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国市场准入 研究环境正在不断优化吗?

市场准入门槛降低 营商环境得到优化_凤凰资讯
市场准入门槛降低 营商环境得到优化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市场准入门槛降低 营商环境得到优化
□两会聚焦
法制网记者 张维
原标题:市场准入门槛降低 营商环境得到优化
&&&&□两会聚焦
&&&&法制网记者 张维
&&&&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先手棋”,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在过去的五年中持续向纵深推进,有效激发了投资创业热情,释放了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
&&&&来自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信息显示,2017年,我国每天新增企业1.66万户。而改革之前,2013年日均新设企业仅为6000户左右。
&&&&“群众的直接感受,是就业渠道更多了,办企业更加方便了。”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两会期间在谈到商事制度改革时说。
&&&&“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为主线的商事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实施,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投资热情。”全国政协委员、湖北众环海华会计师事务所总裁石文先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开办企业便利度上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日均新设企业由5千多户增加到1万6千多户”“企业开办时间缩短三分之一以上”,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市场活力明显增强,群众办事更加便利。
&&&&五年来,我国实施了以企业注册便利化为核心的商事制度改革,首先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把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
&&&&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减少或取消工商登记前置审批,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措施逐步推出,商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据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马正其介绍,“证照分离”的重点是“照后减证”,砍掉一批企业拿到营业执照后还需办理的不必要审批,解决准入不准营的问题。还要加大“多证合一”的力度,实现“一照一码”。一个照就是营业执照,一个码就是信用代码。“说得直接点就是,人就一个身份证,企业就一个信用代码,企业办事凭这个就行了,非常便利。”
&&&&同时,加大全程电子化,已开通企业注册网上申报。“完全是零见面,实现了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发照、电子归档。”马正其说。
&&&&这些举措大幅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激发了市场活力。截至目前,中国的市场主体,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已经达到9960万左右,预计到本月上旬市场主体数量过亿。
&&&&市场主体保持较快增长势头,这从2013年以来的一组对比数据就可以看出。张茅在3月1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市场主体从2013年的一天产生3.1万到现在的5.2万,我国的日均新登记企业从2013年的一天6900家到现在的一天1.66万家;我国的每千人企业户数也从10家到21家,翻了一番。现在,在企业注册便利化方面,按照世行的评估,我国在180个市场经济体中提高了65位。
&&&&中国的营商环境改善也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从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的世界排名提高了18位,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上升了65位。
&&&&民营企业的春天到了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研究部主任张占斌对此予以高度认可:“工商部门这几年在推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克服了很多困难,我们都去做过调研。由于有了商事制度改革,所以现在中小企业的创业比以前更加方便了,我了解到的是,现在企业注册量每天都在成倍增加,反映出商事制度改革的效果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得到了体现。”
&&&&广东省总商会副会长、广州雪松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劲说:“民营企业最大的成本是制度性交易成本,是‘透明玻璃门’。中央要求简政放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可以说民营企业的‘春天到了’。”
&&&&张茅指出,2018年将在全面推进“证照分离”,进一步简化营业执照之后的行政审批。2018年上半年在各地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国家级新区等100多个地市开展试点。据悉,2018年下半年全面推开,进一步取消或减少拿到营业执照之后的审批。
&&&&同时,大力推进全程注册的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做到全程电子化和“不见面”审批。并进一步完善企业名称登记,放开各省的企业名录库,由企业自主选择,进一步提高效率。进一步简化市场退出机制,进一步加快企业退出市场时间,为企业提供方便。
&&&&加快打破行政性垄断
&&&&张茅所说的“进一步简化市场退出机制”也正是许多代表委员所期待的。
&&&&石文先说,在市场准入高效便捷的同时, 企业注销程序复杂、耗时较长,严重影响了市场机制效率。需要进一步创新监管,细化、规范企业简易注销快速退出机制,加大存量消化力度,真正释放政策红利,实现政策初衷,更好服务新时代经济社会改革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兆安也提出,企业退出机制太繁琐。他举了个例子:企业注销需要组成清算组,全部股东到场签字,可是有的股东人已在国外,当初只不过投资几千元,不可能为此再飞回来一趟。张兆安建议有关部门简化相应流程,降低企业注销成本。
&&&&“我们政府推行‘放管服’,前端做得挺好,准入门槛低了,企业注册数量每年增速都很快;中期服务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但是后端,也就是退出环节,也要跟上。”
&&&&张兆安认为,进一步简化注销程序,就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进行修订。他透露将对此进行深入调研,争取明年3月份来开全国人代会时,递交一个关于公司法修改的议案。
&&&&黄廉熙认为,商事制度改革中还要注重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在法律没有明文禁止的情况下,不要给市场主体“格式”限制,而应给市场主体更多的自主权。
&&&&此外,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也是商事制度改革继续努力的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认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打破行政性垄断,降低土地、能源、通信、物流、融资五大基础性成本,在“打破行政性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认为,“从让市场起作用这一点上看,要求我们要建立的目标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在这方面还有很多要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89471
播放数:139476
播放数:142444
播放数:5808920|||||||||||||||||
&>>&&&&&正文
工商总局发布2017年上半年我国市场环境形势分析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13日电(见习记者 马昌)今年上半年,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放管服”改革总体要求,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主线,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大消费维权力度,着力营造“三个环境”,市场准入环境、竞争环境和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充分激发了市场的活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我国经济高效运行和健康发展。
一、市场准入环境显著改善,市场主体持续较快增长,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动力
(一)商事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百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增强,改革的国内外影响持续扩大。根据互联网776万条相关信息及搜索行为数据约1亿条分析,上半年,网民对市场准入环境的正面评价高达85.5%,比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
特别是“五证合一”“两证整合”“多证合一”等改革举措,大大缩短了企业开办时间,精简了办事流程,切实降低了企业制度性成本,使市场准入更加便利,营商环境更为高效,极大地激发了社会投资创业热情。
“放管服”重点举措
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
各地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
减少23项投资项目报建审批
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由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
审慎监管网约车等新经济形式
扩大“证照分离”改革试点
取消222项职业资格认定
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取消一系列奇葩证明
在国务院办公厅“放管服”改革专项督导中,商事制度改革成为各项改革中的突出亮点,并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成为评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最近,日本媒体称赞中国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商事制度改革”、 “多证合一”等政策措施,打造了良好营商环境,带来全社会创业热情。经合组织《G20结构性改革进展的技术性评估报告》认为,中国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特别提到通过“三证合一”“一站式”监督等“放管服”改革措施减少了行业准入壁垒,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率。
(二)新设市场主体保持较快增长,成为创业创新的风向标。上半年,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887万户,同比增长13.2%,平均每天新设4.9万户。新登记企业291.1万户,同比增长11.1%,平均每天新设1.6万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580.9万户,同比增长14.8%,增长速度明显提升。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5.1万户,同比下降3.9%。市场主体的商标品牌意识增强,上半年商标申请量227.6万件,同比增长30.8%,商标注册量121.1万件,增长20.7%。
(三)新设企业的结构性效应愈加突出,与宏观政策取向相一致。首先,三次产业中,服务业增速放缓,第二产业增速加快,制造业明显提高。上半年,三次产业新登记企业分别为10.8万户、51.5万户、228.7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3%、33.5%和7.7%。制造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同比增长18.4%,与2015年增长5.8%、2016年增长16.6%相比,增速明显回升,体现了振兴实体经济的政策方向。
其次,新经济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发展较快。现代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仍是大众创业的热门行业,同比增速分别为41.1%、22.0%、18.0%。高技术产业稳步增长,新登记高技术制造业企业1.2万户,增长15.3%。随着金融监管不断加强,金融企业增长持续下降,上半年新登记2.2万户,下降30.9%。
其三,四大板块中,东部地区一直保持数量优势,东北地区增长显著。上半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新登记企业165.2万户、54.5万户、56.1万户、15.2万户。东北地区增长最快,同比增长19.2%,表明投资创业环境在改善。从省区情况看,全国有16个省市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东部6个,中部5个,西部3个,东北2个,区域差异比较明显。
(四)新设企业保持活跃发展势头,对扩大就业的支撑作用持续发挥。通过对主流招聘网站大数据测算,今年二季度新设企业就业贡献率26.6%,较一季度提高11.2个百分点,表明新设企业对稳定就业的作用进一步加大。据工商总局对新设小微企业开业一周年的活跃度调查,2016年二季度新设企业到2017年二季度,开业率为69.3%,户均从业人员由开业时6.07人增加到7.14人,增长17.6%。
(五)市场主体退出机制逐步建立,有利于企业整体质量的提高。上半年,全国注吊销市场主体478.5万户,同比增长12.4%,增速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企业注吊销100.8万户,增长14.8%,其中,外商投资企业注吊销1.4万户,增长21.7%。个体工商户注吊销375.1万户,增长11.7%。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吊销2.6万户,增长43.6%。
二、市场竞争环境不断优化,市场竞争机制不断完善,为经济健康运行和结构优化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市场竞争环境的社会评价稳步提升,企业对市场公平竞争的期望不断增强。通过互联网807万条数据分析,网民对市场竞争环境的正面评价为81%,较上年同期提升3.6个百分点。特别是对强化竞争执法力度,加强市场监管改革与创新的一些新举措,都给予充分肯定。对国务院发布实施《“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督促引导企业年报公示、建设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网民满意度分别高达99.6%、98.2%和97.9%。
发布实施《“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
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推进中国品牌建设
督促引导企业年报公示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初步建成
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提高失信联合惩戒力度
联合开展2017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
发布《商标评审案件口头审理办法》
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
推进公用企业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专项整治
(二)企业信用意识不断强化,信用监管长效机制逐步形成。随着“全国一张网”初步建成,信息公示制度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对市场主体的诚信经营发挥了积极作用。
企业的年报意识增强。至6月底,全国已公示2016年度报告的企业2249.9万户,年报率90.45%,比2015年度全国企业年报率高2.13个百分点。
企业的信息公示意愿较高。上半年,全国累计有324.3万户企业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了816.1万条即时信息,公示有效即时信息的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12.5%。
加强涉企信息归集共享与联合惩戒。至6月底,全国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市场主体377.7万户。其中,企业347.3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12.4%;农民专业合作社30.3万户,占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15.8%。至6月底,全部移出的异常经营主体197万户,其中企业180.62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6万户。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得到广泛运用。至6月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累计访问量达354.84亿人次,累计查询量163.67亿人次,2017年以来日均访问量1833.22万人次,日均查询量308.23万人次。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查询企业信用信息的重要渠道,以及对企业实行社会监督的基础平台。这为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重点领域市场监管执法力度加大,为规范市场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上半年,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20.7万件,比上年下降12.0%;案值23.9亿元,下降3.0%。
从案件数量看,市场主体准入监管案件、无照经营案件、相关市场监管案件分列前三位,分别为6.2万件、4.7万件、2.5万件,分别占30.0%、22.8%、12.1%。
三、市场消费环境持续向好,消费信心不断提升,为扩大消费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消费环境满意度继续提高,增强了百姓消费信心。通过互联网3144万条数据分析显示,上半年网民对市场消费环境评价指数为0.62(最高值为1),较一季度提高5%,较去年同期提高17.3%。
随着消费环境的改善和品牌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选择发生积极变化,国内品牌的影响力逐步扩大,成为扩大内需的有利因素。上半年,网民对国内品牌的搜索次数不断提升,达到59.2%,超国外品牌近两成。表明随着国产品牌在技术、质量、创新等方面与欧美差距不断缩小,中国消费者对国外品牌的追崇趋势正在改变,国产品牌越来越成为中国消费者的首选,这是消费市场非常积极的变化。
(二)加大消费维权力度,维护消费者权益。上半年,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受理消费者诉求397万件,增长3.1%。其中,消费者投诉93.3万件,增长20.8%,成功调解消费纠纷61.2万件,争议金额22.7亿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1亿元;举报18万件,增长20.7%;咨询285.7万件,下降2.4%。
主要特点是:
一是服务投诉增速持续高于商品投诉增速。在消费投诉中,服务投诉44.5万件,增长27.6%。商品投诉48.7万件,增长15.2%。
二是在商品投诉中,日用百货投诉量最多。日用百货、交通工具、通讯器材数量分列商品消费投诉前三位,分别为12.4万件、6.3万件、5.5万件,占比分别为25.4%、13.0%、11.2%。
三是在服务投诉中,网络购物投诉量最多且增长最快。受理网络购物投诉15.5万件,增长53.7%。其他居民服务、互联网服务、电信服务投诉占比居于前列。
四是从投诉内容看,质量问题投诉数量最多,广告问题投诉增长迅猛。质量问题、合同问题、售后服务问题投诉数量分列前三位,分别为21.9万件、18.3万件、10.7万件,分别占23.4%、19.6%、11.5%。广告问题、安全问题投诉增长显著,分别为9.1万件、0.6万件,分别增长97.2%、40.4%。
五是消费投诉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全国受理消费者投诉数量前三位的是浙江、广东和湖北,分别为16.3万件、16.1万件、6.7万件,三个地区合计39.2万件,占投诉总量的42.0%。
四、下一步重点工作
下半年,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围绕落实国务院《“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强化市场环境建设,着力打造营商环境“高地”,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充分激发百姓投资创业的热情。认真贯彻李克强总理在“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继续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促进各类市场主体繁荣发展。继续大力削减市场准入前置和后置审批事项,在简化“照”的基础上,减少和整合各种“证”,努力解决“准入不准营”的问题,推动简政放权向纵深发展。加大相关领域改革力度,加快放开教育、医疗、养老、文娱等社会领域,减少对外资和民间资本的投资限制,通过改革进一步激发投资创业热情。
(二)全面推进“多证合一”改革,进一步推进商事登记便利化。深化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完善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实现申请材料“一次提交、部门流转、一档管理”。继续推进“先照后证”改革,扩大“证照分离”改革试点范围。全面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广泛应用。稳妥推进企业名称改革,有效解决“起名难”的问题。全面实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使更多的未开业企业以及无债权债务企业高效快速地退出市场。
(三)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支撑。加强竞争执法力度,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企业优胜劣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实施信用监管,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改革。落实“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要求,着力解决监管缺位的问题。制定打假治劣工作方案,加大对假冒伪劣惩处力度。加强新兴领域市场监管,强化对互联网新型传销的线上打击力度,防范市场风险。
(四)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充分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把改善消费环境作为扩大消费的重要支撑点,创新维权机制,改善消费环境,提高百姓消费信心。针对新的消费领域、消费模式、消费热点,加强市场监管,促进新消费市场健康发展。完善消费维权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消费维权渠道。强化部门协同,加强社会共治,充分发挥消协组织作用。
(五)全面完善“全国一张网”建设,提高市场监管效能。以“多证合一”为契机,加强“全国一张网”建设,强化联合惩戒。加强部门间涉企信息归集和交换,整合各部门涉企信息资源,解决企业信息碎片化、分散化、区域化的问题。建立跨部门信息交换机制,推动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有效地交换共享信息,打破信息“孤岛”,打通“最后一公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六)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促进品牌经济发展。转变商标工作理念,深化商标制度改革,强化商标品牌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品牌经济发展。深化商标注册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商标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品牌建设与服务能力,推动商标品牌国际化。(完)
责任编辑:马昌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2017年上半年我国市场环境形势分析显示:改革亮点持续形成 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2017年,“放管服”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作为“先手棋”的商事制度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之年。记者从7月13日国家工商总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抓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这一主线,在推进市场准入便利化、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小微企业发展等领域持续形成一系列改革新亮点,让改革的政策红利得到持续释放,激发了市场的活力和创造力,准入便利、进退有序、健康平稳的营商环境逐步形成。
社会广泛点赞改革成效
半年来,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以简政放权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推动商事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提升了市场准入便利化程度,为兴企创业铺路提速,使改革红利充分释放、改革影响力持续扩大。
据统计,上半年我国新设市场主体保持较快增长,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887万户,平均每天新设4.9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291.1万户,平均每天新设1.6万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580.9万户,同比增长14.8%,增长速度明显提升。
同时,随着市场主体商标品牌意识不断增强,上半年我国商标申请量保持较快增长,达到227.6万件,同比增长30.8%;商标注册量121.1万件,增长20.7%。
工商总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在国务院办公厅“放管服”改革专项督导中,商事制度改革成为各项改革中的突出亮点。“多证合一”等改革举措的实施,缩短了企业开办时间,精简了办事流程,使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根据对互联网776万条相关信息、约1亿条搜索行为数据的分析,上半年社会各界普遍点赞改革成效。网民对市场准入环境的正面评价高达85.5%,比去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改革工作均位于群众获得感指数排名前列。
商事制度改革也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经合组织《G20结构性改革进展的技术性评估报告》认为,中国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特别提到通过“三证合一”“一站式”监督等“放管服”改革措施,减少了行业准入壁垒,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率。
“双创”新动力正在凝聚
今年上半年市场环境发展形势显示,商事制度改革极大地激发了社会投资创业热情,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新动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新活力,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实体经济增速提升,与宏观政策取向相一致。新设企业的结构性效应愈加突出,第二产业增速加快。上半年我国制造业同比增长18.4%,与2015年增长5.8%、2016年增长16.6%相比,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新设企业保持活跃发展势头,发挥了扩大就业支撑作用。主流招聘网站大数据测算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新设企业就业贡献率达26.6%,较第一季度提高11.2个百分点。据工商总局对新设小微企业开业一周年的活跃度调查,2016年第二季度新设企业,到2017年第二季度开业率为69.3%,户均从业人员由开业时6.07人增加到7.14人。
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成为创业热门行业。现代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仍是创业热点,同比增速分别为41.1%、22%、18%。高技术产业稳步增长,新登记高技术制造业企业1.2万户。
新闻发言人还表示,目前市场主体退出机制逐步建立,上半年全国注吊销市场主体478.5万户,同比增长12.4%,增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企业注吊销 100.8万户,增长14.8%。进退有序的市场环境,有利于企业整体质量的提高。
市场竞争环境平稳向好
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市场主体不断增加,经营业态日趋复杂,“放活”“管好”须并驾齐驱。上半年,随着“全国一张网”初步建成和效用发挥,信用监管长效机制逐步形成,我国市场竞争环境不断优化,市场竞争机制不断完善,为经济健康运行和结构优化提供了重要保障。
企业的信用意识更强了。当前企业对年报和信息公示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年报意识和信息公示意愿逐步提升。截至6月底,全国已公示2016年度报告的企业2249.9万户,年报率90.45%。全国累计有324.3万户企业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了816.1万条即时信息。
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的作用更大了。截至6月底,全国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市场主体达377.7万户,其中企业347.3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12.4%。同时,全部移出名录的异常经营主体达197万户,企业占180.62万户。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应用范围更广了。公示系统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查询企业信用信息的重要渠道,以及对企业实行社会监督的基础平台。截至6月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累计访问量达354.84亿人次,累计查询量163.67亿人次。其中,2017年以来日均访问量1833.22万人次,日均查询量308.23万人次。
记者还了解到,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对重点领域市场的监管执法力度加大。上半年全系统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20.7万件,比上年下降12%;案值23.9亿元,下降3%。从案件数量看,市场主体准入监管案件、无照经营案件、相关市场监管案件分列前三位。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新闻检索: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软环境
――我市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编前语
  11月30日,加快推进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对我省“十三五”时期民营经济发展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壮大市场主体为基础,以优化发展环境为保障,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做多做大、做优做强,加快推进全省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全面贯彻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创造良好环境,拓宽民间投资领域,有力有序有效推动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使我市民营经济增加值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幅度,今年1至9月,我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7.5%。
  在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我市取得了哪些成效?“十三五”期间,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我市将在哪些方面发力?本报即日起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在雅投资企业从设立登记到开工建设的审批时间,从原来所需148个工作日,缩减到只需52个工作日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新登记个体工商户8620户,新登记私营企业1761户,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410户
  近年来,我市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农业农村、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贸流通、能源、电力等领域。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切实做好国家、省下放的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承接工作,同时积极推进投资项目报建手续清理、规范工作,解决报建手续过多过繁问题,进一步落实企业和基层投资自主权。尤其是建立完善了民间投资建设项目“1+4+N”并联审批模式,切实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一系列举措,让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市场,活跃了我市地方经济并发展壮大。
  事例:
  一站式服务
  快速获得市场准入“门票”
  12月6日上午9点半,雅安中合青江农产品市场有限公司的申请人带着事先准备好的申请资料,走进市政务服务中心一楼办事大厅,事先联系好的市政务服务中心政管办工作人员已在咨询台等候。
  再一次检查了该公司的申请资料后,工作人员带着申请人来到我市专门设立的并联审批综合服务窗口,开始办理该公司的营业执照。
  递交资料、资料复核、签字确认……不到2个小时,申请人便领到了该公司的营业执照。
  对公司、企业来说,有了营业执照,算是步入正轨的第一步。
  “以往各职能部门虽然不断在提高行政效能,但由于审批流程较为繁琐,完成审批过程时间仍然相对较长。”市政务服务中心政管办工作人员介绍,比如在设立登记阶段,原来需要12个工作日,后来需要3个工作日。如今随着商事制度的改革和“三证合一”政策的实施,只需要2个小时左右。
  据了解,我市于2014年9月制定了《进一步加强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的实施方案》,启动了并联审批领域“1+4+N”审批模式。这对在雅投资的企业来说,从设立登记到开工建设的审批时间,从原来所需的148个工作日,缩减到只需52个工作日。
  举措:
  简化准入流程
  提高准入效率
  我市在进行“1+4+N”并联审批模式实践的同时,还结合商事制度改革、“三证合一”政策实施等,对市场准入营造更为宽松环境。
  “商事制度的改革,最大限度取消或后置了众多原先的前置许可项目,让工商登记注册变得便利化,激发了民间投资的热情。”市政务服务中心政管办综合科负责人赖飞杰介绍,从2014年8月起,我市落实有关规定,将前置审批226项中的152项改为后置审批,19项取消,有21项不再作为行政审批,只保留了34项。“换言之,就是简化了办理营业执照的流程、节约了时间,也就放宽了市场准入。”
  赖飞杰介绍,同时,随着“三证合一”政策的实施,将企业依次申请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为一证,注册企业所需的时间缩减为原来的一半,大大提高了市场准入的效率。
  “商事制度改革和‘三证合一’政策的实施,并不代表降低准入门槛,而是把原来诸多的前置许可项目转变成事中事后监管,通过信息共享,打通信息壁垒,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赖飞杰说,为此,我市开发并完善升级了雅安市企业准入事中事后监管警示系统,并于今年8月1日正式上网运行。
  利用该系统,相关行政部门可以共享企业准入登记信息,形成信息化监管体系;对企业进行分类监管和重点监管;倒逼监管部门提前介入、主动监督,确保准入质量。
  成效:
  便捷准入
  激发市场活力
  除了推动商事制度改革和“三证合一”政策的实施,我市还于今年9月开始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此举进一步放宽了市场准入,让市场准入更加宽松便捷,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新登记个体工商户8620户,注册资金13.56亿元,同比增长8.9%。新登记私营企业1761户,注册资金59.4亿元。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410户,注册资金7.22亿元。其中,通过“五证合一、一照一证”发出的营业执照903户。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李春蓉 高菲菲
北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A.本网(北纬网)稿件中“稿件来源”一项一律标注“北纬网”,本网以及雅安日报、雅安新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北纬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B.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北纬网(包括雅安日报、雅安新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C.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
责任编辑:伍悦
Copyright&&& www.beiw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市场准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