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如何鉴别红木家具从0经营一个垂直(红木)公众号

注册 | 登录
个人微信:leihuaping1314
从零开始学运营,10年经验运营总监亲授,2天线下集训+1年在线学习,做个有竞争力的运营人。
很多人看到我写的这个标题之后,可能会觉得是标题党,觉得我是再夸夸其谈的说一些无用的微信公众号运营推广“干货”。但是,当你心中有这个疑问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仔细看完我是真的如何不花1分钱把垂直类微信公众号从0做到行业第1的。
我之前也看过很多微信公众号推广方法、攻略等。虽然这些所谓的“干货”写的确实不错,但是身边很多朋友按照从各网站收罗过来的“教条干货”实际操作之后,却发现存在很大的问题,并没有像“教条干货”里面所说的这么容易推广微信公众号,相反,原封不动的照搬“干货”操作推广公众号,导致公众号定位不准、目标群体不明确、增粉缓慢、甚至原本有一些粉丝的公众号一度出现掉粉或者粉丝负增长情况。
那么就会有人开始问了,现在微信公众号过千万个,已然过了微信公众号初期粗放式红利期,如何才能运营推广好自己的公众号?当然,本文章我不打算讲一些推广微信的大道理,因为我觉得市面上所有微信运营推广的“干货”已经很全面了,很多人缺乏的只是实际操作的经验与总结体会罢了。下面我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我是如何不花1分钱把垂直类微信公众号从0做到行业第1的。
(一)微信公众号做到垂直化,切勿平台化。
为了避免广告嫌疑,我仅在此处提一下我所运营的微信公众号(移动医疗圈),同时也是为了方便大家认知探讨。我所做的公众号是针对移动医疗行业的。我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公众号呢?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移动医疗属于刚兴起不久
这个行业还没有成型的垂直公众号
这个行业特别需要有一个权威的自媒体承载
随着微信公众号数量日益增加,平台化的公众号其实很难再有突破和发展。早期的一些微信红利期建立的平台类公众大号,也会逐步被垂直类的公众号消磨瓜分。也就是目前很多平台类公众大号所担忧的:粉丝逐步出现负增长的趋势和阅读数的逐步减少。相反,很多垂直类的公众号粉丝和阅读数都出现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细分化的生活逐步养成:
比如现在人们买衣服、买酒、家具、装修、母婴奶粉或者其他的生活服务,都会选择专门网站、门店、或者APP,而那些“包罗万象”的购物网站、超市百货、平台类APP则人流量或用户逐步减少。微信公众号也是如此,要顺应人们细分化的生活节奏,要做到的就是你这个公众号就是精准服务这部分人群的,切勿“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情况发生。
很多想建立平台类公众号的人,都会犯一个“通病”,就是想把盘子做的足够大,可以承载各种需要与服务,一味的想把用户或者粉丝量做的足够大;认为垂直类的公众号比较难“包罗”各种用户群体。但是往往这样一个“通病”,让很多公众号做的不伦不类,不仅没有实现用户“包罗万象”的增长,反而最后落个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
目前阶段,我认为微信公众号用户不在多,而在精(活跃)。据统计,垂直类的公众号粉丝活跃比例远大于平台类微信公众号。也就是说只要你把垂直公众号做到精细化运营,也能出现“四两拨千斤”的动能。
②微信公众号的“琳琅满目”造就选择疲劳
就拿我来说,我关注的微信公众号不下20个,但是其实我每天能打开看的就2-3个。因为我没有这么多碎片化的时间去看所有的公众号,所以我只能选择我最迫切需求的公众号看。相信很多朋友也和我一样的经历吧。所以有限的碎片化时间需要的是精细化的需求,垂直类的公众号更能直接给到用户想要获取的信息和服务。
(二)种子用户是微信公众号成败的关键
很多人应该懂“种子用户”的概念吧。新建立的公众号,一定要想办法积累种子用户。特别对于垂直类公众号来说,种子用户就变得尤为重要了。我习惯在运营推广微信公众号的时候把用户数(粉丝)划几个阶段性目标。500、、1、100000。
其中,前500为“钻石种子用户”,说实话,这500个铁杆用户真的很难积累到。很多急功近利的人会通过互粉的方式来实现这个阶段的目标,但是我是不赞同的,因为互粉得来的用户,98%以上都是僵尸粉,这样做毫无意义。为了得到这500个钻石种子用户,我做了两件事:
①点对点加行业内人士QQ或者微信号,通过一定的交流判断对方是否可以成为这个公众号的铁杆用户,如果交流的不错,而且对方看好这个行业,找准时机把公众号名片发给对方,让其关注一下。曾经自己也统计了一下数据,这样做的关注成功率在30%-50%之间。
②成为某个行业内人会关注媒体的专栏作家,原创了一些关于行内的资讯和干货,不定期的发表在该媒体上面,这样大家在看到你原创的资讯和干货的时候,就会注意到你的公众号信息,引发很多人会主动关注,通过搜索去关注你公众号的人,一般来说都是钻石用户了。我只用了3天时间,就积累了这500个钻石种子用户。有了这500个钻石用户之后,你会发现你的公众号的资讯新闻阅读量上升了,转发量也有起色了,每天的文章也能带来一些自然增加量。
其次,500-1000这个区间的用户,我把它定性为“黄金种子用户”,这个阶段的用户,我会在行业内的QQ群、微信群、百度贴吧、豆瓣、知乎、微博等去获得,这个操作动作是连续性的,不断的发帖,不断的和人聊天交流,当然公众号日常的信息选材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快你就会发现你的公众号粉丝突破1000了。
再次,这个区间的用户,我把它定性为“白银种子用户”,要达到5000这个阶段,日常的原创发布、点对点加、内容覆盖各大媒体还是没有办法满足增长的需求。而且这个阶段是逐步树立行业权威的阶段,也就是说垂直公众号能否在行内树立标杆,在这些精准用户群体中能否树立权威至关重要。这个阶段我做了一件目的很明确的事情,那就是把“笔头”的方向对准行业内那些知名的企业,实时关注他们的动态、他们的布局和动向,只要有风吹草动,在公众号上的信息都会及时的出现,这样坚持了大概两个月,这个垂直公众号就在行业内有遍地开花的成效了。
最后,当你的垂直公众号粉丝到达10000的时候,你会发现,同等粉丝情况下,活跃的粉丝远远比平台类公众号多出20%-40%。此时每日的自然增长数量还是比较可观的。对于粉丝过了1万之后,该如何调整运营推广策略,我会在下面几个点说明。
(三)公众号与微信群、QQ群绑定至关重要
当我运营的垂直公众号在行业内知名度不断提升、粉丝数和阅读数不断增加的时候,我做了两件事:
建立对应名字的微信群;
建立对应名字的QQ群。
之所以建立这两个辅助,是我在推广的过程中发现,垂直类行业公众号,大家都迫切的需要一个能发表意见、与人交流的区域。特别是对于处于兴起的行业,很多人和企业都在探索期,这个期间,经验和想法的交流很重要,曾经也想过在公众号上直接开放社交的板块,但是后来发现,其实花费很多时间去开放效果也是一个未知数。所以索性建立了微信群和QQ群。特别是QQ群的建立,让很多上班族有了能发言的地方。起初我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导入了部分用户,另外通过把圈内的好友加入。现在证明我是对的,现在群里的单日发言量都突破1000,都是交流与探讨,而且每天都有很多用户加入。另外,日常的公众号不错的内容也会分享到QQ群和微信群,也可以增加不少阅读量。公众号碎片化阅读+QQ群上班时间交流,两者一起结核,使公众号的品牌深入人心了。
(四)“爆发点”是公众号树立行业权威的动力
对于公众号如何树立行业权威,我的经验是偶尔给行业惊喜。当然,要想到一个好的“爆发点”并不容易,因为有些惊喜是可遇不可求的。很多人或许会去准备很多奖品做活动、抽奖等等来实现转发关注。但是毕竟这也是涉及到成本的,而且类似的奖品活动市面上比比皆是,根本就毫无新意。当然也有一些大神文案写手,写出一些非常精辟的文章来达到引爆的目的,但是引爆的是粉丝数,并非是行业权威。那到底如何不花1分钱,也能找到一个树立行业权威“引爆点”呢?我通过观察,我发现行业人士的对比传播对于树立权威很有作用。所谓的对比传播就是:公众号做为组织者,找一些行业人士做对比,大众作为裁判。为此我做了一期“移动医疗最具魅力CEO大比拼”的线上策划案。上线当天,参与人数突破1万人,比拼持续了3天,结束那天累计参与人数接近4万人次。一场几乎零成本的比拼策划为何会引来这么多人参与呢?我后来总结了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行业内迫切需要标杆企业;
CEO文化代表的是企业魅力与实力;
人与人之间的不服输。
公司员工看到自己的老板在比拼,基本都会去投票,甚至拉上身边的亲戚朋友去投票。虽然这次活动引来的粉丝数不多,但是这个树立权威的引爆点,顿时在行业内家喻户晓了。
(五)如何构建公众号的“G点”是高潮的基础
所谓公众号的“G点”,指的就是公众号的兴奋点、吸引点、亮点。前期吸引大量粉丝关注进来之后,如何留存和拉新,变得尤为重要。留存,就是要想办法稳住目前已有的粉丝;拉新,就是如何突破增长的瓶颈。为了构建这个“G”点,我大胆的尝试了走采访路线,通过电话、微信、QQ等形式采访了一些行业内的项目、人物、公司等。之所以会选择采访这条线,是对行业内用户需求更深层次的挖掘。
一些新兴的项目刚好需要有人问津;
行业内的人都喜欢看成功人物的经验分享;
一些大型公司或者黑马公司的成功模式探索。
通过采访的形式挖掘深层次的干货、经验、运营成功模式、项目潜力等。事实证明,这条路是走对了,因为从统计数据表面,这类的文章阅读和转发数据比日常文章翻一倍。加上采访的对象本身就覆盖了大部分的行业群体,所以中心扩散化传播效果显著。
总结一下吧: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伙夫,如果在垂直领域不能做到第一,那基本就没戏,就好像社交领域的微信、易信、来往。微信占据第一的位置,后面的基本没戏了。垂直公众号也是一样的,一定要做垂直领域的第一,这样,你才能在众多的微信公众号上脱颖而出。奋斗吧!骚年们……
#专栏作家#
雷华萍,微信公众号:yidongyiliaoquan(移动医疗圈),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家庭医生在线运营总监,长期从事互联网行业,非常喜欢研究移动互联网相关业务,对APP运营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赞赏是对原创者的最大认可
收藏已收藏 | 484赞已赞 | 47
个人微信:leihuaping1314
产品经理群
运营交流群
数据分析群
文案交流群
Axure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大家都在问
15个回答17人关注
17个回答18人关注
11个回答12人关注
13个回答14人关注
50个回答216人关注
16个回答17人关注请教如何从0经营一个垂直(红木)公众号? - 知乎3被浏览353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大家都在搜
《微信公众号转移申请公函》到底该怎么公证?
微信公众号现在可以转移了,但是有一步卡住了。 对申请公函在当地公证机关进行公证,去公证机关得到回答是要把公司有的没的资料全带上,翻译过来大意是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bandetui的答复:
我今天在尝试,有可能会找回来,前提是针对已经认证过的公众号,如果没有请忽略,今天百度加摸索如下步奏:1.不知道公众号账号,不知道登陆密码,也不知道绑定邮箱,但是公众号名称肯定是知道的吧,打开网站搜索&搜狗&&&搜狗官网&&微信&&输入公众号名称&&点击后边搜公众号,ok你要搜的公众号出来啦,下边就有账号哦(我可不是给搜狗打广告哦)2.拿到账号就可以找密码了,当然不是点击找回密码啦,公众号登陆平台点击无法登陆&&这里&&账号找回&&要复制个人类型的网址打开哦,算了后边不想写了百度里可以搜到http://jingyan.baidu.com/album/3c48ddbe3583b.html?picindex=4 我的就在等通知了,觉得还是可行的,@_@我的问题相似,很久以前注册的公众账号,没有认证,在微信里查看公众号的信息没有设置微信号(就是ID),用邮箱找回提示此邮箱没有注册,用QQ号找回提示QQ号已注销(实际上是QQ号一直能正常使用),用官网链接找回要必须填写对公账户,可是我注册时没有填写对公账户,我也没有对公账户。 人工客服?微信公众号迁移一般办理签字属实公证。 办理此类公证一般需准备好微信迁移申请函、打印好微信后台资料用来证明该微信id的所有人。 个人则需带身份证、户口簿,公司的话带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法定代表人证明、公章等。 具体材料每个公证处有可能要求不一样。【图片】【从0到1万,微信公众号如何突破零的困境】_公众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031贴子:
【从0到1万,微信公众号如何突破零的困境】
导语:【从0到1万,微信公众号如何突破零的困境】即便是成熟的品牌,在很多时候也会面临0到N的问题,比如微信账号初期的建立,这在传统企业问题更大一些,因为对新媒体的反应慢,错过了微信用户爆发增长的时期。以下是关于如何突破0到N困境的几点建议0,是一个让人兴奋的数字,也是让人头疼的数字。有时候我们想到一个创业计划晚上睡不着,流着口水做着梦就登上了人生巅峰,但是一觉醒来,生活依然继续;再伟大的计划也要面临0到1的问题。微信告诉你“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但它却没告诉你,品牌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本文要讨论的,是关于公众号粉丝从0到N的问题。当然,这里所说的公众号并非只是一个媒体渠道,随着HTML5的发展,公众号将逐渐被赋予更多产品属性,因此在本文中的公众号应该延伸为围绕品牌、用户的产品和服务。如果是对产品运营比较熟悉的朋友可能会称之为“冷启动”,对于初创企业/品牌而言,这是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其实即便是成熟的品牌,在很多时候也会面临0到N的问题,比如微信账号初期的建立,这在传统企业问题更大一些,因为对新媒体的反应慢,错过了微信用户爆发增长的时期。以下是关于如何突破0到N困境的几点建议:1分阶段目标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想着0到1万的问题,可能很容易让人失去兴致,你可能会想:哪找来1万人?不妨把目标分成几个阶段:0,100,英国研究机构做过一项调查,显示人的一生平均有64个朋友,其中其中17个来自工作地点,28个分别来自学校和社交场合,13个来自社交网络,还有6个通过亲友介绍。100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可控的数字,找100个人是一个更真实可感的目标。如果这100个人分别为你找来100个人,转化10%,那你将完成1000的目标;再往上,就是10000。分阶段目标的还有一个好处:通过每个阶段的效果评估指导下一阶段的策略优化。2种子用户种子用户对公众号的影响在前期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一方面他们享受你提供的内容/产品/服务,一方面他们会给你反馈和建议。种子用户给你的反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能否快速调整策略,满足用户预期,以吸引下一批用户。在寻找100个种子用户前需要思考:★ 他们是谁?——考虑两个重点因素:典型用户特征&影响力(意见领袖)。 推荐案例:STC的典型用户:从事品牌营销,在企业中担任中层管理角色的年轻人。据此我们可以描绘出目标人群的基本特征:年龄(25~35岁),职业(品牌营销经理、数字营销经理、社会化营销经理……),兴趣(旅行、音乐、摄影、“八卦”……),信息来源(社交媒体、垂直门户、豆瓣……),面临的挑战/痛点(职业发展、团队管理、KPI……),内容偏好(干货、有趣、脑洞……)。★ 他们在哪?——明确了你要找谁,之后是在哪里找的问题。其实,第一批用户的获取方式往往很土,成本也不高,重要的是用心。 推荐案例:王兴在刚刚创办校内网(2009年改名为人人网)的时候,在校内网做了一个抽奖活动,奖品是清华电子系学生节的门票。当时因为电子系是上千人的大系,但学校礼堂只能容纳几百人,因此学生节门票非常珍贵;几个创始人找到了电子系学生会,仅用了1000元换了100张门票。学生为了拿到门票纷纷注册校内网,他们就这样获得了第一批种子用户。3凭什么和你一起玩耍说的直接一些,种子用户是要和你一起玩耍的,他们往往能容忍你的各种毛病,你做不好了还能给你提意见。但是,凭什么?想清楚几个问题:★ 你能为他们做什么?——现在你的内容/产品还有很多毛病,如果你希望寻求帮助,就得尽你所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推荐案例:Airbnb 的起点非常有意思,2007年一个设计界大会在旧金山召开,当地酒店爆满,两位刚从设计学院毕业的创始人忽然想到,他们可以给那些找不到酒店的设计师出租充气床垫并提供早餐,一个星期之内,他们招揽来了3个租户。这也是Airbnb名字的由来,breakfast & bed。★ 他们能为你做什么?——种子用户不只是要你来服务,他们也希望为他人提供价值。 推荐案例:米粉为小米提产品建议,甚至为小米做客服工作;STC也很荣幸找到很多朋友一起写书,一起办沙龙;Airbnb的用户到处向朋友宣扬他们的品牌理念……★ 你们怎么成为朋友?——所谓的朋友不是单纯的利益交换关系,需要一些感情联系,或者,情怀也可以。 推荐案例:Strikingly 创业初期打算找到一百名“超级粉丝”,他们的做法很简单,把最早使用他们产品的2000名用户加为Facebook好友,每天和他们在Facebook上聊天,而且一个个请他们出来喝咖啡,渐渐成为生活中的朋友。这些“超级粉丝”不仅给产品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还主动把产品介绍给周围的人。总结一句话:种子用户是能包容你,和你一起打磨产品,期待享受共同荣誉的朋友。4内容/产品Ready,找爆发点,try,try,try1000!这是一个兴奋的时刻,你完成了一个目标。这时候如果还像种子用户期的缓慢增长,你会被急死。在的阶段,你要重点做两件事:★ 关注用户反馈(掉粉率、阅读率、转发率、评论等),继续打磨。当公众号留住了1000的粉丝,说明你提供的内容/产品已经逐渐从“让用户容忍”过渡到“让用户满意”的阶段,但这时候仍然要重视用户的反馈,因为现在除了“让用户满意”还要“让用户超预期”,后者能让粉丝增长曲线的斜率更大。这是一个长期积累和分析判断的过程。★ 不断尝试,找爆发点。如果你期待以连续的自然增长来达到10000的目标,那这个过程将非常漫长。其实在你的内容/产品已经准备好,达到“让用户满意”的情况下,应该尝试寻找爆发点实现跳跃式增长。而寻找爆发点最好的方式就是try try try。在这个过程你要不断尝试、分析、优化。5标准化的稳态传播策略&爆发点一旦你找到爆发点实现了1000-N*1000的跳跃,这时要重点考虑:★ 标准化的稳态传播策略,在爆发点中寻找可以常规化运营的因素。爆发点虽然具备偶然因素,但其背后肯定具备一些可复制条件,即便是”事后诸葛亮“,你也应该在每次爆发点过后迅速总结出促成爆发的因素有哪些,将其中可能应用于常规化运营的因素记录下来,通过一次次的总结,制定稳态传播策略。★ 继续寻找爆发点。用户在变,平台在变,技术在变,持续地寻找爆发点除了是为了增长,另外的目的是保持你对用户需求的敏锐度,因为爆发点往往也是戳中了用户的尖叫点,它其实是帮助你更深刻理解用户需求的非常有效的手段。另外一点,如果只是依赖自然增长,最终增长曲线往往将逐渐减慢。只有通过一次次爆发,才能保持快速的增长,而爆发点就像是增长曲线这支火箭的一级级助推。来源:Social Talent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鉴别红木家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