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行业的资产负债表是怎样的,主要包括哪些衍生金融工具包括

  考情分析
  本章为2012年考纲三个章节内容的重新组合。近三年考试中只涉及了股权激励和套期保值两部分内容,每年均是两个10分案例分析题(必答),考点涉及:
  ◢套期保值的本质和作用、套期保值的原则、套期保值的方式、套期保值的分类及类型的判断、套期保值的实际运作、套期保值的效果;
  ◢不同股权激励方式的特征及适用范围、实施股权激励的条件、股权激励对象的确定、股权激励标的股票的来源和数量、股权授予价格的确定、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等。
  另外,本章增加了两部分内容“金融工具的类型”和“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与计量”,对这两部分内容要着重学习,今年的考题中很可能会涉及到相关内容的考查。
第一节 金融工具类型
  ●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
  ●金融工具可以分为基础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
  见下表:
  金融工具分类
基础金融工具
包括企业持有的现金、存放于金融机构的款项、普通股、以及代表在未来期间收取或支付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或义务等,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衍生金融工具
具有下列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①其价值随着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②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与对市场情况变动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同相比,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③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
第二节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确认与计量
  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
  (一)金融资产的分类
  ●定义:金融资产属于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和衍生金融工具形成的资产等。
  注意:本章不包括货币资金及长期股权投资。
  ●分类: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就应按照管理者的意图、风险管理上的要求和资产的性质,将金融资产分为以下四类: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持有至到期投资;
  (3)贷款和应收款项;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要求:
  ◢上述分类一经确定,不应随意变更。
  ◢第一类金融资产和后面的三类不能够相互重分类;后面的三类之间也不能随意重分类。
  ◢后面三类金融资产之间重分类的要求:
  如,持有至到期投资,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也可以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但同样要符合一定的条件。
  (二)金融负债的分类
  ●分类: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就应按照管理者的意图、风险管理上的要求和负债的性质,将金融负债分为以下两类: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2)其他金融负债。
  ●要求:
  ◢上述分类一经确定,不应随意变更。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之间不能够相互重分类。
  注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初始分类可以见下表: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
①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②采用短期获利方式进行管理的一组金融资产;③衍生工具通常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①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的计量基础不同而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和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②企业的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资产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
持有至到期投资
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贷款和应收款项
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对于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金融资产,如企业没有将其划分为其他三类金融资产,则应可以将其直接指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交易性金融负债
承担该金融负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回购或赎回等。
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①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负债的计量基础不同而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和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②企业的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
其他金融负债
指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如应付账款、长期借款等。
  二、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一)金融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1.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1)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2)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3)企业取得金融资产所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债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实际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2.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1)金融资产后续计量原则
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原则
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
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2)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①实际利率法
  ◢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企业在初始确认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时,就应当计算确定实际利率,并在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
  ②摊余成本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案例7-1】2×12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1 000 000元(含交易费用)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入A公司同日发行的5年期公司债券12
500份,债券票面价值总额为1 250 000元,票面年利率为4.72%,于年末支付本年度债券利息(即每年利息为59 000元),本金在债券到期时一次性偿还。合同约定:A公司在遇到特定情况时可以将债券赎回,且不需要为提前赎回支付额外款项。
  甲公司在购买该债券时,预计A公司不会提前赎回。甲公司有意图也有能力将该债券持有至到期,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因为题目条件没有告知实际利率,因此需要先计算实际利率。投资时的实际利率是使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初始投资成本的利率。
  说明:初始投资成本为100万元,未来现金流量为持有期间每年年末的利息5.9万元、到期日的本金125万元。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减值损失等因素。
  计算该债券的实际利率r:
  59 000×(1+r)-1+59 000×(1+r)-2+59 000×(1+r)-3+59 000×(1+r)-4+(59 000+1 250 000)×(1+r)-5=1 000 000
  采用插值法,计算得出r=10%。
  表1  单位:元
现金流入(a)
(b)=(d)×10%
已收回本金
(c)=(a)-(b)
摊余成本余额
(d)=期初(d)+(b)-(a)
2×12年1月1日
2×12年12月31日
2×13年12月31日
2×14年12月31日
2×15年12月31日
2×16年12月31日
2×16年12月31日
  *尾数调整1 250
000+59 000-1 190 281=118 719(元)
  时间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现金流入=期末摊余成本
  2×12.12.31 100万 10万 5.9万 104.1万
  根据表1中的数据,甲公司的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2×12年1月1日,购入A公司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成本     1 250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50 000
  (2)2×12年12月31日,确认A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收到债券利息
  借:应收利息——A公司               59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41000
    贷:投资收益——A公司债券             100 000
  借:银行存款                    59 000
    贷:应收利息——A公司               59 000
  (3)2×13年12月31日,确认A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收到债券利息
  借:应收利息——A公司               59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45 100
    贷:投资收益——A公司债券             104 100
  借:银行存款                    59 000
    贷:应收利息——A公司               59 000
  (4)2×14年12月31日,确认A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收到债券利息
  借:应收利息——A公司               59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49 610
    贷:投资收益——A公司债券             108 610
  借:银行存款                    59 000
    贷:应收利息——A公司               59 000
  (5)2×15年12月31日,确认A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收到债券利息
  借:应收利息——A公司               59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54571
    贷:投资收益——A公司债券             113 571
  借:银行存款                    59 000
    贷:应收利息——A公司               59 000
  (6)2×16年12月31日,确认A公司债权实际利息收入、收到债券利息和本金
  借:应收利息——A公司               59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权——利息调整    59 719
    贷:投资收益——A公司               118 719
  借:银行存款                    59 000
    贷:应收利息——A公司               59 000
  借:银行存款                  1 250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成本     1 250 000
  假定甲公司购买的A公司债券不是分次付息,而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且利息不是以复利计算。此时,甲公司所购买A公司债券的实际利率r计算如下:
  (59 000+59
000+59 000+59 000+59 000+1 250 000)×(1+r)-5=1 000 000,由此计算得出r≈9.05%。
  据此,调整表1中相关数据后表2所示
  表2 单位:元
现金流入(a)
(b)=(d)×9.05%
已收回的本金
(c)=(a)-(b)
摊余成本余额
(d)=期初(d)+(b)-(a)
2×12年1月1日
2×12年12月31日
2×13年12月31日
-98 690.25
1 189 190.25
2×14年12月31日
107 621.72
-107 621.72
1 296 811.97
2×15年12月31日
117 361.48
-117 361.48
1 414 173.45
2×16年12月31日
130 826.55*
164 173.45
2×16年12月31日
  *尾数调整=1
250 000+295 000-1 414
173.45=130 826.55(元)
  根据表2中的数据,甲公司的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2×12年1月1日,购入A公司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成本    1 250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50 000
  (2)2×12年12月31日,确认A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59 000
                  ——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A公司债券             90 500
  (3)2×13年12月31日,确认A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59 000
                  ——利息调整 39
    贷:投资收益——A公司债券           98 690.25
  (4)2×14年12月31日,确认A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59 000
                  ——利息调整 48
    贷:投资收益——A公司债券         
107 621.72
  (5)2×15年12月31日,确认A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59 000
                  ——利息调整 58
    贷:投资收益——A公司债券         
117 361.48
  (6)2×16年12月31日,确认A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收回债券本金和票面利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59 000
                  ——利息调整 71
    贷:投资收益——A公司债券         
130 826.55
  借:银行存款                 1 545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成本   1 250 000
                    ——应计利息   295 000
  ●注意:分期付息情况下,计提的利息计入“应收利息”科目,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情况下,计提的利息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
  ●总结:此类题目在处理时要注意掌握以下两个技巧:
  ①画出现金流量图,为计算实际利率提供直观依据。
  ②编制摊余成本计算表,为编制分录提供直观依据。
  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长期应收款的会计处理(略)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对于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形成利得或损失,除与套期保值有关外,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①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可供出售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利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现金股利,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损益。
  【案例7-2】甲公司为制造业企业。20×1年5月8日,甲公司支付价款1 016万元(含交易费用1万元和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15万元)购入乙公司发行的股票200万股,占乙公司具有表决权股份的0.5%。
  当年5月12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15万元;6月30日,该股票市价为每股5.2元;12月31日,甲公司仍持有该股票,该股票当日市价为每股5元。
  20×2年5月9日,乙公司宣告发放股利4 000万元;同年5月13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5月20日,甲公司以每股4.9元的价格将股票全部转让。
  如果甲公司将购入的乙公司股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其账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1)20×1年5月8日,购入股票
  借:应收股利               1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 001
    贷:银行存款             1 016
  (2)20×1年5月12日,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15
    贷:应收股利               15
  (3)20×1年6月30日,确认股票价格变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9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9
  (4)20×1年12月31日,确认股票价格变动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
  (5)20×2年5月9日确认应收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20(4
000×0.5%)
    贷:投资收益               20
  (6)20×2年5月13日,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20
    贷:应收股利               20
  (7)20×2年5月20日,出售股票
  借:银行存款              980
    投资收益               2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
  如果甲公司将购入的乙公司股票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其账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1)20×1年5月8日,购入股票
  借:应收股利              15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 000
    投资收益               1
    贷:银行存款             1 016
  (2)20×1年5月12日,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15
    贷:应收股利              15
  (3)20×1年6月30日,确认股票价格变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0
  (4)20×1年12月31日,确认股票价格变动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
  (5)20×2年5月9日确认应收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20(4
000×0.5%)
    贷:投资收益            20
  (6)20×2年5月13日,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20
    贷:应收股利              20
  (7)20×2年5月20日,出售股票
  借:银行存款              980
    投资收益              2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
  (4)金融资产之间的重分类的处理
  ①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使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重分类日,该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资本公积),在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部分出售或重分类的金额较大且不属于例外情况,使该投资的剩余部分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企业应当将该投资的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重分类日,该投资剩余部分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资本公积),在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存在下列情况的,企业不需将其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出售日或重分类日距离该项投资到期日或赎回日较近(如到期前三个月内),市场利率变化对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没有显著影响。
  ◎根据合同约定的定期偿付或提前还款方式收回该投资几乎所有初始本金后,将剩余部分予以出售或重分类。
  ◎出售或重分类是由于企业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项所引起。例如,因被投资单位信用状况严重恶化,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等。
  ③因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或公允价值不再能够可靠计量,或持有期限已超过“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使金融资产不再适合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时,企业可以将该金融资产改按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该成本或摊余成本为重分类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或账面价值。
  【案例7-3】20×5年7月1日,甲银行从二级市场平价(不考虑交易费用)购入一批债券,面值1 000万元,剩余期限3年,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20×6年7月1日,出于提高流动性考虑,甲银行决定将该批债券的10%出售。当日,该批债券整体的公允价值和摊余成本分别为950万元和1 000万元。
  假定出售债券时不考虑交易费用及其他相关因素,甲银行出售该债券时账务处理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1)20×6年7月1日,出售债券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95
    投资收益              5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100
  (2)20×6年7月1日,重分类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9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5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5
      持有至到期投资          900
  (5)金融资产减值
  ①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范围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含单项金融资产或一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
  ②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摊余成本后续计量,其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如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已提高等),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但是,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案例7-4】20×5年1月1日,A银行以“折价”方式向甲企业发放一笔5年期贷款5 000万元(实际发放给甲企业的款项为4 900万元),合同年利率为10%,每年年末付息一次。A银行将其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初始确认该贷款时确定的实际利率为10.53%。
  20×7年12月31日,有客观证据表明甲企业发生严重财务困难,A银行据此认定对甲企业的贷款发生了减值,并预期20×8年12月31日将收到利息500万元,但20×9年12月31日仅收到本金2 500万元。
  本例中,20×7年12月31日未确认减值损失前,A银行对甲企业贷款的摊余成本计算如下:
  20×5年1月1日的摊余成本=4 900万元
  20×5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
  =4 900+4 900×10.53%-500=4 915.97(万元)
  20×6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
  =4 915.97×(1+10.53%)-500≈4 933.62(万元)
  20×7年12月31日(确认减值损失前)的摊余成本
  =4 933.62×(1+10.53%)-500≈4 953.13(万元)
  同时,20×7年12月31日,A银行预计从对甲企业贷款将收到现金流量现值计算如下:
  500×(1+10.53%)-1+2 500×(1+10.53%)-2
  ≈2 498.71(万元)
  因此20×7年12月31日,A银行应确认的贷款减值损失=4 953.13-2 498.71=2 454.42 (万元)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应当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该转出的累计损失,等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摊余金额、当前公允价值和原已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后的余额。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权益工具投资或衍生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类似金融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确定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在该权益工具价值回升时,应通过权益转回,不得通过损益转回(只能通过资本公积转回)。
  但是,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案例7-5】20×5年1月1日,甲公司按面值从债券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公开发行的债券10 000张,每张面值100元,票面利率3%,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0×5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市场价格为每张100元。
  20×6年,乙公司因投资决策失误,发生严重财务困难,但仍可支付该债券当年的票面利息。当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下降为每张80元。甲公司预计,如乙不采取措施,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会持续下跌。
  20×7年,乙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并整合其他资源,致使上年发生的财务困难大为好转。当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已上升至每张95元。
  假定甲公司初始确认该债券时计算确定的债券实际利率为3%,且不考虑其他因素。则甲公司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有关的账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1)20×5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2)20×5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公允价值变动
  借:应收利息             3
    贷:投资收益             3
  借:银行存款             3
    贷:应收利息             3
  (3)20×6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及减值损失
  借:应收利息             3
    贷:投资收益             3
  借:银行存款             3
    贷:应收利息             3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由于该债券的公允价值预计会持续下跌,甲公司应确认减值损失。
  (4)20×7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及减值损失回转
  应确认的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100-发生的减值损失20)×3%=2.4(万元)
  借:应收利息             3
    贷:投资收益            2.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0.6
  借:银行存款             3
    贷:应收利息             3
  减值损失回转前债券的摊余成本=100-20-0.6=79.4(万元)
  20×7年12月31日债券的公允价值=95万元
  应转回的金额=95-79.4=15.6(万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产减值损失           15.6
  【案例7-6】20×5年5月1日,DEF公司从股票二级市场以每股15元(含已宣告发放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0.2元)的价格购入XYZ公司发行的股票2 000 000股,占XYZ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5%,对XYZ公司无重大影响,DEF公司将该股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他资料如下:
  (1)20×5年5月10日,DEF公司收到XYZ公司发放的上年现金股利400 000元。
  (2)20×5年12月31日,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3元。DEF公司预计该股票的价格下跌是暂时的。
  (3)20×6年,XYZ公司因违反相关证券法规,受到证券监管部门查处。受此影响,XYZ公司股票的价格发生下跌。至20×6年12月31日,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下跌到每股6元。
  (4)20×7年,XYZ公司整改完成,加之市场宏观面好转,股票价格有所回升,至12月31日,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上升到每股10元。
  假定20×6年和20×7年均未分派现金股利,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DEF公司有关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 ×5年1月1日购入股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9
    应收股利              400 000(0.2×2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 000
  (2)20×5年5月10日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400 000
    贷:应收股利              400 000
  (3)20×5年12月31日确认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
            (29 600 000-13×2 000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20×6年12月31日,确认股票投资的减值损失: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应当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借:资产减值损失            17 600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 60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4 000 000
                  [(13-6)×2 000 000]
  (5)20×7年12月31日确认股票价格上涨: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6)×2 000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 000 000
  (二)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
  1.金融负债后续计量原则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不扣除将来结清金融负债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
  (2)不属于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财务担保合同,应当在初始确认后按照下列两项金额之中的较高者进行后续计量:
  ①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确定的金额;
  ②初始确认金额扣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原则确定的累计摊销额后的余额。
  (3)上述金融负债以外的金融负债,应当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
  2.金融负债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
  (1)对于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负债,其公允价值变动形成利得或损失,除与套期保值有关外,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2)以摊余成本或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在摊销、终止确认时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但是,该金融负债被指定为被套期项目的,相关的利得或损失的处理,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
  【案例7-7】甲公司发行公司债券为建造专用生产线筹集资金,有关资料如下:
  (1)20×5年12月31日,甲公司委托证券公司以7 755万元的价格发行3年期分期付息公司债券,该债券面值为8 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5%,实际年利率为5.64%,每年付息一次,到期后按面值偿还,支付的发行费用与发行期间冻结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相等。
  (2)生产线建造工程采用出包方式,于20×6年1月1日开始动工,发行债券所得款项当日全部支付给建造承包商,20×7年12月31日所建造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3)假定各年度利息的实际支付日期均为下年度的1月10日,20×9年1月10日支付20×8年度利息,一并偿付面值。
  (4)所有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
  据此,甲公司对该债券的有关计算如下表所示:
20×5年12月31日
20×6年12月31日
20×7年12月31日
20×8年12月31日
年末摊余成本
当年应予资本化或费用化的利息金额
年末应付利息金额
“利息调整”本年摊销项
  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1)20×5年12月31日,发行债券
  借:银行存款         7 755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245
    贷:应付债券——面值     8
  (2)20×6年1月1日,支付承包商
  借:在建工程         7 755
    贷:银行存款         7 755
  (3)20×6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
  借:在建工程         437.38
    贷:应付利息          36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77.38
  (4)20×7年1月10日,支付利息
  借:应付利息          360
    贷:银行存款          360
  (5)20×7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并结转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         441.75
    贷:应付利息          36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81.75
  借:固定资产        8 634.13
    贷:在建工程        8 634.13
  (6)20×8年1月10日,支付利息
  借:应付利息          360
    贷:银行存款          360
  (7)20×8年12月31日,确认债券利息
  借:财务费用         445.87
    贷:应付利息          36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85.87
  (8)20×9年1月10日,债券到期兑付
  借:应付利息          360
    应付债券——面值     8 000
    贷:银行存款         8 360
第三节 金融资产转移
  金融资产转移,是指企业(转出方)将金融资产让与或交付给该金融资产发行方以外的另一方(转入方)。
  上述所涉及金融资产
  ——既包括单项金融资产,也包括一组类似的金融资产;
  ——既包括单项金融资产(或一组类似金融资产)的一部分,也包括单项金融资产(或一组类似金融资产)整体。
  一、金融资产转移的形式
  (一)按照表现形式进行分类,企业金融资产转移包括下列两种情形:
  (二)按照转移的金融资产是整体还是部分,企业金融资产转移分为:金融资产整体转移;金融资产部分转移。
  企业(转出方)对金融资产转入方具有控制权的,除在该企业个别财务报表中对金融资产转移进行会计处理外,还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将转入方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
  二、金融资产转移的类型
  企业将持有的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基金投资等金融资产出售给其他企业,是金融资产转移的常见表现形式。
  本章要求掌握应收账款保理、应收票据贴现、应收票据背书转让和金融资产证券化四种特殊形式,其会计处理见下表:
应收账款保理
(1)在不附追索权应收账款保理方式下,企业已经转移应收账款,与该应收账款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立即发生转移,企业应当终止确认应收账款,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2)在附追索权应收账款保理方式下,企业因负有连带还款责任:①如果与该应收账款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已经发生转移,企业应当终止确认应收账款,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因应收账款保理而承担的连带还款责任,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规定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②如果与该应收账款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其实质是企业以应收账款为质押取得银行借款,企业不应终止确认应收账款,实际收到的金额应当确认为一项负债。
应收票据贴现
(1)不附追索权应收票据贴现,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应收票据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2)附追索权应收票据贴现,贴现企业因背书在法律上负有连带还款责任:
①如果与该应收票据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已经发生转移,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应收票据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连带还款责任;
②如果与该应收票据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其实质是贴现企业以应收票据为质押取得银行借款,贴现企业不应终止确认应收票据,实际收到的金额应当确认为一项负债。
应收票据背书转让
企业将持有的应收票据背书转让以取得所需物资,与该应收票据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通常已经发生转移,贴现企业应当终止确认应收票据。
金融资产证券化
是指发起机构将其缺乏即期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的稳定未来现金流量的金融资产转移给受托机构设立的特定目的主体,由特定目的主体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机构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以该金融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支付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的结构性融资活动。
其会计处理见下述“三、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
  三、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
  (一)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判断
  条件2:
  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但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的控制权。
  ◎判断是否放弃对转移资产的控制,重点关注:转入方出售该资产的实际能力——整体出售给无关联方关系的第三方、且转出方没有额外条件加以限制
  ◢判断能否整体出售给第三方,还应关注:该资产是否存在活跃市场
  ◢判断是否没有额外条件限制出售,主要关注:是否存在与出售相关的约束性条款
  (二)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金融资产转移的计量
  (1)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应当将下列两项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①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②因转移而收到的对价,与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涉及转移的金融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情形)之和。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形成损益=因转移收到的对价-所转移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利得(或损失)
  因转移收到的对价=因转移交易实际收到的价款+新获得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转移获得服务资产的公允价值-新承担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因转移承担服务负债的公允价值
  【案例7-8】20×7年1月1日,甲公司将持有的乙公司发行的10年期公司债券出售给丙公司,经协商出售价格为330万元,20×6年12月31日该债券公允价值为310万元。该债券于20×6年1月1日发行,甲公司持有该债券时已将其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面值为300万元,年利率6%(等于实际利率),每年年末支付利息。
『正确答案』
  本例中,甲公司将债券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已经全部转移给丙公司,因此,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甲公司出售该债券形成的损益=因转移收到的对价-所出售债券的账面价值+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利得=330-310+(310-300)=30(万元)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借:银行存款(或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33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10
      投资收益             2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
    贷:投资收益             10
  【案例7-9】沿用【案例7-8】,甲公司将债券出售给丙公司时,同时签订了一项看涨期权合约,期权行权日为20×7年12月31日,行权价为400万元,期权的公允价值(时间价值)为10万元。假定行权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300万元。其他条件不变。
『正确答案』
  本例中,由于期权的行权价(400万元)大于行权日债券的公允价值(300万元),该看涨期权属于重大价外期权,因此甲公司在行权日不会重新购回该债券。所以,在转让日,可以判定债券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已经全部转移给丙公司,甲公司应当终止确认该债券。但同时,由于签订了看涨期权合约,获得了一项新的资产,应当按照在转让日的公允价值(10万元)确认该期权。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借:银行存款(或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330
    衍生工具——看涨期权       1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10
      投资收益             3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
    贷:投资收益             10
  (2)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应当将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在终止确认部分和未终止确认部分(所保留的服务资产应当视同未终止确认金融资产的一部分)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并将下列两项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①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
  ②终止确认部分的对价,与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中对应终止确认部分的金额(涉及转移的金融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情形)之和。
  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中对应终止确认部分的金额,应当按照金融资产终止确认部分和未终止确认部分的相对公允价值,对该累计额进行分摊后确定。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形成损益=终止确认部分的对价±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利得
(或损失) 中的对应终止确认部分的金额-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
  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终止确认部分的公允价值/(终止确认部分的公允价值+未终止确认部分的公允价值)
  注:未终止确认部分的公允价值根据以下三者确定:
  类似资产或有关交易的最近实际交易价格
  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公允价值扣除终止确认部分的对价
  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扣除终止确认部分的对价
  【案例7-10】A商业银行与B商业银行签订一笔贷款转让协议,A银行将该笔贷款90%的受益权转让给B银行,该笔贷款公允价值为110万元,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假定不存在其他服务性资产或负债,转移后该部分贷款的相关债权债务关系由B银行继承,当借款人不能偿还该笔贷款时,也不能向A银行追索。不考虑其他条件。
『正确答案』
  本例中,由于A银行将贷款的一定比例转移给B银行,并且转移后该部分的风险和报酬不再由A银行承担,A银行也不再对所转移的贷款具有控制权,因此,符合将所转移部分终止确认的条件,A银行应当部分终止确认该贷款。
  贷款已转移部分的公允价值=出售贷款所收到的价款=110×90%=99(万元)
  贷款未转移部分的公允价值
  =保留的贷款受益权=110-99=11(万元)
  贷款已转移部分的账面价值
  =100×99/110=90(万元)
  贷款未转移部分的账面价值
  =100×11/110=10(万元)
  A银行应确认的转移收益=99-90=9(万元)。
  账务处理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99
    贷:贷款          90
      其他业务收入       9
  (三)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金融资产转移
  1.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判断
  金融资产转移后,企业(转出方)仍保留了该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则不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2.不符合终止确认时的计量
  企业应当继续确认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并将收到的对价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
  此类金融资产转移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不能将金融资产与所确认的金融负债相互抵销。
  在随后的会计期间,企业应当继续确认该金融资产产生的收入和该金融负债产生的费用。所转移的金融资产以摊余成本计量的,确认的相关负债不得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案例7-11】甲公司为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甲公司在编制2012年年度财务报告时,内审部门对当年以下有关业务的处理提出异议:
  (1)2012年1月1日,甲公司与A银行签订一项应收账款保理合同,将因销售商品而形成的对乙公司的应收账款234万元出售给A银行,价款为185万元。在应收乙公司货款到期无法收回时,A银行不能向甲公司追偿。甲公司根据以往经验,预计该批商品将发生的销售退回金额为10万元,实际发生的销售退回由甲公司承担。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终止确认了234万元的应收账款。
  (2)2012年2月1日,甲公司将收到的乙公司开出并承兑的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向丙商业银行贴现,取得贴现款380万元。合同约定,在票据到期日不能从乙公司收到票款时,丙商业银行可向甲公司追偿。该票据系乙公司于2012年1月1日为支付购料款而开出的,票面金额为400万元,到期日为2012年5月31日。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终止确认了该项金融资产。
  (3)2012年5月1日,甲公司将其一项金融资产出售给乙公司,取得出售价款180万元,同时与乙公司签订协议,在约定期限结束时按照回购当日的市场价格再将该金融资产回购,甲公司在处理时终止确认了该项金融资产。
  (4)2012年6月1日,甲公司将其一项金融资产出售给丙公司,同时与丙公司签订了看跌期权合约,但从合约条款判断,该看跌期权是一项重大价内期权,甲公司在处理时终止确认了该项金融资产。
  (5)2012年7月1日,甲公司将其信贷资产整体转移给戊信托机构,同时保证对戊信托公司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进行全额补偿,甲公司在处理时终止确认了该金融资产。
  要求:甲公司的上述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本例中:
  (1)不附追索权的应收账款出售符合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条件,因此甲公司终止确认该项金融资产的处理正确。甲公司应将估计的销售退回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剩余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
  (2)甲公司终止确认该项金融资产的处理不正确。附追索权方式的应收票据贴现,不应当终止确认相关的金融资产,应当继续确认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并将收到的对价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短期借款)。
  (3)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协议,在约定期限结束时按当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回购,因此可以认定企业已经转移了该项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因此甲公司终止确认该项金融资产的处理正确。
  (4)甲公司在将金融资产出售的同时与买入方签订了看跌期权合约,买入方有权将该金融资产返售给企业,并且从期权合约的条款设计来看,买方很可能会到期行权,因此甲公司不应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5)甲公司在将其信贷资产进行转移的同时对买方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进行全额补偿,这说明该金融资产相关的风险并没有全部转移,因此甲公司不应终止确认该项金融资产。
  3.继续涉入条件下的金融资产转移
  (1)继续涉入条件下金融资产转移的判断:
  ①条件:
  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但未放弃对该金融资产的控制权。
  即不满足终止确认的条件2
  ②放弃控制权与否的判断:
  主要看受让人出售该资产的能力
  ◎判断是否放弃对转移资产的控制,重点关注:
  转入方出售该资产的实际能力——整体出售给无关联方关系的第三方、且转出方没有额外条件加以限制
  ——◎判断能否整体出售给第三方,还应关注:
  该资产是否存在活跃市场
  ——◎判断是否没有额外条件限制出售,主要关注:
  是否存在与出售相关的约束性条款
  (2)继续涉入条件下金融资产转移的计量
  ①继续涉入条件下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
  根据继续涉入程度,在充分反映保留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的基础上,确认有关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有关负债;对继续涉入所形成的有关资产确认相关收入/有关负债确认相关费用;继续涉入所形成的有关资产和有关负债不得互相抵销。
  ②继续涉入程度:
  企业承受的被转移资产价值变动风险的程度.
  会计处理参考思路:
  借:有关金融资产 [转移交易中实际收到的价款]  A
    继续涉入资产 [根据具体规范确定的金额]   C
    营业外支出等 [金融资产转移损益 ]      E
    贷:有关金融资产 [被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B
      继续涉入负债 [根据具体规范确定的金额]   D
  企业应当在转移日按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财务担保金额两者之中的较低者,确认继续涉入形成的资产;同时按照财务担保金额和财务担保合同的公允价值之和,确认继续涉入形成的负债。
  在随后的会计期间,财务担保合同的初始确认金额应在该财务担保合同期间内,按照时间比例进行摊销,确认为各期收入。
  因担保形成的资产的账面价值,应在资产负债表日进行减值测试,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
  【案例7-12】甲银行持有一组住房抵押贷款,借款方可提前偿付。20×7年1月1日,该组贷款的本金和摊余成本均为10 000万元,票面利率和实际利率均为10%。经批准,甲银行拟将该组贷款转移给某信托机构(以下简称受让方)进行证券化。有关资料如下:
  20×7年1月1日,甲银行与受让方签订协议,将该组贷款转移给受让方,并办理有关手续。甲银行收到款项9 115万元,同时保留以下权利:
  (1)收取本金1 000万元以及这部分本金按10%的利率所计算确定利息的权利;(2)收取以9 000万元为本金、以0.5%为利率所计算确定利息(超额利差账户)的权利。受让人取得收取该组贷款本金中的9 000万元以及这部分本金按9.5%的利率收取利息的权利。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如果该组贷款被提前偿付,则偿付金额按1:9的比例在甲银行和受让人之间进行分配;但是,如该组贷款发生违约,则违约金额从甲银行拥有的1 000万元贷款本金中扣除,直到扣完为止。
  20×7年1月1日,该组贷款的公允价值为10 100万元,0.5%的超额利差的公允价值为40万元。
  分析及会计处理:
  (1)甲银行转移了该组贷款所有权相关的部分重大风险和报酬(如重大提前偿付风险),但由于设立了次级权益(即内部信用增级),因而也保留了所有权相关的部分重大风险和报酬,并且能够对留存的该部分权益实施控制。根据金融资产转移准则,甲银行应采用继续涉入法对该金融资产转移交易进行会计处理。
  (2)甲银行收到的9 115万元对价,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转移的90%贷款及相关利息的对价,即9 090(10 100×90%)万元;另一部分是因为使保留的权利次级化所取得的对价25万元。
  此外,由于超额利差账户的公允价值为40万元,从而甲银行的该项金融资产转移交易的信用增级相关的对价为65万元。假定甲银行无法取得所转移该组贷款的90%和10%部分各自的公允价值,则甲银行所转移该组贷款的90%部分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算如下表:
估计公允价值
分摊后的账面价值
已转移部分
未转移部分
  甲银行该项金融资产转移形成的利得
  =9 090-9 000=90(万元)。
  (3)甲银行仍保留贷款部分的账面价值为1
  (4)甲银行因继续涉入而确认资产的金额,按双方协议约定的、因信用增级使甲银行不能收到的现金流入最大值1 000万元;另外,超额利差账户形成的资产40万元本质上也是继续涉入形成的资产。因继续涉入而确认负债的金额,按因信用增级使甲银行不能收到的现金流入最大值1 000万元和信用增级的公允价值总额65万元,两项合计为1 065万元。
  据此,甲银行在金融资产转移日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91 150 000
    继续涉入资产——次级权益      10
          ——超额账户       
    贷:贷款                90 000 000
      继续涉入负债            10 650 000
      金融资产转移收益或其他业务收入     900 000
  (5)金融资产转移后,甲银行应根据收入确认原则,采用实际利率法将信用增级取得的对价65万元分期予以确认。此外,还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已确认资产确认可能发生的减值损失。假如,在20×7年12月31日,已转移贷款发生信用损失300万元,则甲银行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3 000 000
    继续涉入负债             3 000 000
    贷:贷款损失准备——次级权益       3 000 000
      继续涉入资产——次级权益       3 000 000
第四节 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是指企业为规避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指定一项或一项以上套期工具,使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抵销被套期项目全部或部分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
  一、套期保值的原则与方式
  (一)套期保值的原则
  1.种类相同或相关原则
  ——在做套期保值交易时,所选择的期货品种通常要和套期保值者将在现货市场中买进或卖出的现货商品或资产在种类上相同或有较强的相关性。
  2.数量相等或相当原则
  ——在做套期保值交易时,买卖期货合约的规模通常要与套期保值者在现货市场上买卖的商品或资产的规模相等或相当。
  3.交易方向相反原则(核心原则)
  ——在做套期保值交易时,套期保值者通常要同时或相近时间内在现货市场上和期货市场上采取相反的买卖行动,即进行反向操作。
  比如油脂加工企业准备半年后在现货市场购入100吨大豆,则套期保值时应购入10手半年期大豆期货。(10吨/手)
  半年后:
  现货市场——买入100吨大豆;
  期货市场——出售(对冲)10手大豆期货;
  此即交易方向相反。
  4.月份相同或相近原则
  ——在做套期保值交易时,所选用的期货合约的交割月份最好与交易将来在现货市场上实际买进或卖出现货商品的时间相同或相近。
  5.风险可控和可对冲原则
  ——无论企业的套期保值方案设计还是操作管理,都须使保值行动处于明确的风险可承度以内,甚至要做到风险可测,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套期保值的方式
  (1)按套期保值方式:
  ·买入套期保值
  ·卖出套期保值
  (2)按照套期保值的会计核算:
  ·公允价值套期
  ·现金流量套期
  ·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
  (3)按套期风险:
  ·利率风险套期
  ·汇率风险套期
  ·价格波动风险套期
  1.买入套期保值(多头套期保值或买期保值)
  指套期保值者为了回避价格上涨的风险,先在期货市场上买入与其将在现货市场上买入的现货商品或资产数量相等,交割日期相同或相近的以该商品或资产为标的期货合约,当该套期保值在现货市场上买入现货商品或资产的同时,将原买进的期货合约对冲平仓,从而为其在现货市场上买进现货商品或资产的交易进行保值。
  适用于:
  (1)加工制造企业为了防止日后购进原材料时价格上涨的情况;
  (2)供货方已经与需求方签订好现货供货合同,将来交易,但供货方此时尚未购进货源,防止日后购进货源价格上涨的情况;
  (3)需求方由于资金不足、缺少外汇、仓库已满等情况不能立即买进现货,防止日后购入现货购进货源价格上涨的情形。
  【案例7-13】假定某精炼企业A在20×9年8月10日发现,当时的菜籽油现货价格为7 300元/吨,市场价格有反弹的迹象,预计到9月10日企业的库存已经降至低点,需要补库1 000吨。由于前期菜籽收购价较高,压榨利润越来越薄,使得多数油厂减少了压榨量,相应菜籽油供给量也会减少。而同期各精炼企业的库存较低,A企业担心到9月份菜籽油价格出现上涨。此时菜籽油期货市场9月合约报价7 300元/吨,该企业在8月10日以7 300元/吨的价格买入200手9月菜籽油期货合约。
  9月10日菜籽油期货、现货市场价格均出现上扬,并且期货市场的涨幅大于现货市场,此时现货报价7 800元/吨,期货市场9月合约报价涨至7 900元/吨。该企业在现货市场买入了1 000吨四级菜籽油,采购价格为7 800元/吨,同时在期货市场以7 900元/吨的价格卖出200手(1手=5吨)9月合约平仓。
  本例中,A企业通过买入套期保值而使购入菜籽油的成本实际为7 200[7 800-(7 900-7 300)]元/吨;而假定A企业未采取套期保值措施,则购入菜籽油的成本为7 800元/吨。可见,企业A的买入套期保值稳妥地规避了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而采购成本的锁定是企业经营的关键所在。
  2.卖出套期保值(空头套期保值或卖期保值)
  指套期保值者为了回避价格下跌的风险,先在期货市场上卖出与其将在现货市场上卖出的现货商品或资产数量相等,交割日期相同或相近的以该商品或资产为标的期货合约,当该套期保值者在现货市场上卖出现货商品或资产的同时,将原卖出的期货合约对冲平仓,从而为其在现货市场上卖出现货商品或资产的交易进行保值。
  适用于:
  (1)直接生产商品的厂家有库存商品尚未销售,防止日后出售时价格下跌的情况;
  (2)储运商、贸易商手头有库存现货尚未出售或已签订将来以特定价格买进某一种商品但尚未转售,防止日后出售时价格下跌的情况;
  (3)加工制造企业防止库存原材料价格下跌的情况。
  二、套期保值的操作
  (一)做好套期保值前的准备
  1.了解期货市场运行特点
  期货市场的基本运行特点、我国期货市场的自身特点。
  我国期货市场具有发展时间短,市场规模有限,交易品种有限等特点。
  (1)我国正式的期货试点到1988年才有,正式的期货交易在1992年。
  (2)2010年4月份才有了股指期货(我国正式的金融期货)
  2.重视相关交易制度及规则
  (1)风险管理制度。主要有保证金制度、涨跌停板制度、持仓限额制度、强行平仓制度等。
  (2)保值管理制度。主要规定套期保值的申请条件、审批程序、建仓方式与监督管理等。
  (3)交割制度。主要规定仓单注册及注销管理、品种交割流程、交割费用等。
  (二)识别和评估被套期风险
  被套期风险主要包括价格波动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
  1.价格波动风险(主要指商品的价格变动风险)
  价格波动风险是指由企业的商品市场价格变动导致或引起的风险。在套期保值中,主要指企业要进行套期保值的被套期对象的价格波动风险。
  2.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预期以外的汇率变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1)交易风险:例如:
  企业出口销售一批商品,应收1 000万美元,当日汇率为1:7.0(折成人民币7 000万元);
  当实际收到款项时,汇率变为1:6.5,则企业因汇率变动少收了500万元人民币,发生500万元的损失。
  【拓展】
  接上例,销售商品应收1 000万美元,企业担心人民币升值,将来实际收到款项时会发生损失。怎样规避这种风险?
  ——企业在向美方出售商品时,同时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一笔款项(1 000万美元)。
  假定将来实际收到款项时,汇率变为1:6.5,则:
  实际收到6 500万元人民币,损失500万元。
  对银行的欠款只需要偿还6 500万元人民币,产生了收益500万元。
  ——风险得到抵销。
  (2)外币折算风险
  外币折算风险是指对财务报表,尤其是资产负债表的资产和负债进行会计折算时产生的波动。
  (3)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主要体现于竞争对手的地理位置和活动,是汇率风险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比如,企业与经济比较动荡的国家发生交易,就会有经济风险。
  3.利率风险(市场利率波动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利率风险是利率变动对收益或资本所产生的风险,作为被套期项目的金融资产或负债价格均具有利率风险。
  利率变动使得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及现金流本身被改变,因此,企业资产、负债及利率相关的资产负债表外合同的价值,都会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
  (三)制定套期保值策略与计划
  1.选择合理的套期保值方案,确定合理的套期保值目标
  套期保值目标分为两种:
  ①完全的套期保值
  ——最大限度地规避所有风险(即两个市场的盈亏正好完全相等的套期保值)
  ②部分的套期保值
  2.确定套期保值方向
  ——买入还是卖出套期保值
  3.确定套期保值比例(与套期有效性无关;均为现货)
  套期保值比例等于1——完全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比例小于1——部分套期保值。
  确定套期保值比例时,主要考虑:
  ①企业风险承受能力
  ②市场价格预期
  ③市场基差结构
  注意:基差=现货价—期货价
  ④流动资金规模
  4.选择套期保值工具和品种
  5.确定套期保值比率(与套期有效性的判断有关)
  注意:套期保值比例与套期保值比率的区别
  ◢套期保值比例:分子分母均为现货的数量。
  比如有1 000吨的现货,对其中600吨现货进行套期保值——比例为60%。
  ◢套期保值比率=套期保值合约的价值/被套期保值合约的价值。
  比如对上述的600吨现货做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比率=买600吨的期货合约价值/600吨现货的价值
  6.确定套期保值期限
  分为固定期限和非固定期限。
  7.选择建仓的目标价位:逐步建仓,均衡风险。
  (四)优化套期保值方案
  1.科学分析形势:风险及企业承受能力等
  2.科学选择建仓时机
  基差结构: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和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的差异性。方向一致,但幅度不一定一致。
  3.选择策略要灵活
  (1)从操作角度,可以分为静态套期保值策略和动态套期保值策略。
  (2)从目标价位的设定角度,分为单一目标价位策略和多级目标价位策略。
  (3)从套期保值目标设定角度,分为完全套期保值策略和部分套期保值策略。
  4.必要的配套工作:人员、制度、财务等
  (五)套期保值跟踪与控制
  1.正确评价保值效果
  回顾性(过去)的评价、预测性(未来)的评价
  2.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案例7-14】甲公司是境内国有控股大型化工类上市公司,其产品所需原材料C主要依赖进口。近期以来,由于国际市场上原材料C价格波动较大,且总体上涨趋势明显,该公司决定尝试利用境外衍生品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套期保值属该公司新业务,且须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境外交易相关资格。甲公司管理层组织相关方面人员进行专题研究。主要观点如下:
  (1)公司作为大型上市公司,如任凭原材料C价格波动,加之汇率波动较大的影响,可能不利于实现公司成本战略。因此,应当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境外衍生品市场对原材料C进口进行套期保值。
  (2)近年来,某些国内大型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发生境外衍生品交易巨额亏损事件,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有鉴于此,公司应当慎重利用境外衍生品市场对原材料C进口进行套期保值,不应展开境外衍生品投资业务。
  (3)公司应当利用境外衍生品市场开展原材料C套期保值。针对原材料C国际市场价格总体上涨的情况,可以采用卖出套期保值方式进行套期保值。
  (4)公司应当在开展境外衍生品交易前抓紧各项制度建设,对于公司衍生品交易前台操作人员应予特别限制,所有重大交易均需实行事前报批、事中控制、事后报告制度。
  本例中:
  观点(1)、(4)不存在不当之处。
  观点(2)中的“不应该开展境外衍生品投资业务”不当,理由是不能因为其他企业曾经发生过境外衍生品投资巨额亏损事件,就不利用境外衍生品市场进行原材料C套期保值。
  观点(3)中的“采用卖出套期保值方式进行套期保值”不当,因为卖出套期保值主要防范的是价格下跌的风险,而买入套期保值才能防范价格上涨风险。
  三、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
  (一)会计对套期保值的分类及划分
  1.套期保值
  企业会计准则中套期保值的定义:
  ——企业为规避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指定一项或一项以上套期工具,使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抵销被套期项目全部或部分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
  套期保值会计方法
  ——在相同会计期间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的抵销结果计入当期损益的方法。
  2.套期保值的分类(三类)
  (1)公允价值套期保值
  ——对已经确认的资产和负债、尚未确认的确定承诺或者上述两者中的一部分的公允价值变动所进行的套期。
  例如:
  ●某企业对承担的固定利率的负债或投资的固定利率的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进行套期;
  ——被套期风险为利率风险。
  ●某航空公司签订了一项3个月后以固定外币金额购买飞机的合同(未确认的确定承诺),为规避外汇风险对该确定承诺的外汇风险进行套期;
  注:未确认,简单来说就是指会计上未做账。
  ——被套期风险为外汇风险。
  ●某电力公司签订了一项6个月后以固定价格购买煤炭的合同(未确认的确定承诺),为规避价格变动风险对该确定承诺的价格变动风险进行套期;
  ——被套期风险为价格风险。
  (2)现金流量套期
  ——对已经确认的资产和负债、预期很可能发生的交易或者其中的一部分的现金流量所进行的套期。
  注:预期很可能发生的交易,是还没有签订合同的。
  例如:
  ●某企业对承担的浮动利率债务或投资的浮动利率债券投资的现金流量变动风险进行套期;
  ●某航空公司为规避3个月后预期很可能发生的与购买飞机相关的现金流量变动风险进行套期;
  ●某商业银行对3个月后预期很可能发生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相关的现金流量变动风险进行套期;
  【提示】企业购买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若对其价格波动进行套期,则属于公允价值套期;若对其处置阶段的现金流量进行套期,则属于现金流量套期。
  (3)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套期
  ——对境外经营净投资汇率变动的风险进行套期,套期指向特定的风险。
  【提示】境外经营净投资包括:长期股权投资、短期无回收计划的长期应收款
  (二)套期工具
  1.套期工具及其特点
  ●套期工具
  ——企业为进行套期而指定的、其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可抵销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的衍生工具
  对外汇风险进行套期时,还可以将非衍生金融资产或非衍生金融负债作为套期工具。
  ●套期工具的特点:
  (1)衍生工具通常可以作为套期工具。
  【拓展】不是所有的衍生工具都适宜做套期工具。
  (2)非衍生工具通常不能作为套期工具。
  【拓展】并不是所有的非衍生工具都不能做套期工具。
  例如,对外汇风险的套期可以用非衍生工具。
  (3)无论是衍生工具还是非衍生工具,作为套期工具时公允价值必须能可靠计量。
  【拓展】
  ·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的权益工具投资不能作为套期工具;
  ·企业自身的权益工具既非企业的金融资产,也非企业的金融负债,不能作为套期工具。
  (4)套期工具一定涉及到报告主体之外的一个主体,与此有关的工具才能作为套期工具。
  2.套期工具的指定
  (1)套期工具通常作为一个整体来指定,也可以将期货、期权的一定比例指定为套期工具。
  例如,企业购买一项期权合约,现在指定80%作为套期、20%不作为套期。
  ——80%的部分按套期保值会计来处理,20%的部分作为投机交易处理。
  【提示】可以将期货、期权的一定比例指定为套期工具,但通常情况下不能就期货、期权的某一部分指定为套期工具,即不能拆分。但以下两种情况除外:
  ①期权:企业可以将期权的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分开,只就内在价值变动将期权指定为套期工具(不考虑时间价值)。
  【拓展】
  ·内在价值是指期权立即行权的价值;
  ·期权的公允价值减去内在价值就是期权的时间价值;
  ·期权的时间价值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对未来预期的价值。
  ②远期合同:企业可以将远期合同的利息和即期价格分开,只就即期价格变动将远期合同指定为套期工具。
  (2)企业通常可将单项衍生工具指定为对一种风险进行套期,但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可以指定单项衍生工具对一种以上的风险进行套期:
  ①各项被套期风险可以清晰辨认;
  ②套期有效性可以证明;
  ③可以确保该衍生工具与不同风险头寸之间存在具体指定关系。
  (3)企业可以将两项或两项以上衍生工具的组合或该组合的一定比例指定为套期工具。
  (4)企业虽然可以将整体套期工具的一定比例指定为套期工具,但不能在套期关系中将套期工具剩余期限内的某一时段进行套期指定。
  注:因为这样做通常没法满足“确指的、可计量”的要求,所以不能在套期关系中将套期工具剩余期限内的某一时段进行套期指定
  (三)被套期项目(不是衍生工具)
  1.被套期项目及其特点
  ●被套期项目
  ——使企业面临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风险,且被指定为被套期对象的下列项目:
  (1)单项已确认资产、负债、确定承诺、很可能发生的预期交易,或境外经营净投资;
  (2)一组具有类似风险特征的已确认资产、负债、确定承诺、很可能发生的预期交易,或境外经营净投资;
  (3)分担同一被套期利率风险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组合的一部分(仅适用于利率风险公允价值组合套期)。
  其中:
  确定承诺,是指在未来某特定日期或期间,以约定价格交换特定数量资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预期交易,是指尚未承诺但预期会发生的交易。
  ●被套期项目的特点:
  (1)企业一般性的经营风险不能作为被套期对象。(因为它不可确指、不能可靠计量)
  (2)衍生工具不能作为被套期对象。(衍生工具本身具有很大风险,一般作为套期工具)
  (3)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一项金融资产,把它作为被套期项目,应注意区别:
  ◢被套期风险是信用风险或外汇风险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以指定为被套期项目;
  ◢被套期风险是利率风险或提前还款风险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不能指定为被套期项目。
  例如,企业购买一项美国的国债,将来是否能偿还、汇率变动也不确定,我们可以将其作为被套期的风险。
  (4)长期股权投资: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不能是被套期项目(因为权益法下只确认投资收益,没有确认整体的公允价值变动),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也不能作为被套期项目。
  (5)只有涉及报告主体以外的这些资产负债、确定的承诺等等才可以指定为被套期项目。报告主体内部的不行。
  2.被套期项目的指定
  (1)将金融项目指定为被套期项目
  ①对于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而言,将其指定为被套期项目具有较多选择。
  只要被套期风险可以辨认且套期有效性可以计量,仅与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现金流量或公允价值的一部分相关风险,均可以作为被套期风险。相应地,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可以指定为被套期项目。
  ②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现金流量的一部分指定为被套期项目时,被指定部分的现金流量应当少于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现金流量总额。
  ③在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组合利率风险的公允价值套期中,企业可以将某种货币金额(如人民币、美元或欧元金额)而不是单项资产或负债指定为被套期项目,并对与其相关的利率风险部分进行套期。
  注:组合的利率风险、对公允价值进行套期,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将货币金额作为被套期对象。
  (2)将非金融项目指定为被套期项目。被套期风险应当是该非金融资产或非金融负债相关的全部风险或外汇风险。
  (3)将若干项目的组合指定为被套期项目(项目的组合与单个项目必须有关联性,且组合的风险与单个项目的风险不能相差太远)。
  (4)对具有类似风险特征的资产或负债组合进行套期时,该组合中的各单项资产或单项负债应当同时承担被套期风险,且该组合内各单项资产或单项负债由被套期风险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应当预期与该组合由被套期风险引起的公允价值整体变动基本成比例。
  (5)套期有效性是通过比较套期工具(或一组类似的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或一组类似的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而确定的,因此,在运用套期会计方法时,企业不能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形成的净头寸指定为被套期项目。
  通俗地讲,不能将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组合进行抵销后的净额作为被套期项目,因为套期保值的有效性无法计算。
  (四)套期保值的确认和计量
  1.套期保值会计方法运用条件(5个)
  (1)在套期开始时,企业对套期关系(即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之间的关系)有正式指定,并准备了关于套期关系、风险管理目标和套期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
  (2)该套期预期高度有效,且符合企业最初为该套期关系所确定的风险管理策略。
  (3)对预期交易的现金流量套期,预期交易应当很可能发生,且必须使企业面临最终将影响损益的现金流量变动风险。
  (4)套期有效性能够可靠地计量。
  (5)企业应当持续地(即过去有效和将来有效)对套期有效性进行评价,并确保该套期在套期关系被指定的会计期间内高度有效。
  2.套期保值有效性的评价
  套期保值有效性的高度有效认定,必须同时符合下列两个条件:
  (1)在套期开始及以后期间,该套期预期会高度有效地抵销套期指定期间被套期风险引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
  (2)该套期的实际抵销结果在80%至125%的范围内。
  即套期工具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数额÷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的数额,绝对值在80%至125%内,则说明套期工具是具有高度有效性的。
  3.套期保值有效性评价的方法(3个)
  (1)主要条款比较法
  主要条款比较法,是通过比较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主要条款,以确定套期保值是否有效的方法。
  ◢“主要条款”包括:名义金额或本金、到期期限、内含变量、定价日期、商品数量、货币单位等。
  ◢所有主要条款均能准确匹配时,由被套期风险引起的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可以相互抵销。只能对未来期间的套期有效性作出评价。
  (2)比率分析法(金额对冲法)
  是通过比较被套期风险引起的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的比例,以确定套期是否有效的方法。
  ◢运用此方法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风险管理政策的特点进行选择,以累积变动数(即自套期开始以来的累积变动数)为基础比较,或以单个期间变动数为基础比较。
  ◢如果上述比率没有超过80%至125%的范围,可以认定套期是高度有效的。
  ◢以累积变动数和单个期间变动数分别作为比较基础,可能会得出不同结论:
  即以单个期间变动数为基础,套期保值不是高度有效的,若以累积变动数为基础,套期保值却是高度有效的,反之亦然。
  【案例7-15】甲公司20×7年1月1日预期将在20×8年1月1日对外出售一批商品。为了规避商品价格下降的风险,甲公司于20×7年1月1日与其他方签订了一项远期合同(套期工具),在20×8年1月1日以预期相同的价格(作为远期价格)卖出相同数量的商品。合同签订日,该远期合同的公允价值为零。假定套期开始时,该现金流量套期高度有效。如何评价套期有效性?
  本案例中:
  (1)甲公司每季采用比率分析法对套期有效性进行评价。
  套期期间,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及其变动、被套期项目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及其变动如下表(单位:万元):
  以单个期间为基础比较
当季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
当季被套期项目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变动
当季套期有效程度
非高度有效
  说明:以单季为基础比较,第2季度非高度有效
  (2)甲公司以累计变动数为基础比较对套期有效性进行评价。
  以累计变动数为基础比较
至本月止套期工具公允价值累积变动
至本月止被套期项目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累积变动
至本月止累积套期有效程度
  说明:以累积数为基础比较,第2季度高度有效
  (3)回归分析法
  回归模型:y=kx+b+ε
  其中:
  y:因变量,即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
  k:回归直线的斜率,反映套期工具价值变动/被套期项目价值变动的比率(k一定是一个负数);
  b:y轴上的截距;
  ε:均值为零的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
  企业运用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套期有效性时,套期只有满足以下全部条件才能认为是高度有效的:
  ①回归直线的斜率必须为负数,且数值应在(-0.8)~
(-1.25)之间;
  ②相关系数(R2)应大于或等于0.96;
  ③整个回归模型的统计有效性(F-测试)必须是显著的。F值也称置信程度,表示自变量x与因变量y之间线性关系的强度。F值越大,置信程度越高。
  上述三种方法中第一种和第三种了解一下即可,重点要掌握第二种方法。
  (五)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
  此处进一步讲解三个套期保值会计处理的方法:
  1.公允价值套期会计处理
  (1)基本要求
  ①套期工具为衍生工具的,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套期保值业务不多,可以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若是企业套期保值业务很多,可以单独设置套期损益科目核算);
  套期工具为非衍生工具的,套期工具账面价值因汇率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②被套期项目因被套期风险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被套期项目的账面价值。
  被套期项目为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后续计量的存货、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也应当按此规定处理。
  归纳:公允价值套期保值会计,不管套期工具还是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变动都是要计入当期损益的。
  (2)套期保值会计账户的设置:
  ●套期保值会计要求单独设置三个会计科目:套期工具(共同类)、被套期项目(共同类)、套期损益(损益类)。
  共同类科目借方余额表示资产,贷方余额表示负债。
  ●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的账务处理是:
  借:套期工具
    贷:套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或者做相反分录。
  ●被套期项目核算:
  借:被套期项目
    贷:指定为被套期项目的相关资产(账面价值)
  借:被套期项目
    贷:套期损益
  或者做相反分录。
  (3)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之一,企业不应当再按照上述规定处理:
  ①套期工具已到期、被出售、合同终止或已行使。
  套期工具展期或被另一项套期工具替换时,展期或替换是企业正式书面文件所载明的套期策略组成部分的,不作为已到期或合同终止处理。
  ②该套期不再满足本准则所规定的运用套期保值会计方法的条件。
  ③企业撤销了对套期关系的指定。
  【案例7-16】20×7年1月1日,ABC公司为规避所持有存货×公允价值变动风险,与某金融机构签订了一项衍生工具合同(即衍生工具Y),并将其指定为20×7年上半年存货×价格变化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的套期。衍生工具Y的标的资产与被套期存货在数量、质次、价格变动和产地方面相同。
  20×7年1月1日,衍生工具Y的公允价值为零,被套期项目(存货×)的账面价值和成本均为1 000 000元,公允价值是1 100 000元。20×7年6月30日,衍生工具Y的公允价值上涨了25 000元,存货×的公允价值下降了25 000元。当日,ABC公司将存货×出售,并将衍生工具Y结算。
  ABC公司采用比率分析法评价套期有效性,即通过比较衍生工具Y和存货×的公允价值变动评价套期有效性。ABC公司预期该套期完全有效。
  假定不考虑衍生工具的时间价值、商品相关的增值税及其他因素。
  『正确答案』
  ABC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金额单位:元):
  (1)20×7年1月1日
  借:被套期项目――库存商品×  1 000 000
    贷:库存商品――×       1
  (2)20×7年6月30日
  借:套期工具――衍生工具Y     25 000
    贷:套期损益            25 000
  借:套期损益            25 000
    贷:被套期项目――库存商品×    25 000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     1 075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 075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975 000
    贷:被套期项目――库存商品×   975 000
  借:银行存款            25 000
    贷:套期工具――衍生工具Y     25 000
  【分析提示】由于ABC公司采用了套期策略,规避了存货公允价值变动风险,此存货公允价值下降没有对预期毛利额100 000元(即,1 100 000-)产生不利影响。
  假定20×7年6月30日,衍生工具Y的公允价值上涨了22 500元,存货×的公允价值下降了25 000元。其他资料不变,ABC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7年1月1日
  借:被套期项目――库存商品× 1 000 000
    贷:库存商品――×      1
  (2)20×7年6月30日
  借:套期工具――衍生工具Y    22 500
    贷:套期损益           22 500
  借:套期损益           25 000
    贷:被套期项目――库存商品×   25 000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    1 075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 075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975 000
    贷:被套期项目――库存商品×  975 000
  借:银行存款           22 500
    贷:套期工具――衍生工具Y    22 500
  【分析提示】两种情况的差异在于,前者不存在“无效套期损益”,后者存在“无效套期损益”2 500 元,从而对ABC公司当期利润总额的影响相差2 500元。
  本例中,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22 500元与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25 000元的比率为90%(22 500/25 000),这一比率在80%至125%之间,可以认定该套期是高度有效的。
  若是假定存货×的公允价值下降了25 000元,而衍生工具Y公允价值仅仅上升了2 000元,则比例小于80%,可以认定该套期是无效的,不能再使用套期保值会计处理。
  2.现金流量套期会计处理
  现金流量套期,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现金流量的套期,这与公允价值套期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公允价值套期在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已经确定,公允价值变动计入了当期损益。
  现金流量套期是要将预计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到资本公积。
  (1)基本要求
  ①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应当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并单列项目反映。该有效套期部分的金额选择下列两者中的较低者:
  ◎套期工具自套期开始的累计利得或损失;
  ◎被套期项目自套期开始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累计变动额。
  公允价值套期是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公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工具都包括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