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投资是如何管理投资的风险

刚看到巴菲特说过的:注意风险,保证本金!他的意思应该是说:控制风险,做到每次出手_转发(zf)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刚看到巴菲特说过的:注意风险,保证本金!他的意思应该是说:控制风险,做到每次出手
刚看到巴菲特说过的:注意风险,保证本金!他的意思应该是说:控制风险,做到每次出手都可以赚,多多少少而已!这样就有机会活着,而不是被套住割肉亏本……不过他的复合增长率在20%左右,而我看到报道过的国内的有的已达到惊人的380%!
坚守?出货?1,对于新手或者比较生的人,就坚守!哪怕是5年,不赚不出(抵银行利息是没问题的)!2,对于熟练的,可以紧跟主力。主力都没有坚守5年不动的,它都冲浪,我们为何不冲浪?为何不让利益最大化?当然波段对各方面要求甚高,并非读报告或了解专业技术那么简单。高收益高风险嘛!简单分析:小康是高增长民营企业,盘子也逐步放大,总能感觉出主力有些怨气(个人感觉),公司本身资本运作有些过激,摊子大而不专,总想抓住市场上最热的东西。结果就是股价这样!现阶段按普通蓝筹股对待,若是某一方面突破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祈祷吧)。目前有些鸡肋,但我们还是在等……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纠纷处理 (9:00-18:00)
图书审核 (9:00-18:00)
成功加入购物车
艺术品藏品
&〔美〕迈克尔·J..莫布森.(Michael.J.Mauboussin.)
&广东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印刷时间:&
〔美〕迈克尔·J..莫布森.(Michael.J.Mauboussin.)
广东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印刷时间:&
九五品品相描述
此商品已订完
商品分类: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版次:1页数:304字数:印刷时间:开本:16开纸张:胶版纸印次:1包装:平装丛书名:国际标准书号ISBN:9【内容推荐】要想从股市赚钱,就需要比大多数投资者知道更多,但在华尔街,却没有人比莫布森知道更多。莫布森一针见血地指出,传统投资法则在互联网时代早已无用,80%导致灾难性亏损的决策源于直觉。从蜜蜂采蜜、黏液菌求生存到赛马赌博,他从几乎所有能被运用到投资的领域里,咀嚼出一点一滴弥足珍贵的赚钱智慧。他遍访巴菲特、索罗斯、芒格等大师,探讨反直觉投资的实战心得,化繁为简,让读者彻底明白,开启获利之门的密钥不是多么晦涩高深的理论,而是对“选择”和“风险”的掌控力。【作者简介】〔美〕迈克尔·J.莫布森(MichaelJ.Mauboussin)商学院年度杰出教授享誉华尔街和金融界的创新投资大师《华尔街日报》全明星分析师迈克尔·J.莫布森在金融领域沉浸超过25年。他现任美盛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投资策略师,曾任瑞士瑞信银行董事总经理。莫布森还是当代复杂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并在全球著名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圣塔菲研究所担任核心研究员。莫布森的文章常见于《时代》《福布斯》《华尔街日报》《哈佛商业评论》《金融管理》《财富》等全球权威顶尖财经媒体。他著有《反直觉思考》《实力、运气与成功》《预期投资》等畅销书,作品被翻译成14种语言出版,并被《商业周刊》评选为“年度十佳商业书”“史上百大经典商业书”。【目录】前言让投资决策既准确又充满快感1第一部分投资理念第1章赌博投机,还是股市投资?9关注结果,重视过程股价预期,其实与基本面无关10美国财长的良心建言12第2章跑赢大市,还是赚钱?17投资的专业化与商业化向指数基金学选股18积极型基金舵手战胜华尔街的秘诀20全球最大基金公司掌门人的牛熊通吃法23第3章贝贝·鲁斯效应27期望值的频率与幅度用期望值分析单项投资28不以一战定输赢29牛市、熊市与概率30巴菲特也是期望值应用大师32顶级投资大师的镇山之宝34第4章做股市里的黏液菌37根据市场环境调整投资方式向黏液菌学生存之道38构建投资系统的三个步骤39何时买比买什么更重要42第5章玩弄风险还是被风险玩弄45投资的风险、不确定性和预测从火箭失事看风险46从不确定性谈概率47市场预测如何改变预期回报50第6章股市中的“神投手”53持续获利靠的是能力还是运气连续投篮命中VS持续获利54常胜与能力的关系55基金神投手米勒57常胜和运气的关系60第7章暴涨往往不只有一天63损失厌恶倾向和组合周转率1个还是100个64股票风险溢价之谜65懒惰也创造价值67量化损失厌恶倾向69第二部分投资心理学第8章斑马为什么不得溃疡75投资者的压力管理与次优化组合基金经理经常得“溃疡”77压力使你更关注短期目标79做“尤利西斯”式的投资者82第9章在特百惠家庭聚会上学投资83影响投资者行为的心理因素皮鞋锃亮的奥秘84亲情也可以赚钱85特百惠家庭聚会的启示88下注后,信心为何突然大增89第10章决策中的情感与直觉91管好你自己意识与潜意识的对决92直觉,反映表面印象的判断93伟大的投资家不会为情所困93当经验不再可信的时候97个体情感与市场情感97第11章如果散户不再跟风与模仿……99孔雀鱼的爱情与择偶孔雀鱼是如何择偶的100失控的雪球与逆向套利101凯恩斯的处世哲学102索罗斯是钓孔雀鱼的高手104第12章行为金融学的“BUG”107滥用行为金融学可能招致错误悔过推论法108套利的风险与不可能赚钱的游戏110用赌博的方式寻找失落的原子弹111倾听多数人,不相信少数人112第13章当凯恩斯遇见马克·吐温115长期期望、ElFarol酒吧和自欺欺人反馈,不断锐化投资者的分析技能116如果股市是一场选美大赛117经济学家夜访ElFarol酒吧118走火的“马后炮”120第三部分创新与竞争战略第14章投资者,其实也是创客125向飞机之父怀特兄弟学投资重组带来的飞跃126经济学家和政客的财富论剑127创新给财富积累的加速度130第15章行业周期进化论135大脑发育对创新的启示大脑发育与市场泡沫【在线试读章节】让投资决策既准确又充满快感酝酿《融会贯通的观察者》(TheConsilientObserver)一文创意的那个时刻至今历历在目。当时是2000年夏季,岳父送给我一本《时代》杂志,其中有一篇介绍“老虎”伍兹重新调整挥杆动作的专栏文章。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适应度图景”(FitnessLandscape)中。生物学家发明了“适应度图景”,帮助我们认识人类的进化过程。当然,你肯定会觉得这和高尔夫球相去十万八千里,但此时此刻我却想到,这些图景正是我们理解老虎改变挥杆工作的唯一途径。于是,我决定撰写探讨此类关联性和投资方面的文章。孔雀鱼择偶对于我们认识股票市场的兴衰有什么启示呢?斑马和人类对不同事物的承受能力不同,但这与投资者又有何干系呢?特百惠家用塑料制品公司的女售货员总是让你把根本不需要的东西买回家,然而,这对股票选择过程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本书由30篇短文构成,尽管每一篇的主题貌似各异,但本书还是从诸多侧面揭示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了更好地反映现实,笔者还对这些文章的原稿多次进行了修改和更新。本书的主要读者应该是投资者,但我还是希望各行各业的读者都能从本书中有所启迪,有所收获。尽管《反直觉投资》一书的主旨简单易懂,但是要付诸实践却并非易事:只要能以跨学科的角度看待问题,你就可以成为一名更出色、更完美的投资者、执行官、父母或是朋友,你的人生也将随之而改变,就如同你去装修翻新一套旧房子时是带着全套电动工具还是仅仅拿着一把螺丝刀一样,其结果将会产生天壤之别。毫无疑问,假如能为手边的每项工作准备好合适的工具,你自然会更成功,更有效率。但是在真正的现实中,绝大多数人的知识面都是极为有限的。大多数职业更强调专业化,而学术研究之类的职业对专业化更是笃信不已。当然,时间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我们每天似乎都在奔波,把无数的时间用在接电话、收发邮件或是开会上,以至于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思考或是把玩一点“理念”上的东西。一个关于器官名称的单词最终启发我创作了这些随笔。身边的很多人都曾经告诉我,他们多么喜欢随笔之类的短文,然后又话锋一转:在他们的字典里根本就没有“融会贯通”这个词(至少大多数人如此)。我在生物学家爱德华·O.威尔逊的一本专著中发现了“融会贯通”这个词,在我看来,没有哪个词能更如此贴切地表达这个含义。从字面上理解,“融会贯通”的含义就是把知识“融会”在一起。威尔逊认为,我们可以从根本上把多学科的知识融合起来,比如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以及艺术。事实上,也只有从多学科的角度去思考,我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原和机理。因此,《反直觉投资》提倡以建设性的眼光观察世界,让我们在现实的环境中不断完善认识世界的分析手段。可以说,有两个特殊的原因促使我走上了这个旅程。首先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查理·芒格(CharlieMunger),他一贯主张把心智模式(MentalModels)运用于投资。其次是圣塔菲研究所(SantaFeInstitute,SFI),这家位于新墨西哥州的研究机构一直致力于通过跨学科合作进行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芒格因何主张把心智模式用于投资查理·芒格在投资领域内的长期骄人业绩,无疑是这种融会式投资理念最有力的见证。对于芒格而言,一种心智模式就是一个工具——它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现实问题的基本框架。他主张构建一个使现实问题与分析模型一一对应的网格,从而尽可能以最优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其中的根本思想在于,寻找最符合现实问题的心智模式,而并非像他所说的那样,削足适履,为了适应你的模型而去“篡改现实”。某些性格特征确实有利于心智模式方法的发展。幸运的是,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比如好奇心、正直、耐心以及自我批评的精神等。成功地解决问题不仅仅依赖于智商。正如芒格所言,伟大的自然学家查尔斯·达尔文之所以能提出改变乾坤的生物进化论,更多的是得益于他的工作方法,而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商。另一方面。聪明人办傻事的例子同样不胜枚举,这些错误的决定常常体现了他们在灵活性方面的缺失,或是对心理因素认知的缺乏。当然,心智模式方法也不是信手拈来、从天而降的。要掌握多个学科的精髓,显然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同样不可置疑的是,你所学到的东西也不可能马上做到立竿见影。事实上,也许会永无卓见成效之日。不过也不是没有好消息,平心而论,任何一个学科也只有那么几个需要你牢记在心的核心理念。多年以来,芒格的思想和智慧令我受益匪浅,可以说,他的影响贯穿于本书的始末。最让我兴奋的是,彼得·考夫曼(PeterKaufman)把芒格的背景和言论编撰成《穷查理的编年史》(PoorCharlie'sAlmanack)一书,这本精妙绝伦的作品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有关心智模式方法的深邃见解。圣塔菲研究所的创始者则是一群有着同样思想的科学家,他们坚信当今世界需要一种全新类型的研究机构。这些在各自领域出类拔萃的科研人员意识到,大学校园是一种学术上的孤岛,而教授派则把大量的时间倾注在所谓的专业领域上,极少跨越学科的边界。这些创始人强烈地体会到,各个学科之间蕴藏着无限的科学沃土,于是,他们决心去开发和培育这片沃土。走在圣塔菲的园区里,你很有可能会看到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经济学家,他们在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上并肩协作,分享着各自领域的最新理念。股市,其实是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在圣塔菲,团结与合作的主题充分体现在各种复杂系统的研究中。无论是物理学还是社会学,本性各异的诸多学科相互贯通、兼容并汇,催生出无数新的体系。比如人类意识学、免疫系统和生态学等。圣塔菲的科研人员很早就已经认识到这些新兴科学体系的基本特征,并揭示出各学科之间的异同。在圣塔菲研究所推崇的所有理念中,对我影响最深刻的,莫过于把股票市场视为一个复杂的适应性系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强大的心智模式,才促使我重新审视、甚至是质疑我曾自认为在金融领域所熟知的一切:委托代理机制的合理性,钟型的价格变动分布曲线,乃至风险收益的基本理论。我坚信,这个复杂的适应性系统分析框架不仅是一种更为直觉化的市场认知方法,而且与实证数据更为协调一致,体现出与现实之间的共鸣。与此同时,圣塔菲也激发了我对更多问题的兴致和激情。这些充满灵感的火花闪烁在本书的每一篇论文之中,其中包括蚁群效应、能量法则、人类认知以及反馈机制的作用等。如果一定要我用言辞来描绘圣塔菲给我带来的启迪,我觉得最恰当的字眼莫过于“理性的陶醉”。有关圣塔菲研究所的历史,你可以看一下米切尔·沃德罗普(MitchellWaldrop)创作的《复杂(Complexity)一书。这本于研究所创办10周年之际出版的书,充分概括了圣塔菲的研究理念。最后,我还想就如何阅读本书赘述几句。它不同于那些令人激昂振奋的畅销书,无论是一页页地从前往后翻,还是别出心裁地从后向前看,你都不会觉得在理解上有任何问题。但我还是建议你先简单浏览一下目录,找到你最感兴趣的文章,然后直奔主题。本书内容涉及诸多领域,为了方便阅读,笔者把这些文章分为四大类,分别是:投资理念、投资心理学、创新与竞争战略以及科学与复杂性理论。如果我们把这些主题分门别类地放置在工具箱内的相应位置,可以说,每一个主题都针对着投资的不同层面。也就是说,每一篇论文均可独立成章。《反直觉投资》运用了学术领域的众多高端研究成果,但考虑到本书的格式,不便对这些学术上的思想一一赘述。我真诚地希望《反直觉投资》能为读者带来一些富有启发思想的快感:一个新的视角、一种冷静深邃的思想或是一条实现自我完善的捷径。当然,我更希望你能从这些只言片语之间找到你所期待的东西。
艺术品收藏&&&跟巴菲特学习仓位管理&被忽视的成功投资秘籍
自营订单满49元(含)免运费
不足金额订单收取运费5元起
邀请好友参加吧
版 次:1页 数:字 数:印刷时间:日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包 装:平装-胶订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4所属分类:&&
下载免费当当读书APP
品味海量优质电子书,尊享优雅的阅读体验,只差手机下载一个当当读书APP
本商品暂无详情。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积分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划线价:划线价格可能是图书封底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化和市场行情波动,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折扣指在划线价(图书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厂商指导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客服咨询。
异常问题:如您发现活动商品销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请立即联系我们补正,以便您能顺利购物。
当当购物客户端手机端1元秒
当当读书客户端万本电子书免费读  来源:节选自《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
  (((2)))
  对如何才能获得投资的成功,大多数投资者都持有错误的信念。像沃伦?巴菲特和乔治?索罗斯这样的投资大师是不会有这些信念的。最普遍的错误认识就是我所说的七种致命的投资信念。
  要了解这七种错误观念,你得先知道它们错在哪里。
  致命投资信念一:要想赚大钱,必须先预测市场的下一步动向。
  现实:在对市场的预测上,成功的投资者并不比你我强。
  这可不是信口雌黄。
  在1987年10月股市崩溃前一个月,乔治?索罗斯出现在《财富》(Fortuhe)杂志的封面上。杂志刊登了他的这样一段话:
  美国股票飙升到了远超过基本价值的程度,并不意味着它们一定会暴跌。不能仅仅因为市场被高估就断定它不可维持。如果你想知道美国股票会被高估到什么程度,看看日本就行了。
  尽管他对美国股市持乐观态度,但他也感觉到了股崩的逼近……日本的股崩。在日《金融时报》(The Financial Times)上的一篇文章中,他重申了这一看法。
  一星期后,索罗斯的量子基金随着美国股市(不是日本股市)的崩盘而剧损3.5亿多美元。他全年的盈利在短短几天内被席卷一空。
  索罗斯承认:“我在金融上的成功与我预测事件的能力完全不相称。”
  巴菲特呢?他对市场下一步将如何变化根本不关心,对任何类型的预测也毫无兴趣。对他来说,“预测或许能让你熟悉预测者,但丝毫不能告诉你未来会怎样”。
  成功的投资者并不依赖对市场走势的预测。事实上,巴菲特和索罗斯可能都会毫不犹豫地承认:如果他们依靠的是市场预测,他们一定会破产。
  预测对互助基金的推销和投资业务通讯来说是必需的,但并非成功投资的必要条件。
  致命投资信念二:“权威”信念——即便我不会预测市场,总有其他人会,而我要做的只是找到这么一个人。
  现实:如果你真的能预见到未来,你是站在房顶上大声谈论它,还是闭紧嘴巴,开一个佣金账户然后大发横财?
  伊莱恩?葛莎莉(ElaineGarzarelli)本是个不知名的数字分析家。
  日,她预测说“股市崩溃就在眼前”。一个礼拜后,“黑色星期一”降临了。
  刹那间,她变成了媒体宠儿。而几年之内,她就把她的名声转化成了一笔财富。
  她是怎么做的?遵循她自己的建议吗?
  不。实际上,资金如潮水般涌入她的互助基金,不到一年就达到了7亿美元。只收1%的管理费,她一年就入账700万美元,业绩真不错。此外,她还开始发表投资业务通讯,而订阅者很快就增加到了10万人。
  权威地位的商业价值让伊莱恩?葛莎莉发了财—但她的追随者们却没有这么幸运。
  1994年,她的互助基金的持股者们不声不响地投票决定终止该基金的运营。原因是:平庸的表现和资产基数的萎缩。这项基金的年平均回报率是4.7%,而同期标准普尔500 指数的年平均涨幅为5.8%。
  在一炮走红后的第17年,伊莱恩?葛莎莉仍保留着她的权威加媒体宠儿的地位—尽管她的基金已经失败,她的业务通讯已经停发,她的整体预测纪录也糟糕至极。
  例如,在日道琼斯指数达到5452点时,有报道说她预测道指“可以冲到6400点”。但仅仅两天之后,她便宣布“股市可能下跌15%~25%”。
  这就叫两头顾。
  这是她在年所做的14次预测(根据《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和《纽约时报》的纪录)中的两次。在这14次预测中,只有5次是正确的。
  也就是说,她的预测成功率是36%。就是用抛硬币的方法,你也会预测得更准—并赚更多的钱。
  而伊莱恩?葛莎莉只是一长串昙花一现的市场权威之一。
  还记得乔?格兰维尔(Joe Granville)吗?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媒体的宝贝—直到他在1982年道指达到800点左右的时候,建议他的追随者们抛掉手中的一切并做空市场。
  众所周知,1982年是80年代大牛市的起始年。但格兰维尔仍不断敦促人们做空市场,直到道指一路升至1200点。
  于是格兰维尔被?普莱切特(Robert Prechter)取代了。与格兰维尔不同的是,普莱切特预测到了80年代的牛市。但在1987年股崩之后,普莱切特又宣布牛市结束,预测说道指将在90年代早期跌到400点。这就像是用一把双筒霰弹枪也会脱靶一样。
  20世纪90年代的网络繁荣制造了另一批媒体“英雄”,但在指数于2000年3月开始狂跌后,他们之中的大多数都销声匿迹了。
  如果一个人确实能永远做出准确的市场预测,他(她)就会避开世界媒体对这类人物的无休止搜寻。那位叫“无名氏”的圣人说得再正确不过了:“预测是很难的,尤其是对未来变化的预测。”
  媒体“权威”是靠谈论投资、出售建议或收取资金管理费来赚钱的。但正如约翰?特雷恩(John Train)在《点石成金》(The Midas Touch) 中所说:“一个知道如何将铅变成黄金的人是不会为每年100美元的报酬而把这个秘密告诉你的。”更别说在CNBC上免费告诉你了。
  这就是巴菲特、索罗斯和其他靠实际投资赚钱的投资大师很少谈论他们的行动,也很少预测市场的原因。通常来讲,就连他们的基金股东也不知道自己的钱被投到了什么地方!
  致命投资信念三:“内部消息”是赚大钱的途径。
  现实:沃伦?巴菲特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投资者之一。他最喜欢的投资“消息”来源通常是可以免费获得的—公司年报。
  当乔治?索罗斯于1992年用100亿美元的巨额空头冲击英镑时,他获得了“击垮英格兰银行的人”这一称号。
  他并不孤单。有眼睛的人都可以看出英镑濒临崩溃的迹象。就算没有数千,也有数百其他交易者随着英镑的急剧贬值发了财。
  但全力投入的只有索罗斯,也只有他将高达20亿美元的利润带回了家。
  现在巴菲特和索罗斯都已名扬天下,已经有高高在上的资格了。但当他们开始投资时,他们什么也不是,也别指望受到特别欢迎。而且,巴菲特和索罗斯在出名之前的投资回报都比现在要高。可见,对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来说,现在以任何方式利用内部消息显然不会有太多好处。
  就像巴菲特所说:“就算有足够的内部消息和100万美元,你也可能在一年内破产。”
  致命投资信念四:分散化。
  现实:沃伦?巴菲特的惊人成就是靠集中投资创造的。他只会重点购买他选定的六家大企业的股票。
  根据乔治?索罗斯所说,重要的不是你对市场的判断是否正确,而是你在判断正确的时候赚了多少钱,在判断错误的时候又赔了多少钱。索罗斯的成功要诀与巴菲特的完全一样:用大投资创造远高于其他投资潜在损失的巨额利润。
  分散化策略的效果则恰恰相反:你持有许多公司的少量股票,就算其中的一只股票疯涨,你的总资产可能也变化不大。
  所有成功投资者都会告诉你:分散化投资是荒唐可笑的。但你的华尔街顾问们大概不会这样说。
  致命投资信念五:要赚大钱,就要冒大险。
  就像企业家一样,成功投资者是很不喜欢风险的,他们会尽可能地回避风险,让潜在损失最小化。
  在几年前的一次管理研讨会上,学者们一个接一个地宣读了有关“企业家性格”的论文。他们彼此之间分歧极大,但有一点是一致的: 企业家有很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事实上,大多数企业家都乐于冒险。
  在会议行将结束时,听众中的一名企业家站起来说,他对他听到的东西感到吃惊。他说作为一名企业家,他会竭尽全力回避风险。他还认识其他许多成功的企业家,但在哪里都很难找到比他们更厌恶风险的人。
  成功企业家厌恶风险,成功投资者也是一样。规避风险是积累财富的基础。与学者们的论调截然相反的是,如果你去冒大险,你更有可能以大损失而不是大盈利收场。
  像企业家一样,成功投资者们知道赔钱比赚钱容易。这就是他们更重视避免损失而不是追逐利润的原因。
  致命投资信念六:“系统”信念:某些地方的某些人已经开发出了一种能确保投资利润的系统—技术分析、原理分析、电脑化交易、江恩三角,甚至占星术的神秘结合。
  现实:这种信念是“权威”信念的必然产物—只要一名投资者使用某位权威的系统,他赚的钱就会像这位权威(自称能赚到的)一样多。这种普遍的致命投资信念正是推销商品交易系统的人能够赚大钱的原因。
  “权威”和“系统”信念的根源是相同的:对确定性的渴望。
  当有人就一本描写沃伦?巴菲特的书向巴菲特提了一个问题时,他回答说:“人们在寻找一个公式。”就像他所说,人们希望找到正确的公式,把它输入电脑,然后舒舒服服地坐在那里看钱往外冒。
  致命投资信念七:我知道未来将会怎样—而且市场“必然”会证明我是对的。
  现实:这种信念是投资狂热的一个常见特征。就在1929年股崩前几个星期,实际上每个人都相信欧文?费希尔(Irving Fisher)的话:“股市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永久性高点……”当黄金价格在20世纪70年代暴涨时,人们很容易相信恶性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在雅虎、亚马逊、eBay和数百家“网络炸弹企业”的股价天天上涨时,你很难反驳20世纪90年代的华尔街颂歌—“利润不是问题”。
  这是第一种投资信念的一个更强大的变种,意味着你必须能够预测未来—但它的杀伤力也大得多。
  那些相信自己只有预见到未来才能赚钱的投资者在寻找“正确”的预测方法。那些执迷于第七种致命投资信念的投资者认为,他们已经知道未来将会怎样。所以当狂热平息时,他们已经失去了大部分资本—有时候还有他们的房子和衣服。
  带着教条思想进入市场是所有七种致命投资信念中最有害的一种。
  .凤.凰.国.际.i.M.a.r.k.e.t.s巴菲特的十大经典投资理念
  这是个全民炒股的年代,每一个散户都曾憧憬过一夜暴富的生活。股市承载了太多的野心,它就像是一个舞台,每天都在上演着喜剧和悲剧。如何在股市中立足,如何多赚少赔,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沃伦.巴菲特作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证券投资大师,他的投资经验或许可以对广大的股民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因此,我们特为大家归纳了巴菲特的十大投资理念,希望可以对大家有一些帮助。  一、找到杰出的公司  巴菲特的第一个投资原则是“找到杰出的公司”。这个原则基于这样一个常识,即一个经营有方,管理者可以信赖的公司,它的内在价值一定会显现在股价上。所以投资者的任务是做好自己的“家庭作业”,在无数的可能中找出那些真正优秀的公司和优秀的管理者。  巴菲特总是青睐那些经营稳健、讲究诚信、分红回报高的企业,来最大限度地避免股价波动,确保投资的保值和增值。而对于总想利用配股、增发等途径榨取投资者血汗的企业一概拒之门外。  二、少就是多  巴菲特的第二个投资原则是“少就是多”。他的理由同样是基于一个常识:买的股票越多,你越可能购入一些你对其一无所知的企业。通常你对企业了解越多,你对一家企业关注越深,你的风险越低,收益就越好。他认为,投资者应该像马克?吐温建议的那样,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它。巴菲特采用集中投资的策略,重仓持有少量股票。  三、把大赌注压在高概率事件上  巴菲特的第三个原则是“把大赌注压在高概率事件上”。也就是说,当你坚信遇到大好机会时,唯一正确的做法是大举投资。这也同样基于一个常识:当一个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时,你投入越多,回报越大。绝大多数价值投资者天性保守。但巴菲特不是。他投资股市的620亿美元集中在45只股票上。他的投资战略甚至比这个数字更激进。在他的投资组合中,前10只股票占了投资总量的90%。  四、、要有耐心  巴菲特的第四个原则是“要有耐心”,就是说:不要频频换手,直到有好的投资对象才出手。他有一个说法,就是少于4年的投资都是傻子的投资,因为企业的价值通常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充分体现,你能赚到的一点钱也通常被银行和税务瓜分。有人曾做过统计,巴菲特对每一只股票的投资没有少过8年的。巴菲特常引用传奇棒球击球手特德威廉斯的话:“要做一个好的击球手,你必须有好球可打。”如果没有好的投资对象,那么他宁可持有现金。据晨星公司统计,现金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投资配比中占18%以上,而大多数基金公司只有4%的现金。  五、不要担心短期价格波动  巴菲特的第五个原则是“不要担心短期价格波动”。他的理论是:既然一个企业有内在价值,他就一定会体现出来,问题仅仅是时间。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预测出什么时间会有什么样的股价。事实上,巴菲特从来不相信所谓的预测,他唯一相信的是,也是我们能够把握的是对企业的了解。  他购买股票的基础是:假设次日关闭股市、或在五年之内不再重新开放。也就是对公司的未来有着绝对的信心。在价值投资理论看来,一旦看到市场波动而认为有利可图,投资就变成了投机,没有什么比赌博心态更影响投资。  六、稳中求胜  巴菲特的投资哲学首要之处是:记住股市大崩溃。就是说,要以稳健的策略投资,确保自己资金不受损失,并且要永远记住这一点。其次,让自己资金以中等速度增长。巴菲特投资目标都是具有中等增长潜力的企业,并且这些企业被认为会持续增长。投资股市时,为自己顶下合理的长期平均收益率是成功的基础。巴菲特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他对自己要求并不过,只要他每年击败道琼斯指数5个百分点足以。  对那些一心想马上做大的人,巴菲特提醒:“如果你是投资家,你会考虑你的资产——即你的企业会怎样。如果你是投机家,你主要预测价格会怎样而不关心企业。”同样,一个“企业家”会埋头打造自己的企业,而一个“商人”则更关注企业的价格。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老老实实做“企业家”,成功的概率要比一个包装、买卖企业的“商人”更大。  七、简单、传统、容易  在别人眼里,股市是个风险之地,但在巴菲特看来,股市没有风险。 “我很重视确定性,如果你这样做了,风险因素对你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股市并不是不可捉摸的,人人都可以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  巴菲特还说:“投资的决定可用六个字概括,即简单、传统、容易。”从巴菲特的投资构成来看,道路、桥梁、煤炭、电力等传统资源垄断型企业占了相当份额,这类企业一般是外资入市购并的首选,同时独特的行业优势也能确保效益的平稳。  八、永远不许失败  巴菲特说投资的原则其实很简单,第一条,不许失败;第二条,永远记住第一条。因为如果投资一美元,赔了50美分,手上只剩一半的钱,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收益,否则很难回到起点。  九、“一鸟在手胜过百鸟在林”  巴菲特引用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这句谚语,再次阐述了他的投资理念。在他看来,黄金白银最实际,把钱押在高风险的公司上,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发财梦。2000年初,网络股高潮的时候,巴菲特却没有购买。那时大家一致认为他已经落后了,但是现在回头一看,网络泡沫埋葬的是一批疯狂的投机家,巴菲特再一次展现了其稳健的投资大师风采,成为最大的赢家。  十、不迷信华尔街,不听信谣言  巴菲特不迷信华尔街,不听信谣言。他认为凡是投资的股票必须是自己了如指掌,并且是具有较好行业前景的企业。不熟悉、前途莫测的企业即使被说得天花乱坠也毫不动心。他只选择那些在某一行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技术上很难被人剽窃并有过良好盈利记录的企业。至于那些今天不知道明天怎么样的公司,巴菲特总是像躲避瘟疫一样躲开他们。
责任编辑:zqn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以下为热门自选股
代码|股票名称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菲特投资比亚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