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厂里睡过的女孩说我六十五岁了买不了保险把我减掉了合法吗

我妈在厂里上班20年了,到50岁了厂里说到退休年龄不要了,厂里面又没给买保险,能不能得到赔偿?_百度知道
我妈在厂里上班20年了,到50岁了厂里说到退休年龄不要了,厂里面又没给买保险,能不能得到赔偿?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个当然可以得到赔偿的,你可以直接到当地的劳动仲裁部门进行举报按照国家的合同法的规定必须给职工买保险的,否则就是违法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退休年龄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香港保险到底能不能买?这篇说的太诚恳,也太详细了
香港保险到底能不能买?这篇说的太诚恳,也太详细了
这是口袋育儿公益微课堂第二十一课的课程记录。我们再次请到保险专家尚萌萌老师,上次关于保险的课程《如何给宝宝买保险?这是朋友圈最专业、最全面的一篇!》深受大家欢迎,这次尚老师收集了很多群里的妈妈经常问的关于香港保险的问题,针对性的讲了这节课,对香港感兴趣的爸爸妈妈可以看看,一定对你大有帮助。以下是课程文字版(未经尚老师审阅)
香港保险是去年开始突然火起来的,但是实际已经卖了很多年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内地理财公司、P2P公司,还有一些香港保险在大陆的合作商都在大陆销售香港保险。看起来很美好,那么到底香港保险好不好,好在哪?跟大陆的保险比起来有什么优点和劣势?大陆有没有能跟香港保险相媲美的产品?我们应该怎么在保险的搭配中选择香港保险?这些问题我相信很多妈妈都非常关注,而且在百度里根本搜不到太多有用的信息,绝大多数的信息都是外行人写的。
今天在口袋育儿的保险群里也看到了很多妈妈分享的文章,里面提到了很多观点,这些观点有些对有些错,有些很偏激……怎么辨识这些信息,哪些可以信哪些不能信,这些我们心里都要有数。后面对于近期市场上文章里所涉及到的点都会讲到。
香港保险的概况和产品
香港保险很多,种类和大陆一样多,保险公司比大陆还要多,整个香港市场有超过1000家保险公司,到底什么能买?我们一定要选有优势的产品去买,如果大陆比香港做得好,没必要大老远跑到香港去买。
不应该买什么
医疗、理财、意外,这三个险种不太推荐买香港保险。
不推荐1——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不是不能买,而是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一定要搞清楚医疗是怎么理赔的。
1.香港医疗保险和大陆相比,无论是普通的医疗还是高端的医疗,价格优势并没有很明显。
2.香港医疗保险的报销和大陆是完全不同的体制,大陆和社保差不多,花钱以后,减去不报的部分,剩余按照比例实报实销,肯定报不了花费总数那么多。这种报销是花了钱以后再去报销,能赔获多少钱心里大概有数。而香港的医疗保险不是这样的,香港医疗保险以津贴制为主,什么叫津贴制,在大陆的医疗保险里经常能看到津贴制,比如住院医疗津贴,在意外医疗、普通住院里都可以看到津贴,一天20块、一天100块,这都是属于津贴型。香港的医疗保险如果只给住院津贴,当然不划算。香港的津贴型是体现在各个方面的,比如说,做了一个什么检查、手术,比如有陪护人员陪护,每一个不同项目,固定给钱,有可能一个项目,可能只花了500,在香港的医疗保险里,这个项目要赔4000块钱,还赚了。当然也有可能你花了10000,保额也是4000,就只能赔4000。就是说,在大陆,医疗保险拿到的钱一定不会超过你所花费的钱,但是在香港保险里面不一定。
但是一般来讲,香港的医疗对每一个项目的额度比较高,不像大陆,住院津贴给20块100块,100块都算多的了,在香港的医疗保险里面,给几千块都比较常见。报销体制是不同的,比较难适应,如果你觉得这种情况比较好的话,也是可以选择香港医疗保险的。
3.高端医疗。高端医疗大陆保险都可以和昂贵的医院直结,门诊也可以报,而且中医治疗、慢性病都可以报销,并且免赔会比较低。但是香港的高端医疗以住院为主,门诊只管住院前后的门诊,普通的门诊是不保的。
香港的高端医疗保险保额非常高,经常遇到比如友邦的CEO,能够做到两千多万的保额,实际上这么高的保额用不用得上?所以香港的高端医疗保险要特别谨慎的选择。如果将来要出国生活,是比较合适的。
不推荐2——理财保险
香港的理财保险收益还是挺高的,为什么要把这条列在这里呢?香港保险理财良莠不齐,很多产品是不保本的,但是卖保险的不会说。有一些也是保本的,所以买的时候要谨慎考察,到底保不保本?风险点在哪里?钱去哪里了?大概有一个什么样的范围?这些东西要心里有数,不要看收益率很高,但实际是不保本的。风险偏好能力很强的话可以选择,如果比较保守,最好不要选择。这种不保本的以101和105为代表。
不推荐3——意外险
意外险还是不要买香港的了,很多妈妈喜欢在重疾保险上附加住院、附加意外,很多大陆的产品是这样的,但是香港的意外险很不划算,保额低价格高,性价比和大陆相比差距比较大,意外险大陆买也很便宜,最好选择大陆的产品。而且作为附加,不像大陆有一些产品比单买便宜,意外险无论是大陆还是在香港都不见得比单买便宜。
推荐买什么
香港保险里最有优势的三个险种:重疾保险,以终身重疾为代表;第二是定期寿险;第三是养老保险。这三种保险香港保险的优势是很明显的,下图右侧大概介绍了它们的优点。当然这些产品也不是只有优点,劣势也很多,下面会对每一个产品做详细的分析。
推荐1——重大疾病
对于中产阶级家庭来讲,去香港买保险的绝大多数都是买重疾保险,在整个香港市场,理财占更多,重疾只占不到50%。重大疾病保险离我们的生活更近,尤其对于年收入100万以下的家庭来说,重疾是必买的刚需险种。
1.重疾3-5重给付。这个优势香港绝大多数的保险公司都有,大陆5重是没有的,3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有,价格还特别贵。这些多重给付有些是“分组”的,有些是可以“复发”的,有些是可以“并发症”的,各种情况都有,当然是越全的价格越高,但是产品种类都有,在大陆只有分组的类型,而且选择非常少,大陆的重大疾病保险在轻症上有多重给付,而香港的重疾里轻症多重给付的反倒比较少。但从买保险是为了解决重大风险、重大损失的原则来看,重疾的多重要比轻症的多重意义更大,因为轻症便宜,不用太多钱,自己可以承担。所以重疾多重给付的优势是很明显的。
2.重疾种类多,人性化。种类多也是一个普遍的情况,绝大多数香港重疾种类都在近一百种或上百种,大陆大多数都在五十种以下。这两年有一些小的保险公司也推出了一些终身重疾险,产品比较多,疾病种类也到了一百种左右,这是大陆保险的一个进步。
香港保险重疾的种类也是比较人性化的,比如儿童的自闭症、经常喝酒的男性的呼吸暂停症、比较容易得的老年痴呆症,这些都已经纳入了重大疾病的范围内。
3.除外责任少。这种除外责任在大陆都是标准的,在香港要少很多。除外责任主要体现在身故保障,在重疾其实差不多。
4.重疾和身故二合一。对于几乎所有的香港保险的重疾产品,可以给大陆人买的,人寿保险和重疾保险的功能都有,一个重疾保险本来就带有身故保障的功能。而大陆的保险,很多压根儿就是终身人寿,附加了一个提前给付,包装成一个重疾。或者是,如果有身故给付就大肆宣传有多好,实际上在香港这种情况非常普遍。
5.有分红,保额会长。绝大多数的香港重疾有分红收益,所以保额会不断上涨。这种收益肯定没有纯粹理财产品收益高,不要指望一个产品保障又多、收益又多、价格还便宜,所以收益率不会很高,能有3-4个点已经很不错了。
6.费率便宜。很多妈妈可能会不解:听说香港保险便宜,一对比,挺贵的呀?我们需要用同样的保额和同样的保障来对比费率,如果大陆和香港保额一样的话,香港的费率要比大陆便宜很多。香港精算的计算标准是不一样的,另外市场成熟,投资收益率高,管理比较成熟,所以比较便宜。
7.核保操作灵活。香港保险严进宽出很有名,核保非常严格。在大陆核保,一旦诚信告知,有一点问题,就会拒保。但是香港,虽然也是喜欢健康体,但是如果有一些疾病,很多情况会做部分承保、部分拒保,或者增加一点费率、增加特约条款,不会完全拒保,完全拒保的情况相对比内地少一些。
香港保险也有很多劣势,相比大家在微信里转发的一些可能有失偏颇文章,下面这些劣势才是真的劣势,而且这些劣势只是相对大陆的保险来讲,很多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1.轻症赔付占保额。在大陆绝大多数重疾也是轻症赔付占保额,赔付以后,你的重疾保额就相应减少。但是在大陆有一些小保险公司的重疾是不占保额的,可以另外赔付。所以这一条只是和大陆为数不多的产品相比是劣势,和大陆大多数产品是一样的。
2.无投保人轻症豁免。投保人的轻症豁免也是大陆很少的几家公司有,绝大多数产品都没有。算一个劣势。如果投保人轻症豁免,赔付率要高很多,这一条是比较人性化的。至于被保险人豁免、投保人的身故豁免全部都有。
3.诚信告知核保严。无论在大陆还是香港,大家都应该做到,如果不诚信告知,在大陆一样有纠纷,在香港这一条声明会更严肃一点,必须做诚信告知,核保人完全按照你的告知,包括提供的体检材料进行核保,这也是为了严进宽出。其实是在保障大家的权益。在香港买保险,不要有侥幸心理隐瞒病史病情,香港保险身体健康的门槛是比较高的。
4.签单必须亲自去。一定不能在大陆答应任何代理人可以在大陆签单交保费的要求,只要是这样买的,全部都是地下保单,不受香港和内地法律的保护,所以必须要亲自去。这就比较麻烦了,去一趟有成本,而且耗费时间。
5.付费略麻烦。香港保险的付费不是登记一张大陆的银行卡就可以直接扣费了,最好开一张香港的银行卡,这样会比较方便,但是每年也需要电汇过去,会有一些手续费,所以付款比较麻烦。
6.购买门槛较高。去一趟不容易,一般买香港保险,都是8万美金保额买起,如果只是买二三十万的保额选择大陆就可以了。如果买齐了全套的家庭保险,费用还是不低的,经济门槛是有的。
7.内地合作医院数量不多。香港保险不是所有的内地医院都认,只认一部分合作医院,这部分合作医院,虽然现在数量不是很多,但是基本上地级城市都会有一到两家医院,大的一二线城市,认可的医院就非常多了,而且现在香港保险医院签约速度是比较快的,相信未来会有很好的改善。实际上生了大病都会去大医院看,所以这个劣势其实不太明显。
综合起来优势是大于劣势的,产品方面的优势大于便捷方面的劣势。
大家关注的问题:
1.保监会总是说:“汇率有风险,前十几年港币跌了这么多,一下跌了40%,相当于亏了40%。”汇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买的终身的重疾险,交钱二十年,理赔一辈子,基本上如果给小孩买,八九十年都是有的。汇率长期来看,没有只跌不涨的,也没有只涨不跌的,一定是一个长期波动的情况,如果用时间来抹平汇率风险的话,实际上是比较稳妥的。而且在香港买保险一定是买美元保单的,不要买港币保单。美元是一个比较坚挺的货币,而且今年美元一直在升值,保监会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说这一点。
2.病种。很多人说,“大陆的病种,保监会说了,25种就够了,已经覆盖了绝大多数的病种。”这么讲的话,3种就够了。实际重疾理赔中,80%是癌症,19%是中风和心脑血管疾病,只有剩下1%是剩下的好几十种,按理说3种就够了,为什么大陆很多保险公司标榜我们有50种、60种,这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是同样的费率,甚至是更便宜的费率,还多了几十种疾病,不要吗?当然要了。病种的多少,对于经济预算有限的家庭来说,选择更少的病种,降低保费,去提高风险能力。收入比较高,保险的预算很足的情况下,当然越多越好。尤其是没贵多少钱,甚至更低的价格,当然要了。
3.合规。保监会说,买香港保险不合规,大家就吓到了。实际上本来就不合规,不合大陆的规。去香港、境外买的所有的东西,大陆的法律当然管不着,保监会更管不着。香港的保险是受到香港法律保护的,所以刚才强调,一定要去香港签,如果在大陆签香港的保险,香港的保监会也不会保护你,只要你去香港签的合同,就受到香港当地的法律保护。
4.纠纷。出现纠纷怎么办呢?比如香港保险买了不陪、打官司打了很多年律师费一百万等等,很多这样的案例。这些是怎么回事呢?我看了很多的案例,直接拒赔的是因为单子是在大陆签的;理赔的纠纷,该给我赔,为什么不赔呢?一般来讲,纠纷的原因都出在投保人身上,没有做如实告知。如实告知是什么?有病情一定不能隐瞒,如果隐瞒,香港保险公司绝对不会赔,这不是纠纷,是压根就不会赔,就算打官司,也不会有胜利的结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买保险的时候一定要清楚地知道,这个保险什么时候赔什么时候不赔。香港契约精神是很好的,买了这张保单,一定会按照合同上写的要求赔付,如果不赔付,有纠纷,结果就是肯定赔不了,这不叫纠纷,没有纠纷。
5.理赔的难度。很多人说,是不是很难理赔?香港法律也和我们不一样,是不是理赔还要去香港,特别难?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只要在投保的时候,做好如实告知,一切都合法公正,搞明白自己买的是什么东西,标准理赔是非常快的,不标准的就不赔了。不像大陆,不标准的有时候闹一闹,还能赔一些,香港就没有然后了。所以理赔是严进宽出,赔钱速度是很快的,一般来讲,重疾的话,只要资料齐全,十天到两周之内一定会到账的。
讲完了优劣势和大家担心的问题,最后做一个声明。这个声明适用于所有的香港保险:
1.不是所有的香港保险都是好保险,不要听信香港保险的经纪人说香港的保险都好。香港保险一样有贵有便宜,有保得多的有保得少的,一样需要作对比;
2.不要跟风,不要迷信所谓的大品牌。香港保险公司的名字很多都很陌生,不要一心认为哪个是大品牌,其他的都不是,香港前十名的公司都是世界上非常有名的大公司,只要是这些公司,完全不需要担心;
3.面对信息,搞清楚撰文者的立场,常识的问题要有概念。随便在网上一搜香港保险,说什么的都有,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写文章的人的立场是什么,是大陆保险从业者?还是香港保险代理人?肯定是自己说自己的好,说对方的坏话。搞清楚是谁写的,就知道他偏向哪边。而且对于很多常识性的问题,自己心里要有底,不能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
4.人云亦云最可怕,要有自己的观点,明确需求,坚持要求。分析清楚自己的需求之后,一定要明确知道要什么,买什么。
推荐2——定期寿险
香港保险的优势险种第二个:定期寿险。定期寿险大陆的爸爸妈妈接触的比较少,因为它是保死不保生的保险,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很不划算的产品,付了钱,如果一定时间内没有身故的话,不就是便宜了保险公司吗?这个想法是错的。
这种保险不是人人都适合买的,而是适合家庭经济支柱,夫妻俩的收入差距特别大,尤其是家里有全职太太的家庭经济支柱,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家庭支柱如果没有平安健康的话,全家的生活都会受影响。所以这个保险一般只是保到经济支柱退休前,保障的时间比较短,十年、十五年、二十年的比较多见。
为什么要选择香港的定期寿险呢?
1.便宜,杠杆足够高。看一个案例:三十岁男,保25年,保额45万美元,保费一年只需要646美元,保费的杠杆是696倍,大陆有100倍就不错了。
2.保额高。做定期寿险,保额一定要高,保额不高就没有意义了,家庭经济支柱不在,要给非家庭经济支柱和孩子健康长大留够足够的费用,这个费用是多少?年收入的10倍以上。香港的保险可以买到年收入20-25倍以上,大陆50万以上就不卖了。香港对于额度基本是没有限制的,收入高的话买一亿两亿都没有任何问题。
3.可转换。大陆的定期寿险买了不出事真的是打水漂了。香港的定期寿险有一个好处,如果65岁以前没有出险的话,付的保费有机会转化为终身寿险,也就是说你交的保费是有机会拿回来的,只是拿回来的时间比较晚。但是,又提供了保障、又能把这些钱拿回来,这种选择其实是很好的,这个钱没有打水漂,对于经济支柱来说更好接受,而且更划算。
所以总结一下,定期寿险就是为了保障家庭经济支柱在退休之前有收入的时候万一出问题,对于家庭其他成员生活的保障,所以保额要买高,保费一定要足够便宜。
推荐3——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其实就是个理财保险,不要说什么养老,这个钱都是你的,随便怎么用都行。随便去旅游、养老、给儿子,都没有问题。所以养老保险名字上这么说,实际上就是长期保险理财。但是,要养老,这个钱一定要安全,不能不保本,选择这种保险首先要求是保本,收益率可以不是特别高,但是需要有一个长期稳定的收益率。
养老保险,主要是体现三个需求:
1.养老需求。35岁以后,如果有余钱,就可以买了。这个时候如果你有收益率更高的理财,买理财也行,不一定非要买养老保险。在买这个之前,一定要保证你所有的基本保障是买齐的,重疾、医疗、意外都要有,并且额度要足够的高。再去考虑养老的问题、理财的问题。
2.疾病需求。疾病需求是对首次买保险的人超过40岁的人来说的,因为超过40岁重疾险的价格是特别高的,这时候买重疾怎么都不划算,所以一般可以采取另外一种策略,用一个定期的重疾险,再加一个长期的理财保险,定期险管退休前的重疾,理财险管退休后的重疾,这样来搭配,就把有限的钱花在了合理的地方。
退休前理财账户的钱不会特别多,所以这个时候有定期险作补充,退休以后理财账户上的钱多起来了,就可以做疾病的保障了。这个时候的钱还是要买保险,不要做其他高收益理财,放在保险公司还是会安全一点,当做强制储蓄了。
3.教育金的需求。很多爸爸妈妈想给宝宝留一笔钱做教育金,但是实际上,大陆的教育金没法买,不用看了,如果是香港的,一年交一万两万,也不用买了。这种保险一般交5万元以上,交5-10年,相对来说还比较有意思,因为对于理财保险来说,交的钱越多,占保险公司的便宜越大;而每年交几千块1万块,绝对是亏的,扣的费用是非常高的,对于每年交得比较多的人来说,这种保险是一个很好地选择,而且收益率过去十年可以达到5个点6个点,以后不知道,因为保险公司都是预期的收益率,没有人能确保,但是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所以长期理财当做强制储蓄,有一个比大陆高不少的收益,用作退休后的养老、疾病保障。这就是选择香港这种理财型的养老保险的需求。
什么是养老保险?不是说那个产品叫养老保险它就是一个养老保险,所有的理财都可以当作养老来用。养老是一种目的,而不是产品的类型和名字,常见的有分红险和万能险。分红险、万能险甚至美国保险都可以用作这种复杂用途。
分红险:分红险其实非常常见,在大陆卖出去的一半以上的保险都是分红险,说一半算少的。分红险的一个特点是贵,第二个特点,还是贵。大陆的分红险分红其实都少得可怜,香港的分红现在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能达到大陆万能险的收入,甚至更高,而且分红的来源是保险公司精算设计跟实际经营状况中的差,所以长期来看,不太明显不太明朗,所以收益指数一颗星,如果是买这种养老的、长期的,推荐分红险,但是一定是买香港的。然后要注意看它的历史分红率,要去看每家保险公司过去多年的分红情况才能对将来有一个参考。分红险一定买大公司的,不要买小公司的。
万能险:万能险是保本保息的,是有保底利息的。分红险是保本不保息的,利息是没有保底的。从设计的结构来看万能险比分红险好一些。万能险的钱保险公司拿出去投资,投资后能有多少收益就分给客户多少钱,收益指数两颗星。而且万能险用起来是非常灵活的,如果做大额资产的转移的话肯定是买万能险,但是对于年交钱比较少的来说,万能险因为扣费比较多,所以可能就不太划算了,要根据我们每年所付出的保费来选择具体哪一款产品。
这两种产品的交费时间都不能长,五年十年足够了,如果是交费二十年的万能险或者是分红险都不要去买,很坑。
美国保险:美国保险其实是一种指数型的保险,指数型的保险保本是没问题的,设计结构是一个美国国债,一定是保本的。收益非常透明,计算也非常简单,收益从历史情况来看,8%左右,高过香港的分红和万能,分红和万能达到5-6个点就不错了,美国的保险能达到8,是比较稀缺的产品。
劣势也有,一定要去美国签,所以如果是经常去美国或者跟美国有一些关系的家庭可以选择美国的指数型保险。
投保无非就是一个流程的问题。投保流程其实很简单,做方案然后预约,预约好以后就去香港签单,签单完回来等生效,生效以后就签收回执。跟大陆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去香港之前是一定要预约的,所有的投保单和资料在抵达香港之前保险公司已经全部做好了,去了以后直接签合同就好了,去了以后就比较省事儿。
香港的犹豫期跟大陆不太一样,犹豫期是从生效的那天起算,有的是14天有的是21天,在犹豫期内退保那没有成本的。
几个注意事项:
1.付保费不太好付,尤其是大额的保险。买了重疾险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首年刷卡就好了,续期保费建议开一个香港账户,或者是大陆银行的香港的一账通,比较方便一些。
2.体检。保险公司有一个最低的体检要求,比如说五十岁以上必须体检,或者说保额七十五万美金以上的必须体检。只要是在这个标准以上的直接就可以预约同一天体检,早上签约下午体检,一步搞定。
对于不符合这种要求的,尤其是年轻人,有疾病告知的情况,这个时候体检是没有办法在当天完成的。做方案的时候就一定要进行病情的告知并且提供体检单,要做一个健康的声明。保险公司看了健康声明体检单以后才会做出决定,是不是还要体检?这种情况如果当天早上11点前签单,下午5点前可以拿到要不要体检的通知,可以安排第二天体检,但如果是当天下午签单,就要隔天了,所以体检是要有一个预期的。
3.资料。有帖子说香港保险资料带不齐还要重去一趟,根本就没有的事儿,就带一些基本的证件,如果没带齐也可以快递过去,不需要再去一趟,所以这个信息完全是假的。
理赔大家其实担心的就是理赔不到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在刚才我们在介绍产品的过程中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了。
1.理赔要去香港吗?当然不用去了,直接快递资料就可以了。到底要寄什么资料呢?可以跟你服务的人员去要,也可以直接去保险公司官网去查、直接打官方客服,有很多种渠道可以知道。
2.发生纠纷怎么办?首先我们要知道纠纷是怎么发生的?发生纠纷一定是第一,买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理解什么东西保,什么东西不保;第二,隐瞒了病史,香港保险对于隐瞒病史是完全手下不留情的,只要发现有隐瞒,而且刚好理赔跟这个事情有关系,那么一定保不了,绝对不会赔,这都不叫纠纷,你再去闹,再去告都是没有用的,这种情况香港是绝对不会赔的。所以大家在买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买的是什么,一定要说清楚自己得过些什么病,小的也不要忘记。
3.不赔磨叽怎么办?很多人担心会不会磨磨叽叽不赔,拖我个两三个月、一年两年的?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只要符合理赔条件,给钱是很快的,甚至比大陆很多大的公司给钱还要快,如果磨叽了,那就肯定是不赔了,肯定是有问题,属于问题件,问题件是什么,又是我们没有诚信告之,诚信告之是买香港保险的一个基础,想避免理赔纠纷,这是要做到的最重要的事情。
4.没有代理人就没有服务,我到时候找谁?香港的保险很多都是大陆的第三方理财机构,或者P2P公司,或者啥都没有,直接带过去就买了,这种情况下,比如P2P公司倒闭的情况多了去了,将来找谁呢?大家会觉得是不是保诚的就要找保诚的代理人,友邦的就要找友邦的代理人?代理人的离职率多高,香港会比大陆的低一点,但是离职的也很多,靠别人是不靠谱的。
如果要是找经纪人买的,经济公司相对来说肯定比代理人要长期一些,出了事情,只要去找给你销售的,不管他是代理人,经济人还是代理公司,找他们都可以,如果这些人都不在了,直接找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会安排跟你对接的人,直接寄理赔资料之类。
买保险以后找保险公司无非就是交费、变更和理赔,交费很简单了,一次性解决后面都没有问题。变更,如果变一个东西或者忘记交保费了,要重新填写也是一样的,谁给你买的就去找谁,不管他是什么角色,都可以去找,如果这个人不在了,直接找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有官方客服也有官方电邮,都解决所有问题。
流程其实特别简单,寄资料等打款。通知保险公司,按照要求寄资料,无论是寄给为你服务的人,经纪人或者是保险公司都是一样的效果,好多人说,大陆有代理人帮我送资料,其实这也就起了一个邮递员的作用,不能给你的理赔结果起任何的作用。寄了资料以后就等打钱,十天到两周之内,只要符合要求,直接寄支票给你或者是打到你的香港账户上。
这里有两个重要的要素:
1.重疾保险的理赔依照确诊记录,确诊记录一定要去香港保险合作的医院开,而不是所有小医院都认,所以要看自己周围到底有哪些医院可以签确诊记录。
2.现在很多人不止买一份保险,大陆也有香港也有,到时候出了事怎么赔,肯定是一起赔。香港保险不需要原件的,原件拿过去看了以后会原封不动退给你去做其他公司的理赔,这个没有任何影响。
合规性问题
这部分讲一下沸沸扬扬的合规性的问题,刚才都有涉及到,这里把几个比较特殊的点再跟大家强调一下。
1.香港保险从来就不受大陆的法律保护,哪儿买的出现纠纷就找哪,我们要做的是避免不出现纠纷,打不赢官司我们不打总行吧。安安心心合合法法,诚信的做我们的好公民,不会有纠纷不用去打官司。
2.为什么保监会会说不合规的这个事儿呢?其实呢,归根到底在于外汇局的外汇管制。大家都知道,去年大陆汇改以后人民币就开始贬值了,所有的人都认为人民币会贬值,就去把钱换成美金,买保险是一个换美金的非常方便的方法,而且突破每年五万美金的限制,结果大家都去买香港保险了,所以外汇局就慌了,因为出去的钱太多了,所以今年一开始的时候说先不让刷卡了,后来发现还是挡不住,于是保监会就出来说不合规,当然不合规,一直就不合规。所以为了限制外汇的大额流出而限制了香港保险,我们买的那一点点小的重疾险,一年交两三千美金,完全是人家理都不想理的,保监会想管、外汇局想管的都是转移大额资产的这些理财型的保险。
3.保监会的当然不想让大家出去买保险了,大家都出去买保险,大陆的保险公司怎么办呢?大陆的保险公司,越大的保险公司产品其实竞争力越差,因为躺着都可以赚钱,引进竞争无疑是引狼入室,保监会不太乐意大家出去的,于是就把那些话来来回回翻翻倒到说,忽悠不明白的人还是有一些效果的,但是大部分的人最终还是出去了,要去的还是去了。
前面这么多时间都在解决大家去买香港保险的忧虑,但是,香港保险真的好吗?真的大陆就没有这么好的产品去替代香港保险了吗?一定要去香港吗?当然不是的。
香港保险有很多不好的,而大陆的保险也有很多好的,所以,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双识别好坏的眼睛,而不是一窝蜂的说哪里好就跑到哪里去。接下来呢,跟大家来讲一下购买的策略,怎么挑好的东西出来。
年收入二十万以下不建议去买香港保险。
年收入二十万以上只够给家庭的一个成员买香港保险,而且保额也只能做到六到八万美金的保额,其他的险种,全部都用大陆的来做,不要去硬买香港的,没有必要。买保障型的产品,预算一定不能超过年收入的百分之十,以百分之十来计算,两万块钱的预算只能给一个,要不孩子,要不家庭经济支柱,其他的保险全部用大陆的,大陆也有好产品。
对于年收入三十到五十万的人来说可以做到好用的级别,这个时候一般来讲很多家庭有家庭经济支柱,所以定期人寿要做到200万的保额,也就是45万美金以上,终身重疾可以选择8-12万美金的保额,养老也就是理财可能一年可以拿出5万块钱左右。这个时候如果还比较年轻的话,可以不买保险,去买理财产品。如果年纪四十岁以上了,还是建议用保险的方式来做。这个时候可以保到一大一小,完全的保全家三个人预算还是比较紧张的。
年收入五十万以上就可以选择全家都去香港买重疾了,重疾、定期人寿都可以去买,包括理财。这个时候买重疾,全部多重赔付全部保额会涨,而且全部都是终身的。另外可以拿一部分钱做理财,理财也是一样的,收益高的跟收益低比较稳定、保本的要搭配买,不能所有的都去买年收入都是十几的理财,那是不现实的,所以一部分放在长期保险理财,一部分买社会上的产品。
大陆的好产品
介绍一下大陆好的产品有些什么?
1.意外险。大陆的意外险花样非常多,保额非常高,价格非常便宜。所以意外险一定选大陆。
2.医疗保险。医疗保险现在大陆也是有各种各样的,比如全家共用保额、小朋友意外险可以带医疗的、高端医疗可以保门诊而且没有免赔、可以直结、帮你挂号可以帮你排队还可以陪你去看病……这些服务香港保险很多是做不到的,医疗保险大陆更好更方便。
3.定期重疾。定期重疾对于二十万收入以下的家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要做到一个比较高的保额,买终身重疾是不现实的,那么就可以用定期重疾的方式来保障我们退休前的生活,大陆的定期重疾性价比特别的高,价格也很便宜,尤其是定期的防癌险,那简直就便宜的不行了。所以这个时候对于中低收入家庭来说,大陆的这三种产品非常棒,不需要舍近求远的跑到香港去。
需要注意的:
1.终身重疾。终身重疾其实也是有好货的,这些好货分布在各个小公司,不少公司都有比较类似的产品,条件都比较好,这个时候要睁大眼睛好好去挑,把这些产品找出来,也可以去做香港保险的替代,但是大陆的终身重疾有个毛病,大多数保额都不会涨,保额会涨的价格就高,多出了很多钱,其实是不划算的。
2.理财保险。分红型其实跟香港是一样的。分红不靠谱,大陆的万能险如果每年交三四万两三万以上,相对来说收益是比较好的,但是分红回本情况是非常不乐观的。香港的分红还是可以选一下的,大陆的选都不要选。
3.年金就是年金,重疾就是重疾。这个是针对大陆把所有功能都混在一起的保险,又有重疾又有返还又有教育金又有养老金,一看就是保额很低,返还也很低,个个都很低,没有一样能拿的出手的,就是一个鸡肋,混到一起是没有好结果的。大家可以看看香港的保险,重疾就是重疾,没有返还吧!定期就是定期,也没有返还吧,年金就是年金,理财就是理财,各个功能的产品分别去买,这样性价比是最高的。
大家最纠结的地方
1.知道要买香港的或者是大陆的了,知道大概要买多少保额了,大概要买什么类型也知道了,开始纠结,首先纠结公司,友邦好还是保诚好?保诚好还是富卫好?这些公司都是大公司,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是一样的。
2.香港保险公司会不会破产?经常有人说香港保险公司会破产。是会破产,但是保监会要求破产前必须要把所有的保单转移到另外一家公司,所以你的保单是不会受到影响的。而且,那么大一百多年的公司说倒就倒了嘛!任何一家香港前十名的保险公司的历史都要比大陆最长的长,所以这个不需要担心。只要有好产品,在十大公司里面都是可以的。
3.纠结条款。这个比那个多一句,那个比这个少一条……条款是要纠结,但是我们会有一个大的方向,大家很多条款是看不懂的,但是其实我们都知道,保诚的收益率可能会更高一些,友邦的核保核赔可能会更松一些,这种情况我们负责研究告知就可以了,大家研究是研究不出来结果的。
4.收益。买了一个重疾险,还想要很多的收益。你到底是买重疾还是在买收益呢,买收益就不要去图重疾,买重疾就不要图收益,一定要搞清楚你的目的,混在一起没有好的。
5.保额。预算有限,到底是买一个单纯的高保额呢还是一个多重的低保额呢?很多人会纠结这个问题。保额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收入,收入达到了,保额肯定是根据收入情况匹配的。另外至于单重和多重其实也是可以选的,香港保险买多重是最好的,如果友邦保成买不起怎么办?还有稍微小一点的公司,它的价格多重就跟大公司单重的价格一样了,所以不要太纠结,能有多重的就不要去买单重的。
6.赔付条件。赔付条件纠结的人更多,说这个病要不要做手术赔,那个病是不是五条六条七条才给赔呢?这些大家是要看清楚,但是看清楚也没有用,因为保险公司都是那么规定的,而且卖了这么多年的保险,其实已经是一个比较能认可的方案,也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意见,几家大公司赔付条件不会差很远,略有差别就是友邦稍微会松一些,条件稍微会少一些。
7.到底是单重还是多重?好多人觉得买多重不划算,我怎么可能一辈子得好几次病呢?一辈子得好几次病的人还真的很多,尤其是已经得了病的人很容易再得其他的重疾,所以能买多重就不买单重,不要觉得不可能。什么都有可能,尤其是在生命健康的时候选择买一个多重,就后顾无忧了。当然就是一般多重赔付的那一部分保额是不会涨的,这一点大家要注意。所以关键还是得好好挣钱,万一一次病了以后第二次保额不够用了呢,靠挣钱。
今天的讲课内容其实回答的很多问题都是妈妈们之前提问的,包括市场上对于香港保险一些质疑等等,总结起来,香港保险不是适合每一个人。买香港保险跟买大陆的保险一样,都是要睁大眼睛好好去挑的,要去甄别里面的差异,优劣势都要想到。
1.保险安盛105计划值得买吗?香港教育险值得买吗?
答:首先105是一款纯粹的理财保险,为什么叫105?是因为人寿的保障是105%的所交保费。105在这两年的收益率看起来挺高的,最高的时候超过10%。但是105是一个基金计划,是不保本的,如果属于风险偏好型可以去买,如果担心会受损失,不要买105,另外的对于105和101这种产品,一定不能选择缴费时间长、缴费额度低,要么就直接5万10万甚至更高的放进去,把时间缩短,尽量5年交。另外除了安盛105之外还有一些保险公司也是大的,也会有些类似产品,比105的结构收益情况会更稳定一些,也可以去了解一下其他公司的产品。
香港教育险值不值得买,其实刚才已经讲过了,就是也是一样,保额高一些可以去买的,但是每年交一两万就算了,就不要去试了,这样收益率不会特别高。
2.我28岁,可以接受的保费是每年5000左右,去香港买重疾好还是在大陆买好?
答:28岁5000块钱左右在大陆买保险,不用去香港,大陆有挺好的产品可以选。去香港买保险一般8万美金以上的保额,如果大人的话,价格至少是在1万以了,如果是几千块钱的预算,可以在大陆选择到比较好的产品。另外如果宝宝的保险一般会做到16万美金保额,16万美金的保额价格在8千到1.3万之间,大家需要对香港保险的价格心里有数。
3.保险公司如果被其他公司收购了,客户的利益会不会有一定损失,重疾险和理财险这方面?
答:重疾险不会受损失,理财险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如果买理财买大公司,但是现在我们所能接触到的香港的保险公司都是大公司,没有见过什么没听过的保险公司,所以这方面相对来说不用太担心,不要去找那种很生僻的小公司买就行了。一家保险公司被收购,可能经营状况没有那么好,经营状况不好会直接影响到理财产品的收益。但是对于重疾险来说是没有关系的,重疾险是直接给付的保障型的产品,是不会受影响的。
4.能介绍美国人寿保险吗?
答:美国的人寿保险的种类是很多的,一般也是买理财,但是美国的理财型保险对人寿的保障也是非常重的。美国保险可以专门开一节课了,建议有相关问题的可以私下找我聊。
5.打算给孩子买保诚的隽升,保费及将来回报可选币种为人民币、美元、港币,选哪种合适?拟投每年一万美元左右连续五年。
答:果断选美元,美元的收益率会比人民币和港币更高,因为它的投资是全球范围内更广泛的,至少这种现象在小几十年内看不到改变的趋势,中国要赶超美国时间还有点长。因为美元交五年是比较好的,选美元就可以了。
口袋育儿(公众号ID:koudaiyuer):高端原创内容,面向中产阶层,专注0-3岁科学育儿和亲子养育。不鸡汤,不煽情;有态度,有品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厂里打工的要不要买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