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电商售假假者首次被判在平台刊登致歉信有何意义?

电商打假案 法院判售假者上淘宝说“对不起”
来源:法制晚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图说:淘宝网主页公告栏刊登的售假者致歉声明。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洪雪)&我们的售假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淘宝网的商誉,在此向平台的消费者、其他诚信经营的商家、淘宝网致歉。&今天,这样一则致歉声明&现身&淘宝网首页公告栏,引来关注。发出致歉声明的谢某某、张某某是售假者,苏某某则是售假账号的提供者。图说:三被告在淘宝网主页上刊登的手写致歉声明。在声明中,售假者说:&售假的代价远超我们的预期和承受能力,希望其他卖家引以为戒。&从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谢某某、张某某在淘宝网店销售假冒&VANS&的鞋子达53万余元。谢、张二人因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各处罚金30万元。2017年8月,谢某某、张某某再被淘宝网以恶意售假损害商誉为由告上法庭。一同被推上被告席的,还有为售假提供账号的苏某某。图说:警方查获销售假冒VANS鞋子的现场商家入驻淘宝网时曾签订《淘宝服务协议》约定:用户应当确保其在淘宝平台上发布的商品及/或服务享有相应的权利,不得在淘宝平台上销售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它合法权益的。义乌市法院审理后认为,该协议合法有效。谢某某、张某某明知淘宝网上不允许出售假货,仍在其上面销售假冒品牌鞋子,属违约行为;苏某某将注册的网店提供给他们售假,也属违约。这妨害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公平竞争和原告的商誉。今年3月,法院作出判决:三被告赔偿淘宝网损失1万元、合理支出(律师费)2.5万元,并在淘宝网主页上刊登赔礼道歉声明。据悉,这是全国首起以侵权为由提起的电商打假案,也是首起判决售假者在电商平台致歉的案例。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丛立先认为,道歉背后向社会传递着正向信息,即电商平台在承担责任的同时,其权益也应受到保护。此外,这还能对电商平台的不法经营者起到震慑、警示作用。法制晚报&看法新闻原创作品拒绝任何形式删改,看法新闻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责任编辑:朱佳琪(EN042)
他来自云南昭通,和哥哥们一道来西塘打拼。抖音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每月数万元的收入或许能改变他的窘迫生活。
由于小芬存在智力方面的问题,不会说话,更不能生活自理,以至于快满十三岁了,还不得不穿着开裆裤。
哥哥朱小强和弟弟朱小猛是一对渐冻人兄弟,分别在8岁和10岁时被确诊为“渐冻症”。随着病情恶化,逐渐丧失自理能力。
这座悬崖秋千长4米,就修建在悬崖边,游客来体验时,将被绑着安全绳的工作人员荡出悬崖,以180度的角度飞出去。
珍娜与丈夫已经结婚10年,她称自己在网上发布了几张和丈夫的合影后,收到了很多网友的诋毁,很多人都在羞辱她的身材。
点击加载更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06
举报邮箱:电商售假者首次被判在平台刊登致歉信|淘宝_新浪财经_新浪网
电商售假者首次被判在平台刊登致歉信
电商售假者首次被判在平台刊登致歉信
  新华社杭州5月22日电(记者吴帅帅)“我们的售假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淘宝网的商誉,在此我们向平台的消费者、其他诚信经营的商家、淘宝网致歉……”22日,这样一则致歉声明出现在淘宝网首页公告栏上。  据悉,发表致歉声明的谢某某、张某某是此前在淘宝网上销售某品牌假冒鞋子的电商售假者,另一位苏某某则是售假账号的提供者。这是全国首起判决售假者在电商平台致歉的案例。  此前,公安机关查明,从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谢某某、张某某在淘宝网店销售假冒某名牌鞋子达53万余元。2017年5月,义乌市人民法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谢某某、张某某二人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各处罚金30万元。  2017年8月,谢某某等三人再被淘宝网以恶意售假损害商誉为由告上法庭。淘宝方面认为,三人违反了商家入驻淘宝网时签订的《淘宝服务协议》第4.2条约定:用户应当确保其在淘宝平台上发布的商品及/或服务享有相应的权利,不得在淘宝平台上销售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商品。  受理该案的义乌市人民法院认定,该协议合法有效。谢某某、张某某明知淘宝网上不允许出售假货,仍在其上面销售假冒品牌鞋子,属违约行为;苏某某将注册的网店提供给他们售假,也属违约。这妨害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公平竞争和原告的商誉。  今年3月,义乌市人民法院做出判决,三被告共同赔偿浙江淘宝网络有限公司损失1万元、合理支出(律师费)2.5万元,并在淘宝网主页上刊登赔礼道歉声明。  阿里方面表示,从2017年起公司相关部门已开始通过民事诉讼手段,起诉一批售假卖家,希望借此提高蓄意制售假的成本,让售假者痛,本案即是其中一例。  “我们尊重法院的判决。平台上绝大多数商家都是守法经营,诚信为本,少数不法商家的售假行为,不仅损害了平台的商誉,更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损害了绝大多数诚信守法商家的权益,破坏了公平竞争秩序。”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孙军工说。
文章关键词:
图文直播间
视频直播间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全国首例!法院判售假者淘宝首页发致歉
  全国首例!法院判售假者淘宝首页发致歉“我们的售假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淘宝网的商誉,在此我们向平台的消费者、其他诚信经营的商家、淘宝网致歉。”
  5月22日,这样一则致歉声明“现身”淘宝网首页公告栏,引来关注。发出致歉声明的谢某某、张某某是售假者,还有一位苏某某则是售假账号的提供者。
  在声明中,售假者说:“售假的代价远超我们的预期和承受能力,希望其他卖家引以为戒。”
  (三被告在淘宝网主页上刊登的手写致歉声明。)
  从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谢某某、张某某在淘宝网店销售假冒“VANS”的鞋子达53万余元。谢、张二人落网,得益于阿里巴巴打假特战队向义乌警方提供的线索。最终,二人因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各处罚金30万元。
  2017年8月,谢某某、张某某再被淘宝网以恶意售假损害商誉为由告上法庭。一同被推上被告席的,还有为售假者提供账号的苏某某。
  商家入驻淘宝网时签订的《淘宝服务协议》第4.2条约定:用户应当确保其在淘宝平台上发布的商品及/或服务享有相应的权利,不得在淘宝平台上销售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它合法权益的商品。而该约定还用黑体字加粗予以提示。
  义乌法院认为,该协议合法有效。谢某某、张某某明知淘宝网上不允许出售假货,仍在其上面销售假冒品牌鞋子,属违约行为;苏某某将注册的网店提供给他们售假,也属违约。这妨害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公平竞争和原告的商誉。
  今年3月,义乌市法院作出判决:三被告赔偿淘宝网损失1万元、合理支出(律师费)2.5万元,并在淘宝网主页上刊登赔礼道歉声明。
  据悉,这是全国首起以侵权为由提起的电商打假案,也是首起判决售假者在电商平台致歉的案例。
  近年来,阿里巴巴使用打假黑,关闭了数万个疑似侵权店铺,97%的售假链接一上线即被秒杀;同时,联合全国20多个省的公安机关,线上线下同时打击,对制售假人员进行围剿,像治理酒驾打假已成一种社会共识。从去年起,还通过民事诉讼手段,起诉了一批售假卖家,希望借此提高蓄意制售假的成本,让售假者痛,本案即是其中一例。
  “我们尊重法院的判决。平台上绝大多数商家都是守法经营,诚信为本。少数不法商家的售假行为,不仅损害了平台的商誉,更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损害了绝大多数诚信守法商家的权益,破坏了公平竞争秩序。”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孙军工说。
  从去年全国电商平台打假第一案宣判,到今年法院判决售假者在淘宝网刊登致歉声明,这都是司法机关灵活运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表现,是对“像治理酒驾一样打假”强有力地回应。孙军工说,期待系列个案能够成为类案处理的模板,进一步推动完善现行法律体系。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丛立先认为,道歉背后向社会传递着正向信息,即电商平台在承担责任的同时,其权益也应受到保护。此外,这还能对电商平台的不法经营者起到震慑、警示作用。
(责任编辑:崔晨 HX015)
想了解更多关于《全国首例!法院判售假者淘宝首页发致歉 》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电商售假者首次被判在平台刊登致歉信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22:00:18&)
1007字(57/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是时候对电商假货做个了断了
时评作者今后网购到假货,索赔或将不再麻烦。国家工商总局近日发布了《关于加强和规范网络交易商品质量抽查检验的意见》,其中规定,消费者因商品质量问题要求赔偿时,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不能提供网络商品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要承担赔偿责任。简单来说,这个规定就是,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电商如果是个骗子,那么提供交易平台的第三方就要代其赔偿。此规定一出,不少网民在叫好的同时,也为淘宝等电商平台捏了把汗:会不会被赔得关门大吉啊?这从侧面反映出,网络假货在网民心目中的猖獗程度。假货在网上究竟有多泛滥?先看数据。2014年下半年,国家工商总局、中国消协两次对网络交易平台上的商品进行检测。抽查的9个电商平台中有7个在卖假冒或质量不合格商品,问题率约为77.8%。2015年1月下旬,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网络商品定向监测结果显示:淘宝、京东、天猫、1号店等,正品率为58.7%,其中淘宝仅37.25%;手机正品率仅28.57%,其中三星手机正品率0%。最近又有消息称,部分售假者觉得在电商平台已不那么好混,开始转战微信“朋友圈”,而微信交易的监管相对更为复杂。由此可见,“剁手族”买到假货的概率是比较高的,只不过有些假货的质量问题不明显而未被及时发现;有的假货涉及金额不高,消费者嫌麻烦,懒得去维权。手机、电脑、化妆品等商品涉及金额较高,一旦不幸买中这些假货,麻烦就来了:索赔历程可能不亚于“长征”。要知道,售假者之所以售假,基本上就没打算赔,否则他们还售什么假?所以,许多索赔纠纷往往成了“悬案”。假货不仅破坏市场秩序,还消耗着人们的时间成本、精神状态与公共管理资源,除了“小伙网购300粒假安眠药自杀未遂”这种意外之福,假货堪称拖累社会进步,影响“互联网+”发展的巨大毒瘤。假货猖獗,是监管之耻。现在,工商总局出台的新规如果执行到位,不失为一把利器。过去,假货销售者之所以肆无忌惮,原因就在于违法成本太低,甚至无成本。电商平台由于不必担心殃及自己,对售假者身份资料的审核,往往是走走过场,导致售假者大赚不义之财后还能全身隐退,无处寻觅。如果电商平台必须为骗子承担代赔责任,必然会激活消费者的维权积极性,电商平台的准入门槛和监管手段必将大大提高。这就相当于将电商平台与政府、消费者结成了打假的“统一战线”。接下来,消费者应当做的事情,就是利用好国家规定,积极维权;而政府部门则应继续为消费者维权提供政策与法律支持,让全民都有打假的积极性。唯有如此,网络经营者才会视售假为可怕的禁区。我国提出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打造网络诚信显然是绕不过的重大课题,即便有电商平台因为假货赔偿而倾家荡产,也是必要的阵痛。是时候对电商假货做个了断了。 【更多新闻解读,微信添加公众账号“今日话题”收听】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ginagwang]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视打假曝光的假电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