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延迟退休政策,定政策的这些狗砖家试试绝大部分工作在第一线的职工的真实生活和想法好不好?

“延迟退休”又有新说法 70后影响最大
“延迟退休”历来是两会最热民生话题之一。“十三五”规划建议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按照人社部的计划,2017年或将出台延迟退休方案,而2022年将正式实施延迟退休。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施行延迟退休政策?延迟退休政策落地的条件有哪些?对哪类群体影响最大?为什么要“延迟退休”? 3月1日,全国两会开幕前夕,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回答了关于延迟退休政策何时出台的提问。尹蔚民表示,人社部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根据劳动力总量的变化情况、就业状况和社保基金长期可持续发展情况,继续深入研究,适时推出延迟退休这项政策。【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出台延迟退休政策呢?现在关于法定退休年龄的规定依据的是1978年的国发104号文件,当时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是66岁。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计算,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全国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保证了有效工作时间的延续。【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联合国规定,凡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 7%以上或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超过10%的属老年型国家或地区。我国从 2000 年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已达2.22亿人,占总人口的16.1%。“未富先老”、“未备先老”成为当前人口结构的形象概括。涵盖全球178个国家的彭博夕阳指数(Bloomberg Sunset Index)显示,中国平均3.5名在职人员承担1位退休者的金。中国在全球人口老龄化风险最严重的国家中名列第五。现有的退休年龄政策已严重滞后于现实的发展,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劳动力供求状况堪忧】人社部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2011年达到峰值9.25亿人,2011年以后劳动年龄人口逐步下降,到2015年为9.11亿,还在持续下降。预计到2030年以后,平均以每年760万人的速度减少。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预示着未来我国劳动力将逐步进入供给总量减少时期。【受教育年限的延长】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劳动者受教育年限不断延长并形成起始工作年龄普遍推后的格局,为促进人力资源有效开发利用,受教育程度越高,工作年限也需要弹性延长。【延迟退休是养老金增收措施之一】制度是20多年前建立的,当时人口抚养比是5:1,现在已经持续下降到2.8: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人口抚养比还会发生变化。所以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养老基金的运行就会出现问题。(近年来养老金支出增幅高于收入增幅)“延迟退休”政策落地的条件 【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可持续性】2016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总收入是2.84万亿元,总支出是2.58万亿元,当期结余2600多亿元,累计结余3.67万亿元,可以确保17个月的支付。这充分说明养老保险当期运行是平稳的。由于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主要是省级统筹,各省之间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差异比较大,高的省份能够保障50个月的支付,特困省份当期收不抵支,累计结余也基本上用完。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编写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6》报告中提到了养老待遇群体间、地区间差距大的问题,指出基础养老金全国最低标准从2009年到2014年一直是55元。受人口年龄结构等影响,养老保险基金仍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人力资源供求压力】劳动力供求状况是影响延迟退休政策出台的关键因素。“795万”、“50万”,这两个数字,前者是今年再创新高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后者是今年化解过剩产能中需要安置职工的数量。就业的压力,是延迟退休政策制订时特别需要考虑的因素。延迟退休政策的制定需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一个是劳动力总量的变化情况,一个是就业的状况。【需要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延迟退休牵涉到公民基本权利,政策出台需要更多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更全面地兼顾各方的利益。尹蔚民曾公开表示,延迟退休政策是“一举数得”的政策,但还需要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任何公共政策的推行,都希望有最大程度的共识作为前提,因为共识有多大,就意味着阻力有多小。延退是涉及所有社会成员自身利益的公共政策,落地实施需要凝聚社会共识。未来如何保障延迟退休者的生活? 【哪些人将“摊上”延迟退休?】我国是目前全球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如果延迟退休政策在2022年落地实施,以下四个群体会受到退休新政的影响。首先是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即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其次是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即国家文件规定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中的正、副处级女干部、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第三是小于等于55岁的男性工人,主要是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工人,即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第四是小于等于60岁男性干部,即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由此看出,延迟退休方案首先影响的是65后,影响最大的是70后。【小步慢走,渐进到位】延迟退休之后,养老金并不会减少,工作年限长了,相应的缴费年限长了,相应的养老保险缴存多了,同时工资还会上涨,总体上养老保险待遇应该是增加的。根据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劳动力状况,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把握调整的节点和节奏,小步慢走,同时提前向社会预告,给公众以心理预期,让劳动者做延迟退休的生活保障计划。【兼顾不同群体诉求】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是一项重大的经济社会政策,涉及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对延迟退休政策,不同群体的诉求差异明显。有些职业需要延迟退休,有些却需要提前退休,不能一刀切。比如体力劳动强度越高的劳动者在实施延迟退休政策之后可能受到的利益损失越严重。【让延迟退休者养老待遇不吃亏】如何在推迟退休年限的同时,给退休者、就业者和失业者以更有效的保障?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表示,延迟退休改革应当与养老保险计发办法和调整待遇办法改革统筹推进,形成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机制,这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做法。国外退休制度一览 【美国:自己权衡自己定】延迟退休,国外都是怎么做的呢?先来看看美国。美国的退休政策分三个层次。提前退休:年满62岁就可以开始领退休金,但要打7折,每推迟一个月领取,打的折扣就少一些;正常退休:根据出生日期的不同,美国社会保障局设定了不同的正常退休年龄,比如1937年和1937年以前出生者,退休年龄是65岁,1943年到1954年间出生者,退休年龄是66岁,1960年和1960年后出生的人,退休年龄是67岁。在正常退休年龄内退休的人,可以领取全额退休金;延迟退休:选择延迟退休的人在原有的退休金基础上还能获得奖励性的收益。【新加坡:退休年龄与公积金挂钩】新加坡采用的是公积金的养老方式,缴纳的公积金的数额和工资是挂钩的,工资越高公积金越多。公积金又分为几部分,最重要的是养老、保健和住房。新加坡人从开始工作就要缴纳公积金,等到退休的时候,政府一次性给付绝大部分的公积金。新加坡的公积金缴交率基本稳定在40%,其中雇主需缴17%,雇员需缴23%。原规定55岁退休时就能领取公积金,后来退休年龄从55岁延长至60岁,现在又延长至62岁(男女退休年龄相同)。【日本:社保最少要缴25年】上世纪70年代,日本规定的退休年龄为55岁,到了80年代,退休年龄被延长到60岁,而今则进一步延长到65岁。目前,日本养老金的最低缴纳年限为25年,支付开始年龄为65岁。日本对低收入群体有免交养老保险的制度。低收入群体可以申请免交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局根据申请人的家庭收入情况,决定是否给予免除,或免除多少。不过,现实生活中,能够持续工作到退休年龄的女性很少。大多数日本女性会选择在结婚、生育之后,辞掉工作回归家庭;承担养家糊口重任的男人们则很多选择“退而不休”。(如图所示,日本人口老龄化严重拖累日本经济)【瑞士:高福利下的延迟退休】被认为是全球最适合养老国家的瑞士是最早实行65岁退休的发达国家之一。瑞士的退休年龄与人们的平均寿命有关。瑞士是欧洲寿命最长的国家,在世界上也排在前几位。瑞士的退休年龄还与社会福利有关。瑞士是一个高福利国家,他们拥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体系。妇女享有一年的产假和免费产前检查、生产住院、产后护理等权利,如若有八岁以下的孩子,还拥有每天工作6小时的权利;失业人员也可以领取较为丰厚的救济金,不用工作就有饭吃。结语 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人力资源有效地开发利用、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退休年龄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政策,只有兼顾不同群体诉求,让延迟退休者养老待遇不吃亏,人们才能不带一点偏见地探讨“多少岁退休最合适”这个和每一位社会成员息息相关的严肃话题,最终形成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老有所养,年轻人劳有所得的和谐氛围。【本文为Lightning·枕头财经系列栏目第332期】腾讯财经出品,欢迎留言分享,或给我们写邮件。枕头君同时诚邀财经智库、财经专家、达人入驻,合作邮箱:,期待您的来稿来信。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jackyjin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延迟退休的利弊分析以及政策建议
  摘 要: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的规定始于1951年,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健康状况的改善,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快,人口抚养比和养老金的缴费率持续攀升,养老负担越来越大。因此,从长期来看,用延迟退休年龄来缓解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就成为了必然趋势,但目前我国对“延迟退休”的争议颇多。分析了延迟退休将给社会带来的积极与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出了几点合理性的建设性意见。 中国论文网 /2/view-5829106.htm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压力;延迟退休   中图分类号:F8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X(8-02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金缺口问题的日益严重,“延迟退休”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在2014年的“两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对外表示:延迟退休方案肯定会在2020年之前出台。因此,我们当务之急是要在认真分析延迟退休的原因以及各方面影响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和延迟退休政策推出的时间点,公平保障劳动者个体在退休年龄和养老金领取上的权益。   一、延迟退休的原因   (一)我国人口结构逐步趋于老龄化   按照世界通行的说法,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年龄超过60岁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年龄超过65岁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时,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自1978年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严格地控制出生率,减轻人口的过快增长给经济社会造成的巨大压力,大大降低了全社会的出生率。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医学水平和医疗服务也得到了迅猛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程度不断提高。基于以上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在全社会人口中,年轻人口比重不断降低,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升高,最终表现为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有资料显示,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21亿人,占比增加到16%;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占比增加到17.8%,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   (二)养老基金缺口巨大   我国的养老金制度实行现收现付制,即用同一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不为以后使用提供储备。随着老年劳动者的不断增加,在职劳动者与退休劳动者的比例将会严重失衡,缴纳养老金的劳动者逐步减少,而领取养老金的劳动者大量增加,这就使得养老金的供需矛盾进一步激化,养老金入不敷出,养老基金缺口越来越大,直接冲击着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三)退休年龄与受教育程度不适应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受教育年限不断增加,参加就业的年限就会相应减少,也就意味着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期缩短。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社会平均教育年限的增加,人力资本峰值出现时间后移,在现有的退休政策下,在达到退休年龄的时候,参加社会劳动的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依然很高,技术知识和社会经验相当丰富,此时退出劳动力市场将造成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因此,我国“延迟退休”的现实原因主要在于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巨大养老金给付压力以及国家所面临的不断继续扩大的养老基金缺口。推行延迟退休政策可以使还具有劳动能力且知识经验丰富的劳动者继续参加社会劳动,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实现他们的职业规划,增加现有职位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另一方面,在增加对社会贡献的同时,也增加了养老金的缴费期限,减少国家对养老金的给付压力,从而有效地减少了财政补贴养老金流量缺口的支出。   二、延迟退休的积极作用   (一)缓解养老金支付的巨大压力   我国的养老金职工退休之后,一方面直接导致缴纳养老保险的人数减少,使养老金的收入规模缩小;另一方面导致社保部门对养老金的支出大幅度增加,加重国家对养老金的支付压力。特别是在1993年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金筹集方式之后,1993年之前参加工作的劳动者个人账户资金少之又少,1993年之前已经退休的劳动者个人账户资金为零,这样只能从新职工的个人账户中挪出很大一部分资金用以支付这部分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推行延迟退休,可以增加劳动者养老基金的缴费年限,推迟养老金的领取时间,积累更多的养老基金,通过这种增收减支的方法可以使养老金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积累,减轻国家对养老金支付的压力和减小养老基金的缺口。   (二)提高退休后的养老金收入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规定,企业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数目与职工退休前一年统筹地区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挂钩,延迟退休可以增加基础养老金的领取数额;另外,对于事业单位的职工来说,退休之后领取的养老金往往与工龄有关,延迟退休相当于延长工龄,相应的养老金也会随之增加。   (三)缓解劳动力短缺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受教育年限的不断增加,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经验、专业知识技术等方面相对丰富的退休人员就更具有竞争力,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短缺人群,延迟退休就会造成我国真正的劳动力资源短缺,长期以来将会给社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   三、延迟退休的消极作用   (一)损害特定人群的利益   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的体力劳动者,工作压力大,收入不稳定,到了退休年龄后,体力和精力都跟不上工作的节奏,希望能够按时退休甚至是早些退休,以及早领取养老金,早点享福,延迟退休无疑是让那些重体力劳动者的身体继续惨遭伤害;另外,延迟退休也损害到了低收入劳动者,当企业的效益不好时,可以提前退休到效益好的企业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拿到更高的工资以维持以后的生活;延迟退休还影响到了高收入者的生活质量,高收入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就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他们不需要靠延迟几年退休来领取更多的养老金来养老,他们工作很多年之后需要的是更多的闲暇时间或者是被单位返聘给自己带来的心里满足感与成就感。
  (二)增加年轻人的就业压力   虽说我国的就业岗位并非是完全固定的,一类劳动力的增加不会必然引起另一类劳动力的减少,老年人与年轻人在受教育程度、工作技能和经验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临退休的阅历丰富的老年人处在高级的工作岗位而年轻人处在低级的工作岗位上,但是对工作岗位的挤占都是从上级往下级的,需要一个中间层次的接续,所以,延迟退休依旧会挤占年轻人的就业岗位。我国每年增加退休人数为600万―700万人,延迟退休也就意味每年会减少600万―700万个就业岗位,而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2 400多万个,这就使得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更加严重,一些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不断向城市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复员转业的军人,还有那些处于失业流动的人员长期处于失业状态,增加就业压力,更甚者会使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还可能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三)增加企业养老金的缴费负担   有些企业职工的工资是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加的,因此,面临退休的老员工的工资一般都会比企业新员工的工资高出很多,相应地,企业为老员工缴纳的那一部分养老金也会随着工资的提高而增加,相比之下,这就使得企业为老员工缴纳的养老金比给新员工的多。延迟退休不仅会使企业工龄高拿高工资的老员工无法退出工作岗位,企业还要依法给他们缴纳更多的养老金,这无疑加重了企业缴纳养老保险的负担。   (四)加重企业用工压力   中国目前的受教育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老年劳动者虽然在工作经验上占有优势,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技术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企业真正需要的是那些身体素质好,具有综合技术能力和先进知识素养的人才,延迟退休只能使那些身体素质差、专业技术落后的老年劳动者依旧留在工作岗位上,造成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失业可能性增大,市场竞争力下降,企业负担不断加重。   四、政策建议   (一)解决养老金的双轨制问题   我国存在着特殊的养老金双轨制制度,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不需要在退休前缴纳养老金,但在退休之后可以依法领取高于同一地区同一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几倍的养老金,这不仅使得企业的职工感到严重的不公平,而且使社会养老基金的缺口增大。如果在实行延迟退休之前能够解决好养老金的双轨制问题,把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金纳入全民社会保障体系的管理范围下,让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也按期支付社会养老保险,这样每年缴纳的社会养老基金就会增加很多,财政用于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补贴也会相应地减少很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金的缺口问题。   (二)不搞“一刀切”,循序渐进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延迟退休已成必然趋势,但此时时机还不成熟。首先,我们不能搞外部“一刀切”,要充分考虑到行业的差别和工作的稳定性,实行弹性的退休年龄区间,比如从事科教文卫工作的劳动者、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的技术知识,工作稳定,可以延迟退休几年,做到人尽其才,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从事建筑行业和矿产行业等体力劳动者可以早些退休养养身体,安度晚年。另外,坚决反对内部“一刀切”,即要尊重个人的意愿,劳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家庭生活情况自行安排自己的退休时间。   总之,延迟退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政府应该早作打算,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原因,遵循适时、适势和适度的基本原则,通过讨论让社会达成共识。同时,也要对延迟退休可能引发的各种问题作好充分的准备,以便尽可能地缩小延迟退休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煜.延迟退休的利弊思考以及政策建议[J].时代金融,2013,(2).   [2] 张良.统一延迟退休的利弊分析[J].知识经济,2013,(2).   [3] 朱聪芬.从人力资本层面论“延迟退休”[J].教育管理,2013,(9).   [4] 金刚.中国退休年龄的现状、问题及实施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2,(2).   [责任编辑 安 琪]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国外的退休年龄知多少& & 韩国:流行提前退休& & 有关调查显示,韩国大部分工薪族都会在法定退休年龄前退休,然后从事第二份工作14年,并在平均68.1岁的时候才完全退出劳动市场。韩国平均法定退休年龄56岁。劳动者在主要工作岗位上一般在54.1岁时提前退休。从性别来看,男性在平均54.4岁时从主要工作岗位上退休,然后在第二个工作岗位上平均工作12.9年,在平均67.3岁时不再工作。女性在主要工作岗位上的退休年龄平均为53.8岁,早于男性。但在第二个岗位上的工作时间却达到14.5年,因此完全退出劳动市场的平均年龄为68.3岁,晚于男性。& & 新西兰:男女退休年龄一样& & 新西兰的退休年龄是65岁,男女都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讲,充分体现出了男女平等。新西兰人的身体很好,见到的行动迟缓的老人,大多已经八九十岁了或者更为年长,通常70岁左右的新西兰人,看上去仿佛五六十岁。所以2011年,新西兰还讨论过将退休年龄再推后两年的议题,似乎这么好的健康水平,并且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老人”不工作,实在太可惜了。& & 澳大利亚:延长退休年龄& & 2011年,澳洲政府正式宣布,从日开始,逐步提高退休年龄――以每两年提高半岁的速度,从2017年的退休年龄65.5岁,到2023年提高到67岁。相比起澳洲男性,澳洲女性退休年龄的提速则稍显复杂,即从目前的60-65岁(根据出生日期确定),到2013年之前统一提高到65岁;然后再从2017年开始,男女同步以“每两年提高半岁”的速度向上攀升,最终定格到2023年的67岁。& & 美国:出生越晚 退休越晚& & 美国政府认为,既然女性和男性一样可以参加工作,那么也应该采用统一的退休时间,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变。唯一改变的,是所有人的退休年龄。社会安全局不断推迟法定的退休年限。出生年代晚的人,退休年龄也变晚。美国男女国民达到退休足龄后,能够享有国家全额退休金。& & 法国:退休年龄影响着总统的留任& & 在2011年以前,法国规定有资格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为60岁,如果没有干满40年,领取全额养老金的年龄为65岁,而且执行男女一样的标准。在萨科齐执政期间,法国出台政策将有资格领取养老金资格的年龄提升至62岁,足额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提升至65岁。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这2岁年龄的提高,引起了法国民众的强烈不满。所以法国新任总统奥朗德上台,首要任务就是兑现他在竞选时的承诺,将法国民众退休领取养老金和足额养老金的年龄恢复至原来的60岁和65岁。& & 新加坡:退休年龄与公积金挂钩& & 新加坡采用的是公积金的养老方式,缴纳的公积金的数额和工资是挂钩的,工资越高公积金越多。公积金又分为几块,最重要的是养老、保健和住房。新加坡人从开始工作就要缴纳公积金,等到退休的时候,政府一次性给付绝大部分的公积金。而这些钱,老人们要用来养老和医疗,当然,老人看病是有很大折扣的。& & 瑞士:大多数人反对延迟退休& & 瑞士是最早实行65岁(女64岁)退休的发达国家之一,可能很多人都想不通,瑞士那么富裕,为什么要将退休年龄定得那么高呢?原来,瑞士的退休年龄与人们的平均寿命有关。瑞士是欧洲寿命最长的国家,在世界上也排在前几位,平均寿命为:男性77岁,女性83岁,100岁老人更是比比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人的平均寿命长短基本上决定了退休年龄的长短。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退休期为20年(发达国家一般为18-21年),平均寿命每增长一岁,国家就要多增加一年的财政支出。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瑞士将退休年龄延迟到了65岁,并计划再延迟两年,赶上美国,超过世界上90%以上的国家。
■延伸阅读:延迟退休“箭在弦上”了吗?
人民网要闻部出品
本期责编:方晔云
邮箱:shidian#people.cn (发信时请将#改为@)扫描“人民视点”栏目二维码
延迟退休年龄,你怎么看?
近年来,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围绕延迟退休这一话题的争论从未停止。日前,清华大学提出的养老体制改革方案中关于“延迟到65岁领取养老金”的规定,再次引发了关于延迟退休问题的新一轮争论。
媒体调查:94.5%受访者反对延迟退休
中国青年报一项题为“你对延迟退休持什么态度”的调查显示,94.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反对延迟退休,仅3.2%的受访者表示支持,2.3%的受访者表示中立或未表明态度。受访者中,60后占19.1%,70后占39.4%,80后占32.9%。
91.3%受访者直言不愿意工作到65岁
调查显示,94.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反对延迟退休。养老保险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合约。公民依照原先的退休方案缴纳了养老保险金,政府就应兑现当初的养老承诺。如果政府因为养老体系无法继续维持而推迟公民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并增加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本质上就是政府单方面违约。
反对的最主要理由是在工作岗位撑不到65岁
受访者反对延迟退休的理由首先是“在工作岗位撑不到65岁”(59.6%),其次是“可能成为部分权力阶层继续保有权力的借口”(52.4%),第三是“给青年人就业带来压力”(50.0%)。其他还有:“养老双轨制这个不公平的前提没有改变”(42.5%)、“想尽早拿养老金享受生活”(30.3%)、“将会增加医疗、隔代抚养等大量社会成本”(26.8%)等。
62.9%受访者主张对官员应严格禁止延迟退休
调查中,62.9%的受访者主张,在延迟退休问题上不能“一刀切”。对于医务人员、教师、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应允许理性选择是否延迟退休;对于官员、公务员等,则应严格禁止延迟退休。当前社会上有许多企业职工,被“买断后”一直赋闲在家,没有稳定收入,但还要按月缴纳各种保险。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他们一直盼着能早日拿到退休金。
相关新闻:清华版养老体制改革方案建议65岁领取养老金
清华大学专家团队公布养老体制改革方案,建议从2015年开始实施有步骤的延迟退休计划,2030年之前完成男、女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的目标。
  该方案称,根据精算原理,在平均寿命75岁的条件下,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应为60岁,约在2030年中国人均寿命可能达到80岁,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将为65岁。目前我国男性职工60岁退休,女性职工50岁退休,艰苦岗位45岁退休,提高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势在必行,由此引领国民推迟退休。
延迟退休:为何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延迟退休是必然吗?
延迟退休年龄的出发点,应当是基于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和养老负担代际公平的需要。
现行退休年龄是60年前设定的,当时人均预期寿命不足50岁,而“十二五”末将达到75岁,2050年将达到85岁。在人均预期寿命持续延长的同时,人均受教育年限也在持续延长。如果不逐渐延长退休年龄,工作周期在人的一生中便会持续缩短,将造成日益巨大的人力资源投资浪费。
如果维持现在的退休年龄,我们负担上一代人10多年,到本世纪中叶,工作的一代人需负担退休的一代人20多年。到2020年时60岁以上人口将达2.55亿人、到本世纪中叶60岁以上人口将达4.87亿人,结果必定是代际之间的负担越来越不公和根本不可持续。
社科院专家:延领养老金等于失业
对于70%左右的中国人,退休后的唯一经济来源就是退休金。根据一份民间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养老金缺口将达18.3万亿元,个人账户空账已超过2万亿元。这背后交织着上世纪90年代末期国企改革、国企职工养老制度确立时所没有解决的病症,即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现收现付制为在职者带来的缴费压力。
延迟退休或让普通劳动者为现行养老体制缺陷买单
一名普通职工延退期间需多交纳近三万元养老保险,退休后每月基本养老金仅增加三百多元,退休十年才能把多交的保费挣回来。参加试点者如果65岁退休,10年后“回本”,但是目前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4.83岁……这种改革对劳动者而言,到底有何意义?这种改革如果能获得民意支持,那才让人奇怪。事实上,正在酝酿中的延迟退休,不仅让劳动者无利可图,而且是希望让他们承担根本不应承担的责任,让这些普通劳动者为现行养老体制的缺陷买单。
支持延迟退休的多为权力阶层
支持延迟退休的不少是官员等权力阶层,他们在岗时有较多福利甚至隐性收入,且大权在握、受人尊敬,一旦退休,不但收入减少,影响力更会减弱。实施延迟退休,势必增加滋生腐败的几率,可能造成利益集团的不公平分配。另外,现实中常见的返聘现象,一些技术人员或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在按时退休并领取养老金后,经常会得到企业返聘。返聘对企业和退休人员而言是双赢,劳动者可得到双份收入,企业不必支付四险一金,雇佣成本降低。
民意是延迟退休决策的首要标准
退休制度是一项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公共政策。从法理上讲,养老保险本质上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合约。公民依照既定的退休方案缴纳了养老保险金,政府就应当兑现当初的养老承诺。如果政府因为养老体系无法继续维持而单方推迟公民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并增加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这就属于政府单方面违约,无疑与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相悖。既然民意调查显示公众几乎一边倒地反对延迟退休,这就说明延迟退休不宜贸然推行,至少在现阶段延迟退休伤害了公众的整体利益,缺乏民意支持的社会基础。
延迟退休 多数国家采用渐进式
疑问一:多数国家什么年龄退休?
据人民日报驻外记者对19国的调查,多数国家近年来提高了法定退休年龄,或者计划提高退休年龄。发达国家男性退休年龄多为65岁左右,女性60岁―65岁;发展中国家男性多为60岁左右,女性55岁―60岁;50岁退休为全世界最早。
疑问二:延迟退休会一步到位吗?
据调查,国外多数国家采取渐进方式提高退休年龄。例如,波兰今年6月推出了改革法案,将女性60岁退休和男性65岁退休改为一律67岁退休。改革实行递进式,即每年延长3个月,男性在2020年全部实现67岁退休,女性到2040年全部实现67岁退休。意大利对男65岁、女60岁的退休年龄采取逐年延长,到2018年实现男女均66岁退休。
疑问三:退休年龄如何改革?
驻外记者调查发现,一方面许多国家通过制度设计鼓励公民延迟退休;另一方面,也在一定条件下允许提前退休,即实行弹性退休制。实行弹性退休的国家均规定了最早领取养老金年龄或最低缴费年限。&
是否延迟退休,是个需要极其慎重研究的公共政策问题,不能仅仅听专家团队的建议,也要更多听取各阶层公众的声音。民意才是决定是否延迟退休的首要标准。
网友留言 >> >>已有 253 条评论&&&&&&&&
[狡兔三窟] 发表评论:
我赞成[在延迟退休问题上不能“一刀切”。对于医务人员、教师、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应允许理性选择是否延迟退休;对于官员、公务员等,则应严格禁止延迟退休。当前社会上有许多企业职工,被“买断后”一直赋闲在家,没有稳定收入,但还要按月缴纳各种保险。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他们一直盼着能早日拿到退休金]。[网友] 发表评论:
坚决反对。[网友] 发表评论:
坚决反对延迟退休,这是强盗政策![xcy724] 发表评论:
坚决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网友] 发表评论:
坚决反对![倪] 发表评论:
坚决反对延长退休年龄,上班和下班时间要3小时,还天天挤地铁,45岁已吃不消了,还指望65岁上班吗?[网友] 发表评论:
反对[xcy724] 发表评论:
坚决反对延迟退休,这是强盗政策![网友] 发表评论:
反对[ss] 发表评论:
坚决反对延迟退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延迟退休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