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从BAT出走的高管创业板高管薪酬之后,谁的项目做得最好

年度盘点:BAT,谁能让“双创”战略价值最大化_网易新闻
年度盘点:BAT,谁能让“双创”战略价值最大化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年度盘点:BAT,谁能让“双创”战略价值最大化)
2014年,一大波涉世未深的创业者们,雄纠纠气昂昂的叫嚣着要让BAT好看。
2015年,一些膨胀的野心家们终于遭遇了来自市场和资本的阻击,一个个隐匿于泡沫中的创业者在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考验之后,要么跌回原型,要么被BAT笼络至麾下,鲜有置身事外者。
就今年而言,创业者在技术、资金、盈利现状几个主要方面都不太乐观。移动开发者群体中80%的创业者的经验都在3年以下,人才缺失较为严重,创业、开放且成熟的技术成为创业者最迫切的诉求;资本寒冬侵袭下,TMT行业投资总量下降22.68%,仅为整体行业总量的30%,资金断链成为创业创新项目的最大阻碍之一;另外,约70%的移动开发者将广告视作主要盈利模式之一,但近70%的移动开发者的收入不到5万,这与中国应用广告平台广阔的市场规模形成鲜明对比。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狄更斯《双城记》中这句经典的开头用于对2015年创业环境的描述,最贴切不过。当然,现在的创业氛围相较于一年前,处处透露出一种成熟的味道。最明显的是,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不再排斥或者害怕BAT,2015年里BAT接二连三的并购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需要指出的是,BAT虽然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江湖的掌控者,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策动下,创业者在未来几年中,仍旧可以通过充分释放智慧,借助BAT在入口和资源等方面上的优势,继续拓荒。
而在此之前,我们必须要了解BAT能给创业者什么?
百度“资本”+“技术”+“商业”三大引擎助力创业者
百度在帮扶创业的大潮中,经验相对丰富。在过去十余年中,中国数十万网站站长通过百度联盟实现流量变现并获利丰厚,同时还有众多企业借助百度搜索营销推广获得更多商机,实现企业加速成长。
而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尤其是APP应用的井喷,百度也适时调整了相关策略。2015年致力于从流量平台向移动创业生态圈的升级,目前也已经基本完成。
在整个移动创业生态圈中,百度向创业者提供的主要是“资本”、“技术”、“商业”三方面的支持。
在资本方面,百度联盟2015年推出了5亿人民币联盟贷、12亿人民币信用贷款及投资10亿美元建立了互联网生态基金联盟,将从小微贷款与融资两个角度为移动开发项目提供资金上的原始动力与坚实后盾。
在技术支持方面,百度一直秉承开放原则,将众多核心领先技术开放给业界,助力创业者跨越阻碍,实现能力跃升。在百度地图开放平台中,有75%的地图开发者因此获益,每天活跃的网站或APP达40万个,定位请求每天达230亿次。百度语音开放平台也汇聚了2万移动开发者,应用语音技术的APP达4万多个,语音识别准确率达96%以上。除此以外,百度还拥有包括OCR、人脸识别、百度翻译、开放云在内的数十个核心开放技术,用以支持创业者充分实现独特的创意,从而提速整体产业创新的进程,促进产业生态繁荣。
在商业支持方面,百度作为国内最具实力的联盟体系,百度联盟对接超过80万联盟伙伴和逾60万广告主,每日处理展现请求次数超150亿,是最大的广告交易平台,自然也是分成力度最好的联盟平台。经过13年的发展和积淀,特别是近年在移动端的持续发力,百度联盟已基本完成从流量平台向移动创业生态圈的升级,百度联盟为移动创业伙伴所带来的福利也涵盖了超优分成政策、多样生态资源等多个维度。
另外,百度2013年启动创业中心以来,已在北京、天津、成都、厦门等地建成实体中心。目前,共开放2000多个办公工位,入驻团队超过100个,其中已有20余个孵化项目获得累计超过1.5亿元的投资,涉及O2O、在线教育、智慧社区等多种移动互联网服务。除了技术和资金的有效扶持,入驻百度创业中心的团队还可获得市场渠道、人力资源、开发、测试、运营、分发、商业变现等硬支持,以及创业辅导、吸引投资、人才引进、集中路演、政策法律财务咨询等全面细致的软服务。
视技术为信仰的百度,让小度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无人驾驶车在今天大火了一把。未来,这艘中国式的航母能否带动更多创业者信仰技术,这是令人期待的。
阿里巴巴:“淘”不开的创业平台
阿里巴巴为创业者提供支持的主要平台是阿里百川。阿里百川是阿里巴巴集团无线开放平台推出的计划,基于世界级的后端服务和成熟的商业组件,通过“技术、商业及大数据”的开放,为移动创业者提供可快速搭建APP、商业化APP并提升用户体验的解决方案;同时提供多元化的创业服务-物理空间、孵化运营、创业投资等,为移动创业者提供全面保障。
2015年,阿里百川宣布将提供“10亿创投+10亿贷款”,用于扶持移动应用创业者。其中10亿元是为优秀创业团队提供的投资基金,另外10亿元是由浙江网商银行为创业者提供的短期贷款。同时,一个提供阿里巴巴集团众多资源于一体的创业营也已经推出。创业营每年举行三期100天训练,预计每年培养10个以上估值3000万的天使项目、25位25岁以下的90后创业者。除了创业者基金的资金支持,阿里巴巴集团强大的电商、互联网金融、云计算和物流平台也将为创业者提供强大的支撑。
作为帮助中国千万年轻人实现创业梦想的马云,正面临着如何“出淘”的问题。吸引更多创业者,从另一方面来讲,也是阿里在解决“出淘”问题的一种途径。但对于远离资本、技术的二三线、农村市场,创业者想要走上一条“互联网+”之路,打通外部市场与本地市场之间的连接,利用淘宝、天猫,显然是一个更加行之有效的办法。
腾讯:基于社交的创业圈仍有挖掘空间
虽然腾讯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找到将用户转化为现金流的更好更直接的办法(至今还是需要依靠游戏、QQ等提供的增值服务赚钱),但这并不妨碍创业者利用腾讯的微信、QQ这两大入口为自己提供流量转化。诸多公众号、自媒体账号的存在说明了这一办法是行之有效的。
腾讯无法找到破解巨大库存流量的金钥匙,但他正在尝试借助更多外部力量打破这一掣肘多年的问题。
2015年腾讯在全国建立25个线下众创空间,总面积超过50万平米。腾讯众创空间具备包括线上+线下的五大核心能力——流量加速能力、开放支持能力、创业承载能力、教育培训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致力于打造一个全要素的创业孵化器。包括腾讯公司COO任宇昕、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长江商学院副院长刘劲、搜狗CEO王小川、猎豹移动CEO傅盛等在内的行业大咖担任导师。据透露,首批加入腾讯众创投资联盟的有经纬中国、达晨创投、险峰基金等超20家知名创投机构,目前联盟的创业基金规模已超1000亿,为创业者提供融资服务。
另外,腾讯云还抛出一个1亿元的“云+众创”计划:整体1亿的扶持资金中包括7500万的云扶持资金,以及2500万应用宝优质流量。平摊到个人最高可获百万扶持,主要组成内容是:100万扶持资源=50万扶持基金+50万应用宝流量。
腾讯手握近十亿的巨大用户市场,基于社交打造的超强粘性,使其市场地位在短时间内很难被撼动,而这也是创业者借助腾讯平台迅速挖掘资源价值的最好时机。
在乌镇刚刚谢幕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参会者对创业环境、创业者、创业模式的讨论不绝于耳。猎豹移动公司首席执行官傅盛称“我不认为创业公司有机会颠覆BAT的格局,未来互联网行业的机会,将来自于中国公司的全球化与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而领英中国区总裁沈博阳表示“每一个传统行业都可能被互联网颠覆,新的技术和模式还是不断出现。垂直领域创造机会的成功率会更高,大的创业机会也依然存在,现在发展较好的公司完全有可能成为下一个BAT的机会”。
不论创业者颠覆也好,融合也罢,BAT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超越。创业者当下能做的,更多是要顺应形势,做好自己,而非一味激进逆流而上。
本文来源:东北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离开BAT去创业的人 后来怎样了? - A5创业网
扫一扫,联系编辑获得审核机会
符合以下要求,获得报道机会
1. 新公司求报道
2. 好项目求报道
3. 服务商求报道
4. 投资融资爆料
客服热线:400-995-7855
当前位置:&&&
离开BAT去创业的人 后来怎样了?
14:39&&来源:&
  创业对于互联网时代的从业者,无疑是一场痛苦并快乐着的冒险,Snapchat 一夜成名的故事激励着程序员们。今年 6 月,科技媒体 TOPBOTS 评选出了 20 位驱动中国人工智能改革的行业领导者,其中 10 人出身百度。可见,在中国大厂出身的创业者已经悄然形成了一批耀眼的梯队,他们拥有天然的创业优势。
  但任何公众关注到的现象都存在幸存者偏差,抛开那些被媒体关注到的少数宠儿,大厂出身的创业者们,他们的普遍现状究竟如何?100offer 进行了一次针对平台候选人的调查,关注那些出身大厂、并有过创业经历的候选人们,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吴国华:创业失败,但还想去国外闯荡
  在接到访谈邀请时,吴国华显得有点含蓄,他试图提醒我们,自己并不是一个合适的被采访者,因为自己「没折腾出啥结果来」。
  吴国华在大学时研究的是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技术,2006 年,他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进入职场。
  学院里的研究方向并不容易被应用到技术领域,吴国华空有一身屠龙之技,在现实面前只得寻找适合自己编程技术方面的工作。
  好在他运气不错,毕业没多久,甲骨文公司录用了他。吴国华的工作内容是负责数据组件的维护与 Oracle 11g R2 的 RAC 的 srvctl 和 wlm 部分测试,在甲骨文一待就是四年。
  「真正接触到软件产品,是到腾讯之后了。」2010 年,吴国华从甲骨文离职,进入腾讯科技上海分公司,负责企业 QQ 产品的自动化测试工作。
  在新的岗位上,对于软件的测试、开放、迭代等流程优化成为吴国华每天的工作重心。那时,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井喷式发展的风潮已经悄然来临,而 BAT 的提法也开始大行其道。身在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科技企业,每天对中国最成功的软件产品执行测试工作,吴国华心中的产品冲动也逐渐萌发。
  1 年后,吴国华与几位好友一道从原公司辞职,组建了团队。「当时正好有几个朋友,都是大公司技术背景出身,就想着我们合作做一个产品出来,肯定不差。于是就出来创业了。」他们构思的是一款生活方式类 App,面向当时概念刚刚热起来的「中产阶级人群」,在设计制作主打产品之余,吴国华的团队还利用技术优势为其他创业者提供外包制作服务赚取外快。
  事实很快证明,吴国华和他的朋友们想得太简单了。
  都是昔日的好兄弟,大家在事业起步后,除了每天辛苦写代码、讨论产品走向,剩下的时间就开始展望如何分配股权。交流一多,团队里开始有了不一致的声音,「总有人不满意,那时候我就开始后悔了,没能早点解决股权分配上的讨论。」
  与团队内部矛盾同时浮现出水面的,是市场的冷漠,他们推出的生活方式类产品在多平台上线后,并未获得预期中的下载量。吴国华感到了一丝失落,同时还是意识到仅仅有技术的团队未必足够支撑一家创业公司。
  「我们几个创业者,都是技术出身,当时的团队非常缺一个能够把握产品和市场走向的人。」由于团队成员互相知根知底,当围绕产品用户市场进行讨论时,总是你一言我一语,每次开会都成了众说纷纭的茶歇时间。
  这时唯一能支撑吴国华收入的是外包工作,但这是他辞去 BAT 的工作来这干活的目的吗?经过了八九个月的困顿、争执与思考,吴国华觉得自己的创业举动实在是冒失了。
  2012 年秋天,吴国华离开了曾经寄予厚望的创业团队,重回老东家甲骨文,负责上海 ODI 组员招聘工作、组内培训和工作协调等,之所以选择回老东家,是因为有机会获得一份赴美的 L1B 工作签证。
  Г当时我刚创业失败,回到老东家,心里肯定有不甘心。正好听说了当时甲骨文可能提供出国工作的签证,我很动心。出国和创业一样,都是另一种新生活的开始。」
  但一系列变数让期待中的 L1B 签证并未落实。吴国华感到彻底地失望:「为了那次海外工作,我做了很功课,但最后没成。」
  出国工作,就这样成为了萦绕在吴国华脑海里的一个执念。2017 年,他成为 100offer 在上海的候选人之一,与平台线下工作人员的沟通过程中,吴国华表示出了对海外求职的强烈兴趣,并对新加坡的工作氛围格外关心。
  这时他早已离开了甲骨文,甚至也结束在甲骨文之后的一份工作。「甲骨文的氛围还是比较传统的,至于后面一份工作就更接近于国企了。」吴国华厌倦了在僵化的机构内从事技术工作,多年来他一直沉浸在这样的事务里,创业也好、出国也好,在现实面前被一推再推。
  吴国华决定不再等了,他在提交的简历里,明确提到自己有意向前往海外,并且强调期待的公司是「全力以赴」型的团队,甚至是「996工作制」的作息安排。
  对多数人而言,赴海外工作并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家庭、生活习惯、文化差异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吴国华想得比较直接,「这些因素我都有考虑,但是相比之下,趁着年纪不算大,出去闯一闯对我更有吸引力。」吴国华看上去仍保留一腔和年龄略显违和的热血,「我一直都很有闯劲。」
  马建:变现股份,重回 BAT 当高管
  见面当天,马建告诉我们,他的生活最近变轻松了不少,「比之前舒服太多了。」他说的之前,指的是自 2012 年到 2017 年这 5 年中的创业史。
  马建的履历十分光鲜,他在 2008 年进入百度担任产品经理工作。从那时起,他就喜欢说自己受到百度带来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那种扁平化式的管理方式。」
  2012 年,他做出了辞职创业的决定。在此以前,马建的创业动作早就开始过,甚至可以追溯到大学时代。但这次,马建认为是一个值得脱产投入的时刻。
  「那会我们发现应用分发是一片蓝海。」此前,马建熟悉的获取收益的主要方式来自流量,而实际上,下载站进行应用分发的变现效率远高于此。凭借这一认识,马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推出下载站产品。随后,他几乎将自己的应用分发软件发布在微软所有的平台上,其中最主要的是 Windows Phone。
  资本市场迅速拥抱了马建,他的公司实现了迅速融资,并在 2015 年挂牌新三板。从任何一个角度看,作为创业者的马建都表现得非常成功,当大部分创始人还在为用户增长发愁时,马建的应用商店已经斩获了上亿用户。但危机也已潜伏已久。
  高估值的背后是巨大的业绩压力。要想获得更多的注资,马建需要将公司做到上一轮融资等额的价值,而他却发现,国内的投资市场在 2015 年开始进入所谓的寒冬,「融资难度明显变大了,我每天开始睡不着觉,压力特别大。」
  让马建烦恼的还有他所赖以斩获用户的平台&&Windows Phone,发展的很低迷已成现实。马建的产品几乎都是围绕 Windows Phone 而做的,如果这个操作系统像塞班一样衰落,那该怎么办?
  马建犹豫之下,选择碰碰运气:「我察觉到了 Windows Phone 的乏力,但那时真的不愿意相信微软会失败得这么彻底。」
  2016 年,马建的公司全年亏损九百万。「非常震惊,我意识到该退出的时候到了。」几个月后,马建卸任了董事长职位,并将公司控制权交出,在兑现了自己的股份后,马建恢复了自由状态。
  「前后想了半年多,还是有不少收获的。」他开始反思自己无条件信任百度的扁平化管理机制,在这之前,他以为那是最合理的企业制度。但四年多的创业经历告诉他,扁平化的公司架构仍会暴露出软肋:「当企业人数超过 100 人的时候,扁平式管理效率往往会变得极低;另一个问题在于,如果创始人不够有魅力,那么这样架构的公司中,第一线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投入程度会变得很弱。」
  也许,前往一家具备成熟管理架构的企业回炉再造一番,对自己来说会是不错的选择。2017 年 5 月,马建以 P9 的职务等级加入一家 BAT 大厂,负责短视频生态及周边业务。
  在拿到 offer 前,马建给不少他自认为可以胜任的企业职位投递了简历,但得到的反馈与他预期差距巨大。他自己分析,这是由于创业者并不容易得到雇主的信任,因为首先创业者的形象通常很不安分,这与雇主的招聘利益相左。此外,创业公司的管理者很难有效证明自己的才能&&尤其当创业故事并不顺利时。
  「我还是很认可现在这家的,他们愿意接受在互联网里摸爬滚打过的人。」如今的马建,拿着超过百万的年薪,完成了从 BAT 员工成长为 BAT 高管的旅程。至于创业,马建想得非常坚决,「五年内不会考虑了,我回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
  徐子秋:连续创业,终于盈利
  在这一系列访谈里,徐子秋算是一个「守得云开见明月」的特例。他也是目前仍在创业的受访者。
  故事还要从 6 年前说起,当时还在阿里巴巴的产品经理徐子秋与一位好友合计捣鼓一个项目。徐是计算机科学出身,但有一颗文艺青年的心,合作的好友在一家知名 4A 广告公司担当资深设计。
  从 2011 年起,俩人便陆续利用业余时间规划自己的产品,对于和产品打交道的人而言,Side Project 不算什么新鲜事,徐子秋的优势在于身为产品经理,同时兼具技术能力。
  「我学的是 CS,编程底子不错,同时又做了这么多年产品。」比这让他们更感到自信的,是徐子秋对于 UI、UX 的审美。「现在是消费社会,人们对好的设计需求很高,这方面我朋友就能帮到我很多。」4A 公司的设计师刚好能够帮助徐子秋完善前端页面的视觉。
  但徐子秋邀请他合作的目的并不仅仅在此,他试图做一个面向设计师的众包网站。
  「所谓零工经济嘛,你肯定也听说过,国内有几家平台,但说实话,给人的印象很糟糕。我们当时想做一个有品质感的,面向设计师和广告人的众包服务平台。」
  在参考了 Upwork、99design 等一系列海外知名平台后,徐子秋弄出了一个设计众包软件 demo。
  「但这个项目没能继续运营下去的。用户上不去。」
  对产品本身,徐子秋并不缺乏洞察能力,不论是早期的设计师众包灵感,还是后来联想扩展而成的私单运作平台,在几年后都出现了类似的成功运营的互联网项目。
  徐子秋发现他的弱点在于 BD(商务拓展)这块,「我们两个人发现很难推广自己的 Side Project,以前在阿里,没有察觉到这方面会这么困难。」
  既然没有人,那就先去凑团队。2013 年夏天,以他为中心,一支七八个人的团队被组建起来。同一时间,徐子秋从阿里辞职,「不敢 all in 的创业者都只是在投机」。徐子秋认为应该给自己一个背水一战的理由。
  这次他们的项目早已不是那个设计师众包平台,徐子秋认为设计行业并非自己所长,并且市场不会特别大。这次他盯上的是一款职场社交类产品。
  「那时领英进入中国势头很猛,但他毕竟是外国公司。」根据过去对中国市场的认知,徐子秋坚信国内出现数家能和领英分庭抗礼的职场社交平台,既然现在还没有出现,他想试一试。
  花了 7 个月的时间,徐子秋的团队捣鼓出了 App 的测试版本,并在朋友中进行推广,凭借朋友邀请朋友的模式,2014 年 3 月,这个初生的 App 已经有了一百多位内测用户。然而这款职场社交项目的运气止步于此。「有点生不逢时吧,我们高估了职场社交软件的受欢迎程度。」
  再次失利让长期合作者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徐子秋坚持继续做下去,而设计师则决意退出。徐虽然感到失望,还是答应了对方的退出条件。
  尽管失去了合作时间最长的伙伴,但由于徐子秋的坚持游说,团队没有散。他们决定先以接外包私活的形式维持生计。
  半年后,转机到来,一位朋友将另一位创业者介绍给徐子秋,对方有资金支持和媒介资源,但急需一支有战斗力的技术团队。两人约见了一面,聊得很尽兴。「我们之间有短板互补的作用。」作出合伙决定的时间很快,徐子秋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带领他的团队加入了对方的项目里&&新项目是以知识付费为核心的互联网产品,这次他踩中了风口。
  2017 年 7 月,电话里的徐子秋言谈仍充满热情,让人很难想到他背后是长达数年的连续受挫。徐的公司已走上正轨,团队也从不到二十人&&其中七个还是徐子秋带去的&&扩张到了今天的接近两百人,并已实现盈亏平衡。
  关于创业,徐子秋的体会是,自己在阿里的经历并未让他少走多少弯路,有很多草根出身的创业者比他更快获得了成功,也有很多名牌满身的创业团队还在等待救命稻草。
  「能够咬牙坚持很重要,我指的不是对一个 idea 或者技术的坚持,而是对创业的坚持,一件事在发展过程中会经历你自己都想不到的变化,也许机会就等在那里。」徐子秋言谈间有一丝暗自庆幸的意味,转瞬即逝。
  大厂出身给候选人带来的无疑有先进的技术理念和开阔的视野,甚至能让人更有自信。但想要创业的人仍需明白,创业本身就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正如上文中的马建所说,创业就意味着投入一百二十分的智力和努力,并且仍然大概率得不到回报。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接触到的大量创业者做出创业举动的原因并不复杂。它们来自几个方面:
  市场创业气氛的鼓舞
  大厂技术身份带来的合伙机会
  对财务回报和社会地位回报的向往
  开发出可商业化的专利产品
  通常而言,最后一种最容易通向成功,但其在创业理由里所占比例不高。大部分创业者仍然是受到创业气氛的鼓动、或者出于对创业者身份的追求而组建团队。
  当然,创业的回报也异常丰厚,即使公司没有被收购或者上市。他们也可以像马建一样,通过创业来完善自己的履历,进而曲线实现加入大企业成为高管的机会;也可以增长自己对于企业经营的认识,开阔视野,寻找到更高的追求。有一部分创业会愈战愈勇,如徐子秋般连续创业,投资人或合伙人往往青睐他们。
  总之,创业并非人人都能参与,出身大厂也许能够为你增加一定胜率,但你得知道:在创业这件事上,不成功是普遍常态,成功者才是异数。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吴国华、马建、徐子秋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佩佩
作者:100 offer
延伸阅读:关键词:
创业好项目
微企点:海量精美模板 H5自助建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A5创业网了解最新创业资讯服务
&徐州八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投诉邮箱:
扫一扫关注最新创业资讯BAT 稳定工作和创业之间如何抉择?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244,764分享邀请回答weixin.qq.com/r/hXXk-BjESUU2rVyf9yCX (二维码自动识别)1.2K8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8K41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热门关键字:
>>创业研究
从BAT出走的高管创业之后 谁的项目做得最好?
51社保是国内互联网社保服务领域的领军企业,2014年首次提出“互联网社保服务”概念,并推出五险一金代理为特色优势的人力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曾获宽带资本、永宣资本、九合创投投资4000万美元。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没有只进人不出人的公司,尤其是现代,人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企业人员流动是很常见的事。
  再说也没有人愿意久居人下,感觉自己储备完善之后,大多人都会想着自己出来闯一番,特别是那些做到高管位置的人。
  今天就以BAT出走的高管为例,简述一下近年这些大公司出来的高管干过哪些值得称赞的创业项目。
  1、海智网聚网络
  是一家基于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的企业商业应用开发和服务提供商,旗下产品有BDP商业数据等。年初估值已达2.5亿美元。
  联合创始人史有才,2001年加入百度十年中一直负责百度的渠道建设,曾任百度销售总监、副总裁等职务,是中国搜索引擎营销领域的开创者之一。
  2、牛电科技电动自行车
  主旨是,全身心投入,用最好的材料与最尖端的技术,去打造一款中国最牛的电动自行车。上线之初曾获5000万美元投资。
  去年底,传出李一男涉嫌通过内幕消息炒股遭到调查而失踪数月。但牛电科技否认这一说法,称其是在美国养病。但牛电科技运作似乎并未受到大的冲击,于今年四月发布新品。
  创始人李一男,百度“七剑客”之一,曾任百度CTO的李一男,还曾任华为公司副总裁。
  3、51社保
  51社保是国内互联网社保服务领域的领军企业,2014年首次提出“互联网社保服务”概念,并推出五险一金代理为特色优势的人力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曾获宽带资本、永宣资本、九合创投投资4000万美元,公司估值1.2亿人民币。
  联合创始人胡万军,是原百度ERP负责人,是国内资深的企业信息化专家。
  1、“缆360”
  是一个线缆B2B平台,于日正式上线。缆360主要业务是对线缆产业的采销环节进行优化,整合资源,提供一站式采销服务,建立行业大数据体系及行业标准化,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线运营仅一个多月的中国首家线缆产业互联网平台“缆360”,与苏州光电缆业商会达成战略合作,并与亨通集团、永鼎集团、通鼎集团、中利科技集团等商会龙头企业代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创始人、CEO胡德良,曾任阿里电子市场运营负责人、科通芯城运营负责人。
  2、宋小菜
  一个专门为中小零售商提供生鲜蔬菜采货配送和售后服务的公司。据悉,公司还获得了阿里十八罗汉之一吴咏铭(吴妈)的3000万元天使投资,以及IDG资本领投的1.04亿元A轮融资。
  创始人余玲兵,曾是淘宝特色特产导购平台“特色中国”的创始人,他创建了淘宝农业电商,产品技术总监为原来淘宝网产品技术及开放平台创始成员严德红。
  3、闪电购
  CEO王永森总结,闪电购要做的就是支撑整个城市的一小时城市终端网:仓储配送能力、货品结构以及线下线上运营能力,三位一体。除了资本层面的合作,闪电购还将与阿里巴巴在移动端的入口资源、供应链、物流配送等方面建立合作关系。手机淘宝的用户将可以获得闪电购在超市便利店方面
  1 小时配送到家的服务。今年8月获得阿里集团领头的2.67亿元投资。
  创始人COO邬强强,淘宝开放平台总监,2005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先后担任SAAS业务产品经理、平台运营负责人、开放平台总监。团队中,包括CTO张乐伟、技术总监断帅、产品总监胡佳、运营总监沈聪颖在内,很多高管都出身阿里。
  1、8只小猪
  8 只小猪区别于传统旅行模式,致力打通旅行服务提供商与游客之间的壁垒,运用 P2P 模式,连接目的地当地人和游客,为渴望深度旅行的游客提供一场好玩、个性、深度的旅游。今年8月,8只小猪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创始人兼 CEO黄卓生,曾于2003年加入腾讯,在腾讯七年间先后担任腾讯无线的商务拓展副总监和产品运营副总监职位。
  2、货车帮
  是一款针对公路物流行业从业人员定制开发的一套专业应用软件,集实时货运信息(货源和车源)交互、身份证真实性查询、货运险购买、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实用工具等功能于一体。曾获腾讯领投的数亿元投资。今年4月货车帮再次获得资本市场青睐,完成由元生资本领投,腾讯、DCM等跟投的3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这轮融资过后,货车帮的A轮融资(A轮、A+轮、A++轮)总额已经超过1亿美金。
  CTO冯亮(首席技术官),前腾讯技术高管,现将全面负责公司技术产品战略的实施、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以及研发管理工作。
  3、英威诺
  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内容运营与服务提供商,专注于移动互联网服务运营和数据挖掘。移动新媒体产品“小知”为英威诺旗下产品,小知是个移动桌面内容聚合媒体,已与华为、酷派、TCL、联想等20余家手机厂商和方案商合作,B轮单轮曾融资2亿元。
  创始人唐欣,是前腾讯移动通信部经理、公司副总裁。
  注:整合自网络
(责任编辑:DF207)
免责声明:本网站资讯由计算机自动采集于网络、报纸、杂志等其它媒体,如侵犯了原作者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删除。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 Microbell.com 备案序号:冀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管创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