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每年年末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计算公式,并作出购入时和前三年末的会计分录。

持有至到期投资--财迷网(原财客)
持有至到期投资
| 评论(0个评论)
&& 。112&&&&&&&&&&&&&&&&&&&&&&&&&&&&&&&&&&&&&&&&&&&&&&&&&&&&&&&&&&&&&&&&& 10%13234567()123---------1------------2------ ---------1债券的实际利率为r1+r-1+1+ r-2+++1+ r-nnEXCELLIRRr债券的实际利率为r息×n+面值)×(1+r-n2+MNR0RTM+N× R0(1+R)-1+(N-M)×R0×(1+R)-2+(N-M)×R0×(1+R)-3+、、、+〔(N-M)+(N-M)×R0〕×(1+R)-T。亦即计算剩余年限现金流量的现值。(方法二:调整折现率)根据上期末摊余成本及未来现金注入,重新计算以后年度的实际利率,从而确认投资收益。3&&&&& &&&&&&&& &3---&&&&&&&&&&&&&&&&&&& ---------
(109条评论)
(81条评论)
(73条评论)
(71条评论)
(66条评论)
(64条评论)
(63条评论)
(62条评论)
(60条评论)
(57条评论)谈谈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里的实际利率计算和摊余成本。
谈谈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里的实际利率计算和摊余成本。
我想应该是这样:企业根据自己实际需要资金量得出要从投资者那里拿到多少钱,假设是1000万。又根据这个项目能够在多少年后盈利并还本付息,假设5年后能够,所以这个债券也就是五年期。然后企业每年年末能够拿出多少利润给债权人付利息,假设每年59万。可能因为企业急需用钱,所以就选择一个票面价值比较大的,假设1250万折价发行,最终和证券公司商定票面利率是59/%,五年后还本1250加年末利息。然后再算投资者实际获得的每年回报率,这个时候就要用到折现或者说现值这个概念。
大家想想,企业每年年末给投资者的利息是59万,那么假设实际利率是r,那么59/(1
r)=54(假设等于54),大家可能一眼还看不明白,那么我反过来说,54*(1
r)=59,这次就很容易明白了吧?那不就是我年初借给你54块钱,我要求利率是r,假设是10%,那么年末你就得还我59块钱。而现在企业一共是借1000万,答应给投资者每年利息59万,最后第五年还1250万还有利息,那么不就是相当于我这1000万在这五年里产生了59
59 59 59 (59
1250)的回报吗?那么反过来每年根据实际收到的钱再按照实际回报率折现到第一年年初肯定也就是1000万。这样就算出实际利率也就是回报率了,由于用手机写高次方不方便,我就不写这个公式了,就是第一张图片上公式。
而投资者自己也需要每年做账,看看企业每年还多少,还欠多少,那也就是如果说折现是倒着算,那么投资者每年做账也就是正着算了,第一年年末,投资者收到利息59万,而实际回报率是10%,资本金是1000万,本该给100万,企业还欠41,也就是折价摊销额,这样下一年计算企业实际应付利息就是(1000
41)*10%,因为每年企业都少给,这样最后肯定要还本1250万,因为当初这个10%回报率就是根据每年收到的钱倒着算出来的,那么正着算,每年还给的100减去已经还的59,累计相加最后企业必须要成本1250万了,摊余成本也就是这样来的。
总的也就是说,不管你企业每年是不是按照实际的回报率10%给我投资者利息,但你企业总的还给我的钱一定是按1000*10再乘以年限算的,你每年不给我100,那么我投资者就给你把欠的加到1000本金上,最终利滚利到1250。
最后总结就是由企业一共还给投资者的钱数、年限还有当初成本可以倒挤出回报率,由成本、年限和回报率还有每年还的利息能够算出企业每年年末还欠投资者多少钱,也就是摊余成本。
说的有点啰嗦,还希望大家能够真正看懂,学会正着算算倒着算算,这样就明白了,折现和摊余成本彻底弄明白了,持有至到期投资无论怎么变化都能好理解了。
比如中间提前还了,因为相关规定不能重新算回报率,那么只需要重新折现计算改变那一年的起初摊销成本即可,看是调增还是调减,再做相关会计分录。
不当之处还请大家不吝指正。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处理
来源:中华财会网
点击排行榜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中投资收益如何计算?_百度知道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中投资收益如何计算?
.长江公司于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甲公司当日发行的3年期债券100万份,每份面值为100元,票面年利率为5%,甲公司于每年年末支付当年度利息。长江公司管理层将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核算,实际支付购买价款9500万元,另支付交易税费232.70万元,...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中投资收益的计算:(1)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后续计量。  ◆实际利率应当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确定,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差别较小的,也可按票面利率计算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实际利率法: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摊余成本 :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①扣除已收回的本金;  ②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这个实际上指的就是利息调整的摊销,也就是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与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即现金流入)之间的差额。  ③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期末摊余成本的计算用公式表示如下: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现金流入(实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其中:  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现金流入(实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若债券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则各期现金流入为零(最后一期除外)。  摊余成本的计算过程就是“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及“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各个账户期末的处理过程。  ◆期末会计处理相关分录:  ①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  借: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2)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将所取得价款与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银行存款 (实际收到的价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账面余额)             ——利息调整(或借方)(账面余额)             ——应计利息(账面余额)    贷(或借):投资收益 (差额)  注意:中途处置金额较大且不属于例外情况时,剩余部分要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分录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或借方)             ——应计利息    贷(或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理财规划师
  你好,  很高兴为你回答问题!   解析:要回答你的问题,必须要给你做一下全部过程,然后再加以解析,否则一些数字的来源,你还是搞不明白的!  购入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1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67.3(差额)  银行存款
00+232.7)  这样,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摊余成本就是9732.7万元了。  日时:  借:应收利息
500(10000×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83.96(差额)  贷:投资收益
583.96(%)  以上就是你所问的583.96是如何来的!  此时,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96=9816.66万元  收到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500  贷:应收利息
500  日时:  借:应收利息
500(10000×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89(差额)  贷:投资收益
589(%)  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9905.66万元  (收取利息的分录略)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余额=267.3-83.96-89=94.34万元(这就是这个数字的来源)  由于每份为70元,则: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100×70=7000万元,发生了减值!  减值额=0=2905.66万元(这是这个数字的来源)  那么到了2013年3月全部出售时,则需要将与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有关的明细及备抵科目的余额全部转销。主是你补充问题中的最后一笔分录了。   如果还有疑问,可通过“hi”继续向我提问!!!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石英石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期初摊余成本怎么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