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改造制度国家,一定程度的私有个体生产丶经营方式的正确真理性美好甜处内容实际存↙在哪里?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_电子教案_教学资源_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精品课程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通过阐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及其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及其重大意义。使学生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必然性3、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及其历史经验4、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课时安排:6学时授课方式:讲授为主,适当提问教学过程和内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毛泽东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转变理论和列宁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理论特别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思想,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结合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不断清除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左”右倾机会主义“一次革命论”,“二次革命论”的错误认识,积极吸取孙中山新民生主义的合理因素,所形成的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任务、地位、性质、前途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理论观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富有独创性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解决了中国社会在完成民主革命以后,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迈向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架起了从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桥梁。本专题讲三个问题: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三、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及其经验教训。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自学)。课时安排:4学时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要建立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建立社会主义社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它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具有既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同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提问:五种经济成分中哪些是和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相联系的。1、经济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五种经济成分中,有两种经济成分是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形式,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的过渡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所以,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主要的经济成分实际上只有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的国营经济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领导地位;而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则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体现了非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非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特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不仅存在,而且还有适当的发展。至于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则随着国家对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而不断发展,并逐步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2、政治上: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通过共产党)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它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即: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3、文化方面,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在理论上,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就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外部就是中国与帝国主义的矛盾。这一分析为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所确认。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两三年内,虽然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已经被推翻,但是大量的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还未完成,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残余的矛盾。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以后,这种状况才发生变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才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所以,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就国内主要矛盾而言,在外部是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这一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有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因此,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也有两面性,既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阶级利益相互对立的对抗性的一面,又有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综上所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资本主义的因素,这两种因素不断地碰撞、冲突和较量,存在着限制与反限制,改造与反改造的斗争,但是由于社会主义的因素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处于领导地位,但其发展趋势是社会主义因素日益增长。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历史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中介和桥梁,是一个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因此,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了”。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在我国所形成的是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还需要有一个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程,如何实现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同样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历史性课题。为了解决这个课题,党依据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对建国初期的基本国情作了深入而系统的分析,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到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即逐步过渡的发展变化过程。(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及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建国前夕,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即提出了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向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即“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在此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以后,大约还需要经过10年、15年或20年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因此,在1951年前后,在党内就大体形成了先用3个五年计划搞工业化建设,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识。即在过渡的时间上,认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一般估计为15年到20年时间;在转变条件上,认为只有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在过渡的步骤和方法上,认为当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了的时候,就可以一步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业的集体化。总之,在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个问题上,当时的大致想法是,不要急于过渡,必须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等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得到充分发展,经过许多必要的准备步骤之后,根据中国人民的意愿,才能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这也是当时全党的共识。但是经过三年时间,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随着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和其他各项民主运动的成功开展,毛泽东和党中央就在思考如何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了。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正因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具有过渡的性质,因此,对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步骤也发生了变化。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指出:我们现在就要用10年或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而不是10年或15年以后才开始过渡。刘少奇、周恩来也都论述过“从现在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去”的设想,毛泽东认为,过渡时期每天都在变动,每天都在发生社会主义因素。于是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6月,毛泽东第一次论述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10年到15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对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道路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不要脱离这条路线,脱离了就要发生左倾或者右倾的错误。”同年12月形成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一体两翼”。“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线的主体;“三改”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因此,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明确揭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双重使命。1954年9月,一届人大通过的《宪法》,把这条总路线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写入总纲。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特点:第一、我国的过渡时期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是指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反封建国家,没有经过资本主义阶段。1949年新成立的新中国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不可能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而必须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简称“一化三改”、“一体两翼”。“一化”即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三、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是改变生产关系,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总路线的宣传提纲中,毛泽东加上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的内容。因此,我们教材指出“唯一”这个提法反映了当时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因为宣传提纲一方面强调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又认为总路线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唯一的经济基础。而总路线提出后,毛泽东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社会主义改造方面,而且越来越觉得社会主义改造的步子慢了。在实际工作中,作为“两翼”的社会主义改造,越来越走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这个“主体”的前面。对“右倾机会主义”和“小脚女人”的批判,直接导致了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工作过粗”等急于求成的偏差。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这是基于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标志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唯一的经济基础。正是由于这种认识,导致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所有制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从而对后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第四、逐步改造,逐步过渡。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实践过程,是不断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不断解放思想,在理论上超越自我的过程,也是不断认识中国国情和特殊规律,探索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过程,又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中国社会20世纪又一次历史性变革的过程。总之,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紧密结合,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实践证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正确的。(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反映了当时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第二,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须对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只有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能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工业化创造必要条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根本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解放生产力的社会革命的必然要求,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个体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引导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走共同富裕道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也是工业化对农业发展的需要。但是,一方面,土改后的农业经济仍然没有改变其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性质,分散、脆弱的个体经济使生产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农民要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平整土地和改良土壤,使用改良农具以至机器来进行耕作、播种和收获,实行分工制来发展多种经营等都难以做到。许多农户不仅无力扩大再生产,有的甚至连简单再生产也无法维持。由于力量单薄,遇到自然灾害,更是没有抗御能力。新的贫富分化开始出现,少数人上升为新富农,许多贫困农民重新沦为剥削的对象,这是毛泽东等共产党人不能容忍的现象。同时如果不引导个体农民走组织起来的道路,不仅不能进一步发展农村生产力和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工业品市场和积累工业发展的资金等条件,从而严重制约工业的发展,这一切迫使毛泽东不得不去考虑个体经济发展方向问题。另一方面,在城市,原有的资本主义工业对于当时的生产和新工业的建设也负有重大的责任。但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仅工业资本比重小,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低,成本高,资金浪费严重,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很小或甚至没有,因而影响到工业产品在市场上的供应,影响到国家计划的完成,而且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依靠它本身的力量无法有力地推进工业化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就不能全部实现。因此,必须认真地在这些企业中实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并且按照国家的需要增加生产,培养技术人才,积累资金。而为着这个目的,就必须对这些企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改造。另外,不法资本家的“五毒”行为令人担忧。在1950年调整工商业后,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狂,将其唯利是图、损人利己、贪得无厌的本性暴露无遗。他们拉拢腐蚀干部,于是,一些意志不坚定者腐化堕落。有资料显示,当时发现的贪污腐化者中,有一半以上与不法资本家的腐蚀行为有关。不法资本家在国家机关和要害部门设立坐探,窃取国家经济情报,扰乱市场。如果不对资产阶级不法分子予以打击,不仅会使国家的经济遭受极大损失,而且会危及到新生的人民政权。因此,打击“五毒”是非常必要的。1951年7月 5日,刘少奇对中央党校学员作报告时说过,实行工业国有化是开始破坏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方式还不能决定,实行时间和方式要看当时情况和资产阶级的态度才能决定,资产阶级的恶劣态度可能逼迫党要早些,并采取激烈的方式来实行这一步。由此可见,资本家的恶劣态度和农村的实际困难使得中国共产党人不得不考虑加紧采取限制措施和扩大农村的合作运动,这就不可避免地把社会主义改造大业提上议事日程。(2)可能性:第一、实现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建立各级地方人民政权,为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准备了政治前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全国人民的拥护下稳固地掌握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在已经解放的地区,建立了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新中国成立后到1950年夏,由于人民解放军还要追歼国民党残余军事势力,各地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一般先在摧毁旧政权的基础上建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同时由上而下委任人员组成地方人民政府;随着社会环境初步安定,就召开各界代表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通过民主选举建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从1951年到1952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个民主建设的浪潮,推动了建国初期各级地方政权的建立和建设。人民手里有强大的国家机器,不怕民族资产阶级造反。无产阶级可以运用这个政权的力量,采取适当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建立和发展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进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二、经济上的一系列正确措施为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准备了经济条件。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阶段就实行了彻底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把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在“节制资本”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对官僚买办阶级则在政治上消灭之,在经济上实行剥夺的政策。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又明确指示已解放了的地区,要没收蒋、宋、孔、陈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建国后不久,我们已没收了占全国工业资本2/3、工交运输业固定资产80%的2800多个官僚资本企业,建立起了较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国营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949年的33.9%上升到1952年的50%,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使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奠定了经济基础,也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同时为克服经济困难,恢复国民经济,进一步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物质前提;实行土地改革,发展农业生产。在1950年6月召开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要用三年时间,完成土地改革、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大量节减国家机构所需经费,创造条件,实现我国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根据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布了中共中央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新解放区农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到1953年春,全国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胜利,彻底消灭了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地主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工农联盟。同时,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也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采取限制、利用政策,国家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积累了初步经验。第三、在形成思想文化领域多层次多样性的前提下,逐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上的指导地位。思想文化对经济变迁、政治进步有着能动的作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每个时代、每个政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思想标准和文化追求,都有自己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体系。这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境况如何往往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命运息息相关。建国初期我们党在组织和领导中国政治经济变革的同时,根据当时思想文化领域的具体情况,对思想文化进行了有力的整合。即调整或协调社会中不同思想文化因素的矛盾、冲突和纠葛,使之纳入统一体系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整合时从“破”和“立”两方面展开。A、在党内和党外同时展开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活动,倡导和推行与新国家需求相适应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日,《人民日报》重新发表《实践论》,继而又发表《矛盾论》,随后在党员干部中兴起了学习“两论”的高潮,1951年2月,中央制定出《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对党员学习内容和考试考核提出了规定。1953年4月,中央对1953年—1954年干部理论教育进行规划,同时加强党校工作,轮训高中级干部。在党外,于学术界、教育界、文艺界中广泛开展了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运动,确立了工人阶级思想在思想上处于领导地位的观念。总体上看,不仅直接为建国初的经济恢复、新政权巩固提供了思想上的支撑,更突出的是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中的指导地位打下了基础,为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准备了思想条件。第四、开展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保卫和巩固人民政权。镇压反革命运动简称镇反运动,是1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清查和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政治运动。历时两年多的镇压反革命运动,范围涉及到全国几乎所有地区,从基本上肃清了国民党残留的反革命势力,并清除了一批帝国主义间谍。曾经猖獗一时的匪祸,也已基本扑灭,使我国的社会秩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安定。1951年12月,中央根据党执政以后在干部队伍中出现的贪污腐化等问题,决定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一场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随着“三反”运动的深入,揭露出许多资本家行贿偷税等严重违法行为。党中央决定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五反”运动的开展,有力地打击了不法资本家的严重“五毒”行为,推动了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工人监督和实行民主改革。这场斗争是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以限制与反限制形式出现的阶级斗争。党在这场斗争中赢得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建国之初,形势确实是严峻的,国内外敌对势力总是盼望着共产党失败,他们说:“共产党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帝国主义曾预言,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一样,也解决不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最终将不得不依靠向他们乞讨过日子。有些民主人士也担心共产党缺乏经验,治理不好国家,说:“共产党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就我们自己来说,过去的28年,主要从事革命战争,对于经济工作不很熟悉,这也是事实。能不能克服财经困难,能不能把原来落后、又遭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恢复并发展起来,这是党从推翻国民党政府到掌握全国政权过程中所面临的新课题,也是对党执政能力的一次考验。毛泽东曾针对上面这些说法乐观地回答:打天下也并不容易,治天下也不是难得没有办法。我们有能力领导人民夺取政权,也有能力领导人民治国安邦。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意气风发地投身于经济建设之中。三年之中,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从根本上扭转了国民党政府留下地混乱局面,实现了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国民经济的恢复提前实现。第五、建国后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共产党在力量较量中逐渐创造出有利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外部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极大的改变了世界战略力量的对比。美国已登上世界经济和军事霸主地位。苏联在战争中通过各种方式从西部邻国取得土地近50万平方公里,并且建立了由东欧各国组成的新卫星国;在远东,苏联一度出兵北朝鲜和中国东北。由此,形成了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其中美国又占明显优势。之后经过东西方一系列严重事件,演变成美苏两极严峻对峙和冷战,这一战略态势迫使世界各主要国家必须明确自己的判断选择。这种雅尔塔格局的确立,对新诞生的中国对内对外政策,不能不发生重大的影响。(1)来自苏联的帮助及其压力中国共产党人是在向社会主义“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下开始其执政历程的。因此,新中国很快得到苏联的承认,为争取苏联的援助,势必要考虑来自苏联方面的意愿或目的。尽管斯大林也承认对中国革命有过错误指导,但他不承认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加入苏联阵营,而且双方于1950年2月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新中国政权稳固,积极开展国家建设提供了有利帮助。但这期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对中国共产党的偏见。在斯大林看来,新中国既然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就应当在民主革命后立即像苏联那样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不是先实行所谓新民主主义制度。他尤其不能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为什么要五种经济形式共存?为什么强调“公私兼顾”、“劳资两利”?为什么保存富农经济、允许雇工剥削的存在?他希望中共立即实行所谓“正统”的社会主义即苏联模式,他们害怕新中国变成第二个南斯拉夫。为了消除疑虑、缓解压力,中国方面作了极大的努力。建国前夕刘少奇访苏,就新政府组成问题专门向斯大林作了具体的解释,虽然也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未完全消除苏联领导人对中国共产党的不信任态度。这对中国共产党构成很大压力。对新中国来说,在当时极为恶劣的国际环境下,保持和加强与惟一外援来源的苏联之间的传统友谊,其重大意义是不言自明的。党和毛泽东当然认识到,如果在一些问题上不做让步,得不到苏联方面的谅解,新中国将面临何等困难和尴尬的局面。为了维系和强化这种盟友关系,中国共产党通过多种途径,想方设法向苏联方面解释自己的国策,在重大问题上,征询斯大林的意见。这样来自斯大林及苏联方面的批评和建议,开始对中国共产党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1952年8月周恩来访苏时,向斯大林报送了《三年来中国国内主要情况及今后五年建设方针的报告提纲》,而未在“一五”计划草案中列入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更未说明何时向社会主义过渡。斯大林对此不能理解,也不满意。周恩来回国后,遂向毛泽东汇报了这一情况。经过一番思考,毛泽东在9月24日中央开会讨论“一五”计划时提出:“从现在就开始用10年到15年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而不是10年或者以后才开始过渡。”10月初,刘少奇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参加苏共“十九大”。受毛泽东委托,刘少奇致函斯大林详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如何从现在起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本构想。斯大林看了这封信后很高兴,并接见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他对中国从现在起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构想表示赞同。此后,中国共产党便开始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并于1953年6月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确定下来。在中国工业化战略的制定和“一五”建设计划的执行过程中,中国既得到了苏联资金、技术的大力协助,也接受了苏联计划体制的组织结构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资源分配制度中许多东西。此后,“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等口号频繁出现,中国在许多领域日益模仿苏联。于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通过各种复杂的原因与方式,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中国社会都形成了巨大作用,影响了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的进程。(2)新中国初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美国为谋求建立太平洋势力范围的战略格局,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基本上对我国采取软硬兼施的政策,即一方面通过较温和的做法,不致力于推翻新政权,不采取敌对态度,又趁机分化中苏关系,诱使中国靠向美国,这种观望政策只是美国短时期的对华政策;另一方面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采取孤立、遏制政策。尤其是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公开采取了更加敌视中国的政策,新中国成为美国“遏制共产主义”战略在东方的主要目标。在政治上,第一、美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理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务卿艾奇逊表示即使使用否决权也要阻止中国进入联合国。第二、力图强迫其它西方国家追随美国长期不承认新中国。美国利用盟主地位,竭力强调“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这个问题上要“一致行动”。日,艾奇逊要求美国使团在联合国提出对中国实行政治制裁的4点措施:未承认中共的不要承认;未向中共派驻使节的不要派使节;集体措施委员会不允许中国获得在联合国席位,也不允许中共代表在联合国活动。第三、采取行动通过联合国攻击中国为“侵略者”。1951年1月,美国参众两院分别通过“谴责”中国为侵略者的决议。美国外交部门也与其西方盟国反复磋商,要求支持美国立场。结果,第五届联大再次由美国操纵,于日通过另一份美国提案,指控中国为“侵略者”。在对华全面遏制总框架内,美国对台对蒋政策也发生变化,使台北领事馆升格为美国驻蒋政权大使,增派使馆人员,又利用其操纵联合国表决机器的特殊身份,使台湾蒋政权长期窃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同时加快扶日步伐。美国从1950年10月到1952年3月,前后分4次解除了约8万名重要战犯的整肃,基本上停止了整肃活动。1950年9月,美国就对日媾和问题与有关国家磋商,10月提出缔结和约“七原则”,日,美国排除中苏单独对日媾和,实际上取消了日本的赔款义务,同时允许日本保留“自卫权”。经济上,美国对新中国实行的是封锁和禁运政策。1947年,美国宣布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战略物资禁运,接着又通过马歇尔计划胁迫西欧国家也执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歧视政策,破坏这些国家和社会主义的正常贸易往来。1949年11月,美国纠集15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巴黎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旨在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封锁。后又推广到中国,明确规定,既不给中国以官方的经济援助,也不应鼓励私人在共产党中国投资。朝鲜战争爆发后,志愿军入朝作战,战局发生了极不利于美军的变化。美国商务部于日下令对中国实行贸易出口许可证制度,12月10日颁令禁止美国飞机船只装载运往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及港澳地区的战略物资,12月16日,国务院又根据财政部要求颁令控制所有中国在美资产及禁止所有在美注册的船只前往中国港口。日,美国正式向联合国提出一份有关对华进行贸易禁运的提案,并操纵联大在5月18日正式通过,从而使美国对华贸易禁运政策具有了国际禁运印记并披上了联合国外衣,造成其它西方国家有选择地对华禁运,西方国家对华贸易连年锐减。1952年9月美国又在“巴统”下设立“中国委员会”,专门负责管制对中国的贸易,并制定了更加严格的“中国禁单”。至此,对中国的禁运无论从行动上、策略上还是从组织上都趋于完善。虽然中国取得了反禁运斗争的胜利,但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国际环境是不具备的,这就促使新民主主义社会很快向社会主义发生转变;在军事上,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一切军事活动都要服从于政治的需要,实现政治目的。指导美国对华政策的不可动摇的原则是其全球战略目标。魏德迈于1947年在中国活动了一个多月后回到华盛顿,他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估量了中国的战略意义,认为中国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太重要了,不能让中国被苏联或被一个亲苏的政权所控制。但国民党最终败退到台湾,预示了美国在中国的失败。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美苏冷战愈演愈烈,特别是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从其全球战略利益出发,更急于稳固其亚洲的阵地,悍然发动侵朝战争,并把侵略战火烧到中国东北边境,对新中国实行武装侵略和军事包围,第7舰队又巡弋于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同时朝战爆发不久,美国就支持日本于1952年建立保安厅,1954年建立防卫厅和陆海空三个自卫队。仅几年时间,美即把日本经营为在远东遏制中国的最大军事堡垒。美军在朝鲜战争后又留驻朝境,还全面扶助李承晚政权,使南朝鲜成为美国遏制新中国战略包围线的主要支点和前沿阵地。这样到1954年底,以中国为对手,美国便在亚太地区建立起以美国为纽带和核心,囊括6个双边或多边条约,有10多个国家参加的远东军事同盟体系。在如此情况下,国家安全问题凸现出来,所以新中国必须加快发展,也不能失去苏联这个朋友,快步迈向社会主义就成为趋势了。胡乔木说:“如果国际环境是另一个样子,中国选择的条件、时机和形式将会有某些不同,但是叙述历史不是写小说,不能由我们自由想象。”(《胡乔木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版,P252页)值得注意的是在面对建国后复杂的国际问题时,中国共产党已显示出力量较量中的优势。《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1950年2月签订,虽然两党在许多问题上看法不同,但在分歧中依然保持了两党的团结,是当时极为有利的外部环境。加之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最终胜利,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中国人民打出了国威军威,使全世界震惊,为过渡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三、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及其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方面要求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全党、全国人民当前的基本任务,另一方面又要求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因此,在提出有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1953年,新中国就开始了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因此,我们说社会主义改造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进行的,是服务于社会主义工业化这个主体的。(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出我们知道,在中国,农民对土地的盼望是最为迫切的。几千年来,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在于统治阶级的压迫而导致生活困苦,最后无衣无食。揭竿而起的最大愿望莫过于分得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从陈胜、吴广起义始,到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止,这一点贯穿始终。这样,追求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就成为农民的首要追求,所谓“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正是小农意识的真实写照。土地改革对于农民来说,获得了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土地。全国的土地改革完成以后,农民获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提高,农业生产力获得了很大的解放,农村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但是由于小农经济分散落后,力量薄弱,农业无法满足对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工业原料、资金和市场的需求,小农经济也不利于兴办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同时由于贫下中农缺少农具、牲畜、劳动力等困难还可能造成农村的新的两极分化,因此,党和政府决定采取积极领导的方针,引导农民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这样,在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就下发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2)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理论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土地改革完成以后,农民生产积极性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个体经济积极性,二是互助合作积极性。当时分散落后小农经济,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任由其自发发展下去,必然会出现两极分化。党中央正确分析了农民这两方面积极性,提出了一方面不能挫伤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提倡组织起来,发展互助合作的积极性。这样,在土地改革后,党不失时机地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受到农民的拥护和支持,形成了“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思想。“中国特色的互助合作化道路”叫“先合作化,后机械化”。苏联式的互助合作化道路是“先机械化,后合作化”。我们国家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包括毛泽东在内都是提倡先机械化,后合作化的道路的,当时后来很快发现它不适合我们国家的国情,所以它就把口号改为“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理由:A、在当时中国的情况下,在比较长的一段时期里根本走不通“先机械化”这条道路。B、“先合作化”的好处:合作本身能够产生新的生产力,这样,一方面可以较好地使农业适应工业化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能较快地实现农业机械化。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反对强迫命令,积极而又慎重地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第三,贯彻了依靠贫下中农,巩固地团结中农的阶级路线,从而团结了广大农民共同走合作化道路。同时限制并逐步改造富农经济,把消灭剥削阶级同改造剥削分子结合起来。(党在合作化时期的农村阶级政策)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逐步过渡。从具有社会主义萌芽的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这样就使农民比较自然地适应集体生产方式,避免了由于生产关系突然变化而引起生产力的不适应,引导农民逐步摆脱私有制。互助组:当时分为常年互助组和临时互助组两类。在互助组阶段,土地还是属于农民私有的,当时在土地私有地过程中发生了问题,如有的家庭劳动力比较少,或家里主要劳动力在农忙时期生病了或者发生了某种变故,单个农户地生产就会发生问题,这样在国家地号召之下农村就组织了一些互助组,通过交换劳动工具和劳动力互相帮助,这叫互助组。毛泽东称“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初级社:初级社阶段土地还是农民私有的,它的特征是土地入股,共同经营。毛泽东把它称作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和农村中的股份合作制差不多。生产的成果按照土地的股份和按劳分配相结合来分配。高级社:大约在1955年底1956年的时候,这时候农民不再拥有对土地的所有权,土地是集体所有。高级社以土地集体所有,共同经营为特点。这个阶段就逐步引导农民摆脱了私有制。在上述理论的指引下,农村的互助合作运动得到了积极稳步的推进。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运动加速发展,出现了农业合作化高潮,到1956年底,农业合作化运动基本完成。中国农村在发展稳定的环境中完成了从几千年的分散个体劳动向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历史转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2、在农业合作化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也以基本相同的方式,完成了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指通过合作社的形式,把个体手工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相类似的途径和方法解决的,即也是通过合作社的途径逐步实现的。根据手工业商品生产的特点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组织形式是由手工业生产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社到生产合作社,步骤是从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总之,建国以后,个体手工业者的互助合作运动就开展起来,党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1953年11月,中华全国合作总社召开会议,提出经过合作化道路,把手工业分散的个体小生产变为集体生产,逐步实现半机械化或机械化。农业合作化的高潮,推动了手工业合作化。到1956年底,全国参加生产合作社的手工业者达到了91.7%,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手工业合作化的基本实现,大大促进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并为手工业逐步进行技术改造创造了条件。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以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剥夺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任务。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废除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办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无偿没收,一种是和平赎买。无偿没收虽然简单而且可以不花钱,但势必造成政治上的较大震动和社会经济的破坏。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无产阶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采取有偿赎买的方式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认为假如无产阶级能够用赎买的办法把资本家的财产完全国有化,那么对于无产阶级是最便宜不过的事情。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曾经提出要对资本家实行赎买,主张对肯接收国家资本主义的“文明资本家”实行赎买,而对不肯接受国家资本主义的“不文明的资本家”加以无情的惩治。但俄国的资产阶级不肯接受国家资本主义,他们怠工、反抗甚至发动反革命内战,在这种状况下,苏维埃俄国只能采取无偿没收的方法,列宁的设想未能变成现实。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对资产阶级赎买的理论,结合中国社会的特点,科学地将中国的资产阶级划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认为官僚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对他们的财产实行没收的办法,对民族资产阶级则采取和平赎买的办法,进行利用、限制和改造,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创造性地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本主义的和平赎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这是国际共运史上的一个创举。我国对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主要是基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新中国建立后仍然具有两面性:他们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此外,当时我国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发挥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大多数民族工商业者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经营管理经验,和平改造有利于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加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历史上就形成了盟友关系。正因为如此,1953年2月,毛泽东就提出,对民族资产阶级可以采取和平赎买的方法。同年6月,中共中央两次召开扩大会议,确定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来改造资本主义的方针。1955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资本主义改造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为了借助国家资本主义达到社会主义的目的,我们就需要对资产阶级偿付一笔很大的物资代价。这就是对于资产阶级是由的生产资料,不是采取没收的政策,而是采取赎买的政策。这是从我们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中产生出来的政策。”并且还提出,在改造资本主义企业的过程中,必须采取教育的方法,组织资本家的学习,逐步的改造这些资本家,将他们由剥削者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从而确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政策。所谓赎买,是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条件下,通过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偿地把民族资本阶级的生产资料逐步收归国有。其“逐步”主要分两步:第一步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中获取一部分利润。(2)采用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我国实现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分两个步骤进行的。第一步是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毛泽东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它主要地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是带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之分。第一步: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统销、委托经销代销等。企业利润按国家税收34.5%、企业公积金30%、职工工资福利15%、资本家红利20.5%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即当时所说的“四马分肥”。第二步: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是指国家向私营企业投资入股,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国家和资本家共同所有。国家派干部进入企业内部,同资本家共同管理和改造企业。公私合营企业利润的分配实行“四马分肥”的原则;国家派遣干部参与企业管理,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家庄我了领导权,生产资料变成公私共有,工人已经开始成为企业主人。第三步: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国家对合营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定股定息,国家委派人员负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统一调配企业的人、财、物,生产资料为国家所有。(3)把对资本主义企业改造与对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使企业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企业,资本家逐步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1949年到1956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心态较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而言,最为复杂,并且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民族资产阶级的心态有过种种波动,各个阶层的情况也不一致,但毕竟最终还是接受了社会主义改造。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中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薄一波在总结这一点时说:“一九五五年冬天,敲锣打鼓、申请公私合营的滚滚人流中,虽然心情复杂,难于一概而论,但是希望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却是许多人的共识,这是抹杀不了的。”当然,民族资产阶级的心态肯定和工人阶级不一样,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自己使用多年的一件器物忽而不归自己所有,在情绪上都要发生波动;自己甚至几代人苦心经营的企业一朝易主,在感情上产生一定的痛苦,是不难理解的。”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著名的“红色资本家”荣毅仁。1956年,留在大陆的荣毅仁经过深思熟虑后,把自己的商业帝国无偿交给国家,为新中国的工业振兴做出了卓越贡献,赢得普遍的尊重。对资本家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具体做法为:首先,重视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经常组织他们学习,引导他们参加各种政治活动,以他们进行社会主义前途的教育,使他们自愿地接受和平改造。其次,本着&量才使用,适当照顾&的精神,给予资本家及资方人员以必要的工作安排,既使他们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又使他们在企业内部与工人一起劳动和学习,逐步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再次,在生活上&包到底&,给资本家以&高薪&,使他们的生活不致因改造而下降.另外,在政治上,他们仍有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并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予恰当的政治安排。(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邓小平曾经指出:“建国头七年的成绩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今天我们也还需要从理论上加以阐述。当然缺点也有。从工作来看,有时候在有的问题上是急了一些。”1981年6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①“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就是说社会主义改造在1955年下半年后明显地过急过快,农村由初级社向高级社转变过急过快,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时间过于短促。②“工作过粗”,就是说在社会主义改造高潮期间,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原则、工作方法被搁置一边,出现了“一窝蜂”的局面。③“简单划一”,就是指社会主义改造在模式选择上存在着问题。农村几乎是清一色的高级社,城市几乎是清一色的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自学)主要讨论问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意义(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从这时开始的。1、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第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在国民收入结构上,1956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由19.1%上升到32.2%,合作社经济由1.5%上升到53.4%,公私合营经济由0.7%上升到7.3%;这三种经济合计占国民收入的92.9%,个体经济由71.8%下降到7.1% 。这表明,中国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基本上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第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使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剥削阶级已不存在。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已经被清除出中国大陆;官僚资产阶级已经在中国内地被消灭;原来的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民族资产阶级分子被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成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劳动人民从此摆脱了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成为掌握生产资料的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以及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第三,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进一步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的同时并举,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 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3%,平均每年增长18%,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 。第四,确立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及颁布施行,为各族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条件和保证,为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及社会生活其他领域基本确立。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精力来解决这个矛盾,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意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3、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中顺利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思考题: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2、什么是过渡时期总路线?为什么说这条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为什么要采取和平赎买的方式?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及其意义是什么? 5、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6、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改造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阅读书目: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2、毛泽东:《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3、毛泽东:《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4、毛泽东:《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5、《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6、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7、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8、林蕴晖:《风雨兼程—新中国四十年发展战略的演变》,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9、国家统计局编:《奋进的四十年(1949—1989)》,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年版。10、胡乔木:《胡乔木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笔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