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名的豆瓣音乐人人如何推广自己的豆瓣音乐人

搜索难?猎云网精品小推荐正式上线,你想要的都在这里:xiao.lieyunwang.com
换一换
12-19 10:00
12-18 18:00
12-18 12:00
12-18 11:00
12-18 10:00
03-30 11:41
03-23 12:29
03-22 17:20
03-21 16:26
03-21 12:08
12-19 09:58
12-18 20:46
12-18 20:37
12-18 19:56
12-18 19:50
12-18 19:28
12-18 17:32
12-18 17:23
12-18 17:13
12-18 17:06
12-18 16:50
12-18 16:35
12-18 16:21
12-18 16:09
12-18 16:11
12-18 15:42
12-18 15:34
12-18 15:30
12-18 15:20
12-18 14:36
12-18 13:58
12-18 13:43
12-18 12:03
12-18 11:57
12-18 11:50
12-18 11:46
12-18 11:28
12-18 11:20
12-18 10:33
12-18 10:39
& 科技讯版权所有音乐丨2015年上半年十个有趣的音乐人案例_独立文艺_传送门
音乐丨2015年上半年十个有趣的音乐人案例
有一句俗掉渣的话说,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说它坏,是因为,唱片市场的崩坏,让音乐人失去了一个比较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说它好,则是因为,音乐的流化加上渠道的碎片化,给一些有能力、有想法的音乐人提供了更多的发挥的空间。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这里挑选的十个音乐人案例,偏重于在有限资源下的突围和互联网思维的推广,排名不分前后左右忠奸。本文根据新音乐产业观察公众号创办人陈贤江等多篇文章编辑(微信号takoff)。毫无疑问,李志是独立音乐人自我经营的代表。他非常清楚自己想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坚持不懈地做,高标准严要求的做,所以,他可以从一个小众歌手一路开唱到北京工体馆,完成了99%的独立歌手做不到的事。当然,在不久前结束的所谓场馆级全国巡演中,作为合作方的乐童音乐和乐视音乐也帮忙争取到很多资源。而在这个过程中,个人认为最有趣的地方在于李志借助微博和视频所做的社会化社群营销——无论《逼哥夜话》还是“李马之争”,都是李志巩固歌迷群体的有效方式。李志教会我们的五件事李志是过去十年来,独立音乐人中的一个“奇迹”。这十年来,我们几乎没怎么见过李志的媒体报道,也不会在各种主流渠道看到跟他有关的内容,倒是能经常听到有身边的朋友谈论他或者推荐他的歌曲,念叨他的歌词。“我可是个男人,为什么打不起精神?”或者“干吧妹妹,你献给我的西班牙铅笔……”不久前,李志成功完成了他十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全国巡演,“看见2015”。乐童音乐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那么,这样一个极少出现在媒体上的小众歌手,是如何通过自我经营成功”突围“的呢?乐童合伙人郭小寒表达了自己的五点看法:1、李志如果是一个产品,他即是产品经理,又是营销总监,在唱片业瓦解的当下,他是小团队经营范本。新仔视角:在当下的大环境下,音乐人如果没有唱片/经纪公司的运营下,需要超强的自我经营能力才能有所成。2、众筹是在没有唱片公司担保的前提下的一种尝试,通过粉丝互动,往下游找出路。李志是整个音乐圈的中国众筹第一人,他2010年开始尝试做众筹,每次都非常成功。新仔视角:众筹的关健在于与粉丝的勾连,而李志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充分调动粉丝的积极性。3、他在自媒体平台都是跟粉丝互动,跟媒体很少来往,认真一个方向往前走就没问题,他也是比较“稳准狠”的。新仔视角:在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时代,与粉丝互动比媒体传播更重要。4、比别人更懂互联网,更知道粉丝的痛点,不是大范围撒网,而是有的放矢,这是我比较认同的一点。新仔视角:李志非常善于借助网络来“引导”粉丝的情绪。5、李志这十年一直在“撕比”,跟别人撕逼,也跟自己撕逼,不满口袋音乐、对抗乐评人、烧自己唱片、联合音乐人抵制虾米,等等,自己看不惯的事情就去反抗,而不是逼逼,这是比较有行动力的表现。新仔视角:最近李志又跟当红民谣新秀马頔掐上了,这是他直率个性的表现,对于独立音乐人来说,是需要这样一种个性,“个性”在国外音乐人中并不少见,只是中国人都太“乖”。成功的独立音乐人,都有一个共同点,明确的目标和围绕目标所建构的个人形象。程璧的成功也得益于此。相比很多面目模糊的独立音乐人,我们提到程璧,就可以很清晰的捕捉到她的个人特质和音乐个性。当然,程璧有自己特殊的资源(比如诗人群体),但有资源是一回事,知道怎么用又是另一回事。而程璧案中,我们看到,乐童音乐又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媒体渠道到全国巡演,给予全方位帮助。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新兴音乐平台对于独立音乐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渠道,因为它们更愿意投入资源来扶持新人,同时也会有很多创新玩法。给独立音乐人的五点建议前段时间一位独立音乐人来找新仔,聊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其间谈到一些独立音乐人如何经营的话题,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当然,这些建议主要是基于我多年来从事媒体工作看到的一些问题,未必就一定有道理,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建议一:不要盲目签厂牌对于独立音乐人来说,签厂牌有利有弊。有利的地方在于,独立音乐人毕竟势单力薄,如果能有合适的团队来为自己打理经纪事物、拓展推广渠道,当然是非常好的。但是,当下的唱片公司或厂牌,大多只是在利用现成的资源,不太能承担艺人的经纪和拓展,而一旦签入厂牌,艺人比如要受到厂牌的限制,所以在签厂牌之前一定要三思,一定要了解清楚自己要签的厂牌到底能不能为自己服务。建议二:要有明确自身定位“听众为什么要听我的歌?”我不知道独立音乐人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随着技术门槛的逐渐降低,市场上的独立音乐人越来越多。这个时候,需要独立音乐人来对自身的特点和个性进行明确的定位,然后基于这个定位去强化自身形象和作品的特色,这样才有可能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建议三:不要排斥“包装”音乐是一种个性化的产品。独立音乐人要想找到自己的听众,首先要让听众听到、看到自己的个性。“个性”怎么来?当然是靠包装。这里所谓的包装,并不是指那种毫无内容的罐头音乐,而是指在明确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基于个人的性格和作品的特色,借助一些视觉元素、图文影像为自己打造一个个性化的形象。建议四:学会有选择的利用渠道因为做过多年媒体,跟主流艺人和独立音乐人都有过大量的接触,发现如何挑选合适的媒体进行自我推广,对于音乐人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对于独立音乐人来说,媒体渠道和预算都非常有限,那么媒体怎么用、用那些媒体就非常重要。好在,这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独立音乐人可以更容易被一些垂直的新兴媒体所看重,这样的媒体对于独立音乐人来说就是比较好的推广渠道。建议五:立足于DIY这里说的DIY,不仅是音乐创作上的DIY,也包括产品开发和自我经营。当然,如果条件合适,独立音乐人仍然可以选择与唱片公司或经纪机构签约,由公司去帮忙经营,但个人认为,为了避免个人创作和发展受到制约,独立音乐人还是应该立足于DIY,在自己能主导个人发展和自我价值最大化的前提下去寻求合作,而不是从一开始就放弃自己对自己的主控权。吴莫愁是音乐跨界营销的典范。她的第一张专辑,基本上就是一张“营销唱片”典范,几乎所有歌曲都是品牌/活动营销作品,而吴莫愁也非常出色的扮演了一个营销介质的角色。吴莫愁跟虾米的合作也是继续扮演了一个“介质”的角色,借助自己的影响力,串联九零后、音乐作品和听众。这是一个有趣的九零后音乐社群营销的样板,而虾米从去年的郑钧项目开始,一直在力推这种用户参与内容生产/再造的模式,这个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用户在制造内容的同时又完成了对于艺人/作品的传播,打破了传统的阶段性营销模式。付费下载+电商支持实体销售+社交矩阵的推广+在线演唱会+歌迷互动,张学友跟腾讯的合作是在给传统唱片业的老将们一个信号:快来拥抱互联网吧。而这次QQ音乐为了跟张学友一起制造“案例”,可以说是投入了几乎所有腾讯能用的资源,对于以QQ音乐为代表的内地音乐平台,无论是版权方的压力、政策压力还是自身发展压力,这两年都会想方设法的尝试各种盈利模式,生死存亡也在此一举。歌神敲响新音乐生态的晨钟“音乐生态”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基于IP建立一套价值体系,体系中的各方都能从中受益,最重要的是,这套体系又能推动新IP的孵化,并最终完成一个良性循环。“音乐生态”之所以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就在于当下的音乐行业,从上游的IP生产到下游的IP消费,并没有形成一套良性循环。尤其是在IP消费的部分,作为IP最主要的使用者,数字音乐平台更多是在消耗既有的资源,还没有承担起IP价值开发的“责任”。为什么我要用“责任”一词?根据IFPI最新公布的数字音乐报告,中国的在线用户是6.5亿。按照QQ绿钻的标准,如果这些用户每人每个月花10元在音乐上,一个月就是65亿,一年就是780亿,这个数字对于音乐行业来说是非常可观的。现实当然不是这样。根据《2014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中国的数字音乐规模是440.7亿,但版权收益只有1.12亿。虽然1.12亿的数字只是音著协一家的数字,但实际数字也不会多到哪去。IFPI的报告管这叫“价值差距”,并称其核心是扭曲市场,破坏公平。“极大量的使用音乐,却无视应该支付给创作者和版权所有者的合理收入。”(摘自IFPI《2015数字音乐报告》)“价值差距”的恶劣结果是,版权人不能获得合理收入,于是也就失去了继续生产优质IP的积极性。缩小“价值差距”,正是版权最大的使用方——音乐平台必须承担的“责任”。可喜的是,国内各大平台已经正视这个问题,纷纷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并声称要构筑健康的音乐生态。比如豆瓣的“金羊毛计划”就是一个例子。而最早音乐付费解决办法(绿钻)的QQ音乐则一如既往的走在了行业前端。这次“歌神”张学友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宣布通过经由腾讯各渠道和京东的配合新专辑卖出10白金销量就是最好的证明。为了帮助“歌神”推广专辑,QQ音乐联合腾讯QQ空间和京东一起尝试了多渠道、多平台整合的一站式在线销售服务,效果令人满意。在这之后,QQ音乐还将与张学友继续秉承“互联网思维”进行合作,举办非售票演唱会,并通过“全民K歌”甄选合唱嘉宾,打通行业链条,从线上到线下,全方位拓展“歌神”的IP价值。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服务商,QQ空间的活跃用户高达6.54亿(腾讯数据),QQ音乐的月活跃用户高达3亿,如此庞大的用户群,让腾讯有条件也有义务去帮助音乐行业缩小“价值差距”。实际上,“十白金”这个数字本身就是“价值差距”的体现。仅仅在十年前,按照香港IFPI的标准,白金唱片的标准还是5万张起算,但在数字音乐的冲击下,唱片销售每况愈下,从2008年开始,白金唱片的标准降低到3万。就算是这样,唱片销量都很难达到白金销量。是时候改变这一趋势了,而改变者只能是数字音乐平台。《2015数字音乐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音乐销售,数字收入和实体收入已经持平,音乐销售正式进入数字驱动的时代。这次“歌神”的十白金成绩,可以视为敲响“新音乐生态”的晨钟,围绕互联网构筑新音乐生态链的进程将从此提速。至少从“歌神”的案例中,音乐版权人可以看到IP价值的体现,并推动他们继续生产优质IP。当然,以整合的网络生态链去促进唱片销售仅仅只是改变“价值差距”、构筑新音乐生态圈的一种方式,互联网公司有更多渠道和途径可以去尝试。仍然以QQ音乐为例,不久前,他们公布了一个计划,QQ音乐将开放技术接口和高品质曲库等优质音乐资产,连接更多终端,如传统电视、音响、车载甚至智能家居,让传统终端焕发新的生命力,重构音乐生态圈。这一切虽然只是开始,却预示着新音乐产业正在找到一条光明之路。而最近我们又欣喜的发现,这条探索之路又新添了十分亮眼的风景。QQ音乐独家合作伙伴YG娱乐旗下的人气组合BIGBANG,刚刚发行了一张迷你数字专辑,虽然只有两首歌,但是以5元的微价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卖出了将近30万张。在另一侧,立志于扶持新人的O2O音乐BATTLE节目《巅峰对决》推出的新星也受到了线上线下歌迷的欢迎,为音乐市场输送了最难能可贵的源头活水。也许晨钟敲响之后,我们已经依稀可以听到新音乐产业令人振奋的呼吸声。关注花粥挺长时间了,新仔前年办音乐节的时候还联系过她。不过,虽然她的歌曲在豆瓣上试听量非常高,也不时办一些小型巡演,但之前基本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直到豆瓣成立唱片公司大福唱片。大福和花粥的合作,可以视为音乐平台上游革命的试金石,相比虾米的《寻光集》,大福跟花粥的合作更加深入和全面,从专辑制作到国内外发行到宣传推广到30站的全国巡演,大福承担了一个唱片公司该做的所有事。音乐平台取代唱片公司,将会是大势所趋,但谁都没想到,第一个吃螃蟹而且还吃得那么彻底的的竟然是豆瓣。豆瓣成立唱片公司,改变独立音乐未来在海朋森一场“有组织有纪律”的巡演海报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兵马司(乐队签约厂牌)的logo,还有豆瓣音乐人和一个叫做“DFORCE”的logo。在这支新晋蹿红的成都独立乐队之外,我们更加好奇豆瓣音乐发展到今日,到底在鼓捣些什么事。近期新音乐产业观察深入豆瓣音乐人的腹地,与豆瓣音乐的核心层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偏北音乐”成立:艺人作品全球发行进入豆瓣位于将台路附近的办公楼,一眼能看到的是为两个重头产品开辟出的单独的区域。一个是豆瓣阅读团队,一个是豆瓣音乐人团队。这个有着十几个人的小团队已经逐渐从“豆瓣音乐”的概念中独立出来,致力去做的这款能够更加贴近音乐内容和音乐人本身的产品。“我们希望离这个行业更近一些,包括音乐内容和演出。豆瓣音乐在线上有经验和优势,但在线下缺少一些落地的部分。”豆瓣的元老级员工、豆瓣音乐主编许波说。可以看到,从2013年开始,豆瓣音乐人开始着力于主办一些线下活动。无论是“公告牌之外”系列小型演出,还是2014“阿比鹿音乐奖”的大阵容,都昭示着豆瓣已经不能满足于线上互联网纯社区的概念。“之前豆瓣音乐比较少地介入到和音乐人的直接沟通,只是搭建平台,让音乐人自己生长,保持一个相对的中立性。随着互联网发展和时代变化,很多独立音乐人在音乐上很强,但是对于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用法和关注程度会差一些 。现在的80、90后虽然是互联网重度用户,但是是专注的部分不同,音乐人有些对除音乐之外的周边事情或者不善于、或者不愿意去做。所以我们想保持独立性的基础上,再启动一些新的尝试,和有意愿的音乐人一起去实行。”豆瓣音乐负责人刘瑾说。在挑选“有意愿的音乐人”过程中他们注意到,虽然不排除个例,但是大部分做流行和民谣音乐的音乐人社交能力强一些,其他更小众音乐类型的音乐人有自己的小圈子,对于大众社交上不擅长也不愿意。豆瓣音乐人在推广这些“更加独立”的音乐人身上下了一些功夫,在2015年成立了成立了“偏北音乐文化有限公司”。它是豆瓣的注册子公司,旗下有专注于行使唱片公司职能的“大福唱片”和以数字版权业务为重点的“大福音乐”两个部分。拿前不久大福唱片与民谣音乐人花粥的合作为例,业务流程如下:大福唱片与花粥谈定合作意向——签订一张唱片约。其中大福唱片负责制作团队的选定、制作费用、录制唱片、商谈巡演等。如达成巡演合作意向,则召集巡演落地团队,负责巡演相关事务并提供一定资金支持。 大福音乐负责花粥这张唱片(上图)的全球数字音乐发行——数字上架到国内外所有平台,如虾米、网易云音乐、iTunes、Spotify、Amazon Music、Google Play等。基本说来,大福唱片与传统唱片公司做的工作没有什么差别,就是签约艺人并出版唱片。目前他们的签约音乐人有:腰 / 花粥 / MHP / 秘密行动 / nara / Soviet Pop / iimmune / Wanderlust / Late Troubles / 小老虎&SoulS 等,还在不断增加中。而大福音乐专注于数字音乐版权,将会在豆瓣音乐人开展“全球音乐发行计划”后,收入更多的数字音乐版权。“如果音乐人希望把他们音乐的整体数字版权交给我们,那么就包括海外和国内的宣传平台的上架与推广。我们会和音乐人合作,也会和小厂牌合作。无论音乐人是否签约公司,只要保有自己的数字音乐版权就可以合作。”刘瑾说,他如今是偏北音乐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与海朋森的合作:豆瓣负担所有成本海朋森乐队(上图),2015豆瓣阿比鹿音乐奖年度新人,目前正在进行首张专辑《我不要别的历史》的全国巡演,由大福音乐和兵马司联合呈现。谈到此次海朋森的巡演,则是另外一个情况。“我们和兵马司厂牌有一个比较密切的版权合作,是做了之前他们几十张专辑的独家数字版权代理。我们会给他们一定的预付或者保底资金,之后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获得的收益还会和原始版权去分成。但是他们的海外版权我们没有代理。至于乐队巡演,我们会和兵马司进行商议,在合约基础上由他们推选出乐队来交给我们做演出或者巡演,我们就会负责整个巡演的策划和执行。”刘瑾回答。豆瓣原本很少做落地的事情,会担心人手不足或没有经验,所以多数时候选择不做。“所以这也是我们单独建立‘偏北音乐公司’的一个原因,因为做事的方式可能会和豆瓣有一些不同之处。真正的巡演感觉还好,因为之前的积累和livehouse有联系(豆瓣同城票务),加上豆瓣品牌的亲切感,当地负责人都愿意配合,也是大家都获益的事情。我们是派出了一个类似于roadie(巡演经理)角色的同事,一路负责乐队的吃穿住行。海朋森则是请了XP的调音师小龙兼顾乐队事务和调音。由此我们可能会希望借助这些事情搞一个roadie培训班,因为想巡演的乐队很多,但是能帮他们做的人并不是很多。有三四个人能够带一个乐队巡演,就会很理想。这个模式比之前想到的人力物力都要消耗的小。”刘瑾解释。说到目前和巡演息息相关的售票业务,刘瑾表示“不介意使用第三方票务出口”。因为“豆瓣同城”是另一条产品线,基本是有资质的演出机构提交申请,合格就可以通过,并不是服务于大型演出的。但是中小演出的整体市场容量太小,所以产品团队缩减得比较小,只是维持运营。巡演的票务由其他平台售卖,看起来他们并不是很担心。而作为海朋森乐队的签约公司,兵马司唱片乐队经纪人樊晏表示,豆瓣音乐人和兵马司的合作,很大程度上都是双赢的局面。“他们能令我们的艺人得到更好的推广,豆瓣平台能够触及的媒体资源是我们不能企及的。巡演的宣传效果也是比较良好的。比如定场地、交通、酒店都不用我们操心,他们还会cover掉几乎全部的费用,令艺人巡演的风险小了很多。”“偏北”的未来:改变独立音乐无论如何,未来的豆瓣音乐人产品会更独立。豆瓣音乐目前有三个组成版块——条目(资料库)、 电台(靠算法推荐)、音乐人(受众相对较小)。豆瓣音乐人将会是“豆瓣阅读”和“豆瓣读书”之前的关系,会有一个前台的站点,延续社区+平台的互联网属性,但是在算法推荐的基础上会做得有运营一些,比如编辑推荐。在后端,豆瓣音乐人想把版权的模式搞好,完成生产-制作-发行-宣传(做演出)的链条。要么跟专辑发行相关,要么是自身具有媒体属性的演出,不以挣钱为目的。“‘偏北音乐’是豆瓣的全资子公司,也有一个多年的计划。不只是’试验’,更像是’事业’。它是想的还挺长远的一件事,不是昙花一现的项目。”许波最后补充道。他的另一个头衔是“偏北音乐文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美国著名的“西南偏南”(South By Southwest)音乐节举办的可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音乐盛典,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上千万的音乐人和乐队报名参加。所有大小唱片公司及媒体都会派代表到场,在一千多场演出之间奔波。很多还没有被签约的乐队,也希望能借他们在SXSW的演出,吸引媒体和唱片公司的注意力。也许豆瓣的“偏北”音乐公司也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在北京偏北的酒仙桥地区,悄然改变中国独立音乐人的现状与未来。又提到新仔前年办音乐节的事情,当时压轴的便是好妹妹乐队,音乐节现场,新仔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表演过程中,他们几乎全程跟歌迷互动,这便是他们走红的重要原因。他们特别善于与歌迷互动,无论是现场还是线上。他们也很乐于尝试各种新兴媒介来推广自己。他们是微视红人、在网易云音乐开电台、用YY直播,在京东上众筹,他们还很会制造病毒,今年上半年他们的演唱会海报成为一个病毒图片营销案例,被各种模仿。好妹妹乐队证明了一点,生存在这个时代,如果要自我经营,独立音乐人没有点网感是万万不行的。有一天,我问身边的九零后朋友,最近哪些新人比较火。一位小朋友说,陈粒挺火的。那么,陈粒有多火?数据说话,她在虾米上的艺人电台点播量超过2000万,个人第一张专辑的点播量则超过800万。陈粒在虾米上的热门作品最高是超过500万,另有六首歌过百万。要知道,陈粒是一个号称“不签经纪约,不签唱片约,不参加选秀节目”的异数,她的歌曲也并不太主流,那么她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呢?新仔是咨询了一些业内朋友,并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不过,从大家的说法中,大概能看出,她跟李志一样,是一个自带话题的艺人。她大方出柜,她让歌迷们喊她老公,她有意无意地唱得像王菲,种种话题带动了她略带个性的作品的传播。十年前,火星电台凭借包办周迅两张专辑而声名大噪,但十年后他们才以组合的形式正式抛头露面。这一次他们选择了绕开传统渠道来做推广,所以选择社会化营销、自媒体、知乎。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尤其是MV,采用了创新的手法,而对于很多作品非大众喜闻乐见的音乐人来说,如何以合适的新媒体渠道来做推广,火星电台可以作为一个参考。火星电台:我们要证明流行音乐可以更好玩火星电台(后排中间两人)和陈奕迅等缘分就是那么奇妙。十年前,我第一份工作,《当代歌坛》驻京记者,最初的几个专访里,就有一个叫“火星电台”的组合,成员是曾宇和黄少峰(以下简称黄少)。那会儿他俩都还很年轻,名不见经传,却已经是周迅的制作人,包办了周公子的全部两张专辑。十年来,“火星电台”一度淡出歌坛,曾宇和黄少峰各自前行,如今两人决定重装上阵,专访的任务,又落在我肩上。十年过尽,两人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曾宇一如既往的腼腆,只是因为做唱片公司等经历,平添了诸多感悟和谈资,而黄少则仍然像十年前那般随性和直接,除了头发长了点,从外表和谈吐你不会猜到他已经是孩子的爹。但是,其实两人在过去十年里有过太多故事,曾宇说他俩曾经对“火星电台”死过心,黄少说,是曾宇和王学兵把我从绝望中拽回来的。曾宇:其实我们死过心“说真的,对于火星电台,我俩曾经死过心,断过念想。”曾宇不紧不慢地说着,眼神平静而淡然。作为唱片公司的老板,他十分清楚过去十年来音乐行业的变化,而火星电台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这一变化的“牺牲品”。“2006、07年前后,我们已经帮周迅做完第二张唱片,刚开始接了不少活儿,但是就在那个时候,中国的音乐行业急转直下,我们也受到了影响。像周迅的唱片,唱片公司还会投入几十万制作成本,后来唱片公司的预算越来越少,越来越不够我们制作整张唱片。到最后,我们连活儿就接不到了。”曾宇回忆说。2005年,是中国传统唱片行业一落千丈的开始。那一年,彩铃一响,黄金万两;那一年,刚离开华纳不久的宋柯宣布中国流行音乐进入“单曲时代”;那一年,火星电台帮周迅制作了专辑《偶遇》,几乎成为他们最后的“代表作”——他们跟大牌艺人合作的这一茬直到2014年才借由陈奕迅的双张专辑《rice & shine》接上。在缺活儿的那几年,曾宇选择成为摇滚乐队的吉他手和唱片公司老板,黄少则陷入了人生的迷惘期。“最初的三年,对我来说就是醉生梦死的三年,每天混酒吧,各种玩儿。”黄少说,“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还离了婚,我觉得那会儿就是我人生的最低谷,什么事都做过,就差没自杀了。”尽管如此,黄少在那几年断断续续地有过一些工作,还曾打算做艺人,组自己乐队。但无论如何,“火星电台”已经名存实亡了。“其实就是解散了,我俩都很清楚,而且已经死心了,都不再想这事了。”曾宇说。黄少峰:曾宇和王学兵把我拽了回来如前所述,在火星电台名存实亡的日子里,曾宇和黄少都没有离开音乐,这也成为两人日后重聚的基础。2006年,曾宇创办了飞行者唱片,却没有把“火星电台”签入旗下。曾宇解释说,他希望“飞行者”是一个纯粹的摇滚厂牌,而“火星电台”则比较天马行空,追求流行和好玩的契合。做唱片公司,让曾宇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让他能更理性的看待“艺人”身份的发展。“做了唱片公司才知道,但黄少却陷入了不可自拔的“迷惘”,一直没有办法调整好自己的工作状态,无论是艺人还是乐队,都只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干着。直到有一天,王学兵莫名其妙的找上门来,事情才似乎有了转机。“王先生把我拽了回来。”黄少笑着说。“我俩之前都不认识,他通过一个共同的朋友介绍找到我,让我帮他做歌,我俩一拍即合。我刚开始说不要钱,他说不行,该给的还是得给,而且我的想法他都特别认可。于是就有了微电影《坚定的锡兵》那次合作。后来我俩还一起做了工作室,能碰到这么志同道合的朋友特别难得。”此外,曾宇在火星电台的重组中也发挥了关键作用。黄少回忆说,有一天晚上,曾宇开车送他回家,一路上跟他说了很多想法,他终于意识到,他跟曾宇才是最合适的。“黄少之前的乐队,乐手都是行业内顶尖的乐手,但我觉得那种形式束缚了他的才华。”曾宇说。“确实,曾宇的编曲给我很多想象的空间。而且,他做唱片公司之后,能帮我把握很多事情了。”黄少补充道,“我以前写歌词都是一遍过,不改!但曾宇说服了我,要理性看待创作。”火星电台:我们要证明流行音乐可以更好玩!2012年,我的一位朋友偷摸着告诉我,火星电台会跟陈奕迅合作。那一刻,我意识到,火星电台要回来了。在我看来,火星电台是过去十年来,内地最有意思的一个制作人组合。无论是给周迅制作,还是早已销声匿迹的美眉组合制作,火星电台都能在流行和有趣之间找到一个平衡。个人印象特别深的是他们为美眉组合制作的专辑《怕什么》。现在回去重温一遍,再比较当下这些青春偶像,你会发现火星电台是那么不同寻常却又绝非高不可攀。“我这几年一直在研究电子音乐,我希望能把流行音乐做得更好玩,而不只是神曲或舞曲。”说到火星电台重组后的想法,曾宇不经意地流露出了自己的野心。这大概就是两人虽然死过心,但终究放不下“火星电台”的原因之一,黄少也说,他们希望音乐不只是某一种形态或风格,火星电台应该有更多的可能性。火星电台的新歌《ZOO》就证明了其中的一种可能性,电子舞曲。这首跟DJ Mickey合作的歌曲可能是火星电台有史以来最电的一首歌。这首歌的MV更是相当的“飞”,由VJ Hi Banana带来的完全虚拟化的视觉冲击让火星电台的回归第一炮打得格外“高冷”。不过,纯粹的电子音乐并不是火星电台的目标,他们对于温暖的传统乐器仍然情有独钟。黄少说,火星电台给陈奕迅写的《愚人快乐》才是火星电台标志性的东西,曾宇说,未来的作品仍然会有很多真实乐器做铺垫,“甚至有可能是不插电的。”除了音乐创作上的可能性,火星电台也期待着事业上的各种可能性。“朋友们经常问我们,你们是要做制作人还是艺人?我说我们为什么不能像蔡健雅和陈珊妮那样,又唱歌又帮其他人制作?”黄少“愤愤不平”的说。而作为唱片公司公司老板的曾宇则对于艺人规划看得很清楚,他希望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今年先发行一张唱片,然后在一些小的Livehouse试着做一些演出,一步步走起来。有一些事情是他们坚决不会去做的,比如借翻唱他们给周迅、徐静蕾、陈奕迅写的歌去演出。“这事我绝对不干。火星电台一定会有自己坚持的底线,不会为了演出而演出。”黄少再三强调。2015年3月,杭盖乐队召开发布会,宣布签约主流公司天浩盛世,成为近年来少有的挤进主流圈的摇滚乐队。杭盖签约天浩盛世,契机是,他们获得了《中国好歌曲》的冠军。对于像杭盖这样的乐队而言,借助电视选秀跻身主流市场,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这几年,宋冬野、莫西子诗、杭盖等小众音乐人先后靠选秀节目“上位”,从某种程度上说,音乐选秀节目的火爆,促进了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融合,也加快了音乐行业的回暖。杭盖乐队:音乐行业的竞争将会更激烈梅开二度,一个在足球比赛中常用的词,指一位球员在一场比赛打入两球。杭盖乐队最近的遭遇,用梅开二度来形容再好不过,分别在阿比鹿音乐奖和《中国好歌曲》第二季上开花结果,好不欢畅。世界音乐(World Music)是人们对杭盖乐队最基本的认知和标签。所谓世界音乐,是基于西方流行文化核心价值前提下发明出的一个对其它地域、民族、国家本土音乐的总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世界音乐”的标签,让中国乐队更容易走出去。比如,过去这些年来,杭盖乐队就先后受邀参与了多个国外的大型音乐节,并在国外举办过几次巡演。除了杭盖乐队,大忘杠、阿基耐、龙神道等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乐队也颇受国外听众的喜爱。对于中国摇滚乐队来说,这不啻为一种启示——作为一种舶来品,摇滚乐从音乐类型到天然带有鲜明的西方文化基因,但是,全盘西化显然是没有竞争力的,只有让摇滚乐扎根于脚下这片土壤,它才能焕发勃勃生机。这次杭盖乐队获得《中国好歌曲》第二季的冠军充分说明了这点。当然,这也得益于杭盖拥有丰富的演出的演出经验,这个经验的积累不仅来自国内外音乐节、LiveHouse、剧场,还包括有大量晚会、电视节目的出场,换言之,杭盖乐队是国内少有的穿梭于各形式舞台的乐队。总之,通过他们的视角,我们将观察到一个“与众不同”音乐生态与现状。请大家往下看。新音乐产业观察:首先恭喜你们获得《中国好歌曲》第二季的冠军,感觉怎么样?杭盖乐队:感觉非常好啊!现在成为周围朋友们关注的焦点,对于很多蒙古人而言意义非凡,对于他们来说杭盖又一次的把民族的文化托起在这么好的平台上展示出来。新音乐产业观察:还得继续恭喜,这次阿比鹿音乐奖,你们获得“轻音乐|原声|世界音乐”类年度音乐人及最受欢迎音乐人奖,又拿奖了,感觉怎么样?怎么看这两个奖?怎么看待这两个奖对乐队产生的影响?杭盖乐队:获得这两个荣誉对我们而言很重要,对于阿比鹿奖与好歌曲我认为没有意义比较,奖项更能代表的是对于这一领域更专业的评判,当然每个奖项也有他的倾向和独特的判断,我们在还没有决出好歌曲冠军就认定即便获奖也只是对我们音乐的肯定。新音乐产业观察:一直觉得喜欢杭盖音乐的人,应该不像一般摇滚乐队那样,比较固定于一个群体或一个年龄段上,换言之,往前走一步(更主流化)会更具有优势。那乐对队的未来有什么规划和想法,可以和大家分享吗?杭盖乐队:杭盖的音乐魅力就在于此,他是适合任何年龄或任何类型的人群,因为杭盖的声音是源于自然的声音,是来自血脉的带有血性的。对于下一步单纯从音乐上说会有很多的计划,都是我们希望不断去完成的,其实已经有了很多方向,但是目前还是需要时间去完成,时间总是很有限。新音乐产业观察:杭盖的经历,相对于国内其他乐队而言,还是很丰富的,有海外巡演和音乐节的经验,也有国内音乐类电视节目的经验,还有杭盖音乐节,国内的音乐公司相比也接触过一些,那么你们队目前国内的音乐产业环境怎么看?杭盖乐队:国内的音乐产业在迎来的是大发展和真正的市场化,音乐环境会更自由,竞争也会更激烈,更注重现场,虽然习总书记的反腐对于演出市场有很大冲击,但我认为这其实并不是冲击反而是好事,市场得到了自然调整,更趋于向真正的市场化发展。
新音乐产业观察:中国做世界音乐的乐队、音乐家里,你们对谁比较感冒?或者范围也可以再广一些讲。杭盖乐队:其实中国有太多非常好的世界音乐领域的艺术家,首先应该提到朱哲琴老师,她的专辑《阿姐鼓》应该是一个中国世界音乐的开端。当代的很多艺术家比如:马木尔、山人、安达、九宝、Horse Radio、刀郎木卡姆……非常多,因为我们每年做杭盖音乐节,所以对这个领域非常了解……此外,还比较喜欢蒙古症和宋雨喆的大忘杠乐队,他们是最独特的走在民族与实验之间的音乐。
新音乐产业观察:乐队现在如何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杭盖乐队:马不停蹄来形容比较合适,因为今年要有个大制作就是新专辑,所以演出与制作紧密相连,国内为都有演出,也要制作自己的杭盖音乐节今年会落地内蒙古最美的一些地方。七年前,新仔的一位朋友曾经做过一篇报道,报道中以“穷摇一代”来概括痛仰等乐队。七年后,“穷摇”变“富摇”,痛仰天价签约摩登天空。当然,这是他们应得的,痛仰是过去几年来自我经营最出色的摇滚乐队之一,音乐上他们成功转型,他们每年坚持巡演,培养了大批忠实粉丝,成为各大音乐节争抢的压轴。话说回来,这一切的起点,还是在“转型”,痛仰的“转型”堪称中国摇滚乐队转型的教科书。没有“一直往南方开”,也不会有现在的痛仰。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独立文艺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独立文艺 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虾米音乐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