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在小区开餐饮平台店要求离开小区居民多少距离

餐饮禁设区内开13家餐饮店 厦某小区居民恨不得卖房子
浏览数(0) 收藏
  住宅楼墙上的排气洞。
  违章搭建的厨房,正对着居民出入的铁门。
  一家餐饮店旁,有人自己挖了污水井,里面出来的风可以把纸巾吹起来,还伴随着刺鼻、呛人的油烟味。
  又闻油烟味,小区居民赶紧把衣物收起来。下午四点,阳光正盛,可小区里几乎看不到晾晒的衣服。
  低层的住户,窗户紧闭。有几家人,甚至把原本敞亮的阳台用玻璃给封了起来,原本面朝大海的阳台,此刻密不透风。
  在大学路“山海花园”小区,居民们过得远不如名字惬意。他们厌倦了闻着油烟收拾衣服、厌倦了门窗紧闭的日子。
  一楼餐饮店的油烟,令居民苦不堪言。无奈之下,彭先生只好向媒体求助。彭先生说,他们早就向城管等有关部门反映,但是这些餐饮店不但没有关停,反而越来越多,“我们这里明明就是餐饮禁设区啊!”
  居民心里苦
  玻璃封起阳台二楼窗户全紧闭
  8月31日下午,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山海花园”楼下店面沿着大学路一字排开,其中餐饮店就占了近半,共有13家。
  走进小区,浓浓的油烟味迎面扑来。一根根粗大的排烟管盘踞在墙上。有的甚至连排烟管都没有,直接在墙上开了两个洞。在“Phoebe西餐吧”后门,油渍把地面染成了黑色,啤酒瓶堆成了两座小山。一名不愿具名的物业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小区是没有天然气管道的,也没有餐饮专用的排烟设施。根据《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第三十五条,这些店属于禁设区。
  居民指着位于“MALIBU FACTORY”餐饮店旁的井盖说,这个排污的井,是有人自己挖的。外观上看,它的确比普通的污水井要小了一倍。记者把脸凑近井盖,热气扑面而来,伴随着刺鼻、呛人的油烟味,头发被吹得直往上冲。记者留意到,小区内二楼所有的窗户紧闭。阳台也不见人晒衣服。有几户人家,把宽敞的阳台用玻璃给封了起来。
  踩着点收衣服恨不得卖了房子
  “这个点,衣服早就收起来了,否则都是油烟味。”楼下就是厨房的2楼业主陈女士抱怨,几乎每天得踩着点来收衣服,一天至少两次。唐女士也很无奈,“我们住9楼都可以闻到,都想把房子给卖了。”想卖房的还有郑女士,她指着一家在楼梯上违章搭盖的厨房抱怨道:那里恰好是居民进出楼的地方,油烟直接就滴到进进出出的居民头上,后来店家弄了个油管,这不,又断了,“因为油烟扰民,有的人都不交物业费了。”
  居民们抱怨,不仅油烟扰民,噪音也来了。郑大爷指着一楼墙壁上挂着的密密麻麻的空调机,拼命摇头:餐饮店这么多空调,吵死人了,路过还特别热。家住6楼的陈女士也抱怨,晚上到店里喝酒的人,又吵又闹。
  部门也为难
  已介入调查8家其中5家违规
  记者从思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获悉,截至目前,执法部门已对其中8家介入调查。其中,除2家餐饮店获得环评手续,1家咖啡店因无煎、炒、炸等工艺及强噪声设备外,另有5家店都不同程度违规:“舞豚”“MALIBU FACTORY”“老西安”“拓”四家店已列为禁设区“关停”案件;“吸可”饮品店设有炸鸡项目,超环评手续许可范围,已转环保部门进一步认定处理。
  至于其他未介入的5家餐饮店,城管工作人员称,目前,“油烟扰民”的执法多以居民投诉、环保部门转交为主,其他的几家店,他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
  程序周期长最快也得9个月
  上述5家违规餐饮店,对“舞豚”的立案调查进展最快,但仍处于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阶段。
  对于居民对执法效率的质疑,该工作人员也道出执法中的困境:因程序周期长,哪怕店家积极配合,“关停”一家店,最快也得9个月。比如,一个“油烟扰民”投诉,城管查看现场,还要联合环保部门介入鉴定。鉴定后,才可立案,下达违法、整改通知,向上级报案件审批,同意后,下达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未履行的依法申请法院执行。“每发一份文书,就得60天(公告送达)。”该工作人员介绍,如果相关当事人不配合,拒绝签收,最起码得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厦门日报记者 黄小芳& 兰京 文/图)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请输入您的用户名
6-20个字符,不能为汉字(区分大小写)
请输入有效的邮箱地址
已有房网论坛账号,请点此
餐饮禁设区内开13家餐饮店 厦某小区居民恨不得卖房子
我对文中这段内容有疑问:
您已获得XMHOUSE通行证账号,请修改账号信息:
用户昵称:
用户昵称:
昵称已被占用,换一个
设置密码:
建议设置常用密码
请选择举报类型:
人身攻击我
抄袭我的内容
泄露我的隐私小区里开饭店居民烦恼多 需业主同意才能开(图)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小区里开饭店,在为居民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少烦恼。近日,记者通过采访得知,小区里经营的饭店产生的油烟、噪音、卫生、治安的问题成了市民的心头病。记者调查发现,近7成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饭店进小区经营需要经过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不少饭店在自家楼底开张之前,没有任何人来征求他们的意见。12日,记者从市工商局了解到,市民遇到有人在自家楼下私自开饭店的情况,可以取证,然后拿到工商局申诉。  小区开饭店居民烦恼多  在市北鼎城小区,一位家住三楼的王小姐告诉记者,从她住进小区以来,已经被楼下的饭店困扰很久。“住进来的时候楼下的饭店已经开了,有一次早上开窗户透气,然后上班去了,窗户就这么开着,到了晚上回家却发现,家里居然有油烟味,一看才知道,都是从楼底的饭店进来的,”王小姐说,“到了夏天就更厉害了,饭店都在外面烤烧烤,用一个大电扇吹,到处都是烟味,都不敢开窗户。”随后,记者跟着王小姐来到楼下,在小区里面就可以听到饭店厨房里做饭时锅碗瓢盆的声音,饭店的排风孔噪音很大。  除了油烟之外,楼下饭店产生的噪音也常常会影响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其他时候的还好说,一到夏天就要命了。这条路上几乎所有小饭店都会在外面摆上几桌烧烤,下午五六点钟之后,这条路上在外面吃饭的人的吆喝声比市场还要吵,”家住辽源路新岭花园3号楼的李先生说。  饭店进小区需业主同意  12日,记者从市工商局相关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饭店想要进小区,除了要办理相应的审批手续,要符合国家卫生、环境保护要求之外,还要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征得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七十七条有这样的规定: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而这里所说的有利害关系的业主不论是否为隔壁的业主,还是相邻或者不相邻的业主,凡是因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受到影响的业主,均是本条所说的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但是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需要征得相关居民同意的,必须是将民用房改成商业用房开饭店的情况,假如房子本身就是商业用房,那么用房子开饭店就不需要征得居民意见,因为房子本身就是商业用属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安全、油烟、噪音、私改燃气管道等问题,可以分别向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环保局、市政公用局等相关部门反映。  既然饭店进小区之前都要经过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市民对自家小区的饭店不满意呢?13日到15日,记者在市北区鼎城小区、市南区瑞纳紫域、市南区新湛一路居民区随机采访了40多位市民,近七成人表示,自己从来不知道饭店进自家小区需要自己投票表决是否同意。  记者从市北区某居委会了解到,饭店开到小区里,盖章确实是在居委会这边,但是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同时也表示,由于居委会人手有限,而且征集小区居民意见时联系不到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另外,因为没有准确的定义,所以居委会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居民算是与饭店有相关的利害关系。  发现问题找工商局解决  物权法规定,饭店进小区需要有利害关系的居民同意,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又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况呢?12日,记者从市工商局了解到,居民区的饭店在到工商局办理营业执照之前,需要先到有关部门办理前置证明,即由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餐饮服务许可证,由环保部门颁发的环保证明以及消防部门的合格证明。“取得这些证明之后,再加上小区居委会或业委会开具的已经取得小区相关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的证明,才能到我们工商局这边办理营业执照,”工作人员说。  随后,记者询问工商局相关工作人员,他们是如何鉴定申请人带来的征得居民同意的证明是不是真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当工商局看到前来申请经营饭店的所有前置证明都合格之后,工商局就要颁发营业执照,工商局并没有责任去调查申请人带来的相关居民同意证明书是否征得了相关利害关系人的同意,“因为工商局在审批时只看上面盖的章。只要前置证明齐全,盖的章也没有问题,我们就会发证。”也就是说,虽然法律要求小区里开饭店需要征求相关居民意见,但是在整个实际的申请过程中,并没有一个部门来监管居委会开具征求居民意见的证明。  虽然这一监管环节还是空白,但并不意味着市民就束手无策。16日,记者从市工商局市南分局注册科了解到,假如发现自家楼下的民用住房开了饭店,而且还没有征得自己的同意,可以找工商局申诉,要求解决。“这需要居民自己搜集相关证据,来证明当时在征集意见时并没有找自己,或者能够证明居委会当时根本没有找小区居民征集意见,然后带着相关材料来工商局申请处理,到时会有相关科室调查,然后对该饭店做出处理。”工作人员说。  受到侵害可将饭店告上法庭  16日,记者采访了山东元鼎律师事务所单正国律师。首先,单律师认为,在这个问题上,物权法不会那么具体规定相关利益各方到底应该如何界定。“比方说,小区下面开饭店,那么到底有多少住户是直接关联人呢?在征求意见时到底要征求多少住户的意见?一般情况下,是按照正对着饭店上面三排住户的要求来计算,因为这些住户与楼下的饭店直接相关。但是具体到实际操作中,居委会或业委会会征求多少人的意见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单律师说。此外,单律师还认为,颁发营业执照的前置条件中必须含有居委会或业委会的盖章就不太合理,“不管是居委会和业委会,都是行使公共权利,代表公共利益,但是却不能为了饭店老板的个体利益,侵害相关居民个体自身具有的权利。其实,遇到正常生活受饭店影响的情况,不管相关居民当时在征求意见时是否同意,只要是正常生活受到了饭店的影响,就可以以侵犯了自己的相邻权为由,将饭店告上法庭,法院肯定会受理案件。”  记者 张鹏
(责任编辑:袁沛民)
原标题:居民小区开饭店?其实业主说了算!(图)
&&&&&&</div
顾城死了。谢烨死了。英儿却活着。[]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夫妻俩是1998年从湖北来到福州。他们从小是在湖边长大的,做这个工作也是得心应手。
郑锦斌从15岁到这个地方,然后工作到现在,也是一辈子在做照相。
林水俤,聚春园佛跳墙第五代传承人。佛跳墙是林水俤的拿手菜,制作这道美食工序十分繁琐。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Tel:0Mail:短信快速登录
开在居民小区里的小餐厅,是如何做到日流水上万,八成是回头客的?
摘要:武圣烤羊腿,开在北京一个居民小区里,不临街、不显眼。这个只有100㎡面积的小店,从最初时的默默无闻,到如今的一天营业额突破1.5万,很多人好奇其中的原因。
朱作明33天前
商界编辑3个月前
张禄桅3个月前
商界编辑3个月前
李文萍3个月前
您对新版商界招商网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或使用中遇到的问题,请在本页面反馈。 我们会每天关注并不断优化,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我们非常乐意收到您使用网站过程中的感受和意见
联系方式(电话)居民小区开餐馆油烟污水扰四邻
来源:黑龙江晨报
  小区餐馆多  多数无执照  9月26日,记者对哈市宣和街、宣庆街、海河路、菜艺街、永吉小区等小区内近百家诸如麻辣烫、包子铺、饺子馆、面馆、烧烤店等小型餐馆进行了走访调查。位于南岗区宣和街1号到77号共有12家小型餐馆,只有4家在室内悬挂营业执照;从宣信街1号到58号有20家餐饮小店,而这些店面没有一家能提供出营业执照;从宣庆街1号到62号共有20家小店,仅有5家有营业执照;从海河路4号到49号有6家店,同样也无一家能够出示营业执照;从菜艺街20号到149号有16家小店,只有4家有营业执照;香坊区永吉小区内有20家餐馆,有的餐馆声称有营业执照,但始终未能出示。据记者统计,走访调查94家餐馆,悬挂营业执照的只有13家。  当记者问及这些餐馆、饭店营业执照的办理情况时,这些餐馆店主各有各的说辞。香坊区永吉小区7栋的“香街名吃”,店内老板称这个店面是临时的,没有办理营业执照,并说现在执照不好办,主要是不具备一些“条件”。比如,开餐饮店需要独门独院才能办理环保证,但在小区内各家餐馆没有几个具备条件的,环保证办不下来,营业执照就办不了。  在小区内的“永吉小吃店”,记者没有看到营业执照。该店老板告诉记者,这个小区的餐馆大多数没有执照,想去办理但手续不全不能去办,再说小餐馆利润低,证照齐全了,就要纳税。在“永吉板面王店”内,一张食品卫生许可证放在明显位置,但并未看到个体营业执照,店主说店是他们后租兑过来的,当时有卫生许可证,没有营业执照。在一家“海鱼蒸饺馆”,该店主对于没有执照的说辞是这个店还没有正式开业,是试营业,所以没去办照。据附近居民讲,该店已开业近半年。  宣庆街上的“尹妈料理”和海河路上的“大众餐馆”的店主和其他的一些店主说法是“不谋而合”。他们同样表示,店铺刚开业不久,营业执照还没办下来,还得需要一段时间。而海河路上的“晓宏砂锅居”的老板也称有营业执照,只是没年检,但是记者并未看到他们的营业执照。  记者对无照经营的各餐饮店周围的小区居民进行调查了解到, 大多数居民反对在小区内开设餐馆。  楼下做啥菜 居民闻啥味  10月8日11时许,记者在宣信街看到菜馆、麻辣烫、火锅店内的生意兴隆,正是饭口时间,每家店里的工作人员都在忙着招呼陆陆续续进来的客人。记者来到宣信小区里,碰见了买菜回来的庄女士。她指着污渍斑斑的楼体墙面说:“这些都是饭店的厨师清理大勺时弄的。楼下做什么菜,楼上闻什么味。我经常闻到一股炸臭鱼的味道……夏天吵闹不说,让人受不了的是因为饭店就一个卫生间,有的客人不愿排号竟然在楼道里上厕所,气味甭提有多难闻了。”记者和庄女士说话期间,还不时飘来一阵阵的油烟味,饭店后厨锅勺碰撞声、炒菜声听得一清二楚。  位于菜艺街的一家餐馆楼上的居民宁女士告诉记者,她家的房间就在餐馆厨房的上方,楼下一做菜,我们楼上就能闻道菜的油烟,到了夏天不敢开窗户。附近几家饭店楼上的居民也有同感,赵大娘告诉记者:“每天到了饭口时间,油烟是最呛人的。不敢将衣服晾晒在外面,刚洗好的衣服一会就熏得一身油烟味。”  噪音太扰民 夜晚难入睡  在永吉小区内,记者看到两个门脸都标注着“李氏烧烤”的店面,旁边又是一家“邢记烧烤火锅”。这些店面门前,地面上全是黑漆漆的油渍以及烧烤灰的污渍。据住在楼上的居民张先生说,夏季的时候烧烤店最“烦人”,有时吃饭的人喝酒喝到后半夜,叫服务员的声音、喝酒划拳的声音,弄得他们都休息不好。  家住宣庆小区的居民陈女士说,楼下餐馆鼓风机的声音特别响,很晚都不关,吵得人整晚睡不着觉,在家里就感觉从楼道到房间都是嗡嗡的。”陈女士曾找餐馆店的老板反映过,但没有任何的改变。  家住宣庆小区1单元5楼的李先生,家楼下是“胖子风味烧烤老菜馆”。他说:“夏天是烧烤店生意最旺的时候,也正是他们最遭罪的时候。烧烤店在外面摆上餐桌,成了一个烧烤大排档,为了凉快,来吃烧烤的人都愿意在外面吃。最让人受不了的是烧烤店一直营业到后半夜,吵吵闹闹的让人睡不着觉,多少次已经睡着都被吵醒了,有时还有喝多酒打仗的……早上,地面上都是一些竹签、塑料袋、蒜皮之类的垃圾,地面也是油乎乎的,还有那些喝多酒的人吐的脏东西,环卫工都不乐意清扫,看着令人作呕,行人都绕着走。”  脏水随意倒 污水遍地流  在宣信小区,居民邹先生得知记者来意后,他指着不远处用木板盖上的排水口说,他从楼上下来是专门看管这个排水口的,有的餐馆只顾自己赚钱,将剩菜、油汤什么的,都不往自家的下水道倒,怕堵了,竟然往这个用来排雨水的排水口里倒,跟他们说了多少次,他们现在由原来的明着倒改成了偷着倒。越说越生气的邹先生,向记者说起了几个月前发生的事。本来是由于楼下小餐馆倒泔水油堵了下水道,可小餐馆的老板死不承认,非得让楼上的居民一起花钱来疏通下水道,要是邻居们不肯,他说就把1楼的总水闸关掉,邻居们担心没有水做饭,也不能冲厕所,无奈地就一起掏钱找人疏通了下水道。  记者在这里看到,不少餐馆因为没有清洗、排污的设施,在洗过碗筷后就直接把污水倒进了路旁的下水道里。有的餐馆把客人吃剩下的菜汤、米饭等也统统地倒进了下水道。路面非常脏,油污满街道。“晚上餐饮店经营时间长,污水倒得多,隔几天就会把附近的下水道堵了,弄得整条街道污水横流,气味难闻。”在小区开美容美发店的张女士说。  屋外加烟囱 屋内爬蟑螂  居民楼外接了5根粗管子,都是餐馆自己安装的“排烟管”  油烟呛人、噪音扰民、污水满地……近日,本报接到多起市民对开在小区里餐饮店的投诉。记者走访了近百家麻辣烫、包子铺、饺子馆、面馆、烧烤店等小型餐馆,发现室内悬挂个体营业执照的只有13家,无证无照的餐馆,给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  记者来到香坊区香安小区看到,好端端的居民楼外接了5根粗管子,管子周围的墙壁已经被熏黑。家住香安小区16号楼的李女士说,这些管子都是餐馆自己安装的“排烟管”。原来她住进来的时候小区特别干净,环境特别好,晚饭后出来坐一坐是件挺惬意的事情。但现在小区的墙壁都被这些烟囱熏黑,看着真生气。更闹心的是,餐馆里的蟑螂顺着墙壁和各种管道都爬进了家里,孩子害怕,大人看着也心烦,每隔几天就要杀一遍蟑螂,蟑螂药成了家中必备的东西。记得有一次,不知是哪家餐馆搬出一个冰柜,从里面爬出的蟑螂特别多,七八个人一起踩,看着别提多恶心,现在想想都起鸡皮疙瘩。  采访中,很多居民认为,餐饮店没有经过环保测评,又拿不出营业执照,按规定是不允许开的,但不理解的是这些无证无照餐馆还在继续营业。  见习记者 姜雪 记者 贾杰 徐秋丽  作者:姜雪 贾杰 徐秋丽
(责任编辑:Newshoo)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高清影视剧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
数字之道:
搜狐论座:
慢画慢活:
搜狐侃事:
这样逛街图什么呢……
近期热点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餐饮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