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放在还是存借银行钱

(走着走着)
(晴风雨雾)
第三方登录:在这里人人都是生活达人
钱小妹:一万元银行存一年亏80元 这种傻事你还在做吗
[摘要]钱小妹:趣读财经热点上周,国家统计局发布了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2.3%。同时,专家分析,CPI全年的增速也将维持在2.3%左右。这是个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现在10000元能够购买的商品,一年后会涨价到10230元。小妹给大成财经的网友做了个调查,发现有超过25%的人更愿把钱存在银行。那么小妹来给大家算笔账,如果你把10000元存在银行,按照目前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1.5%,一年之后你能得到的本息是10150元,按照我们前面说的CPI增速,这时价值10000元的商品已经涨到了10230元,也就是说,你白白亏了80元!如果你懒一点,10000元都是存活期,要知道活期利率才0.35%,仅仅是CPI增速的零头,一年就要亏195元!就算你聪明一些,货比三家后将钱存到在基准利率上“一浮到顶”的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最多也只有2%,一万元存一年照样亏30元……这种“稳赔不赚”的事,你还在做吗?其实,我国的存款利率并不是一直如此“疲软”,在20年前,也就是1996年的5月,银行一年定期存款的利率是9.18%,五年定期存款的利率更可高达12.06%!秒杀了如今多少P2P平台!虽然此后存款利率持续下调,但也基本保持在2.5%以上。但今天,我们是真正进入了“负利率”时代!更让人心累的是,房价涨了、菜价涨了,我们的工资却没跟着涨上去!虽然从去年开始,就不断有涨工资的消息传出,但大多集中在公务员、教师、退休人员这些群体中。而每当有各种关于薪酬、收入的数据出炉,大家就会感慨又被土豪们“平均”了。那么,不能依赖涨工资和银行利率,我们又该怎么跑赢CPI呢?唯一的方式就是好好利用我们手中现有的钱进行理财,增加自己工资以外的收入! 首先,可以投资一些国债、货币基金、银行理财等产品,一般来说收益率会在3%~4%左右,虽然不是很高,但胜在风险小。如果你有更多的闲钱,可以适当选择一些收益较高的产品,比如保险理财、外汇产品等,虽然有一定风险,但收益率可以达到5%以上。当然,如果你能够承担更高的风险,可以尝试进行一些P2P、股票、股票基金等投资,但切记“收益越高风险越大”,千万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本文系大成财经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买房、买车、做生意,缺钱怎么办?大成易贷解决您一切资金问题! 咨询热线:028-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老司机大成哥带你超四川。憋说话,快上车!
成都生活,最有态度的本地生活指南
跟着帮帮超,买房不挨刀
关注热点事件,以大数据视野守望世界
传递“中国酒城-醉美泸州”正能量
提供政务资讯、党政公开、人事任免等信息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v_luyyang]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把钱放在余额宝和存银行里哪个更划算?_百度知道
把钱放在余额宝和存银行里哪个更划算?
1,这两样选择都是可以的。余额宝的优势更多一些。余额宝由阿里巴巴。天弘基金,内蒙君正,三家公司控股投资组成。其中天弘基金是国有资产。余额宝的安全等级相当于国有各大银行,余额宝的收益高于银行一年定期存款,余额宝按日结算,可以随时取钱,两个小时之内到账,这些是银行没法和余额宝比的。余额宝的优势还是很多的。余额宝也是安全的,全国有4亿多人在使用余额宝理财。2,其实很好理解的,放在银行,等于就是固定收益。3,放在余额宝,等于计划司固定收益理财,性质其实就不同,现在很少有人把钱放在银行不动了,通胀厉害了,必须用点方式让钱生钱。具体区别:1,存银行的话,比较保险,要比较高收益,或者说保值吧,就得存定期利息跟余额宝目前差不多,但一旦你需要急用而取出来的话,没到期的那部分利息就损失了;2,存余额宝,每天收益,目前收益跟银行3年期定期差不多,但有一定的风险,它是投资理财产品,有收益,可能很高,但也可能亏损,也可能很多;3,余额宝里的钱是可以直接淘宝购物的,一旦你账户保管不当被盗了,是可能被花光了的,虽然它声称买了保险,一旦被盗会赔付,但如果是你自己泄露了账户密码的话,就难说了,而且被盗了理赔肯定比较郁闷;4,综上,你自己根据你个人情况和这笔钱的用途,自己考虑,下。
采纳率:10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钱还在存银行?存钱越来越不划算了! : 经理人分享
钱还在存银行?存钱越来越不划算了!
把钱存进银行,既安全又有利息,而且存款期限越长,利率越高,似乎已经成为老百姓恒久不变的习惯思维。然而,目前这一常识正在被打破,储户希望牺牲期限的灵活性来换取更高收益的难度越来越大,存款利率期限倒挂时期或已经来临。
什么是银行存款利率倒挂
1.正常情况下,银行存款周期越长,利率水平会越高,以2014年主要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为例,三年的定期存款利率平均可达4.25%,五年的为4.75%:
2.2015年,主要银行三年期存款平均利率为2.75%,并且五年期利率也与三年期利率相差无几:
3.截至日,我国主要17家银行平均5年期存款利率为2.94%,3年期存款利率为2.9%,两者差值为0.04%:
目前,个别商业银行,3年期存款利率为3.25%,5年期存款利率为3%,出现利率倒挂现象,即3年期利率高于5年期利率:
银行存款的期限溢价趋于零从理论上讲,无论是银行存款还是债券收益率,都存在一个期限溢价,即存款或债券的期限越长,银行或债券发行者需要为此付出的利息成本越高。单位期限利率溢价计算公式为(长期限利率-短期限利率)÷(长期限-短期限)。然
而,现实情况已经发生改变。据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统计,截止今年7月31日,我国17家主流银行的平均5年期存款利率为2.94%,3年期存款利率为
2.9%,两者差值仅为0.04%,部分银行存款利率甚至出现“倒挂”,如渤海银行5年期存款利率为3%,而3年期利率为3.25%,包括工、农、中、
建、交等大部分银行的5年期存款利率和3年期存款利率完全一样(见下图),期限溢价为零,只有少数银行如广发银行、华夏银行和光大银行给予了小幅的期限溢
扩充多元化投资渠道为上策
笔者认为,出现这种存款利率倒挂和期限溢价为零甚至为负的现象,至少有以下三方面原因:其一,中国经济正面临“流动性陷阱”风险,利率水平整体下行使得居民持有不同期限存款的机会成本显著降低。“流动性陷阱”不仅表现在利率水平持续下降对刺激企业部门投资意愿的边际效果递减,还表现在随着利率中枢水平整体大幅下移,居民对存款期限溢价的敏感性显著下降,微幅的期限溢价对居民的存款决策影响甚微。从日本经验来看,金融危机前,日本居民定期存款的期限溢价十分明显,随着日本零利率政策和今年以来负利率政策的实施,加上持续不断的量化宽松政策,日本经济掉入“流动性陷阱”,不但国内经济持续疲软、通货紧缩难解,而且2012年11月以来日本1、3、5年期居民存款的期限溢价完全消失,目前不同期限存款年利率均为0.02%(参见下图)。
因此,随着中国央行持续不断放松货币政策,扣除通胀因素之后的实际利率已经为负,投资者和市场分析人士已经在讨论中国名义利率为负的可能性。而随着市场利率水平的整体下行,将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存款期限溢价消失或者为负。其二,利率下行周期中,银行降低期限溢价是为了鼓励居民缩短存款期限,降低自身的长期负债成本。理论上讲,在利率上行周期中,银行会给出较高的存款期限溢价,提前锁定整体利率较低的长期存款。相反,在利率下行周期中,银行为了防止居民提前锁定长期收益,会降低存款期限溢价,通过“借短放长”,降低自身的负债端成本,提升存贷款利差的整体水平。目前,中国经济仍处于利率下行周期,银行降低负债端的期限溢价实属正常。其三,为了维持稳定的利差,银行提高长期存款利率的意愿不强。在此,笔者以工商银行利差作为银行存贷款行业平均利差,对近期贷款投放规模较大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与五年期存款利率进行比较。今年一季度末,银行存贷款利差与5年期存款利率之和,已达到5.04%,显著高于个人按揭贷款加权利率4.63%,今年二季度末个人按揭贷款加权利率进一步下行至4.55%(参见下图)。因此,为了维持长期存贷款业务的盈利水平,商业银行提高5年期长期存款利率的意愿并不强。
可以预见,在当前整体市场利率水平持续下行周期中,居民定期存款长短期利率倒挂现象还将持续。对于普通老百姓和投资者而言,扩充理财的多元化渠道迫在眉睫。如果实在没有其他投资渠道,或者投资者只相信银行的安全性,那么在利率下行周期和国债收益率屡创新低的大趋势下,提前锁定5年期长期存款收益,不失为一种无奈和次优的选择。(作者:黄志龙,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
实现资产翻番需要多久:
  根据理财投资七十二法则,我们不难算出时下主要理财渠道实现资产翻番所需时间:
  1.储蓄:现在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是1.5%,本金翻一番需用时间:72÷1.5=48年。
  2.股票:股市风云变幻大家已经感受过了,不同于固定收益类投资,股市是动态的,长期来看,股民中7赔2平1赚的格局永远不会变。
  3.余额宝:按余额宝最近的收益3%计算,本金翻番的时间为:72÷3≈24年。
  4.p2p:年化收益率10%左右,本金翻番的时间为:72÷10≈7年。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仅供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合作、投稿请加小编微信:p2p321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回复对应数字即可浏览。【理财篇】...【贷款篇】》 & & & & &【...【其他】 & & & & & & & & & & & & & & & & &
& & & & & &【002】《最全的展业方式汇总,销售经理呕心沥血的总结!》【009】《电销话术全集锦,手把手教你学电销》
查看更多干货内容,长按指纹关注我们!!!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
畅阅·猜你喜欢看完这个,你还会把钱存银行吗?
“钱放在哪里最安全?”“银行啊!”
十年前,这个问题不管问谁,答案想必都是脱口而出。
而如今,当“丢钱”、“信息泄露”等不靠谱的事情一次又一次的发生在“银行”的身上,你还会觉得钱放在银行安全吗?
我国是世界上居民储蓄率最高的国家。在4.3亿户家庭中,住户存款是主要的资产形式。截至2014年末,中国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余额高达116万亿元。
然而,公认十分安全的一笔笔银行存款,近日却在多地频频出现“失踪”,存款怎么会丢失?
央视曝光:5分钟买到上千银行卡密码
去年12月,广州吴先生收到了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短信上写着自己的名字,吴先生以为是某个没存号码的朋友发来的,就点击了短信中的图片。一个星期后,虽然银行卡未离身,但卡里5万多元竟只剩300元了。
就在吴先生案发不久,记者接到了一位自称老徐的爆料人的举报。老徐说,在网络空间存在着一个规模庞大的盗取银行卡的黑色产业链。吴先生匪夷所思的遭遇,在他看来只是小菜一碟。
“像老吴这种信息在黑市里很容易搞到,我用5分钟就能搞到1000个这种信息,包括卡主的姓名、卡号、身份证、电话号码,还有他的银行密码,只要5分钟,1000个没有问题。”
为验证自己所言不虚,老徐打开了几个QQ群,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发给了记者一份长达33页的文件。这份文件里记录了1000多条银行卡信息,每条信息都有卡主的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证号、银行预留手机号码以及银行密码。记者在文件中随机选取了七十个不同省份的信息进行验证。其中,身份信息和电话号码全部正确,除了5个银行密码错误,其余65个银行卡密码全都正确。
储户9505万存款“不翼而飞”
2014年初,浙江杭州某城市商业银行的储户张先生查询账户时发现,自己户头上的200余万元存款竟然只剩几块钱。他随即向银行方面投诉,报案后,经杭州市西湖区警方查明,该案件共涉及多家商业银行的42位储户,总计9505万元存款“不翼而飞”。
据警方及银监部门通报,近期,类似的存款“失踪”案件在浙江、河南、安徽、湖南等地屡屡发生:2014年10月,上市酒企泸州老窖在中国农业银行长沙迎新支行的1.5亿元存款失踪;今年1月10日,泸州老窖又发布公告称,在工商银行河南南阳中州支行等处的3.5亿元存款出现“异常”。
负利率:1万元存银行,一年后只有9900
要说存款丢失、银行卡密码泄露,你可能觉得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么有一种财富贬值,几乎所有的人都躲不过,那就是CPI上涨导致的购买力下降。
你知道吗?我国连续几个月实际CPI高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这意味着中国正式进入“负利率”时代了,你找到财富保值的方法了吗?
目前我国1年期存款的基准利率为1.5%,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2.3%。相信今年的蔬菜和猪肉价格上涨已经让广大市民感同身受。你把钱存银行是跑不赢通胀的。具体我们来算一算这笔账,你存银行1万块钱,一年后你本息收入是10150元,物价若维持2.3%的上涨,那么今天1万元可以买到的商品一年后就需要10230元,你存银行一年净亏80元!一年前的1万元购买力仅相当于一年后的9920元。直接导致了你的财富缩水,更别提增值了。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穷人把钱存入银行,实际上是补贴富人”。
在中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穷人到银行存款,富人到银行贷款。结果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穷人存钱容易贷钱难,富人只贷不存钱,穷帮富富越富,穷越穷。
存款保险制度实施,银行破产最高赔50万
国内的商业银行“破产”,从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现在离我们越来越近,存款保险制度日起正式实施,也就是说允许银行破产。
如果有银行破产了,储户的存款是否会血本无归?银行市场化,老百姓的钱靠谁来保障?
《存款保险条例》明确规定50万最高偿付限额。什么意思呢?通俗理解就是,国家不再为储户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兜底,允许银行破产倒闭,一旦银行破产倒闭,储户将获得与实际存款金额相等的全额赔偿;如果存款超过50万元,则最多获赔50万元,超出部分或者不能获得赔付。而对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存款保险制度不负责赔偿。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储户一定要做好两个转变,一是观念转变,不能再迷信银行不会倒闭了,要有风险意识,把银行当作一般企业来看待,经营得不好,一样会关门。二是储蓄方式转变,大额存款尽量分开存放,也就是鸡蛋要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这样万一一家银行发生风险,也不至于损失过大。
银行和保险真的不一样
钱,买保险,还是存银行?很多人会想,买保险就是抵御风险,以备不时之需;如果把钱存银行,有事了再取出来救急,不是一样的吗?
我们都听说过,现在的心脏搭桥手术,搭一根桥要5万,两根就是10万。如果把钱存银行,每年存3000元,存到10万需要30年时间。
如果这30年之中需要手术会出现什么情况?钱不够。手术做不了,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如果存在保险公司呢?您今天存3000块钱,一旦出险,这10万保险公司马上就会赔付给您的。
对于返回型保险,如果您身体健健康康,到30年的时候,保险公司同样给您10万块钱。也就是说——您往银行每年存3000元,要存到10万需要30年;您往保险公司每年存3000元,要存到10万马上可以做到!
保险是后路,在春风得意时布好局,才能四面楚歌时有条路。您放在银行的钱和放在保险公司的钱都是您的钱,不同的是:银行肥在现在,瘦在未来;保险规划让您赢在未来!让现在有钱的您, 变成未来值钱的您。
银行怎么了,竟然这样说保险?
我不要你为了人情而买保险,希望你是意识到了风险而为自己买保险。投保的钱并不是没了,只不过是保险公司暂时保管,若干年后还是你的。还是那句话,买不买,决定权在你,但我希望你能有风险意识。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钱放在微众银行安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