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氯钢瓶结构图哪家公司比较好?

1979年:温州电化厂液氯钢瓶大爆炸(转)
浙江省温州电化厂液氯钢瓶爆炸
作者:安全管理
(杨振东转)&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日13时55分,浙江温州电化厂,液氯工段一只容积为415升、充装量为0.5吨的液氯钢瓶发生了猛烈的爆炸。爆炸气瓶的碎片又撞击到其附近的液氯钢瓶上,加上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又导致4只液氯钢瓶爆炸,5只液氯钢瓶被击穿,另有13只钢瓶被击伤和产生严重变形。爆炸时不但有震耳欲聋的巨响,而且随着巨响发生的冲天气浪高达40余米。强大的气浪将414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液氯工段厂房全部摧毁,并造成周围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的损坏。爆炸中心水泥地面上留下了深1.82米、直径为6米的大坑,爆炸碎片最远的飞出830余米。爆炸后共泄出10.2吨液氯,其扩散后共波及7.35平方公里面积,由于爆炸以及爆炸后散溢氯气的毒害,共造成59人死亡,779人住院治疗,420余人到医院门诊治疗,直接经济损失达630000余元。
二、事故原因分析
最初爆炸的液氯钢瓶,是9月3日由温州市药物化工厂送到温州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温州药物化工厂的液化石腊工段是以液体石腊和液氯为原料生产氯化石腊。该工段由于生产管理混乱。设备简陋,在液氯钢瓶与生产设备的联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它防倒灌装置,致使氯化石腊倒灌入液氯钢瓶。电化厂液氯工段无安全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操作人员缺乏严格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在液氯充装前没有对液氯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致使液
氯钢瓶内倒灌入氯化石腊,在再次充装液氯时,氯化石腊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骤然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粉碎性爆炸。可见,爆炸的主要原因是管理混乱。
三、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
1.企业领导必须树立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思想,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承担安全生产责任,以科学态度加强安全管理,对生产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2.液氯钢瓶及液氯的使用单位,要制定安全使用的管理规定,在液氯钢瓶与生产设备的联接管线上,必须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他防止倒灌的装置,以避免生产系统内的物料倒灌进入液氯钢瓶内。
3.液氯充装单位要制定严格的充装前检查制度。操作人员必须严格培训后方可上岗操作,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液氯钢瓶在充装前应认真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气瓶应先进行清理并符合要求后方可充装。
---------------------------------------------&&&
附:难忘的事故 惨痛的教训——参加1979年温州电化厂液氯钢瓶大爆炸事故调查的回忆
&&作者:李宝泰(小李敖转)
2006年敬老会作者第三排左三
&&&&日13时零5分,温州电化厂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液氯钢瓶大爆炸事故,死亡59人,氯气中毒者近600人。次日美国之音,就播报中国的一个南方城市发生了大爆炸,蘑菇云直冲云霄,估计是卫星拍到了当时爆炸现场。
&&&&事故发生当天,省化工厅立即组织事故控制和调查小组,直奔温州。我当时正在巨州化工厂电化分厂工作,因为巨化电化分厂与温州电化厂均属食盐电解生产烧碱和氯气的工厂,且在日,巨化电化分厂的液氯工段也发生过一次大爆炸,死亡8人,我也参与过事故调查分析,所以赴温事故控制和调查分析的人员,主要由巨化电化分厂组成,我也被确定为调查组成员之一。
&&&&7月9日下午5时,我们乘吉普车赶往温州,当我们赶到厂区一看,惊呆了,厂房已全部倒塌,氯气还不断外冒,死难者的遗体还埋在厂房底下,亲属在外号淘大哭。厂里的书记、厂长和主要领导骨干都已入院抢救治疗,当时只有市化工局局长方善足和几个干部在事故现场。局长已两眼通红、喉咙嘶哑,他向我们简单地介绍了情况,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在不明事故原因的情况下,如何控制二次事故发生,妥善处理残存钢瓶和贮罐内的液氯,以稳定市民情绪。
事故现场概况
&&&&温州电化厂位于温州闹市区的东南方向,临山前街及马鞍池一带。爆炸时正刮东南风,极毒氯气呈扇形,向市中心的荷花、小南门、人民路一带扩展,市民“闻气”而逃,甚至连门也来不及上锁,差不多波及到三分之一的市区。当年我爱人还住在娘家,女儿李瑜只有2岁,我们住的房子正好与温州电化厂“一池之隔”,即荷花池,电化厂在荷花池的南西,我岳父家在荷花池的北面,相距约米。爆炸时,只听得一声巨响,紧接着似有“东西”掉在房上的撞击声,然后慢慢闻到了氯气。当时还算幸运,我爱人(李筱琴)正好在家,她是搞化工的,一闻到氯气凭着职业敏感,预感情况不妙,迅速告诉其母亲、妹妹,并抱上小孩,捂上湿毛巾,弃屋而逃,总算逃过一劫,未受伤害。当天氯气所到之处,庭园花草枯萎,衣被什物变色,门锁窗架生锈,金鱼中毒死亡……。我到温以后,见到如此严重的事故,很担心家里的情况,听完局长的介绍,马上请假回家探望,当我回到一个老式的庭院后,院内空无一人,门没锁,人不见,后来才知道,他们分别躲避在上风口的亲戚家和晶体管厂内,并责怪我:“人家逃也来不及,你来干什么?”而我当时的想法,一是我们与氯气打了十几年交道,并不感到特别可怕,而且也经历过“8.8”事故,处理事故也是一次学习和增长知识的机会;二是服从组织安排,在当时情况下,一旦组织决定,没有二话,不去也得去;三是有一点私心,爱人小孩在温州,可趁机去看看。
&&&&厂区的破坏情况触目惊醒:液氯厂房移为平地,钢瓶撕裂卷曲,管道支离破碎,正在厂房附近施工的几十名建筑工人,不幸无一生还,遗体横七竖八。离爆炸中心30余米的办公大楼墙面上,钢瓶碎片象刀一样插入墙内和门框上,遇难者的肢体散落在走廊上,目睹现场,不寒而粟。16mm厚的钢瓶封头竟穿过办公楼的二道砖墙,飞过厂外的高压线、山前街落到居民住房堂前,蹦起而炸死一位在厨房内的妇人,可见爆炸威力之大。
&&&&事故发生后,温州市领导迅速向化学兵部队(防化连)求援,我们到电化厂后,防化连的官兵也陆续到厂,我们调查组一起商量防止二次事故发生,排除剩余液氯的办法,并组织实施。同时,他们还&肩负了一个艰巨的任务,为防止遗体腐烂,不怕二次事故的威胁,不怕恶嗅,钻进倒塌的厂房底下,为水泥梁和设备压夹着的遇难者遗体注射防腐剂,这样做,一是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二是为保存完整的遗体,以慰藉事故现场悲痛欲绝的遇难者亲属的心。
几天以后,温州街头送丧者的队伍,此前彼后,接踵不断,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凄惨之中。
事故现场给我留下的印象,终身难忘!教训深刻!
&&&&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后,化工部氯碱司的领导,浙江省革委会副主任冯克,省化工厅厅长于广江,以及省工会、省公安厅、省化工所相关的行政领导和技术人员,先后赶到了温州,并迅速成立了事故善后处理小组、事故原因调查小组和恢复生产领导小组,我被分配在事故原因调查小组。
当时,事故调查小组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事故重大,死了那么多人,中央和省里,每天要问事故分析进展情况;另一方面事故现场破坏严重,当时在场的操作工人无一人生还,不可能提供事故发生前后的情况,而且现场的原始操作记录已不复存在。所以,只能撒下大网“海底捞月”。
&&&&一是生产性事故,二是不排除破坏性事故。当时,省公安厅也介入了事故调查。不管何种原因,及时采取各种样本,是当务之急,并对使用电化厂液氯产品的所有企业,进行摸底排查,当时调查组处在一种非常状态,要人有人,要权有权,要钱有钱,要查就查。省化工厅的总工程马湘平(原巨化总工师)、巨化电化分厂总工程师、技术副厂长贺兆章,省化工研究所总工程章元济等技术专家都到场指导督阵。
经过一番拉网式调查之后。一是发现液氯工段(爆炸中心)有一个姓甘的工人,因拉肚子,延误了上班时间,没有遇难,是当班唯一的幸存者。有人就怀疑他,为什么这样巧?是否知道或参与破坏,一时给了他很大压力。后来经查,该工人平时表现不错,对遇难的同伴深感痛心,对自己也深感幸运。心理情绪都很正常,且在事故现场,也未见人为引爆物的痕迹。看来没有理由怀疑破怀性事故。至于公安系统是否在继续深查,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二是电化厂所属的一个集体企业,是生产氯化钙(CaCl2)的,工艺很简单,把液氯通入石灰水中,就生成氯化钙了。根据供销资料记录,爆炸前二天,正好该厂钢瓶运入,而近来该厂生产又不很正常,所以就怀疑该厂去电化厂灌装液氯的空瓶中,有异物灌入,很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倒吸而致。即空钢瓶中装有一定量的水或石灰水,当液氯灌入后,导致温度、压力骤升而引起爆炸,并波及四周钢瓶及相关设备。在经历了一个多月调查,事故原因仍无眉目,且上级又催得很紧的情况下,此设想获得了一些人的支持。于是进行了模拟试验,而且也出现了爆裂现象,但并不严重,威力不大。即便如此,领导仍决定起草事故调查报告,并由我执笔。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结果,部、省的领导专家相继撤离,巨化和温州市的同志继续寻找事故原因。当时事故调查组设在华侨饭店,我被关在饭店里起草报告。写来写去总觉得事故原因,不能自圆其说,没有足够的说服力,没法写下去。首先,事故现场有许多炭黑、死体、设备,墙面上都有一层黑色粘附物,只有有机物爆炸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而氯与水或石灰水都是无机物,爆炸后不可能留有黑色炭粒;其二,从模拟试验的情况看,似乎只是升温、升压后的物理爆炸,并非剧烈的化学爆炸,所以威力也不大。我几次向调查组反映,当时的市化工局、市工科所及温州电化厂的领导科技人员也都觉得有问题,有待进一步寻找事故的真正原因。
&&&&正当事故调查进入“死胡同”的时候,电化厂供销部门对全厂所有钢瓶进行排查后有了一个新的线索。即在外厂的钢瓶、在途中的钢瓶、在维修的钢瓶、在事故现场能找到的残存钢瓶,唯独缺少一只“30”号钢瓶。“30”号钢瓶到哪里去了?“30”
号是否就是爆炸的“中心源”?于是就发动群众寻找“30”号字样编号的钢瓶碎片。甚至把离爆炸不远的池塘抽干水,“挖泥三尺”,经过一段时间的拉网式寻找,“30”号编号的钢瓶碎片终于“现身”。在大大小小几十块钢瓶碎片的拼接中,重现了“30”号钢瓶,不过它已“粉身碎骨”,由此证实了“30”号钢瓶,很可能就是爆炸“中心源”,就是“起爆点”。
&&&&那么“30”号钢瓶是从哪家厂运来灌装液氯的呢?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在第一轮排查中,并未发现所属企业,也不知进厂日期,是过去积压的,还是近期进厂的,都不得而知。因为爆炸现场有“有机物”存在的痕迹,所以大家又把目光描准了所有“有机化工类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摸底,事故原因有了新的线索。一天下午,温州市化工局长方善足,匆匆赶到华侨饭店,告诉我“30”号钢瓶是近期从温州药物化工厂运来的,叫我一起迅速赶赴“温州有机化工厂”看个究竟。该厂原是一个制造雨伞的街道小厂,后来转向生产液化石腊产品,100多工人全靠这个产品维持生计,厂里只有一个高中生,是唯一的技术员,生产设备简陋,谈不上规范管理。我们看了生产工艺以后,厂家一再声称,他们在生产工艺中,有防止石腊倒吸的装置,而且还有设计图纸为证,所有的操作工人也一直强调,他们一直是这样操作的,没有发现倒吸现象,结论就是“温州电化厂液氯钢瓶爆炸”与他们毫无关系。其实,这个厂在第一轮调查时,已由某老总带队,考察过他们的工艺,认为他们有安全装置,不可能倒吸,所以也就把这个厂排除在外了。我们这次去厂里考察,因为有30号钢瓶的线索,在脑子里多了一根“弦”,为防止厂方欺骗造假,我们进行了比较仔细的观察、询问,还收集封存了所有进厂原料、产品销售、生产记录、仓库领料清单,回来后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该厂在“氯爆事故”以后,很可能进行了伪造,也跟某些人进行了串供,在全厂职工中统一了“说法”。我们的主要疑点是:①30号钢瓶是在爆炸前2天由温州药物化工厂送入电化厂的,且爆炸特别严重,又与黑色爆炸现场吻合。②生产线倒吸装置看上去很“新”,没有残留物,而且胶皮管很软,凭我们与氯气打交道的经验,凡是通过氯气的胶皮管都会变硬,甚至发脆。③工艺图有修改的疑点,而且是一张用铅笔绘制的草图,还有橡皮擦楷的痕迹。④进厂原料与出厂产品的物料平衡有“短缺”现象,石腊去向不明。⑤搬运30号钢瓶的工人反映,他们在吊装时有幌动感,似有液体残留。尽管有这么多疑点,但厂方一口否认。为弄清真相,调查组兵分三路,对厂领导、技术员和当班工人,分别办学习班、摆事实、讲道理,再三强调查清事故原因的重要意义,不要只考虑本厂利益和责任,要想想59名遇难工人,希望能得到他们的配合和支持。同时我们出示了防倒吸装置的领料单,均在9月7日事故以后,并非在事故以前,领料人也确认无误;产品短缺问题,厂方声称送人做试验了,那么送给谁的,我们一起核对,厂方就支支唔唔,难以招架了。在事实面前,技术员深感自己造假性质的严重性,于是首先向调查组和盘托出伪造现场和修改图纸的事实。因为害怕事故责任重大,所以在第一次调查组来厂之前就做了“手脚”,一是在反应釜与液氯钢瓶之间增加了防倒吸的安全装置;二是在原来的生产流程图(草图)上也增加了防倒吸的装置内容;三是全厂上下统一说法:“与我厂无关”,提问时或说“不可能”,或说“不知道”,或说“从未有倒吸现象”。因为事故责任涉及企业前途命运,所以知情者一直守口如瓶。直到技术员“交待”真相时,厂领导和职工仍然“守约”,不吐露一点“真情”。最后在人证、物证面前,大家不得不承认有作假欺骗行为。但要证实30号钢瓶确属电化厂事故的“爆炸源”,还要进行“模拟”试验。
&&&&模拟试验人员由巨化和温州化工研究所共同组成。试验地点选择在偏僻的山坳里。在特别的试验小钢瓶内,先灌入约1/4容量的液体石腊,然后灌注液氯,在常温下,经30-40分钟后,钢瓶就剧烈爆炸,周围散满与事故现场类似的黑色粉末。在场的所有人员,都十分高兴,经过近一年的调查分析,“氯爆”事故总算有了一个结果。为进一步确证,又先后进行了几次模拟试验,都获得同样结果。
有了确凿的事故原因,起草事故报告就“顺利成章”了。经过几周的努力,很快完成了报告的起草工作。
至此,我被借调到温州进行事故调查,已整整一年之久,直到事故报告上报并参与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氯爆》科教片完成后才回巨化。温州市化工局、省化工厅本想把我调到温州,因为我爱人在温州工作,我也有此意,但巨化坚决不同意,无奈,完成调查任务以后,只好回到巨化。
&&&&对“氯爆”事故的原因分析和事故结论,在80年代初,国家安检部门和工会系统,曾进行过一次复查,未听说有什么异议。
事故教训深刻
“氯爆”事故是难忘的,教训是惨痛的。用生命换取的教训,无论领导、技术人员还是操作工人,都应该牢记心间,永世不忘。我认为“氯爆”事故的教训主要有以下几点:
1、化工厂绝不能设在人口稠密地区。温州电化厂建厂时,地处近郊,随着城市扩展,化工厂便进入了市区,周围人口密度迅速增加,山前街紧邻厂区。平时,氯气泄漏的事故也时有发生,群众意见不少。但由于资金等种种原因,迁厂之事一直未能如愿,直到事故发生。所以化工区的规划,必须以人为本,立足长远,统一规划,远离城市,独立成区。目前已与城镇混杂的化工企业,必须从呵护人类生命的高度来衡量判断。果断、决然地尽快搬迁,这是利国利民的善举。
&&&&2、企业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液氯钢瓶在进厂灌装前,按规定应该进行称重,观察钢瓶“皮重”的变化,轻了,可能被腐蚀了,重了,可能有异物或有液氯残存。一般情况下,应进行清理、干燥后才能灌装。但电化厂液氯工段没有执行这项制度,放过了装有液体石腊的30号钢瓶,灌装后约40分钟,即发生了如此严重的爆炸。
3、要加强对中小化工企业的管理。温州药物化工厂是一个典型的街道办小厂,他们对化工生产的危险性缺乏认识,是在完全“无知”的情况,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4、创办化工企业要慎重。在办厂前,必须请有关部门和专家作两个方面的论证,一是市场可行性的论证;二是安全可行性论证。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来考虑。“氯爆”事故的教训,药物厂就是缺乏安全知识,电化厂就是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结果就酿成了这样的惨祸。因此,对每个创业者来说,你欲涉足化工,你必须评估安全,你必须慎之又慎。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液氯钢瓶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预测年度报告(目录)_图文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液氯钢瓶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预测年度报告(目录)
中经视野(www.cevsn.com)是国内领先的大型...|
总评分0.0|
&&中经视野市场前景分析预测年度报告内容主要包括:行业发展概况、发展环境、市场需求(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市场特点等)、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竞争组群等)、行业发展前景预测等,是企业、组织和政府从事市场研究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资料。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3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液氯钢瓶-青岛瑞丰气体,专业供应商
您当前的位置:
> 液氯钢瓶-青岛瑞丰气体,专业供应商
液氯钢瓶-青岛瑞丰气体,专业供应商
发货地址:山东青岛
信息编号:
产品价格:面议
商家相关产品:
商家产品分类
“液氯钢瓶-青岛瑞丰气体,专业供应商”详细信息
产品规格:
800L,840L,L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价格说明:
查看人数:
本页链接:
http://info.b2b168.com/s168-.html
青岛瑞丰气体有限公司,位于素有
有厂区面积9.9万平方米,现有员工500余名,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5000万元,固
定具有雄厚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实力。
公司目前拥有 质。
公司目前主要生 产制造:焊接低 温绝热气 备的制造,公司已取得B3级焊接气瓶制造许可证、GC1级压力管道资质,还通过了 的广泛认可,另外 公司拥有自营进出口资质,拥有丰富的出口经验和国外客户资源,并获得“山东省着名商标”等荣誉称号。
、标准气体、特种气体、混合气体、试验室气体、液态气体等上百个气体品种,并生产提供杜瓦低温容器和大型低温贮槽等。我公司拥有大中小型危险品运输车辆35部,可实现工业气体及设备的生产、运输、销售等一体化服务。
公司本着“客户至上”的原则,坚持质量,树立品牌意识以质量求发展、以信誉拓市场、以服务赢客户的指导方针。以优秀的质量——信誉——服务与国内外客户真诚合作,共创事业辉煌。
液 氯 钢 瓶 规 格
公称容积(L) 公称直径(L) 公称工作压力(Mpa) 使用温度(℃) 大充装量(Kg) 水压试验压力(Mpa) 气密试验压力
400 600 2 -40~60 500 3 2
800 800 2 -40~60
欢迎来到青岛瑞丰气体有限公司网站,我公司位于中国着名的品牌之都—青岛市 具体地址是青岛市崂山区株洲路,老板是臧玉华。
联系电话是8,联系手机是,
主要经营杜瓦瓶,杜瓦罐,低温绝热气瓶,气体产品。
单位注册资金单位注册资金人民币 250 - 500 万元。
我要给“液氯钢瓶-青岛瑞丰气体,专业供应商”留言
“液氯钢瓶-青岛瑞丰气体,专业供应商”联系方式
青岛瑞丰气体有限公司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株洲路
邮编:266000
网址:http://dale458.cn.b2b168.com/
“液氯钢瓶-青岛瑞丰气体,专业供应商”相关产品,你也可查看该供应商更多
粤ICP备号 - Copyright (C) 2004 -
B2b1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液氯钢瓶规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