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MG钱币评级的评级不靠谱么

他们降低了中国的评级,靠谱吗?
自从5月份穆迪调低了中国的主权评级之后,标准普尔也调低了中国的主权评级。这是国际评级机构首次调低中国的主权评级。另外一大评级机构惠誉一向对中国比较友好,预计是不会跟在屁股后边跑的。
官方认为这个评级不靠谱,因为我们国债没有超过50%的国际警戒线,比起日本400%和美国100%要安全多了。地区,如果按照国债比例来看,这些发达国家没有一个屁股干净的,简直都接近旁氏融资了。
标普说了自己的理由,第一是把国企和地方债务算进来了,另外怀疑我们去杠杆的决心。其实这两点即便如此,也不算啥。国企和地方债务这点,已经明确表示不兜底了。但由于还没有典型的违约案例,所以具体怎么处理,大家都还挺期待的。反正不良资产现在一级市场是抢手货。而去杠杆的决心这点嘛,很难时候。8月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又收缩了,看能否持续。反正三四月的那次缩表,让市场失去了很多信心。
我以前说过,政府债务是否违约,其实更多看主观。大部分政府违约都是老赖。我们的国债和日本一样,大多是内债,其实只要主观不违约,就不存在违约的可能,只用发行货币就OK了。市场对于这两次的调低评级基本上无视了,穆迪调了评级之后,人民币大涨,国债收益率基本没变。而标普调整了评级之后,我们的国债收益率也保持稳定。
说说股市,上证看起来20多个交易日波动不超过1%,但事实上已经选择了向下的方向。至于是否会大跌,答案是肯定的,但时间上很难说,技术面上看就在开会以前。心理层面上,大家都在赌开会前不会大跌,预期一致性会催生投机心理,但无论如何3300点的上证都是极度高估的。
昨天的科普小文估计刺激了不少人,抱歉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信用评级机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部分。它们对企业和政府的债务进行评级,而投资者利用这些评级来衡量信用风险。然而,对未来过于乐观的假设使得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往往偏高,投资者还是应该进行自己的分析。
信用评级机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部分。它们对企业和政府的债务进行评级,而投资者利用这些评级来衡量信用风险。然而,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并不完美,投资者还是应该进行自己的分析。
过于慷慨的评级会带来问题
评级机构的评级可能决定了企业融资的难易程度和融资成本。这将是一个公司或其他债务发行人访问融资。然而,事实上评级机构往往创造了债务问题。如果评级机构给予过于慷慨的评级,公司往往会借入更多的债务。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评级机构给予了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和抵押贷款极高的评级,这导致投资者蒙受了数千亿美元的损失。
最近,基于欧元区的整体实力,欧元区部分国家的政府债务评级被高估。正因为如此,希腊获得了超越其偿债能力的债务。
为什么信贷机构给予过于慷慨的评级?
当业务表现强劲时,评级机构很容易对公司的盈利和现金流前景保持乐观。信用分析师能犯的最危险的错误就是将目前的趋势延长至外围。在预测公司未来业绩时,最好是使用一系列可能的结果,而不是一个固定值。不过,评级机构的分析师的评估往往基于一个公式化的方法,这限制了其对信用风险进行更灵活的评估。
此外,投资银行知道如何挑战极限。他们将与各评级机构进行多次会议,以调整交易的结构。他们的目标是玩弄市场,获得最佳的潜在评级。此外,评级机构还有一个利益冲突:债券发行人对评级机构付费,这也造成了评级机构给予过于慷慨评级的局面。
一旦乐观的假设无法实现,债券投资人将遭受巨大的损失
评级隐含了一系列的假设:对经济增长、物价、需求、天气、政治以及一切事情的假设。当一个公司持有太多的债务,而其中一个假设发生问题时,债券的评级将被下调,债券或将发生违约,而债券持有人将遭受损失。
那MBS评级的背后有着什么不准确的假设?假设是美国房价没有下降,也永远不会大幅下跌以及抵押贷款极低的历史违约率不会改变。
对于欧元区债券而言,许多分析师假设欧盟将会对发生问题的国家进行援助,投资者将不会遭受损失。
王超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2.24 张旭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2.09 兴业固收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4.20 债市研究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5.14 覃汉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3.28
下载华尔街见闻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
华尔街见闻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侠客岛:国际机构又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靠谱吗?
划重点:从标普等给中国的历史主权信用评级看,中国的主权信用不但长期低于美、英、德、法等西方大国,不如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等海湾国家,有时就连希腊这样的债务危机大国,都比不上。为什么标普等评级机构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专业判断”主观。三大评级机构都发源于美国或欧洲,不可避免地会用西方的经济理论和价值体系,来评判中国的经济形态。更何况,这些“门外汉”对中国的法律制度、政府的执行力并没有足够的了解,自然很容易产生偏差。事实上,近些年,评级机构的专业性已经广受质疑。日,标普首次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A”降至“AA+”,这也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失去“AAA”。美国财长称其计算方法“令人震惊地缺乏常识”,且作出了完全错误的结论。一份外国评级机构的报告,不出意料地掀起了一些波澜。昨天,世界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 &Poor’s)将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从AA-降到了A+,展望由“负面”调为“稳定”;今天(22日)一早,中国财政部回应称,“标普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标普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全部计入政府债务,从法律上是不成立的”。国外评级机构下调对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说实在的并不算什么真正的“新闻”。但为什么,一个国际机构的动作,能引发中国财政部的大篇幅回应?以标普为代表的评级机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主权信用评级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它可信、有说服力吗?历史先科普下。主权信用评级(Sovereign risk rating),指政府作为偿债人,对所负债进行偿还的意愿和能力的主权风险的一种信用评测。一个人借钱,你可以掂量一下他能否按时还钱,评价可以是“靠谱能借”、“少借点儿没问题”、“坚决不能借”等等;而一国政府要借钱,风险有多大、能否按时偿还本息,可能就需要做一些更专业精细的分析。对一个国家进行信用评级,就是干这个事儿的。做这个事儿的,就是评级机构。标普、惠誉、穆迪,一般被视为国际上的三大评级机构。上面那张图,则可以说明各种级别的评价结果,对投资者构成怎样的参考。为什么需要评级机构?从历史上就可以看出其中逻辑。标普前身可以追溯到1860年,开始对国家主权进行债务则是在1916年&#8212;&#8212;没错,就是在一战期间。同一年,他们开始给企业进行债务评级;24年后,他们开始给市政债进行评级。为什么?因为无论是在1916年打仗时还是之后,无论借款主体是国家政府(欧洲的战争经常以国债的形式筹措资金)、是企业还是某个地方政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必然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8212;&#8212;比如,美国的投资者要借钱给欧洲某国打仗,但不了解他们,怎么办?依赖评级机构给一个评价。投资者不知道某个企业是否值得投资、投资多久,怎么办?参考评级。说白了,评级机构扮演金融中介的地位&#8212;&#8212;有人想筹钱,有人想放钱出去获得收益,但两个人不认识、不了解、不信任,就需要有评级机构站出来告诉投资者,发债方甲信用不错,俩A;发债方乙差一点,要借需谨慎。信用,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东西。有信用,借钱易;没有,难。企业如此,政府也一样。如果大家都普遍认可某个机构的评级,那这种信用就会成为筹码。以一国的国债为例,国债的风险系数是不一样的,主权评级越低,风险系数就越高,那么在出售国债时要准备的风险损失准备金也就相应要留出更多,最终,将拉高国债的价格,从而影响到一个国家的融资成本。当然,评级机构就可以依赖这种专业化的服务获得报酬。在现代,企业要发债,可能会请评级机构先给自己评级,付酬;投资机构也会请评级机构去给某个投资标的评级,或者购买其报告等,一样付酬。那么,评级机构的结论,到底有多大影响力呢?威力2009年,就有一个生动的例子。当年,希腊陷入债务危机;之后,三大评级机构相继对希腊出手,下调其信用评级,让本就处在财政赤字和债务居高不下的希腊,立刻濒临破产边缘。就在“降级”宣布当天,希腊股市暴跌6%,预计10年内都难以翻身。美国、货币主义大师弗里德曼就曾经说过:“我们生活在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里,一个是美国,一个是穆迪。美国可以用炸弹摧毁一个国家,穆迪可以用债券降级毁灭一个国家。”可信度那么,这些评级机构的结论靠谱吗?作为百年老店,标普等三大机构,在市场的话语权和受认可度是不错的。美国有著名的“标准普尔指数”,和道琼斯指数等齐名;三大机构联合起来能占到全球评级市场份额的90%以上,一定程度上已经说明了问题。那,这次标普下调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为何中国财政部并不认可?我们可以从标普此次的主要质疑点&#8212;&#8212;“强劲的债务增长增加了中国的经济和金融风险”说起。首先就事论事。跟岛妹谈到此事时,经济学者、资深会计师张连起认为:“不可否认,过去中国某些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确实存在一些债务问题,但具体看,这些风险都是有边界的,不会发生串联,不会发生系统性风险”。要发展,需要一定比例的负债,这是经济学的常识。拿中国企业的负债率来说,虽然不低,但整体较为稳定,维持在65%到67%之间,远不及一些发达国家;而针对标普质疑的地方政府债务,侠客岛此前已经有过分析,中国的政府债务已经和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进行分割,不是一回事儿。从更为宏观的层面来说,其他的权威国际经济机构则更看到中国。基于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现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贸易组织(WTO)等都称,中国在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是大概率事件。而在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速达到6.9%的数据出来之后,IMF、渣打银行、花旗银行、野村证券等,都上调了今年对中国的预期。同样,中国再度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外汇储备则一路攀升,目前基本稳定在3万亿左右,偿还债务能力,基本不存在问题。更有数据统计,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0%。“春江水暖鸭先知”,张连起认为,只要是在这个经济体里待过,稍加留意就会知道,目前中国经济不存在大的金融风险。事实上,从标普等给中国的历史主权信用评级看,中国的主权信用不但长期低于美、英、德、法等西方大国,不如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等海湾国家,有时就连希腊这样的债务危机大国,都比不上。也难怪财政部会出来怼。毕竟,在市场上,投资者的信心比黄金还重要。不过投资者似乎也很淡定。这次标普下调了中国信用评级之后,人民币走势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大幅波动。日人民币走势图市场的反应已经说明问题。大家对这类,曾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如今越来越显“鸡肋”的机构,已经产生了疲倦感。原因为什么标普等评级机构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按理说,机构在发布研究报告时,都有一套严密分值体系,比如标普就有五大块:政治:机构的有效性及政治风险;经济:经济结构和增长前景;外部:外部流动性和国际投资的地点;财政:财政政策效果和灵活性;货币: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但一个核心的问题在于,任何的行业分析都离不开“专业判断”,而这个“专业判断”往往具备相当的主观性。三大评级机构都发源于美国或欧洲,不可避免地会用西方的经济理论和价值体系,来评判中国的经济形态。更何况,这些“门外汉”对中国的法律制度、政府的执行力并没有足够的了解,自然很容易产生偏差。更有意思的是,这些标榜着公正、客观的第三方评级机构,似乎也并不能免于经济和政治的压力。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夕,美国的高风险融贷公司房利美和房贷美,还拿到了标普AAA的评级;其他诸如美林银行、花旗银行等属于“投机”的公司,却也获得了“投资”的评级。原因何在?因为这些评级机构不仅要向上市公司提供信息咨询服务,还要从上市公司那里获取利润及运营费用。一个很现实的例子是,如果一个评级机构给中国的主权评级是A+,给某家中资企业的评级却是AA+,那么评级机构就可以从企业抽取更好的抽成。一位内部从业者称,这都是行业潜规则。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在过去信息不畅的时代,人们的确需要评级机构这样的金融中介,来解决第三方评价的问题。在互联网不发达,信息不通畅,国际交流受限的情况下,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服务性机构,评级机构的确具有极高的信誉度,并且在评估、警告风险,担当经济“体温表”等功能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在资讯发达,想投资中国国债的人大可以到中国看看,了解实际情况;相较于各大投行、金融机构、咨询公司乃至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评级机构在专业性和灵活性上,并不能凸显多大优势。这是评级机构的历史局限性。思考事实上,近些年,评级机构的专业性已经广受质疑。日,标普首次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A”降至“AA+”,这也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失去“AAA”。这一行动遭到了美国证监会的大范围审查,最终,美国财长在电视公开演讲中称,标普做了“极其糟糕”的评判,其计算方法“令人震惊地缺乏常识”,且作出了完全错误的结论。类似的情况,在法国也出现过。同时,由于各种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国际评级业务长期被标普、惠誉和穆迪这三家机构垄断。中国也曾经出现过大大小小的评级机构,但没多久,就几乎都被这三大巨头入股或收购。在评级的国际市场上,中国的话语权还相当小。国内最知名的“大公国际”,则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拒绝进入美国评级市场&#8212;&#8212;理由是“无法证明自身与中国政府的独立性”,甚至“连评级报告也要通过新华社来公布”。会计、审计、金融信息服务等领域,中国是后来者,是参与者,也是追赶者。看到现存国际秩序的不合理性是一方面,融入其中、参与规则制定则是更重要的事情。怼完不合理的结果,还是要低头赶路。文/雪山小狐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andyxqzhang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您好, []|
用户诉苹果应用商店虚假评级 称排行榜不靠谱
苹果应用商店一贯为严格审核著称(腾讯科技配图)中广网北京1月7日消息(记者李杨)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日有多位听众致电央广新闻热线400-800-0088反应在苹果应用商店里,一款名为《2011中国移动()手机追踪器》的应用被推到了收费应用排行榜的第5位,但用户在后使用发现,跟产品自身描述有很大出入。一向被大家认为靠谱的排行榜怎么会出现这么大的问题?针对听众反映的情况,记者联系到了一位移动设备地理软件的工程师柴先生,他介绍说通过一个软件远程来搜索别人的位置,目前来说是不太可能的。从应用本身来看,应该是一个供人娱乐的程序:柴先生:它有可能是说,比如说朋友在聚会的时候,3、5个人在一起的时候,然后你拿出来这么一个软件,然后把他的号码输过去,因为你们俩位置很接近,展示给他看,然后他就认为噢已经定位出这个人的位置了。记者随后拨通了苹果的售后服务电话,得到的回答是需要邮件沟通:售后:电话没有,这个是要通过网上进行一个联系的,然后跟App store这边取得联系,把您的情况反映给他们就可以了,然后那边会给您一个答复的。但在截稿时,记者还没有收到苹果公司对于用户质疑应用商店提供软件存在欺诈的回应。广义传播移动阅读平台创始人刘新宇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也在做客户端的开发,苹果的审核很严,但其中也存在问题。投诉这么多的一款应用居然还出现在排行榜中,这就说明问题:刘新宇:有的松有的紧,那么你松的东西,比如像这种带有一种欺骗性的这样一种应用,你反而很松,这个标准说实在的是很不透明,因为苹果在审核指南里有一句话,如果你的产品有问题,那么你又不知道问题在哪里,我们有最终的解释权,因为我们是审核人。第一个你要等待,可能需要等待苹果对于你的回复,因为他们可能每天收到的投诉是很多的,他们需要去处理。另外一个,我觉得可能更需要质疑的是苹果的审核制度的漏洞是什么样子的,或者说这个事情已经到了这样一个程度,媒体在质疑它的时候,能不能有一个机制,立即把它下架,或者向付费的用户道歉。
[责任编辑:sonicluo]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科技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排行财经科普数码科技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CMG评级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