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的巴菲特投资回报率如何选到回报率50倍的股票的,对现

巴菲特是如何找到低波动性股票的 靠这三个独立指标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随时[继续看!]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扫描左侧二维码,就能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还能分享到微信或微博。
19:00来源:和讯网作者:徐汇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摩尔金融精选。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著名的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可能是整个金融界最经常被讨论的一位投资者。伯克希尔·哈撒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的长期骄人业绩记录就应该引起公众的关注。
沃伦·巴菲特主要通过购买高质量企业的股票创造了令人惊奇的长期业绩记录,并通过利用其企业固有的杠杆来扩大收益率。
本文(摩尔译者@wxycynthia 编译)给出了伯克希尔·哈撒威公司排名前30位的公开持股,并衡量了它们的波动性。巴菲特将继续保持比广泛市场更低的波动性偏好。有些人认为具有低波动性的估值已经过时了。而我们当代最伟大的投资家已经把这一因素偏好付诸实践几十年。
从1965年到2015年,该公司基金的平均年回报率为20.8%,而标准普尔500(NYSEARCA:SPY)的平均年回报率只有9.7%。在1964年往标准普尔500中投入的一美元,到2015年末价值113美元;复利计算的魔力。同期投入到伯克希尔·哈撒威公司的一美元,将价值15,893美元 - 复利计算,再加上奥马哈之神的力量。
我想努力为读者解释巴菲特取得长期成功的一个秘诀。它们把巴菲特的伟大成就与低波动性,伯克希尔业务模式中固有的杠杆,以及因为伯克希尔的高信用等级而获得的低成本债务联系在一起。
在可以了解伯克希尔·哈撒威公司的公共记录的50年的时间里,最近才阐述过,美国股票中波动性最大的那些,在对伯克希尔股票投资63000美元可增长至10亿美元的这段非常长的时间里产生了负的回报率。
为了积聚起伯克希尔庞大的复合回报,巴菲特基本上没有投资这类严重滞后于市场的动性股票。在下表中,我试图证明伯克希尔·哈撒威公司公开控股前30位的高质量特性。
通过三个独立的衡量指标(均等加权、资本总额加权和中值),在三个追踪期间内(60天、180天和360天),伯克希尔·哈撒威公司的前30个控股的波动性低于整个市场的波动性。这些波动性衡量指标是历史价格逐日变化的对数的标准差。为什么逐日价格变化对于偏爱持有期为“永远”的投资者非常重要呢?这些波动性数字还是市场对一个公司的变化风险认知的衡量。由于风险更低,所以高质量的企业在长期的复利回报方面更加稳定。
实际上,在上面的30支控股中,只有一支Liberty Global (NASDAQ:LBA)在过去的60天中处于波动性最大的十分位数中。
平均来说,伯克希尔排名前30位的控股比其总体控股的波动性更低。
对Kraft Heinz(NASDAQ:KHC)进行的大量投资最初是通过大量的优先股进行的,是利用3G资本对Heinz进行初步买断的一部分。
获得在资本结构中高于普通股的优先股,再加上高达9%的固定息券,进一步抑制了这一投资的波动性。在交易时,Heinz位于标准普尔500的波动性最低的十分位数中。
当然,这个清单只包括巴菲特排名前几位的公开持股。铁路巨头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伯克希尔·哈撒威能源公司的主要州际公用事业单位、产业联合企业Marmon、特殊化工产品领导者Lubrizol、全球金属加工公司IMC,以及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商Precision Castparts (BATS:PCP)都是高质量和相对稳定的企业,不断为巴菲特和伯克希尔的再投资贡献可分配的现金流量。
看过几篇质疑低波动性因素倾向的可行性的文章。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反思。
巴菲特长期以来一直持有低波动性股票,而且本文通过定量方法说明他将在其公开持有的股票组合中继续持有低波动性股票。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摩尔金融精选
(责任编辑:徐汇HF069)
每日精彩好文,尽在好买财富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收听好买财富官方微信
微信号:howbuy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0.8%
0.60% 0.8%
0.60% 1.2%
0.60% 1.2%
0.60% 1.5%
0.60% 1.2%
0.60% 1.2%
0.60% 1.2%
证监会首批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银行级加密,保障安全
好买获得腾讯B轮投资,全面提升客户金融服务体验...
掌上基金人人都是基金经理
行情、资讯、热点,一手掌握
精选牛基,抓住每一次赚钱机会
7X24小时,随时随地买卖基金
2.扫描下载到手机
注册领红包
扫一扫,立即下载领取
新手专享新手适合买什么基金?
第一次,安全最重要
货币基金七日年化:
3.95%(06-21)
买的少一点,试试水
看看大家都在买什么
本周热销基金巴菲特选择周期股的经验 _ 东方财富网
巴菲特选择周期股的经验
上海证券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回顾每一次熊市,投资者似乎都会发生与机遇擦肩而过的情形。1995年和2005年这两次熊市底部区域期间,云南白药只有3元左右,贵州茅台当时算是高价股,也只有10多元而已,总之,能够改变命运的低价股曾经比比皆是。目前,蓝筹股已具备1995年和2005年熊市末期的价格优势,同时,部分行业的周期性特征明显,因此现在也是价值投资的最佳时刻。
  回顾每一次熊市,投资者似乎都会发生与机遇擦肩而过的情形。1995年和2005年这两次熊市底部区域期间,云南白药只有3元左右,贵州茅台当时算是高价股,也只有10多元而已,总之,能够改变命运的低价股曾经比比皆是。目前,蓝筹股已具备1995年和2005年熊市末期的价格优势,同时,部分行业的周期性特征明显,因此现在也是价值投资的最佳时刻。  首先,部分蓝筹股业绩具备很高的周期性,最典型案例就是能源股。2008年熊市周期令投资者损失最惨重的蓝筹股分别是能源股和航运股,两者业绩和股价表现都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交易量密切相关。如果从价值投资角度出发,该类型蓝筹股作为周期股应该进行逆周期投资,而不是顺周期投资,“人取我弃,人弃我取”的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就是这个道理。  2002年中石油H股上市之初,每股业绩仅1毛港元,每股2港元股价估值也要超过20倍PE,显然不符合“狗股策略”的高股息标准。但此时巴菲特却在2港元下方大举购入中石油H股成为第二大股东,价值投资的出发点一是中石油股价便宜,二是油价牛市即将启动。2007年夏季中石油H股每股业绩预计将接近1港元,且马上要海归A股市场大幅增厚每股净资产之际,巴菲特却选择清仓式减持股票。  从2007年至2016年,A股市场“石化双熊”已经历了10年熊市周期,因此已经具备价格便宜的价值投资第一要素。而油价一般30年是一个完整的价格循环周期,1972年至2002年油价3美元/桶至40美元/桶是一个周期,2002年至今油价波动区间30美元/桶至150美元/桶是新的循环周期,2012年油价120美元/桶是二次摸顶,2016年油价40美元/桶下方是第一次探底。根据油价波动价格特征,“石化双熊”基本面已经符合困境反转的标准,虽然油价牛市周期还远未来临,但“石化双熊”转变为“石化双雄”的长期转换因素已经开始沉淀。  油价作为大宗商品,其价格循环周期很长。根据1972年至2002年价格周期经验,以油价中枢为标准的低价格周期和高价格周期几乎都各占一半时间,因此现在我们可以观察到巴菲特选择航空股作为对冲能源股价格波动的投资品种。哈撒韦公司投资单一股票超过10亿美元需由巴菲特亲自决定,低于10亿美元则根据基金经理授权范围决策。去年三季度哈撒韦公司开始大举投资航空股,作为行业配置金额超过10亿美元,单一航空股则无一家超过10亿美元。这就类似2002年巴菲特投资中石油H股,暗示巴菲特是根据逆周期思维选择行业进行投资,能源股和航空股首先从价格优势进行基础投资,然后根据低油价周期的特征进行风险对冲。梳理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可以发现很多都是建立在普通人也能明白的商品价格波动基础之上,关键要能够克制住人性的恐惧和贪婪。
(原标题:巴菲特选择周期股的经验)
(责任编辑:DF309)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20岁的巴菲特如何选到回报率50倍的股票的,对现在选股很有借鉴意义
今天三大指数超跌反弹,中小创、次新股冲在最前列,上证50没有了昔日王者风采,一方面上涨一年积累太多获利盘,另一方面和股票走势有关,上证50多数都是慢牛,拉升需要动用更多资金,在市场刚经历一波震荡市场信心没有回复时,拉升它们可能担忧出现二八分化,作为价值的主要阵营,是不缺乏资金关照,它们会慢慢修复大跌带来的技术面紊乱,然后选择方向,现在资金快速流入创业板、次新股,不需要多少资金就可以把价格做起来,而这些在市场中虽然占的权重不大,但数量非常多,而且有非常好的群众效应,所以更能在短时期内激活市场的人气,而且持续调整近乎2年后,价格相对涨了一年的蓝筹便宜,所以这波调整以来,创业板指数比沪指要表现的强一些。
如下图所示,沪指不断创出新低,
创业板呢,振幅并不小,但是整体上,一直在1600处横盘,且持续有量。
正是如此,创业板才暂时接过沪指的老大哥地位,成为今天反弹的先锋。
股语有云“是底不反弹,反弹不是底”。
所以后面创业板应该会反复试探1600点的支撑是否有效,同样道理,沪指也是如此,会试探3100点的支撑力度。
另外,咱们还要密切关注美国指数的走势,尤其是道琼斯不要破24000点,如果能在这两天即周一、周二站上24500点,那么对A股主力资金的提振不亚于周末的一系列利好。如果今天美指收盘没在制造“意外”明天咱们中午会继续反弹,但力度不如今天,除了一种情况,就是今天表现相对弱的银行地产保险等金融股拉升,封死下跌的空间。然后冲高后,注意这两天涨幅大的股票会出现洗盘。在持股上,只要手中个股不在创出新低就好了。
【投资技术】
20岁的巴菲特如何选到回报率50倍的股票的
1951 年,21岁的巴菲特写了一篇名为《我最看好的股票》(The Security I Like Best)的分析文章,当时巴菲特还是一位初出茅庐的投资顾问。文章所说的股票就是后来巴菲特称之为 " 投资初恋 " 的 GEICO(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巴菲特之所以对 GEICO 产生兴趣,与他的老师格雷厄姆有很大关系。
△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是巴菲特的偶像,如同咱们现在崇拜巴菲特那样,当得知格雷厄姆是 GEICO 的主席时,巴菲特对 GEICO 作了调研分析,然后重仓买入,第一次巴菲特持股时间并不长,如同我们炒了一次短线,巴菲特比喻为短暂的 " 初恋 "。
年已经身家上亿的巴菲特再次投资 GEICO、收购其 1/3 股权。这些股权到 1995 年增值了50 倍,给巴菲特带来了 23 亿美元利润。
同一年,巴菲特又以 23 亿美元收购 GEICO 剩余股权,使其成为旗下全资子公司。
GEICO 令巴菲特洞悉了保险业的秘密。在此基础上,巴菲特构筑了自己的保险帝国,并进入再保险领域。保险业不仅成为其 " 利润奶牛 ",而且为其提供了巨量的现金流,2016年恒大人寿和前海人寿在二级市场购买万科股票,都是利用旗下的保险公司,学的就是巴菲特。
下面是巴菲特 1951 年对 GEICO 分析文章的全文翻译:
在牛市中,企业很容易出现这些特点:充分就业、利润大幅增长并且创纪录的分红。过去 5 年来,大部分行业都处在这种繁荣之中,少数调整丝毫不能影响这一巨大浪潮。
然而汽车保险业却没有分享这一繁荣。在二战刚结束(1945年)出现巨大亏损之后,汽车保险业终于在 1949 年有所起色。然而 1950 年,事故保险公司再次遭遇重创,成为保险行业 15 年来第二糟糕的年份。一些事故保险公司(尤其是汽车险占比较大的)股价表现都非常低迷。从盈利能力和资产因素来看,这些股票很多似乎都被低估了。
汽车保险行业本身具有平滑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大部分汽车购买者都认为车险是有必要的。保险合同的费率每年都要根据当时情况作出调整。费率调整滞后于成本,在 年的物价上涨阶段产生负面影响(保险费率随着物价上涨),但如果经济进入通缩阶段,应该是一个有利因素。
这个行业的其他优势还包括没有存货、收款、劳动力和原材料等方面的问题,而且也没有产品过时和相关设备被淘汰的风险。
GEICO 成立于 30 年代中期,在全国范围内向符合条件的群体提供全面的汽车保险服务,包括:
(1)联邦、州和市政的政府雇员;
(2)现役和后备委任军官以及薪酬前三档的非委任军官;
(3)服役期间享受该待遇的退役军人;
(4)以前的投保人;
(5)大中小学的教员和职员;
(6)专门从事国防工作的政府承包商雇员;
(7)股东。
公司不设立任何代理机构和分支机构。因此,投保人可以按年费率高达 30% 的优惠获得一份标准的汽车保险单。公司在全国各地通过大约 500 名代理人处理索赔,受理速度非常快。
" 成长型企业 " 一般是指那些剔除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和商业竞争缓和的因素,过去几年销售依然有所增长的企业。从下面的业绩来看,GEICO 绝对是一家合格的成长型企业:
保费收入/美元
103,696.31
768,057.86
1,638,562.09
8,016,975.79
当然,昨天的增长并不能给今天的投资者带来利润。对于 GEICO 而言,我们有理由相信成长空间还很大。
截止到 1950 年,公司仅在全国 50 个州(包括华盛顿特区和夏威夷)中的 15 个州注册登记。
1950 年年初,公司在纽约州的客户还不到 3000 人。
对于潜在客户而言,纽约 125 美元保单的 25% 优惠看起来应该比欠发达地区 50 美元保费的 25% 优惠更有诱惑力。
随着成本竞争的重要性在经济衰退时期不断提升,GEICO 费率方面的吸引力应该能够更有效地抢走其他同类公司的业务。由于保险费率随着物价上涨,费率上 25% 的差距以实际金额计算的话则变得更大了。
公司也没有来自代理人的压力,不需要接受一些有问题的投保申请或更新高风险投保人的保单。在一些费率结构不完善的州,公司可能会暂停推广。
1949 年公司保险利润与保费收入的比率为 27.5%,而 Best's 搜集的 135 家事故保险公司平均利润率仅为 6.7%。
1950 年景气转差,Best's 计算的平均利润率降至 3%,而 GEICO 降至 18%。
GEICO 并不经营所有的事故保险业务,人身伤害和财产保险虽然都是 GEICO 重要的业务线,但利润率是最低的。GEICO 还有大量的撞车保险业务,在 1950 年是一条很赚钱的业务线。
在 1951 年上半年,几乎所有保险商在事故保险方面都出现亏损,尤其人身伤害和财产保险两种业务最不赚钱。GEICO 利润率下降至略微高于 9%,相比之下,马萨诸塞州保险公司亏损 16%、新阿姆斯特丹事故保险公司亏损 8%、标准事故保险公司亏损 9%。
由于 GEICO 处于快速成长期,现金分红水平一直比较低。从 1948 年 6 月 1 日到 1951 年 11 月 10 日,送股和拆股(1 拆 25)使得流通股份从 3000 股扩大到 25 万股。公司还发行了认购附属关联企业股份的认股权证。
自从 1948 本杰明 - 格雷厄姆的投资基金收购 GEICO 大量股份并将其上市之后,格雷厄姆一直是董事会的主席。李昂·古德温是公司总裁,能力出众,上任以来一直指引着 GEICO 的方向。截至 1950 年末,董事会 10 位董事共持有 GEICO 流通股的三分之一左右。
1950 年公司每股盈利达到 3.92 美元,1949 年为每股 4.71 美元(当时总业务量要小一些)。这些数据不包括尚未实现的保费储备,而这一金额在两个年份中都很庞大。1951 年的利润要低于 1950 年,但今年夏天费率的全面提高将会体现在 1952 年的利润中。在 1947 年到 1950 年间,公司投资收入翻了两番,反映了公司资产的增长。
以目前股价来看,当前估值为 1950 年(行业景气糟糕年份)盈利的 8 倍,看起来完全没有反映公司巨大的成长潜力。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对巴菲特的三大误读:未来十年是否买股票_网易新闻
对巴菲特的三大误读:未来十年是否买股票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5月的第一个周末,股神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 哈撒韦公司2010年股东大会在美国小镇奥马哈举行。大会不仅吸引了大批的朝圣者,也吸引了不少依靠贴“巴菲特”标签吸引投资者的私募和机构。
在股东大会之后,巴菲特的一言一行均被媒体报道,除看好中国之外,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是“未来10年推荐买股票”、“力挺高盛身陷道德漩涡”这样的新闻标题。
“我更喜欢电视采访而不是纸媒采访。很显然,纸媒的记者可能会歪曲我的话,因为大家 喜欢断章取义 。”巴菲特这样对媒体说。不幸的是,即使是巴菲特的原话,也遭到了不自觉的误读。
未来10年买股票
媒体报道的一个热点话题是,面对前来朝圣的大约4万名股东,巴菲特称:“出现严重通胀的概率已经上升,不单单是美国,全世界都是如此。”
在谈及未来十年的投资时,巴菲特表示,2008年10月他曾公开呼吁“买入美股”,现在看来是不太成熟的,那时也许还不到买股的时候。他不知道下一步市场走势如何。但从10至20年长期走势来看,他一定推荐买股票(包括美国公司股票)而不是债券或持现金,股票可能会带来真正的回报。
未来10年买股票
没错,这是巴菲特的原话。但巴菲特的逻辑并不在于通胀
买股票。将通胀置于买股票的前提,是对巴菲特的明显误读。
如果买股票的逻辑是基于未来即将发生的通货膨胀,那么这个逻辑已经被巴菲特于33年前证伪。1977年5月的《财富》杂志刊登了46岁的巴菲特的一篇文章:《通货膨胀如何欺诈股票投资者》。
巴菲特说,“股票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像债券一样表现不佳,这已经不是个秘密。”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股票是不同的。多年来,传统智慧坚持认为股票是对通货膨胀的对冲。但实际上通货膨胀上涨,而资本回报率不变。“本质上,买股票的人得到的是内在的固定收益
和买债券的人一样。”
跑不赢刘翔也要跑赢CPI
这是国内流行的一个口号。在2008年,这个口号让盲目投资的散户亏损惨重,而未来10年,普通投资人是否要重复这一历史?
怎么办?其实巴菲特的老搭档芒格当天就给出了答案:“90%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得知市场在周期的哪个位置。投资者要有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盲目听他人的说法,也不要被他人吓到。投资就是低价买有价值的业务,然后长期持有。”
如果不明白股票对应的企业价值,就不应该买股票。
伯克希尔暗示分红?
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似乎暗示将来某个时候伯克希尔要派发股息
这是一个来自媒体的典型误读。
话题来自一位股东问到关于红利的问题。巴菲特表示,这个问题在1984年给股东的信中就有答案,答案很简单:没有。
除了合伙公司成立的第一年的10美分,伯克希尔40多年来再未派发过股息。巴菲特在本次股东大会上说,由于公司规模已经相当庞大,产生了如此巨量的现金,因此未来找到足够规模且能够提供足够回报的投资将越来越难。
对此,国内有媒体猜测,巴菲特可能暗示未来会通过分红的方式返还资本,或者说分红。
然而,理解分红背后的含义,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与选择优秀企业同样重要。巴菲特的做法似乎与国内A股诸多一毛不拔的“铁公鸡”相同,但两者却有天壤之别。
在1984年巴菲特致股东信中指出:“资金的配置对于企业与投资管理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因此我们认为经理人与所有权人应该要好好想想在什么情况下,将盈余保留或加以分配会对股东最有利。”
他说,并非所有的盈余都会产生同样的成果,在许多企业尤其是那些资本密集的公司,通胀往往使得账面盈余变成人为的假象。如果勉强分红,将会使得公司失去竞争力。
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投资者再也找不到一家能够比伯克希尔更保护股东利益的公司了。对巴菲特来说,伯克希尔不分红不仅能为股东创造更多的利益
“公司留存的每一美元,至少可以为所有者创造一美元的市场价值。”并且,由于高达30%分红所得税的原因,分红只会伤害到股东利益。
巴菲特的不分红,维护的是所有股东的利益。而国内投资者需要警惕的是,那些只是将盈利从基金净值的 “左口袋”搬到账户“右口袋”的分红,实际损害的是基金持有人的利益。
巴菲特身陷道德困境?
“股神”巴菲特掉进了高盛制造的“道德漩涡”
这是一周来财经媒体炒作的热门话题。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如此形容道:“巴菲特被视为美国商业良心的象征,但他现在牵连的,却是华尔街的贪婪和对投资者利益的背叛。”
2008年金融海啸时,美国“股神”沃伦 巴菲特果断出手50亿美元购入高盛优先股,此举既为当时风雨飘摇的美国资本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也给他执掌的伯克希尔 哈撒韦公司带来了丰厚利润
每年5亿美元的股息收益。按照巴菲特自己的话说,每当秒针“滴答”一声,高盛就要付给伯克希尔 哈撒韦公司15美元。
高盛是否是巴菲特的“道德漩涡”?毫无疑问,以道德捍卫者自居的评论人士在以“神”的标准来要求巴菲特。
巴菲特的老搭档芒格曾说:“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以道德检察官自居,参照标准就是自己的行为。不过我们从来都不认为在为保险投资组合购入一家公司的一小部分股票时,也应该以全世界的道德检察官自居。”
中道巴菲特理事长杨军介绍说,巴菲特在其漫长的投资生涯中,曾买过一些“非完全道德”但赚钱的企业的股票,如菲利浦莫里斯、UST烟草、穆迪等等。
但芒格还曾明确地表示:购买一家公司的股票和拥有它的全部股权完全是两码事。伯克希尔虽一度持有过烟草公司的股份,但也曾经拒绝过一个能将一家烟草公司整体买断的机会。“我们不想涉足致瘾性药物的销售行业,同时自己还要担当公司的控制人,那不是我们的行事风格。我们会持有股份,因为如果我们不持有,其他人就会。不过我们从来没有让伯克希尔表示出任何想要进行控制的兴趣。”
“其实可口可乐这样的公司也做过调节利润之事。我们A股的公司,如中信证券以前做过南航创设权证,也赚了暴利,是否道德呢?万科的2009年报和2010季报,资产减值损失调来调去,使利润大幅增长。还有靠不断融资取得高速增长,不违法,但道德方面也不算完美。”杨军认为,从投资角度来看,高盛事件并没什么好指责的
“至少巴菲特完全控股的公司对品德要求相当的高,至今未曝出什么丑闻。”
高盛“欺诈门”对媒体来说,是一次绝佳的炒作噱头。毕竟,这是一个可以挖掘出此次金融危机“罪魁祸首”的好机会。也因此,愤怒而损失惨重的投资人就可以为自己的贪婪和愚蠢又一次寻找借口了。(丁文亚)
(责任编辑:曹元水)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来自雪球&#xe6关注 20岁的巴菲特如何选到回报率50倍的股票的来自 【大盘分析】今天大盘低开低走,两次试探3125点附近的支撑,在11:05钢铁一忙当先率领大盘开启反弹模式。有读者说本女神机妙算,其实都是瞎蒙的,真的,纯属巧合。△今天涨跌分布图从今天的涨跌分布来看,在昨天一整天和今天早盘快速的风险释放后,市场恐慌程度比昨天明显好转,涨停53家,几乎是昨天的一倍,其中一字涨停20家,自然涨停33家,昨天只有6家,跌幅5%以上的大幅减少,昨天跌幅9%以上的可是有400家,涨幅5%以上并不多,所以市场还没形成遍地开花的行情,存量资金主要围绕经济会议的内容和深港通受益品种轮番拉升,行情持续性有待观察。△13号收盘大盘的量能资金面上看,量能和最近持平,还没有增量资金入场,年末大家都比较谨慎,尤其是一些排名靠前的基金,更不想因为愚蠢的激进行为而让自己的名利遭遇滑铁卢,大家都想美联储加息的靴子落地后,在看盘面情况顺势而为。所以今天的反弹主要是抢短线反弹的资金和场内被套资金自救和T+0降低成本而产生的反弹行情,市场的背离,还没完全修复,明天反弹会继续,依然在局部热点板块。震荡行情,没有领涨龙头,往往妖股当道。上峰水泥从跌停到涨停,振幅高达20%,持股5%以上的股东浙江富润12月5号、12号偷偷减持0.98%,主力忙着讲故事(一路一带,产品涨价),小散忙着抬轿,大股东忙着减持。大家都喜欢追涨龙头,这个方向是正确的,因为龙头往往是大涨的象征,同时对市场影响很大,任何股票,凡是传闻和龙头有联系,便股价飞涨,如同前期的恒大举牌概念,万科大涨,廊坊发展,嘉凯城也跟着上涨,又点燃了另一个热点—股权转让,后面梅雁吉祥,国民技术,栋梁新材,中元股份,凡是能跟许家印沾边的都大涨,举牌行情的末期,中国建筑的持续大涨,带动了中字头行情以及基建版块,如此以点带面,上涨的股票越来越多,我们投资者也迎来难得的赚钱行情。这种赚快钱的行情,真是太爽了。没有比打开自己的账户看到收益栏红通通的一片更高兴的事了,那心理美的就像绽开了花。比初恋还甜而妖股当道呢,往往只有它孤独的疯狂上涨,吸引更多的资金跟进,其他股票流入的资金更少,所以表现更差。即好的更好,差的更差,最后泥沙俱下,看谁接到最后一棒了。明天的大盘,如果一个小时内不能达到900亿,在今天阳线内横盘概率很大,只要不破60日线,热点还会彼此起伏。如果周三晚上美国不加息,观望的资金会跑步入场,到时再考虑并不迟。【股票分析】1、最近分析的上海国企改革走的还不错,可以继续挖掘2、如果真加息了,其他国家货币会迎来一波被动贬值,受益的纺织股票可以关注以上仅作为参考,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技术】1951 年,20岁的巴菲特写了一篇名为《我最看好的股票》(The Security I Like Best)的分析文章,当时巴菲特还是一位初出茅庐的投资顾问。文章所说的股票就是后来巴菲特称之为 " 投资初恋 " 的 GEICO(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巴菲特之所以对 GEICO 产生兴趣,与他的老师格雷厄姆有很大关系。△格雷厄姆格雷厄姆是巴菲特的偶像,如同我们初中的时候崇拜明星那样,当得知格雷厄姆是 GEICO 的主席时,巴菲特对 GEICO 作了调研分析,然后重仓买入,第一次巴菲特持股时间并不长,如同我们炒了一次短线,巴菲特比喻为短暂的 " 初恋 "。初恋是甜蜜的,巴菲特肯定尝到了甜头,而且很难忘。 年已经身家上亿的巴菲特再次投资 GEICO、收购其 1/3 股权。这些股权到 1995 年增值了50 倍,给巴菲特带来了 23 亿美元利润。同一年,巴菲特又以 23 亿美元收购 GEICO 剩余股权,使其成为旗下全资子公司。GEICO 令巴菲特洞悉了保险业的秘密。在此基础上,巴菲特构筑了自己的保险帝国,并进入再保险领域。保险业不仅成为其 " 利润奶牛 ",而且为其提供了巨量的现金流,最近我们看到恒大和宝能,都是利用旗下的保险公司在二级市场大量购买龙头企业,学的就是巴菲特。▼下面是巴菲特 1951 年对 GEICO 分析文章的全文翻译:在牛市中,企业很容易出现这些特点:充分就业、利润大幅增长并且创纪录的分红。过去 5 年来,大部分行业都处在这种繁荣之中,少数调整丝毫不能影响这一巨大浪潮。然而汽车保险业却没有分享这一繁荣。在二战刚结束出现巨大亏损之后,汽车保险业终于在 1949 年有所起色。然而 1950 年,事故保险公司再次遭遇重创,成为保险行业 15 年来第二糟糕的年份。一些事故保险公司(尤其是汽车险占比较大的)股价表现都非常低迷。从盈利能力和资产因素来看,这些股票很多似乎都被低估了。汽车保险行业本身具有平滑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大部分汽车购买者都认为车险是有必要的。保险合同的费率每年都要根据当时情况作出调整。费率调整滞后于成本,在 年的物价上涨阶段产生负面影响,但如果经济进入通缩阶段,应该是一个有利因素。这个行业的其他优势还包括没有存货、收款、劳动力和原材料等方面的问题,而且也没有产品过时和相关设备被淘汰的风险。GEICO 成立于 30 年代中期,在全国范围内向符合条件的群体提供全面的汽车保险服务,包括:(1)联邦、州和市政的政府雇员;(2)现役和后备委任军官以及薪酬前三档的非委任军官;(3)服役期间享受该待遇的退役军人;(4)以前的投保人;(5)大中小学的教员和职员;(6)专门从事国防工作的政府承包商雇员;(7)股东。公司不设立任何代理机构和分支机构。因此,投保人可以按年费率高达 30% 的优惠获得一份标准的汽车保险单。公司在全国各地通过大约 500 名代理人处理索赔,受理速度非常快。" 成长型企业 " 一般是指那些剔除物价上涨和商业竞争缓和的因素,过去几年销售依然有所增长的企业。从下面的业绩来看,GEICO 绝对是一家合格的成长型企业:   年份
投保人数  1936-- 103,696.31 美元
3,754  1940-- 768,057.86 美元
25,514  1945-- 1,638,562.09 美元
51,697  1950-- 8,016,975.79 美元
143,944当然,昨天的增长并不能给今天的投资者带来利润。对于 GEICO 而言,我们有理由相信成长空间还很大。截止到 1950 年,公司仅在全国 50 个州(包括华盛顿特区和夏威夷)中的 15 个州注册登记。1950 年年初,公司在纽约州的客户还不到 3000 人。对于潜在客户而言,纽约 125 美元保单的 25% 优惠看起来应该比欠发达地区 50 美元保费的 25% 优惠更有诱惑力。随着成本竞争的重要性在经济衰退时期不断提升,GEICO 费率方面的吸引力应该能够更有效地抢走其他同类公司的业务。由于保险费率随着物价上涨,费率上 25% 的差距以实际金额计算的话则变得更大了。公司也没有来自代理人的压力,不需要接受一些有问题的投保申请或更新高风险投保人的保单。在一些费率结构不完善的州,公司可能会暂停推广。GEICO 最大的吸引力也许来自于它的利润率。1949 年公司保险利润与保费收入的比率为 27.5%,而 Best's 搜集的 135 家事故保险公司平均利润率仅为 6.7%。1950 年景气转差,Best's 计算的平均利润率降至 3%,而 GEICO 降至 18%。GEICO 并不经营所有的事故保险业务,人身伤害和财产保险虽然都是 GEICO 重要的业务线,但利润率是最低的。GEICO 还有大量的撞车保险业务,在 1950 年是一条很赚钱的业务线。在 1951 年上半年,几乎所有保险商在事故保险方面都出现亏损,尤其人身伤害和财产保险两种业务最不赚钱。GEICO 利润率下降至略微高于 9%,相比之下,马萨诸塞州保险公司亏损 16%、新阿姆斯特丹事故保险公司亏损 8%、标准事故保险公司亏损 9%。由于 GEICO 处于快速成长期,现金分红水平一直比较低。从 1948 年 6 月 1 日到 1951 年 11 月 10 日,送股和拆股(1 拆 25)使得流通股份从 3000 股扩大到 25 万股。公司还发行了认购附属关联企业股份的认股权证。自从 1948 本杰明 - 格雷厄姆的投资基金收购 GEICO 大量股份并将其上市之后,格雷厄姆一直是董事会的主席。李昂 - 古德温是公司总裁,能力出众,上任以来一直指引着 GEICO 的方向。截至 1950 年末,董事会 10 位董事共持有 GEICO 流通股的三分之一左右。1950 年公司每股盈利达到 3.92 美元,1949 年为每股 4.71 美元(当时总业务量要小一些)。这些数据不包括尚未实现的保费储备,而这一金额在两个年份中都很庞大。1951 年的利润要低于 1950 年,但今年夏天费率的全面提高将会体现在 1952 年的利润中。在 1947 年到 1950 年间,公司投资收入翻了两番,反映了公司资产的增长。以目前股价来看,当前估值为 1950 年(行业景气糟糕年份)盈利的 8 倍,看起来完全没有反映公司巨大的成长潜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菲特投资的股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