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堰古梯田什么时候去景区有公众号么

凤堰古梯田交通信息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到凤堰古梯田最方便的交通方式是从西安自驾或从汉阴坐客车前往,凤堰古梯田距县城汉阴县约35公里,车程1小时,距省会西安约280公里,车程5小时。
凤堰古梯田出游地图凤堰梯田及汉阴县主要景点分布图 (图片来源:远方网)凤堰古梯田平面示意图 (图片来源:远方网)凤堰古梯田当地交通到凤堰古梯田最方便的交通方式是从或从汉阴坐客车前往,凤堰古梯田距县城汉阴县约35公里,车程1小时,距省会西安约280公里,车程5小时。到达汉阴 飞机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做机场大巴4号线到小寨国贸,转坐K5路、30路、401路、K605路公交到城南客运站转大巴车到汉阴县。 火车汉阴火车站主要通达省内的汉中、安康等地,班次少,建议做客车。 客车西安城南客运站每日发送汉阴县城班车9个班次,首班发车时间为清晨6时,末班发车时间为下午6时,发车间隔为60到90分钟,全程票价为71元。车程4小时。 到达凤堰古梯田汉阴县站有直达漩涡镇的班车,途中会经过凤堰古梯田,可以跟司机说一下在中途停车,如黄龙村、堰坪村等。 自驾车从西安有两条自驾线路可以到凤堰古梯田。线路一:西安—西康高速220公里—安康—十天高速61公里—汉阴县—汉漩镇41.6公里—漩涡镇凤堰古梯田景区。该线路要翻越凤凰山,路面良好,但弯道多,要谨慎驾驶。线路二:西安—西康高速220公里—安康—安川高速59公里—紫阳县蒿坪镇—石蒿路45公里—漩涡镇凤堰古梯田景区。该线路车少,前80%路况良好,进入汉阴境内后路面稍差,小车可以通过,其中一段沿汉江行驶,景色很美。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旅游官方微信
播放数:190645
播放数:123261
播放数:172892
播放数:78933
48小时点击排行&&&&您的位置&&&>&&>& >> 正文
凤堰古梯田保护与开发的思索
&nbsp&nbsp&nbsp&nbsp&nbsp秦巴腹地、凤山南麓的汉阴县凤堰古梯田,于2012年10月,县委县政府采纳了有关专家的建议,决定对风堰古梯田核心区依法进行保护与开发。三年来,在有效管理的基础上,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如今,这里已成为国家水利部命名的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农业部命名的中国首批“美丽田园”,国家旅游局命名的全国首个移民生态博物馆,连同山水天地人等成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nbsp&nbsp&nbsp&nbsp&nbsp如何将这座移民生态生态博物馆,切实打造成我国第一座以移民农耕文化为主题,以自然山水为背景,以明清古梯田为核心,以民俗人文为风情的保护与展示原生态生产生活方式、开放式旅游观光的生态博物馆,是值得认真思考和高度重视的问题。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对凤堰古梯田保护与开发价值的再认识&nbsp&nbsp&nbsp&nbsp&nbsp凤堰万亩古梯田位于漩涡镇黄龙村、堰坪村、茨沟村,距县城35公里。据考证,凤堰古梯田是由清代湖南长沙府善化县吴氏家族移居当地后所建,始于清朝乾隆年间,于咸同时期大规模建设,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它集“山、水、田、屋、寨、村、庙、农”为一体,融“浑厚、淳净、神奇、人文、壮美”于一身,是人与自然的伟大杰作。300多年来,凤堰古梯田至今持续使用和发展着,作为农耕文化的“活化石”、民族智慧的结晶、天人合一的典范,铸就了大地浮雕的壮美景观。&nbsp&nbsp&nbsp&nbsp&nbsp首先,凤堰梯田,是刻印在中华农耕文明史上的“世界移民奇迹”。浮雕凸显的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人与人和睦相处的古老文化特征,浮雕体现的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的优秀传统,浮雕推崇的正是新时代人类继承和追求的一种文明和谐精神。因此,凤堰古梯田是雕刻在在中国大地甚至在世界农耕史上的&nbsp“劳动杰作”,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类文明典范”的意义和根基。&nbsp&nbsp&nbsp&nbsp&nbsp其次,凤堰梯田,是移民根植在大地上的一个“活化石”。凤堰古梯田悠久历史,见证了三百年来湖广移民与当地土族融合定居成为农耕民族,进而把南方农耕文明移植到北方高山耕作,是一段智慧地创造出梯田灿烂文化的艰辛历程,毋容置疑凤堰古梯田的发展史就是湖广移民文化的发展史。&nbsp&nbsp&nbsp&nbsp&nbsp再次,凤堰梯田,是秦巴腹地妙趣横生的自然生态美景。风堰古梯田的美学价值明朗在人们面前:一年四季,春花、夏绿、秋黄、冬雪那鲜活的美;泉涌、鸟飞、花海、稻浪那流动的美;细雨、清风、蓝天、云涛那大气的美;这一切无不荡漾洗涤着来宾游客的心灵,给人以淳净快乐的体验和美遇的享受。这种以古梯田为核心的生产、生活方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具有独特的魅力,充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之美。&nbsp&nbsp&nbsp&nbsp&nbsp同时,凤堰梯田,是天人合一民康物阜的科学结晶。凤堰一般在海拔600米~1200米之间,其一河两岸、一岭两坡就开凿出梯次分明、纹理柔顺的梯田;并在坡湾或半山腰间建房,以南方特色与北方结构相融合,典型青瓦土墙、伸檩挑檐、莲顶翘头的明清格调而错落别致的风貌。院落上方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形成村院人畜饮水、梯田灌溉的水资源储存库。这样的人居与梯田就形成了完美的农耕科学系统,既能调节气候,保水保土,防止山体滑坡,又为居住生存、繁衍、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和最强劲的发展动力;既做到了因地制宜,又对生态环境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正如民歌所唱:“木槽接天河,竹简引龙王,高山峻岭我梳妆,坡梁沟壑来调养……”那样令人叹为观止的创造发明。  &nbsp&nbsp&nbsp&nbsp&nbsp二、凤堰古梯田要做到理性的保护与科学的开发&nbsp&nbsp&nbsp&nbsp&nbsp日徐启方市长,以仰观俯察、远见卓识的决策召开了现场办公会,将凤堰古梯田景区规划建设和文物保护利用,纳入了大汉江生态旅游开发带的珍珠类景点建设。日周永鑫县长又召开了抓落实的现场办公会,提出了“四个转变”的工作突破新理念。随着风堰古梯田保护性建设步伐的加快,道路交通初具规模,几处重点景区加快建设,配套设施正在完善,对外宣传推介力度不断加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其已经成为外界了解汉阴、认识汉阴的一张文物文化名片,是汉阴县目前能够推向世界的“国家级”文化品牌。&nbsp&nbsp&nbsp&nbsp&nbsp如何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价值观、惠民的政绩观,切实解决好梯田保护和发展理念问题,实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是推进风堰古梯田保护建设与开发利用面临的具体课题。&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保护好凤堰古梯田,建设好移民生态博物馆&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凤堰古梯田为标示的全国首座移民生态博物馆,分为凤江、东沟河、堰坪三大片区,同时包含漩涡古镇风情,其生态、人文、梯田等均为核心内容,保护好是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nbsp&nbsp&nbsp&nbsp1、以自然景观为核心的凤堰古梯田保护。万亩古梯田是明清移民世世代代农耕文明的历史见证,其自然界观,依赖于地形、地貌、森林、水源、沟河、云海等自然要素而存在;其间的梯田却是移民几百年来日积月累在大地上雕琢创造的劳动产品,蕴涵着深邃的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的“杰作”。因而说:古梯田是一个文化深厚的农业生态体系,是非常珍贵的活态遗产,没有梯田的耕耘者,就没有梯田的人类文明。所以保护梯田就是要保护梯田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一是梯田保护需要调动全体梯田生产者的自觉参与;二是梯田的开发利用需要重视梯田生产者的切身经济利益。要使凤堰古梯田文明得到有效保护,就需要充分调动梯田主人的积极性,发挥社会整合的力量,让世人能够永久享受到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的文明成果。同时,通过政府、企业、民间组织等建立起古梯田生态、文化保护与开发的补偿机制,争取获得对古梯田的自然景观、文化景观、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更多支持,使这些生产梯田产品的老百姓生活水平不仅不会降低,而且还会比其他地方更好,大刀保护与开发古梯田的最终目的。&nbsp&nbsp&nbsp&nbsp&nbsp2、以生态环境为关键的自然资源保护。凤堰古梯田是移民生态博物馆的根基,其生命源泉是自然良好的生态环境。首先,凤凰山森林是古梯田赖以生存的命脉,移民之所以能在这里生存下去,就是考虑到森林具有保持水土、调节大气和地表温度、防风固土、净化空气、防止污染和防洪抗旱等作用,并且提供水利、木材、薪炭等原料。连续三年夏季大旱而凤堰古梯田依然溪水潺潺、适时农耕、喜获丰收,这是良好生态环境给予的恩赐。所以,保护凤堰古梯田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就要始终保持较高的凤凰山森林覆盖率;其次是因地制宜抢抓机遇兴修水利工程,恢复好原有坝塘、在高山处修建隐蔽性库塘,提升梯田灌溉沟渠等级,打造古梯田用水的“人工蓄水库”。&nbsp再次是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投入,完善落实各项农林水扶持政策和生态补偿制度,提高补偿标准,保护维系森林、水系、村院、梯田“四素同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nbsp&nbsp&nbsp&nbsp&nbsp&nbsp3、以人文环境为特色的移民风情保护。移民在这里创造了精湛的梯田耕作技术,移民文化因梯田产生并发展,因梯田发展壮大而彰显风采。从语言、服饰、居住到饮食、歌舞、文学等习惯无不来源于梯田,并通过梯田的耕作得到完美的展示和充分的体现。。这里移民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村院民居建筑又是一大特色景观,最有特色的是明清时代的“吴家花屋”、“冯家堡子”、“敞口屋”以及单家独户的“钥匙头”民居,一般人家房屋属土木结构,富裕人家房屋属砖木结构,都是青瓦盖顶,脊顶中心又莲花宝座,两边有形似鸟翅的翘头,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半山腰,在层层梯田环抱中显得神奇美丽、生机盎然。人文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让自然景观有更多的可看性、研究性和参与性的特征。因此,要保护古梯田的人文环境,就要把外地人吸引过来,把人气留在这里,将古梯田文化旅游培育成为汉阴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以文化旅游产业突破经济发展的困境,推进幸福汉阴建设。&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二)开发利用凤堰古梯田,展示好移民生态博物馆&nbsp&nbsp&nbsp&nbsp&nbsp1、远见远景远久整体规划“移民生态博物馆”景观。古梯田开发的前提是科学的规划,利用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以古梯田为主要景观的凤堰文化旅游业。而应坚守的原则的是:开发利用以保护移民生态景观为前提条件,突出“农耕文明”精神特质。突出“森林、水系、村院、梯田”四素同构、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移民生态景观;凸显古梯田春夏秋冬四季不同靓点、农耕文化风貌;精细一轴(汉漩路)四区(凤江、东沟、堰坪、漩涡镇汉江)风光人文的差异特色;融和移民与梯田朝暮相处而形成的独特移民习俗等等。同时,要把声光电讯等新的现代文明成果有机融入到梯田自然的景观中,处处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理念。以完善的古梯田文化旅游开发经营管理,使移民生态博物馆展现出人类文明进步的时代风姿。&nbsp&nbsp&nbsp&nbsp&nbsp2、以点串线带面分步开发“自然生态”景致。从景点上来看,移民生态博物馆展厅、吴家花屋、冯家堡子、敞口屋、黄龙庙一瀑三潭、太平一寨观五寨、古镇汉江景区等要优先精品打造;从线上串,其景点都是线上的明珠外,自县城入古梯田还有大毛坝(凤羽落此)、古麻柳树、昭烈公山碑记、五猴赶山、猴子崖、老君关、叫花岩、漩涡滩、方家牌楼及汉阳古渡安阳楼等要及时整体开发;从面上带,面上的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片区上的凤江河湾沟湾梯田、茶园、板栗园、毛蜡菖蒲剑,东沟的缠坡绕梁梯田、竹园、柿子林,堰坪的大坝小坝梯田、花园、烽火寨等要尽早着手拓展。点线面都应该四季有色、色彩缤纷:绿色主体,凤凰山森林外,古梯田周边要有大面积的常青草木竹林地;黄色主调,春花(油菜)秋稻梯田外,在适当坡面或梯地栽植迎春、黄花、黄菊、黄梅等;红色点缀,农家周围种植块状的桃林,野樱木,紫薇,月季,山茶,杜鹃,一串红,郁金香,芍药,石竹等;紫色衬托,选择适宜地块栽植桔梗花,紫花菖蒲,薰衣草,紫苏、彩叶草、紫竹梅等。处处有景点、有看点、有靓点,季季有绿色、有花色、有果色。&nbsp&nbsp&nbsp&nbsp&nbsp3、扎实有序推进修复还原“明清民居”风貌。移民与梯田朝暮相处形成的明清民居建筑是重要物质文化遗产,是移民与巴人(当地人)将南北民居建筑风格相融合创造出来的民间技巧艺术的结晶,从选址、布局、墙瓦色泽、造型艺术等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与其他地区的民居都别具一格。所以,对遗存的土木砖木古民居院落要尽力保留修复,对现有的砖混结构房屋要逐步进行仿古改造,对梯田景观有妨碍的新型建筑要着手迁建拆除。同时,以民居风格按规划延伸打造仿古建筑群,充分利用这一特色资源,积极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环保旅游和各种新型旅游产业。餐饮,以移民独特的菜系、品味与当地富硒绿色土特产品为主;住宿设施内现代外传统,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移民特色。着力打造以“凤堰梯田农家乐”为主的乡村休闲、绿色、环保文化旅游业,带动建筑、交通、餐饮、娱乐、通讯、商业的同步发展。&nbsp以高山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清心空气,可打造凤堰原生态休闲度假胜地的移民客家&nbsp“农家乐”的餐饮业、旅店业等等,使古梯田居住农民从中获益,实现移民生态博物馆保护与凤堰古梯田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nbsp&nbsp&nbsp&nbsp&nbsp4、突出打造具有民俗风情魅力的“移民风情”特质。培植好“移民传统十二节”:正月龙船花灯节、二月二祭龙抬头、三月踏青观花海、四月开秧酒、五月龙舟端午节、六月黄龙庙祈雨、七月情侣花鼓、八月花屋客家宴、九月观音庙会、十月凤江篝火,十一月冯家堡子火把节、十二月家家烤酒吃刨膛等绚丽多彩的移民传统生产生活节日。围绕凤堰移民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充分挖掘整理凤堰民间文化艺术,包括歌舞、乐器、礼仪、碑刻、谣谚、剪纸、刺绣、诗歌、神话、传说、故事等,打造一批高质量的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品位。凤堰的天地、山水、人文等都与梯田密切相关。研究、开发、利用古梯田、加快发展风堰古梯田文化旅游产业,需要围绕凤堰古梯田打造出更多的文化知名品牌:如凤江豆豉、堰坪鱼、菖蒲酒、天宝贡茗绿茶、熏腊肉、梯田富硒菜油、凤堰富硒米、移民血豆腐干等饮食文化产品;客家移民衣帽、布鞋、蒲扇、手饰等服饰产品;红白喜庆花鼓戏舞、二黄、彩莲船、跳端公、跑竹马、耍狮子、舞龙灯、汉江号子、山歌、民歌等民俗歌舞文化产品,以此配合开发古梯田文化旅游业。目前,还需要邀请或招录一些音乐、舞蹈、文艺创作等艺术人才,在保留原有“土”节目的基础上,挖掘深邃的凤堰古梯田文化内涵,创造提升具有高品位的民俗歌舞节目。通过民俗歌舞形式的影响力充分展示凤堰古梯田文化的魅力,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凤堰古梯田即中国首座移民生态博物馆文化旅游圣地。&nbsp&nbsp&nbsp&nbsp&nbsp5、引导宣传具有弘扬彰显意义的“梯田精神”文明。移民智慧与梯田精神创造了凤堰古梯田文明和谐社会,如今保护与开发凤堰古梯田,更要宣传引导和大力弘扬这种精神,万众一心来打造文明和谐的凤堰文化旅游环境:一是要有“诚信务实、开放兼容”的精神状态,尤其是凤堰的干部群众要深刻认识古梯田是前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的共同遗产,不仅要有梯田耕耘者和拥有者的自豪感、幸福感,更要有梯田保护者和开发者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提高规范发展的经营意识,自觉推进古梯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二是要有“秩序井然、经营规范”的优良环境。政府职能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宣传引导并动员依靠广大群众,规范好维护好凤堰古梯田景区的建设环境和经营秩序,营造优良的文化旅游业发展与运行的社会环境,让项目投资者和观光旅游者,进来爽心、住下舒心、游得安心、离去开心。三是要造就“淳净卫生、文明礼貌”的社会风尚。通过宣传教育、制度约束、舆论监督、道德规范等手段,多管齐下,努力提高人的素质,树立法制理念法律意识和文明道德观念,形成人人讲卫生讲礼貌、处处呈现文明健康生活的景象。通过营造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文明卫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凤堰古梯田社会环境,切实推进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的有效开发与利用。&nbsp&nbsp&nbsp&nbsp&nbsp综上所思,对凤堰古梯田进行科学的保护与开发,其目的在于让移民与文化的多重价值得以充分面世出彩,从而加快打造凤堰古梯田文化旅游支柱产业,实现移民生态博物馆梯保护与梯田旅游开发利用双赢,实现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汉江生态旅游带与凤堰古梯田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观凤堰风光、游云海天梯、赏移民风情、品富硒美食、享淳净生活。”这就是凤堰古梯田独特的魅力价值。它必将成为汉阴县推向世界的“国家级”文化旅游品牌。漩涡镇凤堰古梯田
去黔东南之前就报了燕子去漩涡镇的队伍,遗憾的是燕子却临时出差,未能同行,不过她已经安排好吃住行程,出行计划不取消,临时由梦舞带队。
我一直以为漩涡是类似艺名的称谓,是因为那里有层层梯田,当油菜花开的时候,就像坠入一个色彩的漩涡,因而被最先发现那里的旅游者或者摄友取其名。不过也很难说当初漩涡镇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呢。
我们去的时间并不合适,油菜花败了,水梯田还没注水,不过这并不影响漩涡的美。当然,油菜花盛开以及水梯田全部注水之后应该更加美不胜收。
周五下午三点半在体育场东门集合出发,燕子不在群龙无首,有点混乱,竟然多了一个人少了一个座,后来梦舞搞明白是有人空降没给她打招呼,不过这也是梦舞没经验,事先没有做名单,否则一点名就弄清楚状况了。因为多了一个人,我和老公便挤到梦舞朋友的车上,后排座坐三个人虽然不太挤,但坐在中间还是很不舒服。好在车行只是三个小时而已。
晚上在安康市一家商务酒店入住,这让大家挺意外,没想到这么腐败。
第二天一大早出发先到汉阴,开依维柯的老井是上次去湖北安陆看银杏树的那个司机,他属于户外司机,车上常备帐篷睡袋,在安陆的时候他不睡房间而是在院子里扎帐,因为他的呼噜声太震撼了。据说在安康住的那晚是倔哥跟他同屋,同情一下。
去漩涡镇之前老井先带大家上了一个小山头,登高俯瞰坐落在田野中的村庄。这个地方如果油菜花开的时候一定非常美,黄色和绿色的色块之间,是红色的小屋,很童话。
第二张图我当了一个礼拜的桌面。缩小之后看不清楚细节,效果大打折扣,放大到我的21寸显示器上看才有感觉。
然后走汉漩路到漩涡镇。这条汉漩路全程是盘山道,不过开车的张哥开得很稳,我竟然没有晕盘山道。沿途遇见别的车上有人下来吐,还小小幸灾乐祸一把。
盘来盘去盘到一号观景台,据后来我们入住的农家小吴的介绍,这里是看日出赏云海的地方,但是如果要看日出赏云海,就要四点半起床,因为从漩涡镇到这个观景台开车得将近一个小时。
在这里,已经可以初窥到漩涡梯田的气势了。
画面中那些弯弯曲曲的的白线,就是我们的行车路线。我们小车走在前面,依维柯在后面,表达依维柯和我们之间的距离时,我用“层”来描述,比如:依维柯距离我们还有三层。。。
途中遇见一个山民挎着满篮子香椿,问他卖不卖,他说不卖,自己家晒干了吃,后来张哥做说服工作,出四十块钱把一篮子香椿都买下来,塞在后备箱一个纸箱里,我从后座扭头拍照,感觉像是拉了一整车的香椿。香椿味道在车里流淌,很新鲜的味道。
接下来到了第二观景台,这个观景台最美。
同样,这压缩过的小图实在是无法展示画面丰富的色彩和层次。
此时是中午十二点多,光线特别强烈。
后面这三张是第二天早上返回时再次停留拍的。恋恋不舍啊,虽然是同样的风景,重复的画面。
第二天早上是阴天,拍人正好,前一天中午光线太刺眼了。
离开二号观景台直奔我们预先定好的农家金凤山庄,该吃中午饭了,而且这会儿光线太暴,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吃完饭休息一个小时,等三四点钟再去拍照。
我们住在金凤山庄的主人家卧室,床头是巨幅婚纱照。目前他家里一共只能接待八人,四个房间,但外面还在盖房。
那幢小白楼就是金凤山庄。
替小吴打广告。我们住的房间是50元一间。午饭是小吴安排的当地特色菜,不过有些不合大家饮食习惯,晚上我们自己点菜,吃的很好很便宜。
由于小吴家接待能力有限,大家只好分散住。阿杜他们住的农家也不错,在半山腰,堪称白云深处有人家,环境很好。后山还有个古院落,第二天早上起得早的人爬上去溜达了一圈,我们俩贪图睡懒觉,一直睡到开早饭。
我喜欢这间房子的环境。屋后是高大的泡桐,开满紫色喇叭花,沿着曲折小路可以上到小山坡上。小山坡上也种了油菜花,遗憾已经败了,不再金黄色,只剩下亮丽的绿色。
休息到三点半,小吴带大家去三号观景台以及水库,去往水库沿路的田野非常美,但水库本身实在令人失望,小小的,破破的,没有多少水。
三号观景台离金凤山庄很近,随便溜达就到了。后来黄昏时拍梯田就是在这个观景台,需要爬一个很陡的石阶梯。
漩涡镇的梯田叫做凤堰古梯田。据说有一万多亩,始于清代,绵延十几公里,阡陌纵横,高低错落,村舍点缀其间,线条行云流水,规模气势磅礴。
这里是另外一个观景台。不是看梯田,是看山,叫凤江之春观景台。云彩在山坡上投下深色影子,天色湛蓝。
山坳里也是梯田,不知道是不是水梯田,将来灌不灌水。
离开观景台走了一小段路,老在观景台看来看去也没意思,虽然观景台肯定是看着效果最好的地方,但是别的地方也不错。这里整体很美,随便看去都很美。
六点左右,回到三号观景台拍黄昏的梯田。
隔十几分钟拍一次,虽然是同一个位置,但光线不同,拍出来的效果也不同。
不拍的时候,就静静地看。不能光顾着拍照,要让美景留在眼里、留在心里,而不是回家后靠看照片回忆。
直到太阳彻底落山没有光线才返回。
第二天早上基本睡到自然醒,吃早饭,返回。本来是说去看瀛湖全景,但通往山上的路正在修路不能行车,便在安康市吃饭直接打道回府了。
这两张是张哥的小儿子拉臭臭时,在路边临时停车时拍的。以山梁上那户人家为主题由远及近拍了一组,选了两张。那幢房子,特别有遗世而独立的感觉。
我想以后我还会再来漩涡镇,下次要选择最好的时间。漩涡镇三个时间都很美:油菜花开,水田灌水,秋收。
我们这次来只有这一小片水田灌水,是因为油菜花节的缘故特意提前灌的,估计到五一大部分梯田都开始灌水,那就更漂亮了。
秋收时金黄的谷浪应该也不亚于油菜花的灿烂。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景区合作】请问凤堰古梯田景区谁负责?【汉阴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6,423贴子:
【景区合作】请问凤堰古梯田景区谁负责?收藏
我是做漩涡镇公众号的,旅游公司多次联系到我,想和我们景区合作。但我打了旅游局公用电话没通,请问如何联系到相关负责人。
还是没有吗
好像是旅发办吧 你可以去政府问一下
我不在家啊
你打这个电话试试,旅游局搬家换号了,对社会有公布的,你可能打的是原来老号。
漩涡党政办 5580212.也可以咨询文广局8219068
登录百度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凤堰梯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