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发现:那些红极一时的高端餐饮连锁品牌品牌是如何跌落凡尘的

|||||||||||
最新播报:
光环新网高管组团承诺不减持 大股东持股46.9%未表态
元旦伊始,A股市场便持续大幅振动。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股民担忧解禁令到期后引发“减持潮”,导致恐慌性出逃的出现。而上市公司面对连连下挫的股价,则纷纷“站出来”承诺不减持。
1月5日晚间,光环新网发布公告称,持有公司股份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自承诺签署之日起六个月内不减持其直接、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
不过,光环新网承诺不减持的高管团队共计仅持有1.12%的公司股份,而持有公司股份46.90%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耿殿根对不减持事宜并未表态。
高管组团承诺不减持
在减持禁令将于日到期的情况下,1月5日晚间,光环新网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月5日收到持有公司股份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发来的《关于未来六个月内不减持股份的承诺函》,上述持有公司股份的股东承诺:自承诺签署之日起六个月内不减持本人直接、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包括承诺期间通过二级市场或以符合中国证监会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规定的方式增持的公司股份,若违反上述承诺,减持股份所得全部归公司所有。
实际上,随着解禁令的限期将近,已经有不少公司发公告表示“不减持”,与其它公司大股东承诺不同的是,光环新网是集体发声。据公告披露,此次涉及承诺不减持的光环新网高管共有8人,分别是侯焰、袁丁、高宏、陈浩、齐顺杰、李超、庞宝光、汝书伟。上述8位高管合计持有公司股份613.2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5.46亿股的1.12%。
不过,根据光环新网2015年半年报披露,截至日,副总经理齐顺杰并未持有公司股票。同时,据东方财富高管持股变动的数据统计,近半年来齐顺杰也并未增持,也就是说,承诺不减持的齐顺杰目前并未持股。
此外,拥有光环新网控股股东百汇达投资100%股权的耿殿根此次并未在“承诺不减持高管名单”之列。有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表示,耿殿根持有的光环新网股份46.90%才是大头,且耿殿根在此前三个月的时间内,还频频解除了质押的股权,其中大部分没有再质押。“很多公司此次发布不减持的承诺,多是为了稳定投资者心态,而大部分股民也不会仔细研究,哪些高管承诺了,承诺的高管持股数量到底多少。这就相当于去年高管增持潮,也有公司高管增持几百股,关键在于表态”。
据《证券日报》记者粗略统计,百汇达在去年末分4次解除质押股份7780万股。解除手续完成后,百汇达累计质押股份1.8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4.54%。
对于解除质押的股份是否减持,记者联系到公司相关负责人,但是对方表示不方便回复。
并购重组进行时
据悉,光环新网目前正处于并购重组的关键时期。日,光环新网发布重组预案,公司拟以不低于49.27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4215.59万股,并支付现金8.32亿元,合计作价29.09亿元,分别以24.14亿元和4.95亿元的价格收购中金云网和无双科技;并拟向不超过5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29.09亿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募投项目建设。
但光环新网的重组过程也并不顺利,日,光环新网发布公告表示受到证监会出具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受理了公司提交的《北京光环新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核准》。而同年11
日,证监会下发《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一次反馈意见通知书》,要求光环新网回复29个相关问题。12月28日,光环新网提交了回复,目前证监会尚无表态。
上述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中金云网是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国内知名银行的外包数据中心服务商,如果光环新网的收购成功,公司的业务收入规模望从亿元级升级为十亿元级,净利润规模也有望突破亿元大关。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网红餐厅轮番关店、高端餐饮跌入低谷,商场餐饮还能招什么?
购物中心餐饮品牌招什么?一篇文章搞定9大品类50个热门品牌。
2017年,餐饮行业“洗牌”加速,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月,已关餐厅平均寿命仅为508天。这一年,更是频频穿出餐饮品牌关店的消息,有不少还是曾经火爆一时的餐厅。
“网红”餐厅轮番关店。赵小姐不等位、一笼小确幸、水货、小猪猪餐厅等多家网红餐厅纷纷被爆关店。而曾经的人气“排队店”很高兴遇见你、瑞蜜可乌云冰淇淋、仰望的包角布等品牌,排队现象也早已荡然无存,有些甚至慢慢消失在大众的视野里。
高端餐饮品牌是如何跌落凡尘。今年7月,被誉为“自助餐中的劳斯莱斯”的金钱豹在内地的门店全线关停之外。此外,高端餐饮的另外两面旗帜,俏江南和湘鄂情,一个沦落到卖盒饭的境地,另外一个转型互联网失败。
潮汕牛肉火锅迎来倒闭潮。去年,潮汕牛肉火锅堪称年度最火爆的品类。去而今,潮汕牛肉火锅迎来大规模闭店潮,在一线城市阵亡率高达80%。
面对行业的洗牌以及激烈的竞争,到底什么样的品牌才是能够在市场上站得稳并走得远?又有哪些品牌值得购物中心引进?
3季度餐饮品牌榜TOP50
在2017三季度上榜的餐饮品牌TOP50中,依然是【星巴克】蝉联第一位。紧接着位列榜单2、3名的都是火锅品牌【呷哺呷哺】以及【新辣道鱼火锅】。而【新石器烤肉】、【避风塘】、【喜茶】、【沃歌斯】、【蜀大侠火锅】、【探鱼】、【莓兽】则占据了榜单的第4-10位。
(新兴品牌定义:2014年及以后进驻中国内地购物中心的品牌)
免费查看【2017年3季度餐饮品牌榜TOP50】品牌拓展选址联系方式、相关开店分布及其拓展计划,可进入winshangdata.com,或百度搜索“赢商大数据”
从整体榜单看,中式正餐与休闲餐饮占比最高,分别占了15和12席;而火锅和中式简餐组成第二梯队,分别上榜6席和5席;其他类型均在5家以下。另外,这次上榜的新兴新兴品牌共20家,占比高达40%,其中9家为2015年后创立的新品牌,可以看出,餐饮品牌更新换代的频率越来越快。
地方特色菜全国蔓延
注:本榜单中带有“NEW”表示2014年及以后进驻中国内地购物中心的新兴品牌
3季度中式正餐品牌上榜15家,涉及菜系越来越丰富,有西北菜、江浙菜、粤菜等代表菜系,另北京菜、徽菜首次上榜。主要特性有:
区域性菜系有实现全国蔓延的趋势
“西味东进,东味尚未西侵”,江浙菜还是主要在华东地区比较流行,如第31名的【桂满陇】门店分布在上海和南京,目前的选址目标也是华东区域。
地方经典名菜自带单品属性
易实现标准化管理,具备在新风口起飞的潜力。典型品牌如主打酸菜鱼的【太二老坛子酸菜鱼】、专营卤鹅的【日日香鹅肉饭店】。
重新解读情怀营销,提升用户消费体验
除产品创新外,越来越多餐饮品牌通过挖掘品牌故事,打造情怀化门店氛围,拉开与竞品的差距。如“重现南宋繁华”的【桂满陇】和“怀旧粤式酒楼做派”的【誉八仙】。
用三个卖点诠释“杭州范儿”
创立于2013年,是杭帮菜的代表之一,这家快时尚餐厅以“重现南宋繁华”为发展脉络,一店一个装修风格。
卖点1:纯真江南风,重现南宋杭州城
卖点2:主打有特色的杭帮菜
卖点3:传统民俗融合演绎,有船有景有故事
目前,桂满陇有近10家门店,都分布在上海和南京。接下来,它将继续在上海进行拓店计划。
图片来源/众郝创意咨询
一家吃早茶粤菜的“博物馆”
创立不到两年的新兴粤菜品牌,但是却以怀旧粤式酒楼风格,做古法的传统粤菜,成为上海一线网红餐厅。
仙气十足的“博物馆”,远洋珍宝、古董摆件全复原
布局上参照故宫版的“四进”格局,被称为早茶粤菜“博物院”
品牌定位中高端,人均消费200元起
目前,誉八仙在上海新天地、大悦城等购物中心开有门店,深圳华润万象天地店也在3季度亮相。
图片来源/上海新天地
深研特色产品,走精品路线
注:本榜单中带*年份为国外品牌进入中国时间,带有“NEW”表示2014年及以后进驻中国内地购物中心的新兴品牌
而在3季度TOP50中,休闲餐饮表现亮眼,共上榜12家,与今年前两个季度相比,上榜数量明显增加。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高收入群体规模不断上升,休闲已经成为社会的精神文化诉求,休闲消费与休闲产业也蓬勃发展。目前休闲餐饮市场现有企业3多万家,市场规模达到6000多亿元,预计到2020年休闲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5万亿元,未来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茶饮品牌:流行IP跨界、个性特色营销
在上榜的5家茶饮品牌中,【莓兽】将莓果饮品融入到魔幻场景中、【喜茶】在七夕时与杜蕾斯跨界合作等,提供了超出消费者预期的消费体验,得到热捧。
咖啡、面包甜点品牌:整体都趋向“精品”发展
【GREYBOX】主打冷萃咖啡、【MOMI & TOYS】专营日式可丽饼。这些品牌的门店集中在上海深圳,这与上海深圳的商业水平较高、新中产人士颇多、市场对创新品牌易接受等因素有关。
现象级排队店
创办于2012年,其原创的芝士奶盖茶成为现象级的存在
营造产品持续的新鲜感,结合季节,不断研发当季限定款水果茶
门店都超100㎡,标准店是以灰、白为主的中性极简风格
还推出了粉色店、黑金店、LAB店等主题店
店面之外,推出了雨伞、手机壳、卡套等周边产品,并尝试跨界联动
目前,喜茶已进驻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杭州等12个城市,门店数量近70家。10月20日,它在深圳壹方城推出了与独立设计师合作的“Heytea DP计划”首店,实现了又一颠覆。
图片来源/喜茶
155年历史的日本抹茶老字号
2013年,它登陆中国内地,首店开在上海环球港
店内环境是日式庭院风,强调“抹茶的新感觉体验”
发明了让茶叶温度和湿度能较好储存的茶柜。
辻利加速在中国市场开设分店,上海来福士广场、深圳华润万象天地、重庆新光天地店相继在3季度亮相,至此门店总数已超10家。2017年底,它将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继续拓展。
图片来源/辻利
多元、快时尚化成发展趋势
上榜火锅品牌共6家,其中【呷哺呷哺】、【新辣道鱼火锅】和【蜀大侠火锅】均位居榜单的TOP10,作为中国餐饮第一大品类,火锅品牌一直保持着热度。
火锅近几年营业额年增长率均在10%以上
随着90、00后成为消费主力,市场出现新一轮消费升级浪潮,火锅业态也出现了不同以往的发展特征,并逐步向多元、潮流、快时尚化发展。
上榜的6家品牌平均客单价约100元
着力快时尚餐厅性价比高的特性,用一流服务、别致装修等打造潮流化就餐环境,备受购物中心追崇。如【新辣道鱼火锅】借势网红“吾皇万睡”开设主题店,体验营销有效刺激了年轻人的“消费升级”。
新辣道鱼火锅
热衷跨界营销的火锅品牌
创立于2004年,以梭边鱼为主打,口味创新
热衷跨界营销,塑造年轻化的品牌形象
3季度,新辣道与漫画IP“吾皇万睡”进行合作,将全国100多家门店装修成了吾皇主题店,并推出“吾皇套餐”的鱼火锅周边产品。
目前,新辣道拥有近200家直营店,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西北三大区域。从2016年开始,其停止了对外加盟业务。2017年Q4,计划在华东、华北、西北地区拓展5家门店。
图片来源/新辣道鱼火锅
蜀大侠火锅
号称“在成都必吃的火锅”
门派产品是蜀大侠的特色之一
餐厅装修上体现了“大侠文化”
服务员语言和手语设计也利用了“江湖”元素
目前,成立不到两年的蜀大侠在全国已有近200家门店(包括加盟店),多集中在二线城市。现在,它正在开拓一线城市市场,2017年计划在北京、上海开10家门店。
图片来源/蜀大侠火锅
传统单品走精品发展路线,受资本青睐
TOP50中,中式简餐共有5家品牌上榜,其中,【桃园眷村】、【小恒水饺】、【七爷清汤腩】和【大弗兰】4家为新兴品牌。
聚力传统品类再升级,同时塑造专属特色。
如台湾概念小吃【桃园眷村】“把豆浆油条变成诗”;“藏身书房”的【和府捞面】则重新定义了中式面馆。
单品类的精品化发展
客单价比同品类餐厅高(约50元),吸引到了有消费力、对品质有追求、又愿意尝新的年轻消费者。
上榜品牌具备实现快速连锁化的特点
除明星陈小春主理的【七爷清汤腩】外,其他4家品牌都获得了巨额融资。在风投的加持下,【和府捞面】、【小恒水饺】和【大弗兰】未来一年计划拓店的数量都超过30家。
在书房里吃面
用自己另类的运营模式营造出“慢环境”
将中式书房与面馆结合,每家门店藏书约5000本
研发的“草本原汤”成为其核心竞争力
已获得A轮3000万、B轮5000万、C轮1亿元的融资
它4年时间在全国开出近90家门店,并计划在年底开到150家,其中,华南与华北是其重点发展区域。
图片来源/和府捞面
估值3亿的时尚水饺品牌
创立于2014年,年共获得三次融资,品牌估值3亿元
采用“线下实体店+线上外卖”的模式
门店设计明亮时尚,slogan是“吃饺子是件时尚的事”
目前,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小恒水饺在北京开出了35家店,进驻的购物中心有北京望京SOHO、东方新天地等。2017年,它计划要在北京开到100家店。
图片来源/小恒水饺
日韩料理/东南亚菜
菜品走创意路线
3季度,日韩料理和东南亚菜共有6家品牌上榜TOP50,其中4家为新兴品牌。
不断进行产品融合,打造创意菜品。
如日料【和民居食屋】打破传统日本居酒屋概念,建立适合宴聚的模式;【灰狗·潮泰意·餐厅】则在泰国菜中融入意式元素,进行菜品的另类打造。
上榜的日韩料理/东南亚菜拓店速度较慢。
不过,其选址目标多为一线城市A类购物中心,这与之新中产、潮流人士的客群定位不无关系。
日本多次票选第一的拉面品牌
与味千拉面、东京食尚等同属“领先集团”
已研发140多款不同口味的拉面,多款是得奖的明星产品
2014年,麺屋武蔵登陆中国内地,目前已有近10家门店,分布在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深圳金光华广场等标杆购物中心。接下来,它计划在一线城市优质购物中心继续拓店。
图片来源/上海来福士广场
灰狗·潮泰意·餐厅
泰国服装设计师创办的时尚泰国餐厅
融合意式元素的新派泰菜,2014年入驻中国内地
装潢采用的是简约现代、工厂设计风
菜品走泰式混搭西式的创意路线
客单价在150-200元之间,门店多开在时尚潮人的聚集地
目前在国内有5家门店,分别位于北京SKP、三里屯太古里和上海新天地、环贸iapm、静安嘉里中心。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披萨”、“轻食”二分天下
在3季度TOP50中,有4家西式简餐品牌上榜,分别是主打披萨的【乐凯撒比萨】、【速度披萨】以及国内轻食界老品牌【沃歌斯】、和【新元素】。
新开热门商圈的标配餐厅
除了季节性产品,它每年会换两次菜单。
为实现品牌延伸策略,今年与摩拜合作进行跨界营销,成立主题概念餐厅。
过去近20年,虽然一共才开出65家门店,但随着健康餐饮的流行,沃歌斯将加快门店扩张速度,拟年底前在一二线城市新开30家店。
图片来源/沃歌斯
3季度餐饮品牌榜TOP50总结
品牌更新率快,新老品牌互相制衡
上榜的50家品牌中,还是以成熟品牌为主,共30家上榜。但上榜的新兴品牌也有20家上榜,占比40%,且有8席排名较前。
休闲餐饮表现亮眼
总体而言,休闲餐饮的时尚感、健康化和善于整合流量,符合新中产阶级的消费新需求,因此上榜占比高。
渠道下沉二三线城市,求质不求量
从TOP50品牌未来一年的选址目标来看,由一线城市下沉到二三线城市的占比较高;拓展速度上,整体上并不追求“迅猛”,做好一家开一家、不盲目追求店面数量成为行业默认规则。
赢商大数据中心与汉博商业研究院联合发布
榜单意义:鼓励品牌推陈出新,监测品牌发展轨迹,预测零售行业演变新趋势
测评方法:结合品牌在赢商网数据库季度浏览数据、网络热词搜索数据、开店数量、已进驻城市等级、已进驻购物中心等级、品牌拓展活跃度、品牌创新力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测评。品牌排名越靠前,品牌综合实力越强,越受购物中心关注
数据采集时间:日-9月30日
数据支持:周娜、何桐先、曾碧云
榜单测评:林海彤、谢飞
报告撰写:林荣锋
专业支持:北京汉博商业研究院
专业支持:刘翠晓
榜单总控:黄静(微信号:hj11087)
未上榜品牌,除暂未达到我们的测评标准外,还可能存在如下原因:①未在赢商网上传品牌信息;②已在赢商网上传品牌信息,但相关数据因久未更新而无法采用,或品牌联系方式失效,我们无法核实。
特别声明:无论您是原文转载,还是将本榜单的TOP50排名作为素材运用到其他文章中,均请在您的文章开篇注明【榜单发布:商业地产云智库,数据来源:赢商大数据中心】。谢谢合作,违者必究
信息反馈:上榜品牌的各项信息采集于赢商网商务数据库和互联网,如有变动或纰漏,欢迎联系我们。微信号/手机:
来源:赢商网
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转载旨在分享不作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谢谢!投稿/合作/咨询 请联系97或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曾近火爆的餐饮品牌,是如何跌落凡尘的?曾近火爆的餐饮品牌,是如何跌落凡尘的?聚食汇百家号这些曾经站在风口和云端、红极一时的餐饮品牌一转眼跌落凡尘,究竟发生了什么?2013年是餐饮行业的分水岭,在反腐倡廉背景下,全年餐饮企业月倒闭率高达15%,首当其冲的就是高端餐饮市场。4年过去了,挣扎了多年的高端餐饮品牌大部分濒临灭绝,只有少部分转型成功,揭示了一个时代的变迁。7月4日,被誉为“自助餐中的劳斯莱斯”的金钱豹在北京的最后一家店关门停业,上海总部也人去楼空,遭到消费者、供应商、员工三方共同讨债,金钱豹狼狈收场。而高端餐饮的另外两面旗帜,俏江南和湘鄂情,一个沦落到卖盒饭的境地,另外一个转型互联网失败。国内高端餐饮的“扛把子”、行业内的“鲁菜盟主”净雅也关闭了最后一家门店。而上海家喻户晓的小南国却成功转型,摇身一变成为全球餐饮品牌投资经营集团。金钱豹停业折射出餐饮行业的巨变,旧世界的秩序已经被打破。在消费升级浪潮席卷而来的互联网时代,他们又如何重拾当年的荣耀?1金钱豹十多年前,花上二三百元的“巨款”,吃上一顿哈根达斯、澳洲大龙虾、鲍鱼、鱼翅随便吃的金钱豹自助餐,可谓是吃货们的终极梦想。1991年,金钱豹创始人袁昶平在台湾台中市开了第一家“金钱豹”。2003年,“金钱豹”正式进驻上海,首创“大型奢华自助餐厅”概念,迅速成了中国自助餐的鼻祖。之后8年高歌猛进,金钱豹被贴上了“最贵”、“最华贵”、“扶墙进,扶墙出”的标签,巅峰之时共有26家门店。然而紧接着的就是迎头痛击,2011年,金钱豹IPO失败,袁昶平将金钱豹卖给了欧洲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集团安佰深,15亿元人民币。2013年央视曝光“假鱼翅”事件让“金钱豹”的“高端”品牌形象大打折扣。2015年金钱豹以2.53亿港元“清仓大拍卖”给了嘉年华国际,4年身价跌了近6倍。2016年,金钱豹自助餐厅在全国的门店数量从29家锐减至13家。随后关店潮接踵而来,在2017年的半年时间内,12家门店消失,7月位于上海总部的最后一家金钱豹门店也关张了。自身经营不善、模式老化、跟不上市场需求…金钱豹衰败史几乎同时是中国餐饮行业的转型史,“金钱豹时代”的远去,昭示了互联网时代对餐饮业提出的新要求。2俏江南走精致豪奢路线的俏江南,被誉为餐饮界的“爱马仕”,可谓是高端餐饮界的标杆。俏江南由张兰创办于2000年,鼎盛时期销售额达10亿元,门店达到80家。2008年,俏江南引进鼎晖资本2亿元,并一度尝试在A股、H股上市,但均宣告失败。财务状况不佳的俏江南被迫在2014年“卖身”CVC,此后鼎晖资本撤离。俏江南被CVC接手后,经营管理没有起色,反而出现了门店扩张速度放缓,菜品、环境、服务下滑等问题。2015年,CVC因未如约向银团偿还1.4亿美元收购贷款而出局,俏江南被香港保华接手。2017年,俏江南长沙一分店被曝后厨脏乱差,创始人之子汪小菲发声指责CVC和保华接手俏江南后业绩下滑,伤害品牌。昔日定位高端的俏江南在几经沉浮之后已经日渐走下“神坛”。今年5月,重庆俏江南开始卖盒饭,每份套餐价格分别为26元和38元,此前北京、济南的俏江南也推出了盒饭业务。俏江南已经成为将二三线城市作为主战场、客单价不到百元的大众餐饮品牌。高端餐饮大势改变、股东之间纠纷不断、自身的管理不善,导致了俏江南品牌的衰败,而无论创始人、资方、银行,还是现在的经营方,所有人中没有一个是赢家。3湘鄂情作为“民间餐饮第一股”的湘鄂情创始于1994年,经过十多年发展成为国内高端餐饮业的代表。2009年“湘鄂情”成为中国第一家在国内A股上市的民营餐饮企业。2011年达到盈利峰值0.93亿元。随着三公消费收紧,2013年湘鄂情亏损额达5.64亿元。2014年湘鄂情尝试向互联网转型,更名为“中科云网”,但亏损仍达6.84亿元。为筹集偿债资金,2014年底,中科云网将“湘鄂情”系列商标以1亿元的价格转让给深圳市家家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同时,湘鄂情开启关店潮,2015年其北京16家门店中已有12家关闭。2016年,中科云网亏损5408万元。创始人孟凯则跑到澳大利亚做起了餐饮生意,由于国外餐饮业人力成本太高,经营困难,孟凯最近选择了回国回购“湘鄂情”商标,并打算靠着 “湘鄂情小馆”,“湘鄂情八大碗”发展大众餐饮东山再起。业内人士指出,湘鄂情的转型失败与该公司一系列病急乱投医的尝试有关,“文化影视、环保行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湘鄂情在转型之路上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几乎就是什么热门转什么。”4净雅净雅的三十年经历了从小小的包子铺,跃升为国内高端餐饮的“扛把子”、行业内的“鲁菜盟主”,又仿佛过山车般一夜亏损到接连多家分店,集团总经理泪洒行业大会请求支援。净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在山东威海成立,总资产曾超过18亿元,拥有22家全资控股公司,在山东、北京、辽宁、河南四省区拥有26家门店。2009年,净雅引入投资机构,于2011年正式递交中小板IPO申请,但却在2013年戛然而止。据悉,此次终止IPO,为净雅和顺峰主动撤回申请所致。业界认为,这正是其经营由盛转衰的反映。2012年12月,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全国高端餐饮走低,净雅在全国各门店的总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50%。创始人张永舵当年就决意转型,发展海鲜火锅、连锁快餐、网上商城等多种餐饮业态,甚至曾放低姿态,向大众餐饮靠拢,降低菜品价格,在店前摆摊卖包子。可是,转型并未带来转机,相反,2014年起关店、欠薪、股权债务纠纷的消息频出。2016年12月,净雅在北京关闭最后一家门店――五棵松店;2017年1月,净雅济南八一店暂停营业,全线关店退出济南。对于净雅衰落的原因,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其之前多依赖公务消费,市场压缩后又因为成本高、利润低等原因很难在品质上进行市场竞争,因而发展速度和节奏都无法与过去相比,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5小南国小南国集团创始于1987年,从最初只有四张小桌子的餐厅,逐发展为全球餐饮品牌投资经营集团,并于2012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年销售收入逾20亿人民币。在尝试高端餐饮转型的过程中,小南国也经历了品牌下沉的探索。同样是关闭直营门店,重新打造新品牌,小南国却最终扭转了亏损局面。2015年,小南国关闭12家门店,管理半径从25个城市收缩至16个城市。经历了转型之后的小南国,2016年全年营收突破20亿元,净利润从2015年亏损约9842万元跃升至盈利约3425万元。早从2013年餐饮市场陷入低谷起,小南国集团就全面开启“多元化的品牌经营者”的战略,先后创立了慧公馆、南小馆等自建品牌,围绕“上海特色”,将老上海的摩登风情作为品牌立足点,来打造产品和服务。自2014年开始,先后并购了Pokka Caf ,合作引进了俺的(Oreno)、Wolfgang Puck等国际一线餐饮大牌。在2016年,以俺的(Oreno)、Wolfgang Puck为代表的引进西餐品牌在实现收入8271万元,同比增长77.9%。行动早,不动根基,多元化品牌战略思路清晰,让小南国成为为数不多摆脱困境的高端餐饮品牌。据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八项规定”出台后,2013年的高档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降幅达40%-50%,此后几年一路走跌,高端餐饮业是五种餐饮业态(大众餐饮、快餐、老字号、高端餐饮、特色餐饮)中唯一下滑的一种。摆惯了“高大上”架子的俏江南、湘鄂情、净雅等高端餐饮企业们,短时间内很难转变自己的经营意识和手段,对接全新的消费群体。盲目地向大众化餐饮转型,一夜之间拉低了品牌形象和美誉度,不仅失去了既有消费,也不见得能够迅速赢得新消费群体的认可,加之餐饮行业租金高、人工成本高、原材料耗费高的现实,让降价策略往往最终落得赔本赚吆喝。依赖公务消费的高端餐饮倒下,淘汰的是不健康的商业形态,而不是高端餐饮。只要社会的阶层分化不断、消费升级的趋势不停,就存在需求高端餐饮的消费者。真正称得上高端的餐厅,也永远稀缺。但前提,是金钱豹们要真正理解“高端”的内涵。“高端”不等于“高价格”,而是真正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消费体验。高端餐饮企业要想涅重生,就要深入思考危机带来的警示,更深层次、更专业地完成“蜕变”。来源:餐谋长聊餐饮餐饮人都在关注的活动↓↓↓“ 阅读原文 ”立即报名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聚食汇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聚食汇餐饮管理软件,餐饮资讯分析专家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财发现:那些红极一时的高端餐饮品牌是如何跌落凡尘的?
小南国集团创始于1987年,从最初只有四张小桌子的餐厅,逐发展为全球餐饮品牌投资经营集团,并于2012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年销售收入逾20亿人民币。
在尝试高端餐饮转型的过程中,小南国也经历了品牌下沉的探索。同样是关闭直营门店,重新打造新品牌,小南国却最终扭转了亏损局面。
2015年,小南国关闭12家门店,管理半径从25个城市收缩至16个城市。经历了转型之后的小南国,2016年全年营收突破20亿元,净利润从2015年亏损约9842万元跃升至盈利约3425万元。
早从2013年餐饮市场陷入低谷起,小南国集团就全面开启“多元化的品牌经营者”的战略,先后创立了慧公馆、南小馆等自建品牌,围绕“上海特色”,将老上海的摩登风情作为品牌立足点,来打造产品和服务。
自2014年开始,先后并购了Pokka Café,合作引进了俺的(Oreno)、Wolfgang Puck等国际一线餐饮大牌。在2016年,以俺的(Oreno)、Wolfgang Puck为代表的引进西餐品牌在实现收入8271万元,同比增长77.9%。
行动早,不动根基,多元化品牌战略思路清晰,让小南国成为为数不多摆脱困境的高端餐饮品牌。
[责任编辑: 游苏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端餐饮品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