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哪些国家经济下行

>> 中国 >> 新闻
为遏制整体经济下行趋势 中国加快经济改革步伐
发布时间:
11:51:09&&来源:欧洲时报&&作者:
万淑艳、白洋浏览次数:
有分析认为,中国投资、消费、出口等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前景依然乐观。图为厦门一货运港口码头。(图片来源:中新社)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万淑艳、白洋北京报道】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海外舆论近期认为中国经济在未来数年中存在“失速下滑”的风险。对于这种声音的出现,数位专家通过《欧洲时报》表示,虽然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但经济的韧性依然十足,“十三五”时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将进一步遏制中国经济的下行趋势。
【应对“硬着陆”风险】
增速下行未失速 需求侧支撑犹在
进入2016年,国际市场悲观情绪蔓延,海外舆论认为中国经济存在进一步下滑的风险,这将会导致中国经济“硬着陆”。面对国际市场对于中国经济的悲观情绪,中国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对《欧洲时报》记者表示,尽管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但并不会出现失速下滑,中国经济的韧性依然十足,改革红利正在逐步显现。
2015年中国GDP同比增长6.9%,较过去25年9.95%的年均增长率足足低了3个百分点,外界以“经济增长25年最低”来形容2015年中国经济表现。
尽管如此,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在张建平看来,中国经济经过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经济增速虽然略有回落,但仍处在合理区间内。“尽管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但不会出现大幅下滑。”张建平并不相信“中国经济会硬着陆”这一说法,“中国正处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经济结构正在转型,改革红利正在逐步释放,”他说。
“中国经济的韧性依然十足,政策调整空间依然存在。”张建平说,中国投资、消费、出口这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前景依然乐观。中国成功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和外贸拉动为主向由内需特别是消费为主的重大转型。
张建平认为,首先,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大,2015年中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其次,2016年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推动力仍有很大潜力可挖掘;第三,中国依然维持净出口的状态,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仍将作出贡献。
分析:五项因素导致下行压力“长尾效应”
对于中国经济增速下行的原因,多位专家向《欧洲时报》记者表达了他们的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有着自己的判断。
在他看来,首先是因为来自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周期性下降压力;其次是因为趋势性下降压力,WTO改革红利递减、劳动力收入增加、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带来的国际竞争力下降;第三,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需求面冲击,中国采取了一揽子刺激经济政策,包括2008年启动的“四万亿计划”,刺激政策带来了短暂的经济反弹,但从2011年以后,经济增速很快再次回落,迄今没有停止下降步伐,投资增速下降对经济增速带来了新的压力。
此外,张建平认为,由于技术进步和创新不够,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正在下降。中国的金融体制也存在严重问题,大部分金融机构为国有性质,国有企业中的许多僵尸企业占用大量金融资源,导致私营企业无法获得贷款。而私有银行和外资银行发育不足,无法为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提供足够的金融。
所有因素叠加起来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经济形势好时“一白遮百丑”,而经济下行时负面效应就会凸显。
“可以预见,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张建平说道。
提取改革红利 扩大开放创新空间
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放缓,要素成本上升、财政收入压力增大、企业利润下降、金融风险上升等一系列负面效应逐步显现,倒逼中国加快经济改革步伐。
2016年及未来一段时间,稳增长政策工具充足,宏观调控政策将进一步完善;供给侧改革将深入推进,以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重要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将在下半年正式启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绿色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将极大地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和潜力。与此同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也是下行压力较大情况下的监管层面临的重要挑战。
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路标”。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表示,中国经济提质增效一方面要推进供给侧改革,更加注重创新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由过去主要通过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另一方面也要推进需求侧改革,例如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等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中国需要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开放要素市场,加快简政放权,扩大财政赤字率,加快建设自贸区,提高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张建平说,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一系列改革新政组合拳的推出,将一定程度上遏制下行趋势。
【修复股市行情】
盘面振荡不完全匹配经济运行状况 市场对转型有信心
到如今的不到3000点,因此也有观点认为,这也反映出了中国经济有硬着陆的风险。对此,专家表示,股市与中国经济并非同步关系,将暴跌归因于中国经济的问题,过于片面。
金融界爱投顾资深投资顾问王伦认为,本轮暴跌与中国经济的问题并不是完全匹配的,“例如中国的制造业PMI数据自2014年10月开始见顶回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已然加大,但去年牛市最火爆的阶段却持续维持在荣枯线的下方,经济的压力并未在股市中表现出来。”
中国中投证券高级投资顾问赖明新也指出,股市一般会提前反映对实体经济的预期,但因近期市场的弱市就认为中国经济会硬着陆过于片面,“一方面,短期市场的走势更多取决于市场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前几年传统行业上市公司的股价低迷实质是对当下经济转型的反映。而且,供给侧改革提出后相关行业公司的股价不时上涨,实质上也反映出市场对经济转型成功抱有信心。”
投资者盼激励措施 “两会行情”值得期待
2016年全国两会即将开幕,专家分析,投资者对管理层在两会出台激励措施充满期待,将有利于A股迎来一波重要的修复行情。
东方证券投资顾问左剑明称,每年两会,投资者对管理层在政策或资金层面出台激励措施的预期都会在股市有所反应。“尤其今年两会将讨论、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将讨论中国未来五年的规划,或释放更多长期的施政纲领。”
中国中投证券高级投资顾问赖明新也认为,今年的两会对中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会有较强的指导性意义,市场将对预期的政策进行反映,“两会确定性的改革方向将是未来值得关注的投资方向,所以像国企改革类的主题机会值得投资者持续关注。”
金融界爱投顾资深投资顾问王伦对上述观点表示认可,他还指出,2016年是中国改革的全面推进阶段,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管理层分别推出的“军改”以及“供给侧改革”理念将会是本次两会的主题,也很有可能成为今年非常重要的两个主流投资机会,需要投资者给予高度关注。
(编辑:泽勤)
Copyright (C) 2008 Nouvelles d'Europe.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京公网安备-1]法国经济不振、成为「欧洲新病夫」的原因有哪些? - 知乎535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9,583分享邀请回答1412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951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欧洲经济到底怎么样?阅读  作者:海通宏观姜超、顾潇啸、梁中华、李金柳
  导读:近几年来,欧洲市场上风险不断,债务危机、银行业危机、英国脱欧等政治经济风险连续发酵。但就是在这一片危机之中,近期欧洲经济反而接连传出好消息,通胀、PMI均上行。那么欧洲经济到底怎么样呢?
  需求端:整体在复苏,各国差异大。16年欧盟经济从2%以上的增速降至1.9%,不过总体来说,面对英国脱欧、债务危机、银行业危机等诸多问题的冲击,欧洲经济表现出了一定韧性。但各国增长情况并不相同,德国要明显好于其他。从结构上来看,消费在好转,但资本形成总额同比增速在16年3季度降至2.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下滑是主要原因。
  生产端:工业仍待复苏,地产依然疲弱。制造业生产同比增速在16年三季度降至1%,主因大宗商品低迷;房地产市场复苏缓慢导致建筑业仍显弱势。在工业和地产维持弱势的背景下,服务业保持了相对高的增速,成为生产端的有力支撑。例如信息与通信行业增加值在16年3季度同比增长了4.2%,专业技术服务增长3.2%,批零、交通、住宿、餐饮增长2.6%,文化娱乐2.5%,均高于1.8%的总增加值增速。
  油价推升通胀,就业状况分化。油价同比反弹,通胀短升长降。16年下半年欧洲通胀显著反弹,但主要仅体现在电力燃料和交通运输,油价驱动显著。16年1月原油价格一度暴跌到30美元/桶附近,当前OPEC减产又驱使油价升至54美元/桶,油价同比增速飙升短期对通胀确实会起到推升作用。但我们认为油价带来的通胀风险相对有限,根据我们的测算,如果油价在2017年维持在55美元/桶,欧元区的调和CPI最高也仅为1.6%,而且在下半年随着油价影响减弱,总体通胀可能会大幅回落。就业状况分化,工资缓慢提升。16年底英国失业率仍不到2.5%,维持在14年以来的低位,而德国失业率也保持下行,16年底约4%,但欧元区整体的失业率却依然接近10%的较高水平。16年三个季度欧元区工资增速平均约2.3%,略低于15年增速。
  不确定性增加,分裂风险上升。英国脱欧只是欧盟的问题之一,欧盟内部的矛盾依然存在。一方面,使用统一货币的欧元区内部经济发展差异越来越大,货币政策却要统一行动,无疑带来矛盾重重;另一方面,17年荷兰(3月)、法国(4月)、德国(9月)等国即将进行的大选,疑欧派可能掌握主动权,也加剧了政治不确定和分裂的风险。
  财政有心无力,宽松仍将持续。由于货币政策不独立,面对经济问题各国只能诉诸财政政策进行调节,但问题在于最需要政策刺激的成员国大多财政负担已经很重。赤字率上,15年希腊高达7.5%、西班牙5.1%,葡萄牙4.4%,法国3.5%,而政府债务率上,希腊177%,意大利132%,葡萄牙、西班牙也均在100%以上,均突破了欧盟财政赤字率不超过3%、政府债务率不超过60%的警戒水平,未来财政刺激的空间将会受到欧盟框架带来的限制。尽管部分欧盟国家经济有所好转,通胀也在回升,但从全局来看,欧洲经济依然疲弱,且2017年欧盟将面临更多政治不确定性,英国脱欧谈判也将正式开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即使是通胀的回升很大程度上也是来自于能源类价格,未来油价影响将先升后降,所以欧元区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维持。
  【正文】
  近几年来,欧洲市场上风险不断,债务危机、银行业危机、英国脱欧等政治经济风险连续发酵。但就是在这一片危机之中,近期欧洲经济反而接连传出好消息,通胀回升,PMI超预期。那么欧洲经济到底怎么样呢?
  1.需求端:整体在复苏,各国差异大
  从GDP增速来看,欧洲经济整体是在复苏的,但各国情况有差异。欧盟GDP从年的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一路上行,在15年达到阶段性高点。但16年欧盟经济增速整体要比15年下了台阶,从2%以上的增速降至1.9%。不过总体来说,面对英国脱欧、债务危机、银行业危机等诸多问题的冲击,欧洲经济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韧性。
  各国增长情况并不相同,根据最新数据,德国16年全年GDP增速达到1.9%,为2011年来的最高增速;但挪威、法国、丹麦、瑞士等国增长较慢,英国经济增速也有所降低;希腊、意大利、葡萄牙等受到债务或银行业危机影响,未来增长受到威胁。
  从结构上来看,消费在好转,投资仍偏弱。欧盟消费支出同比增速从13年时的负值一路上升至16年的2%以上,批发和零售贸易指数也大幅回升。尽管能源类消费仍偏弱,但机动车消费表现强势。资本形成总额同比增速则在14年触及6.1%的高点后出现回落,16年3季度降至2.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下滑是主要原因。但由于资本形成总额仅占GDP的20%,对经济拖累较小。
  在全球贸易总量萎缩的背景下,欧盟对外贸易增速下滑。全球经济整体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尽管各国关税并没有较大变化,但非关税贸易壁垒迅速增加,贸易总量萎缩。欧盟对外贸易增速在经历了15年的短期反弹后,16年迅速回落,三季度出口同比仅2.6%,进口同比仅3.1%。但由于欧元整体维持弱势,贸易差额仍在高位。
  2.生产端:工业仍待复苏,地产依然疲弱
  从生产端来看,工业生产边际上有所改善,但总体依然较弱。制造业生产同比增速尽管从14年起由负转正,但16年整体再下台阶,三季度仅为1%。建筑业生产在07-13年间几乎均保持负增长,14年以来才逐渐有所好转,当前仍显弱势。尽管近几年工业生产指数和产能利用率均在提高,但和金融危机前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工业生产整体弱势主要是受到能源等大宗商品的拖累。
  欧洲房地产市场整体还在恢复,是建筑业维持弱势的重要原因。从房价指数来看,欧盟和欧元区整体房价指数已经回到08年之前的水平,尤其是13年以来房价增速开始加快。但欧洲房价在金融危机后的8年间总涨幅几乎为0,弱于通胀速度。从建筑业生产指数来看,当前还低于2000年之前的水平。所以欧洲房地产市场还有待于进一步恢复。
  服务业是生产端的重要支撑。在工业和地产维持弱势的背景下,服务业保持了相对高的增速,例如信息与通信行业增加值在16年3季度同比增长了4.2%,专业技术服务增长3.2%,批零、交通、住宿、餐饮增长2.6%,文化娱乐2.5%,均高于1.8%的总增加值增速。
  3.油价推升通胀,就业状况分化
  3.1油价同比反弹,通胀短升长降
  整体来看,16年下半年欧洲通胀显著反弹。英国通胀15年底就开始回升,16年11月CPI达1.2%。而欧元区中,法国CPI同比在16年4月转正,到12月已回升至0.6%,德国12月CPI更是跳升至1.7%。即便是经济较弱的意大利,16年底CPI也反弹至0.5%。12月欧元区调和CPI升至1.1%,是39个月来的最高水平,但整体还处于低位,和2%的目标相去甚远。
  从分项看,通胀回升主要仅体现在电力燃料和交通运输,油价驱动显著。结合欧元区调和CPI(HICP)的构成看,食品(占14.1%)、保健(占4.8%)、住宿餐饮(占9.5%)均没有明显回升,甚至家具家电(占6.3%)和娱乐文化(占9.4%)还出现下滑。除了住房租赁(占6%)小幅回升外,通胀上行主要来自电力燃气(占5.6%)和交通运输(占14.8%,其中燃料直接相关的占4.2%),前者16年底跌幅比年初收窄一半,后者同比则从-1%转正至0.7%。16年欧元区的核心CPI同比一直在0.9%左右的水平保持稳定,而能源HICP下半年跌幅从8.1%大幅收窄至11月的1.1%,12月同比直接达到2.5%,是CPI反弹的主要原因。
  油价在17年仍将对欧元区通胀有推升作用。16年1月原油价格一度暴跌到30美元/桶附近,当前OPEC减产又驱使油价升至54美元/桶。假设17年油价持稳在当前水平,则1月油价的同比增速将在70%以上,对通胀确实会起到推升作用。
  但我们认为油价带来的通胀风险相对有限:首先,油价回升会刺激开采活动增加,美国的页岩油也始终是挥之不去的威胁,所以油价上行空间有限,大概率会在50-60美元之间震荡,随着翘尾因素消除,影响会逐渐减弱。其次,能源价格下降本质上是生产技术进步导致的成本缩减,所以各国居民能源支出也会减少,例如2016年欧元区CPI中能源类权重直接从10.6%下调至9.7%,能源价格对总体通胀的影响力在下降。再次,通胀的回升本质上需要靠经济的好转,而2017年欧元区面临的不确定性更大,经济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根据我们的测算,如果油价在2017年维持在55美元/桶,即使假定油价以外的其它消费品价格保持季节性增长,欧元区的调和CPI最高也仅为1.6%,而且在下半年随着油价影响减弱,总体通胀可能会大幅回落;如果油价维持在60美元/桶,CPI最高为1.8%;如果油价维持在65美元/桶,CPI最高1.9%,但要达到这一数值,需要油价在上半年就大幅跳升至65美元/桶,事实上这可能很难实现。
  3.2就业状况分化,工资缓慢提升
  欧洲各国就业好坏分化。16年底英国失业率仍不到2.5%,维持在14年以来的低位,而德国失业率也保持下行,16年底约4%。但欧元区整体的失业率却依然接近10%的较高水平,法国失业率虽然回落但依然高达9.5%,意大利失业率16年下半年再度增至12%,希腊和西班牙更加糟糕,失业率分别超过和接近20%。欧元区工资收入提升也较为缓慢,16年三个季度工资增速平均约2.3%,略低于15年增速。
  4.不确定性增加,分裂风险上升
  英国首相Theresa May曾表示将在3月底前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开启退欧进程。该条约涉及退欧程序:英国向欧洲理事会提出退欧后,将有两年时间进行谈判,如果顺利将在谈判协议得到批准后正式退欧,而如果双方同意,谈判期也可能进一步延长。但目前这一动作也存在变数。16年11月英国高等法院曾判定首相在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前应通过议会投票同意,而英国政府对此上诉至最高法院,目前正在等待裁决。如果最高法院维持原判,那么3月的退欧进程或因议会投票而延后。
  英国脱欧只是问题之一,欧盟内部的矛盾依然存在。使用统一货币的欧元区内部经济发展差异越来越大。德国经济复苏步伐较快、通胀12月大幅回升至1.7%,而意大利、希腊等其它国家却深陷债务和银行业危机,仅意大利的不良贷款就占欧元区的三成,而希腊的不良贷款率则超过45%,这种背景下货币政策却要统一行动,无疑带来矛盾重重。
  此外,17年欧洲多国即将进行的大选,也加剧了政治不确定和分裂的风险。16年无论是英国脱欧、意大利宪改公投失败,还是美国特朗普当选,都表明世界的政治环境已经起了变化,而17年不确定性还会继续酝酿。荷兰议会选举将在3月15日进行,极右翼的自由党支持效仿英国脱欧,目前在民调中已经领先。法国总统大选将于4月开始,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的领导人玛丽娜&勒庞主张贸易保护和退出欧元区,由于左派12年以来执政表现不佳,最终进入5月第二轮选举的极有可能是勒庞与中右派候选人前总理菲永。德国大选将在9月登台,默克尔谋求再次连任,虽然经济相对强劲、民粹主义影响也较小,但难民涌入带来的问题日渐暴露,成为充满不确定的影响因素。
  5.财政有心无力,宽松仍将持续
  由于货币政策不独立,面对经济问题各国只能诉诸财政政策进行调节,但问题在于最需要政策刺激的成员国大多财政负担已经很重。赤字率上,15年希腊高达7.5%、西班牙5.1%,葡萄牙4.4%,法国3.5%,而政府债务率上,希腊177%,意大利132%,葡萄牙、西班牙也均在100%以上,均突破了欧盟财政赤字率不超过3%、政府债务率不超过60%的警戒水平,未来财政刺激的空间将会受到欧盟框架带来的限制。
  因此,尽管部分欧盟国家经济有所好转,通胀也在回升,但从全局来看,欧洲经济依然疲弱,且2017年欧盟将面临更多政治不确定性,英国脱欧谈判也将正式开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即使是通胀的回升很大程度上也是来自于能源类价格,未来油价影响将先升后降,所以欧元区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维持。
  公众号已经推出置顶功能,如果你喜欢我们,请关注后右键置顶
  FMBA新视角
  由FMBA历届校友推荐的文章集锦,版权属于原作者
  长按二维码关注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陷日式泥潭&欧洲经济腥风血雨
陷日式泥潭&欧洲经济腥风血雨
&每日经济新闻
欧元兑美元、英镑兑美元k线图,展示了欧洲经济处于腥风血雨之中。
英国经济疲软,从月k线看,2008年8月英镑兑美元从高台跳水后,从此一蹶不振,从2:1左右下挫至9月8日晚上9点(北京时间)的1.6147:1,触及去年11月以来的新低。
雪上加霜的是,苏格兰将于9月18日举行独立公投。9月7日YouGov为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所做的调查显示,赞成苏格兰自英国独立的支持率首度领先反对阵营,从英国独立的支持率为51%,不赞成独立的有49%。投资者已经在测算苏格兰离开之后,英国将失去32%的土地,减少8%的人口,人口密度将由263人/平方公里上升至355平方公里;苏格兰还是欧洲绿色能源的主要来源地之一,该地区提供了欧洲四分之一的的风电及潮汐电力,这些能源将不再属于英国,同样离开的还有北海油田。英国还将失去苏格兰90亿英镑规模的旅游业、43亿英镑的威士忌产业。英国如何从帝国过度到现代国家管理制度,是否会重新回到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各自为政的时代?这不仅对于英格兰,对于全球都是大事。
欧元区自顾不暇。研究机构Sentix
9月8日公布的调查显示,9月欧元区投资者信心连续第二个月下滑,降至-9.8,为2013年7月以来最低,显示欧元区经济将会再度陷入衰退。虽然欧洲央行在9月4日将利率降至创纪录新低,计划向疲弱的欧元区经济注入资金,但这些举措无法抵挡乌克兰危机带来的剧烈冲击。一向恐惧通货膨胀的德国央行只能同意欧洲央行的刺激政策。
德国经济显示出强韧的抗冲击力,7月份,德国贸易顺差达到创纪录的222亿欧元,出口增长4.7%至982亿欧元,为2012年5月以来最高升幅,远超过增加0.5%的预测。进口下滑1.8%,也远超市场下滑0.1%的预测。由于乌克兰危机,2014上半年德国对俄罗斯出口锐减15.5%,现在德国逐渐度过了难关。
但德国无法帮助陷入泥潭中的其他欧元区国家,通过货币刺激,从国债收益率来看,这些国家的债务危机略有消退,但这些国家的实体经济异常脆弱,欧元区8月制造业PMI初值降至50.8,为2013年7月以来最低,差于预期值51.3,7月终值为51.8。Markit报告显示,欧元区企业连续第29个月削减价格,8月综合产出物价指数自49.0降至48.9,与此同时,失业率也未好转,就业分项指数从49.9降至九个月低点49.1。货币政策不断加码,失业率高工资难升物价不涨,是典型的流动性陷阱,与近20年的日本经济如出一辙。
欧元区经济无法支撑高价欧元。从欧元兑美元走势看,2008年处于1.6欧元兑1美元左右的高位,不断震荡,但区间越来越狭窄,阶段最高点越来越低,说明欧元走势总体而言较美元疲软,9月8日晚上9点,下挫至1.2940左右。欧元区无法建立统一的财政体系,无法让惯享红利的国民回到辛苦干活的前现代阶段,当然也就无法消除欧元区内18个国家明显的经济差距。
相信货币刺激的学者赢得非常惨淡,随着巨量货币注入,欧元区债务危机似乎烟消云散。9月4日,随着欧洲央行大规模降息一声令下,指标再融资利率至0.05%,隔夜存款利率降至-0.20%,同时公布购买资产担保证券(ABS)和担保债券的新计划,次日,意大利、爱尔兰和西班牙公债收益率触及历史低位,10年期西班牙、意大利和爱尔兰公债收益率回落9-11个基点,分别触及2.05%,2.26%和1.643%的历史低位,与2011年欧债危机时动辄15%、20%的债券收益率不可同日而语。不仅如此,随着货币注水,英国等国的房地产价格节节上升。
注水能解救债务危机,却不能改善实体经济,本质上是转嫁危机、与邻为壑。70年代石油危机,日本成为转嫁危机的替罪羊,日元上涨日本央行降息,加上英美里根与撒切尔夫人改革,解救了欧美吹大了日本资产泡沫。这一次危机各国无法找到转嫁对象,日本泥潭深陷,中国转型艰难,全球找不到一只现成的肥美替罪羊,各国只好各自注水,除了美国形势略好,其他国家泥菩萨过江。高盛称日本最近好转的经济数据是“货币幻觉”,刨去通胀后,日本工资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不少,与日本央行希望拉动消费的愿望背道而驰。
货币幻觉也好,流动性陷阱也好,说的是货币政策的边界,一旦越过边界,货币政策难以起到复苏经济的作用。各国不断为市场注水,不过是吸毒上瘾欲罢不能,以免经济立即坍塌。
注:工作到深夜
半夜捧着饭碗到饭店买中饭
结果被路边摊吸引
老板娘挂着围裙,瘦瘦的,手持大锅上下倒腾
黑夜里喷出火焰,颇有女汉纸风采
这里有个网吧,摊贩摆摊到天明,一晚赚钱200元
在达沃斯论坛李克强总理致辞中
要关注调查失业率
经济不怕轻微下行的理由就是
服务业就业、草根创业很红火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2017年欧洲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图】_中国产业信息网
欢迎来到中国产业信息网||||
2017年欧洲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图】
& & 2015 年欧洲经济逐步进入了稳定的复苏阶段。2015 年第三季度,欧元区实际GDP 同比增长1.6%,保持着欧债危机以来的新高,环比增长0.3%,连续9 个季度环比正增长;欧盟28 国和欧元区19 国增长趋势保持一致,整个欧洲已经步入稳定复苏阶段。& & 作为经济领头羊的英法德三国,经济表现依然稳健,经济从危机中较快恢复,从2014 年第三季度开始一直保持环比正向增长。而&欧猪五国&除希腊受制债务危机在第三季度环比下降-0.9%外,2015 年都表现出较好的经济复苏态势。西班牙,2015年前三季度分别同比增长2.6%,3.4%和3.4%。欧元区经济实际GDP 增长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欧盟28 国经济实际GDP 增长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英法德3 国实际GDP 环比增长(%)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意希西三国实际GDP 环比增长(%)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 消费是2015 年GDP 增长最主要的动力来源,从欧元区GDP 按支出法分解的各部分来看,消费对前三个季度拉动率分别是0.25%,0.18%和0.24%,而固定资产投资贡献几乎为0。欧洲家庭消费自2013 年第四季度起,同比加速增长,至2015 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1.74%;最终消费的另一组成部分是政府部分消费,欧洲政府部门消费领先于私人消费进入上升通道,从2012 年至今保持12 个季度环比正增长,有力推动了经济的复苏。& & 欧元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十分不稳定,是欧洲进一步复苏的一大隐忧。2015年,欧元区固定资产总投资额在前两季度分别环比增长1.51%和0.08%,但是在第三季度却收跌0.01%。相对欠发达的意大利等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低迷,拖累整体经济基本面。& & 信心与财政是拖累固定资产投资低迷的两大因素。欧元区Sentix 投资者信心指数来看,该指数在2015 年4 月到达全年的最高点19.96,说明市场上的投资信心不足,欧洲经济的复苏前景依然充满不确定性。而赤字率的红线导致整体投资的紧缩。& & 2015 年全年该比率的确呈下降趋势,一度控制在2%以内。从同国家来看,大多数国家在2015 年实施的是紧缩的财政政策,其中德国在2015 年实现预算盈余。而例外的两个国家是西班牙和英国,英国由于年内并未实施大规模的宽松政策,通过适当的财政政策进行刺激;西班牙由于经济增速较突出,虽然增加了财政赤字,但是政府的债务负担反而下降了。欧元区总固定资产形成额增长不稳定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分国别看政府预算余额占GDP 比重(%)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 通胀率的快速恢复是2015 年欧洲经济的最大亮点。欧元区HICP 基本趋势是先跌而后震荡企稳,1 月份HICP 跌至近年来的低点,为-1.6%,主要原因在于1 月能源价格急跌,拖累欧元区整体通胀水平。而后在能源价格继续探底的格局下,HICP上升企稳,开始向0 值上方震荡。从HICP 的组成部分来看,能源价格的不断下跌是拉低欧元区最主要的直接原因,而食品则是稳定通胀最主要的因素。鉴于大宗商品及能源价格持续走低,通货膨胀短期内大幅上涨难度较大,但已体现出QE 政策所发挥的积极影响。2015 年HICP 和核心HICP 走势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 2015 年,欧元区在保持隔夜贷款利率0.3%水平的情况下,隔夜存款利率下调至-0.2%,并在2015 年12 月进一步下调至-0.3%,作为利率曲线基准利率的EOINA(银行间欧元有效隔夜拆借利率)在2015 年一直处于零以下的水平。欧元区货币总量增速进入2015 年以来明显加快。1 月欧洲央行决定自2015 年9 月起,扩大每月购债规模至600 亿欧元之后,欧元区M1 增速加快,6 月之后基本保持在月度12%左右的速度,M2、M3 增速也有上升但仍未超过6%。& & 而另一方面,市场预期的英国央行首次加息也并未落地,自2009 年以来,基准利率一直保持在0.5%的水平,英镑的隔夜拆借利率2013 年以来,也一直保在0.4%-0.5%之间。英国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反而导致M2 增速在2013 年10 月到达局部顶点后,一路走低到2015 年第一季度,M2增速在在2015 年2 月一度萎缩2.08%。利率走廊体系(%):欧元区负利率时代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欧元区货币增长2015 年提速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 由于极度宽松的货币环境以及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以及海外市场的低迷,2015年欧洲银行部门信贷配置的重心由海外市场逐步转向国内(欧元区)市场。2014 年12 月,国内信贷增长由负转正,截至2015 年11 月,同比增长率全年为正,其中11 月同比增长3.36%,国内信贷规模达16.6 万亿欧元,超过2011 年的高点。从国内信贷的组成部分来看,对政府部门的信贷在2014 年6 月率先扭转跌势,大幅上涨;对非政府部门信贷的同比增速则在2015 年3 月由负转正,但是增长势头远不及政府部门。& & 消费信贷经过多年的萎缩之后,在2015 年第二季度终于转为扩张,之后一直把持上涨趋势;而企业信贷方面,2015 年公司拆借利率持续走低,企业信贷需求在经过2 年的负增长后,从2014 年起,保持正向扩张趋势。ECB 总资产与欧元区银行部门国内信贷变化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欧元区银行部门国内信贷组成部分同比变化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 另一方面,2015 年欧元区银行部门海外净资产同比增速放缓,并在下半年出现回落。银行流动性回归欧元区,2015 年下半年流动性极其宽松。2015 年欧元区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10 年国债由于希腊债务危机的影响,风险溢价上升,但是没改变收益率下行的趋势,而1 年和2 年的短期国债即期收益率在2015 年下半年由正转负。& & 预计,2016 年欧央行会延续宽松,信贷、通胀、经济之间的正反馈仍会延续,日渐回暖的经济活跃度将鼓励欧央行把目前的货币政策延续下去,而更具延续性的增长动力则来依赖于财政政策。欧元区银行部门国外净资产变化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
中国产业信息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产业信息网微信服务号
在产能利用率大幅回升的背景下,考虑到政府去产能目标依…
全国咨询热线:400-700-小时) 业务咨询电话:010-0-600-8596 传真:010- 客服QQ: 客服电邮:
chyx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产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 运营公司:智研咨询集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洲经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