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宛男:银行股“救价” 苹果股价上涨能不能“救”得起来

贺宛男 :银行股“救价”救得起来吗?银行股要“救价”了!注意,此“救价”非彼“救驾”,但救的确实是A股的“大驾”。银行股盈利要占到我大A股的半壁江山,银行不稳,岂非A股“大驾”不稳。本周三、四两天,上海银行、江苏银行连续发布“关于触发稳定股价措施的提示性公告”。大意是,两公司股价已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每股净资产,根据招股时作出的承诺,必须立即启动制定稳定股价方案,云云。
会制定怎样的“救价”方案,股价能不能“救”得起来呢?根据招股书作出的承诺,“救价”措施主要有三:一是上市公司回购;二是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增持;三是董监高增持。看看具体落实下来会有多少“料”。上海银行此前承诺:回购股票总金额不低于1亿元;5%以上大股东以本年度分红现金总额的15%增持股票;董监高以年薪的15%增持股票。该行本年度分红方案为10派5,占比6.48%的上港集团持有5.06亿股,分红2.53亿元,15%为3800万元,而人家已经增持1957万股,耗资3.04亿元,可股价并未稳住。接下来,纵然持股13.3%的第一大股东、上海联和投资增持,看看上港出血那么多,还是无济于事,估计也就按分红款15%的承诺做做样子罢了。至于董监高年薪的15%,董事长和行长年薪才80万,15%增持,有用吗?江苏银行的“救价”措施大同小异,所不同的仅仅是,承诺回购资金不少于5亿元。那么,为什么之前大行招股没听到“救价”,中小行却很有可能触发“救价”潮呢?问题还出在内部职工股身上。上海银行于日上市,次年的11月16日,该行29.26亿股内部职工股解禁上市,涉及34649名股东,人均持股84456股,按当时股价,人均套现约130万元。看看该行股价,从此便一蹶不振。江苏银行于日上市,公司内部职工股46.4亿股于次年8月2日解禁上市,共涉及18119名股东,人均持股25.6万股,按当时股价,人均套现约230万元。同样,日后,该行股价便进入了漫漫熊途。再看看不久就可能启动“救价”,目前市净率0.98的杭州银行。该行于日上市,涉及1351名股东的内部职工股10.99亿股,于次年10月27日解禁上市,人均81.35万股,按当时股价,人均套现约1065万元。此后的股价走势如出一辙。还有日上市的常熟银行,内部职工股7.65亿股,涉及2250名股东,人均持股34万股,一年后人均套现约295万元。日上市的吴江银行,内部职工股4.62亿股,涉及1006名股东,人均持股45.9万股,一年后人均套现约395万元。目前,常熟、吴江等银行都还没有“破净”,而且“救价”承诺的是“最近一年经审计后的每股净资产”,以此计算,杭州银行也不算破净。但随着盈利的增长,每股净资产也会越来越高,而按目前的市场,那些拥有大量职工股的中小行招股价也就在净资产附近,“破净”是迟早的事,“救价”也是早晚的事。拥有大量内部职工股的中小银行上市该停止了!中国1亿多股民不是为城商行、农商行的“内部职工”一夜致富作无偿贡献的。更何况国家一再强调,要多一点直接融资,少一点间接融资。A股市场的银行股无论是盈利还是市值比重已经太高太高,发一只银行股融资相当于十几只、几十只高科技股,还要市场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值吗?至于大行,“救价”不至于,但几天前三部委发布的将于7月1日正式施行《上市公司国有股管理办法》,估计影响不小,大行们国有股比例都在60-70%,只要股价高于净资产,就不算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股东就可能减持。这样,股价还能持续走好吗?银行股不振,市场走牛又从何谈起?除非炒炒题材,重新回到炒小炒差炒新的老路上去。黄湘源:“股票是投资首选”谁说了算长期以来,在中国最赚钱的投资并不是股市,而是房地产。房地产市场越调控越涨,同股市越调控越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黄奇帆最近说,如果从50年到100年的时间跨度来看,股票是投资首选。黄奇帆的话,如果从国际视野的角度去看,也许谁也提不出异议。过去两百年间,黄金收益率几乎是不增长的,而在国际成熟市场,股市的上涨幅度远超过所有其它产品,当之无愧地稳居榜首。不过,这里面当然来不及也不可能包括中国的股市。中国股市虽然不妨也可以说现在比开市之初涨了不止好几倍,并且扩张的规模也远不是哪怕美欧股市那样的百年老店可以同日而语的,但时至今日,沪深股指不仅比最高的6124点跌去了近一半之多,即使同三年前的5178点相比,也差不多还有2000点左右的差距。中国股市非但没有跟随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为投资者带来财富效应,反而让很多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在持续的下跌或不死不活的低位徘徊中承受了沉重的损失。所以,黄奇帆的“投资首选说”明显不符合中国股市的现状。而他在论说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功能时,却贸然地用国际市场的经验来说明资本市场提供了与经济增长相匹配的财富增长机制,这不仅难以令人信服,在某种意义上也不无误导之嫌。长期以来,在中国最赚钱的投资并不是股市,而是房地产。房地产市场的越调控越涨,同股市的越调控越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黄奇帆在重庆任职期间虽然并不主张炒房,却改变不了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整体性现实。只要这个现实不改变或难以改变,房价被越炒越高的现象在相当长的时期也不容易会有根本性的改变。这对于黄奇帆的“股票是投资首选”一说,岂不是莫大的讽刺?中国股市的情形同房地产市场不同。中国股市一开始就把为国企脱困当做自己的首要任务,迄今为止也没有改变以圈钱为最主要基本功能的定位。只不过现在的圈钱,已不再仅仅限于国企了。这两三年的股指虽然涨不起来,市值却一年一年的水涨船高,这不能说与所谓IPO常态化没有关系。不过,常态化的结果不是让股市里的钱被各种明目的融资圈走了,就是让大股东减持套现和机构操纵市场给拿走了,剩下的中小散户人数虽多,却只有被割韭菜的份,哪里还有什么财富效应可言呢!最近力推的“独角兽”IPO,虽然融资额度在审批时不由分说地被打了六七折,但是,一个“独角兽”的融资总额就可以占同一批融资总额的九成之多,更何况,特定情况下还可以一口气就融资近三百亿,比如富士康。这即使跟此前所谓IPO新常态下的融资规模来比,恐怕也抵得上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融资总量了。但是,谁又能保证,随着“独角兽”上市以后,这些圈钱新个体的市值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同时,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钱包缩水是不是又会再创一个新纪录?也许,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稳健,未来的中国股市也不无可能会真的变得越来越成熟,那时,黄奇帆所说的股票是投资首选也许不无可能。不过,即使是这样,投资者是否有必要听信黄奇帆关于“在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是值得坚守”的话,一直坚守到未来的50年到100年,这需要每个投资者根据股市的走势和自己的情况而有所选择。毕竟,人们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资金的投入产出也不可能无条件地说时间越长越好。等到50年到100年,人还在钱没了,亦或人没了,钱多钱少又有什么意义呢?黄奇帆人称官员股评家,他对股市投资的看法,有很多独到的见解,但其准确性与真理性至少更多地是同其所处的地位环境密不可分的。时势变了黄奇帆也在变。同此前他所发表的充满个性却又不乏真知灼见的观点不同,现在的看法虽然骨子里依然还有些暗藏的褒贬,但刻意追求正能量的痕迹则更为明显。所谓的“股票是投资首选”,即颇为典型的一例。任何投资,不管首选不首选,其实都不是没有条件的。如果我们的股市在黄奇帆所指出存在问题的9个方面不能有所改进,从而按照高层的要求补上资本市场发展的短板,那么,把资本市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发动机、改革创新推进器,老百姓分享经济增长红利的致富通道,充其量也不过是纸上谈兵说说而已,又如何谈得上什么让股票成为投资的首选呢?无论如何,投资首选不首选,市场说了算。任何不尊重市场的预测和判断都是忽悠。文章首发于金融投资报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http://spider.nosdn.127.net/b28f3e8f592a3d8a57d505e8cd4416d1.jpeg银行股大涨原因 谢百三:巨大财富来自何方
在上证指数周K线3连阴后,本周收出了大涨74点的周K线大阳线,将前3周的跌幅一举收复。为什么在深成指、中小板、创业板都处于空头市场,尤其是长期以来A股的创业板跌破了所有均线的情况下,唯独历来走势最弱的上证指数却一枝独秀,率先进入了多头市场?
1、受外围市场创新高的刺激。
隔夜美国股市三大指数,17年来,首次同时创出历史新高;欧洲各国股市也出现大涨,接近历史新高;经济面甚差的日本股市,也大涨到16919点历史高位。尤其是与A股经济关联密切的香港股市,昨今两天,竟然也创出了新高22766点。
所以,上午还在3000点左右疲软不堪的上证指数,经过中午人们与外围股市的比较,普遍对全球经济一枝独秀的中国A股远远落后于国际股市的步伐,26年来仍然徘徊在3000点,感到不可思议。下午,各大机构终于集体发力,上证指数拉升了50点,打出了股市应有的气势。
2、全球股市的估值洼地。
记得先前2800点时,我曾公布上证指数估值只有13.5倍。现在3000点位置,上证指数的加权平均市盈率只有15倍左右,上证50的市盈率只有10倍,银行股的市盈率只有8倍,且26只银行股中有16只跌破净资产。
A股如此低的指数和估值水准,在当今处于历史高位的美国股市、欧洲各国股市、日本股市、金砖国家股市中,都是绝无仅有的。水往低处流,理所当然地会受到拥有813亿美元、5000亿人民币规模的QIFF,2500亿人民币的RQIFF,沪股通、国家队、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以及拥有5.64万亿规模的公募基金强烈追捧。
相对而言,35倍左右市盈率的深成指、45倍左右市盈率的中小板,以及70倍左右市盈率的创业板,无论是高估值还是较小的流通盘,都很难像上证指数那样,对机构大资金有吸引力。
3、产业资本频频举牌显示了A股的价值。
今年7个多月以来,共有38只股票被产业资本68次举牌。这便是A股低迷市道中,嗅觉最为灵敏的产业资本率先发现了其价值:通过举牌控股上市公司所付出的成本,已经远低于重置这个企业的成本。
在前期宝能连续举牌万科至控股25%、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之后,万科还不服气,试图唱空做空万科股价,让宝能高杠杆断裂,被强行平仓,乖乖投降。但恒大集团及时加盟举牌万科5%之战,解除了宝万股权之争的危机,致使万科股价短短两周内,就从16.91元涨到22.95元,涨幅35.7%。
同时,恒大集团又连续举牌廊坊发展,成为廊坊发展的第一大股东,短短两周股价从13.46—26.91元,涨幅为100%。恒大系近10只股票也连连涨停,导致周五下午万科、廊坊发展等10只地产股涨停,有力地激活了人气,推升了上证指数。
本周四,复星集团又异军突起,举牌新华保险5%,并表示将继续增持股份,遂带动了保险股连续走强,造成了周四和周五上午市场对上证指数上涨的恐惧。
记得1993年秋,单是宝安举牌延中一个案例,就掀起了股市一波行情。而今,7个月就举牌38只股,68次,举牌的标的股,盘子越来越大,投入的资金高达几百亿、几千亿。
二级市场争夺控股权的举牌效应,终于由量变到质变,引发了周五上证指数的暴涨,促进了整个市场的活跃。
4、网下申购新股的大户为配售市值需要,助推了上证指数。
今年以来,证监会为吸引大资金进股市投资,允许拥有千万以上市值的大户,参与网下配售新股,中签率高达100%,导致新申请者络绎不绝。为了申请资格达标,空仓的超级大户们必须购买沪深股市各1000万元以上市值的股票。现又提高标准,配售小盘股需要各2000万元和3000万元市值的股票,才能配售新股。于是,大户们纷纷融资买股票。而金融板块就成了他们认为最安全的选择品种。
许多投资者按老惯例,对金融股上涨感到恐惧。以为是机构在拉高大盘股掩护出货。其实,他们买进金融股,是中线持有,因为按规定,账户中必须在20个交易日均保持沪深股市各1000万元——3000万元以上市值,才能有效申购新股。
管理层此举,引进的大资金高达数千亿,对激活大盘蓝筹股,抬高大盘的价值中枢,帮国家队解套或减亏,是有积极作用的。
5、国家队继续重仓并增持大盘蓝筹股。
据媒体报道,国家队的4只规模各为500亿的基金,主要买进的是大盘蓝筹股。一年来,盈利8%—16%不等。近又有报道,证金公司上半年亏损12%,二季度还在继续增持华夏银行、浦发银行等银行股。
试想,有数万亿资金的国家队,大量锁定了大盘蓝筹股,再加上汇金公司绝对控股四大银行股,所以,不少银行股和大盘蓝筹股,实际的流通盘很小,大资金稍微一拉,股价就会飙升。这就是周五下午半小时,指数就拉升40点的原由所在。炒大盘股和拉升上证指数,仿佛像炒小盘股那么轻松。
我相信,以后养老基金如果入市,也必然会选择银行股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靠分红利和股价波动的差价,年收益率便可在10%以上,完全能满足养老基金的稳健盈利要求。
6、国资改革和供给侧改革可为上证指数作出贡献。
国资改革和供给侧改革是下半年A股市场的重头戏。
而央企国资改革股,70家上海国资改革股,一二百家各地方国资改革股,以及将进行供给侧改革的传统企业大盘蓝筹股,主要都集中在沪市,且总盘规模都不小。
随着国资改革和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黑马股会层出不穷,便激活相应板块的个股的上涨。因其流通盘和总盘规模都不小,再加上大比例定向增发,其所含的指数权重较大,上证指数自然就水涨船高。
7、3000点以下的下跌空间被封杀。
与2007年历史高点6124点和2015年高点5178点相比,目前3000点的位置,只处在半山腰,与欧美和全球股市屡创历史新高相比,更是不相称。只要市场被激活,新增资金不断进场,上证指数上方应有一定的拓展空间。
从今年以来上证指数的收盘分布来看,在2800点平台上收了41天,在2900点平台上收了53天,在3000点平台上收了19天。可见,以3000点为新起点,拓展行情的基础是扎实的,下跌空间是有限的,机会是大于风险的。
尽管周五的大涨,技术层面上,3000点上方的空间已经被打开。但我还是主张,大盘股与中小盘股应协调发展,轮番上涨,相得益彰;3000点上收盘的天数应不断做加法,停留的时间越多越好;尤其是3030点上方,至少需连续收盘3-5天。并且,真正有价值的个股上涨,成交量不断增加,比指数虚涨更为重要!(金融投资报 李志林)
桂浩明:当前新股发行的三重效应
■申万宏源证券
今年以来,新股发行实行了新的方式,即只要投资者有一定的市值就可以参与申购,其中普通投资者是网上申购,虽然中签率很低,但由于操作简便,相当于“买股票送彩票”,也让不少人乐此不疲。而资产规模比较大的A类投资者等,则可以参与网下申购,虽然程序复杂,但一旦获得配售,那么收益是十分明显的。这种模式可以说是中国股市的独创,在市场上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从风险与收益对称的角度来说,的确存在可供商榷之处。另外,也有人提到了它的公平性问题,这似乎也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是,不管怎么说,在这种发行方式下,市场基本保持了平稳,而且诸如江苏银行这样的大盘股,也能够得到顺利发行,并且上市后还有良好的表现,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样的发行制度,也还有符合市场实际的一面。
而我们从市场交易的角度,则看到了现在这种新股发行模式所带来的三重效应。首先是它稳定了市场上的一部分资金。原因很简单,现在申购新股,只要有二级市场的市值就可以了,这就导致了部分投资者,为了申购新股而选择长期保留市值。从几个大盘股的发行情况来看,作出这种选择的投资者还不是少数。诚然,在某种角度上说,股票一旦发行出来,总是会有人持有的,不存在是否被投资者保留的问题。但问题是现在有不少人为了申购新股,他会持久地保留股票,也就是不会轻易卖出,这自然会弱化市场上的抛压。
或者说也是锁定了相当的一大批筹码,这似乎对于市场的稳定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今年以来,股市运行的平稳度很高,指数波动幅度越来越小,这里的确有许多原因,但是新股申购模式是否也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呢?答案恐怕不会是否定的。
其次,现在的网下申购,尽管有着异常繁琐的手续,但申购效益则是远远超出人们预期的,于是也就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跻身其中。而要参与网下申购,则至少单一市场就需要有一千万元以上的股票市值。在高额回报的刺激下,的确会有投资者愿意作这样的尝试。特别是现在一些大盘蓝筹股价格不高,股息率又超过银行,因此买入大盘蓝筹股作为申购新股的筹码,似乎也是合适的。由此带来的增量资金有多少,现在还没有统计,但也有人发现,一些大盘蓝筹股似乎主动性买盘是在增加,这与相关申购规则有关吗?不管怎么说,网下申购对一千万市值的要求,多少是有利于外部资金入市的。
最后,新股上市后,大都经历了炒作,股价在连续涨停被打开后,往往还会有上涨第二波,这里的盈利空间相当大,而且炒作成功的概率还不低。因此,对于短线资金来说,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方向。新股没有套牢盘,市场持有成本比较接近,再加上流通市值不是很大,每股股票的净资产也比较高,这就使得参与炒作者会比较大胆地介入。而新股行情越火爆,一方面是提升了市场的财富效应,另一方面也吸引了更多的资金参与到申购新股的行列中来,于是就形成了事实上的正循环,对行情的活跃无疑有积极的作用。
发行新股所带来的三重效应,在某种角度上未必都是理性的,也很难说一定是给大盘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什么。但是,它也让存量资金、增量资金以及短线资金各得其所,获得自己的盈利空间,那么由此形成的合力,就不是可以小看的。对它进行具体的分析,因势利导,趋利避害,那么就能够充分发挥其正面效应,为市场的平稳有序发展,提供某种支持。(金融投资报)
谢百三:巨大的财富来自于何方?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教授
很多人在想一个问题,贫富差别古今中外均有之,但问题是何以在同一片蓝天下,有人千万富翁,有人家徒四壁?
贫富差别太大,肯定会激化社会矛盾,国家政府应该从教育、医疗保险、防止污染、公平就业、收入分配等各方面努力设法解决之。
关键是,同是一片天,同是一个太阳照,同样改革开放38年,何以差别这么大。除了政府应做的事外,一定要从主观上找原因,否则,就是个愤青,发发牢骚而已,丝毫不能改变自己个人现状,也很难使自己脱贫致富,更不用说大富、巨富了。
一、影响贫富差别的个人原因有23个
我和几位智者朋友,花了几个月时间,总结出23条个人原因。如是否渴望、热爱学习;是否理论联系实际;是否从小有雄心壮志;是否产权观念清晰;是否善良,有忠者之心;是否识人,尊重老师,是否真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否能抓住主要矛盾,抓住关键……等等等等。
这23个个人原因,我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多次讲过,这个报告在企业家群中也很受欢迎。
如果有可能,我将写成专著,供大家学习、参考。
二、巨大的财富来自于精神,来自于思想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如果没有精神,则无异于没有灵魂,那是怎么也发展不起来,富不起来的。
人一定要有不甘贫穷落后的精神,如果一贫如洗,就一定不可以“人穷志短”,而要“人穷志不穷”,要拼搏,要奋斗。我有个朋友,当年真穷啊!下乡支边,工资每月38元,和一个菜地班长女孩谈恋爱,被其父亲一顿臭骂,逼着女儿和一个42元工资的拖拉机驾驶员好。他穷啊!父亲母亲已退休,也不可能顶替回城市了。于是就在被骂后,下决心再也不去看她,而是发奋自学,边工作边劳动,边学习。他从附近中学借到教材,自学学完了高中数学、化学、历史、地理、语文;并每天为单位写稿到深夜,并报到上一级单位广播站,有时竟是白雪纷飞的三九严寒,清晨就听到他的文稿了。他坚信,学习、努力、拼搏,一定会改变这一切。功夫不负有心人。恢复高考后,他立即报了名,结果竟以初中毕业生的身份,考了全省高考第二名。以后,又上了北京大学研究生。
终于拼出来了光辉前途,为以后脱贫致富打下了基础。
人是要有些思想的。而思想首先来自于自身出发的动力,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价值需求。当然,更多深邃的思想来自于后天的学习、读书,如大中小学老师的教书育人及大量的好书、好文章,哲学、文学、史学、经济学、金融学等,以及网络、报刊、杂志、电视、电影。每天从中汲取精神、思想、营养以使自己变成有追求、有理想、有抱负、有爱心,终于可以成为治国齐家平天下的人才。而人才和钱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才(财),正如新加坡一位大企业家对我讲,人才比钱财重要一百倍,有了人才,可以上为国为民创造幸福和巨大财富;可以为父母兄妹全家投资理财,带来小康,反哺长辈。
三、巨大的财富也来自于开阔的视野和广博的知识
视野是很重要的,但很多人坐井观天,视野狭隘。
另外,巨大的财富更来自于知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有很多名教授,他们本身就是大师,是知识巨人。他们往往一语千金。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一次,金融学教授杜度讲课:同学们,美国是唯一有制币权的国家。记住,美国人打仗的第二天买黄金。因为它一打仗,为了美国大兵和军费开支,必会增发货币;而世界上与美元能抗衡起来的,只有黄金。因此,美国人发动大规模战争的第二天买黄金。黄金会涨多年。
因此,事件爆发的第二天,北大一个同学突然从香港来电话:谢老师,我在香港买黄金,买了200公斤黄金(当时90元/克)。我呆掉了。他说:记得吗,杜度教授讲过的,美国人发动大规模战争的第二天买黄金。“是的,是讲过的。”但是多年以前。他竟然还记得,我忘了。
他感觉美元大印,美元地位一定会受到威胁。黄金及其相关行业一定会兴旺起来。于是他大量买进山东黄金、中金黄金股票。他又联想到,黄金会涨很多年,则黄金首饰一定也会很受欢迎。他专门来了一次上海,带着几位北大、清华同学对老凤祥调查,问问上海市民说过的,发现90%的上海市民都熟知老凤祥。他又买了大量的老凤祥B股(仅0.6美元不到。)他,就记住了老师讲的这些知识,一次挣了1500多万美元。
此外,如果知道央行货币投放速度,规模及物价房价的关系,那么1999年-2000年,多买几套北上广深的房子,现在价格也涨了8~10倍。一套63万的学区房涨到1100万元了。这是常人一生难以挣到的钱。而单靠简单劳动,每天打工,纵然你每月有两万收入,也仅仅是创造了些普通财富而已。
所以,记住:普通的财富是简单劳动创造的。如文秘、打字、开车、泥瓦工、机修工、建筑工、电工,修理工等等,当然也重要,也光荣。但是晚上、周末业余时间呢?而巨大的财富来自于精神,来自于思想,来自于视野,来自于知识!而这一切都是来源于学习。故终身学习吧,朋友们!(金融投资报)
贺宛男:银行股大涨原因探究
银行股大涨原因有
三:首先,银行股中报业绩比预期的要好。其次,AH股的溢价越来越小。第三,A股市场的操作风格正在逐渐转换。包括以前专做重组概念的私募基金,也开始关注白马股和蓝筹股。
银行股成了本周A股市场的最大亮点。过去银行股大涨、甚至暴涨不是没有,但往往是“一日游”,而银行股大涨又必然伴随着中小创大跌的跷跷板行情。可本周一至周五,银行板块指数却天天收阳,一周涨幅达4.35%,涨得最好的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均为城商行)更达12.66%、10.83%和7.66%。而在银行股大涨的同时,中小创表现也还算可以;其中,中小板指数涨1.49%,创业板指数涨0.7%
在笔者看来,银行股大涨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从基本面看,正在陆续公布中报的银行股业绩比预期的要好。已经披露中报的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江苏银行、平安银行上半年营业收入增幅分别为16.22%、10.16%、16.7%和17.59%,盈利增幅分别为11.99%、6.18%、13.95%和6.1%;同时披露业绩快报的南京银行和招商银行盈利分别增长22.27%和6.84%。相比2015年银行股盈利增长2.85%,今年一季报增长1.87%,应该会有所上升(虽然大银行中报未出)。更为重要的是,不良贷款爆发式增长的势头初步得到遏制。如浦发银行2014年末不良率为1.06%,2015年末猛增至1.56%,一年激增47%,而今年3月末和6月末的不良率分别为1.6%和1.65%,半年增速为5.77%,趋势已明显放缓;与此同时,其拨备覆盖率由2014年底的249%下调至2015年底211%,到今年6月底也就下调到208.3%。其他已披露中报的银行大多如此。本周五刚刚披露中报的平安银行,其不良率从2014年末的1.02%,上升到2015年末的1.45%后,今年一季报和中报一直维持在1.56%,拨备也一直保持在160%上下。对中国的商业银行来说,最关键的指标就是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只要不良率不再腾腾腾地往上蹿,拨备不再有气无力地往下调,其业绩大致就是真实可信的。如此,则5-6倍的银行股PE绝对物有所值。
其次,在港股市场,工行、建行、中行、交行、招行等H股都已创出今年以来新高,民生银行更已达一年内的新高,AH股的溢价越来越小。而且,不仅仅是银行股,保险、证券等板块也纷纷走好走强。大资金屡屡出击大盘股,许家印的恒大举牌万科不用说了,郭广昌的复星也几乎同时举牌新华保险(H股),国家队证金公司等二季度增持浦发、华夏等银行股,也让中小投资人吃了定心丸。
第三,在证监会从严监管IPO造假以及假重组、忽悠式重组,严格控制借壳上市等政策重压下,A股市场的操作风格正在逐渐转换。包括以前专做重组概念的私募基金,也开始关注白马股和蓝筹股。银行、房地产、家电等低市盈率股自然是不可或缺的板块。
但话又说回来,笔者并不认为银行板块具有绝对的投资价值。首先要看地域,目前坏账率较低的首推上海、江苏,东北地区风险最大,中西部地区的坏账隐患也开始暴露。这正是最近获准上市的农商行(江阴、无锡、张家口)全部集中在江苏,其他省市一家都没有的原因。其次要看行业,南京银行盈利增幅为何高达20%以上,既同江苏经济发展较好有关,也因为房地产贷款比例较大。而众所周知,南京的房价是今年来涨得最快的地区之一。同样,建行(因为房地产贷款比例较高)值得看好,而农行恐怕就是另一回事了。
总之,今年中报银行股业绩较好,同上半年房地产形势大好,以及由房地产推动的钢铁、建材等行业扭亏为盈,有很大关系,如果房地产形势逆转,那么银行股可能也该歇歇啦。(金融投资报 贺宛男)
郭施亮:美股再创新高 A股缘何还在低位徘徊?
资金“南下”或“北上”
的意愿,不仅要看相应市场对应的估值、折价率优势,而且更需要关注市场的政策环境、资金环境。A股要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激活,仍需等待赚钱效应恢复以及更充分的刺激因素出现。
美股再创新高,这一举动实际上也打破了此前市场反复提出的“美股见大顶”的论调。而在美股迭创新高之际,欧洲市场同样呈现出逐步回暖格局,且部分地区的股票市场也创出了阶段性新高。然而,在外部市场环境一片走好的背景下,A股市场的走势却显得有气无力。
自今年1月27日创出2638低点以来,A股的核心运行区域基本在2750点至3050点之间,且近期股市的波动率有持续降低的迹象,而当市场出现局部性的投机空间时,却难免出现一些严厉监管政策来抑制这类市场投机行为。由此一来,虽然起到打击市场投机,规范市场理性投资的作用,但却从某种程度上打击了游资持续做多的热情,甚至间接加速了部分资金的外逃速度。
事实上,与2014年、2015年相比,今年的A股表现显得异常平静。其中,股市波动率降低,整体杠杆率下滑以及市场赚钱效应骤减等,当属时下市场的真实写照。与此同时,对于A股市场来说,经历了之前一轮轰轰烈烈的“去杠杆化”“去泡沫化”的过程之后,虽说整体杠杆率水平已大幅降低,且股市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已骤然下降,但因前期剧烈的波动走势冲击了投资信心,加之政策制定趋于谨慎,而让投资者投资信心的修复进程显得相对缓慢。“成也资金,败也资金”,这是A股市场活跃与否的直接体现。不过,面对当前的市场,杠杆资金对股市的撬动影响已大打折扣;而场外资金,尤其是长期资金的入场步伐却相对缓慢,由此也制约了股市新增流动性的涌入热情。对此,直接反映出股市身上,就是处于窄幅区间震荡的过程,而市场波动率、投资热情也在骤然下降。
外部环境持续好转,为股市创造外部利好条件。但对于A股而言,要从本质上激活股市的赚钱效应,不仅需要内外市场环境的推动,而且仍需要政策上的扶持,这才能够为市场创造更好的投资活力,提升市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或许,就目前的环境而言,市场急需要有一个刺激市场活跃的导火索;而这一导火索,市场更可能把希望寄托于深港通身上。按照目前深港通的推进进程,距离其正式开通的时间点也为时不远了。
2014年11月沪港通的“通车”,曾经为当年的股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并诱发了高杠杆资金以及场外资金的全面活跃,推动股市走牛。但时隔近两年的时间,深港通的开通预期,给市场带来的热情并不显著。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前期股灾风波对投资者信心的冲击是具有长期性的,时隔一年时间,股灾风波冲击阴影仍未完全消散;另一方面,则在于深港通战略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对于时下的A股市场而言,与港股市场相比,并未具备当时沪港通“通车”前后所拥有的估值优势、折价率优势等条件。
不可否认,深港通开通为加强两地市场资金的双向流动,或多或少给A股市场带来一些新增流动性补充。但资金“南下”或“北上”的意愿,不仅要看相应市场对应的估值、折价率优势,而且更需要关注到当地市场的政策环境、资金环境等。而资金往往具有逐利性,哪里具有持续性的赚钱效应,资金也更愿意到哪里去。或许,A股市场要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激活,仍需要等待赚钱效应的逐步恢复以及更充分的刺激因素出现。(金融投资报 郭施亮)
水皮:恒大加入万科之争 房地产巨无霸要来了吗?
水皮杂谈,一家之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如果把万科跟恒大的地产资源两块加在一起,年收入差不多就是6000亿。恒大加盟如果真的催生万科巨霸不是不可能,而是很有可能。
恒大加入万科股权之争
就在万科之争的“宫斗剧”慢慢快变成“肥皂剧”的时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恒大高调加盟万科。
当然,加盟可以说是“被高调”,并非主动。因为就在8月4号中午午盘的时候,财新在一篇报道中称“从多方获悉,万科股票近期的买家名单中出现了中国恒大的身影,目前持股比例或达2%,其中部分资金出自许家印个人账户”。消息一出,当时万科A股价就飙涨。盘中恒大曾否认称,“我不知道,我没买,可能许家印也没买”。受此消息影响,万科A稍微下挫一下,但是之后又缓慢顽强地爬到了涨停的位置,报19.67元,成交近70亿元。收盘之后恒大又收回了“否认”的说法。
其实它不承认也没办法,因为龙虎榜已经揭示了,虽然还没有到公告但我估计到5%也是早晚的事情。事实证明,最近的公告已经到了5%。5%还是很有意义的,不只是公告的问题,而是它以后在董事会可能就会有一票的发言权。我怀疑恒大的目的就是要进入董事会。恒大救场救了谁?
恒大持股万科的消息披露之后,独立董事华生在第一时间就说,这个消息他是知道的。其实市场上很多人都知道,它主要的结论就是恒大是抱着自己的算盘来救场。那我们看看恒大救场救在哪几个方面?
第一个救场的一定是救了宝能的场。如果任凭万科的股价跌下去,受损失压力最大的自然就是宝能了,宝能九个资产管理计划中大概6个左右已经是触及了平仓线,所以万科的股票继续下跌的话对于宝能的资金压力是非常大的。所以我说救场第一救的是姚振华姚老板,现在姚老板基本上已经没有爆仓的担忧了。
第二个救场实际上救的是大盘的场。万科是大盘蓝筹股,而且是深圳的指标股,万科的走势对大盘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另外一个关键是万科它是地产股,地产股在整个板块,在A股中间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恒大在买入万科的同时,在另外两个地产股上是大幅度增持的。一个是嘉凯城,它一下子买过来52%的股份;另外一个是廊坊发展,到8月7日公告为止恒大已经收了廊坊发展15%的股份。恒大地产其实已经超越了当地政府,成为廊坊发展的第一大股东。我们也看到了万科之后的表现,从17.88块最高打到23块,差不多两个多一点的涨停,对指数的影响相当大,是对整个板块的带动。
第三个救场救的自然就是万科本身。现在的万科之争的局面是僵持的,在这个时候恒大介入让解决方案多了一种选择。
恒大现在的规模仅仅次于万科。去年万科规模是2600亿左右,恒大是2000亿左右。今年它们俩的距离已经缩短到400亿左右。而且在7月份的时候万科的收入才270多亿,而恒大的收入已经开始反超万科达到420多亿了。换句话来讲在今年年底搞不好恒大的收入就会超过万科。与此同时它们两家今年也同时进入了世界500强。
恒大地产业务和万科整合猜想
以恒大的态势如果要想跟万科做一些组合或者重组,你觉得万科拒绝的可能性有多大?至少在我看来这种拒绝的可能性要比拒绝宝能小得多的多。
事实上恒大的资源也是相当的充沛,因为它早年间在全国各地160多个城市城乡结合部拿了大片的地,可以说土地储备是恒大的强项。而回过头我们看万科的土地储备,这正好是它的劣势。所以说如果两者能够强强联合就有好戏看了。
那么这种强强联合有没有可能发生呢?我觉得可能性是很大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现在恒大已经开始控股的发展模式。其实早在6月16日恒大地产发布公告,公司名称由“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恒大集团”,该决议已经在股东大会通过。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地产业务在许家印的心目中已经开始淡化了。
许家印现在格局是一个控股公司的格局。恒大系旗下的恒大人寿在A股上面投资也不少,至少投资了10个公司。此外,恒大通过二级市场收购及市场外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已持有盛京银行27%的股份,这个比例已经相当高了。还有足球它已经做到了中国第一。恒大的粮油、矿泉水我们也都见识了它的广告。如今恒大是一个综合的布局,所以地产这块业务它完全有可能拿出来跟万科来重组。
现在地产在中国已经结束了黄金时代,开始进入了白银时代,在白银时代地产肯定还是有发展的,但是发展空间却今非昔比。在竞争越来越白热化的时代,强调公司的专业度,强调市场的集中度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万科毫无疑问是地产的第一品牌,资源向万科集中我觉得也是一个正常的事情。如果恒大有类似的想法,非常自然。当然,如果地产业务跟万科能够形成一定的组合必然产生行业的巨无霸,如果真的出现了那种情况,我想对于万科之争来讲也不失为一个圆满的结局。(.华.夏.时.报 .水.皮)
首页&上一页23456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腾讯股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