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前景建筑前景好像很火热,大家怎么看

装配式住宅是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装配式住宅是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型式也多来越多元化,装配式住宅也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比较有潜力的建筑结构型式。
什么是装配式?装配式住宅就是把建筑施工现场需要的框架柱、楼板、墙体等部件,预先在工厂批量生产出来,然后在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拼接组装、搭建成一个需要完整的建筑物。
由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可以看出,其具有以下特点:
1. 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构件种类主要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
2. 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比原始现浇作业大大减少。
3. 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理想状态是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
4. 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构件越标准,生产效率越高,相应的构件成本就会下降,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会越来越高。
5.由于建筑施工现场原始作业少,造成了建筑垃圾和噪声等也大量减少,是国家倡导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的一种。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6年9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以深化政府自身改革更大程度利企便民;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同时北京市将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到2020年将实现装配式建筑占建筑新建比例达到30%以上的目标。其中三类项目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型式
1. 北京的保障性住房和政府投资的新建建筑将全面采用装配式建筑;
2. 通过招拍挂方式取得城六区和通州区地上建筑规模5万平方米(含)以上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商品房开发项目将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
3. 在其他各区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取得的地上建筑规模10万平方米(含)以上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商品房开发项目也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
从以上的内容和国家的政策可以看出,未来装配式建筑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以及材料生产企业也应考虑要往装配式建筑方面发展。
所以,我们现在都应该考虑未来的企业发展规划,及时跟进国家和行业的步伐,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配套产品和各项服务。装配式建筑为何这么火?发展趋势大分析-北京搜狐焦点
热门城市:
装配式建筑为何这么火?发展趋势大分析
装配式建筑为何这么火?发展趋势大分析
2018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加快标准化建设,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
报名成功,资料已提交审核
扫码关注 “焦点生活服务圈” 微信公众号
及时了解最新的楼盘动态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
血拼北京楼市
为您提供及时、准确的共有产权房新动态。
楼市相对论
我们只做有深度的房地产新闻报道。
为广大购房者提供专业的购房指导
购房租房一站式资讯生活平台
点击加载更多
没有更多内容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北京房地产网站。第一时间掌握北京楼市咨询,为您省时省钱并提供购房服务。
由搜狐焦点北京新闻中心打造的原创栏目,为行业带来最前线的楼市观察。
朱晓红:中国豪宅研究院院长,资深房地产专家
中国豪宅研究院是专家、学者密集型的咨询服务机构。包括开发要点的提炼,开发流程优化,融资模式的选择,項目选址,項目定位,用地必要条件的解读,以及交通组织、规划布局,业态组合,招商指导,资源整合利用的指导,以及风险规避的方法和路径。
看透北京楼市
聚焦地产,洞悉中国。
485万元/套
61000元/平米
14500元/平米
170万元/套
开放平台
广告服务
市场合作
帮助中心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焦点生活服务圈”微信公众号,您将获取更多最新楼盘动态。
电子邮箱:focuskf@vip.sohu.com
爱家热线:400-099-0099
每日9:00至18:00点
Copyright (C)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装配式建筑这么火,你知道吗?
2016年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可谓是及其不平凡的一年,全国各地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针对装配式建筑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全国各地的项目也红红火火的进行,2017年伊始,山东、河南、北京、天津、浙江等很多省份都对本省市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做了详细的规划,昨天,住建部又发布了装配式建筑相关的国家标准三部!可见,2017年,装配式建筑果然将是建筑行业转型与发展的大趋之势!
装配式建筑的优点
1、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
装配式构件是在工厂里预制的,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墙体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并提高住宅整体安全等级、防火性和耐久性。
2、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
效率即回报,装配式建筑比传统方式的进度快30%左右。
3、有利于提高建筑品质。
室内精装修工厂化以后,可实现“在家收快递”,即拆即装,又快又好。
4、有利于调节供给关系。
提高楼盘上市速度,减缓市场供给不足的现状。行业普及以后,可以降低建造成本,同时有效地抑制房价。
5、有利于文明施工、安全管理。
传统作业现场有大量的工人,现在把大量工地作业移到工厂,现场只需留小部分工人就可以,从而大大减少了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率。
6、有利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
现场原始现浇作业极少,健康不扰民,从此告别工地“灰朦朦”。此外,钢模板等重复利用率提高,垃圾、损耗、节能都能减少一半以上。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流程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流程主要分成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工程三个部分。基础工程部分与装饰装修部分与现浇式建筑大体相同,主要对主体结构部分进行描述。主体结构部分的工艺流程包括:构配件工厂化预制、运输、吊装;构件支撑固定;钢筋连接、套筒灌浆;后浇部位钢筋绑扎、支模、预埋件安装;后浇部位混凝土浇筑、养护;直至顶层。
装配式建筑的未来之路
1、要确保装配式建筑加速推行,应营造完善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体系,使之与当下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相协调,培育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
2、要在建筑设计、部品生产、施工安装及验收、监管维护等各个环节建立相应的规则。
3、要研究出台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发展规划和导则,制订相关实施细则,落实各项激励措施和保障措施。
4、要引导更多企业进入装配式建筑市场,形成可持续的市场运行机制。
我国装配式建筑未来发展展望
城镇化发展方式粗放、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年来,省、市政府积极出台装配式建筑政策文件,其提出的发展目标与重点无不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息息相关,例如,提出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率先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在市政、轨道交通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优先采用预制构件;加强财政、金融、税收等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支持;建立有利于现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的长效机制;引导建筑业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信息化协同发展。在地方政府、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主体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装配式建筑将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欢迎一切与绿色建筑行业相关的新闻包括但不限于投标中标、技术研发、新品发布、从业经验、施工技巧、成功案例、创新思维的资讯或论文类投稿,本网网络部将择优在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工作委员会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qcw-6688)、新浪微博、南京绿色建筑网、中国绿色节能网(www.zglsjn.com)、《节能观察》杂志上刊登。投稿邮箱:jngc@cnjcw.org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江苏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推荐企业及产品数据库和推广目录-全国唯一与BIM系统对接的
中国绿色节能网是提供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咨询,工业节能,照明节能知识
今日搜狐热点中国装配式建筑市场为何发展如此缓慢?-筑龙博客
中国装配式建筑市场为何发展如此缓慢?
,作为一项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进入中国的事物,目前在国内依然面临着“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每每参加各种建筑产业化相关会议,在宣讲人讲完建筑产业化的种种优势与意义后,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往往就是,“现在这种产业化的方式与传统现浇相比成本差多少?”答案或许用几个数字就可以回答,但从的发展逻辑上来看,却常常陷于无解的尴尬境地。一方面,提起装配式建筑或建筑产业化,最大的优势就是集约、环保、质量好。而且建筑产业化的规模越大,越能发挥标准化与工业化的优势,其增量成本越低。另一方面,建筑产业化初期成本高于传统建造方式是不争的事实,而其诸多优势的受益人更多是业主,而非开发商。比如装配式墙板的保温结构与墙体同寿命,不用担心像传统施工那样,十年八年外墙皮就开始脱落,不用动不动就使用大型维修基金去重新做外保温;又比如装配式住宅保温效果好,使用周期内节能方面的经济效益好等。这从产权人长远的综合效益计算来说都是低成本的。既然受益人是业主,开发商能否将这部分附加的费用让业主来买单呢?现阶段答案是否定的。有三种情况可以设定,一是大部分开发商都做装配式建筑,那么成本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这个时候成本增加是业主在买单。二是装配式建筑的项目属于极少数,在项目销售价格与周边竞品维持同一水平的情况下,增量成本就变成由开发商和建筑商来买单。三是装配式建筑的项目依然属于少数,开发商选择将增量成本转移,用高于周边竞品的价格销售给业主。以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第一种情况可以排除,第二种情况属于多数,而第三种情况属于少数。就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来说,开发商更多关注的是当期的收益,而消费者关注的更多是房子的区位和价格,产业化对于两者来说看似并没有直接的结合点。消费者对于产业化不了解、不关注,开发商不愿意改变现有的利益链,这就是装配式建筑市场发展如此缓慢的主要原因。那么,这种情况真的无法改变了吗?答案也是否定的,俗话说,没有一成不变的市场,只有一成不变的经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级政府对产业化的推进、房地产白银时代的到来等诸多因素叠加,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开始注重品牌效应与配套服务的运营,以往“卖了房子以后就和我无关”的思维惯性正在改变,新的突破口也已经显现。近几年在政策的鼓励下,一些地方出现了建筑产业化发展的热潮,有些地方的设计产能增长速度惊人。然而,建筑产业化是要求非常严谨的科学体系,尤其是在当前技术储备不足、法规体系不健全、管理经验欠缺、人才短缺的情况下,盲目冒进地把图纸转化为产品面临着巨大风险,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甚至毁坏整个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前途。因此,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并持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建筑产业化产品各个环节的操作和质量进行严格监管,促进产业链的均衡发展。
jtd999的最新博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请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
同时发布一条微博
$(".zhul_sy_rightBox").popupbox({geturl:ucenterDomain+"openjson/getpopupbox",format:"bigright",cssClass:"zhul_info_rightbox",waithtml:' '});
$().zlidol({geturl:weiboDomain+"userinfo/jsonidol?action=idol"})
})(jQuer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装配式前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