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汇率对股市的影响和股市会变化

汇率下跌&股市会怎样?
&&&&来源:&&&&
&&&&&&字号
原标题:汇率下跌 股市会怎样?  近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续七天下跌,让人们对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产生了怀疑。有分析认为,人民币贬值将打破套利预期,利好汇改;而且人民币贬值也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增厚外贸企业利润。另一方面,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如房地产价格将可能出现下降,出国留学、出国旅游、海外购物等成本会增加也是不争的事实。而对于股市呢?美元前几年贬值,可美国股市却一直在涨,A股真的会很不同吗?   对股市不一定是利空   人民币贬值刚刚有一些苗头,一些市场人士就开始研究“人民币贬值概念股”,找出可以从中受益的概念。尽管大盘也随着房地产股的暴跌而大跌,但毕竟一些出口概念的行业股,比如外贸、纺织服装、家电、电子信息等将迎来了翻身的希望。而且在高利率环境下人民币单边升值,并不利于我国经济去杠杆化,今后人民币双向波动的特征可能会加强,以打破押注行为,遏制套利资金的流入。   ■金元证券 夏俊等   人民币兑美元创单月最大跌幅,分析认为,相关受益概念有纺织服装业:将刺激纺织服装行业业绩增长;钢铁业:对钢铁下游行业机械、家电等有间接的促进作用;航运业:刺激国内纺织业等行业的出口,从而给集装箱航运带来利好,甚至刺激对原材料的需求带动干散货运输市场;化工业:将加大进口企业的采购成本,但对出口型化工企业或是利好;汽车业:使进口汽车价格吸引力下降,利好国产汽车。   ■招商证券   此轮人民币贬值将持续一个季度左右,一方面,季节性因素持续时间有限;另一方面,从亚洲新兴市场资金流动看,周边新兴市场资金流动出现改善趋势,其中台湾地区流入规模已接近QE开始退出冲击前的水平,这意味着中国外汇资金流入的恶化趋势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从而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的企稳。   ■金证顾问 陈自力   本次市场调整的最大因素还是人民币的贬值。虽然人民币贬值有很多因素,但考虑到多空力量的对比,此次贬值的阻力应该是在6.19-6.25之间,一旦人民币贬值出现缓解,对A股来说,可能又是一次反弹的机会。技术支撑线配合人民币缓解的窗口,相对来说,股指在该支撑线的上方调整完成后,市场有望出现向上的机会。   地产等行业受影响   上周地产股大跌,并伴随大量资金净流出的情况,已经反映了人们对人民币贬值负面影响的估计。尽管多数机构仍然认为人民币有升值空间,不过对于持有人民币资产,以及A股股票的我们来说,也需要了解如果人民币汇率产生了拐点,将会对我们的投资造成怎样的影响。   ■职业投资人 黄生   人民币的下跌将迫使此前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出逃,使得这些资金投资的相关资产价格下跌。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主要问题是供求关系,供应量太大会导致房地产价格下跌;而一线城市的刚需是在的,所以不存在供求关系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热钱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一旦人民币贬值,热钱就会流出,资金流出会导致一线城市的房价受到压力。   ■国金期货 江明德   不仅是因为地产股板块权重大,A股受到房地产下跌的影响大,而且因为这会影响到相关工业和宏观经济,如果人民币处于贬值状态,楼市、股市面临下跌风险,是客观的事实。即便股市处于2000点这个历史相对低的位置,还是有破位的可能。不过在这种市况背景下,预测下跌的具体点位意义不大,风险的意识提上来,风险溢价的欲望降下去,才是投资者要做的。   ■银行分析师   对于贵金属和大宗商品,人民币贬值的影响应该是利空的。因人民币贬值意味着大宗商品和贵金属价格相对于人民币走高,一定程度上降低这些资产的吸引力,但这方面的影响相对有限。此外,人民币贬值将直接利空银行、地产、造纸、航空板块,尤其是房地产板块。而且有判断,押注人民币单边升值的企业也将产生巨亏。   【股民观点】   ■鱼游浅底:从创业板的涨势看,坚决转型,培养新产业,人民币贬值利出口,加快货币国际化是今后的重点。   ■股市金矿工:大宗工业商品价格暴跌,利好出口企业。   ■吾正浪费一生:房价跌也不会让投机者将钱投向股市的。   ■九拉克:房价要是跌的话,股市会跌得更多。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点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央行这下真的玩大了:汇率和股市保哪个?_金融行业网_传送门
央行这下真的玩大了:汇率和股市保哪个?
点击上方:金融行业网,一键关注股票圈 微信号:stockquan (长按复制)本文来源:8月12日高善文电话会议。【背景】两周前出差上海拜访客户,客户都会问汇率的看法。我当时认为:1、基本面显然高估,存在贬值压力;2、短期贬值可能性并不大,因为两个马蜂窝:(1)股票估值高有杠杆;(2)汇率明显高估,也存在比较大的杠杆。如果贬值,容易陷入两线作战局面,同时安抚股票和外汇。两个问题相互影响,就不容易控制和预测。结果打脸。我的看法:汇率马蜂窝一动,开始在很多方面会超出人们预期,情况复杂。人民币明显存在高估,外汇占款下降,美元加息走强,这个问题没有分歧。2011年以来,境内利率比境外利率高得多,信贷获取困难,境内企业赴海外融资,通过贸易等途径将资金流回国内。但也积累了币种的不匹配,美元负债和人民币资产。汇率出现比较大的波动时会出现很大的跟风盘,外汇市场如果要操控人民币,很多人手里会有筹码,不好做。风险溢价与股灾、经济形势不好有关系。境外市场对中国有担忧,主权债风险溢价已经超过了股灾最严重的时期,境内利率在最近是上升的。面临悖论:一次变到位,好处是跟风盘没有了,但是会带来难以控制的风险。比如借美元债的杠杆容易断裂,存在币种不匹配的企业会破产或巨额损失,压力会传达到银行体系,银行债务上升,对房地产、股票形成抛压,以至于对国内资本市场形成压力。对国际贸易格局也会产生巨大波动。或者一步一步贬值,预期形成形成跟风抛盘,境外资本加速撤离,行程去杠杆压力,NDF资产贬值预期会扩大,解杠杆做套保需要在境内筹措资金,抬升国内利率,对实体经济形成很强的收缩压力,经济雪上加霜又会对银行形成进一步压力。政府可以降准对冲,但是不可避免地,外汇市场贬值压力进一步增大,进一步解杠杆的压力会进一步增强。用强力手腕把汇率锚定在某一个水平,不再退让。但是你在守的时候,市场会质疑你守的决心,还是无法解决去杠杆和收缩的压力。投机者猜测贬值与7月股灾有关,资本流出规模大,美元抛盘太大,所以弃守。如果是真的,要守住现在的位置需要的资金量是非常大的。对政府的决心和能力是一个考验。考虑金融市场一系列的考虑,总体影响偏负面,会相互强化;股票不稳会进一步加大资本外逃压力。两个马蜂窝相互强化,越贬解杠杆的压力越大,贬值预期越强。不知道政府会在哪个位置开始死守汇率,也许明天也许3-5天,应该会看到政府的行动,代价会很大。一次性贬到位是不现实的,风险无法测算,只能选个位置死守。这样的一个冲击会有中长期的后遗症。明天有关部门会召开新闻发布会。表明市场变化超出政府预期,政府把它想简单了。以政府的外储水平抗住也是没问题的。【提问】Q:锁汇有没有必要?A:锁汇是明智的,但是什么位置锁不知道,但是不确定性很大。出手时机原本以为8月不会来,个人认为政府搞的太被动。政府已经进入管理和应付事态的状态。等股票稳定下来再处理汇率问题。中期内,人民币有贬值压力,锁汇有道理。Q:货币不匹配融资的规模?行业分布?A:微观可以发现这种活动大量存在,没有权威统计。有机构指向区间亿美元,偏保守。借美元的人:特别缺钱的、利润预期高的,比如房地产;贸易企业,境外融资便利,铜融资;炒房炒股场外杠杆,实体经济偏商品领域如开矿,也动用了境外债务,但这一块规模可能并不大。Q:会不会有货币政策、经济政策配合?A:弄巧成拙了。货币政策只能保汇率。大众创业短期是偏忽悠型,牛吹大容易破。经济情况看得谨慎一些。房地产行业影响看汇率能守成什么样。政府官员总是低估风险,现在着急了,也不一定能摆平,也会低估之后摆平的难度。Q:欧美市场动荡仅仅是因为央行动作超预期吗?A:主权人民币债券溢价在股灾阶段有脉冲,但马上就下来。但近期CDS在稳步快速上升,表明境外市场对中国情况越来越不踏实。另一方面,洋鬼子看不明白救市,和他们大学学的套路不太一样,对改革方向有动摇,觉得不靠谱,他们会认为是内部有危机压不住了找了这个作为出气口。中国全球体量巨大,如果有不确定性,对全球金融体系都会造成担忧。Q:人民币汇率的均衡汇率水平?央行主动出击,会不会有其他考量?A:和说清一个股票的合理价格是一样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价格是交易出来的。合理汇率只在非常长期的时候才靠谱,在操作上没有意义,操作上就是顺势而为。只能连蒙带猜,但是左侧也不能识别出来。汇率比股票难猜得多。都在人民银行掌控之中,那是吹的。在准备新闻稿了。尽在掌握肯定是不表态,稳如泰山。肯定不希望境内利率打起来。Q:无法权衡,保哪个?A:当然保汇率,不保会出大事。股票是家里,肉烂在锅里,汇率会牵一发动全身,宁可让股票这个马蜂窝乱飞。Q:套利资金1万亿,外储3.6万亿能否守住?A:一旦形成贬值抛盘的风潮,如果一年打出去2万亿美元,能守住,心理也崩溃了,打出去这么多钱。是个好问题,你害我讲这么敏感的东西。要相信党的领导智慧。来源:债市观察延伸阅读:央行发布会透露了什么重大信号?8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关于完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的吹风会。以下是简要版。一文看懂央行发布会:透露了什么重大信号?说明:问题根据现场问题而拟,回答根据现场回答精简,翻译为本文通俗翻译。问:为什么要主动降中间价(贬值)?行长助理张晓慧答:中间价与市场汇率偏离的幅度比较大,影响了中间价的市场基准地位和权威性。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师的普遍估计,这种既与国内因素有关,也与国际因素有关的偏差大约累积了3%左右。这种误差不可能长期持续,继续通过增强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加以调整。2014年以来,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升值10.28%和9.54%,所以从保持人民币有效汇率相对平稳的角度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有一定的贬值要求。翻译:我们一直在升值啊,受不鸟了,贬是正常的。问:为什么8.11降?答:和近日公布的7月份货币信贷数据的意外跳升是有关系的,7月份M2比6月份跳升了1.5个百分点,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了1.61万亿。坦白说,市场对公布数据的解读认为这和货币政策、和银行体系为支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所采取的一些临时性措施有一定的关系。一段时间流动性的宽松促进了货币信贷的偏快增长,从而影响了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了一定的贬值压力。翻译:为了稳股市放水,人民币太多有贬值压力,所以现在降喽。问:未来还会贬吗?行长助理张晓慧答:人民币经过两天的调整,逐渐向市场化水平回归,前面所提的3%左右的累积贬值压力得到一次性释放,此前偏差校正应该说已经基本完成。基本面决定了从长期看,人民币仍然是强势货币,可以说当经济中其他因素和困难积累起来的偏差得到校正后,从我国的经常项目状况和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现实出发,未来人民币还会进入升值通道。翻译:已经痛痛快快一次性贬完了,未来我看还要升。(真自信啊咱央行)问:你能再正式表个态吗?行长助理张晓慧答:从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看,当前不存在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的基础,中央银行有能力保持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未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会继续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机制当中的决定性作用。翻译:就是不能持续贬值,也真够官方的。问:你这突然贬了会不会影响国际化大局,拿外债的岂不是还债压力大?副行长易纲答:一个市场化的机制更有利于长期的稳定。我们也估计到了,有一些比如借着外债,没有对冲,有一些比如说贸易上的融资没有对冲。但是从目前就报价基础调整而言,我想这种波动、变化是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所以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都是十分有限的。这对于人民币的信心和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是利好消息,我想全世界的人真正看好这个市场长期发展向好的人都会关心市场的可持续性。一个僵化的、固定的汇率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一个有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肯定会对经济的长期发展更有利。比较有深度的市场人士认为,它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主要是正面的。大家习惯了过去非常稳定的汇率,这次调整也引起了一些波动,但是这些波动都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我想经过一个短暂的磨合期,就会恢复到一个正常的状态。翻译:副行长境界高,直接从制度角度谈。有影响,但不大啊,而且弹性的汇率全世界都欢迎呢。问:副行长你说更加市场化了,能否解释下到底咋市场化啊,比如中间价咋出来的?副行长易纲答:定价的形成机制其实很简单,就是每天早晨在开盘以前由中间价的报价商报一个他们认为比较合适的中间价,这个中间价在过去一段时间,在8月10号以前,它和每天的收盘价差距比较远,以8月10号为例,报出来的中间价是在6.11,当前的收盘价比如是在6.21,差了1000个基准点。我们这次改革主要是想使得中间价报价机制更加市场化,主要参考前一天的收盘价,同时要考虑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和这一夜欧美市场的变化。比如国际一揽子货币的变化,这样报出一个中间价,这就使得中间价的报价和当天的开盘价和收盘价更加接近。报价商报价以后去掉最高价,就像跳水裁判打分一样,我们去掉最高价和最低价,中间样本剩下来的加权平均值就是我们每天公布的中间价。这个机制完善了以后,报价商就会参考昨天的收盘价,同时也参考供求关系,这样就使得汇率形成更加市场化。在报价商中,他们是银行,有中资银行,也有外资银行。翻译:这个问题是老外问的,直接干脆。易纲说中间价以前有点生硬,现在更加科学,是通过加权的出来的呢,也更加接近收盘价呢。(内心萌萌哒)问:央行是不是在干预市场?还要干预多久?副行长易纲答:我们的目的是市场决定汇率,让市场的供求关系在汇率决定中起决定性作用。央行已经退出了常态式的干预,但是如果说现在市场有一个公认的游戏规则,也是我们央行公布的游戏规则——现在每天波动幅度还是在2%以内,我想在这个发展阶段,这样一个有管理的汇率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它既体现了市场的弹性、市场汇率调整的灵活性,同时又在市场波动过大的时候,能对它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得整个市场对汇率的机制更加有信心,而且使整个市场和经济运行更加平稳。(此后一段为回答经济日报记者提问,和本段问题同)央行应当是退出常态式的干预,只有在发生一些外部冲击的情况下或者超出了这个管理区间的时候,我们进行有效的管理。翻译:这位FT记者太直接了,回答的也干脆:就是孙悟空给唐僧画了个圈,每天不要超过2%的区间就可以,超出区间就毫不犹豫出手。问:对于有观点认为贬值为了促进出口怎么看?副行长易纲答:官方认为人民币要贬值10%以促进出口,这个完全是无稽之谈,完全是没有根据的,这一点我可以清楚地告诉你。翻译:好霸气的回答,纯扯淡这种观点。问:中国有热钱流出吗?副行长易纲答:在过去一年里,外汇储备从3.99万亿美元降到了3.65万亿美元,大数降了3000亿美元,那这3000亿美元是不是就是资本流出呢?我分析一下。主要有三大块:第一块,去年以来,我们境内居民和企业在境内银行的美元存款大幅度增加,去年大数增加了1080亿,今年上半年大概增加了700多亿美元。实际上境内的企业和居民在境内银行系统美元存款的增加,是一种藏汇于民。以前外汇储备都集中在官方,集中在央行,现在有一部分转到企业的美元存款和居民的美元存款上了,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这说明企业和居民都很聪明,他们都在调整他们的资产负债表,他们的资产负债美元和人民币币种的匹配,使未来风险更小,这是一个好事。第二块,最近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种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很大,对外投资力度很大,所谓ODI,我们还有一带一路的建设,有些投资也用了一部分美元。第三块,我们的外汇储备是一个分散化的外汇储备,有美元、有欧元,有日元,实际上欧元、日元兑美元贬值了以后,折成美元就少了一块。总体而言,我观察到的中国的国际收支,是在一个正常范围内的。翻译:没有啦,央行少了3000亿美元大概有三个方面去处,一个是民间存了一部分美元,一个是企业走出去花了一部分,一个是其他储备货币贬值了换成美元就减少了。正常。问:最近中国股市一直折腾,再加上汇率这么一贬,那今年年底能实现资本项目的基本开放么?副行长易纲答:我做外汇局局长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取消了中国进出口收付汇货物贸易的逐笔核销,还有就是货物贸易逐笔核销,开放服务贸易,让服务贸易更加便利化。就是我把经常项目做到了完全可兑换,而且企业、银行、居民都很方便。从资本项目可以看出来,过去好几年我们逐步使得企业、银行借外债更加方便了,而且更加有序,还有就是FDI、ODI两个方面都大大简化了。此外,一个资本项目上,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外面所有投资主体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债券市场方便多了。另外,最近外国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可以在中国市场上购买债券,有很多方便,可以进行衍生品交易,可以对冲,这些都在逐步开放。年底实现是有信心的。所以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日程是依照中国自己定的日程表向前稳步推进的,不是说遇到一点波动或者说遇到一点外边发生的事情就可以轻易改变的。这方面我们是有定力的,我们会按照自己定的日程表稳步有序的实现。翻译:资本项目基本开放年底能实现有信心!!!!!(当然,我理解会有负面清单的存在)问:在交易方面有哪些方面要改进么?副行长易纲答:从便利贸易、便利投资、方便市场使用者角度看这个问题,确实我们要加快外汇市场的发展,丰富外汇的产品,推动外汇市场的对外开放。这里面也包括延长交易时间,也引入合格的境外主体,促进形成境内外一致的人民币汇率。翻译:更加市场化。问:谈谈国内吧,对利率和流动性有啥影响?副行长易纲答:现在市场流动性是充裕的,市场的利率相对过去是降低的,而且是比较稳定的。如果汇率盯得严、盯得过死,反而在这个变量上动不了了,灵活性失去了,它会失去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减少货币政策调控的空间,如果盯死美元的话,盯死这个汇率不能动了,那会减少自主性和独立性以及调控的空间。现在我们是完善这种制度,这种完善和汇率报价机制的完善,会使得我们的汇率更加市场化,更加有弹性,这种有弹性的、市场化的汇率制度反过来会增加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调控的空间,这就更有利于央行在利率,流动性,货币供应量等方面的调控空间增加,而且自由度会更大。翻译:滋道蒙代尔三角不?货币独立性,资本流动性,汇率稳定性,三者不可能同时存在。那你看我,汇率不稳定啦?那么我货币政策是可以独立的了。基本上就这个意思吧,我可以更加自由的飞翔了。问:还是想知道汇率降难道不能促进出口么?副行长易纲答:简单回答你的问题,我们不需要调整汇率来促进出口,中国的出口不错,中国的出口有这么大的顺差,所以我们这次完善汇率的机制基本上是从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的市场化机制,公平、公开、透明、有效,这样使我们未来改革开放的日程持续推进,特别是资本可兑换的日程,使我们的经济更加具有抗风险的能力,一个有弹性的汇率增强了我们抗风险的能力,它是一个自动的调节器和稳定器,所以这是机制建设。从这个方面考虑,我们权衡了可能带来的影响,认为可能带来的影响完全是可控的,是在一定限度之内的。翻译:我们没有受到商务部的影响啦,我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了。延伸阅读2:市场误解了央行新汇改作者:沈建光 现任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 首席经济学家  近日央行出台汇改新政,决定参考前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笔者当即做出了积极解读,认为央行此举既有稳增长,但主要是促改革的要义,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提速并为人民币加入SDR保驾护航。IMF随后也对于央行此举反应积极,认为这是令人欢迎的一步,是允许市场力量在决定汇率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然而,近日市场表现与媒体环境却走向了另一个方面,如认为这是中国引导的竞争性贬值,将拉开中国式输出性通缩,并引发新一轮全球资本动荡,更有甚者提出中国经济崩溃论的观点。  在笔者看来,这是对央行新汇改的误读,毕竟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稳健,贸易顺差屡创新高,人民币没有大幅贬值的基础,此外,考虑到当前国内股市信心不稳,汇率大幅波动也不利于申请SDR,此时央行有必要加大干预力度,捍卫人民币稳定,进而引导预期,避免误读造成的巨大损失。  具体来看,当前市场对央行的误解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人民币贬值是全球货币竞争性贬值的开始。有观点认为,央行此举是在操纵汇率以求获得贸易优势,而这也必将引发其他国家相继效仿,促发竞争性贬值。例如,央行汇改不久便有越南央行宣布将越南盾与美元汇率的每日波幅区间从此前的1%扩大到2%,就是例证。从数据来看,当前中国出口表现不佳,7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8.3%,表现与全年进出口6%目标相距甚远。  第二,央行此举会引发输出性通缩。有观点认为,中国央行大幅下调人民币中间价的行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通缩威胁,并列出了传导至全球的三种路径:一是贬值的人民币和走强的美元将使得中国进口的大宗商品价格走高,打压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二是由于人民币贬值,中国的出口成本将会降低。与此同时,中国出口利润将会增加,而这意味着,中国的贸易伙伴的利润将会下滑;三是一旦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中国可能需要动用外汇储备来平抑市场动荡,政府可能被迫抛售一些外国国债,继而令全球融资成本变得更加昂贵。  第三,人民币贬值会促使新一轮资本外流的出现,中国经济崩溃论扶摇直上。这是最为悲观的观点,其强调不断强化的贬值预期将加剧资本外流进程,并有可能引发资金撤离中国股市、房市等,这对于当前已不断下滑的国内经济环境与脆弱的金融市场来是雪上加霜。  在笔者看来,上述几点解读是对央行汇率市场化改革真正意图的误读。但针对改革意图被误解,央行并不应该任其发展,实际上,防止“好经念歪”最好的方式是用行动回击,即加大预期指引,通过出手干预人民币,实现短期汇率稳定,及时出手也避免了未来出手成本的扩大。  而从经济基本面与实际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央行此时稳定汇率预期也是有充分理由支持的:  第一,人民币不具备趋势性贬值基础。虽然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较大压力,上半年经济回落至7%,甚至除去金融业贡献实体经济要更差一些。但总体来看,当前中国就业市场稳定,消费也未受到股灾的影响大幅下滑,国内稳增长与改革措施正在陆续推出,种种利好表明,未来几个月中国经济有望企稳回升。而出口方面,尽管仍然疲软,但1-7月,中国贸易顺差高达3052亿美元,全球占比仍在上升,人民币大幅贬值空间并不存在。  第二,经过一次性的技术调整,目前人民币汇率已经趋近均衡水平。近期连国际货币基金都改口不再认为人民币低估,而是已经在合理水平。而且近几天贬值已经足够,持续贬值难免引发资本外流,弊大于利。  有观点认为,央行此举拉响了全球贸易战,但在笔者看来,在当前全球需求仍然疲软的情况下,人民币如果贬值不超过10%以上,很难对出口有太大提振。从这个角度而言,央行此举对于出口的考虑有限,关键在于改革市场化机制。而这也就意味着,期待人民币短期大幅贬值,甚至超过10%的可能性较小,毕竟这将引发更大量的资金外逃压力,加剧市场恐慌。权衡稳出口与防止资金大幅外流利弊两种因素之后,笔者建议,年内保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定在6.2-6.4。  第三,早前汇率形成机制尚不完善,中国企业大量外债并未采取有效工具进行对外汇风险对冲。可以看到,早前不少中国企业拥有相当一部分美元债券,欧元债券和贷款,而汇率形成机制的改变,使得上述企业并未做出充分准备,即很少有企业对人民币浮动风险做出预期,并采取相应的对冲手段,为防止企业债务增加过重,应该给予中国企业一定的缓冲期,来适应市场化后的外汇市场。  第四,国内股市保卫战尚未结束。可以说,经历了早前的股灾,如今的股市平静来之不易,但也应看到,即便当前市场有所平息,但在笔者看来,投资者情绪恢复尚待时间,此时做好预期管理,防止引发的资金外流,对于保护难得的投资者信心至关重要。  第五,争取SDR谈判也需要稳定的汇率与金融市场。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在为今年人民币SDR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包括此次完善汇率机制,此前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开放等等,而上述努力也得到了国际机构的认可。如今在最后关键时刻,更要对此保持重视,务必因汇率大幅波动,金融市场动荡而错失良机。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此次央行新汇改体现了完善汇率市场机制的改革意图,是汇改十年以来又一重要进步,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因如此,应对当前市场上的一些误解,决策层应该保持重视,及时传达政策意图,必要时加大干预,防止人民币大幅贬值,稳定市场预期。  当然,上述举动的采取绝非市场化进程的倒退,在笔者看来,完善中间价形成机制是对市场化最好的回应,而作为市场参与主体,适时参与买卖维持汇率稳定与市场信心,本身就是一国央行职责所在,也是回应误读,防止恐慌的有力方式,时不我待。精品微信公众号推荐!值得关注!股票早内参:topqcq最及时的股票早盘内参信息都在这里↑↑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股市观察:tvbobao聚焦中国股票资本市场,股票投资观察分析。↑↑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财富大管家:wealthtop你的私人财富管家,做你财富增值的好朋友。↑↑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关于版权:感谢原作者辛苦原创,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或附上报酬。【021-】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金融行业网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8月14日 13:19
金融行业网 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汇率与股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