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几张浮山中学紫百合花岗岩的图片感谢

人民英雄纪念碑鲜为人知的故事
我的图书馆
人民英雄纪念碑鲜为人知的故事
人民英雄纪念碑鲜为人知的故事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王 婷 编辑: 毛昌伟
  纪念碑浮雕《百万雄师渡长江》初拟画稿线描图。
  当年纪念碑浮雕创作室内景。
  当年加工碑心大石料的场所。
  今年五一节的北京画院美术馆格外热闹,正在这里举行的“开篇大作——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50周年纪念展”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来客。在络绎不绝的观众中,有不少是当年参与纪念碑设计、建设的艺术家、设计者、石工等历史见证人。
  50年后再聚首,历史见证人有着与旁人不同的感触。年近80的陈淑光说:“当年我们从各地被挑选出来聚在一起接受培训,记得范文澜还给我们上过近代史课,年轻人一起下乡体验过生活,那些日子我永远铭记。”陈淑光的叙述很真切。82岁的刘士铭是坐着轮椅来观展的,当年还是小伙子的他参与纪念碑建设时的主要工作是给老先生做助手,“老前辈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让我受益一辈子。”64岁的陈光铭满怀深情地注视着纪念碑奠基碑文,当年赶制奠基石的就是他父亲陈志敬,他至今还清晰记得全家帮忙的场景,“我一直惦记着这块奠基石,至今还珍藏着那些刻石的工具。”陈光铭的讲述很动情……
  正是这些历史见证人的七嘴八舌,与“开篇大作”的珍贵史料相互补充印证,为人们揭开了纪念碑建设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字毛主席共写了3幅
  瞻仰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人都知道,纪念碑正面的碑文为毛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纪念碑背面则是毛主席起草、周恩来总理书写的150字碑文。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毛主席共写了3幅,当时他还给工作人员带来口信说,要多请专家们提意见,问哪一幅可以用,也可以从这3幅字中选一些可取的字重新编排,如果认为写得不够好,还可重写。现在纪念碑上的8个大字,就是工作人员征求专家们的意见后,从3幅字中分别取字重新编排的,充分体现了毛主席的书法神韵。
  为写好纪念碑背面的碑文,周总理那时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一遍碑文,他前前后后共写了40多遍,最后选了自己最满意的一篇。
  纪念碑碑心石采用的
  大石料荒料重达300吨
  在天安门广场高高耸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雄伟庄严,但在交通设备比较缺乏的建国初期,巨大的碑心石又是如何开采运输的?
  从当年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选用的是青岛浮山所产的紫百合色花岗岩作为碑身用料。纪念碑的碑心设计为整块大石料。1953年在青岛浮山开采出的大石料荒料,长15.3米,宽3.55米,厚2.1米,重300吨。进行第一次加工整形后减重至280吨。当时一位鞍山老起重工张合符,凭借多年经验提出可以采用滚木及推土机一步步牵引滚移的古老办法,终于解决了搬运难题。8月9日起运, 9月27日到达青岛车站。经过多天的运输,最后大石料于10月13日到达当时的首都前门西站。然后再在路上用钢管交替铺垫,滚动运输,从前门西站到广场纪念碑工地,几百米路用了几天才运到。最后完成的碑心石长14.4米、宽2.72米、重约60吨。
  林徽因墓碑上的装饰图案
  正是她为纪念碑设计的图案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花纹图案一直十分重要,不仅是纪念碑的建筑装饰组成,也生动地表达了人民对英雄的崇高敬意,浮雕花圈则表示着对英雄的永久纪念。
  林徽因与梁思成是纪念碑上的花圈纹饰的重要参与设计者。他们采用百花和卷草作为碑座装饰纹样的主题,而在不同的位置上用不同的方式以求变化,以取得建筑物本身各部分所要求的装饰效果。
  据纪念碑的设计资料所载:“百草花纹是我国历代人民所熟悉而喜爱的题材,有悠久的优良传统……而在细节各部如花朵、花梗、卷叶、丝带等,包含着崭新丰富的内容和现实的形象,能活泼地表现出我们自己这时代的精神。”
  1955年,林徽因病逝后,由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负责林徽因墓的修建施工,梁思成亲自为她设计了墓与碑,墓碑上采用的浮雕装饰图案,正是梁思成与林徽因共同为纪念碑设计的图案。林徽因与她设计的图案永远相伴,长眠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现场的观众无论男女老幼,都带着庄严肃穆的神情,“品读”着纪念碑的“前世今生”,在这里,纪念碑的意义穿透了历史一直影响到现今,纪念碑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建造纪念碑的过程和经验,都是后人可以从中汲取养分的宝贵财富。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见证历史,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立的过程
我的图书馆
见证历史,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立的过程
天安门广场是每个人去北京旅游必去的地方,这里集中了几座中国传奇性的建筑。人民大会堂,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国家博物馆,还有人民英雄纪念碑。而每一座传奇性的建筑,都有着自己的故事。人民英雄纪念碑高达37.94米,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既高大雄伟又庄严肃穆,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而且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的纪念工程,被载入了史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八个金色大字也将永远的铭刻在了中国亿万人民的心中。“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字,是由毛主席亲自题写的这谁都知道,然而大家毛主席在题词的时候前后谨慎精细的写了三幅,还请工作人员给专家们带口信说“要请专家们多提意见,看看哪一幅可以用,可以从三幅字中提取单个字重新编排,如果三幅都认为写得不够好,他还可以再重写”。当然毛主席堪称书法大家,今天我们看到的纪念碑上的八个大字,是工作人员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之后,从三幅字中提取出来,再组合而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背面,也是由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撰写的碑文。据说周恩来总理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撰写一篇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前后总理写了四十多篇,最后挑选出来自己最为满意的一篇。日,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前一天,中国第一次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也是在那天举行。会议全体通过为中国近代抗战牺牲的人民英雄们修一座纪念碑,就选址的问题与会人员产生激烈的讨论,各种建议被纷纷提出。东单广场,八宝山等都挺合适。与会人员争论了半天,没有统一的意见。这个时候在旁边一直沉默倾听的周恩来总理说话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最合适的位置应该是天安门广场。1919年五四运动在这里爆发,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开始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宣战。而且天安门广场扩建后,会成为全国人民政治活动的中心。周恩来总理的分析被与会人员一致通过和认同。那天晚上的6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仪式在天安门广场郑重庄严的举行,毛泽东主席为纪念碑奠基仪式铲下第一锹土。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彭真同志,在他的指挥下,展开了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和修建工作。彭振同志面向全国征集纪念碑的设计方案,为了有更好的方案,历时两年全国征集了240多件方案。这些方案被上报给中央,周恩来总理批示,以纪念死难的英雄,鼓舞生者,以高大挺拔为原则进行筛选。方案的筛选在各方面专家精心挑选下,慎之又慎的选出了三个相对满意的方案,并做成模型供全国人民的挑选。后来梁思成给彭真同志写了封信,这封信被很快的上报给了中央批示。梁思成,政治家,思想家梁启超的儿子,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中国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和建筑大师,他认为这三个设计方案都有着致命的设计上的缺陷。日,中央成立了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正式成立。北京市市长彭真担任委员会主任,郑振铎,梁思成任副主任,集全国专家讨论,最终确立了纪念碑的大题建造方案。日,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式动工。人民英雄纪念碑是由碑身,台座和须弥座三个部分组成。围绕着三个部分的工作也开始展开。时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的刘开渠,刘开渠是著名的雕塑艺术家,曾赴法国留学,毕业于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院雕塑系。他负责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设计工作,他拟定了须弥座十幅浮雕的设计内容,分别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和胜利渡江为主题再加上胜利渡江两侧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的内容。为了能让一群雕塑家的风格的设计和统一,促进雕塑的中西结合,把纪念碑的历史内涵表现出来。刘开渠率领9位雕塑家赴全国各地进行采风。学习我国历代的著名雕塑艺术从中汲取养分,后来这些雕塑家画出来170多个浮雕人物图,做到了浮雕风格的相对统一,又完美的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并且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经过层层的淘汰,又对浮雕雕塑家进行了常达一年的培训,雕刻组的一百多位雕刻家这才开始正式工作。当浮雕雕刻过半的时候,中央传来指令,要求大改设计图,使纪念碑的正面正对着天安门,原来中国的建筑都是坐北朝南的风格,设计的时候也考虑到这点,但是从瞻仰和活动上考虑就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正面改为朝北。而按照纪念碑的设计方案,在全国寻找一块300吨以上的整块石料,不能有任何的裂纹和瑕疵。这样才能达到碑心石15米长,3米宽,1米后的设计要求。关于石料的石质要求要硬,韧,纯,细。经过全国性名山大川岩石石质的筛选,采用了山东青岛崂山的九座山峰进行寻找,这九座山峰被称为浮山。浮山以出好石料闻名,经过反复的比对分析,专家们最后确定碑心石以青岛浮山的紫百合色花岗岩。而寻找一块300多吨中的花岗岩毛坯整石确实十分困难的,在浮山开采史上就没有出现过。当开采文件下达后,浮山迅速的组织了技术工人研讨大会,整整开了一周的时间。最后两位最有经验的从十几岁开始跟着师傅开山,跟浮山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老师傅被留了下来。两位老石匠师傅走遍了整个浮山的所有角落,最终确立了选取了浮山大金顶的一块原石。为了确保这块原石的完整性,他们从山下挑水上山用了整整一天时间,不停的往巨石上泼水,观察确保这块石头没有裂纹。最终确认这个原石的完整性。他们挖出了五米多深的槽,使碑石凸显出来。然后在石料的底部,每间隔0.4米用钢钎打上通孔横贯底部,在石料长边上,对向凿出8个深窝,每个窝里放入200吨的千斤顶,然后几十个人用时三个月同时不停地用力捶打巨石,最后把这块石料从山体上剥落了下来。当时我国的铁路平板车皮的载重量大多为40吨,那么怎么把300吨的石料运往北京呢?最后对石料进行粗加工,把三百吨中的石料减成102吨,铁道部门借到了全国载重最重的平板车皮,可载重90吨,最多超总10%。最后石匠又对石料加工了一次,石料94吨加上相关运送的设备和人,整整100吨前往北京的运送途中。运石专列到达北京后,北京西直门车站,朱德宗司令亲自带队迎接。三天后石料被运往天安门广场,施工队按照设计方案对石料进行最后一次的加工。厚度0.6米,重60吨。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正式落成,雄伟的“天下第一碑”面向天安门巍然屹立。5月1日,首都50万人齐聚天安门共同见证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揭幕仪式。人民英雄和纪念碑一起永垂不朽。
馆藏&116317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大揭秘 | 青岛浮山石要火!人民纪念碑碑心石竟然是它!
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通过,在天安门广场修建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当天傍晚,毛主席就出席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仪式。奠基之后,经过两年的精挑细选和精心修改,最完美的设计方案最终成形。然而,根据设计,纪念碑的碑心石,将由一块约15米长、3米宽、1米厚的整石构成。专家们经过反复比较、分析,最终认为青岛浮山的紫百合色花岗岩最合适。&
碑心巨石、重中之重,
全国寻觅锁定方向。
巨石毛坯、重达百吨,
开采过程一波三折。
庞然大物、运送进京,
路途遥远困难重重。&
查看完整视频请戳:
下期预告:水漫金顶!人民英雄纪念碑竟然还有这样一段故事!
相关链接:
更多精彩,敬请收看每周一到周五23点30分湖北卫视《大揭秘》。
(责任编辑:易蕙 &郭军芳& 鲁训告)
(作者:大揭秘栏目组)
微信公众号
鄂ICP证:鄂ICP备号-2
中国湖北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浮山中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