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利好哪些板块为什么利好债券市场

降准背后深意及对债市的影响降准背后深意及对债市的影响没没财经百家号4月17日晚间,央行决定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时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此举引发市场热议。本次降准距离上次降准已有两年多,债券市场在经历了去年的疾风骤雨般暴跌之后,投资人普遍认为中国的货币宽松周期已经结束,然而降准突如其来,打破了这种短暂的共识。人们不禁要问,货币政策是否迎来了再次宽松周期?新一轮债牛能否卷土重来?从覆盖面来看,本次降准涉及面比较广,基本上涵盖了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从这一角度,这是一个总量政策。然而上述银行又必须将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MLF,考虑到MLF主要为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持有,扣除这一部分之后,两类机构在量上的增加几乎可以忽略,真正受益的仅是一小部分机构,约4000亿,与1月份定向降准规模基本相当。除此之外,受益机构对新增资金的投向还要接受央行的指导,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并纳入MPA考核。因而,本次降准在机构、投向、规模上都具有鲜明的定向特征。这看起来似乎是总量政策,实际上是结构性货币政策思维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因此,更倾向于认为,本次降准不是货币政策再次宽松周期的重启,而是一种新型的结构性货币政策组合的创立。至于置换带来的负债价格上的好处,虽然是面向全部机构,但与价格型总量政策(全面降息)相比,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不应影响对本次降准的实质定性。这种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形式的特殊性在于其在机构的选择上没有延续此前在投向上的标准,即获得降准的主要机构是达到一定小微贷款比例的银行,而是全覆盖此前较少接受MLF的中小银行。那么央行为何要着重支持这些机构呢?第一,即便是在全社会“去杠杆”的高压政策下,在管理层的眼里,杠杆仍然是带有价值判断的,对于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就业、创新性经济联系紧密的小微企业贷款不仅不能“去”,还要鼓励主动去“加”,而这些正是中小银行的服务客户。第二,中小银行是去年同业监管的重伤区,但这些机构在社会信用、网点布局、营销渠道和清算系统等方面都较为落后,难以形成综合化服务,对居民的零售存款和大型企业的结算存款缺乏吸引力。在一般存款市场上缺乏非价格竞争力,在同业业务又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极易陷入流动性困境,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的概率增大,这与此前央行放开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考量相一致。第三,在这些机构流动性短缺的情形下,由央行提供流动性支持能起到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从而避免结构性货币政策陷入“牵马到河边易,强马饮水难”的尴尬境地。那么机构将如何应对本次降准呢?机构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次降准的结构性特征能否被正确地意会到。去年批发市场剧烈震荡和监管的一系列动作已经让银行达成了共识,即同业业务模式不可持续。之前风光无限的同业之王在很多银行内部遭到批判和质疑,而以零售存款为基础的招商银行则成为业界新的标杆。这从一季度末,股份制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全面收缩、同业资产大幅减少可看出。尽管目标艰难,但毕竟已经踏上了转型之路。然而本次降准可能会打破这种共识。一个成功的转型从来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促成的,没有内部的自觉意识,外界的压力往往会催生出前一种模式的变种,过去几年非标、票据舞弊案屡禁不止无不说明了这点。因而,迫使银行彻底收缩同业业务最重要的是使其长期无法持续地获取盈利,直至其在其他业务线上投入大量不可逆的配套资源,沉淀巨大的转换成本,继而形成新的路径依赖。否则,在现有的监管技术和监管资源无法达到全覆盖的情况下,一旦同业负债与零售负债的比较优势继续拉大,很难确保机构不会再创设一种新的方式扩张同业业务,而这种新的方式是监管无法预见的。降准对债市带来了较大影响。从降准第二日市场表现来看,十年期国开活跃券下行超过20bp,幅度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之最,市场以一种近乎欣喜若狂的态度表达了对该政策的欢迎。至于该政策对债市的中长期影响,则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这种新型的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流动性传导机制是否顺畅?这次中小银行获取的流动性要远远大于大型商业银行,流动性调剂与以往流动性从大行流向小行的模式正好相反,这种“逆流而上”的流动性传导模式很可能会对整个货币市场产生迟滞作用。在小行同业授信规模大幅缩减以及“贷款不出县,资金不出省”的原则指引下,小银行与大银行发生联系可能需要通过实体经济中介,资金需要先注入居民和企业,再向其他银行循环,因而,机构对降准带来的流动性改善需要付出更长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受益机构如何应对央行伸出的“橄榄枝”?从过去的几次经验来看,当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与央行目标发生冲突时,市场总是以一种剧烈的方式作出响应,如2013年的“钱荒”、2016年指导大行减少隔夜融出。相反,当两者较为一致时,市场就相对温和,原有的行情就能够延续。在这种情况下,近期的市场也许因为行情走的太快而有较大的技术性调整,但是长期牛市的格局基本奠定。因而,商业银行接下来的经营动向对债市的影响至关重要,而这也决定了这类新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利好在未来能否再次出现。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没没财经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洞悉股市风险把握股市热点发现潜力牛股!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机构解读央妈“降准+置换”新动作:利好股市债市 _ 东方财富网
机构解读央妈“降准+置换”新动作:利好股市债市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4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从日起,下调大型商业、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适当降低法定置换一部分央行借贷资金,一是可以增加长期资金供应,银行资金成本将有所降低。置换MLF使商业银行付息成本有所减少,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增加了小微企业贷款的低成本资金来源。人民银行将要求相关金融机构把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并适当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改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上述要求将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  英大证券李大霄:此次降准对稳定经济增股市有非常正面作用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央行对部分金融机构降准以及置换中期借贷便利(MLF)的操作,其目的在于增加长期资金供应,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增加了小微企业贷款的低成本资金来源,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对于稳定经济增长有正面作用,对于股票市场的稳定也有非常好的正面作用,属重大利好消息。  华创策略:货币政策宽松空间打开 ?  华创策略王君:1、今年货币条件、环境比去年要乐观,前期观点正在验证;2、尽力避免内、外部压力共振,国内政策的抓手在货币;3、不再担忧汇率波动,人民币因套利原因,币值坚挺,货币政策宽松空间打开;4、为接下来金融去杠杆、防风险做好安全垫。5、对市场影响,股债再平衡、蓝筹成长再平衡。  平安证券:降准利好债市有助稳定股市及宏观经济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认为,近期高频数据显示国内增长动力下行,叠加对贸易战不利影响的关注上升,使得二季度本可能发生的金融监管政策收紧的概率下降,而央行流动性操作放松的时点提前(之前我们判断会发生在第三季度)。央行此举具体影响有待观察,但直接影响是利好债市,有助于稳定股市以及宏观经济。  :货币政策由中性偏紧转向适度扩大内需  国金证券李立峰表示,随着外需今年的高度不确定性,今年货币政策理应有所转向,由中性偏紧转向适度扩大内需。今天披露的“央行针对部分银行实施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正印证了我们的这一看法:货币政策在微调转向。  东吴策略:成长股逻辑进一步强化  表示,对应到对A股的影响,落脚点在于成长逻辑进一步强化,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 政策导向角度。此次降准主要为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一是增加长期资金供应,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增加了小微企业贷款的低成本资金来源。除此之外,人民银行还将要求相关金融机构把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并适当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改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上述要求将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  其二,流动性的边际改善将有利于提高中小创的估值空间。降准意味着今年以来相对宽松的流动性依然有望延续,而流动性宽松恰是中小创高估值的核心支撑逻辑。
(责任编辑:DF134)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股票/基金&
降准对债市形成重大利好
  2月24日,今年来首次下调法定准备金比率。分级债拟任基金经理邱新红认为,此前银行间资金面骤紧,利率飙升是本次降准的直接导火索。降准有助于增加银行的超储率,降低货币市场利率。另一方面,物价趋势性下降也解除了降准引发的主要顾虑。虽然1月的CPI数据略高于市场预期,但上半年通胀将趋势性回落,2月CPI同比可能回落至3.5%附近。“不过央行此次"降准"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促进贷款投放,保增长。”邱新红指出,降准间接降低了贷款的实际利率,并通过货币乘数效应扩大信贷投放,提振经济。
  从投资角度看,降准为债券市场营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这对债市形成重大利好。不管是短期的交易性机会,还是中长期的投资价值。”邱新红指出,短期内,流动性将得到明显改善,短端率下降幅度更大,带动曲线整体陡峭化下移,给利率产品和高评级信用债带来交易性机会。中长期内,信贷扩大经济提振后,市场风险偏好上升,中低评级信用债投资价值逐渐显现。同时,市场流动性缓解资金利率回落后,也更便于套利交易。
  好买基金的研究中心指出,对于投资者而言,的投资机会相对更为确定。金鹰持久回报分级债基现正募集中。该基金债券投资不低于基金资产80%,权益类投资(在基金合同生效后3年内,不直接在二级市场买入股票、权证等权益类资产)不超过20%。通过分级,B类基金份额获得了3.33倍的杠杆。
  专家表示,如果债市走牛,投资带有杠杆的分级债基B份额,收益机会很可能远远大于风险。如果是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理财专家建议可选择收益相对确定的A类基金份额。商报记者
02/21 14:4602/24 22:0702/24 10:1902/23 22:2502/23 08:0702/23 00:0202/22 08:0602/22 02:53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网上投洽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摘要:兴业研究认为,长端利率仍然有超过30bp下行空间,债牛是2018最大“黑天鹅”。中金固收预计这次降准推动货币市场利率下降20bp以上,债券收益率下降10bp或者更多。华创证券认为,央行此次政策短期利好债券市场,但是中期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仍面临几大考验。
摘要:对于此次央行降准置换MLF,市场一边倒认为利好债市,区别只是在于这个利好的程度究竟有多大。兴业研究认为,长端利率仍然有超过30bp下行空间,债牛是2018最大“黑天鹅”。中金固收预计这次降准推动货币市场利率下降20bp以上,债券收益率下降10bp或者更多。华创证券认为,央行此次政策短期利好债券市场,但是中期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仍面临几大考验。
事件:4月17日晚,央行公布:“从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保持不变。
对于此次降准,市场一边倒认为利好债市,区别只是在于这个利好的程度究竟有多大。
兴业研究徐寒飞认为,此次央行行动反映出中期政策弹性足够大,政策边际转向可能加强结构性债券牛市,债券牛市将是2018年最大的“黑天鹅”:
此次降准对债市影响:负债成本降低,叠加流动性预期稳定,债牛将成为2018年最大“黑天鹅”!
从本次央行的解读看,增量资金流向中小银行。增量普惠资金流向中小机构,有助于改善市场微观结构,降低资金波动。此外,短端资金波动性降低、机构流动性预期的稳定,叠加银行资本有所保障,有助于配置盘进一步增加利率债配置,推动利率债中枢持续下降。10年期国开债已经达到我们预期的4.5%目标位,前瞻性的看一个季度,长端利率仍然有超过30bp下行空间。短期来看,强力降准带来交易情绪爆发,债市结构性牛市进一步夯实。
除了对债市“要浪起来”的预测,徐寒飞还对此次政策影响做出了几点分析:
第一,此次降准充裕了银行流动性,降低金融机构融资成本。
第二,降准稳定机构流动性预期,保障银行资本。
第三,降准置换MLF,或意味着逐步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摒弃,未来将为金融机构提供更低成本的资金,带来更稳定的流动性预期。
中金固收陈健恒团队预计,这次降准推动货币市场利率下降20bp以上,债券收益率下降10bp或者更多:
对债市的影响:狭义流动性进一步宽松、降低资金成本,二季度供需压力缓解,债牛延续
我们此前提到:当前的流动性格局已经从2017年的“广义紧+狭义紧”逐步转向2018年的“广义紧+狭义松”。即银行间货币市场流动性整体较为宽松,R与DR之间的利差收窄;不过实体经济的融资环境整体偏紧。往后看,广义流动性的松,就是融资需求减弱,配合货币政策主动向银行体系注入便宜且充裕的负债来缓解负债压力,重新激活贷款创造存款的良性循环。本次100bp的降准也是旨在缓解负债压力、激活信贷存款的良性循环,有助于狭义松向广义的传导。
对于债券市场而言,降低资金成本的同时,带动流动性溢价下降,有助于短端仍保持相对低位,降低非银、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信用利差或阶段性进一步收窄。与此同时,释放长期限的资金,有助于缓解二季度利率债的供需压力。预计这次降准推动货币市场利率下降20bp以上,债券收益率下降10bp或者更多。
展望未来利率市场化的进展,正如易行长所言的引导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双轨互相靠拢,在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回落后,存款利率上浮空间可以打开,存款利率被货币市场利率压制,这样利率市场化对实体融资成本冲击相对更小。
海通证券姜超团队建议拥抱债市慢牛,增加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配置:
今年以来,去杠杆背景下社融增速大幅下滑,从17年底的12%大幅降至18年3月的10.5%,再加上经济下行压力逐步体现,资金需求减少;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增加资金供给,意味着资金供需继续改善,市场利率有望继续下降。建议拥抱债市慢牛,增加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配置。
不是大幅放水。根据央行的测算,本次降准实际向市场净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考虑到4月中下旬的缴税因素,以及央行后续根据资金面情况可能减少公开市场投放,预计本次降准对资金面整体影响仍偏中性。所以尽管本次降准幅度高达100BP,但不同于以往的是,这并不是一次大幅放水。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在逐步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在去杠杆、防风险的政策背景下,央行也不具有大幅放水的基础。
但宽松格局持续。今年金融严监管仍是主要基调,表外转表内、非标转标的需求增加。但存款增加也增加了对法定准备金的需求,而贷款增长则会消耗银行资本金,所以市场会出现资金缺口。在存款利率上浮背景下,本次降准有助于减缓银行负债端成本走高的速度,也传递出央行未来仍会继续呵护资金面的信号,货币宽松、广义信用收紧将是今年主旋律。
华创证券屈庆团队认为,央行此次政策短期利好债券市场,但是中期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仍面临几大考验:
债市投资策略:央行降准操作确认货币政策呵护资金面的态度取向,短期利好债券市场。但是考虑到目前仍处于结构性去杠杆的环境中,且金融监管箭在弦上,中期仍需对货币政策态度做进一步确认。建议机构短期参与交易机会,快进快出,中期根据货币政策边际态度再做判断。
不同2014年的政策明确转向,目前结构性去杠杆大背景仍然存在,中期需要观察货币政策操作的连贯性,及政策方向的实际变化。尽管降准操作对于债市短期利好效应明显,并释放一定交易空间,但是中期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仍面临几大考验:
一是结构性去杠杆环境中,边际放松可能导致金融机构加杠杆情绪反复,如果杠杆快速回升则可能看到央行再次收紧流动性,因此货币政策的边际放松必须配合金融监管政策的实际落地及严格执行;
二是目前的基本面从一季度数据来看并没有像2014年一样出现明显的下滑,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降低政府杠杆、居民杠杆的诉求仍未完成,因此央行货币政策没有明确转向的必要性,而是表现出相机抉择的取向,通过灵活的政策工具来管理市场预期。
三是降准操作会导致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重新启动,央行仍需在汇率和货币政策中进行平衡。央行公告中也明确指出,“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保持不变”,且发展中国家在防范金融风险的过程中需要保持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因此,中期债市能否出现趋势牛市,仍需继续关注央行后续操作的连贯性。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微信ID:wallstreetcn)。更多精彩资讯请登陆,或下载华尔街见闻APP。*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4.18
文/ 徐寒飞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4.17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4.09
文/ 徐寒飞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4.18
文/ 朱启兵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3.27
总篇数 <span class="text" data-v-9 篇 暂无简介
暂无简介 总篇数 3789 粉丝 264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降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