享这个事实。你同时还得和他们讲,你在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而事实上,你连明天干什么都不知道。
此外,你也无法和你的投资人去分享这件事。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投资人,都有勇气去听到真实的现状。你也无法站在聚光灯下,向媒体去分享你的创业故事。你讲的都是你的光鲜亮丽,而事实上,你的压力无法得到分担。
这种孤独是一个创业者与生俱来的。而且越是成功的创业者,在工作上孤独感更大。为什么?如果你不成功,你可能失败了以后换一个办公室,两年时间干一番新的事业。如果你成功了,你被成功所累,你有了光环。人人都认为你应该继续更成功。这种光环使得你的孤独感更强。
所以投资人的认同,以及让创业者放下这种所谓的包袱,是创业者本质上最需要的。其实投资者给你投一档钱,这不重要。投一档钱真的是因为跟你投缘,是对你的认同。只是投资者把这种认同,用一个实实在在的三个月之后要发的工资送给他们。因此,那些真的很优秀的投资者,他们内心深处是极其尊重创业者的。
他们从内心深处明白,他们不是一个居高临下的俯视态度,他们是平等的,甚至是创业者拥有更高的位置。因此,作为一个创业者,真正需要找到的是能够认同你的投资人,而不应该是一张支票。我是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人,但是我热爱创业。我知道怎么能够帮助中国的创业者获得成功,这是真正的财富,是主流社会真正价值的所在。所以,认同是极其重要的一点。创业需要有价值的东西。
天道不一定酬勤,深度思考比勤奋工作更重要
我要讲一个故事。我在2003年就认识了雷军。在2010年投资小米之前,我们两个有大约六七年作为朋友的交往经历。
有一次,雷军给我打了一个电话。他说:“我一直认为你做投资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你能告诉我,到底怎么样才能做一个成功的投资者?你为什么投资能做得非常不错呢?”我当时给了他一个答案,“我相信我极其的勤奋。我相信天道一定能酬勤。我相信如果勤奋的话,你一定能做一个非常好的投资者。”我本来以为这个答案至少能得到雷军的部分认同,结果没想到,他给了我一个让人惊讶的反馈。这个答案就是——天道并非一定酬勤。这个观点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刺激。我后来慢慢明白了,可能勤奋是必要的,但是勤奋是远远不够的。
这件体悟,也许我可以和大家分享另外一个有趣故事,是一本书,叫《异类》。在豆瓣的书评里,有这样一段介绍:在《异类》一书中,作家格拉德威尔对社会中那些成功人士进行的分析,让读者看到了一连串颇感意外的统计结果:英超联赛大部分球员都在9月至11月出生;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都出生在1955年;纽约很多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开创者竟然都是犹太人后裔,并且他们的祖辈大多是在纽约的服装行业谋生。
我可以给大家再提供几个例子。富豪榜里有几个成功的创业者,李彦宏1968年11月出生,雷军1969年12月出生,周鸿祎1970年10月份出生,丁磊1971年10月出生,马化腾1971年10月出生的。稍微不一样一点,马云1964年10月出生。
我再给大家一个例子,我是中欧98级的。98级中欧的毕业生很有意思。我回中欧的时候,听到这样一个笑话。很多同学和老师说,你们98级的毕业生,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基因。你看,你们班上做风险投资的特别多,比如刘芹,比如石建明,比如红杉资本的计越,CDH的陈文江,还有中国文化创业基金的陈杭。比我们再高一级的也有几位。
为什么都是97或者98级的呢?是我们的基因有什么特殊之处吗?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其实有时候光有勤奋是不够的。机遇很重要。但是作为创业者,机遇是很难捕捉的,重要的是你要去发现这个机遇。
其实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都是1955年出生的原因,在他们大学毕业和辍业的时候,PC行业刚刚开始。为什么PC互联网的创业者年这个年龄群最多,是因为互联网热潮是他们刚好参加工作两年到三年。你太早毕业了,像雷军是软件的这一代,他已经被他的“金山软件”给缠住了。你太晚出生,根本没有机会去思考创业的机遇。
我1998年从中欧毕业,紧接着1999年互联网浪潮爆发。不是因为我多么聪明,不是因为我多勤奋,因此机遇更重要。但是机遇不是运气,机遇是你对创业环境趋势的深度思考。深度思考要比你的勤奋更重要。只是绝大部分的机遇只是被动的被利用起来。只有少部分创业者是主动的去判断和捕捉机会。这是我和大家分享的另外一个观点——天道不一定酬勤,深度思考比勤奋工作更重要。
伟大创业者的灵感,来自于一些你所忽略的细节
我曾经提到,创业最重要的愿景,要回答三个关键性的很“虚”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哪里去?”这三个问题其实一点都不虚。因为最关键的问题都是从蛛丝马迹的核心细节所捕捉出来的。所以要小中见大。
我给大家分享一两个例子。在2007决定投资UCweb时,很多人不理解你为什么要投资UCweb这个手机浏览器。因为它有价值——它在浏览器上面放了一个所谓的分类导航目录,就是所谓的网站导航。
为什么在美国,是雅虎首先出现——这是一个人工分类的导航列表——而后谷歌出现,把整个雅虎的价值给打没了。但在中国,却先有了百度,很多年以后才出现了一个叫hao123的导航页,为什么?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雅虎这个最原始的人工分类列表,曾经极大规模地推动美国互联网发展,却被谷歌这样一个搜索引擎公司轻而易举地取代了。而在中国,我们一直强调中国有叫“后发优势”,我们却是在百度搜索引擎出现后,为什么又会出现一个人工分类的hao123?
这就存在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核心细节。这说明在中国,大量的网民是不知道怎么用拼音的,不知道怎么用键盘的,甚至是不知道怎么用搜索引擎的。拉丁字母打一个字做搜索非常简单,而中国用拼音写汉字输入到搜索框是很困难的。
这说明,第一,流量在互联网里很核心;第二,流量的实现不一定纯粹是中国照搬美国。
2007年,没有安卓,没有iPhone,是塞班的时代。塞班的特点是用手机键盘输入汉字,更加痛苦。用手机键盘,要去按住搜索框更加痛苦。所以我们发现我们的答案很简单,UCweb在2007年塞班的无线互联网时代是流量聚合核心。
这就是我们2007年投资UCweb最核心的一个观点。这个决策的核心点,来自于我们对hao123这个不起眼的现象的思考。所以作为一个创业者,当你在规划你的创业愿景的时候,不要去捕捉一些概念,要去理解你的核心市场的那些核心细节,小中见大。很多伟大的创业者的灵感是来自于一些你所忽略的细节,一些蛛丝马迹的细节隐藏了大量的有益的洞察力。
洞见力是你有一个愿景的源发点。我看到了很多优秀的创业者,无论是周鸿祎、雷军、马化腾,他们所有都有着极强的洞察力。这些洞察力全来源于被常人所忽略的蛛丝马迹中。
三人行,必有我师,更重要的是与谁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我想大家都懂的。但是实际上“三人行,必有我师”里面最关键的是:你跟谁在一起往前走。在早期的时候,我们一般谈创业都说,多看看你的团队——你的团队的执行力。
到底怎么来判断一个团队?有很多人都在问我,我曾经和有的朋友谈过。我说:“我看你娶什么样的老婆,我看你找什么样的女朋友。”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跟什么人交往,决定了你的优秀程度。什么样的人是你的创业的合作伙伴,决定了你的创业团队的质量。“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要学会跟身边的人去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我在自己创业的过程中,面对那些投资了很多年的创始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在组队的时候,你是愿意组一群你很容易说服和崇拜你的人做你的创业团队,还是尽可能找甚至比你还要优秀的能够扶持你创业的?其实我们判断一个创业者是否有优秀的团队能力,其实就是看你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交往。
小米创始人雷军在业内赫赫有名。他在2010年和我谈时说,他想建立一个不一样的创业公司,“我想把我的股权大量分散出去,因为我需要足够多的,尽可能的多的,足够优秀的人。我们小米前十个月没干事,只干一件事:找人。”
其实很多人觉得找人很难,其实首先要问问自己,是不是深刻地认识到“三人行,必有我师。”谁做你的老师?人人都做你的老师,你跟谁行?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你要尽可能的找到你能够得到的最优秀的,而且优秀程度决定了你团队有多优秀。而不是你如果足够优秀,你要找比你差的,这是很多创业者愿意去找一些容易被说服的比较普通的人的误区。
很多人说,我搞不定那些优秀的人。我同意,搞定优秀的人很难。但是这是我要送给大家的另外一句话——“领导力来源于不偏不倚的自我认知、空杯心态和守正出奇”。
第一,不偏不倚的自我认知。你要做一个公正与公平的领袖和领导者,你首先要对自己公平公正,这是一个极难的事情。所以到今天,我从不认为我是一个成功的投资者。我只愿意说,我是一个很热爱投资和创业的投资者。不偏不倚的自我认知,看清自己,也不看高自己。当你对自己非常诚实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身边的人都聚到你身边。因为他们认识到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领袖。
第二,空杯心态。聆听是比什么都重要的素质和能力。要学会坦荡,简单。所以对于一些优秀的团队,最好的管理是不管理。不管理的意思是说让他们变成自我驱动的团队,每个人都能很好的管理自己。高效的团队来自于自我驱动,而不是来自于KPI指标。
第三,怎么做到“守正出奇”?做减法是一个创业公司最重要的素质。互联网是一个以点概面的行业,是一个口碑点可以改变整个行业格局的地方。把公司所有的资源,赌在最核心的点上,是极其难的一件事。
互联网是一个每天都会出现颠覆与创新的地方。每天都有很多创新的想法,但是我也想讲,现在互联网行业里面我看到很多优秀的人没有办法做成大事。原因是因为他们奇兵不断,怎么能够做到守正出奇是一件极难的事。
怎么能够做到守正出奇,这是我与周鸿祎交往时,所观察到的。周鸿祎是个有争议的人,但他在互联网流量这个理解上,是极其深刻的,他反思了什么才能回到一个守正出奇的状况。在奇虎之前的周鸿祎,和奇虎之后的周鸿祎是不一样的。
对于年轻的创业者,怎么能够把你们的创造力放在一个更抢眼的位置?最重要的一点做产品,而不要做生意。不要只做流量的转换收入,而不做核心用户价值。好的公司都是能够创造真正的长期价值。很多人说,小米手机就是一个会炒作的公司,会做营销的公司。有几个人真正理解,小米是这么具有极客精神的公司?他把市场上资源整合,想办法提供给用户最好的性价比和体验。他创造的粉丝和他的产品是分不开的。所以守正出奇,是互联网行业创业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点。
标签:创业者投资人核心细节创造力
来源:HomeX加速器 (微信ID:hx_jsq)
上篇:下篇:
相关文章阅读··············
相关资料下载······
24小时阅读排行
最新热门课程推荐一个专门生产有趣文章的APP微头条获千万A轮融资
8月21日,定义为“最有趣的内容分享平台”的手机应用微头条宣布已于近期完成了A轮千万人民币级别融资,投资方为鼎晖创投。此前,微头条的天使轮投资为著名投资人麦刚,7月份微头条作为京东股权众筹首批创业公司完成了400万的众筹融资。
微头条的内容以趣味性为主,这从其中&萌宠&、&生活&、&奇趣&、&爆笑&四大频道分类就可看出。内容来源上面,微头条是自家原创和抓取内容各占一半的产出节奏。据微头条CEO陈钢透露,目前微头条APP的下载量已经超过了一百万,其内容在全平台的访问量一天有两百万左右,拥有一百万的独立访客,以90后为主。
微头条团队2014年10月在深圳创建,创始人陈钢是产品技术出身,在美国工作多年对媒体传播内容感兴趣,加上自己本身对数据的敏感,回国之后先做的创业项目是微博内容的数据挖掘。随着微博的活跃度、关注度降低,陈钢将创业方向转为做趣味内容分享平台。
目前微头条23人的团队里,技术人员占去一半,而编辑则多为刚毕业的90后大学生。这种不合常规的内容生产团队配比放到传统媒体里是一群缺乏经验的小辈,很难做出用户喜欢读的内容来,但微头条的内容生产靠的不是编辑团队,而是其背后的技术因素。
陈钢介绍微头条的内容获取:&你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的这些有趣的文章都是有源头的,不是说他们原创出来的,而是全球的内容工厂输出的就是那些。我们后台的技术可以比如看了台湾网站的一篇文章觉得特别好,就有一键提取功能到我们的平台上。所有全球内容工厂的来源都是同源的,这些来源全都是可以控制的。我通过机器就可以控制这些来源,把它翻译一下、加工一下,机器也可以干这件事情。&
除了通过机器快速抓取内容来源,微头条另外技术应用的落点在编辑加工过程和内容传播过程中。微头条的后台专门为编辑加工文章做了优化,在查找文章素材时输入关键词即可快速获得关于该关键词有趣好玩的图片、动图等,提高了编辑成稿的效率。在传播过程中,一篇文章的标题在吸引点击上占很高的比重,微头条会对发出的稿子进行监测,根据反应出的情况进行适时的调整以提高二次传播范围。
以下为记者对微头条创始人、CEO陈钢的专访对话内容:
i黑马:这次融完资之后打算主要往哪方面花钱?
陈钢:我们很大一部分花在用户获取身上,就是市场,快速地把量做起来,另一方面还是团队扩张吧。说白了千万级的融资说多也不多,还得节省一点花,还要找我们的市场。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半年就把它花完了,再融一轮,有人说我先把我的商业模式弄清楚再按照这个方向走,我个人比较赞同后面的这种做法。因为现在泡沫也挺明显的,很多公司可能不应该拿这么多钱,但是他拿到了,他就可以去肆意规划他的做法,包括一些O2O的公司,现在烧钱太厉害了,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不烧钱也没办法,增长用户。
所以我觉得很不正常,让我们也反思创业创到最后最理想的就是你不用拿任何风投的钱,自己可以活下去,但是很难。
i黑马:在你们现在创业的过程中,你们更需要钱还是资源?
陈钢:我们现在其实是很偏向于资源的。现在拿钱太容易了,中国有钱的土豪大把,等着投互联网项目的也一堆,现在就是哪个资源能帮到你,能够加快你的进程,这样进程会快很多。
i黑马:微头条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样的?有规划过吗?
陈钢:商业模式说白了就是内容衍生广告,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做了。我们平台的调性是以有趣为主,商业化的这个东西也必须是跟平台一样。如果你的内容做得够有趣、生动,用户也会传播你的广告,免费的。
原生广告跟展示广告其实有一点不好,就是没有办法标准化。这个根据商家的需求不同,是要量身订作的。原生广告定义很多,可能很多很硬的东西也可以定义成原生广告,只是说它处在的位置跟上下有一些连接。比如说我在一个体育的信息流里,高尔夫信息流可能是高尔夫的文章,突然一个很硬的卖高尔夫的球具广告,这个定义也是原生广告,只是很硬的。我们做的是最软最软的原生广告,在内容里没有出现任何商业化,纯靠内容本身的有趣,这也是我们平台的调性,有趣的趣文。这样才能激发用户分享和传播,让每个用户都变成是你的广告传播渠道。
当然我们发现这种以目前而言对中国的甲方可能还是需要一个理解的过程,我们在不断地尝试。
i黑马:你在参加京东股权众筹时见到杜子建,因为你们整个团队的成员都是首次创业者,所以杜子建有对你们分享什么建议或做一些提醒吗?
陈钢:他说第一生死线他觉得是五百万(用户量),我们现在还差一点。第二个所有互联网产品都有生命周期,你们要想好自己的周期是多少年,根据产品周期规划自己的战略,现在要想好这个事情,第三就是要有一个独特的个性,必须做一个专门垂直领域的第一,不能做几个泛泛的一个。
他对我们团队的建议是,他觉得我们是第一次创业,很多坑我们要跳过去,第一次创业有财务、团队管理上的风险我们没有经历过。因为他自己创业过,他自己说是十次,有四个活下来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i黑马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号zzyyanan获取授权。芥末堆看教育&不错过
【创业者说】当老板原来这么简单,在中国开一家二手书店
【创业者说】当老板原来这么简单,在中国开一家二手书店
摘要:安全感不会是你的年薪带给你的,就像曾经的我那样。安全感其实是通过你的创造带给你的。
在中国开一家二手书店大家好,因为今天前面的演讲进行得非常快,我就多了十分钟可以讲,所以我先讲一点废话。其实为了上一席我做了很多的准备,我上个月一直在减肥,非常地努力。昨天我量了一下,发现自己重了两斤。今天的这个演讲主题叫作在中国开一家二手书店。我开始起的一个标题叫作傻白领勇闯创投圈,然后一席的编导觉得这实在是太俗了,我就给改掉了。但事实上我原来就是一个傻白领,跟大部分在座的朋友背景都是差不多的,是一个很平凡的人。那我们就开始今天的演讲。大家好,我是多抓鱼的创始人猫助。给不知道多抓鱼的朋友介绍一下,我们是一家促进优质书籍循环的商店,用人话来说就是二手书店,只不过我们开在微信里。当然作为一个企业家,经常别人会问你,你为什么要做多抓鱼呢?在这个时代,做企业一定要讲初心,就算你没有初心你也要编一个。有一次我去一家传统企业,上面有一个领导在讲什么KPI、绩效,台下是昏昏欲睡。那个领导突然发出了一个问题,说我们要时刻铭记自己的初心,那么我们的初心是什么?台下就说,上市、利润、团队!领导说,不,你们都错了,我们的初心是爱。然后他就在屏幕上打出了一个硕大的爱心,大家可以感受当时现场那种气氛。可能因为多抓鱼是做书的,所以大家对我们经常有一种误解,觉得我们是一家卖情怀的公司,但事实上真不是这样的,我们是一家正经的商业公司。虽然我们的员工都很喜欢看书,也非常喜欢逛二手店,但是我们觉得,想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就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商业模式在背后支撑,这样才可以走得比较长远,而不是用爱来发电。多抓鱼的主意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这个要从我上大学的时候说起,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是一个十足的文艺青年。为什么是文艺青年呢?因为文艺青年有两个特征,第一个就是文化消费特别多,第二个就是不会赚钱。我一上大学就放飞自我了,天天也不去上课,就一部部地刷电影。刚脱离高三,我只想看电影看书,也不想学习。但我上大学的年代比较早,那时候上网要跟学校买流量,还是要很多钱的,很不划算。所以看电影就会要买碟,看书就要买纸质书,时间一长我生活费就不够用了。这个时候我就想怎么办呢?我就看到了学校开始举办毕业季的摆摊,我假装自己是大四的,去摆了一个摊,卖自己的书和碟。可能是因为我还小有品位的缘故吧,我当时卖得特别好,有的碟甚至是原价卖出去的。这就让我感觉很爽,我觉得我也没花什么钱,还享受了一番。之后我只要一缺钱我就去摆摊,一缺钱我就去摆摊。直到有一天,有一个同学认出了我,他说,师姐,你怎么还没有毕业啊?不过这个过程给了我一个启发,有一些耐用消费品,如果我们有非常方便的处理渠道的话,事实上它的每一个使用者的使用成本都降低了,而且这个过程其实是不会抑制新商品的消费的,因为大家的消费额都是固定的,等于我们用同样的钱享受了更多的商品和服务。后来我发现每个时代的文艺青年都是一样的,因为我们的用户也是这么干的。他们说,上多抓鱼卖书,转头用收到的书款付清上个月买书欠的白条,这种行为我称之为“以贩养吸”。去微博搜关键字“多抓鱼 以贩养吸”,你会发现不止一个人是这么干的。当然我是非常纯洁的,我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我去查了一下,我发现非常地贴切,我就不解释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查一下。后来我就跟大部分的大学生一样,傻傻地毕业了,走向了社会,开始了我兢兢业业的打工之路。现在想起来我打工的时候真的是非常傻的,我从来没有想过老板为什么是老板,我觉得老板生下来就是不同的物种,他天生就是要来领导我的。直到有一天,我去工商局办了一个营业执照,我才发现当老板原来就是这么地简单。后来每次有人跟我说,好羡慕你哟,这么年轻就当了老板。我就给他安利说,你也去工商局办一个,就一千块钱,非常地划算。虽然说得很轻松,但是当时2016年的时候,我要做出辞职创业的打算,其实内心还是很忐忑的。这一切其实多亏遇到了我的合伙人,陈拓。陈拓今天也在现场,不过我看不见你,你不用举手了。我跟陈拓之前在同一家公司共事,当时我们俩合作了一个项目,也许大家还比较有印象,是一个早期的微信刷屏的项目。你可以发一段话到朋友圈,然后把其中的一部分打上码,在上面标上价格。你的朋友想看的话,他就要付费给你然后才能看。我们当时做这个项目,就是想当作那种传播性的病毒让大家去玩一下,没想到后来被誉为知识付费的鼻祖。这个项目结束之后我就要离职了,离职去杭州。因为这个项目做得不错,陈拓就说请我吃个饭,我们就去了当时有个用户发在上面的很贵的一家餐厅。那顿饭发生了一件事,奠定了我们后来的信用基础。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因为我要走了,我就非常地伤感,我就一直说,陈拓,干杯。然后陈拓就一直笑而不语,只是脸色越来越白,越来越白,后来“哇”的一下就吐了,吐了之后就醉得不省人事,最后我还要把他送回去。当时我就在想,哎哟,这个人太实在了,我跟你也不是很熟,你第一次请我吃饭就喝到吐。然后我就想这个人他宁愿吃亏也不说出来,这种人是不是特别适合当合伙人。陈拓跟我的经历不完全一样。他很早就在创业公司当程序员,也经历过很多从“0”到“1”。他不像我,我就是一直在公司里打拼的那种傻白领。陈拓当时就一直撺掇我说,你想不想自己出来创业?我就说,我其实一直很想开一家二手店,我也是为了研究二手才到了新的公司。其实现在是一个做二手的好时机,可能大家也有注意到,近年来中国涌现了很多不同形式的二手平台。因为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周期过去,每个人对自己的收入都非常地乐观,就进行了很多消费,造成了消费过剩。当大家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感到比较悲观的时候,就会开始反思过去自己的消费行为了。其实现在的中国跟90年代的日本是很相似的。我后来就跟他讲我还去了国外考察,逛了很多二手店,但我完全没有想好要如何当一个老板和怎么开公司。他就开始给我铺垫说,创业开公司很容易啊,从“0”到“1”他也有经验,类似这样的话。不过我还是挺忐忑的,当时的打工让我感受到很多虚无的光环,大公司的title、夸张的年薪,这些跟「你是谁」「你想在世界上做什么」完全没有关系的世俗定位让我很迷失,我很害怕失去这种定位带来的安全感。可是陈拓又激发了我想自己做事的心思,所以我在新公司里都觉得不是很愉快。后来我就陷入了抑郁,有一段时间抑郁到每天早上上班之前我都要大哭一场,然后再装作若无其事地去上班。后来有一天,我又在跟老板开会的时候吵了起来,就是因为在业务方向上,我们的思路不是很一致。当时我就跑下楼跟陈拓打电话诉苦,陈拓第一次提出来了说,那我们就一起创业吧,你考虑考虑。我当时想了一整天,想到了下半夜一点的时候,我才给他发微信。我就说我今天仔细地想了很久。他问我结论是什么?我说,我一直都是个不太怕压力和吃苦的人,我就是害怕各种客观条件让我没有办法发挥。他说,我懂了,那我们就认真地搞一把,不然就老了。突然他说要发给我一个坚定的眼神,半夜一点发了这张照片给我,吓得我手机差点掉到地上。后来的一个假日,陈拓又来杭州找我,当然是偷摸了,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两个都还在上班,他就提议我们去买一块白板,因为创业一定要从一块白板开始。我就说那行,杭州的网购非常发达,咱们订一块,马上就送到了。他说不行,咱们一定要亲自去买,这样才有仪式感。当时杭州40多度啊,他就拉着我一家一家地去找白板,最后从文具店里买了一块很小的白板拿了回来,还特意要合一张影。不过就是这一块很小的白板,记录了我跟陈拓最早的关于多抓鱼想要做成一家什么样的公司的想法。不过买完这块白板之后他要回去上班了,后来他又要忙结婚的事,我们就很久没见,创业的事情好像就暂停了。我觉得这不行,我都已经决定做了,那我一定要努力地去想,我就开始研究中国的各种二手平台。我发现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大家可以非常容易地把物品发布到网上去卖,可是其实在发布之后有一些服务是缺失的,一个就是交易的信用,一个就是交易的效率。相信大家都有体验,你在C2C的产品上淘货的时候,你会不放心对方卖的是真的还是假的,或者说你卖东西可能要过很长时间才能卖出去,而且要不断地经受讨价还价。我当时觉得,如果我们要做二手,一定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如果我们能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话,应该会把现在的二手体验带上一个台阶,然后我就开始研究,到底什么样的品类适合做我们的切入点。我研究了电商史和不同的交易品类在二手里面的发展情况,发现书是一个特别合适的品类。因为书是最标准的商品,书有一个ISBN码,这个ISBN码是全球统一的,通过扫描这个码你就能获取这本书的一些基础信息。我跟陈拓都不是制造业出身,我们俩的优势是互联网产品。如果我们能轻易地建立一个数据库的话,就能比较容易地提供一个不一样的用户服务。但是书有没有市场呢?于是我就又研究了一下近几年的中国纸书出版业。我发现了一件非常反直觉的事情,就是这几年中国的纸质书出版竟然一直是在增长的,而且人均的阅读本数、阅读时长也都在增长。这跟大家的印象很不一样,因为大家都会觉得现在中国没有人在读书了,尤其是纸书。其实现在大家如果去书店逛一逛,就会发现近年来中国的出版业,尤其是对书籍内容质量和装帧层面的把控,真的是进步非常大。现在中国的书籍质量,跟港台或者美国的出版物的质量相比,已经是不相上下的。我当时就打定了这个主意,我觉得这个主意简直太妙了,简直就是二手亚马逊,一开始就要做书。我就想我要赶紧辞职,我要拉他赶紧合伙开始我们的企业。结果我一问他,发现他跑到日本度蜜月去了。我这个人性格特急,我就马上买了一张机票飞到日本。我看他在大阪,我就到大阪阻击他。我说,陈拓,你在哪儿呀,我到大阪了。然后我们就约在了大阪的一家小酒馆,我开始滔滔不绝地跟他讲我那些做二手书和怎么做大市场的想法。但是我发现陈拓这次变犹豫了。可能是结了婚的男人,他就会考虑一些经济的问题。二手书听起来没有前途,好像是上个世纪的买卖。然后我就一直在那儿说服他。但是他跟老婆都是一脸茫然,不知道我是从哪里冒出来打断了他们的蜜月之旅。不过后来他们还是被我说服了,然后我就拉着他们一起到大阪的街头拍了一张合影。我要非常感谢照片上支持我们两个不靠谱事业的两位家属,那个时候我们俩还没有拿到任何的融资。后来我就带陈拓去逛了BOOK OFF,BOOK OFF是我的二手启蒙店。我之前其实逛过很多的二手店,在东京、纽约稍微成规模的店我都去过,但有的二手店就是很旧,你一进去就知道它是二手店,因为味道真的是非常地大。还有一种店虽然它的选品非常地好,但如果你不懂行,或者是那个店主对于自己的品位非常在意的话,你就会感受到非常大的压力。可能你进去之后,拿起了一个看起来破破烂烂的东西,然后一看上面的价签,这么贵,为什么这么贵?当你抬起头,你会看到店主对你投来刀子般的目光,一直到把你逼出店门,我相信大家去那种很贵的店都有这样的体验。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BOOK OFF,BOOK OFF就像照片里的样子,像一个超市一样,非常地干净。老实说我第一次去BOOK OFF的时候,我以为是新书的打折店,因为书都很便宜,也非常地干净。直到后来我看到写着“古本”两个字,我才知道它是一家二手店。在BOOK OFF也有很多宅男站在那里看漫画。其实这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作立ち読み。立ち読み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站着读一族。它不是指你在那站着翻阅,它是说你一开始就没打算买。这些人会把书拿下来在那看一天,可能中午出去吃个拉面,下午回来再接着看,有时候书架上会贴着一句话:看完请放好。我非常想在中国也开一家这样氛围很轻松的二手店,你可以把书直接卖给我们,我们当下检查完后就会付给你钱,这样交易效率就很高,我们翻新审核之后会再次上架销售,它就非常地标准化。这就跟在一般的电商里面购物一样,去选购自己喜欢的书就可以了,也不用讨价还价。但是BOOK OFF是一个线下连锁,我擅长的是互联网,在中国开线下连锁也是比较困难的,那我应该怎么样把这个线下的模式搬到线上呢?大家可以猜一下多抓鱼最早的时期是什么样子的。是一个微信群加一张Excel表,非常地豪华,是真正的微商。其实卖书的流程是一样的。我们找了一些可能有意愿卖二手书的朋友,然后说如果你想卖书你就@群主,群主会给你约快递,最后群主会单独把钱打给你。群主收到书之后会把书名写在Excel表上面,然后再发到群里说,我们今天上新了,快来挑挑都有什么你喜欢的书。这就是最早的多抓鱼。大家可以看到那个日期,是2017年3月份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还是一家以Excel表驱动的皮包公司,但是现在已经有几十万人在多抓鱼上面买卖二手书了,而且我们要提供标准化的服务。这个过程不过是一年半的时间,这一年半的时间都发生了些什么呢?我接下来就开始讲这个故事。在早期的时候,其实我们的团队是没有人了解出版物的,我们全都是互联网圈的人,虽然大家很爱看书,但我们对出版物是一无所知。当时我们做了一条很傻的一刀切的规则,就是所有的书都收,一折收,三折卖,就试试看用户能卖给我们什么书。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在朋友圈里面运营,那个时候状况还不错,因为朋友们不太好意思卖一些不好的书给你,怕丢面子。后来我们出圈了,收到的书就不一样了。早期我们都收到了一些什么书呢?《朝美智力较量》还有《程序员2007》后面这本书叫作《坏女人有人娶》,就是教女人如何找老公的书,它的英文名我一定要读一下,英文名是Bitch=Babe in total control of Herself,嗯,非常好。而且这个书的主人是看得特别认真的。我当时记得里面有一页就说,男人就喜欢有以下特征的女人,然后有12345条这样。他每一条都划线了,划线了之后还在旁边做了一个批注说,太对了。最后一个非常有教育意义,叫作《第一次买房》,是指导大家如何正确选择合理价位的房子。我给大家读一段,「北京现在的商品房房价,二环路内大概是每平方米元,三环到四环大概是5500元到8000元左右,」千万不要买贵了。我想那个作者如果那时候真的有买房子的话,现在应该过得还不错。这是还值得拿出来的比较有趣的部分,但其实我们收到的更多的书都是稀奇古怪的盗版,做过的参考题,还有那种粗制滥造的书——写着鲁迅大全集,然后印超大的一本,特别厚,里面的字小到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到,封面上还写着一个巨大的,“建议零售价18.8元”。全都是这样的书,真的是太烂了,惨绝人寰,完全卖不出去,我觉得我坑了陈拓。不过我们完全没有灰心。我是非常明智的,当时融到第一笔天使的时候我就跟陈拓说,我们一定要留50万,这50万什么也不干,就用来收购书,我们一定要做好一本都卖不出去的打算。结果果然就一本都没有卖出去,幸好当时做了这个预算。后来我们就想,要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做了一场关于收与不收的全员大讨论。因为我们的员工非常相信一句话:一家书店的气质是由它不卖什么书决定的。那我们不卖什么书呢?我们想到这四种书是完全不会收的:伪科学,倡导反智的价值观,伪书,信息已经完全过时的书。当然还有一些是它的品相已经无法再做阅读了,或者完全就是盗版的那种书,我们肯定也是不会收的。其他三种大家可能还比较了解,那伪书是什么呢?我之前也是不知道的,我给大家科普一下,伪书就是根本没有这个作者,或者说这个作者根本就没有出过这本书。它常见的形式是什么呢?就是写着美国某某博士出了一本叫作《人生如何找到幸福》类似这样的书,然后你去Google或者是维基搜这个作者的英文名,你会发现什么资料都没有。这个作者唯一出过的一本书就是这本中文书,这就是典型的那种攒起来一堆资料,然后用一种权威的名义去骗大家钱的书。大家以后买书的时候也可以注意一下,看到陌生的作者名的时候一定要去查一下。虽然我们就这样决定了收或不收,可是要知道现在在中国流通的书超过一千万种,单靠人工判断肯定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那我们怎么做呢?我们发明了一个扫码定价系统,就跟这个视频里面一样,你只要扫一扫就知道这本书是收还是不收,是多少钱收。这个界面后来有很多人模仿,但这个是完完全全的多抓鱼原创。很多人猜测我们是不是根据其他平台的一些数据去判断这个书是否收购,其实不是这样的,你的每一次扫描全部都是实时的,我们只看多抓鱼内部的数据。收或不收是怎么判断的呢?其实它是一个机器去学习人工的过程。首先我们会把人工判断放成两个集合,就是收的书放在一个集合,不收的书是另外一个集合。机器可以去提炼这些集合的特征,然后在来新书的时候,机器就可以根据它的特征去判断它更接近哪个集合。其实开始的时候,90%以上的书都是人工判断,但是机器也会同步判断,然后逐步地去跟人工拟合,逐渐地去学习人工,直到它的精准率变得非常地高。现在我们只有5%的书还在用人工判断了,就是那种信息比较缺失的外版书或者是最新出版的书。其次就是多少钱收的问题,这其实是我们根据经济学原理做的一个算法模型。这个算法模型就是,我们把多抓鱼里面发生的所有的交易都看成一个充分竞争市场,在这个市场里面我们会根据一个商品的供需关系和它的质量,去判断此刻适合它的最高效率的价格。这就是说,如果一本书供大于求,它就会慢慢地降价,然后变成一折或者是不收了;有一些书就会慢慢地涨价。如果是供需比较均衡的书,我们通常是三折收,如果这个书的质量还不错,而且它比较稀缺的话,我们一般是会五折以上收购。这个系统出来了之后,我们发现它被用来干了很多别的事情。有的用户说,检验你买的书的质量高低,可以以多抓鱼是否收书为标准。还有这个,在多抓鱼卖书好玩的一点是刷出来什么书三折四折,什么书才一折,基本上约等于看一次书评吐槽了。大家如果现在没有卖书的需求,可以回去试一试自己书架上的书价值几何,是不是买到了比较垃圾的书。大家可能会好奇,在多抓鱼什么样的书和作家受欢迎。我们一周年的时候做了一个作家的红白榜单,滞销作家榜和畅销作家榜。大家可能觉得很解恨,但其实滞销作家榜的作家也不用特别地难过,因为能进这个榜你至少要出过五本书以上。你要知道能出五本书你已经是人生赢家了,你可能现在不是那么红了,但可以再接再厉。再看这边的畅销作家榜,它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第二名是雷蒙德·卡佛。当时我们在微博上搞了一个有奖竞赛,就是让大家猜谁是多抓鱼最受欢迎的作家,前三名里的马尔克斯跟钱钟书有很多人猜到,但是卡佛就没有人猜到。后来我们公布了答案,很多人就恍然大悟,觉得这非常容易理解。因为卡佛是村上春树最喜欢的作家,村上春树是出版圈有名的带货王。可是,我看了一下,村上春树自己没有在这个榜单上。后来我们又遇到了另外一个问题,这是二手的物品独有的问题,就是你买一个新的商品它很标准,你直接买就可以了,但是二手物品基本上都会有各式各样的瑕疵,尤其是在我们开放南方市场之后。南方的读者真的是非常可怜,他们寄过来的书经常会有很多斑点,有一个南方的朋友就跟我说这是霉斑。因为他们那边梅雨季很长,所以书经常会有点黏黏的,上面有一些霉斑,还会有味。我是有过敏性哮喘的,我有一次拆开一个箱子,当时就无法呼吸。后来我们就觉得,如果想做好二手的流通和循环,就一定要把这些商品处理到可以放心去流转的程度才可以,然后我们就不断地去研究消毒翻新的方式。这张图是我们最早的办公室,地板出卖了我们,这就是一个民宅,当时还有两个同学正在清洁书。我们最后是用臭氧机给书翻新的,每一本在多抓鱼出品的书,至少都经过一个小时以上的臭氧消毒,这样才能杀灭内页的细菌,如果用紫外线或者酒精,内页的细菌其实是不会被杀灭的。还有书表面的一些瑕疵和霉斑,我们会做很多的打磨工作,还会做一些自动打磨棒、打磨箱这样的工具。后来因为我们消毒消得很干净,就有用户会问「能不能付费请我们帮他把家里的书翻新一下」。这里可以教给大家一个小窍门。其实大部分书上面的污渍都是可以用橡皮去擦掉的,但是你要是想要专业的消毒的话,最好还是找专业的工具比较好,这不太适合在自己家里操作。这个民宅里面有一间卧室,就是我们最早的库房。去年6月份大概能放两千本书,那个时候一天只有两三单。结果有一天蒋方舟卖了一单书,在多抓鱼上买书你是可以看到是谁卖的书的,然后很多用户就发现了,当时就疯狂抢购。突然那一天就变成了要发17单,我们就惊呼,天呐,17单,我怎么发得完。结果真的是17单发了一整天,就一直在找书,但是我们没有想到,一年之后我们一天最多要发一万单。我刚才说过,二手市场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交易效率,一个是交易的信用。我们用定价系统解决了交易效率的问题,卖家可以卖得很快,我们又用这个翻新的技术解决了交易信用的问题,买家可以非常放心地买,后来多抓鱼的增长就非常快。当时有很多的投资人跑到我们这边来要给我们钱,然后我们就拿了一大笔钱。拿到钱了我们就要搬家,我们就搬到了一个很大的办公室。当时我们就辟出了这个办公室的一整层,能放两万本书,把它作为我们的一个仓库。我们就想,两万本书是两千本的十倍,这个仓库我们至少能用半年。我们又把公司楼下的地下室改装成了现在图里面的风格,就是一个咖啡馆气质的阅读室。我们为早期的北京用户举办了一个答谢的小聚会,后来事实证明我们太天真了。这个聚会之后不到一个月,有一天顺丰的站点给我们发来了一张图说,瞅瞅你们这些快递,已经把我们的站点弄炸了。这是今年一月份的时候。有一天有一个作家突然在微博上讲,多抓鱼真的很不错。结果就有一串作家转发说,是的是的,多抓鱼真的很不错。当时我才发现,原来我们有这么多作家用户,我之前是完全不知道的。但是这个来得猝不及防,那一天用户就卖给我们三万多本书,我们那个库房一共才能装两万本,所以使用了20天就宣布告废了。之前的咖啡馆那层,就变成了我们的作战工作室。我们当时就把它改装成审核书籍的品相的一个加班工场。第一天的时候我们还非常有精神,写代码做产品,到了晚上七八点钟的时候吃个晚餐,我们就会说,走,下楼搬砖。然后我们就去到楼下。当时运营还会给我们发配任务,每个人至少要审一千本书,我跟陈拓都要加入,每天都要工作到半夜。第一天我们还比较有兴致,把书码得整整齐齐的,还会用胶片机拍张文艺的照片。第二天就非常地乱了,半夜后面的同事在吃宵夜,我在那狂灌咖啡。第三天的时候,不敢相信,已经变成仓库了。这个图是陈拓弯下他的老腰正在放一箱书。当时要很感谢顺丰,因为我们真的没有地方放这些书,它就给了我们很多这种大箱子,可以让我们装书。当时我们一天审核下来的书要用特别多的纸箱,就像一座山那么高。然后我们物业里面一个收废品的就非常开心,他每天都来我们公司,说你放在那别动就好。我们卖纸箱还挣了一些钱,我们就开玩笑说,去年还是一家皮包公司,今年已经变成了一家纸箱公司。大家可能好奇现在的多抓鱼变成了什么样,我这有一条小视频。这个视频是我自己拿手机拍的,还是我自己配的音,大家不要嫌弃。这就是多抓鱼,从一个简单的点子,一个想法,变成了一个拥有自动化工厂的公司的点点滴滴。这一年半的时间,我们真的已经拼尽了全力。说到二手物品,其实有一个令我非常感动的地方,就是二手物品往往有它自己的故事,它都带着上一个主人的回忆,这也是多抓鱼名字的来源,是一个法语单词,déjà vu。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即视感,就是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当时觉得这个词非常符合我们逛二手店的时候,看到一个心仪商品时候的感觉,就是会觉得冥冥之中有一种缘分,在逛新品店的时候其实是很少有这样的感觉的。多抓鱼这个词就是音译过来的。在一周年的时候,我们办了一个展,叫作书中生物展。现在其实还在办,现在是在上海,如果有上海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在衡山·和集。办这个展是因为我们在经营之初就发现,会有很多用户把自己的一些私人物品夹在书里面一起寄给我们。我们都收到过一些什么奇怪的东西呢?我们收到过户口本、离婚证,还有现金等等,当然这样重要的东西我们是会电话联系原来的主人去递还给他的,但如果这个东西是无伤大雅的,一般都是会随着这本书再传递给下一个读者。在这个过程中,我就有心地收集了一些比较有趣的夹带物,然后会记录下来它是哪一本书里面的,是哪一天、哪一个人,他的订单是什么,在哪一本书里寄过来的。一周年的时候我们攒了很多这样的东西,我们就把这些夹带物和它所在的书一起展出,就是这样的一个展。大家可以猜一猜夹在书里面寄给我们的最多的东西是什么?是登机牌。这么一说可能就会觉得非常地合理,因为上飞机请关手机,所以只能看书了,我记得我有几个kindle都是在飞机上丢的。这里面有一个特别的展品是我比较想讲一下的,这是一个老爷爷写给我们的一封感谢信。这位老爷爷已经73岁了,他是多抓鱼的早期用户,早期他就会卖书给我们。他对微信不是很熟悉,我们每次自动给他推送的订单确认通知,他都会人工手写一条回复,“今收到多抓鱼卖书款多少多少元,以此证明”,然后在微信上回给我们。后来时间久了,我们有一次做用户访谈就去问他说,爷爷,你为什么不买书呢?我们这能淘到很多绝版书,你其实可以来买一点书。结果这个爷爷就告诉我们说,他以后都不会买书了,他也不会再读书了,因为他的眼睛开始逐渐地看不了书了。但是他的儿孙都不太喜欢阅读,他就只好找一个渠道把这些书卖掉,可以让别的人去看。当时这件事情对我们的团队触动非常大,因为我们现代人经常希望去占有一些东西,我们会买很多东西,觉得那是属于自己的,但其实大部分东西都是身外之物,最后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也许最终属于我们自己的只有知识和回忆。在最后我想讲一个别的事情。有一次我去融资,有一个投资人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人家当当卖一本书也是挣两折,你卖一本书也是挣两折,但是你要负责消毒翻新和物流,你这个生意做得很辛苦,这样挣钱不是很笨吗?当时我其实是有一点生气的,我就说,虽然是这样,但这样的事总是要有人做的。我想起来我们有一个用户,他生活在黔东南的一个小镇上,他经常会在我们这儿买一些新出版的社科类的书,然后我就会想在他那个小镇上,应该是没有什么像样的书店可以买到这样的书的。大家也知道现在中国书店业的现状,其实好好地在经营正经书的书店是不多的。现在的书很贵,以当地的消费水平,他其实并不能这么高频度地随心所欲地去看自己想看的书。如果多抓鱼的存在可以让他享受到这样的服务,我觉得我们做的事情就是有意义的。我们早期的时候没有拿到很多融资,那时候其实是没有什么人看好我们的。我记得当时有一个员工要加入我们,她的朋友都劝她说,这个做二手书的公司可能一年就倒闭了,你千万不要去。结果她就跟她的朋友说,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情,即便是一年就倒闭了,至少这一年我是开心的,所以我还是要去。后来多抓鱼就比较顺利,拿到了比较多的融资。从今年开始就涌现出非常多的二手书产品,它们基本上都采用了多抓鱼的界面,然后用了跟多抓鱼一模一样的分类,甚至会抄袭我们的推送文案。我看到这样的产品的时候会非常好奇,那些在执行这些抄袭命令的员工,他们是真的想做这种毫无创造力的事情吗?还是说他们跟当年的我一样,虽然心里是很反对这样的事情的,但是他害怕失去职业的安全感,害怕去反抗,所以只好照着老板的命令去做这种违心之举。当然想要挣钱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每当我想到中国最有能力的年轻人,他们竟然在靠抄袭和投机去获利,我就会觉得有点悲观。放眼我们的社会,这个社会已经变得非常完善了吗?其实并没有。如果并没有,就会有很多社会效益跟商业效益相并重的机会,它值得我们去做。也许这样的机会并没有那么赚钱,它也非常地辛苦,但我觉得它值得我们用创造力去做一些改变。安全感不会是你的年薪带给你的,就像曾经的我那样。安全感其实是通过你的创造带给你的。我希望今天的故事可以鼓励到大家更多地去选择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也希望大家未来在想到二手产品的时候,不再想到脏乱差和丢面子,而是想到方便、放心和多抓鱼。最后还有,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一席”,作者猫助,原标题《我从没想过老板为什么能成为老板,直到我去工商局办了一个营业执照,才发现当老板原来这么简单》。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1、本文是转载文章,原文:;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告诉我们。
想知道谁回复了你的留言?登录后即可查看~
总共0条评论
观察全教育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动态发展
发现业内具备创新与机遇的公司和产品
解读政府政策及市场变化
及时高质地为业内各方提供深度价值信息
手机号或者验证码错误
用户名或密码错误
获取验证码
【电脑】请您打开手机微信APP,可选择“扫一扫”识别下方二维码进行支付;
【手机】长按下方图片,可选择“识别二维码”进行支付。
请您稍等片刻,付款成功将自动关闭!
有问题请联系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邀请同学参加生日有趣短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