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8中美贸易战战有哪些行业不利

您现在的位置:
>> 中美贸易战2.0:行业影响逻辑梳理
国际实时金价上交所实时金价
1347.031.49↑0.1116.690.09↑0.54929.452.45↑0.2610075.5↑0.551245011↑--476954↑--1349.9-0.8↓-0.061133.2-7.3↓-0.64736.5-4.5↓-0.61430434↑0.8337873↑2.21231774↑3.319.3----631↑1.61
273.240.36↑0.21150.6----36446↑--273.350.46↑0.18273.21↑0.373620-40↓-1202.750.15↑0.07---4092↓-100---255↓-100273.05-0.15↓-0.05274.550.05↑0.02278.6---0.13
中美贸易战2.0:行业影响逻辑梳理
出处:本站整理人气:189
  宏观首席边泉水:“边打边谈”的中美贸易战——总量、结构和影响
  总额:中美提高关税商品总额和税率虽然对等,但在出口占比上差距较大。500亿美元商品,占中国对美国一年进口额的32%,占美国对中国一年进口额的9.9%(均以2017年数据计算)。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对美的反制力度是较大的。
  结构:中美双方提高关税商品互有针对性。美国对中国提高关税的商品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术、机器人和机械等行业。中国对美国反制的商品主要为大豆牛肉等农产品(000061,股吧)、部分化工品和部分型号航空产品。美国主要针对中国的高端信息技术,尤其针对中国的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中国则主要针对美国的农产品、化工品和部分航空器等对美国共和党影响较大的一些商品。
  展望:未来大概率将“边打边谈”。美国深知全面贸易战将在中长期对美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特朗普政府更多是想通过制裁来寻求更多的谈判筹码,比如美国还同时在和加拿大、墨西哥进行NAFTA的谈判。中国更多是被动应战,而且并没有关闭协商谈判的窗口。
  情绪:相对中美贸易摩擦1.0有所缓和。在经历前一次30亿美元互相对抗之后,一方面市场已经对这次的301条款贸易摩擦有所预期和准备,另一方面市场对中美贸易对抗的研究也已经加深。虽然不确定性有所上升,但实质性影响的预期已经淡化。
  通胀:通胀预期恐难以上升。虽然中国对美国进口的大豆、玉米等大宗商品纳入提高关税范围,但短期情绪仍打击价格,长期来看农产品虽然具备需求刚性,不过替代供给仍有可能平衡缺口。而且,未来整体需求的下降,带来的整体通胀预期下降,也将抑制价格上涨。
  债券:美债收益率曲线走平,中债可能走向牛陡。美国通胀仍受到薪资增幅和短期加减税的提振,短端利率预计易升难降,但长期经济展望转弱,通胀预期下降,令长端利率下降或者趋平,美债收益率曲线将进一步走平甚至倒挂。中国经济在内部投资、消费转弱,外部贸易对抗加剧的背景下,需要进行货币的边际宽松来进行对冲,阶段性流动性存在放松诉求。
  股市:美股受到三重打击,A股分子分母趋于分化。如果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将导致美国出口企业盈利预期变差,同时分母风险偏好下降、实际利率预期上升,三个因素均不利于美股。A股企业盈利预期虽变差,但分母实际利率预期将下降,如果风险偏好变化不大,有利于A股保持稳定。
  政策:长期来看倒逼中国加快转型,短期来看通过货币、财政政策进行对冲。长期上,从结构调整的角度思考,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是逐渐摆脱对出口的依赖,更加依靠内需支撑经济发展。当前的贸易摩擦,将加快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短期上,贸易摩擦导致外部环境对经济的支撑力度急转直下。中国可能会通过减税降费、PSL、国开金融、信贷等形式,支撑基建投资、研发支出和新经济行业,以保证经济平稳运行。
  策略首席李立峰:最终贸易战是否升级取决于特朗普政府,仍带有一定的回旋余地
  美国公布拟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清单:华盛顿时间4月3日下午,USTR依据“301调查”结果公布了拟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清单,包含大约1300个独立关税项目,价值约500亿美元,涉及通信技术、航天航空、机器人、医药、机械等行业,建议关税为25%。据USTR通知,征收关税的产品主要包括钢铁产品、医用药品、化合物、轮胎等橡胶制品,中国制造2025成为矛头。USTR称,该名单剔除了分析师认定的可能会对美国经济造成破坏的特定产品,以及受到法律或行政约束的关税线,并结合了可能对美国消费者造成的影响程度排名进行选择。
  中国宣布对美国14类106项商品加征关税:4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实施日期将视美国政府对我商品加征关税实施情况,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另行公布。此前中国曾采取申请贸易补偿磋商、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发布中止减让产品清单等措施进行应对。
  未来关键时间点及走势:美国方面,USTR目前公布的清单只是建议性清单,接下来将征求公众意见,并举行公开听证会。具体的时间节点包括:日,提交申请的截止日期和在公众听证会上的预期证词的摘要以及提交听证会前提交的文件;日,提交书面意见的截止日期;日,召开公开听证会;日,提交听证的反驳意见。中国方面,称加征关税的具体实施日期将视美国政府对我商品加征关税实施情况而定。
  从美国工作进程及中国表态来看,距离美国采取具体的实际行动还有近60天时间,目前更多的是威胁性效果,中间仍有一定磋商空间。中方目前仍强调中美经济关系是互利共赢,贸易战对中美属于双输,希望中美贸易关系回归健康路径;但另一方面,中国也多次表态称不会外部压力屈服,妥协让步或不是最终选择,最终贸易战是否升级取决于特朗普政府,仍带有一定的回旋余地。  汽车首席刘洋:中美贸易战更加激励整车自主品牌延伸进入高端车市场,刺激零部件企业提升核心技术
  汽车产业链全球化背景下,中美摩擦无法避免。中国崛起之路下一个攻克点在于制造业,而中美贸易战的背景是产业链全球化。自我国一部分优质企业打入手机产业链,从零部件配套能力逐渐沿技术链向上攀升,现已基本具备不俗的手机整机生产能力。而下一个中国可能实现缩小差距甚至弯道超车的产业链,公认是汽车产业链。受益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全球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洗牌加剧。国内企业与国际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中国企业有望以成本、核心技术在竞争中分一杯羹,目前我国已有部分零部件供应商打入全球产业链。此前为引导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国产化,我国汽车产业政策要求外资品牌必须通过合资途径进入我国市场,并对进口车征收25%关税。而美国此次发起贸易战可能对我国汽车行业提出诸如车企准入、降低关税、股比放开以及限制合资车厂技术外溢等要求,并进一步限制对美国智能驾驶等高新技术企业的并购行为。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无异于为美国“添堵”,中美产生摩擦本无法避免。
  贸易战利好整车行业,影响部分零部件出口企业。1)整车环节:2017年中国进口美国131亿美元,加税25%将会重创美国进口车,特斯拉也涵盖其中,有能力向高端车升级的整车企业会受益,更加激发自主品牌抢占高端品牌市场,例如吉利Lynk&Co和长城的Wey;短期对美国整车企业负面影响,对中国豪车厂商偏利好。中国自美国进口汽车金额近几年超过100亿美元,年进口汽车数量超过20万辆,占中国整车总体进口量约20%,体量较大。进口关税由25%上升到50%,售价提升可能在20%左右,显著提升进口汽车售价将对进口车需求形成抑制,对美国本土整车企业而言形成负面影响,对中国豪车厂商偏利好,如华晨宝马等。2)零部件环节:目前我国有170亿美元(25%)的汽车零部件(车轮和轮毂等行驶系统为主)出口到美国;从美国进口的零部件主要为传动系统、车身附件等,28亿美元(占比仅7%)。国内零部件企业以国内市场为主,部分以美国市场为主的行驶系统零部件供应商可能会受波及。
  我国或加快国产化进程,关注核心在技术。此次贸易战结果无论是是摩擦升级抑或谈判妥协,事件本身体现了美国对中国制造加速前行的担忧,中国未来制造强国之路势必诸多坎坷。对于汽车产业链,我国更有加速国产化进程的激励,或将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拉动内需以支持汽车产业,以培养一批在国际上具竞争力的优质零部件供应商。而在这场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国内企业之间的角逐中,随汽车零部件技术更迭及消费者要求升级,从事低端制造的企业将逐渐被淘汰,未来关键是技术之争。
  对汽车关税下调的担忧缓解,汽车板块情绪向好。中国政府有意降低汽车关税,前期市场担忧汽车板块受到外部冲击,总体行情表现较弱。但美国挑起的贸易战愈演愈烈,中国对进口自美国汽车加征25%关税,有助短期汽车板块情绪恢复,建议关注龙头企业。  化工首席蒲强:化工行业涉及的重点品种包括塑料,有机硅,橡胶,液化丙烷,PA66以及丙烯腈等
  塑料终端产品主要涉及BOPET,PE缠绕膜,胶带母卷,三类产品国内供给充足,美国进口量极少,预计影响有限;上游原材料涉及到LDPE,PVC,POE。POE美国进口相对较少,PVC虽然从美国进口量大,但是占我国消费量比例较小(1.7%),此外我国对美国进口PVC长期有反倾销政策,且主要以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为主,预计受加税影响较小。
  聚碳酸酯(PC)方面,17年我国进口初级形态的聚碳酸酯约138.5万吨,其中美国占比约7%,我国主要进口地是韩国,台湾,泰国,美国占比较低。
  卤化丁基橡胶方面,我国进口依存度高达73%,美国是中国卤化丁基橡胶的第一大进口国,在中国丁基橡胶贸易中地位重大,预计受到的影响将比较大。
  液化丙烷方面,我国丙烷的主要进口地还是中东地区,但是美国地区的进口量处于上升态势。17年从美国进口液化丙烷337万吨,占我国进口丙烷比例的25%左右,预计加征关税后会影响国内PDH厂商的生产成本。
  整体而言,化工产品多有全球范围贸易商,具体受影响程度要看政策的落实情况,目前来看一方面会增加摩擦成本,利好国内生产商,短期情绪性影响会导致部分产品价格上涨。
  食品饮料首席于杰:中国对美国进口大豆加税实施贸易反制,短期或将加大国内大豆/豆粕价格波动
  我们此前曾写过海天和中炬净利率的趋势分析,其中比较详细地拆分了两者的成本结构。总体而言,大豆成本约占海天总成本的20%,中炬预计略高。
  今天中国对美国进口大豆加税实施贸易反制,短期或将加大国内大豆/豆粕价格波动。如果中美谈判顺利,美豆上市尚有时间空间,南美大豆尤其是巴西豆在此前可弥补需求缺口,下游企业盈利波动未必有情绪波动大。因此尚需持发展的眼光审视此次大豆提税问题。
  退一步讲,如果谈判不顺利,南美豆主导格局奠定,大豆价格上行成为必然,则此类系统性成本上行必将带来新一轮提价。12/13年提价潮即来自于大豆涨价,海天先行提价,厨邦滞后半年。预计此假设下,海天厨邦或将于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这一时间窗口再次提价对冲成本上扬。但预计两强提价间隔窗口期显著缩短至一个季度(参考16/17年提价间隔)。
  对奶价的影响:豆粕成本占养殖成本的5%上下,并非主料。豆粕成本若上升会对养殖成本有一定影响,但比较小。此外,尽管养殖成本端或受小幅度影响,但短期传导至下游的可能性也不大,大概率在上游体系内消化,因此我们认为短期不必担忧奶价会有即刻性的上涨。
  交运首席苏宝亮:中美贸易战对我国航空业短期影响不大,长期影响偏利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4月4日发布了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包括空载重量超过15000公斤,但不超过45000公斤的飞 机及其他航空器。
  对于我国目前航空公司所运营波音飞机来说,仅有B737系列(除B738MAX)属于此次对美加税清单中。2017年全行业增加119架,航空公司资本开支角度,融资租赁和自购约占三分之二,即80架。以每架集采金额4亿人民币计算,2017年全行业相应进口金额476亿元,航空公司角度318亿元。
  我们认为从此次飞机引进关税区间来看,是为了支持我国支线飞机制造业发展,我国航空公司与波音已签订单部分,所加关税或将由波音与我国航空公司共同承担。目前波音飞机实施5%的最惠国税率,若加征25%的关税,每架飞机增加约1亿元成本,2017年新引进119架相应飞机,若与波音公司各承担50%,我国民航业将增加资本开支59.5亿元,按照年折旧率约5.5%,我国民航业每年将增加成本3.3亿元。
  另外,中美贸易战中方表现强硬,将推动人民币贬值,我国航司或将受到汇兑损失压力。但中美贸易战将同时拉低全球经济需求,国际油价势必下挫,汇率和油价的扰动影响或将部分抵消,具体进一步测算需观察中美贸易战之后进程。  中长期来看,如果贸易战持续,航空公司采购飞机或将更多转向空客,但由于空客公司订单已较为饱满,我国航空业或将在未来若干年运力投放更为趋缓,供给收紧较为确定,利好民航业供需改善,推动票价和航司盈利上涨。整体来看,偏利好我国民航业中长期发展。计算机首席钱路丰:中美贸易战,对板块公司直接影响有限,利好网络安全、自主可控等板块
  从中美贸易战双方的产品清单来看,对计算机板块直接影响很小:计算机行业公司主要以软件、服务器等硬件、信息服务为主,从USTR1300种名录,基本没有计算机行业公司产品,因此,对板块的直接影响很小。同时,绝大多数计算机行业公司,在海外的营收占比不超过30%,且海外营收主要以美国市场为主的仅有万兴科技、潜能信息等少数几家公司。
  中美贸易战,利好网络安全、自主可控等焦点板块:贸易战的不断升级,有利于推升更为事关国家安全和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利好网络安全、自主可控等热点板块。从2013年美国棱镜门事件以来,国家层面一直从政策、资本、国产化等维度,全面支撑信息安全、自主可控关键设备、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培育,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涉及到网络空间安全的核心产品和技术,核心考虑点即是自主可控。
  整体上,我们认为,中美贸易战对板块公司直接影响很小,利好网络安全、自主可控,建议重点关注网络安全(启明星辰(002439,股吧)、绿盟科技(300369,股吧)、美亚柏科(300188,股吧)、卫士通(002268,股吧)等)、自主可控(紫光股份(000938,股吧)、中国软件、中科曙光(603019,股吧)、浪潮信息(000977,股吧)等)。
  通信首席罗露:贸易战对行业影响有限,长期将利好光纤光缆产业和5G、光芯片等领域技术突破
  贸易战对行业影响有限,长期将利好光纤光缆产业和5G、光芯片等领域突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对华 301 调查征税建议中,通信行业主要涉及光纤光缆,未包括此前市场较为担心的光模块和手机终端等设备。
  光纤光缆行业影响有限,长期或有积极影响:目前北美光纤光缆市场被康宁、OFS等龙头企业垄断,国内光纤光缆企业对美出口量较少,2017年中国出口到美国总金额仅1.5亿美元。主要上市公司中,亨通光电(600487,股吧)和中天科技(600522,股吧)海外收入占比均在10%左右,且主要集中在美国以外,美国加征关税对相关企业影响非常有限。目前中国对美国光纤光缆及光纤预制棒均采取反倾销措施,原有反倾销政策将在2018年到期,若美方此次加税实施,我国大概率将延续反倾销税政策,整体利好国内光纤光缆行业。
  光模块和设备商未受波及,长期看利好5G技术研发和上游自主芯片突破:我国光模块行业海外收入占比较高,以龙头中际旭创为例,73%的产品销往海外,大部分为美国数据中心;设备商中,中兴通讯(000063,股吧)对美有手机终端出口,年出货量在1500万台左右,但收入和盈利占比很小。此前市场对相关厂商可能受到贸易战影响有一定忧虑,本次公布的征税清单中并未涉及,市场情绪有望缓解。美国贸易战直指中国高端制造业,从长期来看,将促使中国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薄弱环节突破,在通信行业中5G技术和高速光电芯片、通讯芯片等领域,加速占领技术高地和实现国产化替代,建议关注中兴通讯和光迅科技(002281,股吧)等行业龙头。
  机械首席司景
本站非以盈利为目的,所有信息都是免费的。站内所有广告、网站导航 、及涉及到的所有链接,均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民自行判断真假,谨防网上股票预测诈骗。
郑重声明:
顶牛股网 dingniugu.com 所展示数据均来自其他网友无偿提供或采集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交易风险自负!本站不为所提供数据的错误、残缺、延迟或因依靠此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为负责。2018年4月中国食品饮料行业周报:中美贸易战对食品饮料行业有何影响?(4.2-4.6)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中商情报网讯:上周适逢清明假期,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精神,沪、深交易所公布2018年清明节休市安排为4月5日(星期四)至4月7日((002291,))休市,4月8日(星期日)为周末休市,4月9日(星期一)起照常开市。  一、板块走势  4月第一周食品饮料指数上涨3.02%,跑赢4.14pct。4月第一周(4月2日-4月6日)下跌1.12%,上涨3.02%,走势在板块排名第一。食品饮料子行业,其他酒类增幅最大,上升10.16%。其他子行业:调味发酵品(4.73%)、乳品(3.85%)、白酒(3.23%)、软饮料(2.42%)、(2.01%)、食品综合(0.96%)、黄酒(-0.053%)、肉制品(-0.22%)、其他酒类(-0.41%)、葡萄酒(-0.44%)。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当前位置&&&&&& &
中美贸易战对有色金属行业影响分析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
  因为美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中期选举临近而特朗普支持率创新低、对中国崛起的担忧等一系列因素,近日,美国计划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大有挑起贸易战之势。
  贸易战可能影响的中国行业
  3月23日,特朗普针对中国贸易签署备忘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涉及征税的中国商品规模达600亿美元。
  从签署备忘录来看,受影响最大的是对中国计划加征25%附加关税的行业,尤其是航空航天、信息及通信技术、机械领域;此外,中国出口美国占比较大的行业也可能受到影响,例如家电、电子占出口总量48%、杂项制品占比12%、纺织品占比10%、金属制品占比7%等。
  作为反击,中国商务部发表积极应对言论,并于23日发布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
  2017年,中国对美国出口额最大的前五大类产品依次为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杂项制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贱金属及其制品,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这五大品类占我国对美出口总额的比重约77.5%,前十类占比达到93%。
  2017年,美国对中国出口额最大的前五大类产品依次为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植物产品,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光学、医疗等仪器、钟表、乐器,这前五大品类占美国对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约70%。
  在特朗普目前的政策下,我国包括机电、通讯、信息技术产品在内的高新技术产品将面临严重的冲击,像中国制造2020战略中的航空航天设备、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农机装备、高铁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面临的冲击将非常显著。
  贸易战可能带来的影响
  笔者认为,贸易战全面开展的可能性偏小。美国历史上也采取过关税保护或者钢铁行业保护的案例,但通常结果并不理想。特朗普本次的关税政策,原因之一在于为了中期选举的选票,如果本次贸易战影响了美国内的就业等经济状况,更加不利于特朗普接下来的选举。中国方面,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非比寻常,中国方面也不希望开展贸易战,大范围的贸易战只会带来双输的结局,因而从双方的利益来说,贸易战大范围展开的可能性不大。
  短期来看,中国制造业可能受到冲击。从中国对美国出口的结构来看,机电、音像设备出口额占比最大,其次为纺织、贱金属(包括钢铁、铝等)、运输设备、塑料及橡胶制品,因此,我们预计,短期内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将受阻,这可能影响中国制造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中国的崛起让美国感受到了压力,而本次的贸易战也类似当年美国对日本的制裁,因此我们要警惕美国本次贸易保护背后的长远考虑。当前美元的主导地位被削弱,中国是其强有力的对手,特朗普政府可能为了美元的全球地位而迫使人民币升值。
  美国铜资源极其丰富,是中国铜原料重要的进口来源国之一。2017年,我国从美国进口铜精矿43.3万吨,占进口比重的2.5%;从美国进口废铜53.5万实物吨,占进口比重的15%;从美国进口精铜0.21万吨,占进口比重的0.06%。
  在铜精矿、精铜和废铜三种原料中,来源于美国的铜精矿和精铜占比较小,对中国原料供应影响有限。境外废铜供应主要来自于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美国废铜是中国废铜进口的主要来源,对中国废铜供应尤为重要。
  中国已经对来自美国的废铝终止减税,一旦对美国废铜增税,将直接导致美国废铜进口成本上升,从而导致来自美国的废铜进口量减少,削减国内废铜供应。
  中国对美国的主要出口产品有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部件(包括家电、电子)、纺织服装、家具灯具、玩具鞋帽等,其中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部件是中美贸易差额最大的来源,2017年,在该板块中国对美贸易顺差高达1644亿美元。
  2017年,我国对美国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1985亿美元,出口占比20.2%;铜及铜制品出口4.4亿美元,出口占比6.8%;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出口197亿美元,出口占比18.8%。
  家电领域空调所使用的铜最多,美国空调行业自给自足程度较高,2016年美国家用空调销量1494.3万台,约3/4为当地空调企业生产,从中国进口的空调数量不超过360万台。而2016年我国空调合计出口4273万台,其中,对美出口占比较小,比重不超过8.4%。
  中美贸易失衡是特朗普挑起贸易战的直接原因,如果美国试图降低对华贸易赤字,则贸易差额最大来源的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部件可能会成为重点对象。由于家电和电子零部件领域中国制造的地位在全球无可替代,即使美国希望从其他国家增加进口量,但由于短期产能转移有限,因而还是会从中国进口相关零部件,因此即使美国对中国征税,最终美国消费者也会不得不承担关税导致的成本上升。
  中美贸易战对铜的短期供需影响有限,主要是导致市场对未来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进而间接影响价格走势。一方面表现为近远月价差缩小,国内远月合约跌幅较近月合约更大;另一方面表现为各合约价格重心下移,由于市场担忧铜消费增速因贸易战放缓,再加上欧洲PMI数据已经开始走弱,铜价跌破5万元/吨关口。
  供应端有一点值得担忧,美国是中国废铜进口的主要来源,中国已经对来自美国的废铝终止减税,一旦后续对美国废铜增税,将直接导致美国废铜进口成本上升。来自美国的废铜进口量减少,将进一步削减国内废铜供应。
  6月份,将是智利矿山劳动合同到期的重点月份,届时LosPelambres、Spence和Escondida三大矿山的劳动合同将会到期,目前LosPelambres和Escondida的所属公司已经开始提前与工会谈判。市场对中美贸易战爆发拖累未来全球经济增速的担忧,令铜价近期下跌,将有助于合同谈判时拉低工人薪资预期,从而促使合同谈判更易进行。
  总体来看,中美贸易战全面爆发的可能性不大,削减对华贸易赤字和延缓中国崛起是美国贸易战的两大诉求,通过各种&小动作&有助于提升中美谈判中美国的地位,利于美国获取更多的利益。如中美贸易战全面升级,将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严重冲击,届时各大商品价格均将遭受重创。预计贸易战全面开打的概率较小,还需要进一步关注相关事件进展。
  2017年,中国出口至美国的铝材出口金额占铝材总出口金额的17%。2017年,铝材出口占了国内表观消费12%,约420万吨。按此估算,出口至美国的铝材,仅占国内表观消费的不到2%,约71万吨。但同时由于低比值和变相出口及转口等因素,预计实际铝材出口影响程度有限。而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废铝61.8万吨,估算中国按25%税率征收进口关税,2018年,废铝含铝进口量将减少28万吨,在国内铝总供应占比约0.6%。据此估算两者抵消后,约影响国内铝供需平衡不到1%。
  中美贸易战打响,主要影响在由贸易引发对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的担忧。2017年,中国出口美国的电器及电子设备与运输工具占中国该类产品比重为7%和19%,而在2017年该类产品项下,汽车及空调为占比较高品种,其出口美国数量占国内产量仅分别为1.89%和0.55%。目前对国内终端产品需求影响仍相对有限,但仍需关注后续中美双边政策的持续影响。
  从供需角度来看,2017年,美国国内铝供需缺口468万吨,其铝产品主要进口来源为加拿大,目前已申请关税豁免。而目前美国国内部分铝冶炼产能已准备重启生产,以减少铝材进口关税带来的冲击,但短期内尚不足以弥补,这将使得美国国内升水抬高。而即使美国加大铝冶炼产能恢复,美国重启铝产能所面临原材料及电力问题仍待解决,并且在境外非美国地区仍处于供应短缺状态,境外铝价仍处于高位震荡格局。境外氧化铝方面,海德鲁公司在巴西受洪水冲击的600万吨氧化铝产能暂难完全重启,境外氧化铝供应依旧偏紧,对国外铝价仍将有所支撑。
  2017年,中国镀锌板中的19%用于出口,而且东南亚国家居多。反倾销税从来都是贸易大国进行关税战、贸易战的重要工具。2016年,美国商务部已对中国厂商征收209.97%的反倾销税和39.05%~241.07%的反补贴税。由于贸易壁垒的存在,成本上升,镀锌企业已逐步出口转内销,2017年,中国镀锌出口下降4.7%,而同期美国镀锌进口却有10%的增长,反倾销已对中国镀锌出口格局产生影响。从终端消费上,家电汽车镀锌需求较多。
  从锌的终端消费来看,运输领域占比20%,家电消费类占比6%,这两个领域并不是美国对中国贸易战的重点。对于运输领域,2017年,我国汽车产量2994万辆,其中出口不足130万辆,出口占比4%,对美出口更多集中在汽车零部件而非整车。而车辆、船舶及运输设备领域是中国从美国进口占比排名前三的领域,后期中国反而会从这些细分领域反击以遏制美国贸易战。对于家电领域,2016年,我国白色家电中的空调、冰箱、洗衣机对美出口规模分别为20亿、15亿、7亿美元,占比较小,如果征收高额关税带来家电出口成本上升,家电企业出口部分转内销或转向其他如东南亚地区,最终影响有限。
  贸易战对锌市影响分直接需求和终端间接需求两部分,我们认为不足为虑。镀锌出口下降更多源自前期多个国家反倾销,终端领域如运输、家电等并不是美国贸易战的重点,短期市场更多受锌市场基本面的影响,锌市场焦点在于二季度消费与低库存预期差。伦锌基差结构的变化令市场担忧后期更多隐形库存显性化。国内消费启动虽初现端倪,但仍需关注去库力度。由于二季度预期缺口有缩窄迹象,锌价仍旧承压。
  美国镍资源贫乏,中国从其进口的镍资源占比微乎其微,根据2017年数据,中国从美国进口精炼镍178吨,占比0.07%,镍矿为零。
  出口方面,中国向美国出口精炼镍497吨,占比2.5%,镍铁为零。
  中美在镍资源相关进出口体量上整体偏小,可以通过其他途径的替代进而消弭贸易战的影响。
  根据2016年及2017年不锈钢出口数据,出口量分别为394万吨和395万吨(占中国总产量的15%左右),其中出口至美国的占比仅1.5%左右,并且可以通过不锈钢坯(青山印尼)在中国台湾地区加工复出口得以解决。
  此外,美国不锈钢产量275.4万吨,从中国进口部分占自产2%,可以通过提高自身产量来填补中国进口量的缺失
  贸易战对镍价的影响有限,短期主要以影响市场对未来全球经济增速悲观预期,进而影响整个金融市场价格,镍价难以独善其身。
  但是,美国对中国征税领域存在30天的公示期,随着中美贸易战的逐步推进,双方大概率达成协议,市场悲观情绪消退,全球经济重回复苏,对基本金属价格形成支撑。(金瑞期货)
  转自:中国有色金属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
2018年,希望工信部等有关部委继续加大电解铝供给侧改革工作力度,对铝工业发展综合施策,努力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继美国对全球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税后,近日欧盟、日本等国也相继对有关产品采取贸易救济措施或者开展调查,全球贸易纠纷正持续发酵。
2017年1月份中经有色金属产业月度景气指数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17年1月份中经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为36.5,较上月回升1.7点,在“正常”区域继续稳定回升。
由于2015年四季度至2016年一季度金属价格处于阶段性底部,位于成本分位线上端的产能相继关停、减产,使得行业逐渐步入自然式去产能,叠加政策性去产能,给端产能过剩的情况逐步出清
习近平同金正恩举行会谈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8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中美贸易战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