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厨政管理运用如何运用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创建多元化评价机制,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构建多元评价机制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的图书馆
构建多元评价机制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构建多元评价机制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51:52  来源: 信息员:  浏览次数:197
蛟河市天北九年制学校&&刘增岗 &&&&&&&&&&&&&&&&&&&&&&&&&&&&&&&&&&&&&(日) &&&&在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评价学生、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怎样定位新课标要求下的学生?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这个问题逐步凸显出来。我校吸收借鉴以往教改成功经验,摒弃以往不合理的评价方法,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评价进行了大胆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一、适应教育发展需要&&构建多元评价机制 &&&&建立新的评价体制适应时代的要求,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传统的评价过分强调学科知识体系,以测试为评价的唯一形式,忽视人文性,严重制约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运用。而教育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不断发展的活动过程,需要根据情况变化及时作出判断和决定,由此产生相应的教育评价。传统的评价体制必然被现代的教育体制所淘汰,必须建立一个适应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体制,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诱发广泛的兴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我校经过不断探索,初步建立了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多项评价内容;有学生、教师、家长等多方面人员参加;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定期评与不定期评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学生评价机制。基本实现了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手段与方式的多元化。 &&&&二、根据学生生活实际&&体现多元评价特点 &&&&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教育过程的一个环节,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发展需要目标,需要引导,需要激励。在实施多元性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多元性评价必须贴近学生实际。只有明确学生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才能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才能不断反思并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而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多元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多元性评价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未来,所以,了解学生现在的状态不是为了给学生下一个结论或是给学生排队,而是用于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多元性评价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这些目标显示了学生发展的方向,构成了评价的基本依据,我们确定的目标主要来自于国家法律法规和新课程标准,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2.多元性评价必须注重评价过程。学生的发展是一个成长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 &&&&多元性评价强调收集并保存表明学生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对这些资料的呈现和分析能够形成对学生发展变化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给予学生激励或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认识更为重要。他们在自评、互评和他评的过程中不断发扬长处,纠正不足,实现了发展、进步和提高的目标。 &&&&3.多元性评价必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学生的差异不仅指考试成绩的差异,还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不同特点。这使得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速度和轨迹不同,发展的目标也具有一定的个体性。多元性评价要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每一个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认真把握学生多元性评价的每一个环节。 &&&&4.多元性评价必须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多元性评价提倡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使得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 &&&&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完善多元化评价 &&&&开放式的多元化评价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由其他人代替。所以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历史与社会课可以通过创设合理的情境,再由学生自己思考、讨论,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达到这种新旧知识的整合。所以,我们要求教师要根据多元性评价体系要求设计课堂教学。 &&&&1.在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都应用在让学生自己讲,合作讨论、辩论等活动上,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角色由过去的课堂独裁者,变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 &&&&2.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新课程改革要求社、政学科要生活化,情境化。过去灌输书本知识的“空对空”模式应转变为设置合理的情境,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情境。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学生才有话好讲。 &&&&在课堂上教师努力创设情境,身边的社会情景在课堂上重现,引发学生“说”的欲望。把抽象的知识拉到身边的现实生活中,这无形中为学生搭建一个“梯子”,解决了学生的“困难”。 &&&&3.尽量消除人为设定的框框,发散学生的思维。课堂上尽可能设计灵活性问题,少给学生的思维设定框框,避免阻碍学生思维的发散。良好的设疑,加之教师的及时引导,给学生思维以自由,打破了框框,课堂就会呈现出绚丽的亮点,学生的回答也会凸显出个性魅力色彩。 &&&&所以我们平时上课时也尽量不要人为地给学生设定框框,在学生发表意见时,教师不提前“暴露”自己的立场,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这样学生才能讲出个性化的思想和语言来,从而体现出学生作为个体的独特性。 &&&&总之,从新课程的评价标准可以看出,学生评价更加关注问题解决能力、个人效率、思维技能及接受变革的意愿。学生评价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解放学生,将支持理念“工具理性”变“解放理性”,赋予学生真正的主体性,凸现学生在评价中的地位。世界各国在中小学课程价值方面达到共识——学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发展,符合了时代的要求。评价的目的不再是以甄别学生为主,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教育教学评价,在目的及根本上产生质的变化,有效地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服务。  &(原载《吉林教育督导》2008年第2期)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研究》
文章摘要:《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研究》开题报告
13:27:00 | by: 黄波 ]
《实施多元评价 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研究》开题报告 第一部分: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 &nb……
《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研究》开题报告
13:27:00 | by: 黄波 ]
《实施多元评价 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研究》开题报告 第一部分: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要解决的问题 &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社会需要的是多方面的人才.而评价改革则是造就这样人才的阶梯.学生、教师和学校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它强调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实实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动各学科课程的建设与发展目标,让评价真正为教学服务.这些基本理念代表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潮流. 我校是大武口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指定学校,加之学校地处市场附近,生源复杂,多数是特殊群体(个体、离异、留守、外来民工等)的家庭子女,这些学生在学习、行为习惯上或多或少存在问题,要想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评价的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实施多元化的评价,促进教师的评价意识,使每一个孩子得到不同程 度的发展. (二)要解决的问题 1.多元评价让学生做主
教师自身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还要对所有学生进行质性评价,一方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的班额偏大,仅依靠教师个人单薄的力量,难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多元评价属于过程性评价的一种,参与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将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的任务是对学生开展的评价进行指导,并对评价过程进行监控,采取抽查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必要时还可引入家长的参与.引导学生之间开展互评也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有时不易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通过同学的评价使学生本人能够发现自身的问题,学生之间的互评还起着监控、榜样的作用.多元评价放手让学生操作,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提升学生对自我、他人的责任意识,也有利于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
2.转变社会传统的评价观念
社会上的传统评价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质性评价的有效实施,要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质性评价更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张扬的个性.事实已经证明“高分低能”的学生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这被称为教育的四大支柱的是:1,学知(learning to know);2,学做(learning to do);3,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4,学会发展(learning to be).我们的教育必须是“全人教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为了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新课程“强调评价的民主化与人性化的发挥,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淡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关注学生的发展,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发展,还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让评价更趋人性化.当然,全社会接受这样观念需要一段时间,但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信最终会被社会所认同. 3.落实新课程的考试改革举措
事实上,新课程倡导灵活多样、开放的、动态的考试方式,对考试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无论从其功能和价值上,还是考试内容、考试方式,以及对考试结果的处理方面,都体现着与新课程所提倡的发展性评价相同的评价理念和工作思路”.在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新课程的考试改革是科学合理的,关键在实际中是否真正落实.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质性评价作为一种过程性评价并不是要否定量化的评价方法,二者应是互补的关系,“只有将质性的评价方法和量化的评价方法相结合,才可以有效地描述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也才能评定复杂的教育现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水平 目前,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教育各个方面的改革,如何在改革的过程中保证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各个国家非常关注的问题.为此,一些国家进行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探索,国际上也成立了这方面的专门研究机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经济合作组织负责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开展的第三次数学和科学成就比较研究(timss)、美国教育部所属的全国教育统计资料中心管理的教育进展评价(naep).国外主要的三大评价机构的评价关注的都是学生的全面素质与未来发展.在国内,很多地方对中小学教学评价进行了改革,我国上海地区有些学校还进行了“没有分数的教学”的试验.然而,中小学教学评价目前仍缺少系统的成熟经验,尤其是小学教学评价操作方面的经验更少. 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来看,我国当前的教育评价工作尚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仍未从“升学选拔的尺度”上完全转变过来,“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为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而评价”还没有真正成为大多数人的实践活动;第二,教育评价的基础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对学生个体素质的测评仍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对学生在非认知因素、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的测评,缺乏科学、有效的技术和手段;第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缺乏坚实的科学依据,操作性较差,而且体系过于庞杂,影响了教育评价的信度和效度.第四,教育评价作为一种专业化水平很高的工作,当前我国从事教育评价工作的人员无论是在专业素质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无法适应和满足日益深化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要求.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教育评价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因而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深远.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研究,将应用于各学科之中.通过研究,为学生差异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通过研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学习和创新的潜能,形成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通过研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提供有效的实践和成果,同时促进教师自身教育教学驾驭能力,增强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提高教育质量.理论价值:在教育教学中,怎样才能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孩子都有最大程度的发展,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新世纪学校新一轮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差异发展,在评价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习自信心,帮助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品格.利用形成的教学经验,为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提供理论支撑.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遵循的原则(一)理论依据1.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gardner)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倡导的评价思想与新课程中学生评价改革的方向相一致,并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而且,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建立的“学生观”“发展观”和“教育观”,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促使评价成为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 && 2.管理学理论 评价作为一种教育管理手段,是直接为学校教育管理目标服务.全面实施质性评价,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评价制度的改革,预示着对学生质量和教学质量的管理必然出现新的转折.我们认为,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学生管理,应该是一种以“发展评价”为核心的运行模式.这种运行模式将把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为一个整体,全面衡量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形成替代考试指挥棒作用的衡量标准;这种运行模式将能够调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监控等多种功能,从而达到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目的. &3.策略理论 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如何对学生进行质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将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4.新课程评价理论 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理论阐述到: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内在的发展动力,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例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行为观察和开放考试等.评价主体多元化.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专家等共同参与的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促进学生发展.关注发展过程.将过程中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使教师、学生和学校课程的发展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5.教育教学评价的相关理论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和考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学习过程与方法”都应该成为评价的内容.也就是说,对学生的考查,既要关注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因此,如何科学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遵循的原则 建构主义认为,在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就反映了学习的效果.因此,要坚持评价过程动态化原则、评价主体互动化原则、评价标准和内容多元化原则.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研究的原则有: 1.客观性原则.因为实施多元评价,目的在于给学生的“学”以客观价值判定.如果缺乏客观性,就会完全失去意义,导致错误的教学决策.贯彻客观性原则,首先做到评价标准客观,不带随意性;其次要做到评价方法客观,不带偶然性;第三要做到评价态度客观,不带主观性. 2.发展性原则.实施多元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动态发展.把学生的发展看成是一个生命整体的成长发展,并且既有内在的和谐性,又有外在能力的多样性以及身心发展的统一性.因此,评价应成为鼓励学生、促进教学的手段,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用主体的发展观实施评价. 3.整体性原则.实施多元评价,应树立全面观点,从学生发展的整体出发,进行多方面的评定,防止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以局部代替整体.贯彻整体性原则,一是要评价标准全面;二是把握主次,区分轻重.三是要把分数评价、等级评价和语言评价结合起来,以求全面地、准确地接近客观实际. 4.指导性原则.实施多元评价,应在指出学生的长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使被评价者能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前进.贯彻指导性原则,一是要明确实施质性评价的指导思想在于帮助学生改进学习;二是信息反馈要及时.三要重视形成性评价,起到及时矫正的作用.四是分析指导要切合实际,发扬优势,克服不足. 5.激励性原则.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新课程倡导课堂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激励性评价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树立自信心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激励性评价的尺度,不断给予学生成功的激励,同时评价也不能回避存在的问题.五、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1.外部条件:由于新课程的整合及新课标的实施,传统的评价方式已不适应教学的发展,严重束缚师生的教学行为,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建构科学的教学评价理念,更新教育评价观念迫在眉睫.此项课题的研究,源于教育,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间所涉及的教育理论、心理学知识,是新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理论,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现实性,教师易于接受,乐于实践是课题完成的充足条件. 2.有研究基础:我校已在课题负责人黄波的带领下,对“实施评价促进学生差异发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主要成果有: 以个性化的评价标准为指针,注重对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 以多样化的评价形式为手段,注重过程评价. 以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为核心:以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家长评、校领导评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3.内部条件:我校是大武口区属生源最大的一所学校,校园建设及硬件设施配备齐全.目前,学校已实现电视教学班班通网络系统,我们可借助先进的现代化网络手段捕捉新信息,了解外地的研究动态.我校注重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和指导,因此,每年征订各种教科研杂志20多种,我们将进一步搜集有关资料、购买有关教研的书籍,加强学习,做好理论准备,并且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经费保证来完成此项课题,以优化育人环境和教育模式,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提供有益尝试. 第二部分: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一、本课题研究所设计的主要概念的界定: 多元评价:指的是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有益的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评价主体等. 差异:指学生个体存在的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的不同层次. 二、课题的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 (一)理论假设 如果运用多元评价方式,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运用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策略,那么将有助于学生德育品质的培养,学习品质的培养,会进一步促成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和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助于学生成就意识的形成,使学生享受成功乐趣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且改变教师的评价方式.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形成适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的评价方法. 2.促进教师评价方式的转化. 3.促进学生差异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1.德育评价.
研究方法: (1)分年级确定主题,每学年又分两学期各有侧重,以行为养成教育、诚实做人、求学上进立志成才为重点. & (2)评价形式:a、每学期围绕主题至少做两件具体事或开展两次实践活动;b、日常行为评价侧重情感态度,采取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以下简称四评)四种方式并存的形式,其中教师评价为综合评价也即定性评价. 2.智育评价. & 研究方法: (1)学习情感、态度评价.主要从学习习惯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态度方面进行评价.
(2) 学习效果评价.以期末分层设置考卷,学生自愿申请考卷层次,结合实践性试卷考评结果进行评价.&& 3.特长评价.
研究方法: (1)特长(含创新)评价.至少有一项特长(爱好)或选取一项爱好进行培养.
(2)以“我最棒”为栏目,记录成长过程中的成功点滴,自我激励,培养自信心.
(3)汇总以教师定性评价和学生自评为重点的“四评”评价,在不同时段分别形成学生发展性评价学期、学年、终评报告单.以总计“阳光卡”张数的评价方式,学期末(学年末)参加“阳光好少年”的评比. 四、课题研究过程与子课题设计 (一)过程设计 l.准备阶段:(2008年8月――2009年2月) 1)2008年8月── 2008年10月, 进行教育评价理论学习;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进行有关资料的准备. 2)2008年11月──2009年2月,组织开题论证,修改完善课题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2009年3月──2011年2月) 1)2009年3月――2009年7月,课题初步实施阶段,开始调查研究,撰写调查分析报告. 2)2009年8月――2010年7月,全面实施课题研究.认真按照实施方案进行,并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反思、修正,不断改进. 3)2010年8月――2011年2月,对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优秀活动评价方案”、“优秀互评方式”、“优秀课堂教学评价案例”、“优秀考试形式”、“优秀考试题”、“优秀评语”、“学生发展档案评价方案设计”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3.总结阶段 2011年3月──2011年8月,完成课题总结报告. (二)确立子课题:分级形成实验成果,增加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可调控性,子课题大致分为:
1.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以学生德育品质的发展性评价为主体,涵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性评价.
2.学生学业发展性评价.以学生学习品质的养成性评价为主体,涵盖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
五、研究方法 1.观察法:行为表现是一个人的素质和潜能的外显.行为表现观察法最有利于实现多主体表现,行为表现观察法与成长记录是一个评价过程的两个侧面.运用观察法能够全面清晰地收集到真实的资料.教师实施质性评价时运用观察法要制定观察表,有目的地利用观察表来记录学习过程中学生知识技能获得和运用的情况、情感发展和变化的情况. 2.文献研究法:通过专题辅导、培训学习、参观访问等途径,自学有关评价方面的理论,经验总结等,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以指导课题研究. 3.行动研究法: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在群体动力学研究中首创的方法.它指由社会情境(教育情景)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所依赖背景的理解而进行的反思研究.”此课题参与研究的教师,将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采取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边行动边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中反思,”不断改进研究方法与研究形式. 4.经验总结法:在平时的研究过程中,根据研究的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总结实践经验,不断验证,修正提高,形成成果. 六、研究范围和对象:确定2007年秋季以来一至六年级中各年级的一至两个班为实验对象.采用个人申报,课题组审核的办法确定实验班级. 七、完成课题研究的措施 (一)组织保证 建立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成立实验课题组.实验课题组由学校领导干部和实验教师组成,在市、区教研员的指导下,由课题负责人主持进行具体实验研究工作. & 课题领导小组:&&&& 李& 嘉 &&黄& 波&& && 课题指导小组:&&& &李元功&& 王少元&& 植广宁&
课题负责人:&&&&&& 黄& 波 课题组成员:&&&&& &李& 嘉 &张小静&& 王& 静&& 洪洋霞& 扬香丽 参研人员:&&&&&&&&& 田& 芳(语文)&& 朱玉洁(语文) 阚会玲(语文)& &王& 敏(数学) 史迎君(美术)& &尚尔丽(音乐) 常爱霞(英语)&& 牛军元(信息技术) & (二)基本研究任务分工: 1.课题实施方案、研究报告撰写:黄波 2.各学科评价方案收集整理:张小静&
3.研究过程的资料收集、整理:全体研究成员 (三)管理保证 1.召开课题组会议,具体落实对方案的实施,定期召开课题组活动,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2.加强理论学习和具体操作的培训,组织参与研究的教师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文献资料,学习教育学,心理学. (四)经费保证 &本项实验研究经费以自筹为主,力争有关单位的资助,预计经费投入一万元,以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出版专辑和参加学术会议等需要. 八、研究的预期成果
1.《实施多元评价 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对策研究》研究报告. &&& &2.编辑出版典型案例、教学反思、论文集等. 3.课堂评价的光盘. 4.收集整理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或评价成长日记等.参考文献】 [1]&&& 叶澜著《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 瞿葆奎著《教育学文集?教育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3]&&& 刘志军著《关于教育评价方法论的思考教育研究》,1997 [4]&&& 陈玉琨著《中国高等教育评价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 [美] ellen weber著《有效的学生评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3年1月第1版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 [6]&&& 张行涛著《新世纪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6月 [7]&&& 李志红、王晓文主编《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新华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8]&&& 朱慕菊主编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 | | 编辑
《《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研究》》由“ainalio”分享发布,如因用户分享而无意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性化商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