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想在东莞2018有前景的创业项目的人多吗

很多人选择回老家创业了,你为什么还留在东莞很多人选择回老家创业了,你为什么还留在东莞互联网好人联盟百家号昨天一哥们问我,现在很多人都回家创业了,你为什么还留在东莞?其实从各方面来看东莞是少了很多人,很多人都回家创业去了,这跟国家的政策有关,现在都是发展农村,农村都是免税的,不用交粮,包括很多人都在农村开始承包土地,有的种树,果,有的种大棚蔬菜,粮食等,还有的都在开发原生态的旅游。给足了农村良好的条件。还有的人回到自己出生的市区买了房子做起了生意的也大有人在。问我为什么还留在东莞,那是因为这边有一些难舍的情缘。第一、这边的天气比较舒服,最主要的是冬天不冷,但是在家乡冬天就比较冷,一年四季分明,因为比较怕冷所以选择在这边生活。第二、在这边待久了认识很多朋友,基本所有的人脉关系都是在这边,如果回到家里那边发展肯定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建立一段新的关系。第三、老婆是在这边认识的,然后在这边结婚有孩子,他们都习惯了这边的环境,回到老家那边家乡话听不懂,沟通也是有些障碍。第四、毕竟城市比农村买什么东西都要方便,虽然现在农村都修了水泥路,但是想去逛个街买点什么东西,害得开车到镇上去购买,在城市楼下就有超市,便利店,甚至都不用下楼在网上下个单,或者一个电话就有人送到家里来,这是在农村没有的。第五、在东莞有稳定的职业,如果去到老家的城市,担心待遇没有那么高,如果在农村又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等等的诸多原因。我想每个人离开或者留下都有不同的原因吧,在一个帖子里看到有的是因为这边的工资太低了,所以选择了离开,也有的人说这边禁摩,房价太贵,还有的说三四线城市环境好,空气好。我想确实也是,现在农村青山绿水还是有的,很多富豪都开始在农村建别墅。还有选择留下的我想也跟各自的梦想有关,从小立志要创一番事业,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绝不回家,没有光宗耀祖誓不回家,还有的混的不好回去觉得没有面子也不回家。你呢?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你留在东莞,或者他乡城市呢?欢迎留言。好人生态联盟产品:熊酷商城,皮纹测评分析,财富能量课程,皮纹课程,五方能量皂,智能机器人,理疗养生,舞蹈培训,魔鬼禅,蛋巢科技舒减压等。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分享好文章,让我们一起传播正能量,传播爱!为了不错过每一次的干货请关注我。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互联网好人联盟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互联网加共享经济是未来的趋势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近日,东莞宣布将面向海内外引进第八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并启动申报工作。今年东莞将引进15至2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重点是智能制造和新材料领域。据了解,对于引进的领军人才,东莞市将给予相应的资助和扶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最高可获500万元的资助及奖励。
5月4日,记者从东莞市人力资源局获悉,为做好申报指引,该局定于近期举办申报工作宣讲会。
5月17日星期四下午14:30—16:30,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将在位于松山湖粤港金融服务外包基地15栋的东莞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中心二楼报告厅举办宣讲会。
宣讲会上,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将作政策解读;东莞市电子计算中心将作项目申报解析;而东莞市政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作申报系统操作演示,有问题的申报者可以在现场提问交流。
本次宣讲会的组织工作,由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局委托东莞松山湖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会承办。有意向参加宣讲会的人才,请提前将包括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的参会回执,发送至,或致电6进行报名,以便主办方做好场地和座位安排。
链接:符合条件最高可获500万元的资助及奖励
早在2009年,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东莞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实施意见》(东府〔2009〕58号),并于其后不断优化完善相关政策规定,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集聚东莞创新创业。
今年,东莞将大力引进15至20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优势传统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领域取得先进创新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广阔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重点引进智能制造和新材料领域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申报人应拥有发明专利或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科研技术水平应处于国内外行业领先地位,具有明显的持续创新能力或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具备硕士以上学位、副高以上职称或跨国公司高级职务任职资格及经历,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
据了解,创新领军人才需与用人单位签订意向性合同,引进后6个月内签订正式合同并到岗;如属于已签定正式聘用合同,需在提交申报日算起两周年以内。引进后需在莞连续工作时间5年以上,从国(境)外引进的每年在莞工作时间累计6个月以上。
而创业领军人才的申报人,应具有国内外自主创业或合作创业的成功经验,具有主持研发成果成功实施产业化的经历;或曾任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业、研发机构中高层职务,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
创业领军人才所主持的项目符合东莞市产业发展方向,与本人所从事的核心技术领域密切相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的核心技术成果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或填补国内空白;拥有一支技术研发、生产管理、市场开发等方面人才组成的创新创业团队。
据了解,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申报时间,是由即日起至日。符合申报条件的申报人及所在单位,即日起可登录“东莞市专业技术人才服务系统”进行申报。
记者获悉,确定立项资助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在签订相关协议后,东莞市将给予相应的资助和扶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最高可获500万元的资助及奖励。
东莞市对引进的创新领军人才给予100万元创新启动资金扶持,其中在领军人才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合同并到岗后首次拨付50%,待项目实施一年并通过市人力资源局组织专家验收后,拨付余下50%。
而对引进的创业领军人才,东莞市将给予2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扶持,其中首次拨付50%,待项目实施一年并通过市人力资源局组织专家验收后,拨付余下50%。
对已获立项支持的创新领军人才,在项目实施期满并通过市人力资源局组织专家验收后,根据其营业额和税收、技术创新推进、行业带动、技术项目绩效等目标完成情况给予最高100万元创新奖励经费。
对已获立项支持的创业领军人才,项目实施期满并通过市人力资源局组织专家验收后,以其营业额和税收为主要指标,结合其高层次人才集聚、行业带动等目标完成情况给予最高300万元创业奖励经费。
不仅如此,按照《东莞市特色人才特殊政策实施办法》规定,入选东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可以直接认定为东莞市特色人才(二类),并可享受科研资助、创业扶持、居留和出入境服务、入户、住房、医疗、社保、税收、通关、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一系列配套优惠待遇。
目前,东莞市财政已累计投入领军人才项目启动资助和奖励资金共计9970万元。
【记者】龚名扬在东莞打工的人越来越少,以前在东莞打工的人都去哪里了呢?在东莞打工的人越来越少,以前在东莞打工的人都去哪里了呢?创业投资家百家号来源 | 创业投资家作者 | 创业投资家在改革开放初期到90年代,珠三角地区经济腾飞,工厂林立,各地掀起了一股“南下潮”,60年代、70年代的人大多选择南下淘金,但是大部分人只是在工厂做流水线工人。东莞作为世界知名的制造业集中地,自然是一个很多外来务工者的首要选择,其中虎门、常平等地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比例达到4:1。但近几年,在东莞打工的人明显减少,原因有以下几点:1.产业升级,珠三角整体都在进行产业升级,而东莞的玩具厂、制衣厂等工厂也逐渐转移到经济水平较低的周边省市,转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等,政府主导打造一个新兴科创城。所以会有部分原有的流水线工人会随着产业转移到其他城市。2.为了缓解农村养老矛盾以及留守儿童问题,也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国家近几年在大力扶持和发展乡镇企业,让农民朋友在家也有工可打,在家也有钱可挣。去过农村的应该能明显感觉到,农村的工厂也逐渐多了起来。在乡镇企业打工,可以一边打工一边务农,生活成本降低,还能照顾到老人、孩子,这对农民朋友而言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此有很多人选择了回老家打工,有本钱的也趁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回老家创业了。3.如今的工厂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工人的需求量减少,但对务工者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以前的务工者能力有限,会考虑去别的地方寻找合适工作机会,或者自己做点小生意,成为个体户小老板。4.如前文所说,曾经选择南下打工的人以60后、70后居多,如今这一批人已经四五十岁了,身体较差者已经无法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而他们的孩子已经长大了,可以承担家庭责任,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甚至有些人的孩子读了大学,找了高薪工作,可以将父母接到身边,带孙子,享清福。新一代务工者,他们拥有了更多现代技能,在思想上也不同于上一辈,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东莞只是诸多选择之一。总结一下,以前在东莞打工的人大概会有以下几个去处:1.随原有工厂转移到其他地区;2.回老家的乡镇企业打工;3.创业,成为民营企业或个体户老板;4.去其他城市寻找工作机会;5.跟随孩子,在家养老享福。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创业投资家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创业投资资讯第一入口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为什么他们选择在东莞就业创业?看完我全都明白了……
为什么他们选择在东莞就业创业?看完我全都明白了……
东莞阳光网讯 (全媒体记者李玉敏)人因城聚,城以才兴。2017年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今天(12月6日)上午正式启动,这是东莞连续第三年举办的高规格、大规模的人才主题周活动,旨在加快集聚海内外各方面优秀人才,展示东莞敬才、求才、用才、育才的良好人才发展氛围。
近年来,东莞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核心,把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并出台一系列就业创业补贴政策,重点解决好高层次专业人才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社保等问题,提升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为创新驱动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如今,越来越多优质人才选择了东莞,与东莞同呼吸共成长。记者走访了市内多位行业专才,听听他们选择在东莞就业创业、安居乐居的理由。
林江龙:这里我有更多空间发挥自己的能力
在东莞,多年来引进了各类高端人才,分布在各行各业,他们勤勤恳恳为东莞各项事业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实现这一理想,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让青少年学生们接受到公平、高质量的教育。林江龙是台湾人,来东莞已经2年了,目前在城市学院任院长助理一职。虽然来东莞时间较短,但林江龙对东莞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很满意。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教授博士林江龙:“在台湾我干过高校校长,来这边是觉得这里有更多空间发挥自己。教学和其他学校有很大的区别。”
已经年满60岁的林江龙一直有着一颗“20岁的心”。林江龙把一整套的台式教育方法带到了东莞,他希望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给教育注入新的理念。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教授博士林江龙:“我是想把一些台湾的一些设计相关的教学过程。我把它带到这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彭黎明:加大研发投入是对工程师最大的支持
在产业转型升级大潮中,东莞面临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的诸多挑战,迫切需要人才支撑,其中智能技术人才更是高薪难求。彭黎明是龙昌数码科技(香港)有限公司的电子总工程师,工科出身的他,在龙昌公司已经工作了10个年头。
2007年初,一位日本客户带来了一个关于智能机器人的设想,与龙昌公司展开合作。双方将合作制作一位种能模仿人类多种复杂动作的智能小型机器人。接到研发的任务后,彭黎明心情既激动又紧张,“之前公司尽管也生产过机器人,但结构和性能都比较简单,远没有像日本客户要求的这么复杂。”
经过近一年的埋头苦干,2008年,第一代产品i-sobot正式面世,尽管价格不菲,但由于产品制作精细,而且功能丰富,能模仿人类157个动作,推向市场后,产品在欧美获得了空前成功,短短时间销量就超过10万台。产品还以“全球最小智能机器人”获得2008年吉尼斯世界纪录。
作为总工程师,每天,彭黎明都会把负责电子、结构等相关技术的人员召集起来,集思广益,分析产品问题所在,直到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有时为了解决某个智能玩具的问题,经常独自钻研到深夜,陪伴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少。他笑说,“工程师是没有私人生活的。”
当记者问及“是什么让你这么多年都留在东莞?”彭黎明说,“企业在转型,不停加大研发投入,这对工程师来说是最大的支持。近年来,市镇两级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扶持政策,让很多科技人才愿意来,也愿意留下来。”
杨永社:东莞尊重人才我庆幸自己当年的决定
杨永社老师是2006年来的东莞,来之前他一直在兰州某国企中学里担任校长,也是集团企业内最年轻的正处级干部。表面上看上去前途无限的他,却一直因为企业内部僵化的管理机制而苦恼。正值壮年的他开始考虑能否到南方经济发达的地方闯一闯,开辟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知道大朗中学在招聘教师,原本只是想试一试,没想到竟然从200多人中脱颖而出,顺利过关。考试是通过了,但孩子入学、住房等实际问题又让杨老师犹豫不决。这时候,大朗中学校方站了出来,“三顾茅庐”许诺为杨老师开辟绿色通道,解决他的后顾之忧,并表示一定会为杨老师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校方真诚的态度深深打动了杨永社,最终让他决定放弃兰州的“优差”,来东莞执教。
这一干就是11年。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以及良好的发展平台,如今杨永社已成为东莞市第三批高中政治学科带头人,东莞市杨永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他的妻子孙燕玲也是大朗中学的历史高级教师,长年带高三毕业班的课。儿子杨子熠,以理科600分考入重点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品学兼优。
这么多年走过来,杨老师说自己很庆幸当初的选择。“现在东莞的发展日新月异,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东莞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方针政策一直没有改变,物质生活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我实现了自己的教育梦想和理想抱负。”
杨永社老师坦言,相比内地和许多广东其他城市,东莞在吸引人才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他说道:“首先,东莞经济发达,有活力,管理机制灵活,人才引进机制和政策对他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让他们感觉有奔头,有希望。其次,人才成长机制完善,教研氛围好,业务水平高。最后,人才选拔机制完善,从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再到教育家,人才的发展的脉络十分清晰。”
杨永社也对东莞人才引进政策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对于部门政策权限,希望政府能继续下放,为用人单位解放更多空间。此外,东莞现在还缺乏顶尖的教育家,希望能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帮助东莞的教育水平再上新台阶。”
黄晖:做生意,诚信是根本,人才是关键
黄晖是东莞一家电线企业的董事长。出生在湖北通城县一个普通家庭的他,1996年,毅然决定放弃内地教师职业,南下来到东莞“追梦”。1999年12月,黄晖投入所有积蓄,同几个朋友合资在常平创办一家电线厂,自己当起了老板。
黄晖回忆,刚创业时,只有一间不足200平米的厂房,两三台旧电脑,几十台立式绞线机……“一开始只是几公斤的订单量,但我们都全力做好,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但企业要走得远,必须靠技术支撑。2009年,黄晖组建了集研发、技术、工程于一体的研发中心,花大力气招兵买马,带领公司研发团队不断钻研发明新产品;2010年1月,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获得了第一项专利,随后公司在专利申请的道路上越走越长远。
而在整个发展历程中,黄晖充分感受到东莞各级政府部门对科技企业和人才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享受到了不少实惠,而他本人也先后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东莞市科学技术奖市长奖”等荣誉,成为常平的科技领军人物之一。
“做生意,除了诚信,人才是根本,没有专才的支撑,企业很难向前发展。科技创新无止境,我们正加大研发和人才引进的力度,加快在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步伐。”黄晖感慨地说。
周梅花:东莞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比广深更宜居
现年55岁的周梅花老师是东坑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1993年,已成长为骨干教师的她无意间看到一则来自广东省东莞市的教师招聘启事,当时东莞市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文化等都快速发展,大量内地人才对珠三角地区无比神往。年轻的周梅花老师也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只身来到东莞市东坑镇东坑中学应征教师。
但是当来到东莞之后,周梅花发现,东莞市虽然经济、环境各方面发展比内地好,但是文化方面仍然较封闭。周梅花老师说:“当时我们外地老师来,穿裙子出去都会被人笑话。而且本地人很多不愿意跟我们讲普通话,有的还有排外心理,工作很难开展。”她回忆,有一次开家长会,还有家长现场要求要讲本地话,说听不懂普通话,搞到现场气氛十分尴尬。
“现在的教学环境改变了很多,无论是本地教师还是外地教师,都是用普通话教学。现在的家长素质不断提高,对普通话的接受程度也很高,甚至平时都会用普通话跟孩子交流。”周梅花老师认为,现在东莞的教育事业在软硬设施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教学开放程度也比以前高了,整体文化素质程度不断得到提高。
周梅花老师回忆道,刚到东莞东坑镇时,当地还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小镇,道路狭小且泥泞,公共汽车也没有,只能坐摩托车出入,商场、书店更是少之又少。“现在道路变得宽敞了、平坦了,出入都可以坐公交车,还有地铁、轻轨,又干净又舒适。我们新建的东坑中学比原校区更大、环境更好。”
在过去的24年里,周梅花说自己见证了东莞改革开放的最关键最高速的时期。在此期间,她也不断追求进步,提升个人素质,早在2004年就被评为广东省高级教师。2001年以来她曾多次参与编写过十多本初中、高中语文教辅书,《现代文课课通》初中、高中版等。尽管身边也有同行或朋友离开东莞,选择到其他城市发展、生活,但周老师依然坚守在东莞,坚守在教育一线。“近几年来,东莞市的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甚至比广州、深圳更好、更宜居,而且社会人文关怀工作也做得很好,社会氛围和谐、融洽,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也是越来越好,尤其是在最低工资标准、社会保障、入户、住房等多方面的待遇条件,都是吸引人才来莞的优势条件。”
周梅花建议,未来对东莞在人才选用方面,应该要更公平、公正、公开。“经济方面的吸引条件有了,我觉得在吸引人才方面东莞可能还需要做到‘唯才是用’,要提高外来人才的社会地位,在某些重要的管理岗位上,应该要破除人员选用的地域性局限问题,平等对待所有人,实行有能者居之。”
宋秋敏:东莞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喜欢这个城市
宋秋敏,来自黑龙江省密山人。是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现任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教授,文学与传媒系主任兼书记。现为中国词学研究会常任理事,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理事,曾主讲广东省社科联主办的“岭南文化大讲坛”。
宋秋敏正如其名,秋水伊人,是大家公认的气质美人。来东莞有十年之久的她扎根在寮步,把最美的青春都奉献给了东莞。
2008年6月,宋秋敏来到东莞的,到现在已经快十年了。“我来了以后,就一直在学院里工作。从刚开始的不了解东莞,到后来慢慢的了解到、慢慢的比较,最后喜欢上这个城市,觉得这个城市挺适合生活的。”
宋秋敏平时工作认真,深受学生们的爱戴。在2014年获得“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教师”称号;2016年获得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第五届“教学名师”称号;获得2017年东莞市优秀教师称号。
采访最后,宋教授告诉记者,黑龙江是她的第一故乡,东莞是她的第二故乡,她会一直扎根在这里,将她的教育事业进行到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适合一人开店的项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