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通为什么要收购高通反对高通收购

博通出天价收购高通 为何急坏了中国手机厂商?|界面新闻 · 科技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作者:杨佳欣
今天,不少中国手机厂商估计都松了一口气。
据CNBC报道,高通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已经通过投票,一致否决了博通121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认为博通修改后的收购要约仍低估了高通的价值。
这两家通信巨头的收购与反收购拉锯战已经PK了两轮,当博通亮出首轮报价求购高通的时候,以OPPO、vivo、小米等为代表的中国手机厂商就迅速站队,纷纷选择为高通站台,并表示将一同抗衡博通的收购行为。
在这次收购战中,中国厂商为何如此紧张?又为何一边倒地选择为高通摇旗呐喊?
中国手机厂商的忧虑
世界上两大通信巨头互撕,急坏了高通在中国的&小伙伴&们。
Vivo CEO沈炜表示,现在与高通的合作结果很好,但假如高通被博通收购的话则会带来不确定性,作为企业很厌恶不确定性。
OPPO CEO 陈明永表示,收购案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担心博通收购高通后有垄断嫌疑,这对消费者不一定是福音。
小米总裁林斌表示,高通每一代产品都是技术创新的集大成者,不是1-2年就能够做出来的,是一个非常长期的产品,被收购最担心的是未来还有没有划时代的产品,我们特别担心,全力支持高通。
通过以上表态不难看出,中国手机厂商面对高通被收购的担忧,无外乎有两点原因,一方面是担心&变化&,认为并购后的高通与自家的合作关系将会充满变数,自己的话语权也会被减弱。
达睿咨询创始人、电信与互联网分析师马继华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就表示:&目前大部分国产手机芯片都是由高通提供的,现在高通博通之间还有一定的竞争关系,这样的话国内的手机厂商还有一定的话语权。一旦合并,手机芯片领域就被一家垄断,国内手机厂商的话语权就会彻底丧失,所以大家肯定是反对的。&
另一方面,中国手机厂商还担心&创新&,一旦高通被博通收购之后,博通为了提高产品净利润,削减高通对手机芯片原有的研发投入,这将对国产手机的手机性能产生直接影响。
这样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高通与博通虽然市值相近,然而两者在研发投入上显然是高通更舍得&烧钱&。
根据欧盟委员会公布的2017年工业研发投入排行榜的数据来看,高通在研发费用方面投入高达48.87亿欧元,博通在研发费用方面却只有25.37亿欧元,相差接近一半。
&高通有些情怀,以技术驱动创新,这是我十分欣赏的点。同时,这家公司不完全以利益为导向,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创新是否可以连续,情怀是否可以连续,这里面有不确定性。&与高通合作将近10年的OPPO CEO陈明永明确表示,&我对这家收购公司不熟悉,我听到民间的消息是他们喜欢金融和资本运作,如果是这样,那么被收购后就有垄断的嫌疑,以我的观点,对行业和消费者未必是个福音。&
中国的&芯病&
吃别人的嘴软,拿别人的手软。中国手机厂商如此支持高通,也从侧面反应出国产芯片的自给能力还比较薄弱。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集成电路市场规模接近 12000亿元,已是全球第一大市场,而国内产业销售额仅为 4335 亿元,自给率不足 40%。
TrendForce智慧型手机分析师吴雅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这样表示,&由于我国芯片厂商主要是代加工,芯片设计企业寥寥无几,因此才会造成&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国产芯片核心技术对外依赖度高,成为中国相关产业的一块&芯&病。对此,马继华表示中国并不缺少技术,发展国产芯片真正的难点在于成本。&目前的主要难点在于成本问题,中国要做芯片,技术是有的,但是价格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
中国的芯片技术确实并不逊色,全世界第一台运行速度超过10亿亿次/秒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就百分之百应用了中国科研人员自己研制的核心芯片和处理器,性能也受到了业界的认可,但是其所付出的研发成本也并非一般的商业企业可以承担得了的。
对此,马继华表示规模是关键。&企业规模上不去,那么制造芯片的单位成本就非常高,很难得到大面积商用。一定要扩大规模才能把成本降下来,当企业自己的智能终端以及各种设备有了一定的销量以后,相应的使用自主研发芯片的成本就会有所下降,成本优势就会凸显出来。&
实际上,用规模降低成本正是目前中国芯片产业在做的一件事,既然中国手机厂商在手机的出货量上具有优势,那么让自己的手机用自己的芯片就可以相应地降低芯片的研发成本。
华为历经10余年研发,成功开发出100多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并申请专利500多项,而在使用规模上,超过一半的华为手机正在使用自己研发的芯片。
不仅仅是华为,小米是中国第二家拥有自主研发芯片的国产手机厂商。小米创始人雷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小米芯片一年至少要卖几千万时才能打平,还好小米既做芯片,也做手机,有出货量优势。
&华为已经可以自己造一部分芯片,小米也开始在做芯片,大家都在想办法摆脱(目前这种局面)。但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芯片想做起来难度是非常大的,这需要一个产业的支撑和一个长期的技术积累。&马继华说。
来源:国是直通车原标题: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高通被收购为何失败?全因中国手机厂商不同意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1月10日报道,中国两家大型智能手机制造商表示反对博通和高通公司的潜在合并交易,原因是担心该交易会挤压智能手机制造商的利润率,牺牲它们的利益,而令大型全球竞争对手获益。
中国智能手机公司Oppo和Vivo的高管称,如果博通对总部位于加州圣迭戈的高通实施的1,050亿美元敌意收购获得成功,他们担心未来产品会涨价以及出现其他变化。高通220亿美元的年收入中有超过10%来自这两家中国公司。第三家中国手机制造商小米公司称,该公司也对该合并交易持保留意见。该交易将会缔造全球第三大芯片公司。
博通和高通之间的任何合并交易都要到数月后才会做出决定。博通目前在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和新加坡设有两个总部。该公司去年11月向高通发出收购提议,不过被高通董事会拒绝。此后博通提议替换高通的董事会,此事将在3月份提交股东大会表决。
如果两家公司达成协议,该交易仍需通过多个国家反垄断部门和监管部门的审查。来自中国最大的几家智能手机生产商的反对意见可能阻止博通争取中国监管机构批准的努力。
据研究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高通对这三家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的芯片总发货量是对苹果供应商发货量的两倍多。
这三家中国公司去年11月与高通签署了一份非约束性协议,将在未来几年采购120亿美元的零部件。这三家公司的高管还称,如果博通成功收购高通,他们可能会换供应商。尽管这三家公司也是博通的客户,但它们给博通带来的收入低于对高通的收入贡献。
(环球网 李宗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本日热门资讯
一周热门资讯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年10月高通就宣布收购恩智浦,根据相关要求,高通如果想要完成这笔交易,共需要得到全球9个国家监管部门的批准。目前,高通已获得了其中8个部门的批准,只待中国商务部的批准。  这里就出现了两个问题:  1、为什么美国的高通收购荷兰的恩智浦,需要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9个国家批准呢?这里其实涉及到了一个反垄断法。根据各国的发垄断法规定,只要收购的双反企业在本国内有业务,就需要当地反垄断部门批准。  高通和恩智浦的产品是面向全球销售的,合并以后的公司推出的产品有潜在的价格垄断,可能损害当地买家的利益,所以需要向中国反垄断部门批准。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华为要收购中兴,因为中兴和华为也是向全球销售的,因此也需要获得美国、欧盟等地区反垄断部门的批准。  2、为什么中国政府迟迟不批准高通收购恩智浦呢?  这件事情其实四个字就可以回答:利害关系。我们知道,高通是全球最大无线半导体供应商,恩智浦是全球最大的汽车芯片、移动支付芯片和微控制器供应商。  一旦高通收购恩智浦,在芯片产业行业中,就奠定了其谁人都无可望其项背的霸主地位,这样不但会影响中国进口芯片的成本,往深处想还会影响中国企业突破芯片技术瓶颈的进程。  所以,我们一直都没同意。
楼主发言:4次 发图:0张 | 更多
  普及贴
  恩智浦被中国收购了,当然还有其他股东。这才是真相。
  不要被美国三亿人口成为世界一超,给蒙蔽了,美国是引领超过二十亿人口的白人世界,在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市场容量上都远比中国具有优势,其中西班牙裔生育率一直&3.0,计生狗毁我华夏,罪恶滔天,彻底废除计生和晚婚晚育两大祸害,恢复自然生育,恢复法定结婚年龄到15周岁,刻不容缓
  我们应该感谢特朗普,每次搞点小制裁让我国警惕并快速弥补,所以我觉得特朗普应该是我国派过去的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博通收购高通被拒背后:2年1500亿,盘点芯片巨头天价收购_凤凰科技
博通收购高通被拒背后:2年1500亿,盘点芯片巨头天价收购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博通收购高通被拒背后:2年1500亿,盘点芯片巨头天价收购 编者按:本文来自公众号“新智元(
原标题:博通收购高通被拒背后:2年1500亿,盘点芯片巨头天价收购
编者按:,作者:常佩琦 、刘小芹 、弗格森,36氪经授权转载。
最近,博通报价1300亿美元收购高通的请求被拒绝,但这显然只是芯片巨头之间硝烟弥漫的战争中的一个掠影。先前芯片业快速增长的源泉已经枯竭,人工智能迅速崛起的背景下,AI芯片又成为一个必争之地。接下来,围绕人工智能特别是深度学习技术,芯片行业还将产生更多资本的交易,并购、投资会不断上演,不过奇怪的是,似乎各大公司给自己的定位都不再是一家芯片公司。本文综合了《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等知名媒体的分析,用数据和图表剖解人工智能大潮下的芯片巨头的群雄之争。
日前,博通对高通的1300亿美元收购要约引发热议。在这次众人瞩目的意图收购之下,是暗潮汹涌的芯片角逐。自2015年以来,芯片行业发生的并购交易数额已超过1500亿美元。人工智能芯片硝烟四起,谁能赌对方向?
复杂残酷的芯片食物链:为什么大家都不再称自己是芯片公司
最近,在硅谷,几乎没有一家公司再想被叫做“芯片公司”。高通将自己形容为“平台公司”。英特尔的公司定位从“PC公司”变为了“数据公司”。股价飙升的英伟达将其图形处理器描述为“增强人类智能”。
半导体公司试图为自己重新打造品牌形象的同时,交易者也在疯狂涌入这一领域。自2015年以来,芯片行业发生的并购交易数额已超过1500亿美元。这个数额早于博通对高通1300亿美元的收购邀约。
博通公司本身就是几笔并购交易的产物。2015年,安华高(Avago Tech)以370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博通。这是当时全球芯片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桩并购案。
日,博通首席执行官Hock Tan向高通提出现金加股票每股70美元的收购要约,总额达1300亿美元。17日,据彭博社报道,高通拒绝了博通的收购要约,称这是博通的一次机会主义举动,企图低价收购高通。目前,博通宣布,仍在继续推进该交易。
这笔意向收购的双方——高通和博通——都处于芯片领域的食物链顶端。这条食物链异常复杂,不同种类的芯片制造商在其中相互捕杀。在博通试图收购之前,2016年10月底,高通宣布将以380亿美元(包括债务在内,企业价值470亿美元)吞并荷兰芯片公司恩智浦(NXP)。而恩智浦曾于2015年完成了与另外一家大芯片公司飞思卡尔(Freescale)的合并。
最新消息显示,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位消息人士透露,美国智能手机芯片制造商高通(Qualcomm)以380亿美元收购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交易,有望获得“即将发生”的日本反垄断机构批准,并且在年底也将赢得欧洲批准。获得日本和欧洲两大反垄断监管机构的批准,将让高通向完成这一交易迈出重要一步,并且也增强了对来自博通(Broadcom)以1300亿美元强行收购高通行为的抵制。
据《经济学人》报道,通过抢购对手,博通已经晋升为世界第五大半导体公司。自2013年起,博通已完成五起大型收购,目前其出价59亿元对博科(Brocade)的收购还有待批准。如果博通成功吞并高通,那么合并后的公司将成为仅次于英特尔和三星电子的世界第三大芯片制造商,以及智能手机中很多零部件的主导供应商。
研究机构CCS Insight的Geoff Blaber表示,即使博通赢得了高通老板及股东的支持,仍存在很大风险。高通对恩智浦、博通对博科的收购都悬而未决。因此,初看上去这是两家巨头之间的合并,实际上却是一次四方交易。要一下子统和这么多不同的部门和业务单位,不是件容易的事。
半导体行业的合并只会加快:先前芯片业快速增长的源泉已经枯竭
各大公司的高管们相信,人工智能和AR将很快席卷全球,就像之前的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浪潮一般。去年,软银(Softbank)斥资320亿美元收购英国科技公司ARM,是日本企业集团创始人孙正义为迎接物联网时代所做的战略投资之一。位于英国剑桥的ARM是移动设备芯片产业的领军者。
但是,究竟什么时候会发生下一次科技革命呢?目前还不是很清楚。苹果公司的现金流达269亿美元,而最新的iPhone X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苹果似乎不太可能像诺基亚或黑莓手机那样在很短的时间内陷入困境。三星和谷歌之间的尴尬联盟也停滞不前,而三星在芯片制造领域的主导地位继续增长。联想、戴尔和惠普占据一半以上PC市场,新进入者的前景渺茫。
少数科技巨头的全球主导地位可能会引起美国和欧盟的担忧,但却为Hock Tan等人提供了机会。如果说成熟市场的整合是推动多头交易的一股力量,那么另外一股力量就是已进入市场者和新来者。
电子产品供应商Flextronics前首席执行官Michael Marks表示:“当你拥有少数大客户时,相应的你必须有一批很厉害的供应商。三十年前,你有200个计算机客户,现在你有3个。十五年前,你有20个手机客户,现在你有2个。在过去的30年里硬件已被大规模整合了。我感到惊讶的是,在半导体市场上的整合要花这么长时间。”&
《经济学人》认为,半导体行业的合并只会加快,在存储芯片和微处理器两个领域都是如此。芯片制造商力图在一个正快速成熟的行业内快速扩张:年间,合并交易总额达5560亿美元。然而先前芯片业快速增长的源泉,比如PC、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已经枯竭。尽管2016年芯片的全球销售额达到3440亿美元,但在过去五年里的销售增长已经趋于停滞。
从智能手表和VR,再到自动汽车,英特尔和高通等公司正在投资寻找不可预测的下一个重大事件。而博通把关注点聚焦到供应链上。&
CCS Insights的分析师Geoff Blaber说:“Broadcom一直是原料供应商,这是他们的传统。
Hock Tan有不同的见解。他解释说:“过去五年我们已经买了五家公司。我们的商业模式是这样运作的:购买一个企业时,我们主要关注强大的、可持续的核心产品线。我们对核心产品线的投资力度往往比原有者更大。”
他不屑于把团队引入“周边”或“相邻”企业,并补充说:“在这些业务中,我们倾向于资产合理化。”他表示,“随着行业整合加剧,专注是成功的关键。我们试图在自己驾轻就熟的领域进一步创新。”&
这种收购哲学与英特尔大相径庭。英特尔今年斥资150亿美元收购以色列计算机视觉技术公司Mobileye,堪称大手笔。除此之外,英特尔在过去一年四处收购企业,重组自由业务,来确保不会错过下一次赚钱机会。收购的企业包括开发计算机视觉处理器的人工智能公司Moviduis、意大利半导体设计公司Yogitech、芯片公司Altera等。
尽管去年英特尔与苹果合作,为苹果提供部分LTE基带,但是英特尔仍在寻找除中央处理器之外的收入增长来源。英特尔将自己定位为“数据公司”也反映了它在数据中心市场的实力。英特尔表示,它正在瞄准从服务器处理器到网络和人工智能、价值500亿美元的硅片市场机会。&
尽管宣传力度很大,到九月为止,“物联网”仅占英特尔457亿美元收入的5%。多样化的压力也激发了英特尔斥资4亿美元收购Nervana。英特尔将获得该公司的软件、云计算服务和硬件,从而使产品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的发展。
软件吞噬世界,AI将吞噬软件,谁才是最大赢家?
在自动驾驶汽车和人工智能领域,英特尔和英伟达正在彼此追赶。英伟达的图形处理器已经被深度学习的研究人员热切地采用。去年,英伟达是标准普尔500指数表现最好的股票,上涨了224%。其股价今年再次翻番。
投资者垂青英伟达
Blaber说:“英伟达处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中心,而价值真正存在于神经网络和训练。”“这并不意味着它不会面对来自英特尔的竞争,而且谷歌和Facebook也在投资自己的AI芯片。但英伟达占据了非常强大的地位。”
它在还没有进入市场的情况下夺下了这个据点。与英特尔一样,英伟达也错过了手机市场,这促使它在2011年收购了Icera。Icera是一家基带和射频技术领导厂商,与高通竞争。但在去年伴随着英伟达最初专注于图形芯片的价值在人工智能领域正变得越来越清晰,Icera基带业务被关闭了。
英伟达CEO 黄仁勋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由于我们发明的这种新的计算架构,我们让AI的大爆炸发生了。”“就像软件吞噬世界,AI将吞噬软件。”&
目前,英伟达的销售额一半以上仍然来自那些想为他们的个人电脑装配最新显卡的游戏玩家。虽然英伟达最近一个季度的收入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来自于数据中心的以AI为中心的应用,但增长速度很快,同比翻了一番。
“提到物联网,这是一个AI问题。提到自动驾驶汽车,这也是一个AI问题。”黄仁勋说:“我相信世界上将会有1万亿、数万亿的设备,这些设备将具有推理能力,或者说具有局部的AI能力。”英伟达的股价一路飙升,一度被视为收购目标,但市值达到1260亿美元——多数分析师认为,这对英特尔等潜在买家来说太高了。&
直到最近,高通跟英伟达的境况还很相似。今年,高通的估值已被英伟达超越。两家公司的股价显示出投资者对各家故事的热情:虽然高通的股价假如在没有博通的出价推动下会大体持平,但在同一时期,英伟达的股价涨幅超过了600%。Blaber说:“这是博通公司的一种非常机会主义的举动。”
自今年1月以来,高通的股价因其与苹果在定价和专利问题上的反垄断战而受到重创。苹果公司已经停止向高通支付费用,高通正试图阻止iPhone从旧金山销售至北京。
对它的支持者来说,高通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独特的芯片制造组合,每年向世界各地的智能手机制造商销售数以亿计的调制解调器和“骁龙”处理器,以及知识产权许可,这些收入填补了自1985年成立以来,该公司累计470亿美元的研发投资。包括苹果和多个监管机构在内的一些批评人士认为,这两家公司的合并,会让高通收取更多的专利使用费,超出了他应得的蜂窝无线网络的专利。
如果监管机构不先介入,博通对高通的拟收购将造成智能手机制造商更高的集中度。“有了高通,博通将能够提供除苹果A系列处理器之外的所有iPhone芯片,”James Wang 说。&
然而,iPhone A系列处理器的出现,也来自James Wang认为的半导体行业最成功的交易:苹果公司在2008年花2.78亿美元收购的PA Semi,目前看来价格合适。这笔交易使苹果能够控制其核心设备的核心部分,同时也使iPhone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正如英国的图形芯片制造商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今年发现的那样,苹果可以迅速从一个最大的客户转变为残酷的竞争对手。苹果公司今年宣布将在未来两年逐步停止使用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提供的GPU,设计自己图形芯片,这使得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的股价暴跌,被迫挂牌出售。
似乎,除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外,几乎没有公司想成为一家芯片公司。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2361
播放数:7639
播放数:1329
播放数:5808920中国“通行证”至关重要,高通收购恩智浦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控制器/处理器-与非网
近日, 在北京举办了2018高通中国技术与合作峰会。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手机圈半壁江山都来为高通站台。面对近日博通的恶意收购事件,这些大厂都力挺高通保持独立。
峰会期间,高通与、小米、OPPO、vivo签署谅解备忘录,有意向在3年内向高通采购价值总计至少20亿美元的射频前端部件。此外,高通与联想、OPPO、vivo、小米、中兴、闻泰等厂商还携手宣布了&5G领航计划&,预计最早于2019年推出符合5G新空口(NR)标准的商用终端。
为什么高通保持独立如此重要?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全球手机市场数据,目前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三分之一来自于中国厂商;而前十大手机品牌中,有七家是中国厂商。本次参加高通中国技术与合作峰会的OPPO、vivo、小米、联想、中兴等手机厂商,已经占据了中国手机市场半壁江山。
从上述数据中,不难看出中国移动产业集体力挺高通的原因。基于以前的共同合作,中国智能手机已经占领了国内市场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在亚太、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市场份额逐年提升,还成功进入了发达国家市场,他们都期望在5G时代通过携手高通获得更大的跃迁。
这样的合作并不是近年才开始。大约在2000年,中美两国政府商谈将CDMA正式引入中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副总裁李正茂介绍说,&1999年我担任中美关于CDMA知识产权的首席谈判代表,谈判非常艰苦,但是结果很好,今天的成就大家都看到了。&另外,中兴通讯终端事业部总经理程立新也介绍,中兴1999年就进入了美国市场,并且与高通签订了国产厂商中第一份技术转让和授权协议,全面拓展CDMA国际市场。程立新认为,&高通与中兴的合作是中美企业合作的一个典范& ,双方的战略合作关系非常紧密。
此外,小米、OPPO、vivo等都堪称是在&高通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典型企业。他们不仅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还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7年第四季度,小米在印度市场排名第一。OPPO也在日正式登陆日本市场。
收购只差中国一票
这场盛会的重要焦点还有5G。联想CEO杨元庆也在峰会中表示,5G的商业化将催生更多的智能设备,5G是智能化最关键的基础设施,是推动&AI三要素(数据、计算力、算法)发展的加速器&;数据一旦被收集、存储、分析、利用起来以后,就会像汽油转化为澎湃的动力一样,是各行各业智能化变革的一个巨大的推动力。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全球兴起,5G已成为各国产业的布局重点。
在各国各产业发力5G的背景下,高通于2016年10月宣布以380亿美元收购恩智浦半导体公司,就是整合布局物联网的举措。这个消息轰动一时,被称为当时全球半导体市场最大规模的收购案。
恩智浦是全球十大半导体公司。业内认为,高通收购恩智浦,能助其在移动、汽车、物联网、近场支付、网络等领域取得行业领导地位。有鉴于恩智浦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用芯片供应商,高通通过这笔收购案,将能使其业务更加多元化。换句话说,能否成功收购恩智浦并快速实现整合,将决定高通自身在5G、物联网和汽车电子领域打造超前发展优势的速度;与此同时,中国厂商能否继续延续以往与高通的紧密合作模式,凭借自身在3G、4G时代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优势,在万物互联的5G时代开始领跑并把这一优势拓展到国际市场,也有赖于高通顺利收购恩智浦后的价值提升,以加大高通抵御博通恶意收购的能力,维持自身的独立发展。
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表示,面向5G和智能互联网永远不能把芯片产业停留在手机芯片上。高通对恩智浦收购的完成,会进一步深化和加强其与中国产业在物联网、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合作,将高通与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合作的成功模式,进一步拓展至中国的汽车电子、车联网、物联网产业中,实现全球竞争力的提升和赶超。
2017年10月,高通与重庆市政府成立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在汽车电子和车联网方面与中国产业界展开深度合作。2017年,高通已经在南京、重庆、青岛等地成立物联网联合创新中心,在物联网领域与中国进行技术与创新合作。2018年1月,在美国消费电子展上,比亚迪宣布将在其电动汽车上采用高通骁龙汽车平台,用于信息娱乐和仪表系统。
大变革前夕 中国企业筹谋国际合作伙伴
目前,关于高通收购恩智浦一案,在9个需要获批的国家和地区中,已取得其中8个的批准,包括美国、俄罗斯、欧盟、韩国等。换句话说,该收购案目前只待拿到中国的&通行证&。
目前备受关注的是,如果该收购遭受波折或审批不及时,将大幅度增加高通被博通收购的机率。考虑到博通在并购之后,可能将更专注于大客户并大幅提高报价的历史,大多数中国手机厂商在未来的竞争中将面对不利的处境。
据业内人士分析,一旦高通被博通收购,博通将降低对中国厂商在芯片和基带供应的优先程度(优先照顾苹果、三星等大客户),甚至不再对中国厂商销售,中国手机品牌的&集体雄起&将受到挑战。对于海外市场来说,拥有基带优势的苹果、三星将借此做大。从短期来看,这种布局会直接导致中国的中高端手机品牌无法与苹果、三星抗衡。对于中国手机品牌全面出海的战略来说,无疑也将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甚至带来负面影响。
目前,高通收购恩智浦只差一票,因此中国的决定备受国内业界乃至全球的关注。多数业内专业人士对中国批准此次收购持乐观态度,认为高通与中国移动产业的发展是深度捆绑在一起的。正因为这样,因为在中国有巨大的业务量,高通在中国的发展是可预期的。2月1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回应记者提问时说,这一案件正在商务部进行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审查,商务部将根据《反垄断法》、《经营者集中审查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法定时间内做出审查决定。
在2018年高通中国技术和合作峰会上,高通CEO史蒂夫?莫伦科夫打趣地表示,要想知道你的菜做得好不好,只要看看有多少人来参加你的晚宴就可以了。&高通邀请到这么多重量级的嘉宾,不仅有移动行业的友商,还有些是彼此存在竞争关系的企业,大家能够共聚一堂,这对于高通来说意义非凡。&
高通与中国厂商的合作,已经并将继续为中国通信产业带来巨大的中外合作红利。在即将到来的5G新时代,在全球只有一个5G统一标准的背景下,只有坚持开放合作、生态共赢的思维,才对参与各方都有利。
与非网专栏作者招募
你也许是工程师甲,每天默默画电路板、写代码;
你也许是高校老师乙,每天站在三尺讲台,传授知识;
你也许是项目经理丙,每天为得到客户认可而赶工、奔忙;
不管你身处何地是何种身份,只要你是电子领域的从业者,就一定有对这一行业的一些感受和看法。
可能你已修炼成资深行业观察家,如老师那样真知灼见;
可能你善于分析行业趋势,如侃侃而谈;
可能你精通某一项技术,如那样精讲技术而不失幽默;
可能你善于发现身边的工程师故事,如般娓娓道来。
也可能你和他们都不同,有自己想发表的观点,这样的你都是我们在等的人,只要你准备好了,&与非网专栏作者&就会成为你的一个标签。你不再是普通的路人&甲、乙、丙&,而是工程师和电子产业的发言人。
我们给专栏作者的展示机会:
1. 与非网主站【与非原创】栏目的集中展示:
2. 与非网主页:首页焦点、行业发现的重点推荐
3. 与非网微信:原创推送,直达核心行业读者
4. 如果专栏内容热度很高,我们还可以帮助联系相关出版社洽谈集结出版。
成功取决于行动力,赶紧将你的职场态度和行业观点进行整理、提炼成专栏大纲吧,以&专栏作者+大纲名称&为主题,发送到:editor#eefocus.com(请将#替换为@)即可,或者你还有些疑惑想更多了解专栏作者的情况,也可以加小编的微信+qq:详谈。
与非网专栏作者,我们等你!
关注与非网微信 ( ee-focus )
限量版产业观察、行业动态、技术大餐每日推荐
享受快时代的精品慢阅读
高通是中兴手机最主要的供应商。研究机构IHSMarkit数据显示,去年中兴手机全球出货量为4640万部,超过一半使用的是高通骁龙芯片。中兴的主打手机使用的是高通骁龙820和617芯片。
发表于: 11:26:42
高通递交给美国加州的文件显示,高通将在6月份于总部所在地圣地亚哥裁员1231人、并在加州圣克拉拉市裁员269人。监管文件显示,至2017年9月份,高通拥有33800名员工(包括兼职人员)。
发表于: 16:40:45
就在中美经贸纠纷进入不确定的阶段之时,两个看似与此无关的个案突然被抛到公众面前。
发表于: 11:27:35
北京时间4月19日晚间消息,高通公司今日证实,为了确保公司的长期增长,需要通过裁员来削减成本。
发表于: 11:21:45
据报道称,高通前董事长Paul Jacobs(保罗·雅各布)近期正与战略投资者和主权财富基金沟通,希望获得充分的财务支持,以便在未来两个月将高通私有化。此后,他将亲自运营该公司。
发表于: 08:30:53
不出意外,中资收购海外最优的半导体资产——恩智浦标准产品业务,又叫Nexperia(中文为“安世半导体”)的独立公司将落户手机ODM龙头闻泰科技。
发表于: 13:34:35
中兴危局已经持续数日,在当下的互联网规律里,很少有一个热点事件能持续超过7天,但人们对中兴被处罚事件的关注超乎寻常的“持久”。
发表于: 13:32:12
作为一个在国内芯片公司做过、也在国际大公司做过操作系统的人,应该有一定的发言权吧?
发表于: 13:31:02
对当今科技产业,芯片的重要性正像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的蒸汽机、内燃机,或是更甚。无论是人们常用的手机、电脑,还是企业应用的数据中心、工业机器人,都离不开芯片的支撑。
发表于: 13:26:02
美国商务部对中兴通讯的一纸“禁令”,使得中兴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不过,这绝对不是中兴一家企业需要面对的困局,这是一场全民芯战。
发表于: 13:17:27
与非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70212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 京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博通为什么要收购高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