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扶贫给一套房要收回原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吗?

扶贫搬迁后农民原有土地国家会无偿收回吗_百度知道
扶贫搬迁后农民原有土地国家会无偿收回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国家不是无偿收回的。扶贫搬迁的话是可以获得补偿的,扶贫搬迁后农名原有的土地国家也不是无偿收回的,都是会在其他方面进行补偿的,有的是补偿的费用的,有的是补偿的房子,具体看地方的政策。扶贫搬迁后农民原有土地国家不是无偿收回,而是折成其它方面的补偿,并依法给予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被征地农民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的。比如:搬迁到城乡结合的区域,分新房,安置工作、或者购买社保。如果搬迁其它区域的(农村居民),再重新分地、分住房,或者安排岗位、购买相应的保险。扶贫搬迁后,农民原有土地国家会进行补偿的收回,要是土地有很多一般情况下都是赔偿的房子,要是田地少的那种,一般是赔偿的费用的,不过再少的钱也是国家按照实际的补偿标准来补偿的。
采纳率:100%
  扶贫搬迁后农民原有土地国家不是无偿收回,而是折成其它方面的补偿,并依法给予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被征地农民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的。比如:搬迁到城乡结合的区域,分新房,安置工作、或者购买社保。如果搬迁其它区域的(农村居民),再重新分地、分住房,或者安排岗位、购买相应的保险。  易地扶贫:  指将生活在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其他地区,并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和拓展增收渠道,帮助搬迁人口逐步脱贫致富。“十五”期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共安排国债资金56亿元,搬迁120多万人,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将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易地扶贫工程。  据介绍,“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主要是居住在深山、荒漠化、地方病多发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优先安排位于地震活跃带及受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威胁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日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发展改革委、扶贫办、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等5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明确用5年时间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完成1000万人口搬迁任务,帮助他们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根据《方案》,“十三五”时期将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方针,坚持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创新投融资模式和组织方式,完善相关后续扶持政策,强化搬迁成效监督考核,努力做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确保搬迁对象尽快脱贫,从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英文名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前位置: >
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黔东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侧记
&&&&&&& 为打好易地扶贫搬迁这场关键之战、脱贫之战,黔东南州移民系统干部职工紧紧围绕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新要求、新部署,以&但愿苍生俱饱暖&的责任心、&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拼搏心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夜以继日地奋斗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岗位上。
&&&&&&& &120吗?我这里是岑巩县移民局,在思州文苑后三楼,我这有个同事在办公室晕过去了,请你们马上派个120急救车过来&&&这是日下午3时,发生在贵州省岑巩县移民局易地扶贫搬迁办公室的危急一幕:一名工作人员神色焦急的扶着面色苍白、满脸虚汗趴倒电脑桌上的女同事,另一名同事急切的用手机不停拨打着120急救电话并联系女同事的家属,而前来办理搬迁入住手续的十多名群众摒住呼吸在办公桌对面不知所措地站着。
&&&&&&& 七、八分钟后,120急救车和随行医护人员及家属均赶到了县移民局,移民局同事和医护人员及家属迅速将晕倒的女同事扶上救护车径直向岑巩县人民医院驶去。医生安置好床位后立即实施输氧。几分钟后,晕倒的女同事无力地睁开双眼,跟身旁的同事断断续续地说,&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报表还差一点没汇总完,请你帮忙做完再检查下报到州局去。&然后又无力的微闭下眼睛。这种情况下还在担心挂念工作上的事,在场的人无不敬佩与震惊。
&&&&&&& 这位晕倒的女同志名叫罗小燕,今年33岁,是岑巩县移民局扶贫生态移民股股长,主要负责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事发的前两个月刚到医院进行手术,术后还需日服三次中药调理身体。罗小燕同志出院后不顾自己身体状况,一直坚守在工作第一线,为了不耽误工作,她每天一大早就把熬煮好的中药盛在玻璃瓶带到办公室,不清楚的人还以为喝的是什么饮料。岑巩县移民局领导考虑到工作强度和罗小燕的身体状况,调整了两名同志分担她的工作,以便减轻工作压力,让她有时间把病养好。但是由于近期正在全面调查&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调查内容包括搬迁对象家庭人口情况、人均年收入、住房情况、土地情况、迁出地、安置去向等各项信息,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罗小燕同志连续几天夜以继夜地加班加点,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终于发生了让人揪心的一幕。
&&&&&&& 就在罗小燕晕倒住院的3天后,在又一个通宵加班核对易地扶贫搬迁信息数据的干部杨家文接到了一个让人心碎的消息,家中病重的奶奶已经于凌晨去世,杨家文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泣不成声。原本他已经请好假准备回家照看病重的老人,由于工作紧任务重,他只能坚守岗位,把易地扶贫搬迁数据汇总核对完成,在&大家&面前毅然决然地牺牲了&小家&。他因不能在老人弥留之际陪在身边,牵着她的手陪她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而深感遗憾和歉疚。
&&&&&&& 这样的事例在移民系统还有很多很多。移民干部为了贫困山区群众能搬离&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偏远山区,为了困难群众能在2020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同步实现小康,在别人都在新年与家人团聚的时候,他们冒着风霜雨雪,跋山涉水进村入户调查移民对象信息;在别人下班休息的时候,他们挑灯夜战通宵录入信息;在别人周末陪同家人踏青、享受明媚春光的时候,他们枯坐在电脑前面精准核对数据。
&&&&&&& 在黔东南近3个月的艰苦奋斗下,3月20日按时上报了&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系列报表材料。据初步统计,我州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期间计划搬迁9人(&两山&地区计划搬迁4人,占总计划的52.5%),共68个安置点。涉及202个乡镇2561个村12207个自然寨(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1457人,占总搬迁规模的82.1%。其中:整体搬迁2人,整体搬迁贫困人口52245人,占整体搬迁人数的44.3%;整体搬迁非贫困人口65763人,占整体搬迁人数的55.7%;零星搬迁6人,零星搬迁均为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在全州68个安置点中,在城镇安置的有39个安置点2712206人,在产业园区安置的有11个安置点78922人,在旅游服务区安置的有6个安置点6237人,在新农村安置的有12个安置点10835人。(黔东南州移民局)
版权所有:贵州省水库和生态移民局
单位地址:中华北路省政府大院5号楼6楼
联系电话:7
技术支持:
点击数:47463想退出扶贫住房,怎么办?
因为不方便,装修了一年都没有住!听说要收回原住房土地,年纪大了,在那里什_百度知道
想退出扶贫住房,怎么办?
因为不方便,装修了一年都没有住!听说要收回原住房土地,年纪大了,在那里什
想退出扶贫住房,怎么办?因为不方便,装修了一年都没有住!听说要收回原住房土地,年纪大了,在那里什么都需要钱,没工作。不方便,现在还想住原来的房子,怎么办!怎么才能退出扶贫住房!
我有更好的答案
当初怎么不打听清楚呢!上网查一下都知道了的,刚开始你们都以为是幸运得到的吧!
1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脱贫攻坚的黔东南路径:爬坡过坎 勇闯新路(组图)_网易新闻
脱贫攻坚的黔东南路径:爬坡过坎 勇闯新路(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脱贫攻坚的黔东南路径:爬坡过坎 勇闯新路(组图))
榕江县丰源绿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蔬菜基地。 通讯员黄秀福摄左图:雷山县谷丰鱼肥。 (黔东南州扶贫办提供)岑巩县柚农喜上眉梢。 通讯员张能秋摄杨秀智老人新旧房屋的对比。 本报记者陈丹摄李锦超打捞商品鱼。 (从江县扶贫办提供)  开篇的话
  今年7月23日,黔东南州将迎来建州60周年大庆,60载如歌岁月,俯瞰苗乡侗寨的沧桑巨变,怎不叫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为充分展示黔东南州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本报《大美黔东南》专刊于今日开始,陆续推出反映黔东南州“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生态文明建设”、“民族文化旅游”、“民族团结”、“经济社会发展综述”、“州庆亮点荟萃”等配合建州60周年大庆的主题策划报道,每周一期。
  今日,《大美黔东南》推出第一期——“大扶贫”主题策划报道,深入报道该州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敬请关注。
  建蓝莓基地、开办农家乐……从漂泊“游子”到返乡创业“达人”,麻江县宣威镇翁保村乌羊麻寨村民杨启勋深感昔日贫瘠的家乡“变样了”,山上蓝莓飘香,寨中游客如潮,处处都跃动着希望。
  大山里跳跃着的希望“火种”,传递着奋进的足音。
  这“足音”已汇成激昂的“鼓点”,敲打出在脱贫攻坚路上的黔东南州“声音”。
  打好精准牌,按下快进键,黔东南的扶贫画笔遒劲挥洒,力透纸背。
  爬坡过坎迈大步
  黔东南州有着怎样的贫困现实?
  2011年,全州16个县市均属国家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4个县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55个乡镇为贫困乡镇、2077个行政村为贫困村;贫困面分别占全省片区、县市、乡镇和行政村总数的36.36%、28%、16.6%、23.1%;在州内分别占全州片区、县市、乡镇和行政村总数的100%、87.5%、76%和62.8%。按照人均年收入低于2300元的标准,全州农村有贫困人口167.29万人,占全省的14.56%,贫困发生率42.11%,在贵州省贫困发生率最高。
  再高的山、再陡的坡,都要一步一步去征服。
  “十二五”期间,黔东南的扶贫开发成果让人“惊叹”。
  以改善贫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群众基本素质,拓宽贫困群众增收门路为目标,黔东南州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大扶贫格局,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相结合,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主要对象,工作精准到村、措施精准到户,因地制宜推进扶贫攻坚,战果丰硕。
  到2015年年底,全州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167.29万人减少到84.32万人,减少了82.97万人,近一半贫困人口,年均减少贫困人口16.5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2.11%下降到21.69%,降低了20.42个百分点。施秉、麻江、三穗、岑巩、台江、天柱和雷山7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现省级标准“减贫摘帽”。舟溪、旁海等103个贫困乡镇实现省标“减贫摘帽”。凯里、麻江、岑巩和雷山4个县市的贫困乡镇发生率为零,贫困乡镇发生率从75.6%下降到25.37%。
  攻坚克难战犹酣
  站在新的起点上,黔东南州紧扣时代脉搏,顺应人民期待,瞄准最贫困的乡村、最困难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打响了新一轮脱贫攻坚战。
  脱贫的决心与信心从该州2016年的脱贫攻坚作战图可见一斑。
  2016年的目标任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7.71万人,黎平、丹寨和锦屏3个县和32个贫困乡镇按省定标准实现“减贫摘帽”,450个贫困村出列。 “六个小康”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实现有扶贫开发任务的村均建立1个以上脱贫攻坚合作社,实现产业帮扶11.9万人、转移就业1.1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4.18万人、教育扶持5.4万人、政策性兜底23.66万人。
  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役。
  为适应扶贫对象、扶贫阶段、扶贫任务的新变化,黔东南州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和《大力扶持生产和就业推进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等19个配套文件,在贯彻省“1+10”配套文件的基础上,增加电商精准扶贫、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妇幼健康精准扶贫、文化精准扶贫、林业精准扶贫、农村消防精准扶贫、科技创新精准扶贫、生态建设精准扶贫、农产品价格保险精准扶贫等9项专项扶贫行动,形成州“1+10+9”扶贫攻坚配套文件,全力推进该州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
  脱贫“利箭”要一击而中,先得靶向精准。
  该州通过“扶贫云”,建立黔东南州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强化贫困人口的精准化识别,确保贫困底数清晰;建立贫困村扶贫落实平台,准确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致富需求;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实行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同时,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制定详细计划、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挂图作业,明确进度、倒排工期,确保项目资金、帮扶力量和检测评估到村到户。
  精准发力有实招
  黔东南州的脱贫攻坚战要赢得漂亮,关键还在脱贫“招数”。
  以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五个一批”为抓手,认真落实好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乡村旅游、易地扶贫搬迁、电商、消防等19项扶贫专项行动的基础上,黔东南州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探索“五融五帮”抱团扶贫脱贫思路。
  一是推进城乡融合,帮助解决贫困群众脱贫资源不足的问题。根据这一思路,黔东南州积极整合全州城镇停车场、加油站、洗车场等城镇优势资源,变成贫困群众脱贫的优势资源,让贫困群众分享城镇资源带来的红利,促进城乡协同发展、共同富裕。
  二是推进强弱融合,帮助解决贫困群众脱贫技能不强的问题,实现以富带贫共同发展推动脱贫。该州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等经营主体优势,让贫困群众以入股的方式参与经营主体的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一起发展产业,使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推进资金融合,帮助解决贫困群众脱贫资金不足的问题,实现资金聚集产业发展推动脱贫。该州强化产业带动,积极培育发展主导产业,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激活金融机构贷款、吸纳民间资本等各种资金集中投入发展产业,着力帮助解决贫困群众脱贫资金不足的问题。如国家审计署在丹寨县开展的资金整合试点工作,把上级所有投入扶贫的财政资金全部划拨到县,按照“多个水管输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模式,集中资金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四是推进农商融合,帮助解决农产品销售困难的问题,让市场经济带动脱贫。该州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引导群众通过电商购买商品,降低购买成本,提升购买力。同时,树立商品意识,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将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予以销售,扩大农产品销售半径,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降低农产品进入市场成本,提高农产品销售价格,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五是推进产险融合,帮助解决贫困群众脱贫经营风险较大的问题,实现稳定增收,推动脱贫。该州积极引导保险公司创新涉农保险产品,设立保险基金,积极参与贫困群众扶贫脱贫项目投资担保,拓宽保险覆盖面,帮助贫困群众防范自然、政策、市场等产生的风险,努力降低贫困群众投资风险。通过保险业与扶贫产业的融合,让保险业为扶贫产业护航,让扶贫产业为保险业扩容。
  变迁,正在黔东南州各地不断上演,一幅脱贫致富、共奔小康的美好画卷铺陈开来……
  故事:从江县军创贷
  橄榄绿永不褪色
  从退伍军人到创业之星,从江县谷坪乡银上村一组的90后小伙李锦超角色转换得很顺利。
  “没想到退伍军人这一身份解决了我创业的大问题。”2013年12月,退伍回来的李锦超有了创业的想法,他也把这一想法付诸了行动。
  2014年,李锦超在谷坪乡四寨河建起水产养殖基地,开始网箱养鱼。但很快,他因资金短缺发展受困。
  “多亏‘军创贷’帮了大忙。”李锦超说,去年9月,在政府帮助下,他与15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建立利益联营,利用“军创贷”在从江农商行贷款90万元扩大养殖规模。如今,他的养殖场网箱数达42口,养殖面积达2700平方米,年养殖鱼200万尾,产值约200万元。
  今年2月,他将自己的收益所得按利益联营的机制把红利发放到联营的15户贫困户手中,每户贫困户分到了2000元。
  在他的示范引领下,谷坪乡成立了四寨河库区养鱼专业合作社,填补了从江县库区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空白。目前,谷坪乡通过四寨河库区网箱养殖脱贫的群众达70余户,有养殖专业户22户,总网箱数415口,养殖面积为18065平方米。
  “军创贷”是“复退军人创业补贴贷款”扶持政策的简称,它是从江县结合当地县情重点扶持返乡创业的复原、退伍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现役军人家属,解决创业资金难的一项新政策。
  从江县人武部在全县范围内选准退伍军人创业帮扶对象,通过从江农商银行优先为复退军人提供贷款支持,让直接到户的扶贫项目资金作为能够生财的经营资本,让贫困群众持续享受收益权。当创业产生效益后给每名参股的精准扶贫对象进行利益分红,返还银行贷款本金后即取出银行贷款保证金,将每户精准扶贫对象参股的2万元扶贫项目资金返还给参股的农户,实现贫困户扶贫资金的保值增收和收益的稳定性,规避市场风险,实现托底保障。目前,该项工作已辐射到从江的21个乡镇,每个乡镇至少有3至4名退伍军人创业。
  故事:三穗县党社联建
  当股东喜迁新居
  70岁的杨秀智老人的新旧两套房子,在三穗县台烈镇颇洞村村里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两套房子紧挨着,一套是经历了几代人的破旧木房,木板已被岁月侵染成了暗黑色,一套是去年底才完工的别墅式小洋楼,宽敞大气,洋溢着现代气息。
  “再过一段时间把老房子拆了,改成小广场,种些花花草草,也跟过去的日子彻底告别。”杨秀智老人说,如今住进了新家,到处亮堂堂,心情也舒畅多了。
  得益于颇洞村探索出来的“党社联建”扶贫新模式,杨秀智老人用自家的土地流转资金和一些积蓄入股村里的合作社,连续两年都得到了超万元的入股分红。
  同时,他的儿媳也在村里的农家乐找到了工作,一家人通过努力终于搬进了漂亮的“新家”。
  “住舒服了,手里头又有股份,晚年可以安心过了。”杨秀智老人高兴地说。
  三穗县台烈镇颇洞村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党社联建”发展模式,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方式组建合作社,并设子公司或项目部开展多种经营,发展村级经济。
  在筹集股金时,该村优先考虑贫困户,将扶贫专项资金作为贫困人口的股金,同时鼓励贫困户以在园区务工薪金入股。这种“有钱出钱、有地出地、有力出力”的筹资模式,让农民通过“三变”获得了“三金”,即入股分红股金、土地收入租金、务工收入薪金,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激发了共同发展的动力。
  目前,颇洞村已建立专业合作社11个,社员占到了全村人口的90%,常年解决稳定就业800余人,人均月收入达1800余元。这些合作社已先后吸纳了颇洞村858户3200多人入股,入股总资金1600多万元,2016年实现了贫困户全覆盖。去年,颇洞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经达到185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600元。
本文来源:大河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黔东南州精准扶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