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老人在养老中赛尔复得老人上当受骗骗?

老年人如何防备“养老机制”骗局? - 知乎21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2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互联网骗局专盯老人骗,如何防止老年人上当受骗?
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联合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的《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如果将受骗广泛定义为诈取钱财、欺骗感情、传播谣言、虚假宣传等多方面,表示在互联网上当受骗过(或者疑似上当受骗过)的中老年人比例高达67.3%。被骗的主要渠道是朋友圈(69.1%)、微信群(58.5%)以及微信好友(45.6%)。受骗的信息类型主要是免费领红包(60.3%)、赠送手机流量(52.3%)和优惠打折团购商品(48.6%)。
面对互联网环境,中老年人该如何适应,又面临哪些风险?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免费红包实为广告链接
陈唐是北京一家熟食店的老板,今年63岁,退休前在一家水泥厂工作。日上午6点,陈唐加入的一个微信群里出现一个链接,标题为“某某(电影名)票房剑指60亿,庆功夜宴,撒钱啦,我刚刷到……”陈唐对电影内容没有太多关注,但是隐约记得不久前听孙子提起过这部电影,加之是红包链接,便放松了警惕,没有多想就点了进去。
陈唐向记者描述,他点击链接后,手机上出现的并非普通的微信红包页面,而是类似于游戏界面,需要通过不断下拉刷新页面来抢红包。单次抢到的红包越多、参与游戏次数越多,相应赚到的钱也就越多。
陈唐参与了两次游戏,他向记者发来的微信页面截图显示,陈唐第二次抢到了148个红包,总计14.35元,两次游戏累计红包金额为40.96元,页面上还有“玩得越多,奖励越大”等字样。
两次游戏后,陈唐选择“不玩了,立即提现”这一选项,但令他意外的是,这笔钱并不能被直接转到他的微信零钱中,屏幕上“需要进一步分享至微信群之后才能领取”的提示让他有些疑惑。陈唐又将链接分享至自己所在的另一个微信群,但分享之后又接到还需再分享至另外两个微信群后才能提现的通知。陈唐将链接分享至3个微信群后发现,领取红包还需要下载一款名为“某某商城”的应用。
经过进一步查询,陈唐发现这款应用的宣传语为“百万红包免费领,收益高达90%”,他这才察觉到不对劲,连忙终止了操作。
“这种骗术确实是令人防不胜防,如果不小心点开了就会被骗分享到好几个群里,导致多人连环被骗,最后在各个群里泛滥。”陈唐说,他到最后一步才发现这有可能是某贷款融资平台的广告链接,回想起来还是有些后怕。
“我们年纪大了,对于网上的一些东西不像年轻人懂得那么多,不管怎样以后都得长个记性了。”陈唐说。
领流量后银行卡被盗刷
日下午,孙晴的父亲在微信家庭群里转发了自己银行卡的支出短信,短信显示两次支出累计600余元。孙晴的父亲今年59岁,在北京市昌平区经营一家小超市。
孙晴说,父亲当天并没有使用那张银行卡进行任何消费,家人判断这很有可能与父亲当天早晨在朋友圈领取的“免费流量”有关。
据孙晴的父亲回忆,他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转发赠送流量的链接,声称只要点击、分享链接就可免费领取500兆流量。他点进去后发现,页面中提示流量需要实名领取,还需要提供银行卡账号和密码才能获得领取资格,于是他便按照要求输入了自己的银行卡信息。
孙晴说:“我爸爸的身体一直不太好,而且老人也好面子,损失的钱数量不大,我们就没有报警,最后带他去银行重新更改了密码。我爸爸用智能手机有两三年了,之前一直没有出过什么事情,我们也觉得挺放心,平常就没有刻意在这方面给他一些提醒。现在想来,还是应该多提醒他,毕竟老人对网上很多信息都缺乏分辨力,容易受骗。”
58岁的赵梅也曾中过免费流量的招,她和女儿一家居住在北京市丰台区,现在的“工作”是照顾外孙。
赵梅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转发微信文章,其中有一个赠送免费4G流量的活动,只需输入手机号便能领取每月1G流量。领取流量后,页面上出现了抽奖活动,赵梅顺势参与,之后便收到了“中奖”提醒,活动方显示她抽中了一款电子手表,填写个人信息及收货地址等便可以通过邮寄的方式将礼品直接送到她的手中。
赵梅认为手表的描述看起来很“高档”,正好可以给自己的小外孙玩,于是便支付了30元邮费。
一周后,赵梅收到奖品才发现,手表根本不能用。赵梅说,她完全是掉进了圈套,“手表是坏的,我还白白花了几十元运费,以后再也不能相信这些东西了”。
网络购物遭遇退款陷阱
李芳今年67岁,以前是西安一家食品公司的员工,今年1月,她在某网购平台的一家旗舰店购买了一件衣服,不久却收到了一名自称客服的女性打来的电话。对方称,公司发现李芳所购买衣物的批次存在甲醛超标问题,有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公司会安排快递员上门取货,退回后由公司统一销毁。
这名“客服”说,货款已经退回到李芳的支付宝账号,李芳打开支付宝查看并没有发现退款,反馈之后对方将电话转交给一名自称是经理的男子。
“经理”建议李芳添加客服微信,通过微信把当天的支付宝账单截图发给客服,以核实李芳确实没有收到货款,然后才能继续安排退款。李芳照做后,收到了客服发来的支付宝二维码,客服对李芳说,扫描二维码后再告诉她下一步操作流程。李芳扫描了对方提供的二维码后,出现了支付宝的支付页面,并要求她输入账号和密码。
“那个时候我就觉得很奇怪,虽然我平常很少用手机付款,但是我知道在超市付款时微信和支付宝是两个不同的二维码,所以用微信肯定不能扫支付宝的二维码。然后我就打电话问了我女儿,我女儿立马告诉我这是骗子,我就没有再继续,转头把那个客服给拉黑了。”李芳说。
周叶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她母亲今年65岁,退休在家将近10年,已经成为微信用户两年了。前些日子,周叶的妈妈在朋友圈微商处购买了5斤芒果。
“微商发朋友圈自称是泰国进口芒果,打5折出售,结果我妈收到货后发现,芒果都特别小,而且有好多都烂了,根本没办法吃,白花了40多块钱。”对于母亲的行为,周叶又生气又好笑,对记者说,“以后真的不希望她乱买这些看似打折的东西,便宜没好货,结果十有八九都是被坑。”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指南者商城是一家专业买卖工业用品和机械设备的网上商城,货真价实,应有尽有。
指南者商城是一家,工业用品和机械设备一体化的的电商平台,质量可靠,值得信赖
今日搜狐热点针对老年人上当受骗案例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针对老年人上当受骗案例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xe64e;加入VIP
还剩15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民警劝回受骗老人 怎样防止老人上当受骗_养生资讯_养生之道网
///文章正文
民警劝回受骗老人 怎样防止老人上当受骗
之道网导读:民警劝回受骗老人,怎样防止老人上当受骗?老太遭电信诈骗,民警耐心劝阻挽回损失。民警劝回受骗,怎样防止老人上当受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民警劝回受骗老人
老人接到陌生电话,轻信骗子谎言,欲将家中全部积蓄10.5万元寄出求平安。幸好民警及时发现,将其劝回挽救了老人的积蓄。
日前,事主李某(女,68岁)接到一个自称是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的电话,说她因购买手机涉及团伙犯罪,让其汇款10.5万元,如不汇款就将其抓走入狱,对方还告诉其不要报警也不要让任何人知道。
老人没敢告诉老伴,从银行取出了10.5万元现金,来到了中国银行。银行的工作人员看到老人着急的样子,就过来询问她所要办的业务。老人说话支支吾吾,躲躲闪闪。工作人员从中看出了端倪,告诉老人可能是遇到了电信诈骗。老人还是执意要汇钱,在没办法阻止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只好报了警。
怀柔公安分局龙山派出所接警后,办案民警迅速赶到现场。民警开始给老人做工作,告诉她这是电信诈骗。给她讲电信诈骗的手段和伎俩,并当着老人的面拨通了骗子的电话,并当场对骗子的诈骗行为进行揭露和批评。
近年来,诈骗手段不断&推陈出新&,&精心设计&的种种诈骗伎俩直接瞄准了老人,不少老人的血汗钱甚至是金落入骗子口袋。那么怎样防止老人上当受骗?一起来看看。
怎样防止老人上当受骗
1、打好预防针。做子女的平时要有意识地将报纸上、电视上看到的一些案例告诉老人,让他们对这些常见的骗局有一个了解,以防将来遇上了类似的情况时能够有所防范。
2、多关心老人。老人们也是因为孤独,而容易被骗子的甜言蜜语哄得心甘情愿把钱掏出去。所以子女们应该常回家陪陪老人,有事没事多打个电话陪他们聊聊天,世界得到了满足,老人们也就不容易被骗子的花招给忽悠了。
3、把钱存银行。要说服老人把大部分的钱存在银行而不是放在家里,身边只留下一些零散的钱,并且最好是由子女去帮忙存储,密码也由子女设置。假使骗子已经成功骗到了老人的信任,但是由于手头没有那么多的钱,而且也没有银行存折的密码,想要取钱必须要打电话给子女,这样子女们就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发生了什么情况,并且阻止老人落入陷阱。
4、遇事找人商量。当你无法辨别事实真相的时候,一定要打个电话问问子女,或者是告诉邻居街坊,让大家和你一起商量。人在慌乱的时候总是会忽略许多细节,更何况是,如果有了旁人的分析,就能找到骗子的不少疑点,也就不会上当受骗了。
05/2905/2905/2905/2905/2905/2905/1405/1405/1405/14
06/0406/0406/0406/0406/0406/0406/0406/0406/0406/04
06/0406/0406/0406/0406/0406/0406/0406/0406/0406/04
06/0406/0406/0406/0406/0406/0406/0406/0406/0406/04
06/0406/0406/0406/0406/0406/0406/0406/0406/0406/04
养生之道网芒种养生专题,为您详细介绍芒种养生、芒种吃什么、芒种节气养生食疗、芒种饮食禁忌等与芒种节气有关的养生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与芒种节气养生有关的饮食知识,请关注养生之道网芒种养生专题。...安徽中老年人上当18888元买养老中心永久居住证_网易新闻
安徽中老年人上当18888元买养老中心永久居住证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央广网安庆10月10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花上18888元就能获得一张国际级的养老中心永久居住证,如果不去居住,三年后将连本带息返还2.42万元现金。在这样的诱惑下,安庆不少中老年人上当受骗。今天上午,记者见到了缴纳了18888元钱的张阿姨,她告诉记者,前些天她和爱人傍晚出门散步,接到一张传单,介绍了安徽绩溪上合国际养老中心,并邀请老人们第二天早上去附近一家宾馆参加介绍会。张阿姨:去了以后看录像,影片上看条件蛮好的。18888可以在里面住,如果不去住,可以当理财产品,如果三年不去住,每年返还1200,三年后可以拿24200。老两口彻底动了心,为了获得永久居住证,很多老人当场就缴纳了18888元。回家以后,张阿姨有了担心:如果对方是骗子,那么多的老人都会被骗。于是她联系了记者。记者陪同张阿姨咨询了律师钱玉。钱玉:通过我对合同的审查,这上面并不是讲每年返还1400元现金,而是返还1400元的消费券。
当初养老中心承诺的返还现金,变成了消费券,这让大家对这家养老中心的资质产生了怀疑。于是记者来到辖区龙狮工商所。工作人员介绍,这家养老中心确实给他们提供了相关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等合格证件,但在安庆的接待处并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已下达整改通知书。安庆民政局福事科工作人员介绍,这家养老机构的安庆接待处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到民政部门办理申请设立许可手续。而他们在安庆只有接待处,没有实体,更谈不上办理设立许可手续的可能。律师钱玉提醒广大市民:钱玉:签订所谓的合同时得到的利润或者回报非常丰厚的话,这是大家要注意是否有这么便宜的事,要在成年家属的陪同下,签订合同。(原标题:18888元买养老中心永久居住证 安庆中老年人上当)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梁明星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老年人养老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