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微观层面,如何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三大战略变革

我的位置:
【学思践悟十九大】思想者|石建勋:十九大报告为何要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石建勋
摘要:此前,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已分别提出“开放型经济体系”和“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那么十九大报告为什么还要提出“现代化经济体系”?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如何深刻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近日,同济大学石建勋教授在海南国际旅游岛讲坛上就此问题进行了演讲。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创新性地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我们党根据新时代的历史新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以及新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提出的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制度性安排。
此前,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已分别提出“开放型经济体系”和“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那么十九大报告为什么还要提出“现代化经济体系”?今天,我主要围绕这个问题和大家作一些分享和交流。
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
在我看来,现代化经济体系可以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来加以理解。
(一)微观层面:要素现代化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既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微观层面的建设目标,也是要素现代化丰富内涵的科学概括。
质量变革,强调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高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提高效率效益是发展的永恒主题。2017年12月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发展质量是以质量变革为主要目标和方向的重大战略部署,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也涉及老百姓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质量变革意味着提供更多高端产品和优质服务,不断提高的质量标准也能让消费安全更有保障,衣食住行用都更放心;质量变革意味着单位GDP的能耗降低,污染减少,天更蓝、水更清、大气质量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提高;质量变革意味着更加均衡更加协调的发展,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和城乡的发展差距不断减少或消除,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
效率变革,强调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导向,以往的高速增长往往容易掩盖经济发展中的低效率。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的情况下,必须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增加投入产出比,使经济增长往潜在产出水平靠近;必须打破能源、交通和金融等重点领域的行政性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扭转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减少社会福利损失;必须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结构,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激发要素资源的生产潜力,带动产出效率的提高。
动力变革,强调创新驱动和发挥人力资本质量优势。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投资和外贸对于经济的拉动相对乏力,过去依靠成本优势和政策刺激的粗放式发展已不合时宜,必须加快推进经济增长的动力变革,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到技术、管理创新驱动的过渡。动力变革要求以质量效益作为目标导向,以创新性主体作为支撑;动力变革要求打造人力资本的质量优势,全面提高各领域各层面的教育质量,切实增强劳动者综合素质;动力变革要求通过深化改革充分释放红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动力变革要求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升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托创新驱动培育壮大新动能。
要素现代化的落脚点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微观层面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目标。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在要素投入既定的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生产要素有效配置等方式提高。这是因为,以往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和条件正经历重要变化,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要素投入所塑造的比较优势将不复存在;基于投资和外贸需求的拉动效果也难以为继,全面刺激政策边际效应明显递减;经济发展新旧动能的体量差距依旧悬殊,旧增长点的退出是波动性的,新增长点的发力也不平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三大变革”导向的自然结果,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最终也要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不断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二)中观层面:产业体系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目标。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这既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中观层面的建设目标,也是产业体系现代化丰富内涵的科学概括。
产业体系是经济体系生产环节中的重要内容,是经济体系的物质基础和内核。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由处于全球价值链中高端、高附加值、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组成,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代表着未来产业升级和消费结构转变的方向。这就需要将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建设和产业协同发展的主体,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通过金融体系源源不断地为现代化经济体系供血,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的素质,充分提高劳动、资本、技术三要素协同投入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的协同发展。
实体经济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体。当前,我国实体经济正面临着中高端产业向发达国家回流、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向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分流、产业资本和社会资本向虚拟经济倒流的“三重挤压”,实体经济中资金、技术和人才的要素配置失衡,遭遇债务风险累加、转型困难的经营困境。这就需要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把握好全球制造业处于调整失衡结构、重塑竞争优势这一关键时点,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科技创新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动力。我国的科技发展成效卓著,但科技创新能力仍与我国的经济实力不相匹配,自主创新能力依然不强,科技资源分配不合理,科技创新激励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仍不明显。这就需要依靠创新发展,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机融合,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现代金融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血脉。仅就金融资产规模来讲,在某些指标上,我国甚至超过了美国,但金融竞争力却和美国相去甚远。我国金融现状是大而不强,看似庞大的金融体系存在着资金供给受限和配置扭曲问题。巨额资金长期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循环,而实体经济投资严重不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长期得不到缓解。因此,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必须将现代金融从服务业中凸显出来,上升至产业体系中重要的协同部门。这就要求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加快金融领域的各项改革,支持、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脱“虚”向“实”,切实降低企业杠杆,化解金融风险,让金融体系提供合理高效的融资服务,为实体经济持续输血。
人力资源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最宝贵的资源。我国劳动者群体规模庞大,但人力资源的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转型的生产创新要求脱节,形成“高精尖”的科技人员和技能人才的供给缺口。经济与社会待遇差别的客观存在,也造成人力资源领域的“脱实向虚”。这就需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人才发展的体制和政策创新,以产业转型的趋势为导向,培育专业性和实用型人才,弘扬工匠精神,壮大高素质劳动者的队伍,以满足实体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多层次要求。
(三)宏观层面:经济体制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这既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宏观层面的建设目标,也是经济体制现代化丰富内涵的科学概括。
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近年来,随着政府“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有力地激发和释放了市场活力。同时,宏观调控方式不断创新,实施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采取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精准调控等措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微观宏观经济体制还有许多亟待完善和解决的问题,与建设现代化强国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因此,必须加快建立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匹配的经济体制,必须摆脱对过去赶超型旧体制的路径依赖,对于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体制和机制大胆革新。
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了解了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很多人可能马上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要选在当下这个时候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其迫切性与必要性。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基本途径。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是建立在高质量发展基础之上。高质量发展是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新时代。只有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才能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不断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表现是供给相对不足和供给结构性失衡,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在于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供给。而要实现这一点,只能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化经济体系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将从根本上扭转供需错配现象,使供给结构适应需求结构的快速变化,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适应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跨越发展关口的迫切需要。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跨越关口,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依靠创新发展,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机融合,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必由之路,唯有如此,才能改变长期以来在赶超型旧体制下形成的速度、数量偏好的粗放型发展特征,才能使供给结构较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快速变化和不断升级的趋势,才能真正地化解过剩产能、降低经济杠杆、加快振兴实体经济,才能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供给。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着力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举措和战略安排,我重点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牢牢抓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和战略措施。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重要部分的首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主要任务。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大而不强”的特征仍然十分明显,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生产资本等要素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牢牢把握住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这个着力点,将科技、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协同投入实体经济,进一步优化存量资源配置,着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实体经济的重点难点都在于制造业,要实现中国制造的历史跨越,必须以科技创新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升级,其中包含了技术创新、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的战略层次推进。
要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取得新成效,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提高供给体系质量,适应需求新变化,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
此外,还要注重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加强产业发展的软实力建设。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分调动企业家和劳动骨干这两个经济活动中关键群体的生产积极性。倡导合作精神和健康的竞争文化,鼓励企业组建创新联盟,聚焦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展联合研发。通过调动人力资本和社会协作的积极性,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二)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格局重塑中,创新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必须牢牢抓住创新这个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依靠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挖掘发展内生动力。
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做好国家战略科技和创新链的整体布局优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国际一流科学人才和研究团队积极参与或牵头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为世界的科学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增强国家创新体系的开放程度。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能力、善于集成创新资源的创新性领军企业,以最佳的比率和最快的速度实现技术创新的转化应用。
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紧紧围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三个主攻方向进行前瞻布局和协同推进科技创新,打通从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链条上的每个关键节点。把人才作为支撑科技发展的第一资源,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环境,加快推进高端科技创新人才的队伍建设,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三)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建设完善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保障条件,这其中的关键靠改革。
首先,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决破除制约发展活力和动力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其次,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进一步完善保护产权制度,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依法甄别纠正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案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发挥民营经济在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的优势。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产权多元化,以多途径多方式实现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交叉持股、双向进入,重构和再造企业微观主体。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协调,保障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拓宽民众参与分享发展红利的投资渠道。
第三,深化政府“放管服”和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厘清政府权力边界,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部门“瘦身”,政府要注重从宏观角度为企业创造健康运行的良性环境和合理机制,通过制度来引导企业的行为,发挥好政府的市场维护、市场引导、市场培育等方面的作用,真正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破除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有效配置的障碍,向市场和社会放权,激发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发展与创新活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增强市场主体对未来发展的信心,稳定市场主体投资和创新的预期。
此外,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性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消费、投资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税制度,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思想者小传】
石建勋 同济大学国家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首席专家,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金融系教授,国家社科基金决策咨询点首席专家。中共上海市委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项目首席专家。发表经济与管理论文两百余篇,出版《新常态新金融新未来》《读懂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和世界》《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作用》《国际经济关系与经济组织》《企业并购与资产重组》等专著和教材18部,主持完成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作者照片由本人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
上海辟谣平台
中国技能大赛媒体注册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第三届绿色账户微电影大赛
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整合推广平台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上观(沪ICP备号-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站长统计
沪公网安备 61号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建立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国企改革动力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提出了新的矛盾,还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国有企业是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体,要建立与现代化经济相适应的国企改革动力体系,国有企业的动力体系变革也进入关键时期。怎样理解国有企业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什么样的国有企业经济体系,如何建设适应现代化经济的国企改革动力体系,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
  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经济问题论述,安排在第五节,标题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里,把改革作为方向和动力地位提出来,放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前面。报告开创性地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一科学定位是结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点作出的判断,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选择。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基础任务、战略支撑以及制度安排这三个层面,全面界定和定义了建设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作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安排,强调“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这个微观主体是企业,而国有企业责无旁贷,应当是新的改革的实践者与推动者。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有助于化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等战略要求将更加突出,而这些战略要求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经济层面的集中体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要围绕这种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变化,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在促进高质量供给体系建构与强化的同时,变革落后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分配方式,形成一种最大限度融合现代科技创新的新兴经济模式,最大限度优化各种资源配置的新产业体系。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有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报告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以及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直接相关。它既是创新的一种度量,也是创新的一种手段。它归根结底来自重新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问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配套改革加以推进。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创造性破坏理论,意思是许多更高的生产率、更高的竞争力是通过破坏达到的。有新的企业进入,就有原有企业的退出。研究表明,这个过程中生产率的提高占全部生产率提高的1/3到1/2。这是企业之间的重新配置。中国的企业“走出去”,主要应该是重新配置全要素生产率,价值链走出去。以中国企业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一条以高端技术为主导,另一条以转移加工组装环节为主导;前一条价值链布局以科技优势为导向,后一条价值链布局以禀赋的比较优势为导向。中冶赛迪在越南河静项目中,面对世界最强钢铁建设企业竞争,不仅是以世界第一的高炉技术,而且是以全要素生产率拿下项目。而这种价值链是依靠创新驱动攀升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是中国经济发展到新时代的需要。中国企业不应再固守过去那种以比较优势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格局,而是要谋求在一些产业全球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附加价值和竞争优势中建立以我为主的全球价值链。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有助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首先是质量变革,我们过去将近40年的发展,速度很快,规模也已经相当大了,但质量水平还不是太高。我们的人均国民收入只有8 000美元,发达国家已经是4万到5万美元。我们到底差在什么地方?其实就是差在我们很多质量上不去的地方,特别是一些产业制造的环节。当然,质量、品牌、专利等是一个完整的质量体系。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有助于动力变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面对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必须要坚定市场化改革方向,因为这是解决发展不充分的关键条件。推进市场化改革,必须要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权力边界,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优化产业政策,完善宏观调控方式。预计党和国家将以更大的力度推动国企改革。党的十九大在宏观层面作出了方向定位与指引,预计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将对新时代的国企改革作出再部署。今后5年,会出台更多重大举措、新的政策,国有企业要作出更大努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加上供给侧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形成“体制”“机制”“结构”三大系统。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将是一个新课题,国有企业将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随着现代化经济体系蓝图的规划,国企改革的蓝图也将发生变化。
  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研究
  现代化国家经济体系及其趋势
  中国经济增长还会延续新常态以来增速向中高速收敛的态势,提高质量和效率可能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2010年中国经济是波动中下行,但是最近已经连续九个季度经济稳定在6.7%到6.9%这一区间,也就是企稳的态势趋于明朗。但是,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特别是延续以往的发展体系,不适应的东西也愈来愈多。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谈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个概念时,用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跨越关口”,一个是“攻关期”。怎么理解“跨越”和“攻关”?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进入到了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处在一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攻关期。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报告没有明确给出攻关期和跨越关口的时间表,恐怕要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13年到2020年,现在只有三年时间,也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跨越关口,完成“攻关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部署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时候,以及之后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也明确讲到,2020年是我国改革基本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的时候。第二步是2020年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三步是2035年到2049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的企业要以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准,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而2020年前的三年是“攻关期”。我们要针对攻关期特征,确立一套目标体系。为此,我们不能不研究中国面对的世界经济的走势。世界现代国家经济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联动经济状态开始出现。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各国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紧密联系,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它是与信息经济相适应的,其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
  以大企业为标志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和潜力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集中表现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尺度,反映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内力以及在国际社会发挥影响的外力的总能力。冷战结束后,大国实力较量的主战场转向经济领域。现在世界500强中,中国有115家,美国132家,为了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现代国家做大企业、形成竞争白热化,使得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
  追求数量和速度的增长方式将让位于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方式。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各国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化,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对减少,而对科学技术、信息和人的素质的依赖程度大大加强。新科技革命还引发了世界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因技术水平高低不同,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高科技的知识和信息密集型产业。新科技革命使各国的经济联系和协作关系更加紧密,为国际交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信息载体,为全球性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手段。
  以市场化为目标进行经济改革。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一场大规模的市场化浪潮席卷全球,这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又是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一方面,世界市场的人为分割被消除,全球统一市场得以出现;另一方面,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了市场经济概念。当然,部分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的运行,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体制方面的条件。进一步完善不同市场经济模式的运行机制和效能,将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长期任务。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巨大空间。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的基本规律。“不平衡”既指发展水平的不同,也指经济实力上的差距,更多的是指发展速度上的快慢差距。发展不平衡规律的重要表现是后进国家可以利用“后发优势”赶上甚至超过先进国家,打破原有的格局。同时,现代发达国家企业依次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形成新的国际分工格局。
  国有经济调整经济结构,资本股份化、社会化成为突出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进行了重大的经济改革与调整,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同时进行经济调节机制的调整与改革。在各国的具体实践中,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在资本主义国家,各种股份公司和多国公司或者跨国公司得到迅速发展,资本的股份化、社会化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突出趋势。
  企业兼并浪潮风起云涌,强强联合,巩固垄断地位。企业的现代化改造加快,这包括以股份制为核心的企业组织形式的改造、企业的兼并和重组、企业管理方式的改变,等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一浪高过一浪的企业兼并浪潮。
  企业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方式灵活多样。社会保障制度起着保持社会稳定和减少震荡的重要作用,因此得到西方各国的长期重视并不断加以完善。但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公共开支的不断上涨,目前各国都把社会福利制度作为改革的重点,主要做法是实行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结合。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速度大大加快。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中最重要的非国家行为主体,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国外设立的分公司,是世界经济舞台上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经济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近年来,跨国公司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对外投资速度大大加快,内部组织管理方式进一步调整,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世界现代化进程快的国家经济体系的变化,为我国国有企业提供了借鉴。
  建立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
  国企改革动力体系
  中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自然要走自己的路,有中国自己的特色。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两个“坚持”、一条“主线”、三项“变革”、两个“着力”进行了具体阐释。就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这里,一条“主线”、三项“变革”、两个“着力”,都是讲的改革问题。实行动力变革,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国企改革体系,将是对国企改革提出的新要求、部署的新任务。我们要贯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九对关系,也就是建立国企改革九大动力体系,使其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
  在改革主线层面,要形成国企供给与需求平衡的新体系。国有企业的供给质量方面,是以制造业为主的企业的供给体系质量的全面提升,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特定阶段的基本标志。要继续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通过“补短板”,做加法,来进一步发挥和释放“长板”优势,协调平衡发展;落后产能以夕阳产业、病态企业甚至僵尸企业形式存在,占用有限资源和稀缺生产要素,降低经济整体全要素生产率,扭曲资本和劳动等要素价格,推高企业和增长成本,使得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得以延续。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必须把那些生产率低的产业、产能出清。一些传统产业,包括钢铁、汽车、石化等,正在逐步达到峰值,或者已经达到峰值。未来能源和主要矿产资源的需求会逐步达到峰值。
  在产业创新动力机制层面,要形成科学合理的新旧动能转换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个判断表明,我们不再像过去那样盲目追求速度,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经济经过近几年艰苦的调整,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向高质量迈进的条件已经具备。新产业进入扩张周期,而且它表现出与传统产业不同的特征,要围绕“建设制造强国”谋篇布局,通过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积极培育新增长点。在不同地区的产业内和产业间,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创新驱动作用,加速改造升级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孕育并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在企业组织层面,形成国资改革与国企改革协同运行新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其核心是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体系的改革关键在于政府改革,也就是国资改革,如果国资改革与国企改革共生匹配得好,将形成良好的经济发展生态。因此需要创造性地探寻两者之间的平衡发展,国资委要以管资本为主,更充分放权授权,让投资经营公司加快发展,促使企业更充分走向市场。这种以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的良好局面,在党的十九大之前已经出现。
  在微观主体层面,形成企业内部活力勃发的现代企业体系。企业不仅要变革落后的管理方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分配方式,与新的现代经济体系形成一种最大限度融合,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最终出现内部能上能下、能多能少、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局面,最大限度发挥各种资源配置的体系作用。不可忘记围绕“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来激励创新创业”集中发力,全面培育具有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在企业经济制度层面,形成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合作共赢新体系。目前,我国具有强大而厚实的社会资本,要加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力度,国企与民企相互参股,形成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协同有序发展的良好经济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充分反映基本经济制度这个“两个毫不动摇”的要求,充分发挥多元包容、混合一体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优势”。
  在经济发展生态层面,要形成市场、企业、政府新型协同共生体系。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以往同质化的关系模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各具特色的差异化匹配关系。这就需要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平衡起来。“两手互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而做到“市场机制有效,宏观调控有度”“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辩证统一。
  在企业投资层面,形成金融推动实体经济、虚实共生发展的经济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目前,国企证券化金融资产的比重和规模正在增大。作为工业化尚未完成的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发展不能依赖金融、房地产等虚拟经济,更要防止资本金融化倾向。现代企业要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发展现代金融,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在对外发展层面,形成跨国公司有效地扩大和做强做优并重的企业体系。中国占全球经济份额还会明显提升,经济的外溢效应会逐步增强,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关系也会强化。对外投资速度要大大加快,通过联合与兼并的扩展,跨国公司有效地扩大经营规模,降低成本,控制销售渠道,增加市场占有份额,使自己成为经济领域里名副其实的“航空母舰”。跨国公司要围绕“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攻坚克难,既通过重塑和发展具有国际标准和国际竞争力的传统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也依靠培育若干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即世界一流的国有企业集团来加以实现。
  在发展理念层面,形成继往开来的改革文化体系。在论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之前,党的十九大报告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词汇,叫做“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前提之下作出的部署。我们是在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来布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的历史方位,不是旧的、以往的历史方位。因而要按照新时代的要求来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既然是新的社会矛盾,我们接下来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时着力解决的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而非以往的规模问题和速度问题。我们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而新常态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重大结构失衡导致的循环不畅,而不是经济发展旧常态的背景下主要面临的总量问题和周期性问题。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用改革的办法推动结构调整,而不是传统意义的以扩大需求,或者其他基于总量考虑的方式解决经济问题。新的政策推出,也是可以预料的事情。总之,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坚守新发展理念、新改革理念,特别需要注意吸收历史教训和经验。
  从总体思路来看,社会主义现代经济体系与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相辅相生的完整的体系。现代企业制度既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支撑,也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以上方面体系建设的改革任务,具有针对性、关联性、系统性,这要在原有的改革体系中进一步丰富与发展。可以肯定,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国国有企业经济社会发展会出现比较重大的趋势性变化,国有企业改革也会有新的任务,呈现新的特点。
  (作者系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曾任新华社高级记者,被誉为“我国国企政策与新闻解读第一人”。)
【字体: 】【】【】【】
没有相关内容
本网站由企业文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电话:023-  邮编:400042
北京采编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6号1612室 电话:010-  邮编:100011
渝ICP备 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渝公网安备 2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发展质量变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