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叫你去那那培训,公司以培训为名贷款一万五多。

找工作被贷款 专家:须警惕培训贷向网络传销模式发展
5月24日凌晨1点刚过,24岁的吉林长春青年徐伟杰就赶到批发市场进一批水果,再拉到早市摆摊。“之前为找工作,我参加了一家公司的培训,稀里糊涂‘被贷款’。因迟迟还不上贷,我已两次收到网贷平台即将起诉的短信警告,如今只能靠起早贪黑卖水果挣钱还贷。”徐伟杰对《工人日报》记者说。
徐伟杰提供的与“汇唐”的协议显示,他被要求进行“培训贷”共计14500元。如中途无故“退学”,须承担违约责任,支付培训期间的所有费用。受访者供图
徐伟杰口中的“贷款”,是指“培训贷”——企业以招聘为由,以提供高薪工作岗位为饵,吸引应聘者贷款接受高价培训;部分求职者在接受培训后,企业却并未按承诺为其找到满意的工作,众多“被贷款”的求职者怕影响信用,只好硬着头皮还贷……
记者发现,全国各地遭遇“培训贷”的人,远不止徐伟杰一个。
当事人讲述:
想找工作却陷“培训门”,莫名“被贷款”
2015年11月,想找一份稳定工作的徐伟杰,在招聘网站广投简历。不久,他接到了吉林省汇唐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汇唐”)的面试通知。
“我应聘的岗位是网络优化,汇唐承诺的薪资非常诱人,前三个月元,半年后月薪5000元,一年后1万元以上,而且对应聘者的所学专业和工作经验并无要求。”徐伟杰告诉《工人日报》记者,面试后有3天试岗期,主要是听培训课。因感觉公司比较正规,行业前景光明,他便决定参加该公司的有偿培训。
“汇唐介绍,培训费共1.45万元,等我上班后从工资里扣。”徐伟杰告诉记者,培训内容是移动通信2G和3G网络知识,培训时间两个月,每天上半天课,过年还放了20多天假。
但徐伟杰认为,培训所学内容在实际操作中用不上。“讲师有两名30岁左右的男子,每天照着PPT读”。
“汇唐称,培训期间每月给1000元补助,并因此向学员要了身份证和银行卡,但没想到,公司以此通过‘蜡笔分期’给我们办了培训贷款。”徐伟杰说。
培训结束后,汇唐要求学员分赴北上广等城市的合作企业。“我被分到北京一家通信企业做维护,实际工作内容就是做各类表格,当时这家企业很多实习生都是通过‘培训贷’方式进来的”。
徐伟杰告诉记者,因月工资仅有1900元,不够在一线城市开支,干了28天后,他与汇唐沟通,回到长春等待其重新安排工作。
此后,汇唐曾3次给徐伟杰打电话介绍用人单位,但要么工作地点太远,要么是他没有应聘资格。徐伟杰说,自去年7月份后,汇唐不再介绍工作。
“从去年5月份开始,‘蜡笔分期’通知我每月需还款890元,本息一共2.3万元。因为没钱,至今我只还过4个月的‘培训贷’。”徐伟杰称,前两天,他和同期学员一起找到媒体、工商、公安部门反映情况,希望要回培训费用,但汇唐已被长春市朗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简称“朗图”)收购,原法人代表不知所踪。
公司回应:
企业已被收购,不清楚是否有培训资质
“没想到会遇到这样的麻烦。”面对记者,朗图负责人一曲姓总经理说,“我现在也联系不上汇唐的老板,希望投诉的学员通过法律程序解决问题,我服从法院判决。” 据了解,该曲姓负责人原是汇唐公司讲师,去年7月,汇唐老板想要转让公司,他便以比较优惠的价格收购了汇唐,并将企业更名为朗图。
在长春市工商局绿园分局提供的企业信息表中,《工人日报》记者看到,汇唐公司成立于2013年4月,经营范围一栏中,写明:教育信息咨询(不含培训)。
“汇唐当时的培训讲师是非常有经验的,至于汇唐是否具有教育培训资质,我并不清楚。” 曲姓负责人表示,学员与汇唐发生纠纷,应该不只是汇唐的原因,“当事人也可能因学习效果不好、挑剔工作地点等原因,最终导致就业不理想”。
记者发现,像徐伟杰这样遇到了“培训贷”的求职者,在全国不少地方都有。通过QQ找群功能,可搜索到大量“‘培训贷’维权交流群”,群友来自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众多城市。 有媒体报道,大多数“培训贷”骗局具有“假招聘”“真培训”“高额贷款”“高利贷”等性质,虽然基本都宣称无息贷款,但“培训贷”年利率大多在15%~25%之间。
“2015年,我参加过一个游戏原画技术培训班,学时8个月,学费2.7万元,同班有20多名学员,基本都是在校或刚毕业的大学生,大部分通过‘培训贷’方式支付学费。” 目前在广州从事游戏研发的顾志军告诉记者,因每天授课时间不到两个小时,讲师水平并不高,顾志军联合同班学员一起拨打了当地政府热线投诉,最终在政府部门调解下,索回近一半的学费。
“‘培训贷’多集中在IT行业,多数公司的惯用伎俩就是以招聘为幌子,以提供高薪工作岗位为诱饵,在面试中让应聘者以‘低压力分期还款’的方式,贷款接受其高价培训。求职者接受培训后,公司从网贷平台得到了学费,但培训质量却难有保证,而且部分求职者在接受培训后,公司并未按照承诺为其安排满意工作。有人怕影响信用,只好硬着头皮还贷还息。”顾志军告诉记者,“培训贷”大约出现在2014年,其与“校园贷”相似,主要针对学生群体,目前正是风行期。
案外延展:
套路深取证难,除了防范还应有什么?
以招聘的名义招揽生源,再用网贷方式收取高额培训费用,这种方式该如何定性? 一位受访律师对记者表示,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诈骗。“不过,买卖双方如自愿签署协议,就很难找出违法之处。构成诈骗的前提,必须是企业主观上明知自己没有承诺的相关资质、资源,客观上虚构师资力量、培训效果、高薪岗位等。如果单从企业对应聘者做出承诺但没有兑现来说,只能算作合同违约行为。”
“汇唐已被收购、更名,工商部门说会对属于权限范围内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但目前尚无回复。公安部门则表示这属于经济纠纷,不能立案,只能帮助协调双方进行调解。”徐伟杰对记者说。
不过,记者了解到,近日广州警方破获了一起“培训贷”特大骗局案。涉事公司从2015年开始,以承诺介绍就业岗位等方式诱骗学生签订合同、贷款参加培训,而讲师不过高中学历。公司在获得贷款公司放款之后“跑路”,卷走了当地多所高校400多名学生约400万元贷款,被骗学生为了每月还贷,不得不省吃俭用、四处打工。
“‘校园贷’因监管严厉趋于沉寂,‘培训贷’又浮出水面,层出不穷的手段、越来越深的套路,着实让不少人云里雾里、措手不及。”吉林大学政策研究室主任于天罡对记者表示,目前重点是要防止“培训贷”成为“校园贷”的变种,侵害学生权益,同时须警惕“培训贷”营销模式向网络传销发展。
“我认为,企业的违法成本太低。”顾志军说。为帮助同陷“培训贷”的网友维权,顾志军专门建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希望立法部门加速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不要再出现因无力还贷而导致的悲剧了”。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新骗局!多名毕业生深圳找工作深陷“培训贷”,工作不成却背万元债务 |网友:还有软世通,时代科技新骗局!多名毕业生深圳找工作深陷“培训贷”,工作不成却背万元债务 |网友:还有软世通,时代科技百闻趣味百家号话题简介:【新骗局!多名毕业生深圳找工作深陷“培训贷”,工作不成却背万元债务】大学毕业,好工作难找!有些骗局,就专门为大学生量身打造!继曝光裸条借贷后,南都再次调查发现,深圳有多名刚刚毕业的求职大学生遭诓骗,饱受“培训贷”之害。这种“培训贷”多针对刚毕业的学生,或急于找工作的待业者。不但工作没找到,每个人却背上了2.1万元的贷款。5个月前,小刘刚从技校毕业没多久。在58同城上,他看到了深圳泽迈斯科技公司的招聘信息,他投出简历。面试时人力说进行岗前培训。小刘称,在培训前,他曾经问过工作人员,培训结束后能否在公司上班?“人力承诺说,可以选择留任公司,也可以选择自己找工作,一定会解决就业,薪资不会低于4000元。”面试者都签了一份《PHP网站开发培训协议》。该规定称,乙方应向甲方深圳市宝安区提速度教育培训中心支付培训费用人民币21000元,乙方缴费模式为借款支付。小刘告诉南都,工作人员要求所有人在手机上下载了“蜡笔分期”APP,然后按照贷款流程,注册了姓名、学校等身份信息,并上传了身份证等证件照片,“两个小时内就贷款成功了。这笔贷款没有经过我们的手,而是直接打到提速度的账户的。”记者来到泽迈斯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地址和初面地址,发现空无一人,也没有任何办公设备。隔壁公司的工作人员称,“三四个月前,这家公司就已经搬走了。他们好像是做招聘的,每天都有很多人过来面试。”在调查过程中南都记者还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培训中心老师为前学员!而曾经在此教学的小陈表示,“刚开始来的人,都以为学会了就可以直接被分配出去工作。其实根本不是,都是要自己去找。培训中心说有合作的公司,其实一个都没有。”经南都记者梳理发现,涉及培训贷的企业多以面试为幌子,以“高薪”、“保障就业”等说辞诱导学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主动提供相关信贷平台的“培训贷款”,金额高达上万元。当“学员”完成相关培训后,却发现“高薪工作”不能兑现,自己还背上了上万元的“培训债务”。受骗者小赵说,“现在的钱生活都难,别说什么还贷款了。” 呼吁严打“培训贷”诈骗!对于这一话题,网友们纷纷赶来围观,并发表自己的观点。@BoooomHan : 诈骗刚毕业的大学生真的丧尽天良啊!!!@银行校招考试咨询老师 : 对,类似的还有达内!!!!@夜-魄 : 这不就是达内的模式吗!!!@瞌睡的安眠药 : 东北遍地是啊!我能说三十多个@All-in-Or-Nothing : 所有培训收费的公司都是骗人的,切记!!!@橙子拉面noodles : 真有人信 当初毕业的时候 只要向我要钱 我就走@mR-Yaco : 以招聘名义招生的空壳孵化公司深圳大把,我遇到很多。我没被骗的原因是,看到网上恶评一片。@51考研网 : 警惕!警惕!警惕!总以为在大学里面的小社会什么都懂,等你出了校园你试试@兒玉亙LuqiAgain : 难怪找工作时,这些公司都那么积极打电话联络我@天魔降临 : 新兴支柱产业,继传销之后这几年迅速崛起的各种培训贷购机贷@gripook09 : 达内靠着这个模式发家,都上市了@浅语细悟 : MMP幸亏老子多留个心眼 不然就呜呼哀哉了!@盐焗芝士Jane : 还有软世通!时代科技!看看网友的评论,才明白什么叫做段子手在民间,评论也是门技术活啊!好吧, 小编表示:很服气!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百闻趣味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全网奇趣资讯精选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日志用户版块帖子
1共2页2) ? 2 :
location='read.php?tid=8866178&page='+page+'';}">2) ? 2 :
location='read.php?tid=8866178&page='+page+'';">Go
阅读:9810
主题:培训公司已招聘为名,骗取学生签贷款
UID:8084207
在线时间0小时
金币63威望101宝宝人气0粮票0
关注(0)|粉丝(0)
培训公司已招聘为名,骗取学生签贷款
我是一名宝鸡文理的应届毕业生,通过宝鸡文理学院校招来到了陕西速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个校企合作单位以下简称速科)以设计师的招聘为名,其实是一个培训机构,要求我们以个人名义在网络平台贷款两万元作为培训费。并且保证培训结束之后我们第一年的月薪不低于,第二年的月薪在6500。还承诺将我们安排到合作企业工作。并两年以后退还我们两万元贷款金额。但是我们培训结束之后这些都没有实现。经过我们一个月的情况了解1、没有告诉我们是培训机构。2、速科没有教育资质而把我们作为培训收取费用,而且是强制要求我们贷款。3、强制要求我们贷款,涉及非法取现,而其中我们有一部分人是可以现金缴纳。4、合同中涉及多条霸王条款如:本协议最终解释权在甲方。如发生不可抗力致使本合同无法履行的本合同自动终止。双方互不承担责任(而贷款是我们个人名义贷的)协议条款中都是甲方有利而加重乙方责任。5、推荐就业单位,实际不是合作单位而是网络招聘平台直接获取的。6、要求我们用虚假信息进行应聘。7、公司虚报合作企业如:华为 腾讯 百度 中兴 小米8、贷款利息超过国家金融贷款标准,属于高利贷。9、公司与我们的协议上有一个结业证,培训结束并且参加工作一个月之久,而结业证还在设计当中。10、没有发证资历。11、公司为我们推荐的工作单位并没有为我们正式签订“用工劳动合同”而合同当中写着必须签订“用工劳动合同”12、推荐工作与《就业保证合同书》规定工作内容不一致,而合同中写着乙方工作内容须与甲方《就业保证合同书》工作内容一致。13、合同中具有错别字和多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14、我们是在引导下签订的合同而最终让我们签订的声明,声明内容如下:本人已详细阅读并自愿遵守:陕西速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就业保证合同书》,沈阳力拓利合科技有限公司(花儿朵朵分期购)《中普互联网金融》借款协议的全部合同材料,并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本人也充分了解并清楚陕西速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培训内容,自愿遵守陕西速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培训、收费、退费及合作金融的全部协议和制度。目前,陕西速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还在已招聘设计师的名义招收学员,累积被骗人数有二三百人,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拆穿速科这种行骗手段,让更多的人免于被骗,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彻查公司,还给西安一个文明,诚信的工作环境。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3 条评分
1·推荐首页,感谢发帖!
这就是诈骗, 报警, 诉法.
UID:357559
在线时间524小时
金币12692威望281宝宝人气0粮票2
关注(128)|粉丝(130)
UID:351941
在线时间1438小时
金币15266威望1032宝宝人气0粮票1
关注(88)|粉丝(82)
引用 评分针对 楼主 于 11:09发表的: 我是一名宝鸡文理的应届毕业生,通过宝鸡文理学院校招来到了陕西速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个校企合作单位以下简称速科)以设计师的招聘 .. 这就是诈骗, 报警, 诉法.
UID:257594
在线时间182小时
金币40威望95宝宝人气0粮票0
关注(128)|粉丝(84)
为人民服务
UID:8062954
在线时间18小时
金币74威望112宝宝人气0粮票0
关注(0)|粉丝(0)
在线时间800小时
金币13982威望508宝宝人气0粮票0
关注(125)|粉丝(395)
有时候,我实在不能理解:怎么这种伎俩,都能有人上钩呢?还是大学生,在学校里都学了些什么啊?
文由心生。在浑浊的世界里坚持纯洁的灵魂。
UID:530784
在线时间357小时
金币56威望149宝宝人气0粮票0
关注(13)|粉丝(28)
宝鸡文理学院就是垃圾学校,搞这些名堂绝对和学校管理人员有利益关系,光这这发没用人家一个电话就和谐了,建议给南都……等省外媒体报料,省内的人家给娄_勤-俭一个电话就全删了。
佛不言姓,道不言寿
UID:53126
在线时间10718小时
金币131689威望1432宝宝人气5粮票0
关注(43)|粉丝(742)
引用 评分针对 楼主 于 11:09发表的: 我是一名宝鸡文理的应届毕业生,通过宝鸡文理学院校招来到了陕西速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个校企合作单位以下简称速科)以设计师的招聘 .. 1·推荐首页,感谢发帖!
UID:8048834
在线时间2小时
金币16威望101宝宝人气0粮票0
关注(0)|粉丝(0)
现在这种公司好多,刚毕业的学生什么都不懂,真的会被骗!
UID:8061745
在线时间0小时
金币16威望100宝宝人气0粮票0
关注(0)|粉丝(0)
开办这种公司的人难道就没有孩子?于心何忍呀!审批部门是咋监管的……这样的社会很让人担忧
UID:8079096
在线时间0小时
金币10威望101宝宝人气0粮票0
关注(0)|粉丝(1)
还是靠自己的实力去找工作~学校合作的都不靠谱。
UID:743750
在线时间94小时
金币57威望149宝宝人气0粮票9
关注(12)|粉丝(13)
你们是大学生了,智商比其它人低吗?不要埋怨骗子水平高,只怪自己太傻B。
UID:727687
在线时间6117小时
金币54520威望22330宝宝人气4粮票45
关注(240)|粉丝(1203)
引用 评分针对 楼主 于 11:09发表的: 我是一名宝鸡文理的应届毕业生,通过宝鸡文理学院校招来到了陕西速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个校企合作单位以下简称速科)以设计师的招聘 .. 关注
UID:932817
在线时间1179小时
金币39795威望4354宝宝人气0粮票34
关注(2019)|粉丝(811)
UID:8085073
在线时间0小时
金币10威望100宝宝人气0粮票0
关注(0)|粉丝(0)
回 11楼(言多) 的帖子
这只是告诉别人 别再被骗!!!
1共2页2) ? 2 :
location='read.php?tid=8866178&page='+page+'';}">2) ? 2 :
location='read.php?tid=8866178&page='+page+'';">Go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请广大网友文明发言,理性评论!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华商论坛 如何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7x24小时)
在线咨询:
华商论坛公众微信
华商头条下载找工作却被贷款 专家:须警惕向网络传销模式发展
我的图书馆
找工作却被贷款 专家:须警惕向网络传销模式发展
5月24日凌晨1点刚过,24岁的吉林长春青年徐伟杰就赶到批发市场进一批水果,再拉到早市摆摊。“之前为找工作,我参加了一家公司的培训,稀里糊涂 被贷款 。因迟迟还不上贷,我已两次收到即将起诉的短信警告,如今只能靠起早贪黑卖水果挣钱还贷。”徐伟杰对《工人日报》记者说。徐伟杰口中的“贷款”,是指“”——企业以为由,以提供高薪工作岗位为饵,吸引应聘者贷款接受高价培训;部分求职者在接受培训后,企业却并未按承诺为其找到满意的工作,众多“被贷款”的求职者怕影响信用,只好硬着头皮还贷……记者发现,全国各地遭遇“培训贷”的人,远不止徐伟杰一个。当事人讲述:想找工作却陷“培训门”,莫名“被贷款”2015年11月,想找一份稳定工作的徐伟杰,在招聘网站广投简历。不久,他接到了吉林省汇唐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汇唐”)的面试通知。“我应聘的岗位是网络优化,汇唐承诺的薪资非常诱人,前三个月元,半年后月薪5000元,一年后1万元以上,而且对应聘者的所学专业和工作经验并无要求。”徐伟杰告诉《工人日报》记者,面试后有3天试岗期,主要是听培训课。因感觉公司比较正规,行业前景光明,他便决定参加该公司的有偿培训。“汇唐介绍,培训费共1.45万元,等我上班后从工资里扣。”徐伟杰告诉记者,培训内容是移动通信2G和3G网络知识,培训时间两个月,每天上半天课,过年还放了20多天假。但徐伟杰认为,培训所学内容在实际操作中用不上。“讲师有两名30岁左右的男子,每天照着PPT读”。“汇唐称,培训期间每月给1000元补助,并因此向学员要了身份证和银行卡,但没想到,公司以此通过
给我们办了培训贷款。”徐伟杰说。培训结束后,汇唐要求学员分赴北上广等城市的合作企业。“我被分到北京一家通信企业做维护,实际工作内容就是做各类表格,当时这家企业很多实习生都是通过培训贷方式进来的”。徐伟杰告诉记者,因月工资仅有1900元,不够在一线城市开支,干了28天后,他与汇唐沟通,回到长春等待其重新安排工作。此后,汇唐曾3次给徐伟杰打电话介绍用人单位,但要么工作地点太远,要么是他没有应聘资格。徐伟杰说,自去年7月份后,汇唐不再介绍工作。“从去年5月份开始, 蜡笔分期 通知我每月需还款890元,本息一共2.3万元。因为没钱,至今我只还过4个月的 培训贷 。”徐伟杰称,前两天,他和同期学员一起找到媒体、工商、公安部门反映情况,希望要回培训费用,但汇唐已被长春市朗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简称“朗图”)收购,原法人代表不知所踪。公司回应:企业已被收购,不清楚是否有培训资质“没想到会遇到这样的麻烦。”面对记者,朗图负责人一曲姓总经理说,“我现在也联系不上汇唐的老板,希望投诉的学员通过法律程序解决问题,我服从法院判决。”据了解,该曲姓负责人原是汇唐公司讲师,去年7月,汇唐老板想要转让公司,他便以比较优惠的价格收购了汇唐,并将企业更名为朗图。在长春市工商局绿园分局提供的企业信息表中,《工人日报》记者看到,汇唐公司成立于2013年4月,经营范围一栏中,写明:教育信息咨询(不含培训)。“汇唐当时的培训讲师是非常有经验的,至于汇唐是否具有教育培训资质,我并不清楚。” 曲姓负责人表示,学员与汇唐发生纠纷,应该不只是汇唐的原因,“当事人也可能因学习效果不好、挑剔工作地点等原因,最终导致就业不理想”。记者发现,像徐伟杰这样遇到了“培训贷”的求职者,在全国不少地方都有。通过QQ找群功能,可搜索到大量“ 培训贷 维权交流群”,群友来自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众多城市。有媒体报道,大多数“培训贷”骗局具有“假招聘”“真培训”“高额贷款”“”等性质,虽然基本都宣称,但“培训贷”年大多在15%~25%之间。“2015年,我参加过一个游戏原画技术培训班,学时8个月,学费2.7万元,同班有20多名学员,基本都是在校或刚毕业的大学生,大部分通过 培训贷 方式支付学费。” 目前在广州从事游戏研发的顾志军告诉记者,因每天授课时间不到两个小时,讲师水平并不高,顾志军联合同班学员一起拨打了当地政府热线投诉,最终在政府部门调解下,索回近一半的学费。“ 培训贷 多集中在IT行业,多数公司的惯用伎俩就是以招聘为幌子,以提供高薪工作岗位为诱饵,在面试中让应聘者以 低压力分期还款 的方式,贷款接受其高价培训。求职者接受培训后,公司从平台得到了学费,但培训质量却难有保证,而且部分求职者在接受培训后,公司并未按照承诺为其安排满意工作。有人怕影响信用,只好硬着头皮还贷还息。”顾志军告诉记者,“培训贷”大约出现在2014年,其与“”相似,主要针对学生群体,目前正是风行期。案外延展:套路深取证难,除了防范还应有什么?以招聘的名义招揽生源,再用网贷方式收取高额培训费用,这种方式该如何定性?一位受访律师对记者表示,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诈骗。“不过,买卖双方如自愿签署协议,就很难找出违法之处。构成诈骗的前提,必须是企业主观上明知自己没有承诺的相关资质、资源,客观上虚构师资力量、培训效果、高薪岗位等。如果单从企业对应聘者做出承诺但没有兑现来说,只能算作合同违约行为。”“汇唐已被收购、更名,工商部门说会对属于权限范围内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但目前尚无回复。公安部门则表示这属于经济纠纷,不能立案,只能帮助协调双方进行调解。”徐伟杰对记者说。不过,记者了解到,近日广州警方破获了一起“培训贷”特大骗局案。涉事公司从2015年开始,以承诺介绍就业岗位等方式诱骗学生签订合同、贷款参加培训,而讲师不过高中学历。公司在获得贷款公司放款之后“”,卷走了当地多所高校400多名学生约400万元贷款,被骗学生为了每月还贷,不得不省吃俭用、四处打工。“ 校园贷 因监管严厉趋于沉寂, 培训贷 又浮出水面,层出不穷的手段、越来越深的套路,着实让不少人云里雾里、措手不及。”吉林大学政策研究室主任于天罡对记者表示,目前重点是要防止“培训贷”成为“校园贷”的变种,侵害学生权益,同时须警惕“培训贷”营销模式向网络传销发展。“我认为,企业的违法成本太低。”顾志军说。为帮助同陷“培训贷”的网友维权,顾志军专门建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希望立法部门加速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不要再出现因无力还贷而导致的悲剧了”。《找工作却被贷款 专家:须警惕向网络传销模式发展》 精选二“培训贷”陷阱有多深:受骗者先被洗脑 维权或困难重重时间:日 09:21:57&中财网.以参加培训即推荐工作为名“招聘”诱惑求职者申请贷款交高额培训费调查动机目前,不良校园贷因“裸贷”“高利贷”等问题,已经进入强力监管和整治阶段。然而,另一种专门面向求职大学生的贷款——“培训贷”,正成为新的乱象。“培训贷”市场存在哪些问题?《法制日报》记者展开了调查。“求职少年李文星之死”引起社会各界对打击传销的重视。近日,四部门联合发文要求以“招聘、介绍工作”为名的传销活动。然而,《法制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在“招聘、介绍工作”背后,不只有传销骗局,还有一类专为大学生挖好的陷阱——“培训贷”。所谓“培训贷”,就是培训企业与信贷机构合作,由刚毕业的大学生以个人名义向信贷机构贷款作为“培训费”,“培训费”直接打入企业账户,大学生无需出钱就能接受“培训”。部分信贷机构为了牟取高额利润,可能存在放宽对资质、身份的核实,进而诱导大学生进行分期贷款。信贷机构将“培训费”打给企业,这一过程虽然标明了利息,但中还有高额的“咨询费”“服务费”等,这些钱都由大学生个人承担。此外,一旦大学生接受“培训”,信贷机构放了款,这些大学生刚刚毕业尚未就业就已背负了贷款。招聘机构积极推销“培训贷”8月15日,《法制日报》记者在某大型信息平台App上搜索“计算机”领域的招聘职位,发现中青才智教育(北京)有限公司招聘多个IT技术岗位,记者与其招聘人员互加了微信。这家公司招聘人员的微信名称显示为“中关村软件园杜老师”。据“杜老师”介绍,这家公司是“国家事业单位,政府主办,是软件园的管理单位”,并且“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国家级的大学生就业实训平台,由国家发改委,是中关村软件园重要的配套工程,为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记者质疑说:“公司名称看起来不是国家的事业单位。”“杜老师”随即改口:“我们公司的全称叫做北京中青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基地,我们是园区的管理单位。”“杜老师”继续对记者说:“我们实训完继续在园区内企业就职。”记者随后在“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平台网站”上找到一份《关于以中关村软件园名义发布的实习生、实训生招聘信息的说明》,文中提到“未以任何名义或授权其他机构在互联网上发布‘实习生’‘实训生’‘就业实训生’等招聘”。记者将这份“说明”发给“中关村软件园杜老师”,“杜老师”随后答复:“我们原单位名称叫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基地,2010年人才基地扩大了规模,现在的人才基地叫中青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基地……现在的中青中关村软件人才基地、办公地点仍在原来园区的九号楼(人才基地原址),工作人员80%以上还是原来的班底,承接了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基地之前的所有工作。”记者随后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中青才智教育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发现该公司被工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且许可经营范围中并没有“教育培训”这一项。至于“杜老师”所说该公司是软件园的管理单位,记者进一步核实发现,中关村软件园由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和管理,中青才智教育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并不是园区的管理单位。即使质疑不断,但“杜老师”仍然据记者发来一份宣传材料,上面显示培训需要交“实训费用”,分为两种方式,可任选一种付款方式。一种付款方式为一次性付费17800元,第二种则是就业后付费19800元,也就是正式工作两个月后在一年内分期支付,工作之前不用支付任何费用,同时实训期间享受1500元的现金生活补助。不过,在培训期间要交住宿费每月300元至450元,生活费自理。记者表示培训费用太高,一下拿不出这么多钱。“杜老师”说:“这是属于就业贷款,无需任何抵押和担保,这个费用是由国家正规的银行先为你支付的。”记者表示1500元补贴交完三个月房租就没有了,“杜老师”说:“如果实训期间生活费仍有困难,可以申请生活费贷款。”记者询问生活费怎么贷款,学员是自己去银行网点贷款还是公司帮忙贷款?“杜老师”表示这是软件园帮忙办的。记者问办贷款需要提交哪些材料,“杜老师”称自己也不清楚,“好像只要身份证就可以”。记者了解到,一般都需要贷款人本人前往。随后,“杜老师”要求记者将毕业证、学位证、学信网的照片发给他,他审核通过了才可通知前往办公地点。“洗脑”后推出贷款培训建议“去年,我毕业找工作时就遇到一个‘培训贷’骗局。打着名企的幌子,实际上是个培训机构,有专人一对一洗脑,不断贬低你的专业、贬低你的职业规划,在你心灰意冷的时候开始吹捧他们的培训,兜售他们的职业规划,让你参加他们的所谓量身打造的职业培训,当然还有不菲的培训费。如果你说没有钱交培训费,他们就说可以签个协议,培训结束当你工作时从工资里扣除。”来自河南,目前在北京从事快递行业的周小泉说,“我现在干快递就是为了多挣钱快点还钱。这些人非常可恶,他们就是利用一些家境贫困的毕业生急于找工作补贴家用的心理实施诈骗。”据周小泉介绍,培训公司想方设法进入大学校园,或通过问卷调查,或开设讲座,或以招聘为由,用严厉的词语攻破学生的心理防线,让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并顺势建议参加培训。在这个过程中,培训机构甚至会提前雇佣好“水军”,在贴吧、问答平台上刷好感,以防大学生一时怀疑上网搜索。有的培训机构甚至在公司显眼位置粘贴某些知名企业的标识,让参与面试、培训的人产生联想,并借此“营造”公司的良好形象。当学生想参加培训却因资金不足而犹豫不决时,培训机构就会顺势提议通过贷款平台贷款交培训费用,或者用各种虚假条件诱骗大学生申请贷款。十多名被骗大学生告诉记者,在贷款过程中,几乎全部是培训机构一手包办,没有贷款平台的工作人员在场,只需一通电话或简单签字就完成了贷款过程。针对五花八门的岗位要求,培训课程的价格也参差不齐,学费通常是1万至两万元,而普遍在10%以上。此外,有被骗的大学生告诉记者,如果想要中途退出培训,还需要向培训公司交学费20%的“违约金”,有的“违约金”甚至高达培训费用的40%。一名受骗大学生告诉记者,被告知中途退出需交“违约金”后,他算了一下账,由于自己已经学了大半,退出培训交的“违约金”比培训费还要多,“退的时候,培训费按天算,但是还要算上5000元‘违约金’,有的学员以曝光企业为条件才获得了退款,但仍交了一笔‘违约金’。然而,即便退出培训,学员仍背负着每月向贷款机构还钱的负担”。受骗者维权或困难重重那么,受骗的学员是否可以起诉?北京律师周云表示,学员与机构的借贷条款是合法有效的,学生的贷款需要依约偿还;至于学生交给培训机构的学费,可以以违约为由起诉,比如,有的培训机构并无办学资质、承诺的毕业后薪金水准未达到等。“这种‘培训贷’可能涉及合同诈骗行为。单从民事角度看,这是典型的教育培训合同纠纷,参加培训者要想取回已交纳的培训费,要么解除合同,要么撤销合同。根据合同法规定,可撤销合同主要有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订立时显失公平的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合同的解除,主要涉及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周云向记者介绍说,申请解除合同需要注意几点,“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培训提供方是否有欺诈行为;其次,在合同签订阶段,培训提供方是否有夸大宣传,构成重大误解”。在周云看来,申请确认合同无效的主要焦点在于,“就设立培训的架构而言,是否取得培训教学资格、是否有办学许可证”。“但是,参加培训者是不是没有一点责任呢?不是的。‘培训贷’主要涉及的是刚毕业的学生,他们在签约时已成年,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若不存在导致合同无效的条件,则应按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过,在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看来,此类维权困难重重。“骗取款方法,通常是人和商家、服务提供商串通分成,比如曾经有媒体曝光过的‘医美贷’,或者商家欺骗申请人贷款,后者不知道自己贷款了。‘培训贷’的流程看起来似乎很正常,申请人也知道自己申请贷款,不少学生也确实完成了课程。”上述业内人士对记者说,目前所说的培训行业骗贷主要是招转环节的加入让很多原本并不想去培训的人选择参加培训,让这些人有被欺骗的感觉,尤其是在最后的培训结果不满意时,这种欺骗感尤其强烈。为什么陷入“培训贷”不好维权?《法制日报》记者调查多日发现,“培训贷”几乎都发生在IT业培训,而非其他行业领域。上述业内人士解释说,IT“培训贷”不同于其他的贷款,在各个流程上是没有问题的,也就是在法律上几乎是没有什么可以起诉的点,因此在贷款之后没有很好的办法进行维权。最近骗贷风波不断在网络上出现,就是因为很多人没有办法诉诸法律。“即便是急需资金周转,大学生本身也不具备贷款的资格。从自身的经济基础到抵抗风险的能力,大学生都不符合借贷的条件。所以,倘若有培训机构或要求或允许大学生借贷,这个机构平台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不符合正常的工作程序和要求。”在江苏银行从事的江雪据记者说,贷款不是想贷就能贷的。就个人而言,只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具备还款能力,在遇上一定的资金压力时,才能考虑可承担范围之内的贷款,以缓解当前困境。所以,对于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缺乏风险管控能力的大学生而言,除助学贷这一类贷款外,应该远离消费性贷款。.法.制.日.报《找工作却被贷款 专家:须警惕向网络传销模式发展》 精选三原标题:以参加培训即推荐工作为名“招聘”诱惑求职者申请贷款交高额培训费 记者调查“培训贷”陷阱有多深调查动机 制图/高岳目前,不良校园贷因“裸贷”“高利贷”等问题,已经进入强力监管和整治阶段。然而,另一种专门面向求职大学生的贷款――“培训贷”,正成为新的乱象。“培训贷”市场存在哪些问题?记者展开了调查。“求职少年李文星之死”引起社会各界对打击传销的重视。近日,四部门联合发文要求专项整治以“招聘、介绍工作”为名的传销活动。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在“招聘、介绍工作”背后,不只有传销骗局,还有一类专为大学生挖好的陷阱――“培训贷”。所谓“培训贷”,就是培训企业与信贷机构合作,由刚毕业的大学生以个人名义向信贷机构贷款作为“培训费”,“培训费”直接打入企业账户,大学生无需出钱就能接受“培训”。部分信贷机构为了牟取高额利润,可能存在放宽对贷款人资质、身份的核实,进而诱导大学生进行分期贷款。信贷机构将“培训费”打给企业,这一过程虽然标明了利息,但贷款过程中还有高额的“咨询费”“服务费”等,这些钱都由大学生个人承担。此外,一旦大学生接受“培训”,信贷机构放了款,这些大学生刚刚毕业尚未就业就已背负了贷款。招聘机构积极推销“培训贷”8月15日,记者在某大型信息平台App上搜索“计算机”领域的招聘职位,发现中青才智教育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招聘多个IT技术岗位,记者与其招聘人员互加了微信。这家公司招聘人员的微信名称显示为“中关村软件园杜老师”。据“杜老师”介绍,这家公司是“国家事业单位,政府主办,是软件园的管理单位”,并且“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国家级的大学生就业实训平台,由国家发改委投资建设,是中关村软件园重要的配套工程,为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记者质疑说:“公司名称看起来不是国家的事业单位。”“杜老师”随即改口:“我们公司的全称叫做北京中青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基地,我们是园区的管理单位。”“杜老师”继续对记者说:“我们实训完继续在园区内企业就职。”记者随后在“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平台网站”上找到一份《关于以中关村软件园名义发布的实习生、实训生招聘信息的说明》,文中提到“未以任何名义或授权其他机构在互联网上发布‘实习生’‘实训生’‘就业实训生’等招聘”。记者将这份“说明”发给“中关村软件园杜老师”,“杜老师”随后答复:“我们原单位名称叫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基地,2010年人才基地扩大了规模,现在的人才基地叫中青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基地……现在的中青中关村软件人才基地、办公地点仍在原来园区的九号楼(人才基地原址),工作人员80%以上还是原来的班底,承接了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基地之前的所有工作。”记者随后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中青才智教育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发现该公司被工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且许可经营范围中并没有“教育培训”这一项。至于“杜老师”所说该公司是软件园的管理单位,记者进一步核实发现,中关村软件园由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和管理,中青才智教育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并不是园区的管理单位。即使质疑不断,但“杜老师”仍然给记者发来一份宣传材料,上面显示培训需要交“实训费用”,分为两种方式,可任选一种付款方式。一种付款方式为一次性付费17800元,第二种则是就业后付费19800元,也就是正式工作两个月后在一年内分期支付,工作之前不用支付任何费用,同时实训期间享受1500元的现金生活补助。不过,在培训期间要交住宿费每月300元至450元,生活费自理。记者表示培训费用太高,一下拿不出这么多钱。“杜老师”说:“这是属于就业贷款,无需任何抵押和担保,这个费用是由国家正规的银行先为你支付的。”记者表示1500元补贴交完三个月房租就没有了,“杜老师”说:“如果实训期间生活费仍有困难,可以申请生活费贷款。”记者询问生活费怎么贷款,学员是自己去银行网点贷款还是公司帮忙贷款?“杜老师”表示这是软件园帮忙办的。记者问办贷款需要提交哪些材料,“杜老师”称自己也不清楚,“好像只要身份证就可以”。记者了解到,去银行贷款一般都需要贷款人本人前往。随后,“杜老师”要求记者将毕业证、学位证、学信网的照片发给他,他审核通过了才可通知前往办公地点。“洗脑”后推出贷款培训建议“去年,我毕业找工作时就遇到一个‘培训贷’骗局。打着名企的幌子,实际上是个培训机构,有专人一对一洗脑,不断贬低你的专业、贬低你的职业规划,在你心灰意冷的时候开始吹捧他们的培训,兜售他们的职业规划,让你参加他们的所谓量身打造的职业培训,当然还有不菲的培训费。如果你说没有钱交培训费,他们就说可以签个协议,培训结束当你工作时从工资里扣除。”来自河南,目前在北京从事快递行业的周小泉说,“我现在干快递就是为了多挣钱快点还钱。这些人非常可恶,他们就是利用一些家境贫困的毕业生急于找工作补贴家用的心理实施诈骗。”据周小泉介绍,培训公司想方设法进入大学校园,或通过问卷调查,或开设讲座,或以招聘为由,用严厉的词语攻破学生的心理防线,让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并顺势建议参加培训。在这个过程中,培训机构甚至会提前雇佣好“水军”,在贴吧、问答平台上刷好感,以防大学生一时怀疑上网搜索。有的培训机构甚至在公司显眼位置粘贴某些知名企业的标识,让参与面试、培训的人产生联想,并借此“营造”公司的良好形象。当学生想参加培训却因资金不足而犹豫不决时,培训机构就会顺势提议通过贷款平台贷款交培训费用,或者用各种虚假条件诱骗大学生申请贷款。十多名被骗大学生告诉记者,在贷款过程中,几乎全部是培训机构一手包办,没有贷款平台的工作人员在场,只需一通电话或简单签字就完成了贷款过程。针对五花八门的岗位要求,培训课程的价格也参差不齐,学费通常是1万至两万元,而贷款利率普遍在10%以上。此外,有被骗的大学生告诉记者,如果想要中途退出培训,还需要向培训公司交学费20%的“违约金”,有的“违约金”甚至高达培训费用的40%。一名受骗大学生告诉记者,被告知中途退出需交“违约金”后,他算了一下账,由于自己已经学了大半,退出培训交的“违约金”比培训费还要多,“退的时候,培训费按天算,但是还要算上5000元‘违约金’,有的学员以曝光企业为条件才获得了退款,但仍交了一笔‘违约金’。然而,即便退出培训,学员仍背负着每月向贷款机构还钱的负担”。受骗者维权或困难重重那么,受骗的学员是否可以起诉?北京律师周云表示,学员与借贷机构的借贷条款是合法有效的,学生的贷款需要依约偿还;至于学生交给培训机构的学费,可以以违约为由起诉,比如,有的培训机构并无办学资质、承诺的毕业后薪金水准未达到等。“这种‘培训贷’可能涉及合同诈骗行为。单从民事角度看,这是典型的教育培训合同纠纷,参加培训者要想取回已交纳的培训费,要么解除合同,要么撤销合同。根据合同法规定,可撤销合同主要有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订立时显失公平的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合同的解除,主要涉及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周云向记者介绍说,申请解除合同需要注意几点,“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培训提供方是否有欺诈行为;其次,在合同签订阶段,培训提供方是否有夸大宣传,构成重大误解”。在周云看来,申请确认合同无效的主要焦点在于,“就设立培训的架构而言,是否取得培训教学资格、是否有办学许可证”。“但是,参加培训者是不是没有一点责任呢?不是的。‘培训贷’主要涉及的是刚毕业的学生,他们在签约时已成年,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若不存在导致合同无效的条件,则应按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过,在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看来,此类维权困难重重。“骗取消费贷款方法,通常是骗贷人和商家、服务提供商串通分成,比如曾经有媒体曝光过的‘医美贷’,或者商家欺骗申请人贷款,后者不知道自己贷款了。‘培训贷’的流程看起来似乎很正常,申请人也知道自己申请贷款,不少学生也确实完成了课程。”上述业内人士对记者说,目前所说的培训行业骗贷主要是招转环节的加入让很多原本并不想去培训的人选择参加培训,让这些人有被欺骗的感觉,尤其是在最后的培训结果不满意时,这种欺骗感尤其强烈。为什么陷入“培训贷”不好维权?记者调查多日发现,“培训贷”几乎都发生在IT业培训,而非其他行业领域。上述业内人士解释说,IT“培训贷”不同于其他的贷款,在各个流程上是没有问题的,也就是在法律上几乎是没有什么可以起诉的点,因此在贷款之后没有很好的办法进行维权。最近骗贷风波不断在网络上出现,就是因为很多人没有办法诉诸法律。“即便是急需资金周转,大学生本身也不具备贷款的资格。从自身的经济基础到抵抗风险的能力,大学生都不符合借贷的条件。所以,倘若有培训机构或借贷平台要求或允许大学生借贷,这个机构平台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不符合正常的工作程序和要求。”在江苏银行从事贷款业务的江雪对《法制日报》记者说,贷款不是想贷就能贷的。就个人而言,只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具备还款能力,在遇上一定的资金压力时,才能考虑可承担范围之内的贷款,以缓解当前困境。所以,对于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缺乏风险管控能力的大学生而言,除助学贷这一类贷款外,应该远离消费性贷款。(记者 赵丽 实习生 戴梦岚)《找工作却被贷款 专家:须警惕向网络传销模式发展》 精选四原标题:以参加培训即推荐工作为名“招聘”诱惑求职者申请贷款交高额培训费 记者调查“培训贷”陷阱有多深调查动机 制图/高岳目前,不良校园贷因“裸贷”“高利贷”等问题,已经进入强力监管和整治阶段。然而,另一种专门面向求职大学生的贷款――“培训贷”,正成为新的乱象。“培训贷”市场存在哪些问题?记者展开了调查。“求职少年李文星之死”引起社会各界对打击传销的重视。近日,四部门联合发文要求专项整治以“招聘、介绍工作”为名的传销活动。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在“招聘、介绍工作”背后,不只有传销骗局,还有一类专为大学生挖好的陷阱――“培训贷”。所谓“培训贷”,就是培训企业与信贷机构合作,由刚毕业的大学生以个人名义向信贷机构贷款作为“培训费”,“培训费”直接打入企业账户,大学生无需出钱就能接受“培训”。部分信贷机构为了牟取高额利润,可能存在放宽对贷款人资质、身份的核实,进而诱导大学生进行分期贷款。信贷机构将“培训费”打给企业,这一过程虽然标明了利息,但贷款过程中还有高额的“咨询费”“服务费”等,这些钱都由大学生个人承担。此外,一旦大学生接受“培训”,信贷机构放了款,这些大学生刚刚毕业尚未就业就已背负了贷款。招聘机构积极推销“培训贷”8月15日,记者在某大型信息平台App上搜索“计算机”领域的招聘职位,发现中青才智教育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招聘多个IT技术岗位,记者与其招聘人员互加了微信。这家公司招聘人员的微信名称显示为“中关村软件园杜老师”。据“杜老师”介绍,这家公司是“国家事业单位,政府主办,是软件园的管理单位”,并且“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国家级的大学生就业实训平台,由国家发改委投资建设,是中关村软件园重要的配套工程,为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记者质疑说:“公司名称看起来不是国家的事业单位。”“杜老师”随即改口:“我们公司的全称叫做北京中青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基地,我们是园区的管理单位。”“杜老师”继续对记者说:“我们实训完继续在园区内企业就职。”记者随后在“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平台网站”上找到一份《关于以中关村软件园名义发布的实习生、实训生招聘信息的说明》,文中提到“未以任何名义或授权其他机构在互联网上发布‘实习生’‘实训生’‘就业实训生’等招聘”。记者将这份“说明”发给“中关村软件园杜老师”,“杜老师”随后答复:“我们原单位名称叫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基地,2010年人才基地扩大了规模,现在的人才基地叫中青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基地……现在的中青中关村软件人才基地、办公地点仍在原来园区的九号楼(人才基地原址),工作人员80%以上还是原来的班底,承接了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基地之前的所有工作。”记者随后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中青才智教育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发现该公司被工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且许可经营范围中并没有“教育培训”这一项。至于“杜老师”所说该公司是软件园的管理单位,记者进一步核实发现,中关村软件园由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和管理,中青才智教育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并不是园区的管理单位。即使质疑不断,但“杜老师”仍然给记者发来一份宣传材料,上面显示培训需要交“实训费用”,分为两种方式,可任选一种付款方式。一种付款方式为一次性付费17800元,第二种则是就业后付费19800元,也就是正式工作两个月后在一年内分期支付,工作之前不用支付任何费用,同时实训期间享受1500元的现金生活补助。不过,在培训期间要交住宿费每月300元至450元,生活费自理。记者表示培训费用太高,一下拿不出这么多钱。“杜老师”说:“这是属于就业贷款,无需任何抵押和担保,这个费用是由国家正规的银行先为你支付的。”记者表示1500元补贴交完三个月房租就没有了,“杜老师”说:“如果实训期间生活费仍有困难,可以申请生活费贷款。”记者询问生活费怎么贷款,学员是自己去银行网点贷款还是公司帮忙贷款?“杜老师”表示这是软件园帮忙办的。记者问办贷款需要提交哪些材料,“杜老师”称自己也不清楚,“好像只要身份证就可以”。记者了解到,去银行贷款一般都需要贷款人本人前往。随后,“杜老师”要求记者将毕业证、学位证、学信网的照片发给他,他审核通过了才可通知前往办公地点。“洗脑”后推出贷款培训建议“去年,我毕业找工作时就遇到一个‘培训贷’骗局。打着名企的幌子,实际上是个培训机构,有专人一对一洗脑,不断贬低你的专业、贬低你的职业规划,在你心灰意冷的时候开始吹捧他们的培训,兜售他们的职业规划,让你参加他们的所谓量身打造的职业培训,当然还有不菲的培训费。如果你说没有钱交培训费,他们就说可以签个协议,培训结束当你工作时从工资里扣除。”来自河南,目前在北京从事快递行业的周小泉说,“我现在干快递就是为了多挣钱快点还钱。这些人非常可恶,他们就是利用一些家境贫困的毕业生急于找工作补贴家用的心理实施诈骗。”据周小泉介绍,培训公司想方设法进入大学校园,或通过问卷调查,或开设讲座,或以招聘为由,用严厉的词语攻破学生的心理防线,让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并顺势建议参加培训。在这个过程中,培训机构甚至会提前雇佣好“水军”,在贴吧、问答平台上刷好感,以防大学生一时怀疑上网搜索。有的培训机构甚至在公司显眼位置粘贴某些知名企业的标识,让参与面试、培训的人产生联想,并借此“营造”公司的良好形象。当学生想参加培训却因资金不足而犹豫不决时,培训机构就会顺势提议通过贷款平台贷款交培训费用,或者用各种虚假条件诱骗大学生申请贷款。十多名被骗大学生告诉记者,在贷款过程中,几乎全部是培训机构一手包办,没有贷款平台的工作人员在场,只需一通电话或简单签字就完成了贷款过程。针对五花八门的岗位要求,培训课程的价格也参差不齐,学费通常是1万至两万元,而贷款利率普遍在10%以上。此外,有被骗的大学生告诉记者,如果想要中途退出培训,还需要向培训公司交学费20%的“违约金”,有的“违约金”甚至高达培训费用的40%。一名受骗大学生告诉记者,被告知中途退出需交“违约金”后,他算了一下账,由于自己已经学了大半,退出培训交的“违约金”比培训费还要多,“退的时候,培训费按天算,但是还要算上5000元‘违约金’,有的学员以曝光企业为条件才获得了退款,但仍交了一笔‘违约金’。然而,即便退出培训,学员仍背负着每月向贷款机构还钱的负担”。受骗者维权或困难重重那么,受骗的学员是否可以起诉?北京律师周云表示,学员与借贷机构的借贷条款是合法有效的,学生的贷款需要依约偿还;至于学生交给培训机构的学费,可以以违约为由起诉,比如,有的培训机构并无办学资质、承诺的毕业后薪金水准未达到等。“这种‘培训贷’可能涉及合同诈骗行为。单从民事角度看,这是典型的教育培训合同纠纷,参加培训者要想取回已交纳的培训费,要么解除合同,要么撤销合同。根据合同法规定,可撤销合同主要有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订立时显失公平的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合同的解除,主要涉及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周云向记者介绍说,申请解除合同需要注意几点,“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培训提供方是否有欺诈行为;其次,在合同签订阶段,培训提供方是否有夸大宣传,构成重大误解”。在周云看来,申请确认合同无效的主要焦点在于,“就设立培训的架构而言,是否取得培训教学资格、是否有办学许可证”。“但是,参加培训者是不是没有一点责任呢?不是的。‘培训贷’主要涉及的是刚毕业的学生,他们在签约时已成年,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若不存在导致合同无效的条件,则应按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过,在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看来,此类维权困难重重。“骗取消费贷款方法,通常是骗贷人和商家、服务提供商串通分成,比如曾经有媒体曝光过的‘医美贷’,或者商家欺骗申请人贷款,后者不知道自己贷款了。‘培训贷’的流程看起来似乎很正常,申请人也知道自己申请贷款,不少学生也确实完成了课程。”上述业内人士对记者说,目前所说的培训行业骗贷主要是招转环节的加入让很多原本并不想去培训的人选择参加培训,让这些人有被欺骗的感觉,尤其是在最后的培训结果不满意时,这种欺骗感尤其强烈。为什么陷入“培训贷”不好维权?记者调查多日发现,“培训贷”几乎都发生在IT业培训,而非其他行业领域。上述业内人士解释说,IT“培训贷”不同于其他的贷款,在各个流程上是没有问题的,也就是在法律上几乎是没有什么可以起诉的点,因此在贷款之后没有很好的办法进行维权。最近骗贷风波不断在网络上出现,就是因为很多人没有办法诉诸法律。“即便是急需资金周转,大学生本身也不具备贷款的资格。从自身的经济基础到抵抗风险的能力,大学生都不符合借贷的条件。所以,倘若有培训机构或借贷平台要求或允许大学生借贷,这个机构平台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不符合正常的工作程序和要求。”在江苏银行从事贷款业务的江雪对《法制日报》记者说,贷款不是想贷就能贷的。就个人而言,只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具备还款能力,在遇上一定的资金压力时,才能考虑可承担范围之内的贷款,以缓解当前困境。所以,对于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缺乏风险管控能力的大学生而言,除助学贷这一类贷款外,应该远离消费性贷款。(记者 赵丽 实习生 戴梦岚)《找工作却被贷款 专家:须警惕向网络传销模式发展》 精选五以参加培训即推荐工作为名“招聘”诱惑求职者申请贷款交高额培训费记者调查“培训贷”陷阱有多深调查动机目前,不良校园贷因“裸贷”“高利贷”等问题,已经进入强力监管和整治阶段。然而,另一种专门面向求职大学生的贷款——“培训贷”,正成为新的乱象。“培训贷”市场存在哪些问题.《法制日报》记者展开了调查。“求职少年李文星之死”引起社会各界对打击传销的重视。近日,四部门联合发文要求专项整治以“招聘、介绍工作”为名的传销活动。然而,《法制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在“招聘、介绍工作”背后,不只有传销骗局,还有一类专为大学生挖好的陷阱——“培训贷”。所谓“培训贷”,就是培训企业与信贷机构合作,由刚毕业的大学生以个人名义向信贷机构贷款作为“培训费”,“培训费”直接打入企业账户,大学生无需出钱就能接受“培训”。部分信贷机构为了牟取高额利润,可能存在放宽对贷款人资质、身份的核实,进而诱导大学生进行分期贷款。信贷机构将“培训费”打给企业,这一过程虽然标明了利息,但贷款过程中还有高额的“咨询费”“服务费”等,这些钱都由大学生个人承担。此外,一旦大学生接受“培训”,信贷机构放了款,这些大学生刚刚毕业尚未就业就已背负了贷款。招聘机构积极推销“培训贷”8月15日,《法制日报》记者在某大型信息平台App上搜索“计算机”领域的招聘职位,发现中青才智教育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招聘多个IT技术岗位,记者与其招聘人员互加了微信。这家公司招聘人员的微信名称显示为“中关村软件园杜老师”。据“杜老师”介绍,这家公司是“国家事业单位,政府主办,是软件园的管理单位”,并且“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国家级的大学生就业实训平台,由国家发改委投资建设,是中关村软件园重要的配套工程,为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记者质疑说:“公司名称看起来不是国家的事业单位。”“杜老师”随即改口:“我们公司的全称叫做北京中青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基地,我们是园区的管理单位。”“杜老师”继续对记者说:“我们实训完继续在园区内企业就职。”记者随后在“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平台网站”上找到一份《关于以中关村软件园名义发布的实习生、实训生招聘信息的说明》,文中提到“未以任何名义或授权其他机构在互联网上发布‘实习生’‘实训生’‘就业实训生’等招聘”。记者将这份“说明”发给“中关村软件园杜老师”,“杜老师”随后答复:“我们原单位名称叫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基地,2010年人才基地扩大了规模,现在的人才基地叫中青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基地……现在的中青中关村软件人才基地、办公地点仍在原来园区的九号楼(人才基地原址),工作人员80%以上还是原来的班底,承接了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基地之前的所有工作。”记者随后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中青才智教育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发现该公司被工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且许可经营范围中并没有“教育培训”这一项。至于“杜老师”所说该公司是软件园的管理单位,记者进一步核实发现,中关村软件园由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和管理,中青才智教育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并不是园区的管理单位。即使质疑不断,但“杜老师”仍然给《法制日报》记者发来一份宣传材料,上面显示培训需要交“实训费用”,分为两种方式,可任选一种付款方式。一种付款方式为一次性付费17800元,第二种则是就业后付费19800元,也就是正式工作两个月后在一年内分期支付,工作之前不用支付任何费用,同时实训期间享受1500元的现金生活补助。不过,在培训期间要交住宿费每月300元至450元,生活费自理。记者表示培训费用太高,一下拿不出这么多钱。“杜老师”说:“这是属于就业贷款,无需任何抵押和担保,这个费用是由国家正规的银行先为你支付的。”记者表示1500元补贴交完三个月房租就没有了,“杜老师”说:“如果实训期间生活费仍有困难,可以申请生活费贷款。”记者询问生活费怎么贷款,学员是自己去银行网点贷款还是公司帮忙贷款.“杜老师”表示这是软件园帮忙办的。记者问办贷款需要提交哪些材料,“杜老师”称自己也不清楚,“好像只要身份证就可以”。记者了解到,去银行贷款一般都需要贷款人本人前往。随后,“杜老师”要求记者将毕业证、学位证、学信网的照片发给他,他审核通过了才可通知前往办公地点。“洗脑”后推出贷款培训建议“去年,我毕业找工作时就遇到一个‘培训贷’骗局。打着名企的幌子,实际上是个培训机构,有专人一对一洗脑,不断贬低你的专业、贬低你的职业规划,在你心灰意冷的时候开始吹捧他们的培训,兜售他们的职业规划,让你参加他们的所谓量身打造的职业培训,当然还有不菲的培训费。如果你说没有钱交培训费,他们就说可以签个协议,培训结束当你工作时从工资里扣除。”来自河南,目前在北京从事快递行业的周小泉说,“我现在干快递就是为了多挣钱快点还钱。这些人非常可恶,他们就是利用一些家境贫困的毕业生急于找工作补贴家用的心理实施诈骗。”据周小泉介绍,培训公司想方设法进入大学校园,或通过问卷调查,或开设讲座,或以招聘为由,用严厉的词语攻破学生的心理防线,让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并顺势建议参加培训。在这个过程中,培训机构甚至会提前雇佣好“水军”,在贴吧、问答平台上刷好感,以防大学生一时怀疑上网搜索。有的培训机构甚至在公司显眼位置粘贴某些知名企业的标识,让参与面试、培训的人产生联想,并借此“营造”公司的良好形象。当学生想参加培训却因资金不足而犹豫不决时,培训机构就会顺势提议通过贷款平台贷款交培训费用,或者用各种虚假条件诱骗大学生申请贷款。十多名被骗大学生告诉记者,在贷款过程中,几乎全部是培训机构一手包办,没有贷款平台的工作人员在场,只需一通电话或简单签字就完成了贷款过程。针对五花八门的岗位要求,培训课程的价格也参差不齐,学费通常是1万至两万元,而贷款利率普遍在10%以上。此外,有被骗的大学生告诉记者,如果想要中途退出培训,还需要向培训公司交学费20%的“违约金”,有的“违约金”甚至高达培训费用的40%。一名受骗大学生告诉记者,被告知中途退出需交“违约金”后,他算了一下账,由于自己已经学了大半,退出培训交的“违约金”比培训费还要多,“退的时候,培训费按天算,但是还要算上5000元‘违约金’,有的学员以曝光企业为条件才获得了退款,但仍交了一笔‘违约金’。然而,即便退出培训,学员仍背负着每月向贷款机构还钱的负担”。受骗者维权或困难重重那么,受骗的学员是否可以起诉.北京律师周云表示,学员与借贷机构的借贷条款是合法有效的,学生的贷款需要依约偿还;至于学生交给培训机构的学费,可以以违约为由起诉,比如,有的培训机构并无办学资质、承诺的毕业后薪金水准未达到等。“这种‘培训贷’可能涉及合同诈骗行为。单从民事角度看,这是典型的教育培训合同纠纷,参加培训者要想取回已交纳的培训费,要么解除合同,要么撤销合同。根据合同法规定,可撤销合同主要有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订立时显失公平的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合同的解除,主要涉及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周云向记者介绍说,申请解除合同需要注意几点,“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培训提供方是否有欺诈行为;其次,在合同签订阶段,培训提供方是否有夸大宣传,构成重大误解”。在周云看来,申请确认合同无效的主要焦点在于,“就设立培训的架构而言,是否取得培训教学资格、是否有办学许可证”。“但是,参加培训者是不是没有一点责任呢.不是的。‘培训贷’主要涉及的是刚毕业的学生,他们在签约时已成年,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若不存在导致合同无效的条件,则应按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过,在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看来,此类维权困难重重。“骗取消费贷款方法,通常是骗贷人和商家、服务提供商串通分成,比如曾经有媒体曝光过的‘医美贷’,或者商家欺骗申请人贷款,后者不知道自己贷款了。‘培训贷’的流程看起来似乎很正常,申请人也知道自己申请贷款,不少学生也确实完成了课程。”上述业内人士对记者说,目前所说的培训行业骗贷主要是招转环节的加入让很多原本并不想去培训的人选择参加培训,让这些人有被欺骗的感觉,尤其是在最后的培训结果不满意时,这种欺骗感尤其强烈。为什么陷入“培训贷”不好维权.《法制日报》记者调查多日发现,“培训贷”几乎都发生在IT业培训,而非其他行业领域。上述业内人士解释说,IT“培训贷”不同于其他的贷款,在各个流程上是没有问题的,也就是在法律上几乎是没有什么可以起诉的点,因此在贷款之后没有很好的办法进行维权。最近骗贷风波不断在网络上出现,就是因为很多人没有办法诉诸法律。“即便是急需资金周转,大学生本身也不具备贷款的资格。从自身的经济基础到抵抗风险的能力,大学生都不符合借贷的条件。所以,倘若有培训机构或借贷平台要求或允许大学生借贷,这个机构平台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不符合正常的工作程序和要求。”在江苏银行从事贷款业务的江雪对《法制日报》记者说,贷款不是想贷就能贷的。就个人而言,只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具备还款能力,在遇上一定的资金压力时,才能考虑可承担范围之内的贷款,以缓解当前困境。所以,对于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缺乏风险管控能力的大学生而言,除助学贷这一类贷款外,应该远离消费性贷款。《找工作却被贷款 专家:须警惕向网络传销模式发展》 精选六以参加培训即推荐工作为名“招聘”诱惑求职者申请贷款交高额培训费记者调查“培训贷”陷阱有多深调查动机目前,不良校园贷因“裸贷”“高利贷”等问题,已经进入强力监管和整治阶段。然而,另一种专门面向求职大学生的贷款——“培训贷”,正成为新的乱象。“培训贷”市场存在哪些问题.《法制日报》记者展开了调查。“求职少年李文星之死”引起社会各界对打击传销的重视。近日,四部门联合发文要求专项整治以“招聘、介绍工作”为名的传销活动。然而,《法制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在“招聘、介绍工作”背后,不只有传销骗局,还有一类专为大学生挖好的陷阱——“培训贷”。所谓“培训贷”,就是培训企业与信贷机构合作,由刚毕业的大学生以个人名义向信贷机构贷款作为“培训费”,“培训费”直接打入企业账户,大学生无需出钱就能接受“培训”。部分信贷机构为了牟取高额利润,可能存在放宽对贷款人资质、身份的核实,进而诱导大学生进行分期贷款。信贷机构将“培训费”打给企业,这一过程虽然标明了利息,但贷款过程中还有高额的“咨询费”“服务费”等,这些钱都由大学生个人承担。此外,一旦大学生接受“培训”,信贷机构放了款,这些大学生刚刚毕业尚未就业就已背负了贷款。招聘机构积极推销“培训贷”8月15日,《法制日报》记者在某大型信息平台App上搜索“计算机”领域的招聘职位,发现中青才智教育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招聘多个IT技术岗位,记者与其招聘人员互加了微信。这家公司招聘人员的微信名称显示为“中关村软件园杜老师”。据“杜老师”介绍,这家公司是“国家事业单位,政府主办,是软件园的管理单位”,并且“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国家级的大学生就业实训平台,由国家发改委投资建设,是中关村软件园重要的配套工程,为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记者质疑说:“公司名称看起来不是国家的事业单位。”“杜老师”随即改口:“我们公司的全称叫做北京中青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基地,我们是园区的管理单位。”“杜老师”继续对记者说:“我们实训完继续在园区内企业就职。”记者随后在“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平台网站”上找到一份《关于以中关村软件园名义发布的实习生、实训生招聘信息的说明》,文中提到“未以任何名义或授权其他机构在互联网上发布‘实习生’‘实训生’‘就业实训生’等招聘”。记者将这份“说明”发给“中关村软件园杜老师”,“杜老师”随后答复:“我们原单位名称叫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基地,2010年人才基地扩大了规模,现在的人才基地叫中青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基地……现在的中青中关村软件人才基地、办公地点仍在原来园区的九号楼(人才基地原址),工作人员80%以上还是原来的班底,承接了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基地之前的所有工作。”记者随后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中青才智教育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发现该公司被工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且许可经营范围中并没有“教育培训”这一项。至于“杜老师”所说该公司是软件园的管理单位,记者进一步核实发现,中关村软件园由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和管理,中青才智教育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并不是园区的管理单位。即使质疑不断,但“杜老师”仍然给《法制日报》记者发来一份宣传材料,上面显示培训需要交“实训费用”,分为两种方式,可任选一种付款方式。一种付款方式为一次性付费17800元,第二种则是就业后付费19800元,也就是正式工作两个月后在一年内分期支付,工作之前不用支付任何费用,同时实训期间享受1500元的现金生活补助。不过,在培训期间要交住宿费每月300元至450元,生活费自理。记者表示培训费用太高,一下拿不出这么多钱。“杜老师”说:“这是属于就业贷款,无需任何抵押和担保,这个费用是由国家正规的银行先为你支付的。”记者表示1500元补贴交完三个月房租就没有了,“杜老师”说:“如果实训期间生活费仍有困难,可以申请生活费贷款。”记者询问生活费怎么贷款,学员是自己去银行网点贷款还是公司帮忙贷款.“杜老师”表示这是软件园帮忙办的。记者问办贷款需要提交哪些材料,“杜老师”称自己也不清楚,“好像只要身份证就可以”。记者了解到,去银行贷款一般都需要贷款人本人前往。随后,“杜老师”要求记者将毕业证、学位证、学信网的照片发给他,他审核通过了才可通知前往办公地点。“洗脑”后推出贷款培训建议“去年,我毕业找工作时就遇到一个‘培训贷’骗局。打着名企的幌子,实际上是个培训机构,有专人一对一洗脑,不断贬低你的专业、贬低你的职业规划,在你心灰意冷的时候开始吹捧他们的培训,兜售他们的职业规划,让你参加他们的所谓量身打造的职业培训,当然还有不菲的培训费。如果你说没有钱交培训费,他们就说可以签个协议,培训结束当你工作时从工资里扣除。”来自河南,目前在北京从事快递行业的周小泉说,“我现在干快递就是为了多挣钱快点还钱。这些人非常可恶,他们就是利用一些家境贫困的毕业生急于找工作补贴家用的心理实施诈骗。”据周小泉介绍,培训公司想方设法进入大学校园,或通过问卷调查,或开设讲座,或以招聘为由,用严厉的词语攻破学生的心理防线,让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并顺势建议参加培训。在这个过程中,培训机构甚至会提前雇佣好“水军”,在贴吧、问答平台上刷好感,以防大学生一时怀疑上网搜索。有的培训机构甚至在公司显眼位置粘贴某些知名企业的标识,让参与面试、培训的人产生联想,并借此“营造”公司的良好形象。当学生想参加培训却因资金不足而犹豫不决时,培训机构就会顺势提议通过贷款平台贷款交培训费用,或者用各种虚假条件诱骗大学生申请贷款。十多名被骗大学生告诉记者,在贷款过程中,几乎全部是培训机构一手包办,没有贷款平台的工作人员在场,只需一通电话或简单签字就完成了贷款过程。针对五花八门的岗位要求,培训课程的价格也参差不齐,学费通常是1万至两万元,而贷款利率普遍在10%以上。此外,有被骗的大学生告诉记者,如果想要中途退出培训,还需要向培训公司交学费20%的“违约金”,有的“违约金”甚至高达培训费用的40%。一名受骗大学生告诉记者,被告知中途退出需交“违约金”后,他算了一下账,由于自己已经学了大半,退出培训交的“违约金”比培训费还要多,“退的时候,培训费按天算,但是还要算上5000元‘违约金’,有的学员以曝光企业为条件才获得了退款,但仍交了一笔‘违约金’。然而,即便退出培训,学员仍背负着每月向贷款机构还钱的负担”。受骗者维权或困难重重那么,受骗的学员是否可以起诉.北京律师周云表示,学员与借贷机构的借贷条款是合法有效的,学生的贷款需要依约偿还;至于学生交给培训机构的学费,可以以违约为由起诉,比如,有的培训机构并无办学资质、承诺的毕业后薪金水准未达到等。“这种‘培训贷’可能涉及合同诈骗行为。单从民事角度看,这是典型的教育培训合同纠纷,参加培训者要想取回已交纳的培训费,要么解除合同,要么撤销合同。根据合同法规定,可撤销合同主要有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订立时显失公平的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合同的解除,主要涉及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周云向记者介绍说,申请解除合同需要注意几点,“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培训提供方是否有欺诈行为;其次,在合同签订阶段,培训提供方是否有夸大宣传,构成重大误解”。在周云看来,申请确认合同无效的主要焦点在于,“就设立培训的架构而言,是否取得培训教学资格、是否有办学许可证”。“但是,参加培训者是不是没有一点责任呢.不是的。‘培训贷’主要涉及的是刚毕业的学生,他们在签约时已成年,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若不存在导致合同无效的条件,则应按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过,在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看来,此类维权困难重重。“骗取消费贷款方法,通常是骗贷人和商家、服务提供商串通分成,比如曾经有媒体曝光过的‘医美贷’,或者商家欺骗申请人贷款,后者不知道自己贷款了。‘培训贷’的流程看起来似乎很正常,申请人也知道自己申请贷款,不少学生也确实完成了课程。”上述业内人士对记者说,目前所说的培训行业骗贷主要是招转环节的加入让很多原本并不想去培训的人选择参加培训,让这些人有被欺骗的感觉,尤其是在最后的培训结果不满意时,这种欺骗感尤其强烈。为什么陷入“培训贷”不好维权.《法制日报》记者调查多日发现,“培训贷”几乎都发生在IT业培训,而非其他行业领域。上述业内人士解释说,IT“培训贷”不同于其他的贷款,在各个流程上是没有问题的,也就是在法律上几乎是没有什么可以起诉的点,因此在贷款之后没有很好的办法进行维权。最近骗贷风波不断在网络上出现,就是因为很多人没有办法诉诸法律。“即便是急需资金周转,大学生本身也不具备贷款的资格。从自身的经济基础到抵抗风险的能力,大学生都不符合借贷的条件。所以,倘若有培训机构或借贷平台要求或允许大学生借贷,这个机构平台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不符合正常的工作程序和要求。”在江苏银行从事贷款业务的江雪对《法制日报》记者说,贷款不是想贷就能贷的。就个人而言,只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具备还款能力,在遇上一定的资金压力时,才能考虑可承担范围之内的贷款,以缓解当前困境。所以,对于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缺乏风险管控能力的大学生而言,除助学贷这一类贷款外,应该远离消费性贷款。《找工作却被贷款 专家:须警惕向网络传销模式发展》 精选七的兴起如春来草长,短短数年,一个又一个的细分场景被迅速开发,教育培训类场景,就是其中一个。近年来,、蜡笔分期、贷贷熊、、么么贷等诸多针对教育培训的分期产品应运而生。然而,清流消费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教育培训的欺诈事件层出不穷,去年的“圆享诈骗”事件还未彻底平息,今年毕业季刚来临,一波又起。报名培训后如约而来的,只有贷款账单连日高温,西安已开启“烧烤”模式。而这些天,本该拿到大学毕业证开始正式工作的梁安,顶着毒辣的太阳,跑遍了西安的人社局、教育局和劳动侦查大队,以求解决他的困境。梁安出生于1994年,是一名西安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去年11月,急于求职的他通过一次招聘,参加西安中软卓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隶属北京中软国际教育集团,下称“西安中软”)的职业技能培训,并为此在贷贷熊申请了17800元的教育培训贷款,算上息费,总共应还款金额高达20000余元。协议中规定,培训合格后,西安中软将为梁安推荐就业,并保证梁安正式录用后的综合薪资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不低于5000元,二线城市不低于3500元。后来,梁安发现,这个培训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培训的内容都是网上可以找到的,几乎没有实用。”而培训结束之后,西安中软让学员制作假简历,又推荐了一些所谓的合作方企业让学员去面试,“结果都是那种刚创业的小公司,甚至还有皮包公司。”对于刚要走出大学校园的梁安来说,没有工作,又不能名正言顺地享有来自父母的生活费,这两万多的欠款,是压在心上让他夜不能寐的大事。他尝试与西安中软沟通,“但他们根本不理我,没有任何表示”。梁安也曾联系贷贷熊客服投诉,“贷贷熊的客服却说这是培训机构的事情,他们也不管。”根据贷贷熊6个月之后开始还款的规则,历时半年,第一期的应还款账单却如约而至,梁安的高薪工作却成了幻影泡沫。“我现在既没有钱还贷款,也因为处理这件事没办法找工作。”培训贷受骗学员集体上京起诉,多家分期平台牵涉其中另一个培训贷维权QQ群中,群成员已满500,有人不断退出和加入,一位群友张智勇告诉清流消费金融,他算过,进进出出的人目前已有1000多个。他们都与清软国际(也称为东方清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职业技能培训协议。其中,有着本科生,有大专生,有未成年的高中生,有挖掘机师傅,有小学没毕业的社会青年......张智勇称,清软国际以面试为幌子,以“高薪”、“保障就业”、“国家工信部合作和支持”,“若无法就业,费用由培训机构负责”等诱导学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但和梁安的经历相似,清软国际同样没有履行为学员找到高薪工作的承诺,还让学员背负上万元欠款,一边另谋生计,一边被追债。“清软国际的法人本来是徐利杰,现在徐利杰已经将法人变更成他弟弟徐利祥并申请破产。”张智勇称,据他了解,与清软国际合作放贷的分期平台包括课栈网、北银金融、百度有钱花、惠分期、九课分期等等。据了解,有些分期平台在发现清软国际可能存在风险之后,已经在今年6月停止了与其的合作。而对于借款学员来说,没有工作、,随之而来的,就是铺天盖地的催款通知,这逼得他们不得不想办法应对。某些分期平台虽然在接到投诉后称将调查处理,但至今并无明确进展。“各地的被骗学员至少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张智勇说,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有的人准备认栽,但有一部分已经决定联合起来,请一位律师协助起诉清软国际,因为协议规定必须在培训机构所在地进行诉讼,多位学员已赴京准备诉讼事宜。掉入泥潭难脱身,大学生负债万元走上艰辛维权路如果梁安和张智勇的遭遇,仅仅是钱财损失、生活受扰,那么对于这群沈阳的大学生来说,培训的经历就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个社会大泥潭。“我们知道被骗了,却又不敢告诉家长,怕家人担心。”“请你一定给我们反映反映,我们现在每个月都要支付高额的利息,不能拖了。”“学校保卫处只是宣布一下这是个诈骗公司就完事了。”“公安局让我们找工商局,工商局让我们去找教育局,我们都懵了。”一群大学生争先恐后地向清流消费金融爆料,他们参加了沈阳翰唐教育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下称“翰唐”)的培训项目。据其中一名学员统计,已参加培训的同学超过100人,至少涉及以下15所高校。爆料人统计的翰唐学员所在高校名称据了解,截至目前,翰唐已经开展了4期培训项目。第1期为“全明星计划”,由晨星成长计划为参加培训的学生发放15000元贷款。从学生大学毕业产生收入后开始,每月按照7.5%支付费用,支付期限为5年。根据学员与翰唐签订的协议,如果学员想一次性提前还清,则除本金外,另支付20%的利息。晨星成长计划官网信息显示,晨星成长计划是由九鼎集团及103家上市企业联合发起的“大学生精英养成的‘人才’项目”。翰唐公司宣传单学员申请晨星成长计划的截图何书是SJ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今年2月加入培训,他向清流消费金融表示,翰唐刚开始向他保证,如果参加全明星计划并培训,有世界500强的高管来讲课,有机会被提前内推到世界500强企业和黑马会。“根本没有什么世界500强的高管来讲课,除了一个10天的洗脑课程,翰唐就找了一些连大学都没上过的员工给我们念PPT。”何书说,2-4期是“”计划,和1期不同,参加“合伙人”计划的同学是在名校贷app上申请15000元贷款,分成24期还款。贷款到账的一个月后开始还款。但不管是向晨星成长计划还是名校贷申请的贷款,都是由贷款平台放款给学员后,再由学员支付给翰唐。图为翰唐学员提供的名校贷分期证明图为翰唐学员提供的与翰唐签订的“全明星计划”协议图片“翰唐向我们承诺,加入合伙人计划培训后,会给我们安排家教的工作。”刘燕是来自LN大学的大二学生,她告诉清流消费金融,她参加的是翰唐第2期培训,但是既没有专业的培训内容,也没有工作。“可能是发现大四的不好骗了,翰唐的2、3、4期都主要针对想做兼职家教的大一至大三的同学。”翰唐内部人士在QQ群中与大学生的聊天记录在名校贷申请贷款时,翰唐还让一名代理指导大家回答名校贷的电话审核。提到借款用途一项,其代理要求学员称贷款用于“报名计算机培训(北大青鸟机构)”,虽然是伪造的信息,但很多人依然贷款成功了。刘燕无奈地说,“现在反而羡慕那些贷款没有成功的人。”图为某代理指导学员如何回答名校贷电话审核正式进入培训后,部分学员开始发现培训有问题。“合伙人计划主要是上六天的洗脑课,还给了我们一套练习题,但翰唐根本没有学生可以教,而是让我们自己去找学生。” 刘燕说。因此,“有人开始质疑翰唐是骗子。”在何书看来,正因这种质疑打草惊蛇,怕被发觉的翰唐才在某个住宅小区租了房子,建立“学习吧”,并向学员灌输“你们是主人”的思想,让一些热情高涨的同学自行装修,自己找学生来出租屋上课。“羊毛出在羊身上,将来租房费用还是从学生的收入里扣除。”图为一名深信翰唐的2期学员(左)与同学的对话“1-4期的洗脑课程都一样,就是所谓的‘教练技术’”,来自SH大学的陆城与何书、刘燕等多位同学的说法一致,“洗脑”课程曾在某个宾馆的会议室开展,密闭的空间,遮住所有自然光,“培训时间一长,甚至连呼吸都感觉困难。”“洗脑”课程的第一阶段,主要通过一些积极、充满正能量的学习博得学生信任;到了第二阶段,主要通过批评、角色反串、讲故事、团队催眠等,让人放下心理防备,激化情绪和需求,甚至暗示自己在翰唐将产生新的人格。“最晚的时候,上课到凌晨1、2点,完成了任务才让我们走。”“很多人在课程上拥抱,哭泣,被催眠。”何书说,当时的情况下,加上音乐、光线等背景,“导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还让女生表演跳钢管舞,扒男孩子的衣服,甚至表演推销避孕套。美其名曰:突破自我。”图为翰唐学员偷拍的培训画面通过这样的课程,却让一部分学生已经深陷其中,不但对翰唐完全信任,还邀请自己的朋友、同学参加翰唐的培训。但也有部分同学认为自己受了骗,十分纠结。在协议中,翰唐承诺为2-4期的学员最长垫付前4期的还款本金。“去上课是浪费时间精力,但不去上课翰唐就不给我垫付前几期的本金,现在我自己没钱还每个月700多的贷款。”渐渐地,有人开始招架不住还款压力。于是,翰唐为他们指出了新道路:成为翰唐的代理为其招生,每拉一人入伙,就获得数百元奖金。图为翰唐员工劝说某学员做代理的聊天记录何书告诉清流消费金融,翰唐把参加培训的学员都叫“黄埔人”,取“黄埔军校”之意,翰唐对学员宣称公司培养的都是最优秀的人。而后来的很多“黄埔人”都是靠前期学员拉进来的。这个教育培训的迷局,仿佛是越走越深。以高薪工作为诱惑引导学员贷款,又以挣钱还款为由使得他们跳进了一个继续拉人入伙的怪圈。后来,也有学员向翰唐提出要退出培训,“翰唐说如果要退出所有费用需要我们自己还,而且必须签订一个保密协议,不知道什么内容。”于是,很多想退出的学生,既没有找到收入来源,也怕贸然退出后下个月就还不了款,“只能就这么拖着。”在清流消费金融的调查过程中,一些SH大学的同学透露,翰唐的法人高斌,拥有SH大学授予的研究生创新创业导师聘书,该高校官方微信还曾发布关于本次受聘仪式的文章。而正是这个SH外聘创业导师的身份,为翰唐的法人高斌不少。此外,在翰唐公司里,还放着晨星成长计划的授权书。经与晨星成长计划客服确认,晨星成长计划的确与翰唐有合作,但关于该授权书的真伪,对方则表示还需要核实,截至发稿,清流消费金融并未收到对方回复。6月25日,要求维权的翰唐学员们联系了沈阳市当地媒体到翰唐公司实地采访,在翰唐工作人员拒绝与记者沟通后,学员拨打了110报警,在记者陪同下,部分维权学员和翰唐法人高斌都来到当地派出所接受调查,暂无进一步消息。分期平台、学校、派出所、教育局、工商局、媒体……何书他们这群特殊的,走遍了很多地方,在求助的路上不断摸索,才求得一丝维权的希望,但现在的处境仍旧令涉世未深的他们万分迷茫。如何有效防止教育培训贷的风险同样被困扰的,除了众多像何书一样的借款学员外,还有诸多涉事的。在教育培训场景中,一旦发生培训机构不履约、欺诈、跑路等情况,对于学员和消费金融企业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损失。那么如何既能保护消金企业的利润、名誉不受影响,又能保护借款学员的利益?一位持牌消金公司的人员向清流消费金融表示,“为了控制风险,除了对机构做好调查,我们的培训类贷款还有两个必要前提:第一,我们在与机构签订的协议中会要求机构在学员无法还款时,垫付剩余费用,对剩余课程进行回购。另外,我们的一定不超过学员的培训期限,任何问题,都在培训期间解决。”“学员以在某培训机构参加培训的名义申请贷款后,除了与学员核实,我们也将立刻向该机构核实订单真实性。避免学员在没有资质的A机构参加培训,却以在有资质的B机构培训为由申请贷款,”嘀嗒分期相关负责人告诉清流消费金融,“我们不会将到借款人账户,而是直接发放到培训机构,这种模式也是教育培训分期未来的必然方向。”“在B端风控阶段,我们会做非常详细的,例如调查该机构学员的实际就业情况、学员对培训机构的印象等,严格审核培训机构的资质。如果发生学生所报课程与机构的实际教程不符的情况,我们会要求与平台达成退款协议。”而对于事后处理方式,名校贷透露,名校贷有专门的举报邮箱,会有反欺诈的人员进行跟进处理。“之前南京农业大学有过类似的案子,我们提供了一些材料,警方成功立案也抓到了嫌疑人,并且帮同学还清了所有欠款 。”据清流消费金融了解,名校贷已宣布将于7月1日正式暂停新增校园贷业务。从去年开始,虽然监管层已经多次下发相关文件整治乱象,但各地关于“求职贷”、“培训贷”、“创业贷”等负面问题仍不断爆出,同时由于此类贷款的学员多数为在校学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近日,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未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机构禁止提供校园贷服务,且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然而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发现,目前仍有许多平台涉及校园贷业务,校园贷整顿力度有待加强。(应受访者要求,本文部分人名为化名)《找工作却被贷款 专家:须警惕向网络传销模式发展》 精选八对于求职者来说,本以为零基础、零经验,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到头来空欢喜一场,还背上了一身的债务。在诞生前,曾拿出自己的钱出借给100位参加职业培训的学员,出乎他的意料,所有学员都还款了。唐宁说这是宜信走向的出发点。 但现在,这个让唐宁引以为傲的发家业务,可能会拖了他的“后腿”。网投春秋了解到,4月5日, CCTV-13《新闻直播间》播出一条招聘骗局的新闻。报道称长春市智鼎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智鼎科技”)以招聘为名,引导应聘人借款,变相收取培训费。值得注意的是,向应聘人发放贷款的正是宜信普惠。报道中,某专科学校应届毕业生小苗告诉央视记者,去年在网上看到“长春市智鼎科技有限公司”的招聘广告,投简历得到面试通知后,便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岗前培训。同时,他被告知后期公司会进行资本回收,每月从工资中扣除一定的金额。那段时间,该公司招到50多名新员工。就在培训开始不久,所谓的资本回收便出现问题。“这家公司的相关人员说没有扣款的权限,是由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额贷款公司培训课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