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链怎么这两天股票大跌跌了这么多

BTC又跌到8000多了,有补仓的吗??
有技术大神分析下吗?
还要再观察下,BTC没有破1万美,风险都比较大
还要再观察下,BTC没有破1万美,风险都比较大
你是打算BTC破1万追进去吗?
你是打算BTC破1万追进去吗?
是的,只要破了一万美的价格,我觉得基本上技术面能站稳了,就加仓长期持有
是的,只要破了一万美的价格,我觉得基本上技术面能站稳了,就加仓长期持有
好的,我也再看看,先不打算补仓,有没有好的交易所能看到BTC的技术面推荐
好的,我也再看看,先不打算补仓,有没有好的交易所能看到BTC的技术面推荐
我推荐Coinsuper交易所,你可以搜搜看看
看场内价格不准的,要看场外有多少接盘的。
还要再观察下,BTC没有破1万美,风险都比较大
现在掉过8000了。
炒币必备网站推荐
作者的其他主题基于马尔科夫链的股票价格涨跌幅的预测--《商业经济》2010年21期
基于马尔科夫链的股票价格涨跌幅的预测
【摘要】:通过将Markov过程的理论应用于股票交易市场,对股价综合指数的涨(跌)幅度,进行分析预测,并利用这一模型对中国石油(601857)的部分历史数据作了相应的分析,并对预测结果作了分析得出结论,即马尔科夫模型是应用马尔科夫链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事物的变化规律,并预测其未来变化趋势的一种技术。它实际上是在条件概率下求期望值的问题,利用这种技术的关键是获得事物的初始向量和转移概率矩阵,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股票收盘价预测还是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的,但是,它也有很多的限制条件和局限性。
【作者单位】:
【分类号】:F224;F830.9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樊元;陈罗华;;[J];商业时代;201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燕;[D];山东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郝飞;;[J];科学之友(学术版);2006年06期
许双魁;[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焦中信;李小芳;;[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11期
侯增艳;;[J];中国物价;2008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晓亮;董海鹰;任伟;;[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3年01期
谢明铎;吴加荣;何穗;;[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李昂;张迪;;[J];经济师;2012年09期
吴博彦;;[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李莉;詹棠森;;[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年07期
魏传奇;;[J];商业会计;2012年24期
李壮壮;李美桂;彭国富;;[J];统计与管理;2009年06期
任晓涛;滕阳春;刘达;;[J];现代商业;2010年03期
赵婕;赵妍;;[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16期
葛红云;孙琛;;[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2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宗国;[D];河海大学;2005年
康波;[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王新蕾;[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欧诗德;[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黄河;[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唐娜;[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张琛;[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郝飞;[D];西华大学;2008年
王彩平;[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宋秋玲;[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辉;陈守东;才元;;[J];长白学刊;2008年04期
熊熊;袁海亮;张维;张永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03期
韦丁源;;[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刘学成;[J];中国房地产;2001年04期
刘红梅;;[J];广西轻工业;2008年06期
郭国雄,陈玲,栾长福,陆子强;[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邱兆祥;王涛;;[J];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71期
周春宇;;[J];经济视角(下);2010年05期
李春林;梁艳;;[J];价值工程;2012年01期
孟凡卉;;[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成刚;[D];安徽大学;2011年
任栋梁 ;[D];浙江工业大学;2003年
彭济敏;[D];吉林大学;2004年
彭蕾;[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罗乐;[D];四川大学;2007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梦楠;[D];重庆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耿伟;;[J];财经研究;2006年10期
刘金全;郑挺国;;[J];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程兰芳;;[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6年06期
任录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杨小平;[J];统计与决策;2004年12期
任敬喜,王文哲;[J];统计与决策;2005年08期
邱冬阳,黄矫敏,何力;[J];预测;1999年01期
刘崇献;;[J];中国物价;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邓杰群;周秀平;黄伟军;;[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年03期
李金垒;靳军会;;[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张倩;;[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6期
袁伟;侯贤敏;;[J];数学理论与应用;2009年02期
李志阐;[J];科学通报;1982年07期
王习娟;[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曾严,吴荣;[J];应用概率统计;1994年02期
周君兴;[J];运筹与管理;2003年03期
吴春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徐立峰;;[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皮亮;王睿;朱承飞;张宇;;[A];2003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王国超;赵东方;;[A];中国运筹学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2000年
杜笑平;杨启纲;杨家沅;;[A];第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杜笑平;杨家沅;;[A];第一届全国语言识别学术报告与展示会论文集[C];1990年
李军;郝天珧;;[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宋东平;;[A];199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刘飞;赵忠盖;;[A];200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高江波;李双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袁旭梅;康键;张昕;;[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郭健;陈孝威;;[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崔文苑;[N];科技日报;2010年
本报记者 张九陆;[N];通信产业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鹏程;[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葛伟平;[D];复旦大学;2005年
林琛;[D];复旦大学;2009年
常桂松;[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董浩;[D];吉林大学;2011年
刘亚芬;[D];天津大学;2011年
刘黎临;[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98年
刘建军;[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李敏;[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黄晓彬;[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严翠婷;[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郭军;[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牛裕琪;[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牛芳;[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陈俊杰;[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李慧音;[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冉小庆;[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王俊;[D];天津大学;2005年
张永强;[D];暨南大学;2009年
南峰;[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当DPOS投票机制在巨额利益面前失效时 区块链该怎么走下去?
  你会如何监管一个区块链  这个问题听上去似乎觉得有些滑稽,区块链还需要监管么?从理论上来说,区块链压根不存在“监管”这一说,它们本就应该是“无须经过审批,完全去中心化的一款工具。”  但是,区块链并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它同样还是一个软件生态系统,一个集合了商家、公司、交易所、以及它们所衍生出来的各种下游公司所共同构成的虚拟世界。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了程序员社群,矿工以及用户。  在如此纷繁复杂的生态系统中,人们围绕着它如何健康发展,出现了无数的争吵与辩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利益出发点和看问题的视角,而这一切的争论都是要有结果的,否则,区块链就无法在真实的世界真正站稳脚跟。  区块链要发展,必然离不开各种战略方向的制定,各种政策方针的出台,而这一切,都势必跟人有着直接的关系。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关于区块链的发展,到底是由谁说了算?并且,一旦达成的共识之后,出台的政策如何能够在现实中推行应用起来?  区块链的监管方式  从大的范畴上来说,在监管区块链上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叫做“链下监管”。也就是说,它基本上就是绝大多数私人机构所实行的那种管理模式:集体选出来一些人,将信任投放在他们身上,这些被选出来的人形成一个小组,代表着这个集体(区块链)的管理层和利益。具体到区块链监管的层面,这个小组的主要任务是修复&Bug&以及填补一些安全漏洞,增设一些新的功能,提升整个平台对外扩张发展的能力。在公众讨论上面,代表着区块链一方,并且不断的在用户、公司、矿工等各个方面进行利益的平衡与协调。  如果这么听上去,给人的第一印象还是:“这不还是中心化了嘛”。其实不然,它的设计还是有着“将权利回归到大众层面”的特点的。就比如说:如果足够多的用户不同意管理层的决定,他们完全可以发起一个“硬分叉”,创建一个平行的区块链,正如我们在&Bitcoin&Cash&和&Ethereum&Classic&上面看到的那样。这种“分叉”所具备的威胁,起到了对核心管理层很好的威慑作用,以防止他们出台非常糟糕的政策,威胁到整个区块链平台的发展。  目前,绝大多数的区块链的管理都是采取一种如上面所说的这种软性的管理模式。比特币、以太币、莱特币、Monero、以及&ZCash&都是采取了类似的路径。  但是,在区块链的监管上面,还存在着第二个管理模式,而它也逐渐备受人们的青睐。它被称作为:“链上管理”(on-chain&governnace)。  线上管理完全排斥掉了线下管理模式中某些带有明显“中心化”的特点。在线上管理模式中,区块链的用户直接对某些决议进行投票表决。最后投票的结果出来后,区块链基于此结果,将自动地将结果实行。这一切进程都是发生在协议内的。  对于很多“区块链&3.0”的项目,“链上管理”是这些项目的核心和灵魂,就比如说&Tezos,DFINITY&以及&Cosmos。其他的,比如&ox&和&Maker,都在计划着逐步推行“链上管理”模式。  “链上管理”其实是某种非常极端的构想。人类历史中成立过无数的机构组织,而一旦牵扯到人的管理和决策,总是会出现各种令人扼腕叹息的结果。“链上管理”就是想尝试完全绕过人的作用,而将一个区块链完全变成“自我管理”,“完全自动化”的民主机器。  就像是比特币允许用户在自己的钱上拥有完全的保管使用权,“链上管理”也允许用户对他们的整个币圈系统进行管理。它体现出来了历史上“启蒙运动”以及“法国大革命”的那种理想主义,理想主义听上去永远是那么的让人热血沸腾,那么的高大上。  但是,“线上管理”是充满风险的,我甚至怀疑它将给我们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我在本文中所要亮出的结论就是:“区块链不应该民主化”,这听上去似乎有悖于常理,而接下来我就会给大家一一道来其中的原因。  在区块链上,没有人知道你的真实身份  民主机制之所以能够有效的一个前提是:“一人,一票”。但是区块链是完全匿名的。你的身份是由加密密钥所代表着,这也就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创建一组全新的密钥,来创建一个全新的身份。  这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既然区块链是完全匿名的,如果你想真正落实“一人一票”原则,那么你必须去搞明白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的真实身份,这也就要求出现一个覆盖全球范围,备受所有人信任的“身份识别委托商”的出现。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都知道这样的委托商根本无从谈起,你也很难想象在很短的时间内会钻出来这样一位落实每一个人身份的委托商。  所以,鉴于我们没有一个全球性的身份系统,线上的管理模式无法落实民主机制中的“一人,一票”原则,相反,他们采取的“一币,一票”原则。(通过的是“权益证明”proof&of&stake&方式)  “一币,一票”原则  这乍看之下,似乎还真的是一个民主化的模糊版本,但是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币是稀缺的。“权益证明”模式(proof&of&stake)意味着:那些持有加密货币数量惊人的人,往往在投票进程中获得更高的权重占比。而这明显就与民主背道而驰了,这不是民主&(democracy),而是“富豪统治”(plutocracy)。  也许这还是可以接受的。你可以辩称:这种机制迫使人们在这个游戏中更深度的投入进去。(也就是迫使人们努力获取更多的加密货币,因为加密货币意味着你的话语权)更何况,还会有人为这种一币一票原则这么辩护道:持有加密货币多的人,难道他们面临的风险不也是更大么?所以,在对整个生态管理的话语权分配上面,让他们按照币的数量占有大头,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如果从这个逻辑出发,那么你完全也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大公司在经济社会中所拥有的话语权,应该大过政府的立法法案。因为这些大公司在经济上面所冒的风险,也要远大过任何一个普通公民,所以,为什么不让大公司在立法上面拥有更多的决定权呢?  很显然,这样的论点是存在漏洞的。因为“富豪统治”(Plutocracy)很明确地指出来:它就是希望财富优越者能够充分利用经济上的优势地位,充分的剥削那些拥有经济资源较少者的人。  那么解决方案又是什么?让很多开发团队里的人来做决策吗?  不要将区块链和国家混为一谈  让我们跳过“富豪统治”的话题,就姑且先承认“一币,一票”这种方式对于民主建设来说是有好处的。  我承认,治理一个国家,确实民主是非常完美的系统。但是区块链并不是一个国家,而且,很多管理组织、机构、团体的方式都不是民主的。  管理企业不是民主的,军队也不是民主的,哪怕是非营利机构也不是民主的,开源软件项目也不是民主的。之所以如此,这些现象的背后是有深层次的原因的。  请记得,区块链是第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具有试验性质的软件。它们快速开发,有很多尚未解决的技术上的瓶颈。就比如说,以太坊的路线图涉及了将“共识协议”转移到“权益证明”的技术,以及完全重写它的虚拟机的技术,还有实行“分片方案”(进行区块链扩容的一种方式)。  上面所说的每一项内容,每一个技术,都是无比困难棘手的。这看上去更像是&Linux&Foundation&或者是&IETF(欧洲核子研究委员会),而不像是一个需要让大众发出声音的,需要进行民主表决的国家组织。  对于技术产品来说,一个真正意义上好的监管,应该是由一些真正富有真才实学的专家来研讨出来。这些人既能利用好技术上的优势,也能够考虑到现实中的诉求。他们可以提前规划出路线图,然后按照路线来进行落地执行。简而言之,他们能够把事情做好。  而民主呢?则完全站在了对立面。他们进行宣传,动议,阻挠议案的形成,他们将自己切割成不同阵营和派别,都不愿意去冒风险。在这个系统中,任何没有得到共识的东西都会被丢弃掉,而大量的精力都被浪费在了给对一个普通人的口舌说教上面,向他们去解释各种政策背后的成因,以及接下来对我们的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一切都是漫长而且低效的。  看到这里,不要误解我的意思,尽管存在着种种摩擦,民主仍然是治理一个国家很好的方式。但是,在管理一个具有试验性质的技术时,它就完全用错了地方。  让我们面对现实吧!区块链技术真的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可不想让我的老奶奶现在就开始使用区块链,我更无法想象让她在一次有关协议升级的投票中做出表决。  另外,这里还有第二个原因来解释为什么在区块链和国家之间做类比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这第二个原因是:你可以随时退出区块链。  自由、分叉、以及退出  移民是一件很难的事。即使你不喜欢你的国家统治方式,你也得在这里待着,因为你手头上没有那么多的钱,即便有,国家不想让你走,你也走不了。  但是区块链就不一样了。如果你不喜欢你的区块链所做出的决定,你可以直接把币卖了,转移到另外一个不同的区块链上。你还能做的更棒的事是:你可以呼吁,请求支持,搞一个分叉出来,或者,如果你体内的企业家精神足够强大,你完全可以自己去打理一个全新的分叉。正如在过去的一年里,好几个团队针对比特币所做的事情。  在这里澄清一点:做“分叉”并不是免费的,它也是有成本的。但是相对于你从一个国家迁移出去、自立门户的成本来说,它简直便宜的不能再便宜了。在一个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钱包进行投票的世界里,民主并不见得能够像政府模式那样可行。  民主的极端形式  更重要的是:民主机制很难把事情做好。  就拿&DFINITY&做例子好了。DFINITY&声称:能够让区块链通过它们的“区块链神经系统”进行重写。想象一下某个人在&DFINITY&区块链上,币在交易的时候被骗了。这个可怜人就会给整个网络说:刚才的交易不算啊,作废作废。如果他身边有足够的人,在看了他所提交的证据后都认同他的建议。那么,这次交易回滚,币原封不动地退还。受害者的利益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乍看之下,是不是一切都非常的完美?这样完美地杜绝了犯罪的出现。但是如果你凑近一看你会发现,DFINITY&将一个更加糟糕的东西带到了我们的眼前:暴民统治。  詹姆斯.麦迪逊和托马斯.杰夫逊很明白民主中所潜藏的危险。在《联邦党人文集》中,他们很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们认为美国不应该施行那种直接的民主,而是采取一种非常审慎的,能够不断制约平衡各方势力的联邦共和制度。历史的经验也一再表明,直接的民主往往会带来糟糕的结果。  过去有一句老话:民主是两匹狼和一只羊在对“我们当中谁会成为今天的午餐”这个问题上进行表决。其意义不言自明。通常情况下,只要比例达到&51%&的大众,都能将剩下的&49%&的公民权予以剥夺。这是民主中显而易见,广为人知的顽疾。在区块链上又能做什么,阻止它再次重演呢?  上面所说的&DFINITY&绝对不是仅有的一个解决模式。很多“线上管理”模式另辟蹊径,选择了一种叫做“流动民主”(liquid&democracy)的方式。在这种模式下,选民可以将自己的选票委托到某一个代理人身上,这个代理人全权代表选民来进行投票。而这些代理人,会因为投票的行为而获得一定形式的奖励。  所有的民主机制都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并且人们长时间里都在试图纠正它。这个问题是:“站出来投票的选民实在太少了。”(哪怕是以太坊的&DAO&Carbonvote&也只有区区&4.5%&的选民站出来。)“流动民主”就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难题,它让所有的持币者都能将自己的投票权让一个消息更加灵通的选民进行代理。  这就有点像现在的“代议制民主”了,同样也秉承了“经授权的权益证明”精神。但是,任何获得授权的选票本身也存在着问题。  绝大多数的区块链平台其实还没有正式上线,但是这里面已经出现了为了利润而争夺选民的代理人,你想想会出现什么好的结果?  你的头脑中应该走马灯似的出现这些词:宣传造势,内幕交易,贿赂,以及各种说不清道不名的利益交换。大量的精力都用在了如何诱使,劝说,那些懵懂的持币人,跟某些代理人站在一条阵线上。这一切与“如何有效地提升整个区块链的生态”已经相去甚远。这一切的发生简直太理所当然了,因为这背后就天然的人类逐利的天性。这也解释了我们线下的世界,为什么整个政府系统中的机构设置会如此的繁琐复杂,因为这里面充满了各种精心考虑过后的利益之间的制约以及平衡。如果对待民主的时候大而化之,让其自由发展,很快它就被转化为了“富豪统治”。  民主是为失败者所准备的  最后到了快下结论的时候了。民主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更优的决策。也许,民主最具有价值的地方体现在,如何在严重分裂的派别之间取得某种平衡。换句话说:通过简直民主机制,我们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这一切放在现实世界中说得通,但是如果放在区块链的世界中,这一切都说得过去吗?如果现在在就某个协议进行表决的投票活动中,出现了&55&比&45&的结果,为什么&45%&的人看到这样的结果就要默默地承认失败,然后非常乖乖归顺在被大多数人所定义的环境当中?难道不会出现分叉么?难道这些人不会拍拍屁股走人么?  请警惕“切特斯顿的篱笆”  我知道,上面我的观点实在对“线上管理太过严厉”,我的良心都有点不安了。但是,这里我想强调的是:请警惕“切特斯顿的篱笆”。  在&1929&年,G.K&Chesterton(G.K&切特斯顿)提出这个著名的理论:说存在着某个机制,或者某条法律。或者说简单点,就是一扇大门,或者一排篱笆。每天,具有现代精神的改革者都会走上前对此评论:“我怎么没看到这个篱笆有什么用?让我们把它拆除了吧!”  越来越多的人都走上前这么说,守护这个其实不需要存在的机构、法律、篱笆的人会这么反驳:“你都还没看到这个篱笆的用途,我当然不会让你把这篱笆给拆了,请走远点自己好好思考思考。等你想明白了,知道这个篱笆有什么用了,那么我可以考虑允许你把它拆掉。”  当DPOS投票机制在巨额利益面前失效时&区块链该怎么走下去?  不是所有东西都应该是民主的  或许某一天,区块链将以强劲的态势增长,且足够稳定。它不再需要经验丰富,能力高超的技术人员的指引,能够自发健康的生长。但是我认为短期内是看不到这一切出现的。这项技术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任何拘泥于政府管理模式的尝试,最后都会被时代所淘汰。  说了这么多,我并不是在反对目前的政府管理体制,我有可能也错的离谱。而区块链的魅力就恰恰体现在:它不同于任何现有的国家形式,它是一个实验性的产品,每次试错的成本很低,并且易于回头。所以,让我们期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吧。
责任编辑:lwy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以下为热门自选股
代码|股票名称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当前位置:
&自由基聚合链终止方式求助----怎样减少偶合终止
自由基聚合链终止方式求助----怎样减少偶合终止
作者 qubaoliu
以AIBN为引发剂,自由基聚合,希望得到的聚合物只有一端含有引发剂残基,怎么做,求高手指教!
真是巧了,问楼主
你怎么计算出偶合终止的比例?我现在做的是需要偶合终止比例高点。
如果你要偶合终止低,那就降低反应浓度,你是本体聚合?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lazy锦溪 at
真是巧了,问楼主
你怎么计算出偶合终止的比例?我现在做的是需要偶合终止比例高点。
如果你要偶合终止低,那就降低反应浓度,你是本体聚合? 偶合终止比例应该算不出来吧,我是根据后续得实验发现有偶合终止的。
不同类型的单体,偶合终止比例不同,比如苯乙烯就是100%偶合终止,看楼主属于哪一类吧!
温度也会影响偶合终止比例,温度低时,比例会提高,
适当升高温度可以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qubaoliu at
偶合终止比例应该算不出来吧,我是根据后续得实验发现有偶合终止的。
不同类型的单体,偶合终止比例不同,比如苯乙烯就是100%偶合终止,看楼主属于哪一类吧!
温度也会影响偶合终止比例,温度低时,比例会提 ... 是做的GPC吗?出现双峰?我一直认为最大的影响因素是自由基浓度,忽略了单体种类和温度,多谢提醒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lituo1994 at
适当升高温度可以 好像温度提高有利于歧化终止,我没有做过,书上看的。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lazy锦溪 at
是做的GPC吗?出现双峰?我一直认为最大的影响因素是自由基浓度,忽略了单体种类和温度,多谢提醒... 不是,根据后续的反应发现的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qubaoliu at
不是,根据后续的反应发现的... 哦,多谢,我现在需要提高偶合终止的比例才行,和你相反
但是现在也不知道体系中是什么终止行为
24小时热帖
下载小木虫APP
与700万科研达人随时交流烷基链长度
Alkyl chain length
以上为机器翻译结果,长、整句建议使用
烷基链长度不同,形成的纤维状聚集体的形态也不同。
Moreover, the length of alkyl groups in dialkylurea lead to different morphology of the aggregates.
随着多极表面活性剂中烷基链长度增加,体系的弹性也增加;
With the increasing of multi-polarity surfactant's alkyl chain length, the system's flexibility has also increased;
溶液粘度随着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烷基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联结基长度的增加而下降。
Viscosities of gemini surfactants solution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alkyl carbon number and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the spacer.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两天股市大跌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