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淮安开一家上汤一品蟹黄汤包加盟店怎么样?

两年进驻80余景区,每月开店10家,这个蟹黄汤包店如何开一个火一个
餐饮竞争日益激烈,在人人都想进驻购物中心占领战略高地之时,殊不知购物中心早已因品牌过多,没有自然客流,房租成本高而成为餐饮最大的红海。
在餐饮企业们酣战正欢之时,有这样一些企业,他们另辟蹊径,进军景区餐饮这一蓝海,取得丰硕成果。
比如这家尚香蟹黄汤包,两年入驻80多家景区,他们是如何成功开辟新市场?
“汤包的褶皱要有30个以上,并且要求细巧均匀,整个儿恰如一朵饱满圆润、千瓣紧裹、含苞欲开的玉菊。”2012年,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惟妙惟肖的描述,让靖江蟹黄汤包被国人熟知。
让人知道蟹黄汤包后,怎么让人吃到?作为地方特色小吃,它如何跳出区域限制走向全国?
《舌尖上的中国》送蟹黄汤包进景区
早在2009年,尚香就实现了蟹黄汤包的工业化生产,让靖江蟹黄汤包跨出了香飘中国的第一步。接下来怎么办?尚香给出的答案是进驻景区。
▲尚香汤包产品申请了专利设计
2015年下半年,尚香开始关注景区餐饮,在南京夫子庙尝试开了第一家店。10平方米的小店一年房租将近80万元,不过却可以带来800万元的年收入。尝到甜头之后,尚香便与景区餐饮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快速复制发展。目前,尚香已经开设80多家景区店,以每个月10家店的速度扩张。
而最初关注景区餐饮的原因,要从蟹黄汤包的产品属性说起。“蟹黄汤包是四大名点之一,是中国知名小吃的代表,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非常适合景区消费。”孙华靖分析说。
▲尚香汤包景区店之一
实际上,景区对进驻商家的品牌审核得十分严格,而且位置不一样对销售的影响也不一样。
经过多年的发展,尚香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最关键的是,尚香的蟹黄汤包曾上过风靡一时的美食栏目《舌尖上的中国》。“央视对地方美食的关注和报道,让蟹黄汤包被大众所知。”
“产品认知度比较高,景区愿意把最好的位置留给我们。”孙华靖说,作为在江苏发展起来的企业,他们第一家景区店选在省会南京,减少了品牌推广的阻力。
“傻瓜”式操作,核心在于产品
尚香景区汤包店中,40%是直营,60%是加盟,主要靠口碑传播推广。汤包店的面积大小不一,在10~50平方米之间;有专门的店面设计团队,一店一设计,将尚香汤包的主要元素融入进去,同时兼顾当地文化。
以北京南锣鼓巷店为例,尚香将汤包文化和当地的胡同文化、街区文化融为了一体。
蟹黄汤包包装上,尚香专门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提供一支带有卡通螃蟹图案的吸管,方便游客边走边吃。此外,尚香还在每个店铺前都设了一组小雕塑,每个高20公分共8个,用来介绍汤包的工艺流程。
每个汤包店配备3~5名员工、1个蒸包炉,蒸包炉是尚香定制的。
尚香定制的蒸包炉不但用电量较低,还具备定时功能,一键式“傻瓜”操作,对服务员的技能要求很低。该设备由总部统一供应配备,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各地店面真正“锁”在一起。
“对于节令性比较强的旅游地,确实存在淡旺季比较明显的问题。”孙华靖坦言,这是普遍规律,但对尚香门店的影响不是很大。
由于汤包是在工厂经过预加工的半成品,不需要汤包店加入其他配料,也不需要太多人工,几乎不存在餐饮业普遍面临的原材料、人工等成本上涨的压力。“主要是把房租成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尚香和顺丰冷链合作,从靖江出发,将产品配送到全国各地,根据每个地区每个月的预估配货量,一个月配一次货,一般一次的配送量为一两千箱,也有门店由当地经销商直接配货。
在孙华靖看来,尚香景区店模式成立的基石在于产品。首先,蟹黄汤包皮薄汁多,又是中国名点,自带传播功能;其次,产品在工厂经过了预加工,大大简化了店铺的经营模式,这是其得以快速复制的前提。
有人说预制的汤包口感不好,确实,传统概念中,汤包一定要现蒸现吃,不然冷了再回锅,口味总得大打折扣。但尚香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利用先进的速冻技术,将汤包做成了大产业。
尚香汤包创始人孙华靖说:我们在靖江本地叫"人等汤包,汤包不等人",一定要现包现吃堂吃,最主要的问题,是汤包从擀皮到包制到熬汤,它的工艺很复杂,第二个它的储藏性不好,比较难储藏,时间稍微放长一点,它的料会变质,口味会有影响。
我们是从2006年开始进行产业化的研究,通过4到5年的努力,我们和江南大学的合作以及和非遗传承人的合作,在2010年的时候,我们解决了技术问题。
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背后却是十万分的艰辛。最初的三年期间,孙华靖和他的团队不断试验,光是失败的速冻汤包,就吃了一万多只,终于研发出了"酶法交联抗裂技术"和"生物抗氧化保质技术",彻底突破了传统汤包对于时间和空间的依赖,能有效解决汤包面皮龟裂、风味劣变等难题。
甚至超过了堂食堂吃的品质,我们的标准化和稳定性更强。第一只和第一万只,它是一样的。
借助景区市场弘扬汤包文化
“景区不但人流量大,消费能力也比较强。”景区市场有很大的开发空间,而且和美食街的消费正在融合。
全国有150多个景区可供尚香开发,人流量大的景区可以开2~4家店。在选址上,景区和美食街都可以。实际上,现在香港和上海南京路的步行街,已经将美食街和景区融为一体,而美食街基本没有淡旺季限制。
各地区对尚香汤包的接受程度都不错。本来想根据各地口味和习俗做一些口味调整以适应当地市场,运营下来发现没这个必要。因为景区人口流动性大,对于大多数游客来说,还是想吃到正宗口感的蟹黄汤包。
孙华靖认为,进驻景区不仅是销售产品,更是销售文化。尚香投资了五六百万元建设汤包文博馆,把餐饮和文博馆结合起来,既能展示又能体验尚香的产品、文化和服务。
▲尚香汤包文博馆
之前在喜家德也建立水饺博物馆,建博物馆可以说是企业品牌的最高战略。建博物馆从内涵上,对内传递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对外则是传递品牌文化,树立行业标杆。同时也是企业发展阶段的一个里程碑。
景区店模式成功之后,尚香还开设了商圈店,定位于30~80平方米“小而美”的特色餐饮;还有200平方米左右的社区店,设计上主打简约时尚风。“淮安爱情小镇社区店就是以淮扬面点为主,宣扬早餐文化。”孙华靖举例说。
“台湾鼎泰丰做得那么好,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一个汉堡十几元老百姓能接受,一个包子两三元他们就觉得贵?我觉得不应该是这样,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孙华靖补充说,尚香蟹黄汤包单个重100克卖20~30元,香港旺角店卖50元一个,香港第二家店正在筹划中。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淮安蟹黄汤包_电话,地址,人均,评分,优惠_百度糯米
数据载入中...
热门城市/&/&旅游/&热门影片热门院线/&/&休闲娱乐/&结婚/&生活服务/&/&热门分类中国菜外国菜/&/&丽人
大家都在找:有即将到期的糯米券笔订单未评价笔订单未付款条新的商家回复
抱歉!页面无法访问可能因为:网址错误&请检查地址是否完整、或存在多余字符网址失效&可能页面已删除,活动已下线等背包自由江苏行之淮安95&&淮安文楼蟹黄汤包2
背包自由江苏行之淮安95&
淮安文楼蟹黄汤包2
& 文楼是古淮安城
(今楚州区)的一家传统老店,
以制作蟹黄汤包而闻名。
位于苏北的京杭大运河畔,
自古就是繁华之地。
城中有一家茶楼,
名曰“武楼”,
经营点心、煮干丝等,
也卖现在南方常见的
酵面串汤肉包。
清朝道光八年,
武楼店主陈海仙
在淮安的河下镇
又建了一座茶楼,
起名“文楼”。
叫文楼有两个原因,
一是和武楼相对应,
二是因河下镇的人文荟萃。
西汉文景时代著名的
辞赋大家枚乘、枚皋父子,
唐代诗人赵嘏,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
明代状元沈坤等
都是河下人。
顾炎武、郑板桥等
也曾在这里
盘桓流连。
天下第一鲜
——文楼蟹黄汤包,
是季节性很强的淮安传统名吃,
每年中秋前后肥蟹上市,
至农历11月间,
人们便会涌至淮安河下镇,
争相品尝,
在清朝道光年间便已出名,
其制作上有三绝,
一绝,面皮薄如纸,透亮明澈。
二绝,馅由老母鸡汤、鸡丁、
猪肉、黄酒、虾米等
20多种原料拌制而成,
三绝,汤色晶莹不破,
口张汤满而不溢。
将其撮拾到盘中
更是要有高招绝技!
倒上香醋,
撒上姜末,
拌以香菜,
用筷头先在包上戳个小洞,
附身吸食,
那鲜美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有诗赞曰:
“桂花飘香菊花黄,
文楼汤包人争尝,
皮包蟹黄馅味美,
入喉顿觉周身爽。”
同吃平桥豆腐一样,
吃蟹黄汤包不能心急,
假如你心急忍不住,
上来就咬,
那一定会烫的你嗷嗷直叫。
每到重阳节前后,
螃蟹上市,
蟹黄汤包也随之开始供应,
品尝者络绎不绝,
都以先餤为快。
文楼真是门庭若市。
淮安有句歇后语流传至今,:
“文楼的汤包
——吃得等不得”,
于此可见当时生意之兴隆。
周恩来同志生前说过:
“小时候,
每逢十月,
我就从城里坐小船到河下。
上文楼吃蟹黄汤包。”
数百年来,
文楼汤包一直
以其美名饮誉四方。
当螃蟹上市时,
文楼便亮出招牌:
“今日开始供应蟹黄汤包”。
“文楼蟹黄汤包”
成为淮扬风味点心中的
一朵奇葩。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靖江蟹黄汤包加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