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选择政府购买岗位也能入编企业办这个岗位

&|&&|&&|&招聘热线:8 &8
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温委办发〔2010〕93号
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市直属各单位:
&&&&《温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并报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备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各部门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
中共温州市委办公室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温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意见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精神、《浙江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浙委办〔号)和《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浙人社发〔2010〕37号)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基本原则
&&&&1、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应遵循&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并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2、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应以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员额为主要依据,实行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控制。
&&&&3、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坚持党委、政府调控管理与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相结合,实行分类指导、分级管理。
&&&&二、实施范围
&&&&4、本实施意见适用于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我市各级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并纳入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管理的事业单位。
&&&&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参照本实施意见执行。
&&&&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不适用本实施意见。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岗位类别
&&&&5、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1)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设置要适应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2)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要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和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
&&&&(3)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工勤技能岗位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保障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6、特设岗位:指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任务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批准设置的岗位。
&&&&四、岗位等级
&&&&7、根据岗位性质、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分别划分通用的岗位等级。不同类别岗位的等级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
&&&&(1)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管理岗位分为8个等级,即三至十级职员岗位。
&&&&事业单位现行的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三到十级职员岗位。
&&&&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按照事业单位的规格和隶属关系设置。事业单位未明确规格的,由机构编制部门确定后设置。事业单位不确定规格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设置。
&&&&(2)专业技术岗位等级
&&&&专业技术岗位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分为13个等级。其中: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其中正高级岗位为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为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为员级岗位。
&&&&事业单位中原按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管理的专业技术岗位,依次分别对应一级至四级、五级至七级、八级至十级、十一级至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有关规定执行。
&&&&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其人员的确定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由省委组织部或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管理,实行数量和条件控制。
&&&&乡镇(街道)所属事业单位可设置专业技术七级岗位,其岗位数量原则上按每个乡镇(街道)一个确定,由县(市、区)组织或人事部门统一调控使用,并只用于乡镇(街道)所属事业单位。
&&&&(3)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工勤技能岗位中技术工岗位分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
&&&&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级至五级技术工岗位。
&&&&严格控制技术工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一级、二级岗位应在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其他领域原则上不设置。
&&&&市属事业单位技术工一级、二级岗位,县(市、区)属事业单位技术工一级岗位,由市组织或人事部门统一管理;县(市、区)属事业单位技术工二级岗位,由县(市、区)组织或人事部门统一管理。
&&&&五、岗位结构比例
&&&&8、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总量结构比例的具体控制标准如下:
&&&&(1)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2)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50%以上。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50%以上。
&&&&(4)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5)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逐步扩大社会化服务的覆盖面。已经实行或者有条件实行社会化服务和管理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9、管理岗位结构比例
&&&&(1)担负领导职责的管理岗位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设置。
&&&&(2)不担任领导职责的职员岗位,按干部人事管理的有关规定合理设置。
&&&&(3)事业单位(含机构编制部门核准的内设机构)领导成员,因工作需要退出领导岗位的,可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聘任到相应等级的管理岗位,不占相应等级岗位数,但所聘人员数量原则上应控制在核定领导职数的50%以内。
&&&&10、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1)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市总体控制目标为1:3:6,其中,市属事业单位为1.8:4:4.2,县(市、区)属事业单位为0.7:4:5.3;
&&&&(2)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总体控制目标为: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不设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单位,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4: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3)事业单位应根据行业特点和单位实际,将体现其主要社会功能的专业技术岗位确定为专业技术主系列岗位,并应优先保证主系列岗位的数量和等级。
&&&&(4)按照国家规定批准延长退休年龄的高级专家,占所聘用单位专业技术结构比例。
&&&&(5)不同行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按照《浙江省部分行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试行)》执行。
&&&&11、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
&&&&技术工岗位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市总体控制目标为25%;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市总体控制目标为5%;
&&&&市属事业单位技术工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不超过25%,其中,一级岗位不超过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2%,二级岗位不超过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5%;县(市、区)属事业单位技术工一级、二级、三级岗位数量不超过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20%,其中,一级岗位不超过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1%,二级岗位不超过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4%。
&&&&12、特设岗位的设置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的限制;特设岗位的目标任务完成后,应报核准机关核销。
事业单位首次开展岗位设置时,不设立特设岗位。
&&&&六、岗位任职条件
&&&&13、事业单位三类岗位和特设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2)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14、管理岗位任职条件
&&&&(1)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2)三级、五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四级、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事业单位职员等级晋升考核办法,由市组织和人事部门另行制订。
&&&&15、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条件
&&&&(1)专业技术岗位的任职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
&&&&(2)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条件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
&&&&(3)专业技术二级岗位,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浙江省特级专家;
&&&&――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学术、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为国内同行所公认;
&&&&――在工程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发明创造或技术创新,并有重要应用成效,取得明显经济或社会效益,学术、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为国内同行所公认;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重要影响,取得重要研究成果或显著社会效益,为国内同行所公认。
&&&&16、技术工岗位任职条件:
&&&&(1)一级、二级技术工岗位,须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并具有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2)三级、四级技术工岗位,须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并具有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后,可确定为五级技术工岗位。
&&&&(4)获省、部级以上技术比赛名次或技术革新、技术发明成果证书的技术工,应聘一级、二级技术工岗位时,在下一级岗位工作的年限可放宽1至2年。
&&&&17、事业单位可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本实施意见规定的岗位任职条件基础上,根据本单位实际,综合考虑知识、技术、责任、风险等因素,制定各类不同等级岗位的具体任职条件。
&&&&七、岗位设置程序及审核权限
&&&&18、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程序:
&&&&(1)编制设置方案。根据本实施意见规定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标准,结合本单位工作职责、目标任务、人员结构和事业发展需要等因素,编制岗位设置方案;
&&&&(2)核准设置方案。岗位设置方案经单位负责人员集体讨论通过后,填写《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按规定报主管部门审核,组织或人事部门核准;
&&&&(3)编制岗位说明书。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编制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的工作职责、目标任务、任职条件和绩效考核标准等主要内容,作为人员聘用与管理的主要依据;
&&&&(4)拟定实施方案。在核准的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施范围、政策依据、设岗原则、岗位基本情况说明、岗位聘用程序和形式、组织领导、实施步骤、完成时限等主要内容;
&&&&(5)实施方案备案。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应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单位负责人员集体讨论通过,并在本单位公示5个以上工作日后,报主管部门审核,同级组织或人事部门备案;
&&&&(6)组织实施。事业单位按照核准的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积极稳妥地组织实施;
&&&&(7)认定。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工作后,填写《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情况认定表》,并提供《岗位设置和聘用综合报告》、《岗位聘用人员名册》等材料,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组织或人事部门进行认定。
&&&&19、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核准制度。具体按以下程序和权限进行审核:
&&&&(1)市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市组织或人事部门核准;市直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组织或人事部门核准。
&&&&(2)县(市、区)直属及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由市组织或人事部门授权县(市、区)组织或人事部门核准,汇总后报市组织或人事部门备案。
&&&&(3)事业单位确需设置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由事业单位提出申请,按照隶属关系逐级报省委组织部或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如经核准的专业技术二级岗位出现空缺的,可将空位数累加至专业技术三级岗位。
&&&&(4)事业单位需要设置特设岗位的,填写《事业单位特设岗位设置审核表》,按照隶属关系逐级报市组织或人事部门核准。
&&&&(5)事业单位需要设置技术工一级、二级岗位的,填写《事业单位技术工一级、二级岗位设置审核表》,按照隶属关系,根据本实施意见第7条规定的核准权限,分别报县(市、区)组织、人事部门或市组织、人事部门核准。
&&&&(6)对规模小、人员少的事业单位,可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统一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内集中调控,统一平衡,也可按照管理权限由市组织、人事部门或县(市、区)组织、人事部门单独核准。
&&&&20、事业单位的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应保持相对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岗位设置方案可按本实施意见第19条规定的程序和权限申请变更:
&&&&(1)事业单位出现分立、合并,须对本单位的岗位进行重新设置的;
&&&&(2)按规定权限和程序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增减机构编制的;
&&&&(3)按照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岗位设置的。
&&&&21、新批准设立的事业单位,应在机构编制部门批准设立后,及时将岗位设置方案按规定程序报组织或人事部门核准。
&&&&22、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应作为事业单位聘用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待遇的依据。
&&&&八、岗位聘用
&&&&23、事业单位应根据本实施意见和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按照《浙江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试行细则》(浙政办发〔号)及有关规定,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并统一使用《浙江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书》,签订聘用合同。
已经实行人员聘用制度、签订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应按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对现有人员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并按规定程序办理合同变更手续。
&&&&24、事业单位应按照岗位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聘用人员。聘用条件一般不得低于国家、省和本实施意见规定的条件。对确有真才实学,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可按照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25、事业单位人员在三类岗位间变动,需具备岗位规定的任职条件。确因工作需要,由专业技术岗位受聘到管理岗位的人员,根据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和本人条件,可直接聘任到相应的管理岗位。
&&&&26、在事业单位(含机构编制部门核准的内设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确有专业技术背景,实际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并能够完成专业技术岗位职责的人员,可按干部管理权限批准其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同时任职,并占本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担负其他管理职责的职员,一般不得同时在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已按2006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关政策执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工资待遇的,可保留原岗位等级工资待遇。
&&&&27、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应当在岗位有空缺的条件下,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规定择优聘用。
&&&&28、按政策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在首次聘用时单位无相应等级岗位或相应等级岗位无空缺的,可不受岗位的限制,聘任到相应的等级岗位。
&&&&29、从2006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到岗位设置实施完成期间已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可比照本单位同类人员确定岗位等级,按确定的岗位等级调整退休待遇的,其提高退休待遇的时间与本单位在职人员岗位设置完成的岗位工资调整时间一致。
&&&&已经纳入社会养老保险统筹管理的退休人员,调整后的退休费在统筹资金中列支。
&&&&30、事业单位首次开展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应使现有在编在职人员,按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
&&&&31、事业单位首次开展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在编人员的结构比例。现有人员已经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人员流动、低聘或解聘等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逐年逐步到位。
&&&&32、对符合政策规定,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其工作人员根据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待遇。工资待遇从认定核准后的次月起兑现。
&&&&九、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33、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是我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政策指导和监督管理。
&&&&34、县(市、区)直属及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由市组织或人事部门授权县(市、区)组织或人事部门实施。
&&&&35、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工作指导、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36、事业单位根据岗位设置的有关政策规定和本单位实际,按照核准的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自主开展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
&&&&事业单位人事部门是岗位设置的日常工作部门,负责岗位设置方案的编制、报批、组织实施等具体工作。
&&&&37、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应结合实际,根据国家、省和本实施意见有关规定,制定本地、本部门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报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审核备案后组织实施。
&&&&38、事业单位要根据本实施意见的规定,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把岗位管理作为人事管理的基本制度,打破人员身份界限,受聘人员原则上按照国家或省规定的所聘岗位退休条件办理退休手续。
&&&&39、各地、各部门和各事业单位应建立岗位设置管理信息数据库,运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提高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水平。
&&&&40、事业单位人事部门实施岗位设置工作,应接受本单位纪检(监察)部门、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
&&&&41、对不按本实施意见规定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及有关部门不予确认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对违反规定滥用职权、打击报复、以权谋私的,要追究相应责任;情节严重的,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42、本实施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施行,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负责解释。本市以往有关规定与本实施意见不一致的,以本实施意见为准。
主题词:事业单位& 岗位设置& 实施意见& 印发& 通知&&&&&&
& 中共温州市委办公室&&&&&&&&&&&&&&&&& &&& 日印发&
下载附件:
未经温州人才网同意,请勿转载
本站名称:温州人才网&&网址www.wzrc.net&&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和复制本站任何信息,违者必究
邮箱:wzrcw(A)163.com(请将(A)转换为@)&QQ热线: 招聘热线:(38 传真:
地址:学院中路5号温州人才大厦(杨府山,府东路口)&
温州市人才市场&&版权所有@&&浙ICP备
网站主办:温州市人才市场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根据《河南省〈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实施办法》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军区关于做好2016年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的通知》(豫政〔2016〕63号)精神,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领导办公室按照国防义务均衡负担的原则,结合全市年度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人数和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7年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现就执行该计划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切实做好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做好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的接收安置工作,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解决好退役士兵安置和权益保障重要指示精神,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各县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不折不扣执行国家安置政策,确保按时完成年度退役士兵安置任务。   二、全面推行“阳光安置”   为全面推行“阳光安置”,我市2017年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按照考试考核、双向选择和指令性安置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市直全供事业单位、差补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根据市编办下达的安置计划安置。   (一)2017年度退役士兵安置计划中全供事业单位采取考试考核的办法进行。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负责组织年度退役士兵考试考核工作,退役士兵考试考核总成绩予以公示,并依据全供事业单位计划组织退役士兵填报志愿。   (二)2017年度退役士兵安置计划中除全供事业单位以外的其他接收单位安置计划(含中央驻豫单位及部分省直单位计划)按照双向选择,指令性安置的原则进行安置。   各接收单位安置计划按照1:1的比例,分别由接收单位和退役士兵安置部门进行双向选择和指令性安置。中央驻豫单位及部分省直单位选择各县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时,需由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审核退役士兵身份。   各接收单位在选择退役士兵时,须在退役士兵领取的《退役士兵双向选择表》接收单位意见栏内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人事或劳资部门印章。“退役士兵双向选择表”必须于计划下达后10个工作日内,由接收单位送交退役士兵安置部门,逾期不交者,视为接收单位放弃选择权利,退役士兵安置部门将按单位应接收计划数进行指令性分配。   三、相关要求   (一)各接收单位对自选的退役士兵和指令性分配的退役士兵应一视同仁。有事业单位接收安置任务的主管部门应在计划下达后10个工作日内确定退役士兵名单和安置去向,并书面上报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   (二)各接收单位要依据法律规定,主动承担国防义务,全力保障退役士兵及时上岗、落实待遇。对拒绝、拖延执行安置计划,或拒不落实安置待遇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照法律规定予以处罚。      附件:1.开封市2017年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计划   &&&&& 2.开封市2017年中央驻豫单位及部分省直企业接收安置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安置计划  &&&&  
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日
字体大小&【
】&&来源: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任编辑:余笑笑&&时间:&&浏览
&&&|&&&&&&|&&&&&&|&&& &&&| &&&&&&| &&&
主办:中共开封市委、开封市人民政府&&&&承办:开封市信息中心&
建议使用IE7.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 地址:开封市晋安路56号 邮编:475004
&E-mail:&&&&不良信息举报电话:3
&&&& 网站访问量:镇政府综治办从事政法工作的人员有哪些岗位_百度知道
镇政府综治办从事政法工作的人员有哪些岗位
我有更好的答案
综治办主任一名(一般党委副书记兼)综治办副主任两名(一般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兼)综治秘书一名信访员一名以上是一般情况。不同乡镇有不同设置方式。
采纳率:8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综治办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菏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工作的通知
菏政办字〔2014〕41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属各企业,各大中专院校:&&&&  为贯彻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国务院令第514号)、《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人事部令第9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工作的通知》(鲁政办字〔2014〕20号),进一步做好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工作,切实维护好广大干部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结合我市实际做如下通知:  一、充分认识做好带薪年休假工作的重要性。实施职工带薪年休假是国家以法规的形式确立的一项重要福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职工生活、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要站在以人为本、维护职工权益、顺应群众期盼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贯彻执行带薪年休假制度的重要性。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休假,以实际行动带动和支持休假制度的落实。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从思想和行动上做好引导,鼓励干部职工正确看待工休关系,依法享受休假权益。   二、工作人员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工作人员从达到规定的工作年限的下月起享受相应的年休假天数。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国家规定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假期,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三、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工作人员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年内又出现第(二)、(三)、(四)、(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不享受下一年的年休假。  四、工作人员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根据个人意愿集中安排,也可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确有特殊情况的,可跨1个年度安排。上一年度工作任务特别繁重的单位中确因工作需要不能休假的,可一并纳入本年度计划安排调休,保证全员享有年休假机会。   五、各级、各类机关事业单位每年年初要在保证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干部职工意愿,尽力克服工休矛盾,制定年度全员带薪年休假计划,以主管部门为单位,于每年1月20日前将本单位年休假计划报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各单位要建立规范的年休假计划管理台帐,明确专人负责,及时登记年休假计划执行情况及调休情况,每季度公示一次,接受群众监督。  六、工作人员应根据单位制定的年休假计划自觉按时休假。对确因工作需要不能按计划休假的,经单位批准后在本年度内安排调休;不能在本年度安排调休的,征得本人同意后可在下一年度安排补休。   七、各级机关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考勤制度,工作人员因处理私人事务或因治疗疾病需要占用工作时间的,要严格按规定程序履行请销假手续。   八、对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工作人员年休假,且在下一年度也难以安排补休的,应按规定向未休假工作人员支付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确因工作需要不休年休假的人数,原则上不能超过本部门、单位在编工作人员总数的5%;确因工作繁忙或有特殊情况的部门、单位,经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不休年休假的人数可控制在本部门、单位在编工作人员总数的10%以内。  对于确因工作需要不休年休假的人员,应由单位出具书面报告,详细说明不能休假、也无法调休、又不能安排下一年补休的具体原因和事由,经单位负责人、主管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报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并在本单位公示。   九、机关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工作人员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对其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支付标准是:每应休未休1天,按照本人应休年休假当年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其中包含工作人员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日工资收入的计算办法为本人全年工资收入除以全年计薪天数(261天)。  各单位拟发放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主管部门于下一年度1月20日前书面提出申请,报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审批。具体发放范围、计发标准、审批程序、发放办法及资金渠道,按照菏人社〔2014〕59号规定执行。   十、机关事业单位不安排工作人员休年休假又不按规定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该单位在规定支付时间后的一个月内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对逾期仍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将责令其按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日工资收入的300%)向工作人员加付赔偿金,所需经费由单位负担。  十一、对部门、单位已安排年休假计划,因个人原因未休年休假或者请事假累计超过本人当年应休年休假天数但不足20天的,工作人员只享受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十二、各级政府要把所属部门、单位依法安排和执行年休假工作的情况列入年度考核范围。   十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休年休假期间,要自觉遵守各项纪律规定,廉洁自律,不得使用公车外出旅游,不得要求下属单位安排食宿,也不得用公款报销相关费用。有关部门要按照相关规定严格进行监督检查,如发现有违反纪律规定的,要严肃处理。  十四、各县区、市直各部门要全面掌握本县区、本部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和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做好有关数据统计和研究分析工作。要将当年年休假制度的落实情况形成书面报告,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相关数据统计表》,于下年度1月20日前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附件:1.     2.     3. & &菏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政府购买岗位也能入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