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几个合伙人做出个DEMO,然后融资去上市公司 普通合伙人吧

找几个合伙人做出个DEMO,然后融资去上市吧! - 星河漫步
找几个合伙人做出个DEMO,然后融资去上市吧!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源头,在《中国合伙人》播出之后,合伙人这个词忽然就火了,然后借着全民创业的风潮,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词,似乎不提几次合伙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在创业。而阿里巴巴的上市,更是为这个词添了好几把火,寻找合伙人几乎快成为了一门生意。登录一些创业论坛,看一些创业项目,完全看不懂小伙伴们的项目到底是想干嘛了,三言两语就结束了,但是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寻找合伙人,然后各种求沟通。内容大体是说自己有一个想法,现在想要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去实现,寻找一个技术合伙人来把DEME做出来,然后找产品合伙人去打磨产品,然后寻找营销合伙人去推广市场,最后再来个运营合伙人来做整体运营,然后就是融资,一年内做到几千万上亿美元的估值,最后就上市数钱了。最最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所有人都只有几个点的期权。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段子,在网上很流行。老王晚上想吃火锅了,于是打电话给朋友,对张三说晚上来吃火锅就差个底料,你过来顺带买来;对李四说晚上来吃火锅,就差点羊肉了,你过来顺带买来;后面几个朋友都讲差不多的话,电话打完了之后就烧了一锅开水坐等吃火锅。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都看过陈天桥空手套白狼的故事,故事说陈天桥代理完韩国游戏后没钱了,于是拿着一纸合同去借到了免费的服务器,又拿着租借服务器的合约得到了免费的宽带使用权。但是拜托桥哥空手套白狼之前,好歹也是投入了几十万美金才签下了游戏好吧。不得不说眼下国内的创业风潮非常的浮燥,在一些创业论坛上,动不动就能看到一年内上亿美元估值的项目,动不动就是我这个是未来,是趋势。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停下来,冷静的去想一想,我们创业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为了生活而创业,第二类是为了情怀而创业,第三类是一不留神就创业了。就好比扎克博格,本身天赋异禀,遇上了一对双胞胎,然后写了个程序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第二类创业者心中怀有一份改变世界的雄心,第三类创业者对技术或者对自己所爱的领域有一份近乎痴迷的热爱。然而第一类创业者,却多了份功利,于是我们就经常可以听到这类创业者话锋总离不开的三个词。合伙人、融资和上市。最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在创业,起初我对朋友的项目还挺感兴趣,但是越深入接触到后面越感觉不是那么回事。这位朋友想做一个地方门户,但是项目却一直没有进展,问他原因他告诉缺少一个可以帮他去做市场的人。一、合伙人你在哪里?这位朋友是个地方的公务员,拿着一份不错的薪水,但是却怀有一个互联网的梦想,希望可以在本地建立一个地方门户,凭借着自己的技术优势,迅速搭建了一个站点,但是却一直没有用户登陆,到现在也是一个幽灵站点。这个项目从建立到现在也有一年多的时间了,网站模板改了无数次,前前后后也投入了小几万块钱,但是却始终都没有任何的进展,朋友告诉我说他忙啊,天天要上班,很多事情要处理,没有时间去做市场推广,去宣传等等。我仔细看了一下他的网站,做为一个地方门户,分类实在太多,一个不到几万人的小城却拥有几乎所有门户网站都有的二十多个分类,论坛也有十几个版块,而且绝大多数分类都是空的,完全就是模板自带的分类,全是空链到主页。于是我给出了几个主意。1、精简网站分类,砍掉一些看起来高大上但是完全没有可操作性的版块,比如旅游啊摄影啊汽车啊,重点集中在地方资讯、城中商铺和学生这么几个受众人群多的分类上面。2、利用本地为数众多的网吧,先把网站的链接铺到当地数十家网吧的桌面上,先给流量的来源找个入口。3、制做一些有噱头的海报,先利用空余时间在城中宣传一段时间(这个城不大,半个小时就可以走完全城),很快大家就都知道有这么个网站了,然后利用学生爱自拍的心理先组织一场自拍活动,让学生动员朋友给他们评论投票。4、建立网站的官方公众号,自拍活动与网站同步进行。个人感觉在这样一个小城,其实最后也许公众号的价值会比网站还要大。5、反向操作,将网站的信息用报纸大小的纸张印刷出来,然后阶段性的发放到客家商铺里去,小城中人工作清闲,没有大城市那么严格的工作手则,而且小城中的居民对于报纸的接受度更高。在送免费报纸给他们打发时间的同时,在报纸上印上网站和公众号的图标。6、有偿征集线索,并将线索提供者的信息印在报纸上(当然不是真的报纸),增加用户与网站的互动性。这些宣传成本并不高,主要是一些体力活,小城并不大,工作时间也没那么长,几乎五点多就都下班了,完全有时间去做这些地推。朋友最初一听觉得有道理,大刀阔斧的修改,将十几个版块确到只剩五个板块,并将门户网站改成了轻门户。但是一切到此也就暂停了,砍掉版块后,一切都暂停不动了。网站上的链接空链的地方还是空链,BUG还是BUG,一问还是那个问题,没时间啊,缺少一个地推人员,我忙啊。好吧于是我就不说话了。最后折腾来折腾去,网站又经历了几次改变,最后又变成二十多个分类的大门户类型了。二、别老想着融资,创业不是件高大上的事几年前TVB出过一部电视剧,叫《珠光宝气》,我想大多数人都应该看过,那绝对是一个刺激人感观的商战故事,尤其是里面所有的吊丝都有过逆袭的桥段,最后一个穷小子在极短时间内成为一个大集团的CEO。也许是香港的商战剧太深入人心了,最近几年我也经常看到一些商业真人秀里,有一些特别穿越的人物出现,有些企图做女老板闺蜜的年轻人,有些觉得我就是天纵英才的人物出现。我们天天看新闻,谁谁谁又融了几千万美金,谁谁谁估值数十亿,媒体也天天报道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以前是创业者追求风投跑,现在是风投追着创业者跑,甚至出现了风投求着别人说你创业吧你创业吧我们给你钱的说法。在这里我不得不说,快别傻了,你要信你就等死吧。任何时候风投都不可能求着你创业,他们的钱也不是那么好拿的。那些风投劝着别人创业都是有特定背景的,他们要么是行业资深人士,要么是产品经理跟风投经常有接触,作为一介草根吊丝来说,千万别在做这种梦了。这就回到上面说的那个例子来说,朋友之所以一直希望找一个地推合伙人来帮他做市场,原因有二,一是他没足够的钱请人来做地推,二是他舍不得现在这份工作,不敢赌这一把。那些在创业论坛上,到处找合伙人的创业者,很多也是对自己的项目拿不准,所以希望寻找一些人来替自己分担分险。这话也许说的有些不好听,但是却是一个事实。寻找合伙人创业,肯定有一些是真的希望寻找伙伴的,但是混水摸鱼的也不少。这里就不得不说一说公司这一组织形式了,公司这种组织形式最初的出现,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分担风险,将创业的风险降至一个可控的高度。当然前提是投资者心里要对这个风险有个预期,是自愿分担的。所以劝一些创业路上,或者准备创业的伙伴们,在制定创业计划的时候,千万不要把融资当做必然选项,要有一个完全没有融资的计划。这两天某网媒发了一篇文章,说的是过去那些没有融资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做到上市的企业的故事。那些高大上的故事可以听一听,琢磨琢磨,但是最好不要套用到自己身上,认清楚自己的高度,制定一个自己能做到的计划,然后潜下心利用手头上的资源,认真打磨自己的产品。三、企业成为了一件商品,一件全世界最贵的奢侈品把上市当做梦想的创业者,大有人在,而且不少,有些人甚至于把上市当成为创业的最终目标。可是却忘了问自己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要上市?这里不得不说一件非常可怕的现实,那就是企业成为了一件商品,一件全世界最贵的奢侈品。这都是估值惹的祸,也是眼下很多企业虚报融资额的一个因素之一。随着互联网创业大潮的兴起,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他们创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做高企业的估值,然后把公司卖掉套现走人。公司盈不盈利这件对他们来说完全不重要,而且当你跟他谈盈利,他就跟你谈实例,谁不盈利是为了让公司更有价值,获得更多的市场。这些人美其名曰:连续创业者。于是“烧钱”这个词火了,创业再也不是比谁最能挣钱了,反而变成了谁最能烧钱,似乎烧得越多越证明自己有本事。于是乎可以看到企业烧光了钱后关门大吉,甚至还有创始人在微博叫卖公司的事情出现。百科上关于上市的定义是这样的:上市即首次公开募股,指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增发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上市是一个行为,而不是一个目的,是为了募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的工具,现在却变成了一种荣耀,甚至出现了“流血上市”的案例。阿里巴巴和窝窝上市,可以说是国内最典型的两个案例了,一个从美国资本市场豪取250多亿美金,迅速创造了一大批富豪,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IPO。另一个却是几次闹乌龙,最终也不过募集到了几千万美金,甚至还没有一些创业公司A轮拿得风投高,这里就不做细论了。忘掉那些高大上的故事吧,找几个合伙人做一个DEMO,然后融资去上市的梦想一想就好。您的位置:
找几个合伙人做出个DEMO,然后融资去上市吧!
作者: 艾瑞克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源头,在《中国合伙人》播出之后,合伙人这个词忽然就火了,然后借着全民创业的风潮,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词,似乎不提几次合伙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在创业。
  而阿里巴巴的上市,更是为这个词添了好几把火,寻找合伙人几乎快成为了一门生意。
  登录一些创业论坛,看一些创业项目,完全看不懂小伙伴们的项目到底是想干嘛了,三言两语就结束了,但是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寻找合伙人,然后各种求沟通。
  内容大体是说自己有一个想法,现在想要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去实现,寻找一个技术合伙人来把DEME做出来,然后找产品合伙人去打磨产品,然后寻找营销合伙人去推广市场,最后再来个运营合伙人来做整体运营,然后就是融资,一年内做到几千万上亿美元的估值,最后就上市数钱了。
  最最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所有人都只有几个点的期权。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段子,在网上很流行。
  老王晚上想吃火锅了,于是打电话给朋友,对张三说晚上来吃火锅就差个底料,你过来顺带买来;对李四说晚上来吃火锅,就差点羊肉了,你过来顺带买来;后面几个朋友都讲差不多的话,电话打完了之后就烧了一锅开水坐等吃火锅。
  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都看过陈天桥空手套白狼的故事,故事说陈天桥代理完韩国游戏后没钱了,于是拿着一纸合同去借到了免费的服务器,又拿着租借服务器的合约得到了免费的宽带使用权。但是拜托桥哥空手套白狼之前,好歹也是投入了几十万美金才签下了游戏好吧。
  不得不说眼下国内的创业风潮非常的浮燥,在一些创业论坛上,动不动就能看到一年内上亿美元估值的项目,动不动就是我这个是未来,是趋势。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停下来,冷静的去想一想,我们创业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为了生活而创业,第二类是为了情怀而创业,第三类是一不留神就创业了。就好比扎克博格,本身天赋异禀,遇上了一对双胞胎,然后写了个程序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第二类创业者心中怀有一份改变世界的雄心,第三类创业者对技术或者对自己所爱的领域有一份近乎痴迷的热爱。然而第一类创业者,却多了份功利,于是我们就经常可以听到这类创业者话锋总离不开的三个词。
  合伙人、融资和上市。
  最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在创业,起初我对朋友的项目还挺感兴趣,但是越深入接触到后面越感觉不是那么回事。这位朋友想做一个地方门户,但是项目却一直没有进展,问他原因他告诉缺少一个可以帮他去做市场的人。
  一、合伙人你在哪里?
  这位朋友是个地方的公务员,拿着一份不错的薪水,但是却怀有一个互联网的梦想,希望可以在本地建立一个地方门户,凭借着自己的技术优势,迅速搭建了一个站点,但是却一直没有用户登陆,到现在也是一个幽灵站点。
  这个项目从建立到现在也有一年多的时间了,网站模板改了无数次,前前后后也投入了小几万块钱,但是却始终都没有任何的进展,朋友告诉我说他忙啊,天天要上班,很多事情要处理,没有时间去做市场推广,去宣传等等。
  我仔细看了一下他的网站,做为一个地方门户,分类实在太多,一个不到几万人的小城却拥有几乎所有门户网站都有的二十多个分类,论坛也有十几个版块,而且绝大多数分类都是空的,完全就是模板自带的分类,全是空链到主页。
  于是我给出了几个主意。
  1、精简网站分类,砍掉一些看起来高大上但是完全没有可操作性的版块,比如旅游啊摄影啊汽车啊,重点集中在地方资讯、城中商铺和学生这么几个受众人群多的分类上面。
  2、利用本地为数众多的网吧,先把网站的链接铺到当地数十家网吧的桌面上,先给流量的来源找个入口。
  3、制做一些有噱头的海报,先利用空余时间在城中宣传一段时间(这个城不大,半个小时就可以走完全城),很快大家就都知道有这么个网站了,然后利用学生爱自拍的心理先组织一场自拍活动,让学生动员朋友给他们评论投票。
  4、建立网站的官方公众号,自拍活动与网站同步进行。个人感觉在这样一个小城,其实最后也许公众号的价值会比网站还要大。
  5、反向操作,将网站的信息用报纸大小的纸张印刷出来,然后阶段性的发放到客家商铺里去,小城中人工作清闲,没有大城市那么严格的工作手则,而且小城中的居民对于报纸的接受度更高。在送免费报纸给他们打发时间的同时,在报纸上印上网站和公众号的图标。
  6、有偿征集线索,并将线索提供者的信息印在报纸上(当然不是真的报纸),增加用户与网站的互动性。
  这些宣传成本并不高,主要是一些体力活,小城并不大,工作时间也没那么长,几乎五点多就都下班了,完全有时间去做这些地推。朋友最初一听觉得有道理,大刀阔斧的修改,将十几个版块确到只剩五个板块,并将门户网站改成了轻门户。
  但是一切到此也就暂停了,砍掉版块后,一切都暂停不动了。网站上的链接空链的地方还是空链,BUG还是BUG,一问还是那个问题,没时间啊,缺少一个地推人员,我忙啊。好吧于是我就不说话了。
  最后折腾来折腾去,网站又经历了几次改变,最后又变成二十多个分类的大门户类型了。
  二、别老想着融资,创业不是件高大上的事
  几年前TVB出过一部电视剧,叫《珠光宝气》,我想大多数人都应该看过,那绝对是一个刺激人感观的商战故事,尤其是里面所有的吊丝都有过逆袭的桥段,最后一个穷小子在极短时间内成为一个大集团的CEO。
  也许是香港的商战剧太深入人心了,最近几年我也经常看到一些商业真人秀里,有一些特别穿越的人物出现,有些企图做女老板闺蜜的年轻人,有些觉得我就是天纵英才的人物出现。
(转载请保留)
您刚刚看过
互联网的一些事,已超50万小伙伴关注!Nicko的记事本
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找几个合伙人做出个DEMO,然后融资去上市吧!
对那些经常找技术合伙人以及想成为技术合伙人的小伙伴看看这篇文章,建议想成为技术合伙人的小伙伴(特别是全职)看看这篇文章----&
& 曾经我在oschina上边看到一个兼职创业项目,当时以为是以费用计算,我就答应下来了,但是最后说的是以期权什么的(PS:当时我就不看好那个项目,什么都不明确,就想把facebook上边的搬下来,技术也是一坨屎),当时我是拒绝的,最后被那个项目创始人(创始人在深圳)说得不好拒绝了,我就来了一个软处理(不做事)以工作忙推迟掉这个创业项目,(当时创始人将期权协议都通过顺风快递到我这边的,我当时就是没签的,原封不动的给快递回去的)。
我最后对这次进行了一次总结:
1、不和技术合伙人谈钱的小伙伴基本上都是扯蛋的(创始人不投钱,亏了也没损失,尼玛想得多简单)
2、项目不明确就想创业的也是扯蛋的
3、没做过任何市场调查一股脑热创业项目也是扯蛋
--- 共有 6 条评论 ---
: 呵呵,共勉
: 你很明智。。我决定以后再也不接受任何人的创业邀请了。。 纯扯犊子 要么自己做 要么不做。
: 聊的时候就发觉是一个坑了,因为弄死不给你谈钱,就谈人生,谈理想的,我就一点事都没做的
: 之后发现是个坑?
: 呵呵,我最开始的初衷就是空闲时间捞点零花钱
计划之ABCD...Z
还缺写代码的吗?
这种情况建议直接拒绝。
如果接受又不做事,也是耽误大家时间的
这个文章很好,本来想找个时间写一下的,现在的创业太火,误导了很多的良民,我感觉是政府为了增加就业,减少社会矛盾盲目在推崇这种行为。却害了很多人啊。
--- 共有 1 条评论 ---
呵呵,现在在互联网+ 的风口,大家都想创业都把程序员当作免费劳动力的,给出所谓的期权,一点都不投入就可以赚钱了,这典型的空手套白狼,就算失败也不亏,多好啊(PS:很多小伙伴想创业,所以就成了这些空手套白狼的目标了,太容易中招了,创业失败了,程序员啥都没有,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说的真的很对
催化剂社区找几个合伙人做出个DEMO,然后融资去上市吧!【创丶业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3贴子:
找几个合伙人做出个DEMO,然后融资去上市吧!
注:转自联梦俱乐部:===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源头,在《中国合伙人》播出之后,合伙人这个词忽然就火了,然后借着全民创业的风潮,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词,似乎不提几次合伙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在创业。而阿里巴巴的上市,更是为这个词添了好几把火,寻找合伙人几乎快成为了一门生意。登录一些创业论坛,看一些创业项目,完全看不懂小伙伴们的项目到底是想干嘛了,三言两语就结束了,但是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寻找合伙人,然后各种求沟通。内容大体是说自己有一个想法,现在想要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去实现,寻找一个技术合伙人来把DEME做出来,然后找产品合伙人去打磨产品,然后寻找营销合伙人去推广市场,最后再来个运营合伙人来做整体运营,然后就是融资,一年内做到几千万上亿美元的估值,最后就上市数钱了。最最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所有人都只有几个点的期权。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段子,在网上很流行。老王晚上想吃火锅了,于是打电话给朋友,对张三说晚上来吃火锅就差个底料,你过来顺带买来;对李四说晚上来吃火锅,就差点羊肉了,你过来顺带买来;后面几个朋友都讲差不多的话,电话打完了之后就烧了一锅开水坐等吃火锅。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都看过陈天桥空手套白狼的故事,故事说陈天桥代理完韩国游戏后没钱了,于是拿着一纸合同去借到了免费的服务器,又拿着租借服务器的合约得到了免费的宽带使用权。但是拜托桥哥空手套白狼之前,好歹也是投入了几十万美金才签下了游戏好吧。不得不说眼下国内的创业风潮非常的浮燥,在一些创业论坛上,动不动就能看到一年内上亿美元估值的项目,动不动就是我这个是未来,是趋势。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停下来,冷静的去想一想,我们创业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为了生活而创业,第二类是为了情怀而创业,第三类是一不留神就创业了。就好比扎克博格,本身天赋异禀,遇上了一对双胞胎,然后写了个程序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第二类创业者心中怀有一份改变世界的雄心,第三类创业者对技术或者对自己所爱的领域有一份近乎痴迷的热爱。然而第一类创业者,却多了份功利,于是我们就经常可以听到这类创业者话锋总离不开的三个词。合伙人、融资和上市。最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在创业,起初我对朋友的项目还挺感兴趣,但是越深入接触到后面越感觉不是那么回事。这位朋友想做一个地方门户,但是项目却一直没有进展,问他原因他告诉缺少一个可以帮他去做市场的人。一、合伙人你在哪里?这位朋友是个地方的公务员,拿着一份不错的薪水,但是却怀有一个互联网的梦想,希望可以在本地建立一个地方门户,凭借着自己的技术优势,迅速搭建了一个站点,但是却一直没有用户登陆,到现在也是一个幽灵站点。这个项目从建立到现在也有一年多的时间了,网站模板改了无数次,前前后后也投入了小几万块钱,但是却始终都没有任何的进展,朋友告诉我说他忙啊,天天要上班,很多事情要处理,没有时间去做市场推广,去宣传等等。我仔细看了一下他的网站,做为一个地方门户,分类实在太多,一个不到几万人的小城却拥有几乎所有门户网站都有的二十多个分类,论坛也有十几个版块,而且绝大多数分类都是空的,完全就是模板自带的分类,全是空链到主页。于是我给出了几个主意。1、精简网站分类,砍掉一些看起来高大上但是完全没有可操作性的版块,比如旅游啊摄影啊汽车啊,重点集中在地方资讯、城中商铺和学生这么几个受众人群多的分类上面。2、利用本地为数众多的网吧,先把网站的链接铺到当地数十家网吧的桌面上,先给流量的来源找个入口。3、制做一些有噱头的海报,先利用空余时间在城中宣传一段时间(这个城不大,半个小时就可以走完全城),很快大家就都知道有这么个网站了,然后利用学生爱自拍的心理先组织一场自拍活动,让学生动员朋友给他们评论投票。4、建立网站的官方公众号,自拍活动与网站同步进行。个人感觉在这样一个小城,其实最后也许公众号的价值会比网站还要大。5、反向操作,将网站的信息用报纸大小的纸张印刷出来,然后阶段性的发放到客家商铺里去,小城中人工作清闲,没有大城市那么严格的工作手则,而且小城中的居民对于报纸的接受度更高。在送免费报纸给他们打发时间的同时,在报纸上印上网站和公众号的图标。6、有偿征集线索,并将线索提供者的信息印在报纸上(当然不是真的报纸),增加用户与网站的互动性。这些宣传成本并不高,主要是一些体力活,小城并不大,工作时间也没那么长,几乎五点多就都下班了,完全有时间去做这些地推。朋友最初一听觉得有道理,大刀阔斧的修改,将十几个版块确到只剩五个板块,并将门户网站改成了轻门户。但是一切到此也就暂停了,砍掉版块后,一切都暂停不动了。网站上的链接空链的地方还是空链,BUG还是BUG,一问还是那个问题,没时间啊,缺少一个地推人员,我忙啊。好吧于是我就不说话了。最后折腾来折腾去,网站又经历了几次改变,最后又变成二十多个分类的大门户类型了。二、别老想着融资,创业不是件高大上的事几年前TVB出过一部电视剧,叫《珠光宝气》,我想大多数人都应该看过,那绝对是一个刺激人感观的商战故事,尤其是里面所有的吊丝都有过逆袭的桥段,最后一个穷小子在极短时间内成为一个大集团的CEO。也许是香港的商战剧太深入人心了,最近几年我也经常看到一些商业真人秀里,有一些特别穿越的人物出现,有些企图做女老板闺蜜的年轻人,有些觉得我就是天纵英才的人物出现。我们天天看新闻,谁谁谁又融了几千万美金,谁谁谁估值数十亿,媒体也天天报道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以前是创业者追求风投跑,现在是风投追着创业者跑,甚至出现了风投求着别人说你创业吧你创业吧我们给你钱的说法。在这里我不得不说,快别傻了,你要信你就等死吧。任何时候风投都不可能求着你创业,他们的钱也不是那么好拿的。那些风投劝着别人创业都是有特定背景的,他们要么是行业资深人士,要么是产品经理跟风投经常有接触,作为一介草根吊丝来说,千万别在做这种梦了。这就回到上面说的那个例子来说,朋友之所以一直希望找一个地推合伙人来帮他做市场,原因有二,一是他没足够的钱请人来做地推,二是他舍不得现在这份工作,不敢赌这一把。那些在创业论坛上,到处找合伙人的创业者,很多也是对自己的项目拿不准,所以希望寻找一些人来替自己分担分险。这话也许说的有些不好听,但是却是一个事实。寻找合伙人创业,肯定有一些是真的希望寻找伙伴的,但是混水摸鱼的也不少。这里就不得不说一说公司这一组织形式了,公司这种组织形式最初的出现,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分担风险,将创业的风险降至一个可控的高度。当然前提是投资者心里要对这个风险有个预期,是自愿分担的。所以劝一些创业路上,或者准备创业的伙伴们,在制定创业计划的时候,千万不要把融资当做必然选项,要有一个完全没有融资的计划。这两天某网媒发了一篇文章,说的是过去那些没有融资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做到上市的企业的故事。那些高大上的故事可以听一听,琢磨琢磨,但是最好不要套用到自己身上,认清楚自己的高度,制定一个自己能做到的计划,然后潜下心利用手头上的资源,认真打磨自己的产品。三、企业成为了一件商品,一件全世界最贵的奢侈品把上市当做梦想的创业者,大有人在,而且不少,有些人甚至于把上市当成为创业的最终目标。可是却忘了问自己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要上市?这里不得不说一件非常可怕的现实,那就是企业成为了一件商品,一件全世界最贵的奢侈品。这都是估值惹的祸,也是眼下很多企业虚报融资额的一个因素之一。随着互联网创业大潮的兴起,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他们创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做高企业的估值,然后把公司卖掉套现走人。公司盈不盈利这件对他们来说完全不重要,而且当你跟他谈盈利,他就跟你谈实例,谁不盈利是为了让公司更有价值,获得更多的市场。这些人美其名曰:连续创业者。于是“烧钱”这个词火了,创业再也不是比谁最能挣钱了,反而变成了谁最能烧钱,似乎烧得越多越证明自己有本事。于是乎可以看到企业烧光了钱后关门大吉,甚至还有创始人在微博叫卖公司的事情出现。百科上关于上市的定义是这样的:上市即首次公开募股,指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增发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上市是一个行为,而不是一个目的,是为了募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的工具,现在却变成了一种荣耀,甚至出现了“流血上市”的案例。阿里巴巴和窝窝上市,可以说是国内最典型的两个案例了,一个从美国资本市场豪取250多亿美金,迅速创造了一大批富豪,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IPO。另一个却是几次闹乌龙,最终也不过募集到了几千万美金,甚至还没有一些创业公司A轮拿得风投高,这里就不做细论了。忘掉那些高大上的故事吧,找几个合伙人做一个DEMO,然后融资去上市的梦想一想就好。====
本人男32岁,身高178,出身黑龙江,五官端正无不良嗜好,现准备签证美国,由于出身小地方想走正常旅游签证的话,拒签可能性非常高,所以美国的律师建议走新婚旅行来签,现想找个志同道合的,单身女性也想去美国的一起办签证,如有意请联系,非诚勿扰
本人男32岁,身高178,出身黑龙江,五官端正无不良嗜好,现准备签证美国,由于出身小地方想走正常旅游签证的话,拒签可能性非常高,所以美国的律师建议走新婚旅行来签,现想找个志同道合的,单身女性也想去美国的一起办签证,如有意请联系,非诚勿扰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投融资合伙人招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