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漏单位给员工缴社保流程员工如何维权

员工投诉单位欠缴社会保险费该如何处理?| 劳动法库
我的图书馆
员工投诉单位欠缴社会保险费该如何处理?| 劳动法库
文︱尚波,湖北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欠费投诉(指劳动者投诉用人单位欠缴社会保险费,以下简称欠费投诉,包括未缴、少缴、漏缴等情形),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该不该受理,受理之后该如何处理?在《社会保险法》颁布以前,本不成问题;但在《社会保险法》颁布后,成了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下面围绕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理解与适用,探讨了地税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地区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该如何处理欠费投诉的问题,以期与同行交流,欢迎批评指正。&一、该不该受理&在地税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地区,很多劳动保障监察员认为《社会保险法》实施以后,在社保费征缴的三个关键环节(登记、申报、缴费)中,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就只管登记的事,申报和缴费的事(指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报、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由社保经办机构和地税机关负责。理由是:该法第62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报的,由社保经办机构按该单位上月缴费额的110%核定;第86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征收机构(即地税机关)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且第63条赋予征收机构(即地税机关)强制征收的手段。&所以,如果(且只有)用人单位没有为投诉人办理社保登记,对于欠费投诉予以受理,依据《社会保险法》第84条责令用人单位补办登记。有的劳动保障监察员则认为,对所有欠费投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均不应再受理,投诉人应该找征收机构(地税机关)投诉,由征收机构(地税机关)受理处理。&还有不少劳动保障监察员认为,关于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的主体,《社会保险法》第63条、第86条已经对《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13条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7条的规定作出了调整,明确规定由征收机构(地税机关)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法》属于上位法,上述两个条例规定与《社会保险法》规定不一致已经失效,应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由征收机构(地税机关)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该不予受理。&这些观点似乎都很有道理。&实践中,有不少地方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欠费投诉不予受理,请劳动者到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投诉。而征收机构有很多理由不愿受理,既不接劳动者的投诉,也不接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转送的投诉案件;劳动保障监察员认为征收机构推诿、不作为。&社保经办机构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地方,对于欠费投诉案件,根据《社会保险法》第86条规定,由经办机构(该地即征收机构)责改、强征,劳动监察具体实施处罚,分工较为明确。&因为仅涉及社保经办和劳动监察两个机构,两机构同属人社系统,协调协作问题相对简单。如南宁市人社局专门发文,明确欠费投诉由经办机构受理。上海市、青岛市的社保经办机构和劳动监察机构召开专门会议协商,并形成会议纪要,明确两家都应受理;劳动者投诉,由先行受理的机构受理查处。&而地税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地方,由于分工不明导致争议、推诿不断,且涉及主体更多(多了地税机关),沟通协调难度更大。从本人调查的六七个省(区、市)来看,没有一个地方的人社、地税两家联合发文或形成会议纪要,对由谁来受理查处以及相关分工协作关系予以明确。&那么,是不是《社会保险法》实施后,地税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地区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就只管登记的事,不再管申报和缴费的事?是不是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就不应再受理欠费投诉?&本人认为,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全面、正确地理解《社会保险法》第63条和第86条。&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组织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释义》对第63条的释义中指出:“应当说明的是,《社会保险法》与《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相比,前者在责令限期缴纳和补足的主体方面已经作了适当调整。《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中没有赋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这样的权力,只是赋予原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税务机关有责令限期缴纳和补足的权力。为了便于实际操作,也考虑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作为征收社会保险费的主体已经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社会保险法》明确赋予了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包括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税务机关也可以责令用人单位限期缴纳或者不足”。&从该释义可以看出,《社会保险法》第63条、第86条并不构成对《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13条的否定,而仅仅是补充,即征收机构“也可以”责令限期缴纳和补足,《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13条依然有效。同理,《社会保险法》第63条、第86条的新规定并不构成对《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7条的否定,后者依然有效。&其次,还应该注意到《社会保险法》的其他条款规定。&该法第83条第3款规定“用人单位侵害个人社会保险权益的,个人也可以要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者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依法处理。”第82条第2款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和财政部门、审计机关对属于本部门、本机构职责范围的举报、投诉,应当依法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本机构职责范围的,应当书面通知并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机构处理。有权处理的部门、机构应当及时处理,不得推诿。”&上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释义》对第82条的释义:“各部门、机构对所属各自职责范围的问题,应当受理,不得推诿。受理后,应当及时处理,对投诉进行调查核实,经核实确属不当的,应当予以更正,并告知投诉人,经核实没有问题的也应当告知投诉人……”,“各部门、机构应当公布本部门、本机构的监督电话号码、传真号码、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和受理举报的范围,为举报人、投诉人提供便利条件。”&显然,人社行政部门(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职责在《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后并没有变化,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该继续受理欠费投诉。认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只管登记的事,不应再受理欠费投诉,是对《社会保险法》的误解。&再次,《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第27条第2款规定“职工认为用人单位有未按时足额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等侵害其社会保险权益行为的,也可以要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者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依法处理。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者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应当按照社会保险法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相关规定处理。”&显然,人社部认为《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相关规定并没有失效,而是继续有效,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原有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相关规定继续履行相应的职责。&第四,从理解受理与查处区别的角度来理解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职责。&本人认为,查处是面向违法主体的;受理主要是面向投诉人的。受理之后,若有查处职权,应依法查处,没有查处职权应提请、移交有权部门依法查处(这也就是《社会保险法》第82条第2款的规定),并告知投诉人处理结果。《社会保险法》第63条、第86条规定的责令限期缴纳与补足、行政强制(查询、划拨、征收滞纳金)、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申请法院扣押、查封、拍卖)以及行政处罚(罚款)都属于查处,并没有明确征收机构是否需要面向投诉人,受理劳动者投诉。而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需要面向投诉举报人,受理欠费投诉举报的职责是很明确的。&如《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9条第2款规定,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第10条明确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的职责。《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督检查办法》第3条第2款规定,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具体负责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包括……受理群众举报等工作。所以,认为人社行政部门(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不再受理欠费投诉是很牵强、站不住脚的。&二、受理后如何处理&对于欠费投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受理之后如何处理,如何适用法律呢?&有的劳动保障监察员认为,如果用人单位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用人单位社会保险登记或者投诉人社会保险登记),应依据《社会保险法》第84条处理,先责令改正(即办理登记),逾期不改的,依据该条规定处罚。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报,依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23条处理,或者依据《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第30条处理,或者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7条第1款处理。&有的劳动保障监察员认为,欠费投诉案件,可先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30条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再依据《社会保险法》第86条处罚。有的认为,可直接依据《社会保险法》第86条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依据该条处罚。&本人认为,在主动监察中发现用人单位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可依据《社会保险法》第84条处理。但对于欠费投诉案件,依据《社会保险法》第84条处理并不是最佳选择。因为,如果投诉人已经离职,责令用人单位为投诉人补办社会保险登记已经没有意义;如果投诉人在职,补办社会保险登记与投诉人要求补缴社会保险费的目标还有距离,用人单位有可能只按要求补办登记,但并没有为投诉人申报、补缴所欠社会保险费,需要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继续做出后续处理(责令申报、缴费)。&同理,如果用人单位为投诉人办理了社会保险登记但未按规定申报(如申报基数不实导致少缴、未按时申报导致漏缴月份等),依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23条、《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第30条或者《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7条第1款处理,同样可能出现整改不彻底的问题,用人单位按要求申报但仍不缴费,需要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继续做出处理(责令缴纳或者补足)。&地税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地方,依据《社会保险法》第86条处理也不合适。因为该条中,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的主体是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地税机关),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不能依据该条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经征收机构(地税机关)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此处的“有关行政部门”指地税部门,所以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也不能依据该条后半部分实施处罚。&责令限期补缴社会保险费逾期不改的,应该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30条处罚,还是提请征收机构依据《社会保险法》第63条、第86条强制征收、处理处罚?应该选择后者。因为前者执行力度有限,违法成本过低,起不到警示教育作用。由征收机构依据《社会保险法》第63条、第86条强制征收、处理处罚,执行力度大、效果好,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该提请征收机构强制征收、处理处罚。&所以,最合理的处理路径和法律适用应该是:依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13条责令限期为投诉人补缴社会保险费;逾期不改的,请社保经办机构核定补缴数额;之后书面通知并移交地税机关,请地税机关依据《社会保险法》第63条、第86条强制征收、处理处罚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在强制征收执行到位后,告知投诉人处理结果。这应该是一条最便捷、最高效的路径。当然在请社保经办机构核定补缴数额之前,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该查清投诉人的劳动关系起止时间、工资数额。&需要指出的是,办理欠费案件,要求更高,协调、协作是案件办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与办理其它案件明显不同。办理其它案件,如收取押金、超时加班、无故拖欠工资、未交付劳动合同文本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可能根本不需要其它机构的协作,自己一家就可以处理到位。但对于欠费案件,因为核定缴费数额是社保经办机构的职能,(地税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地区)征收是地税机关的职能,所以在办案过程中需要请社保经办机构核定应缴或欠缴数额;在责令限期缴纳或补足后,用人单位逾期拒不改正的,需要请地税机关实施强制征收和行政处罚。&三、结论和相关建议&《社会保险法》有新内容,赋予社保经办机构征收社会保险费地区的经办机构以强制征收权,加大欠费单位的法律责任,但人社部门的职责并没有减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该受理欠费投诉案件。认为该法实施后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不应再受理欠费投诉是对该法的误解。&社保经办机构征收社会保险费地区和地税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地区在处理欠费投诉案件时适用不同的法律条款,社保经办机构征收社会保险费地区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可依据《社会保险法》第86条处罚逾期拒不改正的行为,但地税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地区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就不能如此适用法条。&为取得更佳的执法效果,地税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地区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处理欠费投诉案件与处理主动监察的案件适用法律有所不同。在处理主动监察中发现的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案件时,可依据《社会保险法》第84条作出处理,但处理欠费投诉案件选用该条文就不很适宜。&由于职权的分散设置,核定、征收分别是其它机构的职能,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办理欠费投诉案件时,需要主动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地税机关予以协助。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得到严格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律法规规章纷繁复杂,形似迷宫,对执法工作造成了不少困扰。尤其是《社会保险法》颁布实施以后,作为执法者的劳动保障监察员,认识上极不统一,尤其是地税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地区,影响了法律法规的执行效果,对执法者来说,在不知不觉中“不作为”的风险也显著增加。&各级人社部门应通过发文、会议、培训等形式,进一步明确人社部门在办理社会保险违法案件中的职责,以减少推诿扯皮,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执法培训力度,以澄清模糊认识,提高执法能力和办案效率,促进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作为社会保险的综合管理职能部门,地税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地区的人社部门应该主动与地税机关沟通,通过联合发文、会议纪要等形式,明确在办理欠费投诉案件中的职责分工和协作流程,以促进欠费投诉案件的快速有效解决。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公司不补缴社保费还辞退员工,历经两年的维权之路
&&& 来源:社保100 &&& 阅览数:2433
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可陈女士所在的公司在其要求支付未缴养老、失业保险的经济补偿时一口回绝,并口头将她辞退。不得已,她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在陈女士提出支付2.5万元调解结案时,公司坚决不同意。这起劳动争议案件耗时近两年,最终陈女士拿到了赔偿,下面一起来看看到底经历了哪些波折。
陈女士老家在农村,户口也是农村的。2007年5月,她应聘到北京一家知名食品有限公司做销售员。4年后,即2011年7月,公司才开始为她缴纳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这段时间,她家里发生一些事情,需要按医保程序报销相关费用。可是,她没有缴纳社会保险的记录,不能享受医保待遇。2014年5月,在得知《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农村户口员工不能补缴社保但可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后,她多次找单位要求补缴社保或给予经济补偿,公司拒绝了她的请求。
无奈之下,陈女士申请了劳动仲裁。然而,仲裁裁决仅支持了她未休年假工资1439元,不支持社会保险补偿,理由是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原来,在日,公司下属的销售公司又与她签订了一份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其中还有一段时间与公司的劳动合同相重叠。陈女士说,她知道与销售公司签合同时,自己与公司的合同还没到期,但不照办不行。可是,她这次告的对象是销售公司,所以仲裁委认为其主张的社会保险费补偿,时间段在公司与其履行劳动合同期间,与销售公司没有关系,因此予以驳回。
陈女士收到裁决后向法院起诉。在开庭前几天,即日,公司口头解除了与陈女士的劳动关系,并让她办理工作交接。专家认为关键是查清公司与销售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二者是不是关联企业,如果是关联企业,陈女士可以要求销售公司承担责任。通过查询,两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同一个人。
开庭时,单位的代理人承认公司与销售公司是一家单位,并且销售公司愿意承担陈连红与公司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权利义务。庭审结束后,法官组织调解。单位的代理人要求所有纠纷一并解决,陈女士也不想继续与单位纠缠,提出一次性支付2.5万元的调解方案,但单位代理人只同意给1.5万,且态度十分强硬。此次调解无果。
开庭后的第五天,陈女士收到了公司邮寄的书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通知书载明:因陈女士自10月16日一直未到岗上班,旷工达三日以上,依据单位的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
接下来,陈女士提起第三次诉讼。这一次,她的要求是由公司向其支付2014年10月份工资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6万元。开庭时,单位代理人不认可违法解除的事实,主张陈女士系违反了单位的规章制度旷工才被解除劳动合同的,是合法解除,因此不同意支付赔偿金。陈女士方认为,公司所谓的规章制度未向陈女士告知,陈女士也不知道公司有这方面的规定,公司没有或不能提供其规章制度是经合法程序制定的相关证据,故应认定其对陈女士做出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是违法的,应当向陈女士支付赔偿金。
庭审结束后,由于双方调解数额相差较大,调解再次失败,等待裁决。由于法院第一次判决时双方劳动关系是否解除待定,因此,仅支持了陈女士2012年至2013年年底的未休年假工资,未支持2014年的年休假赔偿。她就这一项请求再次提起仲裁。仲裁委审理后,作出一裁终局的裁决,由该公司向其支付2014年年休假工资798元。就其他事项,仲裁委也作出裁决,由公司向陈女士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以及10月份工资共计4.7万元。
裁决做出后,单位不服,再次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最终维持了仲裁裁决结果。5月24日,陈女士从法院领取了相应赔偿。至此,这场耗时近两年的劳动争议案终于画上句号。
记住用户名
广告合作热线
版权所有 (C)
www.shebao100.cn 社保100网 保留所有权利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讯信息为互联网收集而来,如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做出处理,谢谢合作!如果单位漏缴社保一个月怎么办啊?--在线法律咨询|律师365(64365.com)
大家都在搜:
微信扫一扫 免费问律师手机扫一扫 法律兜里装
如果单位漏缴社保一个月怎么办啊?
我的一直都是我的单位在帮我交,然后最近我发现单位漏缴社保一个月怎么办啊应该?
3671人阅读
社保纠纷咨询
1分钟提交法律咨询 2000多位 信得过的好律师 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其他人都在看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师365)
地区:广东&东莞
|解答问题:482
1、直接提供补交月的凭证复印件,加盖财务章和公章,凭证上要有员工的本人签名。  2、员工的复印件  3、单位起草一份补交申请,就说是经办人员失误之类的原因,补交保险。上面注明员工姓名和号。加盖公章。以上就是单位漏缴社保一个月怎么办的回答望采纳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师365)
地区:广东&东莞
|解答问题:72
  带上公章,去那现填表四表五,工作人员一般会告诉你缴费比例,照基数乘就行了。表五是不能修改的,要注意。表四一式两份,表五一式三份。到时再选择缴款方式托收、现金还是。&&&& 除了这些,你还是需要带着你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有疑问的,可以拨打劳动保障咨询电话12333咨询。
无锡社保纠纷律师
相关法律咨询
热门社保纠纷法律百科
今天为大家解读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基数的相关知识,那么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基数,上海养老保险手续,上海养老保险缴纳比例是什么,更多内容尽在律师365百科栏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社保纠纷相关知识
社保纠纷相关专题
周边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
更多惊喜等着您!
1分钟提问,免费短信提醒
律师365,优质法律服务平台
400-64365-60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8:00~22:00
服务指南平台保障律师入驻
|||||Copyright(C) 成都六四三六五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公司漏缴社保该如何赔偿_百度知道
公司漏缴社保该如何赔偿
公司漏缴了我7个月的社保,目前该如何追讨!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与企业协商,要求补缴在职期间未缴的社保,并支付相应的滞纳金。
1、单位有义务为你补缴社保;2、如其拒绝,可以向当地劳动纠察大队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很简单,补缴就OK了。如果你是外地农业户口补缴不了,那么就只能由公司支付你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部分了。
追缴赔偿。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社保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单位欠缴社保如何追缴_中华文本库
《 社会保险法》 及 其相关规 定对企业欠缴 的社保费进行追缴是依 法行政的...构催缴社保 费 的工作 职责 , 以及用 人单位 在 析社 保欠 费形 成 的...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法院是否受理追缴社会保险费的答复作者:曾凡新 时间:2012...劳动者 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的争议属于因社会保险发生的劳动争议范畴, ...
社会保险费催缴通知书 ___: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第一百条,特 对你单位欠缴的下列社会保险费, 发此催缴通知书。本通知自发出之日起十五...
而在实际施行过程中,多数税 务机关只是按照社保经办机构传递的征缴计划征收社会保险费, 而依法对缴费单位的进行监 督稽查和欠费追缴及依法作出强制征缴决定等工作...
而且由于 5 目前社保部门的追缴权力不大,投诉了也没什么用,不少人为了保饭碗...社保法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保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 限期缴纳或...
正确 错误 14.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 )导致少收或者多收社会保险费的,由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其 追缴应当缴纳的社会...
1、什么是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缴纳社会保险...按规定追缴单位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并按规定加收滞纳金,同时督促其到社会保险 ...
参加社会保险的单位和职工要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社会保 险费,对拒缴、瞒报、少缴...对企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要加大清理追缴力度, 尽快回收。要严格实行社会保险基金...
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投诉后,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不予处理的,对于这种行政不作为,劳动者 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判令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履行职责,即向欠费单位追缴所欠...
劳动法规定: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劳动者不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 同, 还可以保留向用人单位追缴社会保险费用的权利, 并向用人单位要求支付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位未给员工缴纳社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