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朋友买他们村的泰国房产投资风险有什么风险

买的是城中村的房子&有人叫小产权房子&,拟订了房屋购买合同 ,但是他们村分配房子时候的那个协议是与_百度知道
买的是城中村的房子&有人叫小产权房子&,拟订了房屋购买合同 ,但是他们村分配房子时候的那个协议是与
买的是城中村的房子&有人叫小产权房子&,拟订了房屋购买合同 ,但是他们村分配房子时候的那个协议是与房主签订的,我在于房主签订了房屋购买协议 但是他们是集体房 没有房产证 。
请问 我这样情况是不是使用房屋70年后就不能在使用了?还有就是如果他们村要收...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要痴心妄想了。你买这东西,根本不受法律保护。如果你不怕以后一无所有的风险,就继续住着。如果你怕以后的风险,现在还来得及,解除合同,让对方给你退钱。
卖家把他与大队上的分房协议改写成我的名字了,也是不受保护?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小产权房子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李永康老师学员作品--来自《小小说出版》
??李永康学员作品
纪东方,男,生于1968年,大专文化,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沧州文学院签约作家。作品散见《沧州日报》、《沧州晚报》、《无名文学》、《河北日报》、《中行职工报》、《金融时报》、《环渤海作家报》、《国风》
(诗歌月刊)、《百花园》、《济宁晚报》、中行职工网站等,作品集有《真水无香》
(合著)、《一只壁虎的捕猎方式》。另有作品入选多部文集。
○纪东方
哨所设在人迹罕至的大风口。当地的老百姓说,山上一年只刮两次风,夏天一次,冬天一次,一次刮半年。
冬天里的风刮起来的时候,山上就除了军装再也看不见绿色,方圆几十里除了山和就是光秃秃的石头。
大风刮了一天一夜,轮到新兵站哨了,一点也没有停歇的意思。
好像连山都刮散了,眼前飞沙走石,灰蒙蒙啥也看不清,耳朵里只听见呜呜的风声。不时有拳大的石头甩到哨位前。
一只石头滚进来,恰巧滚到新兵脚下。新兵用脚踢踢石头,发现石头会动,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鸟。
鸟一只翅膀耷拉,腿上也有血,不知道是冻的还是疼的,浑身哆嗦。新兵蹲下身子仔细看,鸟比麻雀大,比灰喜鹊小,秃尾巴,全身灰白,尾巴有一点黑毛。
下哨了,新兵把鸟两手小心翼翼捧回宿舍,找来剩米饭喂它。鸟见了生人也不害怕,瘸着腿一下一下艰难地吞米粒,吞一下仰一下脖子。老兵正在弹吉他,他拿茶缸子盛来半缸子温水,又找来药涂在伤口上,拿来绷带给它包扎。鸟吃饱喝足,拖拉伤腿在桌上走了一圈,啪嗒拉一摊屎,把新兵老兵都逗笑了。
两人商量给鸟起个名字。
老兵逗他说,这鸟秃毛乌灰,真丑。叫老丑吧。
新兵不愿意听,说,我看挺漂亮的。叫美美。
老兵用手拨拉着鸟的尾巴,喊,老丑,老丑。老丑是他老家狗的名字。鸟没有反应。
新兵细心用手指梳理鸟背上的羽毛,轻轻喊,美美。美美。美美是新兵一个女同学长得漂亮学习又好,他从来没有敢喊过她的名字。鸟咕咕叫了两声,新兵乐得差点蹦起来:她答应了,就叫美美。
转眼冬天的风刮过了,夏天的风刮起来。山变得绿乎乎的,石缝里钻出草和矮灌木。美美腿伤好了,却不愿意飞走。新兵上哨,俊美美就在哨所附近的石头缝里找东西吃,要不就站在石头上用细细的喙梳理羽毛。新兵下哨,它忽前忽后,像个小跑腿儿,扑棱扑棱往回跑。开饭的时候,新兵给它也盛一小盘米饭。吃不饱,它在盘子边站着不走;吃饱了,就扑棱扑棱跑回去,蜷缩到床角睡觉。一个月的功夫,美美不是来时的样子了,变得又胖又笨,像只半大鸡,翅膀拖不动笨身子,呼哒呼哒飞不了几步远。羽毛却变得水滑光亮,脱去一层绒毛,长出的新羽毛黑白花相间,细看能看出还真的有点漂亮。
没有美美的时候,新兵下了岗就看看书,看一周才送一次的报纸。然后闷闷地想家,想爹娘,想着想着就会偷偷流泪。老兵下了岗也是看看书,看一周才送一次的报纸。然后闷闷地想家,想爹娘,想谈了两年的对象,想退伍后安排工作,想着想着就会发愁。现在新兵想家的时候,就和美美说话,老兵发愁的时候,也和美美说话;美美咕噜咕噜的小眼睛瞪圆了,你说什么他听什么,高兴了咕咕叫,不高兴了也咕咕叫。美美咕咕一叫,新兵就不想家了,老兵也不发愁了。
这天,新兵在宿舍里和美美说话,连长突然领着班、排长们上山查岗来了。新兵手忙脚乱慌忙把美美放进抽屉。
按照条例,营房不得喂养宠物。新兵心怦怦跳。
连长满意地巡视一遍,然后坐在桌前和新兵说话。恰恰就在这时,抽屉里突然一声清脆的鸣叫。连长疑惑地一拉抽屉,美美几个月吃饱喝足,身材肥胖,在抽屉里憋得难受,憋出一泡稀屎来。新兵心都凉了,完了,露馅了。
美美不知道自己闯祸了,神气的在桌上走来走去,还咕咕地叫了几声。
新兵脸吓得黄了。
连长黑着脸,问:“哪弄来的鸟?”
新兵不敢回答,也不敢说不回答,声音像是在嗓子眼里挤出来 :“我………”
老兵打断他的话:“连长,这鸟是我养的。你处分我吧!”
新兵眼泪簌簌地说:“连长,处分我吧。让鸟留下,它会陪人说话。”
老兵几乎哽咽了:“连长,千万别赶它走,和它说话,就不想家了。”
连长像是被电了一下,站起来看着窗外看,好大一阵子没回头,好像一直看远处的山。看了一会儿,低下头慢慢地说:“通信员,明天到城里买个像样的鸟笼子。连个笼子都没有,像什么养鸟的样子?”
很快,山下的战士们都知道山上哨所有一只鸟。战士们传说,这只鸟不但会说话,会唱歌,还会给人跳舞解闷。战士们还发起给俊鸟起名的活动,有的说应该叫山里红,有的说应该叫边关月,还起了佳佳,团团,圆圆,等等。文书专门到城里图书馆查过,说这鸟应该叫山雀。
连长听了说,尽扯淡!我们就叫它百灵!
??雷三行,原名雷文锋,男,1972年生,陕西省柞水县人。年参加鲁迅文学院小说函授,2005年参加百花园杂志社的小小说函授,2008年在
《百花园·中外读点》 第10期发表处女作 《鬼》,并获得“全国反腐倡廉征文”优秀奖。此后陆续在 《短小说》、《青春》、
《天池·小小说》、《辽河》、《杂文月刊》、《小小说·大世界》、《精短小说》?等文学刊物上发表小小说。现在以小小说创作为主,兼写童话和故事。
○雷三行
城中村的街道上,一间不足十平方的操作间里,闷热,憋气。正是吃饭高峰时段,周边民工和大学生蜂拥而至。李发财既高兴又烦躁,和伙计们好一阵忙碌。
大厅里没有了客人催菜的声音,李发财脖子上挂着沾满油渍的毛巾从操作间出来,老婆在吧台整理菜谱,他正准备问这会儿卖了多少钱,老婆斜了一眼大厅前方。5号餐桌前,房东坐着喝茶,摇檀香木扇。
李发财不理老婆了,三两步来到房东面前:“叔啊,吃啥?”明知房东又来蹭饭,但他不像老婆那样爱理不理,他把房东喊得比他乡下的亲叔还要亲。几天前他批评老婆,说房东蹭饭算个啥,你没见这街上的房租直往上蹿,只要咱房东不涨房租,咱就烧高香了。
房东不提吃饭的事,冷不丁问一句:“你里面的操作间热吧?”李发财心里一阵温暖,城里人也知道乡下人不易了。他赶紧取好茶,换掉房东壶里的茶,喊一声“叔,你喝茶”。房东把紫砂壶捧在手里,鼻窟窿吸溜一声,说:“操作间里热是热点,可你把钱挣咧。”
李发财心里一沉,他很想说:我挣钱艰难着呢,我流汗挣钱;你呢,就因为城里有幢房子,整天跷着二郎腿,房租旱涝保丰收。这样的话他没说出口,绽开笑脸再次询问房东中午吃啥喝啥。房东仍摆手,摇扇喝茶。
好一会儿,房东开口:“小李,让你再去给人打工,你去不去?”
“当然不去了。”李发财本能的回答。替人掌厨当然比不上自己开店,开店虽担着风险,但是生意稍稍顺当,挣钱肯定是替人掌厨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房东收起檀香木扇,笑说:“如果我是厨师,我也不去。当老板和当伙计,那是天上地下。看看现在,你就可以从操作间里出来透透气,给你打工的伙计们不行吧。话说回来,你只是忙的时候进去帮一把。不忙的时候可以在大厅里,看看电视,看看报纸,逍遥着呢!”
他们每每吃饭喝酒,房东涨红着脸重复这些话。但是今天,房东既不吃饭也不喝酒。李发财摸不着头脑了。见李发财发愣,房东展开檀香木扇说:“你替人打工那几年,挣钱不多吧?据说你娶老婆还啃了你父亲的老本。但是现在,你讨小老婆也不愁钱了。”
李发财憨笑,看一眼老婆说:“城里人的心思咱想都不敢想。咱儿子在城里上学花费大着哩。”
房东收住脸上的笑,放下紫砂壶,放下檀香木扇,说:“你们赚钱了,可别忘了老叔。”“咋能忘了叔的恩情呢,没你的房子我们能赚钱?”李发财一脸的真诚。房东叹口气,说:“这条街早已经涨房租了,我前面没向你们提这事,但是别人都涨了,咱不涨不行。”
李发财心里咯噔一声,脸上的汗如决堤的水,涌出来。他站起身,小心地给房东紫砂壶里再次蓄水,一张笑脸说:“我知道叔会照顾我们的。”“咱房子这地点咋样,能赚钱吧?”房东抚着他的紫砂壶问,李发财点头。“咱这房子,地点好,风水好,谁来都赚钱。”房东喝口茶,说,“别人涨三万,咱不多涨。小李,咱俩啥关系,我只多涨一万——四万,怎么样?”
李发财心里只觉得苦。租房东的房子开店,只是近两年生意好,赚了钱。早年房租一年四万,后来一年涨一万,去年涨两万,没想到今年房东竟然一下子涨四万。现在不说一年赚多少,给整天坐在屋里收钱的房东就要掏出十几万。李发财苦着脸不说话。
房东端起紫砂壶,收起檀香木扇,丢下话:“你们考虑吧,昨天有人向我打听租房的事。我能把房子租给别人赚钱——”
房东出去了。
“不干了!”老婆说。
“不干了!”李发财说。
“咱重新找个地方?”
“对,重找地方。”
当天下午,李发财捏着一瓶矿泉水,在城里城外东西南北跑了很多地方,但是,不是地点太偏没有固定食客,就是房租更贵更吓人。
第二天下午,房东捧着紫砂壶踅进大厅,李发财告诉房东同意加房租。“这就对了。趁你们现在的好运气多赚点钱,今后——”房东冲吧台李发财老婆喊,“今天我请客,弄几个好菜,我陪咱兄弟喝两盅。”
很少主动请客的房东,今天请李发财喝酒了。李发财趁着喝了几盅酒,说房东就像他们村里旧社会的地主,只收租子不干活。房东愣了一下,苦笑着说:“再有两年,咱们就一样了。拆迁马上到咱村,到时也把咱赶出老先人留下的地方,赶到高空中的鸽子笼里;兄弟你有手艺赚钱,我啥都没有了——兄弟,你别怪我多涨一万,咱老娘有心脏病,儿子闺女上大学——”
看着房东的苦瓜脸,李发财可怜起他了,他倒希望城市不拆迁,哪怕每年给房东多交房租他也乐意。但是对于城市拆迁,城里人都没办法的事,一个乡下人又有啥办法呢。于是,他们再次举起酒杯,最后,他们都喝醉了。
??王大举,曾用笔名王枫,四川达县人,生于70年代。1985年开始小小说创作,并发表处女作
《A的惊愕》,1992年9月停笔,2010年继续小小说写作。现有小小说、新闻、通讯200余篇发表于
《少年百科知识报》、《少年作家报》、《西部作文报》、《通川日报》、《小说选刊》、《川东文学》、《青年作家》 等。
真的可以结婚
○王大举
李宝明回家还没坐下,老婆就神神秘秘的跟他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儿子和楼上的小媛谈上了。
李宝明心一揪,很是吃惊,和小媛谈上了?
老婆挪了挪陷在沙发里的蛇腰,拿起电视遥控把音量调到静音,有声有色地说,前天小媛买了一袋米回来,我和儿子正好在楼下遇到,儿子主动帮她把米提到楼上,小媛问儿子会不会弄电脑,她的电脑上不了网,儿子从小就爱玩电脑,他捣弄了几下就可以上网了,回来就加上了小媛的QQ,昨天儿子除了吃饭就没有离开过电脑,QQ聊天的滴滴声响个不停。今天上午小媛和儿子一起出去逛街了。
李宝明心里急得直跺脚,他说,小媛不行。
老婆急了,小媛怎么不行?哪里配不上咱儿子?
李宝明急中生智,想了想说,小媛是单亲家庭长大的,肯定脾气古怪。
老婆丢下手中的遥控板没好气地说,小媛不嫌弃儿子就不错了,小媛今年二十三,儿子大她五岁。谁说单亲家庭的孩子就脾气古怪?我看小媛这孩子就是好。
李宝明的手机响了,是包工头打来的,叫他下午要把幸福花园老张家的涂料刷完。他接完电话就骂娘,老子回来还没落座,催,催,催,边骂边抄起工作服就出去。
老婆坐在沙发上冷冰冰的丢给他两字,活该!每次李宝明要是抱怨累抱怨苦的时候,老婆都会说他活该。也难怪,他原来在信用社当主任,因为经济问题和不正当男女关系受处分被开除了。
李宝明掏出烟点上,深深的吸了一口,一定要想办法阻挡儿子和小媛。他边走边想,要快速拆散他们。他有些恨老天故意作弄自己,为什么这么巧,新买的房子就和小媛同一个花园同一栋,而且楼上楼下,偏偏儿子和小媛好上了。
李宝明到了幸福花园老张家开始调涂料,心里急呀,他和小媛妈妈的事在心里藏了二十多年了,老婆不知道,周围的人都不知道,小媛的妈妈一直没有嫁人,在深圳一边打工一边抚养小媛。
李宝明调好涂料摘下口罩走到阳台上,他没有心思刷涂料,他又点燃一支烟深深的吸了一口,肯定不能跟儿子说小媛和他是同父异母的妹妹,这个秘密要烂在肚子里。
李宝明在阳台上吸完了半包烟,他终于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
李宝明刷完老张家的涂料已是晚上七点了,他脱下工作服,走出花园,外面已经下起了密密麻麻的细雨,街灯在雨雾笼罩下有些模糊,寒风凛冽,他左手插进右手的袖子里,右手插进左手的袖子里,边走边想那个万全之策。
突然,一阵刺耳的刹车声,李宝明在十字路口被一辆红色的小轿车撞出很远,重重的摔在地上一动不动,很快警车、救护车呼啸而来。
最先赶到医院的是李宝明的儿子,李宝明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断断续续的跟儿子说,小媛……是……你……妹妹……李宝明的老婆赶到医院的时候他已经死了。
办完李宝明的后事以后,老婆催儿子早点跟小媛结婚,儿子说什么也不行,爸爸临死的时候说小媛是我的妹妹。
李宝明的老婆很吃惊,过了一会儿又冷冷地说了两个字,活该。她想了很久,斩钉截铁地对儿子说,结吧,你爸爸不知道,他不是你亲爸!
儿子有些愕然:真的可以和小媛结婚?
??王德胜,男,辽宁省朝阳县尚志乡初级中学教师,中共党员。现年三十七岁。2010年开始写作,作品有电影剧本?《砬子山下》,中篇
《狼事》、《魔咒女人》,短篇 《二娘》。2011年开始小小说创作,已发表小小说数十篇,作品散见于 《现代家庭教育》、《作家天地》、
《微篇文学》、《青年作家》、《小说月刊》、《辽河》、《辽水文学》 等刊物。
丢不起中国人的脸
○王德胜
驴球操的瘪犊子,你把那鼎卖给日本人,我丢不起中国人的脸,老子剁了你!张老凿到厨房摸起菜刀就奔儿子水生去,水生见势不妙,哧溜,脚底抹油,跑了。
张老凿是土生土长的凌水湾人,靠打鱼为生。当年爷爷、爹爹在“陵水村惨案”中被日本人杀害,从小就在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长大了去当兵,因为天生罗圈腿,未能参军,就没有了报仇的机会,可对日本人的恨却成了身体的一部分,越长越大。
阳光被船桨打碎,鱼鳞一样撒在凌水湾的水面上,张老凿收起最后一次网,一条红色的大鲤鱼在船板上一个飞跃,落回水中。到嘴的肥肉岂能叫它溜走,张老凿跃身钻进水里,鱼没抓到,却在河床的淤泥中摸出一个香炉样的东西,正好老伴儿新抓了头小猪崽,拿回家当槽子使。
张老凿把香炉扔到院子里,叫老伴儿用水刷干净当猪槽子用。冲刷干净后的香炉叫人眼前一亮,那分明是一个四足的小鼎,美丽的纹饰,大气的造型,虽然全身布满锈迹,但却透出一股尊贵和霸气。张老凿虽然是个大老粗,却也倒吸一口冷气,妈了个巴子的,老子可能真的撞上了狗屎运!
水生最近显得神神兮兮的,老躲着张老凿,而且经常往家里领一些朋友,张老凿也没在意,直到有一天,水生跟张老凿说,爹,咱家那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张老凿下意识地向衣柜靠了靠,宝贝?咱家有啥宝贝?爹,别装了。水生从衣兜里掏出一沓照片,照片上赫然就是那小鼎。我找朋友看过了,是商代青铜鼎,值这个数,水声伸出四根指头在张老凿面前晃了晃,四百万!张老凿疯子一样扑向衣柜,发现那鼎还在,转过身骂到,你个小兔崽子,别想打它的主意!水生说,爹,您消消气,放在手里,就是一块烂铜,卖出去,才能变成大把大把的票子,有一个日本人,出五百万的高价,我看,卖给他算了。闭嘴,你个损犊子,真把你牛B透了,忘了你太爷、爷爷咋死的了,别说不卖,就是卖,也不能卖给日本人,我丢不起中国人的脸!张老凿脱下鞋子,劈头盖脸就打,水生一溜烟儿跑了。
后来水生真的把鼎卖给了日本人,气得张老凿大病一场,直到水生笑嘻嘻地把鼎抱给他时,他才知道,原来自己和那个日本人都被水生给耍了,日本人买去的是个赝品,水生说,我这叫借鸡生蛋,那个日本人是个棒槌。
两天后,电视里一个新闻镜头引起了张老凿和水生的注意,镜头里的人物就是那个买走了假鼎的日本人,看过新闻,才知道这个日本人叫佐佐木,他的爷爷曾是一位侵华的老兵,战后在旅顺管教所服刑,战争使他变成了魔鬼,中国人民的教育感化使他又变成了人,回国后,他一直感念旅顺人民的恩德,四处筹款,要给旅顺人民建一个中日友好博物馆,由于身体原因,未能达成心愿。佐佐木为了完成爷爷的心愿,出资兴建了中日友好博物馆,没想到,第一件文物就买了个赝品,觉得十分遗憾。张老凿看完新闻,只说了一句,我拷,这成啥鸡巴事儿了。便卷了纸烟,吧嗒吧嗒地抽起来。
一位老人和一位青年来到博物馆,馆长和佐佐木接见了他们。老人把一个红布包吃力的放在馆长的办公桌上,用颤抖的手打开红布包,这是真正的商代青铜鼎,我把它献给馆里,祖宗留下的东西,希望你们好好保管,别糟蹋了。老人又从兜里拿出一张银行卡,递给佐佐木,这是你买鼎的钱,五百万,一分不少,你收好。佐佐木有礼貌的给老人鞠了一躬,谢谢您,老人家。老人拉起儿子的手转身就走,只扔下一句话,不用谢,我是怕丢了中国人的脸!
爷俩走在路上,踏着橘红的夕阳。水生撅着嘴,一脸的不高兴,慢慢腾腾的挪着步子。张老凿却一身轻松,一边健步如飞,一边招呼身后的水生,快点走,回家还能打一网鱼,挣够了钱就给你娶婆娘!
??赤子,本名陈子赤,早年写诗,著有诗集?《是心在动》,由新疆出版社出版。当年获湘乡市文学艺术成果最高奖,之后写作零零散散,近年改写小小说,力图从诗的空虚走向小说的实在。近有小小说见于《湘乡日报》、《湘乡晚报》
《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领导文萃》?等转载。现供职湘乡市质监局,系湖南省作协会员,湘乡市作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真?爱?谋?杀
○赤?子
打渔那么久了,怕见到她,今天却偏偏让我遇到,而且是在异地这家著名的肿瘤医院,她作为医学教授我作为患者。
那位给您检查的女教授,对你很特别,我看见她的手在发抖,眼角还有泪水流出。她是不是认识你?细心的妻子等检查的医生们走后问我。在这么远的外地大医院,她怎么认识我呢?我对妻子说。
其实,我已知晓了她是谁。我的右耳外窝处有颗痣,她给我检查后,使劲地捏我那颗痣,不多不少,两下。虽然我的眼睛因脑瘤压迫视神经看不见,但那种对我特有的动作,我是刻骨铭心带进泥土也忘不了的。
应该有30多年了。
她是一个让人看一眼就不能忘的漂亮女孩。
阳春三月,她担着简易的行李从我干活的路边经过。队长说,她是三队新来的知青。我看了看,细小的眼睛顿时睁得大大。队长见我一脸花痴,瞪着酒后的红眼说:少跟她接触,别看她漂漂亮亮的,她家的出身是大地主,还有海外关系!
在当时的农村,我的条件应该是很好的,父亲是大队书记,自己又是回乡知青,根正苗红的准革命接班人,我想,追她做女朋友,应该是三个指头捡螺头的事。
她住队里的保管室,离我家很近。我有事没事地往她那走,总想做点让她对我产生好感的事。
可是,她一直对我冷冷的。直到有个冬天才峰回路转。那年,大队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她参加了,我也参加了。排练《白毛女》,我演大春,她演喜儿。半月的朝夕相处排练,我们相爱了。
一九七六年的冬天,我收到了应征入伍的通知书,临走的那天,她约我说有礼物送我。
她一身素洁的打扮,化了淡妆,十分得体和美丽。你已经很美丽了,大可不必化妆,我对她赞扬着。
她嫣然一笑,轻轻搂着我说:今晚我想把我完整地交给你……
那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啊……星月悄悄地羞落到了西山。
枕在她的怀里,我说我不想去当兵了,我要每天陪着你。
去吧,我等着你在部队的好消息。说完,她把床上那块少女初红的巾布拿给我:这是我送你的礼物。
分别的时候,她在我的耳痣上狠狠地捏了两下:不要忘了我!
我去了南海西沙的工程兵部队,条件非常艰苦,但每每收到她的来信,我就感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偶尔,我也偷偷地拿出她给我的“礼物”看看,我想她。
然而,一次在岛上修机场炸礁,一枚缓炸的哑炮将我的右手炸飞,脸部也伤得极难看。手术后,我照了照镜子。我不敢相信,镜子里那个相貌丑陋的人竟然是我。
虽然部队无微不至地关怀我,虽然她的信接踵而至,但我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我选择了跳海轻生……
我也不知被谁救起。醒来,我发现自己躺在雪白的病床上。部队首长说,我被打鱼归来的一名渔姑救起。
渔姑不久来看我,给我送来了石斑鱼汤。她并不是很漂亮,但她的鱼汤和羞答答的微笑告诉我,她喜欢我。
后来,我和那个渔姑结了婚。婚后的日子,我成了岛上的一名渔夫。我全然忘记了家乡忘记了她。听父母说,她一九七七年考取了医科大学,但她仍忘不了我,还哭着去海岛找过我。
是的,她找不到我,海岛作为军事基地,非岛民和军人是不能入岛的……
准备手术吧。一个学生样的实习医生对我说,教授说她要亲自为你做手术。
你们教授叫NDF吗?我无意地问实习医生。
手术前,我感觉到了她的温柔:抚摸着我的头,在我的耳痣上捏着捏着,轻轻地说:我给你做手术来了……她说的是普通话,但我的意识里,她还是在用家乡的土话对我说,就像过去初恋时的她。
脑瘤切除了,手术很成功,我恢复了视觉。
那天,一位穿着白大褂的人悄悄地来到我的病房。摘了口罩,我发现真的是她。
我找了你30多年……你有罪——你谋杀了一个女人一生的真爱……她这样说的时候,一滴泪悄悄滑过了脸颊。
??魏怀平,1963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洛阳二师外语系,爱好文学和写作。发表教学论文多篇。2012年开始学习小小说写作。在?《微篇文学》?上发表小小说?《三鞭子》?和?《戒烟》。
幸福的妞儿
○魏怀平
天蒙蒙亮了,启明星显出淡淡的白。路上行人极少。
去赶集的小黑早早起床了,拾掇一下装菜的车子,拉着向集上走去。
一阵微风迎面吹来,路边的树叶哗哗响。小黑打了个喷嚏。
突然,传来了一阵婴儿的哭声,那声音是极凄惨的,像饿极了的。小黑停了下来。
声音是从路边的一棵大梧桐树下传来的,他寻声望去,只见一个包袱里有一个婴儿,他抱起了婴儿,婴儿不哭了,包袱上有一张纸条和一个奶瓶,还有50元钱,纸条上有婴儿的出生日期,小黑明白了,这是弃婴。谁家的孩子不要了呀?她的妈妈怎么这么狠心呀,小黑仔细看婴儿,见是一个女婴,她长相极丑,小眼睛,豁嘴唇,脸极黑。小黑想,上天怎么这么不公?把丑陋给了这个婴儿,小黑又想,他自己孤苦伶仃一个人过,也不是办法,四十多了,还是光棍一条,因为家里穷说不上媳妇,爹妈又走的早。这个孩子莫非是上天送给他的?他心里一阵狂喜,紧紧地把婴儿抱在怀里。回到了家里。
从此,小黑他又当爹又当妈养活这个婴儿,他给婴儿起了名字叫妞儿,他没有养过孩子,就问邻居的婶子大娘,邻居们看到他捡了孩子,都替他高兴,告诉他怎样养活孩子,他买来了奶粉和白糖,从此,他就一把屎一把尿地养活妞儿了。
妞儿在半夜里有时有病了,不是哭,就是闹,小黑就抱起她找医生。有一次,妞儿发高烧,闹腾了一个晚上,小黑就彻夜未眠。养活她受的苦,只有小黑知道。在小黑的精心抚养下,渐渐地,妞儿记事了,她看到和她一样大的孩子都有妈妈,她就问小黑,爸爸,我妈妈呢?我要妈妈,小黑说,你的妈妈去很远的地方了,她不言语了,小手放在嘴里,羡慕地看着别的小朋友扑在妈妈的怀里。
很快地,到了上学的年龄了,妞儿觉得她大了,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成天哭着要妈妈,缠爸爸,她就一个人吃了饭上学,好让爸爸去卖菜挣钱。但是妞儿发现小朋友不和她一起玩,都嫌她长得丑,还有几个学生笑她兔子嘴,有几个男生用脚踢她,她伤心地哭了,远远地望着小伙伴们在快乐地做游戏,直到老师来了她才停止了哭泣。老师走到她跟前,蹲下来,用手摸着她的头,说,上学了,不哭。老师又批评那几个学生,不让学生歧视她,让他们一起玩。
妞儿从记事起,就感到了周围人们的白眼,除了爸爸,没有人喜欢她,来到学校,学生们都嘲笑她,她独自一个的时候就以泪洗面,她的性格显得十分内向,成天郁郁寡欢。她哭着对小黑说。我不想长这么丑。在学校里老师讲了白雪公主的故事,她知道白雪公主是一个美丽的姑娘,她就给小黑说,她不当灰姑娘,想当白雪公主,她多么想漂亮啊。小黑说,妞儿不哭,等爸有了钱,去医院给你看病,看好你就漂亮了。小黑去医院问过医生了,妞儿的嘴能治好,就是得花一笔钱,为此,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拼命地挣钱,为的是给妞儿治病。
妞儿觉得老师真好,就像妈妈,在学校老师对她格外关心,她能感觉到,老师不嫌她丑,老师给学生讲道理,说人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平等的,不能歧视残疾人。她真想叫一声老师妈妈,但是她不敢叫。
星期五下午,老师让妞儿和她一起走,老师要去妞儿的家里。这时,夕阳给大地洒下了一片金色的光芒。妞儿低着头慢慢地走,用脚尖踢路上的小石子。老师对妞儿说,妞儿不丑,老师爱妞儿,听了这话,妞儿抬起了头,妞儿觉得树上鸟叫得好听了,路边的小草都向她招手笑呢!
到家了,妞儿叫爸爸,小黑从厨房里出来了,炊烟把他的脸熏得黑黑的。老师对小黑说,听说你打算给妞儿看病?小黑说是,不想让妞儿受委屈了,只是钱不够。老师说,要去就抓紧时间去,差多少钱我借给你。你看行吗?小黑听到这话,一个劲地给老师鞠躬,说谢谢老师,谢谢老师。并对妞儿说,快谢谢老师,妞儿一下子明白了,老师为什么到她家里来,她一下跪在地上,给老师磕头,说,老师谢谢你。老师一把把妞儿拉起,搂在了怀里。
老师用手擦去了妞儿的满脸泪花。
??大旱天,本名龚昊平,供职于广西岑溪农村合作银行。广西小小说学会会员。有作品在
《小小说月刊》?发表。获“中南市政”城市生活百字小说、《小小说月刊》?杯中国第二届“闪小说”比赛优秀奖。
肉?铺?老?板
○大旱天
在我住家的楼下,新开了一间猪肉铺。开始时,我以为是肉贩批发猪肉来零售的,并没在意。
这个肉铺连招牌也没有。门口只摆一张肉台卖肉,但里面却有三张肉台将肉分散摆在上面,显得有条理了有点排场。每天还在肉台旁边摆两框新鲜的青菜。
我们街区离最近的菜市场也要转三条街道才到。本来每天早上绕几个街道买菜,权当锻炼,也是习惯了的。
这个肉铺里,只有夫妻两人经营。丈夫是一位近四十岁的中年汉子,黑黑的皮肤,剪了平头,看上去有点憨厚的样子。而女人却长得非常精致。她把头发束起来,瓜子型的脸上,几缕恰到好处的刘海,很自然地散放着,那双眼睛,让人一看,就感到她的精明干练中透着农村妇女特有诚实。
那天我有事早早出去,到返回时,又到了煮早餐的时间,一摸衣袋,却没有带钱,我试着问坐在门口的女主人,可不可以吃完早餐再给钱,谁知,他们夫妻的热情劲儿,好像是他们赊我的东西似的。男主人手脚麻利地称完猪肉,女主人不但把我赞了一通,还介绍了她的环保猪肉和环保青菜。
随着交往的次数多了,彼此熟悉起来。我经常会同他们聊天,我发现女主人虽然每天清早就起来干活,但她的那双手是白皙细嫩的,脸上也略施粉黛,比一般农村妇女更有朝气。他们也把我当老朋友一样,无话不说。
他们的老家在乡镇下面,家里的田地已经给别人耕作了。刚好他们夫妻俩都是不享受独生子女政策的独生子女,双方的老人都健在,赡养老人的重担全落在他们肩上,所以,他们也响应政府号召,只生了一个儿子。本来夫妻一直在乡镇的集市上卖猪肉的。今年,儿子考上县城里的重点高中,夫妻俩为了陪儿子,决定离开自己熟悉的人际圈和经营地。他的妻子说:“不怕你笑话,我们刚来那阵子,每天一头猪也卖不掉。那些寄卖的青菜根本无法顾及,曾经有打道回府的想法。
女主人说:“后来,还是我想出自己罚自己的办法,生意才慢慢好起来。”我一时转不过弯来,用眼睛柔柔地询问她是怎么回事。她用含羞的笑脸说:“大姐,还记得有一次,我们给每一个头天来买过猪肉的客人,给回等量猪肉的那次吗?”经她的提醒,我记起来了,那次我也得一份她送的猪肉。可那次,不是说,她丈夫不小心杀了一头时间不太长的种猪卖给我们吗?
她轻轻摇摇头,深情地望眼她的丈夫才说:“怎么会呢?我们夫妻俩已经杀了近二十年的猪呢。”“不过,现在好了,每天杀五头猪,还能捎带帮乡亲卖掉这些青菜,真的好开心”她接着说。
??李永康学员作品
纪东方,男,生于1968年,大专文化,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沧州文学院签约作家。作品散见《沧州日报》、《沧州晚报》、《无名文学》、《河北日报》、《中行职工报》、《金融时报》、《环渤海作家报》、《国风》
(诗歌月刊)、《百花园》、《济宁晚报》、中行职工网站等,作品集有《真水无香》
(合著)、《一只壁虎的捕猎方式》。另有作品入选多部文集。
○纪东方
哨所设在人迹罕至的大风口。当地的老百姓说,山上一年只刮两次风,夏天一次,冬天一次,一次刮半年。
冬天里的风刮起来的时候,山上就除了军装再也看不见绿色,方圆几十里除了山和就是光秃秃的石头。
大风刮了一天一夜,轮到新兵站哨了,一点也没有停歇的意思。
好像连山都刮散了,眼前飞沙走石,灰蒙蒙啥也看不清,耳朵里只听见呜呜的风声。不时有拳大的石头甩到哨位前。
一只石头滚进来,恰巧滚到新兵脚下。新兵用脚踢踢石头,发现石头会动,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鸟。
鸟一只翅膀耷拉,腿上也有血,不知道是冻的还是疼的,浑身哆嗦。新兵蹲下身子仔细看,鸟比麻雀大,比灰喜鹊小,秃尾巴,全身灰白,尾巴有一点黑毛。
下哨了,新兵把鸟两手小心翼翼捧回宿舍,找来剩米饭喂它。鸟见了生人也不害怕,瘸着腿一下一下艰难地吞米粒,吞一下仰一下脖子。老兵正在弹吉他,他拿茶缸子盛来半缸子温水,又找来药涂在伤口上,拿来绷带给它包扎。鸟吃饱喝足,拖拉伤腿在桌上走了一圈,啪嗒拉一摊屎,把新兵老兵都逗笑了。
两人商量给鸟起个名字。
老兵逗他说,这鸟秃毛乌灰,真丑。叫老丑吧。
新兵不愿意听,说,我看挺漂亮的。叫美美。
老兵用手拨拉着鸟的尾巴,喊,老丑,老丑。老丑是他老家狗的名字。鸟没有反应。
新兵细心用手指梳理鸟背上的羽毛,轻轻喊,美美。美美。美美是新兵一个女同学长得漂亮学习又好,他从来没有敢喊过她的名字。鸟咕咕叫了两声,新兵乐得差点蹦起来:她答应了,就叫美美。
转眼冬天的风刮过了,夏天的风刮起来。山变得绿乎乎的,石缝里钻出草和矮灌木。美美腿伤好了,却不愿意飞走。新兵上哨,俊美美就在哨所附近的石头缝里找东西吃,要不就站在石头上用细细的喙梳理羽毛。新兵下哨,它忽前忽后,像个小跑腿儿,扑棱扑棱往回跑。开饭的时候,新兵给它也盛一小盘米饭。吃不饱,它在盘子边站着不走;吃饱了,就扑棱扑棱跑回去,蜷缩到床角睡觉。一个月的功夫,美美不是来时的样子了,变得又胖又笨,像只半大鸡,翅膀拖不动笨身子,呼哒呼哒飞不了几步远。羽毛却变得水滑光亮,脱去一层绒毛,长出的新羽毛黑白花相间,细看能看出还真的有点漂亮。
没有美美的时候,新兵下了岗就看看书,看一周才送一次的报纸。然后闷闷地想家,想爹娘,想着想着就会偷偷流泪。老兵下了岗也是看看书,看一周才送一次的报纸。然后闷闷地想家,想爹娘,想谈了两年的对象,想退伍后安排工作,想着想着就会发愁。现在新兵想家的时候,就和美美说话,老兵发愁的时候,也和美美说话;美美咕噜咕噜的小眼睛瞪圆了,你说什么他听什么,高兴了咕咕叫,不高兴了也咕咕叫。美美咕咕一叫,新兵就不想家了,老兵也不发愁了。
这天,新兵在宿舍里和美美说话,连长突然领着班、排长们上山查岗来了。新兵手忙脚乱慌忙把美美放进抽屉。
按照条例,营房不得喂养宠物。新兵心怦怦跳。
连长满意地巡视一遍,然后坐在桌前和新兵说话。恰恰就在这时,抽屉里突然一声清脆的鸣叫。连长疑惑地一拉抽屉,美美几个月吃饱喝足,身材肥胖,在抽屉里憋得难受,憋出一泡稀屎来。新兵心都凉了,完了,露馅了。
美美不知道自己闯祸了,神气的在桌上走来走去,还咕咕地叫了几声。
新兵脸吓得黄了。
连长黑着脸,问:“哪弄来的鸟?”
新兵不敢回答,也不敢说不回答,声音像是在嗓子眼里挤出来 :“我………”
老兵打断他的话:“连长,这鸟是我养的。你处分我吧!”
新兵眼泪簌簌地说:“连长,处分我吧。让鸟留下,它会陪人说话。”
老兵几乎哽咽了:“连长,千万别赶它走,和它说话,就不想家了。”
连长像是被电了一下,站起来看着窗外看,好大一阵子没回头,好像一直看远处的山。看了一会儿,低下头慢慢地说:“通信员,明天到城里买个像样的鸟笼子。连个笼子都没有,像什么养鸟的样子?”
很快,山下的战士们都知道山上哨所有一只鸟。战士们传说,这只鸟不但会说话,会唱歌,还会给人跳舞解闷。战士们还发起给俊鸟起名的活动,有的说应该叫山里红,有的说应该叫边关月,还起了佳佳,团团,圆圆,等等。文书专门到城里图书馆查过,说这鸟应该叫山雀。
连长听了说,尽扯淡!我们就叫它百灵!
??雷三行,原名雷文锋,男,1972年生,陕西省柞水县人。年参加鲁迅文学院小说函授,2005年参加百花园杂志社的小小说函授,2008年在
《百花园·中外读点》 第10期发表处女作 《鬼》,并获得“全国反腐倡廉征文”优秀奖。此后陆续在 《短小说》、《青春》、
《天池·小小说》、《辽河》、《杂文月刊》、《小小说·大世界》、《精短小说》?等文学刊物上发表小小说。现在以小小说创作为主,兼写童话和故事。
○雷三行
城中村的街道上,一间不足十平方的操作间里,闷热,憋气。正是吃饭高峰时段,周边民工和大学生蜂拥而至。李发财既高兴又烦躁,和伙计们好一阵忙碌。
大厅里没有了客人催菜的声音,李发财脖子上挂着沾满油渍的毛巾从操作间出来,老婆在吧台整理菜谱,他正准备问这会儿卖了多少钱,老婆斜了一眼大厅前方。5号餐桌前,房东坐着喝茶,摇檀香木扇。
李发财不理老婆了,三两步来到房东面前:“叔啊,吃啥?”明知房东又来蹭饭,但他不像老婆那样爱理不理,他把房东喊得比他乡下的亲叔还要亲。几天前他批评老婆,说房东蹭饭算个啥,你没见这街上的房租直往上蹿,只要咱房东不涨房租,咱就烧高香了。
房东不提吃饭的事,冷不丁问一句:“你里面的操作间热吧?”李发财心里一阵温暖,城里人也知道乡下人不易了。他赶紧取好茶,换掉房东壶里的茶,喊一声“叔,你喝茶”。房东把紫砂壶捧在手里,鼻窟窿吸溜一声,说:“操作间里热是热点,可你把钱挣咧。”
李发财心里一沉,他很想说:我挣钱艰难着呢,我流汗挣钱;你呢,就因为城里有幢房子,整天跷着二郎腿,房租旱涝保丰收。这样的话他没说出口,绽开笑脸再次询问房东中午吃啥喝啥。房东仍摆手,摇扇喝茶。
好一会儿,房东开口:“小李,让你再去给人打工,你去不去?”
“当然不去了。”李发财本能的回答。替人掌厨当然比不上自己开店,开店虽担着风险,但是生意稍稍顺当,挣钱肯定是替人掌厨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房东收起檀香木扇,笑说:“如果我是厨师,我也不去。当老板和当伙计,那是天上地下。看看现在,你就可以从操作间里出来透透气,给你打工的伙计们不行吧。话说回来,你只是忙的时候进去帮一把。不忙的时候可以在大厅里,看看电视,看看报纸,逍遥着呢!”
他们每每吃饭喝酒,房东涨红着脸重复这些话。但是今天,房东既不吃饭也不喝酒。李发财摸不着头脑了。见李发财发愣,房东展开檀香木扇说:“你替人打工那几年,挣钱不多吧?据说你娶老婆还啃了你父亲的老本。但是现在,你讨小老婆也不愁钱了。”
李发财憨笑,看一眼老婆说:“城里人的心思咱想都不敢想。咱儿子在城里上学花费大着哩。”
房东收住脸上的笑,放下紫砂壶,放下檀香木扇,说:“你们赚钱了,可别忘了老叔。”“咋能忘了叔的恩情呢,没你的房子我们能赚钱?”李发财一脸的真诚。房东叹口气,说:“这条街早已经涨房租了,我前面没向你们提这事,但是别人都涨了,咱不涨不行。”
李发财心里咯噔一声,脸上的汗如决堤的水,涌出来。他站起身,小心地给房东紫砂壶里再次蓄水,一张笑脸说:“我知道叔会照顾我们的。”“咱房子这地点咋样,能赚钱吧?”房东抚着他的紫砂壶问,李发财点头。“咱这房子,地点好,风水好,谁来都赚钱。”房东喝口茶,说,“别人涨三万,咱不多涨。小李,咱俩啥关系,我只多涨一万——四万,怎么样?”
李发财心里只觉得苦。租房东的房子开店,只是近两年生意好,赚了钱。早年房租一年四万,后来一年涨一万,去年涨两万,没想到今年房东竟然一下子涨四万。现在不说一年赚多少,给整天坐在屋里收钱的房东就要掏出十几万。李发财苦着脸不说话。
房东端起紫砂壶,收起檀香木扇,丢下话:“你们考虑吧,昨天有人向我打听租房的事。我能把房子租给别人赚钱——”
房东出去了。
“不干了!”老婆说。
“不干了!”李发财说。
“咱重新找个地方?”
“对,重找地方。”
当天下午,李发财捏着一瓶矿泉水,在城里城外东西南北跑了很多地方,但是,不是地点太偏没有固定食客,就是房租更贵更吓人。
第二天下午,房东捧着紫砂壶踅进大厅,李发财告诉房东同意加房租。“这就对了。趁你们现在的好运气多赚点钱,今后——”房东冲吧台李发财老婆喊,“今天我请客,弄几个好菜,我陪咱兄弟喝两盅。”
很少主动请客的房东,今天请李发财喝酒了。李发财趁着喝了几盅酒,说房东就像他们村里旧社会的地主,只收租子不干活。房东愣了一下,苦笑着说:“再有两年,咱们就一样了。拆迁马上到咱村,到时也把咱赶出老先人留下的地方,赶到高空中的鸽子笼里;兄弟你有手艺赚钱,我啥都没有了——兄弟,你别怪我多涨一万,咱老娘有心脏病,儿子闺女上大学——”
看着房东的苦瓜脸,李发财可怜起他了,他倒希望城市不拆迁,哪怕每年给房东多交房租他也乐意。但是对于城市拆迁,城里人都没办法的事,一个乡下人又有啥办法呢。于是,他们再次举起酒杯,最后,他们都喝醉了。
??王大举,曾用笔名王枫,四川达县人,生于70年代。1985年开始小小说创作,并发表处女作
《A的惊愕》,1992年9月停笔,2010年继续小小说写作。现有小小说、新闻、通讯200余篇发表于
《少年百科知识报》、《少年作家报》、《西部作文报》、《通川日报》、《小说选刊》、《川东文学》、《青年作家》 等。
真的可以结婚
○王大举
李宝明回家还没坐下,老婆就神神秘秘的跟他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儿子和楼上的小媛谈上了。
李宝明心一揪,很是吃惊,和小媛谈上了?
老婆挪了挪陷在沙发里的蛇腰,拿起电视遥控把音量调到静音,有声有色地说,前天小媛买了一袋米回来,我和儿子正好在楼下遇到,儿子主动帮她把米提到楼上,小媛问儿子会不会弄电脑,她的电脑上不了网,儿子从小就爱玩电脑,他捣弄了几下就可以上网了,回来就加上了小媛的QQ,昨天儿子除了吃饭就没有离开过电脑,QQ聊天的滴滴声响个不停。今天上午小媛和儿子一起出去逛街了。
李宝明心里急得直跺脚,他说,小媛不行。
老婆急了,小媛怎么不行?哪里配不上咱儿子?
李宝明急中生智,想了想说,小媛是单亲家庭长大的,肯定脾气古怪。
老婆丢下手中的遥控板没好气地说,小媛不嫌弃儿子就不错了,小媛今年二十三,儿子大她五岁。谁说单亲家庭的孩子就脾气古怪?我看小媛这孩子就是好。
李宝明的手机响了,是包工头打来的,叫他下午要把幸福花园老张家的涂料刷完。他接完电话就骂娘,老子回来还没落座,催,催,催,边骂边抄起工作服就出去。
老婆坐在沙发上冷冰冰的丢给他两字,活该!每次李宝明要是抱怨累抱怨苦的时候,老婆都会说他活该。也难怪,他原来在信用社当主任,因为经济问题和不正当男女关系受处分被开除了。
李宝明掏出烟点上,深深的吸了一口,一定要想办法阻挡儿子和小媛。他边走边想,要快速拆散他们。他有些恨老天故意作弄自己,为什么这么巧,新买的房子就和小媛同一个花园同一栋,而且楼上楼下,偏偏儿子和小媛好上了。
李宝明到了幸福花园老张家开始调涂料,心里急呀,他和小媛妈妈的事在心里藏了二十多年了,老婆不知道,周围的人都不知道,小媛的妈妈一直没有嫁人,在深圳一边打工一边抚养小媛。
李宝明调好涂料摘下口罩走到阳台上,他没有心思刷涂料,他又点燃一支烟深深的吸了一口,肯定不能跟儿子说小媛和他是同父异母的妹妹,这个秘密要烂在肚子里。
李宝明在阳台上吸完了半包烟,他终于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
李宝明刷完老张家的涂料已是晚上七点了,他脱下工作服,走出花园,外面已经下起了密密麻麻的细雨,街灯在雨雾笼罩下有些模糊,寒风凛冽,他左手插进右手的袖子里,右手插进左手的袖子里,边走边想那个万全之策。
突然,一阵刺耳的刹车声,李宝明在十字路口被一辆红色的小轿车撞出很远,重重的摔在地上一动不动,很快警车、救护车呼啸而来。
最先赶到医院的是李宝明的儿子,李宝明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断断续续的跟儿子说,小媛……是……你……妹妹……李宝明的老婆赶到医院的时候他已经死了。
办完李宝明的后事以后,老婆催儿子早点跟小媛结婚,儿子说什么也不行,爸爸临死的时候说小媛是我的妹妹。
李宝明的老婆很吃惊,过了一会儿又冷冷地说了两个字,活该。她想了很久,斩钉截铁地对儿子说,结吧,你爸爸不知道,他不是你亲爸!
儿子有些愕然:真的可以和小媛结婚?
??王德胜,男,辽宁省朝阳县尚志乡初级中学教师,中共党员。现年三十七岁。2010年开始写作,作品有电影剧本?《砬子山下》,中篇
《狼事》、《魔咒女人》,短篇 《二娘》。2011年开始小小说创作,已发表小小说数十篇,作品散见于 《现代家庭教育》、《作家天地》、
《微篇文学》、《青年作家》、《小说月刊》、《辽河》、《辽水文学》 等刊物。
丢不起中国人的脸
○王德胜
驴球操的瘪犊子,你把那鼎卖给日本人,我丢不起中国人的脸,老子剁了你!张老凿到厨房摸起菜刀就奔儿子水生去,水生见势不妙,哧溜,脚底抹油,跑了。
张老凿是土生土长的凌水湾人,靠打鱼为生。当年爷爷、爹爹在“陵水村惨案”中被日本人杀害,从小就在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长大了去当兵,因为天生罗圈腿,未能参军,就没有了报仇的机会,可对日本人的恨却成了身体的一部分,越长越大。
阳光被船桨打碎,鱼鳞一样撒在凌水湾的水面上,张老凿收起最后一次网,一条红色的大鲤鱼在船板上一个飞跃,落回水中。到嘴的肥肉岂能叫它溜走,张老凿跃身钻进水里,鱼没抓到,却在河床的淤泥中摸出一个香炉样的东西,正好老伴儿新抓了头小猪崽,拿回家当槽子使。
张老凿把香炉扔到院子里,叫老伴儿用水刷干净当猪槽子用。冲刷干净后的香炉叫人眼前一亮,那分明是一个四足的小鼎,美丽的纹饰,大气的造型,虽然全身布满锈迹,但却透出一股尊贵和霸气。张老凿虽然是个大老粗,却也倒吸一口冷气,妈了个巴子的,老子可能真的撞上了狗屎运!
水生最近显得神神兮兮的,老躲着张老凿,而且经常往家里领一些朋友,张老凿也没在意,直到有一天,水生跟张老凿说,爹,咱家那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张老凿下意识地向衣柜靠了靠,宝贝?咱家有啥宝贝?爹,别装了。水生从衣兜里掏出一沓照片,照片上赫然就是那小鼎。我找朋友看过了,是商代青铜鼎,值这个数,水声伸出四根指头在张老凿面前晃了晃,四百万!张老凿疯子一样扑向衣柜,发现那鼎还在,转过身骂到,你个小兔崽子,别想打它的主意!水生说,爹,您消消气,放在手里,就是一块烂铜,卖出去,才能变成大把大把的票子,有一个日本人,出五百万的高价,我看,卖给他算了。闭嘴,你个损犊子,真把你牛B透了,忘了你太爷、爷爷咋死的了,别说不卖,就是卖,也不能卖给日本人,我丢不起中国人的脸!张老凿脱下鞋子,劈头盖脸就打,水生一溜烟儿跑了。
后来水生真的把鼎卖给了日本人,气得张老凿大病一场,直到水生笑嘻嘻地把鼎抱给他时,他才知道,原来自己和那个日本人都被水生给耍了,日本人买去的是个赝品,水生说,我这叫借鸡生蛋,那个日本人是个棒槌。
两天后,电视里一个新闻镜头引起了张老凿和水生的注意,镜头里的人物就是那个买走了假鼎的日本人,看过新闻,才知道这个日本人叫佐佐木,他的爷爷曾是一位侵华的老兵,战后在旅顺管教所服刑,战争使他变成了魔鬼,中国人民的教育感化使他又变成了人,回国后,他一直感念旅顺人民的恩德,四处筹款,要给旅顺人民建一个中日友好博物馆,由于身体原因,未能达成心愿。佐佐木为了完成爷爷的心愿,出资兴建了中日友好博物馆,没想到,第一件文物就买了个赝品,觉得十分遗憾。张老凿看完新闻,只说了一句,我拷,这成啥鸡巴事儿了。便卷了纸烟,吧嗒吧嗒地抽起来。
一位老人和一位青年来到博物馆,馆长和佐佐木接见了他们。老人把一个红布包吃力的放在馆长的办公桌上,用颤抖的手打开红布包,这是真正的商代青铜鼎,我把它献给馆里,祖宗留下的东西,希望你们好好保管,别糟蹋了。老人又从兜里拿出一张银行卡,递给佐佐木,这是你买鼎的钱,五百万,一分不少,你收好。佐佐木有礼貌的给老人鞠了一躬,谢谢您,老人家。老人拉起儿子的手转身就走,只扔下一句话,不用谢,我是怕丢了中国人的脸!
爷俩走在路上,踏着橘红的夕阳。水生撅着嘴,一脸的不高兴,慢慢腾腾的挪着步子。张老凿却一身轻松,一边健步如飞,一边招呼身后的水生,快点走,回家还能打一网鱼,挣够了钱就给你娶婆娘!
??赤子,本名陈子赤,早年写诗,著有诗集?《是心在动》,由新疆出版社出版。当年获湘乡市文学艺术成果最高奖,之后写作零零散散,近年改写小小说,力图从诗的空虚走向小说的实在。近有小小说见于《湘乡日报》、《湘乡晚报》
《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领导文萃》?等转载。现供职湘乡市质监局,系湖南省作协会员,湘乡市作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真?爱?谋?杀
○赤?子
打渔那么久了,怕见到她,今天却偏偏让我遇到,而且是在异地这家著名的肿瘤医院,她作为医学教授我作为患者。
那位给您检查的女教授,对你很特别,我看见她的手在发抖,眼角还有泪水流出。她是不是认识你?细心的妻子等检查的医生们走后问我。在这么远的外地大医院,她怎么认识我呢?我对妻子说。
其实,我已知晓了她是谁。我的右耳外窝处有颗痣,她给我检查后,使劲地捏我那颗痣,不多不少,两下。虽然我的眼睛因脑瘤压迫视神经看不见,但那种对我特有的动作,我是刻骨铭心带进泥土也忘不了的。
应该有30多年了。
她是一个让人看一眼就不能忘的漂亮女孩。
阳春三月,她担着简易的行李从我干活的路边经过。队长说,她是三队新来的知青。我看了看,细小的眼睛顿时睁得大大。队长见我一脸花痴,瞪着酒后的红眼说:少跟她接触,别看她漂漂亮亮的,她家的出身是大地主,还有海外关系!
在当时的农村,我的条件应该是很好的,父亲是大队书记,自己又是回乡知青,根正苗红的准革命接班人,我想,追她做女朋友,应该是三个指头捡螺头的事。
她住队里的保管室,离我家很近。我有事没事地往她那走,总想做点让她对我产生好感的事。
可是,她一直对我冷冷的。直到有个冬天才峰回路转。那年,大队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她参加了,我也参加了。排练《白毛女》,我演大春,她演喜儿。半月的朝夕相处排练,我们相爱了。
一九七六年的冬天,我收到了应征入伍的通知书,临走的那天,她约我说有礼物送我。
她一身素洁的打扮,化了淡妆,十分得体和美丽。你已经很美丽了,大可不必化妆,我对她赞扬着。
她嫣然一笑,轻轻搂着我说:今晚我想把我完整地交给你……
那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啊……星月悄悄地羞落到了西山。
枕在她的怀里,我说我不想去当兵了,我要每天陪着你。
去吧,我等着你在部队的好消息。说完,她把床上那块少女初红的巾布拿给我:这是我送你的礼物。
分别的时候,她在我的耳痣上狠狠地捏了两下:不要忘了我!
我去了南海西沙的工程兵部队,条件非常艰苦,但每每收到她的来信,我就感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偶尔,我也偷偷地拿出她给我的“礼物”看看,我想她。
然而,一次在岛上修机场炸礁,一枚缓炸的哑炮将我的右手炸飞,脸部也伤得极难看。手术后,我照了照镜子。我不敢相信,镜子里那个相貌丑陋的人竟然是我。
虽然部队无微不至地关怀我,虽然她的信接踵而至,但我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我选择了跳海轻生……
我也不知被谁救起。醒来,我发现自己躺在雪白的病床上。部队首长说,我被打鱼归来的一名渔姑救起。
渔姑不久来看我,给我送来了石斑鱼汤。她并不是很漂亮,但她的鱼汤和羞答答的微笑告诉我,她喜欢我。
后来,我和那个渔姑结了婚。婚后的日子,我成了岛上的一名渔夫。我全然忘记了家乡忘记了她。听父母说,她一九七七年考取了医科大学,但她仍忘不了我,还哭着去海岛找过我。
是的,她找不到我,海岛作为军事基地,非岛民和军人是不能入岛的……
准备手术吧。一个学生样的实习医生对我说,教授说她要亲自为你做手术。
你们教授叫NDF吗?我无意地问实习医生。
手术前,我感觉到了她的温柔:抚摸着我的头,在我的耳痣上捏着捏着,轻轻地说:我给你做手术来了……她说的是普通话,但我的意识里,她还是在用家乡的土话对我说,就像过去初恋时的她。
脑瘤切除了,手术很成功,我恢复了视觉。
那天,一位穿着白大褂的人悄悄地来到我的病房。摘了口罩,我发现真的是她。
我找了你30多年……你有罪——你谋杀了一个女人一生的真爱……她这样说的时候,一滴泪悄悄滑过了脸颊。
??魏怀平,1963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洛阳二师外语系,爱好文学和写作。发表教学论文多篇。2012年开始学习小小说写作。在?《微篇文学》?上发表小小说?《三鞭子》?和?《戒烟》。
幸福的妞儿
○魏怀平
天蒙蒙亮了,启明星显出淡淡的白。路上行人极少。
去赶集的小黑早早起床了,拾掇一下装菜的车子,拉着向集上走去。
一阵微风迎面吹来,路边的树叶哗哗响。小黑打了个喷嚏。
突然,传来了一阵婴儿的哭声,那声音是极凄惨的,像饿极了的。小黑停了下来。
声音是从路边的一棵大梧桐树下传来的,他寻声望去,只见一个包袱里有一个婴儿,他抱起了婴儿,婴儿不哭了,包袱上有一张纸条和一个奶瓶,还有50元钱,纸条上有婴儿的出生日期,小黑明白了,这是弃婴。谁家的孩子不要了呀?她的妈妈怎么这么狠心呀,小黑仔细看婴儿,见是一个女婴,她长相极丑,小眼睛,豁嘴唇,脸极黑。小黑想,上天怎么这么不公?把丑陋给了这个婴儿,小黑又想,他自己孤苦伶仃一个人过,也不是办法,四十多了,还是光棍一条,因为家里穷说不上媳妇,爹妈又走的早。这个孩子莫非是上天送给他的?他心里一阵狂喜,紧紧地把婴儿抱在怀里。回到了家里。
从此,小黑他又当爹又当妈养活这个婴儿,他给婴儿起了名字叫妞儿,他没有养过孩子,就问邻居的婶子大娘,邻居们看到他捡了孩子,都替他高兴,告诉他怎样养活孩子,他买来了奶粉和白糖,从此,他就一把屎一把尿地养活妞儿了。
妞儿在半夜里有时有病了,不是哭,就是闹,小黑就抱起她找医生。有一次,妞儿发高烧,闹腾了一个晚上,小黑就彻夜未眠。养活她受的苦,只有小黑知道。在小黑的精心抚养下,渐渐地,妞儿记事了,她看到和她一样大的孩子都有妈妈,她就问小黑,爸爸,我妈妈呢?我要妈妈,小黑说,你的妈妈去很远的地方了,她不言语了,小手放在嘴里,羡慕地看着别的小朋友扑在妈妈的怀里。
很快地,到了上学的年龄了,妞儿觉得她大了,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成天哭着要妈妈,缠爸爸,她就一个人吃了饭上学,好让爸爸去卖菜挣钱。但是妞儿发现小朋友不和她一起玩,都嫌她长得丑,还有几个学生笑她兔子嘴,有几个男生用脚踢她,她伤心地哭了,远远地望着小伙伴们在快乐地做游戏,直到老师来了她才停止了哭泣。老师走到她跟前,蹲下来,用手摸着她的头,说,上学了,不哭。老师又批评那几个学生,不让学生歧视她,让他们一起玩。
妞儿从记事起,就感到了周围人们的白眼,除了爸爸,没有人喜欢她,来到学校,学生们都嘲笑她,她独自一个的时候就以泪洗面,她的性格显得十分内向,成天郁郁寡欢。她哭着对小黑说。我不想长这么丑。在学校里老师讲了白雪公主的故事,她知道白雪公主是一个美丽的姑娘,她就给小黑说,她不当灰姑娘,想当白雪公主,她多么想漂亮啊。小黑说,妞儿不哭,等爸有了钱,去医院给你看病,看好你就漂亮了。小黑去医院问过医生了,妞儿的嘴能治好,就是得花一笔钱,为此,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拼命地挣钱,为的是给妞儿治病。
妞儿觉得老师真好,就像妈妈,在学校老师对她格外关心,她能感觉到,老师不嫌她丑,老师给学生讲道理,说人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平等的,不能歧视残疾人。她真想叫一声老师妈妈,但是她不敢叫。
星期五下午,老师让妞儿和她一起走,老师要去妞儿的家里。这时,夕阳给大地洒下了一片金色的光芒。妞儿低着头慢慢地走,用脚尖踢路上的小石子。老师对妞儿说,妞儿不丑,老师爱妞儿,听了这话,妞儿抬起了头,妞儿觉得树上鸟叫得好听了,路边的小草都向她招手笑呢!
到家了,妞儿叫爸爸,小黑从厨房里出来了,炊烟把他的脸熏得黑黑的。老师对小黑说,听说你打算给妞儿看病?小黑说是,不想让妞儿受委屈了,只是钱不够。老师说,要去就抓紧时间去,差多少钱我借给你。你看行吗?小黑听到这话,一个劲地给老师鞠躬,说谢谢老师,谢谢老师。并对妞儿说,快谢谢老师,妞儿一下子明白了,老师为什么到她家里来,她一下跪在地上,给老师磕头,说,老师谢谢你。老师一把把妞儿拉起,搂在了怀里。
老师用手擦去了妞儿的满脸泪花。
??大旱天,本名龚昊平,供职于广西岑溪农村合作银行。广西小小说学会会员。有作品在
《小小说月刊》?发表。获“中南市政”城市生活百字小说、《小小说月刊》?杯中国第二届“闪小说”比赛优秀奖。
肉?铺?老?板
○大旱天
在我住家的楼下,新开了一间猪肉铺。开始时,我以为是肉贩批发猪肉来零售的,并没在意。
这个肉铺连招牌也没有。门口只摆一张肉台卖肉,但里面却有三张肉台将肉分散摆在上面,显得有条理了有点排场。每天还在肉台旁边摆两框新鲜的青菜。
我们街区离最近的菜市场也要转三条街道才到。本来每天早上绕几个街道买菜,权当锻炼,也是习惯了的。
这个肉铺里,只有夫妻两人经营。丈夫是一位近四十岁的中年汉子,黑黑的皮肤,剪了平头,看上去有点憨厚的样子。而女人却长得非常精致。她把头发束起来,瓜子型的脸上,几缕恰到好处的刘海,很自然地散放着,那双眼睛,让人一看,就感到她的精明干练中透着农村妇女特有诚实。
那天我有事早早出去,到返回时,又到了煮早餐的时间,一摸衣袋,却没有带钱,我试着问坐在门口的女主人,可不可以吃完早餐再给钱,谁知,他们夫妻的热情劲儿,好像是他们赊我的东西似的。男主人手脚麻利地称完猪肉,女主人不但把我赞了一通,还介绍了她的环保猪肉和环保青菜。
随着交往的次数多了,彼此熟悉起来。我经常会同他们聊天,我发现女主人虽然每天清早就起来干活,但她的那双手是白皙细嫩的,脸上也略施粉黛,比一般农村妇女更有朝气。他们也把我当老朋友一样,无话不说。
他们的老家在乡镇下面,家里的田地已经给别人耕作了。刚好他们夫妻俩都是不享受独生子女政策的独生子女,双方的老人都健在,赡养老人的重担全落在他们肩上,所以,他们也响应政府号召,只生了一个儿子。本来夫妻一直在乡镇的集市上卖猪肉的。今年,儿子考上县城里的重点高中,夫妻俩为了陪儿子,决定离开自己熟悉的人际圈和经营地。他的妻子说:“不怕你笑话,我们刚来那阵子,每天一头猪也卖不掉。那些寄卖的青菜根本无法顾及,曾经有打道回府的想法。
女主人说:“后来,还是我想出自己罚自己的办法,生意才慢慢好起来。”我一时转不过弯来,用眼睛柔柔地询问她是怎么回事。她用含羞的笑脸说:“大姐,还记得有一次,我们给每一个头天来买过猪肉的客人,给回等量猪肉的那次吗?”经她的提醒,我记起来了,那次我也得一份她送的猪肉。可那次,不是说,她丈夫不小心杀了一头时间不太长的种猪卖给我们吗?
她轻轻摇摇头,深情地望眼她的丈夫才说:“怎么会呢?我们夫妻俩已经杀了近二十年的猪呢。”“不过,现在好了,每天杀五头猪,还能捎带帮乡亲卖掉这些青菜,真的好开心”她接着说。
??李永康学员作品
纪东方,男,生于1968年,大专文化,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沧州文学院签约作家。作品散见《沧州日报》、《沧州晚报》、《无名文学》、《河北日报》、《中行职工报》、《金融时报》、《环渤海作家报》、《国风》
(诗歌月刊)、《百花园》、《济宁晚报》、中行职工网站等,作品集有《真水无香》
(合著)、《一只壁虎的捕猎方式》。另有作品入选多部文集。
○纪东方
哨所设在人迹罕至的大风口。当地的老百姓说,山上一年只刮两次风,夏天一次,冬天一次,一次刮半年。
冬天里的风刮起来的时候,山上就除了军装再也看不见绿色,方圆几十里除了山和就是光秃秃的石头。
大风刮了一天一夜,轮到新兵站哨了,一点也没有停歇的意思。
好像连山都刮散了,眼前飞沙走石,灰蒙蒙啥也看不清,耳朵里只听见呜呜的风声。不时有拳大的石头甩到哨位前。
一只石头滚进来,恰巧滚到新兵脚下。新兵用脚踢踢石头,发现石头会动,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鸟。
鸟一只翅膀耷拉,腿上也有血,不知道是冻的还是疼的,浑身哆嗦。新兵蹲下身子仔细看,鸟比麻雀大,比灰喜鹊小,秃尾巴,全身灰白,尾巴有一点黑毛。
下哨了,新兵把鸟两手小心翼翼捧回宿舍,找来剩米饭喂它。鸟见了生人也不害怕,瘸着腿一下一下艰难地吞米粒,吞一下仰一下脖子。老兵正在弹吉他,他拿茶缸子盛来半缸子温水,又找来药涂在伤口上,拿来绷带给它包扎。鸟吃饱喝足,拖拉伤腿在桌上走了一圈,啪嗒拉一摊屎,把新兵老兵都逗笑了。
两人商量给鸟起个名字。
老兵逗他说,这鸟秃毛乌灰,真丑。叫老丑吧。
新兵不愿意听,说,我看挺漂亮的。叫美美。
老兵用手拨拉着鸟的尾巴,喊,老丑,老丑。老丑是他老家狗的名字。鸟没有反应。
新兵细心用手指梳理鸟背上的羽毛,轻轻喊,美美。美美。美美是新兵一个女同学长得漂亮学习又好,他从来没有敢喊过她的名字。鸟咕咕叫了两声,新兵乐得差点蹦起来:她答应了,就叫美美。
转眼冬天的风刮过了,夏天的风刮起来。山变得绿乎乎的,石缝里钻出草和矮灌木。美美腿伤好了,却不愿意飞走。新兵上哨,俊美美就在哨所附近的石头缝里找东西吃,要不就站在石头上用细细的喙梳理羽毛。新兵下哨,它忽前忽后,像个小跑腿儿,扑棱扑棱往回跑。开饭的时候,新兵给它也盛一小盘米饭。吃不饱,它在盘子边站着不走;吃饱了,就扑棱扑棱跑回去,蜷缩到床角睡觉。一个月的功夫,美美不是来时的样子了,变得又胖又笨,像只半大鸡,翅膀拖不动笨身子,呼哒呼哒飞不了几步远。羽毛却变得水滑光亮,脱去一层绒毛,长出的新羽毛黑白花相间,细看能看出还真的有点漂亮。
没有美美的时候,新兵下了岗就看看书,看一周才送一次的报纸。然后闷闷地想家,想爹娘,想着想着就会偷偷流泪。老兵下了岗也是看看书,看一周才送一次的报纸。然后闷闷地想家,想爹娘,想谈了两年的对象,想退伍后安排工作,想着想着就会发愁。现在新兵想家的时候,就和美美说话,老兵发愁的时候,也和美美说话;美美咕噜咕噜的小眼睛瞪圆了,你说什么他听什么,高兴了咕咕叫,不高兴了也咕咕叫。美美咕咕一叫,新兵就不想家了,老兵也不发愁了。
这天,新兵在宿舍里和美美说话,连长突然领着班、排长们上山查岗来了。新兵手忙脚乱慌忙把美美放进抽屉。
按照条例,营房不得喂养宠物。新兵心怦怦跳。
连长满意地巡视一遍,然后坐在桌前和新兵说话。恰恰就在这时,抽屉里突然一声清脆的鸣叫。连长疑惑地一拉抽屉,美美几个月吃饱喝足,身材肥胖,在抽屉里憋得难受,憋出一泡稀屎来。新兵心都凉了,完了,露馅了。
美美不知道自己闯祸了,神气的在桌上走来走去,还咕咕地叫了几声。
新兵脸吓得黄了。
连长黑着脸,问:“哪弄来的鸟?”
新兵不敢回答,也不敢说不回答,声音像是在嗓子眼里挤出来 :“我………”
老兵打断他的话:“连长,这鸟是我养的。你处分我吧!”
新兵眼泪簌簌地说:“连长,处分我吧。让鸟留下,它会陪人说话。”
老兵几乎哽咽了:“连长,千万别赶它走,和它说话,就不想家了。”
连长像是被电了一下,站起来看着窗外看,好大一阵子没回头,好像一直看远处的山。看了一会儿,低下头慢慢地说:“通信员,明天到城里买个像样的鸟笼子。连个笼子都没有,像什么养鸟的样子?”
很快,山下的战士们都知道山上哨所有一只鸟。战士们传说,这只鸟不但会说话,会唱歌,还会给人跳舞解闷。战士们还发起给俊鸟起名的活动,有的说应该叫山里红,有的说应该叫边关月,还起了佳佳,团团,圆圆,等等。文书专门到城里图书馆查过,说这鸟应该叫山雀。
连长听了说,尽扯淡!我们就叫它百灵!
??雷三行,原名雷文锋,男,1972年生,陕西省柞水县人。年参加鲁迅文学院小说函授,2005年参加百花园杂志社的小小说函授,2008年在
《百花园·中外读点》 第10期发表处女作 《鬼》,并获得“全国反腐倡廉征文”优秀奖。此后陆续在 《短小说》、《青春》、
《天池·小小说》、《辽河》、《杂文月刊》、《小小说·大世界》、《精短小说》?等文学刊物上发表小小说。现在以小小说创作为主,兼写童话和故事。
○雷三行
城中村的街道上,一间不足十平方的操作间里,闷热,憋气。正是吃饭高峰时段,周边民工和大学生蜂拥而至。李发财既高兴又烦躁,和伙计们好一阵忙碌。
大厅里没有了客人催菜的声音,李发财脖子上挂着沾满油渍的毛巾从操作间出来,老婆在吧台整理菜谱,他正准备问这会儿卖了多少钱,老婆斜了一眼大厅前方。5号餐桌前,房东坐着喝茶,摇檀香木扇。
李发财不理老婆了,三两步来到房东面前:“叔啊,吃啥?”明知房东又来蹭饭,但他不像老婆那样爱理不理,他把房东喊得比他乡下的亲叔还要亲。几天前他批评老婆,说房东蹭饭算个啥,你没见这街上的房租直往上蹿,只要咱房东不涨房租,咱就烧高香了。
房东不提吃饭的事,冷不丁问一句:“你里面的操作间热吧?”李发财心里一阵温暖,城里人也知道乡下人不易了。他赶紧取好茶,换掉房东壶里的茶,喊一声“叔,你喝茶”。房东把紫砂壶捧在手里,鼻窟窿吸溜一声,说:“操作间里热是热点,可你把钱挣咧。”
李发财心里一沉,他很想说:我挣钱艰难着呢,我流汗挣钱;你呢,就因为城里有幢房子,整天跷着二郎腿,房租旱涝保丰收。这样的话他没说出口,绽开笑脸再次询问房东中午吃啥喝啥。房东仍摆手,摇扇喝茶。
好一会儿,房东开口:“小李,让你再去给人打工,你去不去?”
“当然不去了。”李发财本能的回答。替人掌厨当然比不上自己开店,开店虽担着风险,但是生意稍稍顺当,挣钱肯定是替人掌厨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房东收起檀香木扇,笑说:“如果我是厨师,我也不去。当老板和当伙计,那是天上地下。看看现在,你就可以从操作间里出来透透气,给你打工的伙计们不行吧。话说回来,你只是忙的时候进去帮一把。不忙的时候可以在大厅里,看看电视,看看报纸,逍遥着呢!”
他们每每吃饭喝酒,房东涨红着脸重复这些话。但是今天,房东既不吃饭也不喝酒。李发财摸不着头脑了。见李发财发愣,房东展开檀香木扇说:“你替人打工那几年,挣钱不多吧?据说你娶老婆还啃了你父亲的老本。但是现在,你讨小老婆也不愁钱了。”
李发财憨笑,看一眼老婆说:“城里人的心思咱想都不敢想。咱儿子在城里上学花费大着哩。”
房东收住脸上的笑,放下紫砂壶,放下檀香木扇,说:“你们赚钱了,可别忘了老叔。”“咋能忘了叔的恩情呢,没你的房子我们能赚钱?”李发财一脸的真诚。房东叹口气,说:“这条街早已经涨房租了,我前面没向你们提这事,但是别人都涨了,咱不涨不行。”
李发财心里咯噔一声,脸上的汗如决堤的水,涌出来。他站起身,小心地给房东紫砂壶里再次蓄水,一张笑脸说:“我知道叔会照顾我们的。”“咱房子这地点咋样,能赚钱吧?”房东抚着他的紫砂壶问,李发财点头。“咱这房子,地点好,风水好,谁来都赚钱。”房东喝口茶,说,“别人涨三万,咱不多涨。小李,咱俩啥关系,我只多涨一万——四万,怎么样?”
李发财心里只觉得苦。租房东的房子开店,只是近两年生意好,赚了钱。早年房租一年四万,后来一年涨一万,去年涨两万,没想到今年房东竟然一下子涨四万。现在不说一年赚多少,给整天坐在屋里收钱的房东就要掏出十几万。李发财苦着脸不说话。
房东端起紫砂壶,收起檀香木扇,丢下话:“你们考虑吧,昨天有人向我打听租房的事。我能把房子租给别人赚钱——”
房东出去了。
“不干了!”老婆说。
“不干了!”李发财说。
“咱重新找个地方?”
“对,重找地方。”
当天下午,李发财捏着一瓶矿泉水,在城里城外东西南北跑了很多地方,但是,不是地点太偏没有固定食客,就是房租更贵更吓人。
第二天下午,房东捧着紫砂壶踅进大厅,李发财告诉房东同意加房租。“这就对了。趁你们现在的好运气多赚点钱,今后——”房东冲吧台李发财老婆喊,“今天我请客,弄几个好菜,我陪咱兄弟喝两盅。”
很少主动请客的房东,今天请李发财喝酒了。李发财趁着喝了几盅酒,说房东就像他们村里旧社会的地主,只收租子不干活。房东愣了一下,苦笑着说:“再有两年,咱们就一样了。拆迁马上到咱村,到时也把咱赶出老先人留下的地方,赶到高空中的鸽子笼里;兄弟你有手艺赚钱,我啥都没有了——兄弟,你别怪我多涨一万,咱老娘有心脏病,儿子闺女上大学——”
看着房东的苦瓜脸,李发财可怜起他了,他倒希望城市不拆迁,哪怕每年给房东多交房租他也乐意。但是对于城市拆迁,城里人都没办法的事,一个乡下人又有啥办法呢。于是,他们再次举起酒杯,最后,他们都喝醉了。
??王大举,曾用笔名王枫,四川达县人,生于70年代。1985年开始小小说创作,并发表处女作
《A的惊愕》,1992年9月停笔,2010年继续小小说写作。现有小小说、新闻、通讯200余篇发表于
《少年百科知识报》、《少年作家报》、《西部作文报》、《通川日报》、《小说选刊》、《川东文学》、《青年作家》 等。
真的可以结婚
○王大举
李宝明回家还没坐下,老婆就神神秘秘的跟他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儿子和楼上的小媛谈上了。
李宝明心一揪,很是吃惊,和小媛谈上了?
老婆挪了挪陷在沙发里的蛇腰,拿起电视遥控把音量调到静音,有声有色地说,前天小媛买了一袋米回来,我和儿子正好在楼下遇到,儿子主动帮她把米提到楼上,小媛问儿子会不会弄电脑,她的电脑上不了网,儿子从小就爱玩电脑,他捣弄了几下就可以上网了,回来就加上了小媛的QQ,昨天儿子除了吃饭就没有离开过电脑,QQ聊天的滴滴声响个不停。今天上午小媛和儿子一起出去逛街了。
李宝明心里急得直跺脚,他说,小媛不行。
老婆急了,小媛怎么不行?哪里配不上咱儿子?
李宝明急中生智,想了想说,小媛是单亲家庭长大的,肯定脾气古怪。
老婆丢下手中的遥控板没好气地说,小媛不嫌弃儿子就不错了,小媛今年二十三,儿子大她五岁。谁说单亲家庭的孩子就脾气古怪?我看小媛这孩子就是好。
李宝明的手机响了,是包工头打来的,叫他下午要把幸福花园老张家的涂料刷完。他接完电话就骂娘,老子回来还没落座,催,催,催,边骂边抄起工作服就出去。
老婆坐在沙发上冷冰冰的丢给他两字,活该!每次李宝明要是抱怨累抱怨苦的时候,老婆都会说他活该。也难怪,他原来在信用社当主任,因为经济问题和不正当男女关系受处分被开除了。
李宝明掏出烟点上,深深的吸了一口,一定要想办法阻挡儿子和小媛。他边走边想,要快速拆散他们。他有些恨老天故意作弄自己,为什么这么巧,新买的房子就和小媛同一个花园同一栋,而且楼上楼下,偏偏儿子和小媛好上了。
李宝明到了幸福花园老张家开始调涂料,心里急呀,他和小媛妈妈的事在心里藏了二十多年了,老婆不知道,周围的人都不知道,小媛的妈妈一直没有嫁人,在深圳一边打工一边抚养小媛。
李宝明调好涂料摘下口罩走到阳台上,他没有心思刷涂料,他又点燃一支烟深深的吸了一口,肯定不能跟儿子说小媛和他是同父异母的妹妹,这个秘密要烂在肚子里。
李宝明在阳台上吸完了半包烟,他终于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
李宝明刷完老张家的涂料已是晚上七点了,他脱下工作服,走出花园,外面已经下起了密密麻麻的细雨,街灯在雨雾笼罩下有些模糊,寒风凛冽,他左手插进右手的袖子里,右手插进左手的袖子里,边走边想那个万全之策。
突然,一阵刺耳的刹车声,李宝明在十字路口被一辆红色的小轿车撞出很远,重重的摔在地上一动不动,很快警车、救护车呼啸而来。
最先赶到医院的是李宝明的儿子,李宝明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断断续续的跟儿子说,小媛……是……你……妹妹……李宝明的老婆赶到医院的时候他已经死了。
办完李宝明的后事以后,老婆催儿子早点跟小媛结婚,儿子说什么也不行,爸爸临死的时候说小媛是我的妹妹。
李宝明的老婆很吃惊,过了一会儿又冷冷地说了两个字,活该。她想了很久,斩钉截铁地对儿子说,结吧,你爸爸不知道,他不是你亲爸!
儿子有些愕然:真的可以和小媛结婚?
??王德胜,男,辽宁省朝阳县尚志乡初级中学教师,中共党员。现年三十七岁。2010年开始写作,作品有电影剧本?《砬子山下》,中篇
《狼事》、《魔咒女人》,短篇 《二娘》。2011年开始小小说创作,已发表小小说数十篇,作品散见于 《现代家庭教育》、《作家天地》、
《微篇文学》、《青年作家》、《小说月刊》、《辽河》、《辽水文学》 等刊物。
丢不起中国人的脸
○王德胜
驴球操的瘪犊子,你把那鼎卖给日本人,我丢不起中国人的脸,老子剁了你!张老凿到厨房摸起菜刀就奔儿子水生去,水生见势不妙,哧溜,脚底抹油,跑了。
张老凿是土生土长的凌水湾人,靠打鱼为生。当年爷爷、爹爹在“陵水村惨案”中被日本人杀害,从小就在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长大了去当兵,因为天生罗圈腿,未能参军,就没有了报仇的机会,可对日本人的恨却成了身体的一部分,越长越大。
阳光被船桨打碎,鱼鳞一样撒在凌水湾的水面上,张老凿收起最后一次网,一条红色的大鲤鱼在船板上一个飞跃,落回水中。到嘴的肥肉岂能叫它溜走,张老凿跃身钻进水里,鱼没抓到,却在河床的淤泥中摸出一个香炉样的东西,正好老伴儿新抓了头小猪崽,拿回家当槽子使。
张老凿把香炉扔到院子里,叫老伴儿用水刷干净当猪槽子用。冲刷干净后的香炉叫人眼前一亮,那分明是一个四足的小鼎,美丽的纹饰,大气的造型,虽然全身布满锈迹,但却透出一股尊贵和霸气。张老凿虽然是个大老粗,却也倒吸一口冷气,妈了个巴子的,老子可能真的撞上了狗屎运!
水生最近显得神神兮兮的,老躲着张老凿,而且经常往家里领一些朋友,张老凿也没在意,直到有一天,水生跟张老凿说,爹,咱家那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张老凿下意识地向衣柜靠了靠,宝贝?咱家有啥宝贝?爹,别装了。水生从衣兜里掏出一沓照片,照片上赫然就是那小鼎。我找朋友看过了,是商代青铜鼎,值这个数,水声伸出四根指头在张老凿面前晃了晃,四百万!张老凿疯子一样扑向衣柜,发现那鼎还在,转过身骂到,你个小兔崽子,别想打它的主意!水生说,爹,您消消气,放在手里,就是一块烂铜,卖出去,才能变成大把大把的票子,有一个日本人,出五百万的高价,我看,卖给他算了。闭嘴,你个损犊子,真把你牛B透了,忘了你太爷、爷爷咋死的了,别说不卖,就是卖,也不能卖给日本人,我丢不起中国人的脸!张老凿脱下鞋子,劈头盖脸就打,水生一溜烟儿跑了。
后来水生真的把鼎卖给了日本人,气得张老凿大病一场,直到水生笑嘻嘻地把鼎抱给他时,他才知道,原来自己和那个日本人都被水生给耍了,日本人买去的是个赝品,水生说,我这叫借鸡生蛋,那个日本人是个棒槌。
两天后,电视里一个新闻镜头引起了张老凿和水生的注意,镜头里的人物就是那个买走了假鼎的日本人,看过新闻,才知道这个日本人叫佐佐木,他的爷爷曾是一位侵华的老兵,战后在旅顺管教所服刑,战争使他变成了魔鬼,中国人民的教育感化使他又变成了人,回国后,他一直感念旅顺人民的恩德,四处筹款,要给旅顺人民建一个中日友好博物馆,由于身体原因,未能达成心愿。佐佐木为了完成爷爷的心愿,出资兴建了中日友好博物馆,没想到,第一件文物就买了个赝品,觉得十分遗憾。张老凿看完新闻,只说了一句,我拷,这成啥鸡巴事儿了。便卷了纸烟,吧嗒吧嗒地抽起来。
一位老人和一位青年来到博物馆,馆长和佐佐木接见了他们。老人把一个红布包吃力的放在馆长的办公桌上,用颤抖的手打开红布包,这是真正的商代青铜鼎,我把它献给馆里,祖宗留下的东西,希望你们好好保管,别糟蹋了。老人又从兜里拿出一张银行卡,递给佐佐木,这是你买鼎的钱,五百万,一分不少,你收好。佐佐木有礼貌的给老人鞠了一躬,谢谢您,老人家。老人拉起儿子的手转身就走,只扔下一句话,不用谢,我是怕丢了中国人的脸!
爷俩走在路上,踏着橘红的夕阳。水生撅着嘴,一脸的不高兴,慢慢腾腾的挪着步子。张老凿却一身轻松,一边健步如飞,一边招呼身后的水生,快点走,回家还能打一网鱼,挣够了钱就给你娶婆娘!
??赤子,本名陈子赤,早年写诗,著有诗集?《是心在动》,由新疆出版社出版。当年获湘乡市文学艺术成果最高奖,之后写作零零散散,近年改写小小说,力图从诗的空虚走向小说的实在。近有小小说见于《湘乡日报》、《湘乡晚报》
《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领导文萃》?等转载。现供职湘乡市质监局,系湖南省作协会员,湘乡市作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真?爱?谋?杀
○赤?子
打渔那么久了,怕见到她,今天却偏偏让我遇到,而且是在异地这家著名的肿瘤医院,她作为医学教授我作为患者。
那位给您检查的女教授,对你很特别,我看见她的手在发抖,眼角还有泪水流出。她是不是认识你?细心的妻子等检查的医生们走后问我。在这么远的外地大医院,她怎么认识我呢?我对妻子说。
其实,我已知晓了她是谁。我的右耳外窝处有颗痣,她给我检查后,使劲地捏我那颗痣,不多不少,两下。虽然我的眼睛因脑瘤压迫视神经看不见,但那种对我特有的动作,我是刻骨铭心带进泥土也忘不了的。
应该有30多年了。
她是一个让人看一眼就不能忘的漂亮女孩。
阳春三月,她担着简易的行李从我干活的路边经过。队长说,她是三队新来的知青。我看了看,细小的眼睛顿时睁得大大。队长见我一脸花痴,瞪着酒后的红眼说:少跟她接触,别看她漂漂亮亮的,她家的出身是大地主,还有海外关系!
在当时的农村,我的条件应该是很好的,父亲是大队书记,自己又是回乡知青,根正苗红的准革命接班人,我想,追她做女朋友,应该是三个指头捡螺头的事。
她住队里的保管室,离我家很近。我有事没事地往她那走,总想做点让她对我产生好感的事。
可是,她一直对我冷冷的。直到有个冬天才峰回路转。那年,大队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她参加了,我也参加了。排练《白毛女》,我演大春,她演喜儿。半月的朝夕相处排练,我们相爱了。
一九七六年的冬天,我收到了应征入伍的通知书,临走的那天,她约我说有礼物送我。
她一身素洁的打扮,化了淡妆,十分得体和美丽。你已经很美丽了,大可不必化妆,我对她赞扬着。
她嫣然一笑,轻轻搂着我说:今晚我想把我完整地交给你……
那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啊……星月悄悄地羞落到了西山。
枕在她的怀里,我说我不想去当兵了,我要每天陪着你。
去吧,我等着你在部队的好消息。说完,她把床上那块少女初红的巾布拿给我:这是我送你的礼物。
分别的时候,她在我的耳痣上狠狠地捏了两下:不要忘了我!
我去了南海西沙的工程兵部队,条件非常艰苦,但每每收到她的来信,我就感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偶尔,我也偷偷地拿出她给我的“礼物”看看,我想她。
然而,一次在岛上修机场炸礁,一枚缓炸的哑炮将我的右手炸飞,脸部也伤得极难看。手术后,我照了照镜子。我不敢相信,镜子里那个相貌丑陋的人竟然是我。
虽然部队无微不至地关怀我,虽然她的信接踵而至,但我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我选择了跳海轻生……
我也不知被谁救起。醒来,我发现自己躺在雪白的病床上。部队首长说,我被打鱼归来的一名渔姑救起。
渔姑不久来看我,给我送来了石斑鱼汤。她并不是很漂亮,但她的鱼汤和羞答答的微笑告诉我,她喜欢我。
后来,我和那个渔姑结了婚。婚后的日子,我成了岛上的一名渔夫。我全然忘记了家乡忘记了她。听父母说,她一九七七年考取了医科大学,但她仍忘不了我,还哭着去海岛找过我。
是的,她找不到我,海岛作为军事基地,非岛民和军人是不能入岛的……
准备手术吧。一个学生样的实习医生对我说,教授说她要亲自为你做手术。
你们教授叫NDF吗?我无意地问实习医生。
手术前,我感觉到了她的温柔:抚摸着我的头,在我的耳痣上捏着捏着,轻轻地说:我给你做手术来了……她说的是普通话,但我的意识里,她还是在用家乡的土话对我说,就像过去初恋时的她。
脑瘤切除了,手术很成功,我恢复了视觉。
那天,一位穿着白大褂的人悄悄地来到我的病房。摘了口罩,我发现真的是她。
我找了你30多年……你有罪——你谋杀了一个女人一生的真爱……她这样说的时候,一滴泪悄悄滑过了脸颊。
??魏怀平,1963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洛阳二师外语系,爱好文学和写作。发表教学论文多篇。2012年开始学习小小说写作。在?《微篇文学》?上发表小小说?《三鞭子》?和?《戒烟》。
幸福的妞儿
○魏怀平
天蒙蒙亮了,启明星显出淡淡的白。路上行人极少。
去赶集的小黑早早起床了,拾掇一下装菜的车子,拉着向集上走去。
一阵微风迎面吹来,路边的树叶哗哗响。小黑打了个喷嚏。
突然,传来了一阵婴儿的哭声,那声音是极凄惨的,像饿极了的。小黑停了下来。
声音是从路边的一棵大梧桐树下传来的,他寻声望去,只见一个包袱里有一个婴儿,他抱起了婴儿,婴儿不哭了,包袱上有一张纸条和一个奶瓶,还有50元钱,纸条上有婴儿的出生日期,小黑明白了,这是弃婴。谁家的孩子不要了呀?她的妈妈怎么这么狠心呀,小黑仔细看婴儿,见是一个女婴,她长相极丑,小眼睛,豁嘴唇,脸极黑。小黑想,上天怎么这么不公?把丑陋给了这个婴儿,小黑又想,他自己孤苦伶仃一个人过,也不是办法,四十多了,还是光棍一条,因为家里穷说不上媳妇,爹妈又走的早。这个孩子莫非是上天送给他的?他心里一阵狂喜,紧紧地把婴儿抱在怀里。回到了家里。
从此,小黑他又当爹又当妈养活这个婴儿,他给婴儿起了名字叫妞儿,他没有养过孩子,就问邻居的婶子大娘,邻居们看到他捡了孩子,都替他高兴,告诉他怎样养活孩子,他买来了奶粉和白糖,从此,他就一把屎一把尿地养活妞儿了。
妞儿在半夜里有时有病了,不是哭,就是闹,小黑就抱起她找医生。有一次,妞儿发高烧,闹腾了一个晚上,小黑就彻夜未眠。养活她受的苦,只有小黑知道。在小黑的精心抚养下,渐渐地,妞儿记事了,她看到和她一样大的孩子都有妈妈,她就问小黑,爸爸,我妈妈呢?我要妈妈,小黑说,你的妈妈去很远的地方了,她不言语了,小手放在嘴里,羡慕地看着别的小朋友扑在妈妈的怀里。
很快地,到了上学的年龄了,妞儿觉得她大了,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成天哭着要妈妈,缠爸爸,她就一个人吃了饭上学,好让爸爸去卖菜挣钱。但是妞儿发现小朋友不和她一起玩,都嫌她长得丑,还有几个学生笑她兔子嘴,有几个男生用脚踢她,她伤心地哭了,远远地望着小伙伴们在快乐地做游戏,直到老师来了她才停止了哭泣。老师走到她跟前,蹲下来,用手摸着她的头,说,上学了,不哭。老师又批评那几个学生,不让学生歧视她,让他们一起玩。
妞儿从记事起,就感到了周围人们的白眼,除了爸爸,没有人喜欢她,来到学校,学生们都嘲笑她,她独自一个的时候就以泪洗面,她的性格显得十分内向,成天郁郁寡欢。她哭着对小黑说。我不想长这么丑。在学校里老师讲了白雪公主的故事,她知道白雪公主是一个美丽的姑娘,她就给小黑说,她不当灰姑娘,想当白雪公主,她多么想漂亮啊。小黑说,妞儿不哭,等爸有了钱,去医院给你看病,看好你就漂亮了。小黑去医院问过医生了,妞儿的嘴能治好,就是得花一笔钱,为此,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拼命地挣钱,为的是给妞儿治病。
妞儿觉得老师真好,就像妈妈,在学校老师对她格外关心,她能感觉到,老师不嫌她丑,老师给学生讲道理,说人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平等的,不能歧视残疾人。她真想叫一声老师妈妈,但是她不敢叫。
星期五下午,老师让妞儿和她一起走,老师要去妞儿的家里。这时,夕阳给大地洒下了一片金色的光芒。妞儿低着头慢慢地走,用脚尖踢路上的小石子。老师对妞儿说,妞儿不丑,老师爱妞儿,听了这话,妞儿抬起了头,妞儿觉得树上鸟叫得好听了,路边的小草都向她招手笑呢!
到家了,妞儿叫爸爸,小黑从厨房里出来了,炊烟把他的脸熏得黑黑的。老师对小黑说,听说你打算给妞儿看病?小黑说是,不想让妞儿受委屈了,只是钱不够。老师说,要去就抓紧时间去,差多少钱我借给你。你看行吗?小黑听到这话,一个劲地给老师鞠躬,说谢谢老师,谢谢老师。并对妞儿说,快谢谢老师,妞儿一下子明白了,老师为什么到她家里来,她一下跪在地上,给老师磕头,说,老师谢谢你。老师一把把妞儿拉起,搂在了怀里。
老师用手擦去了妞儿的满脸泪花。
??大旱天,本名龚昊平,供职于广西岑溪农村合作银行。广西小小说学会会员。有作品在
《小小说月刊》?发表。获“中南市政”城市生活百字小说、《小小说月刊》?杯中国第二届“闪小说”比赛优秀奖。
肉?铺?老?板
○大旱天
在我住家的楼下,新开了一间猪肉铺。开始时,我以为是肉贩批发猪肉来零售的,并没在意。
这个肉铺连招牌也没有。门口只摆一张肉台卖肉,但里面却有三张肉台将肉分散摆在上面,显得有条理了有点排场。每天还在肉台旁边摆两框新鲜的青菜。
我们街区离最近的菜市场也要转三条街道才到。本来每天早上绕几个街道买菜,权当锻炼,也是习惯了的。
这个肉铺里,只有夫妻两人经营。丈夫是一位近四十岁的中年汉子,黑黑的皮肤,剪了平头,看上去有点憨厚的样子。而女人却长得非常精致。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产证复印件有风险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