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在康师傅营销案例分析做销售或营销的朋友认识一下吧

摘要:发展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的问题越发严重:睡觉之前刷个朋友圈,上下班路上用爱奇艺看着《欢乐颂》,无聊时翻翻新闻。你很难知道下一刻消费者会点开哪个APP,对品牌而言,吸引和触达消费者变得越来越难。
早在2004年,美国广告协会首席执行官鲍勃·利奥狄斯就曾说过,“大众媒体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媒体碎片化的到来。发展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的问题越发严重:睡觉之前刷个朋友圈,上下班路上用爱奇艺看着《欢乐颂》,无聊时翻翻新闻。你很难知道下一刻消费者会点开哪个APP,对品牌而言,吸引和触达消费者变得越来越难。
数据来源:奥菲传媒
在2016年食品饮料创新论坛上,当被问及品牌营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时,百事高级副总裁兼康师傅首席市场官李自强的回复是:“碎片化的媒体。”对于如何应对这一挑战,他也给出了解决办法——品牌IP营销。在他看来,媒体越碎片,品牌越需要聚焦,在统一的品牌IP营销下,去输出品牌的理念和价值观。
为深入了解品牌IP营销,Morketing采访了李自强,与此同时,他还分享了移动营销的观点。
百事高级副总裁兼康师傅首席市场官李自强
品牌营销面临的几大挑战&
李自强从传统广告时代走过来,面对今天全新的营销环境,不免会觉得有点心伤。因为这个时代,品牌方花钱请明星、做内容、推广告,而消费者却在花钱跳过广告。“就算消费者看到广告了,但很多广告时长只有15秒,如此短的时间,产品展现了、功能说完后,就没有创意的空间了。”
至于品牌在制作内容上遇到的问题,李自强认为是现在的营销节奏太快了,“现在做内容的,有点落伍了”。
以往电视广告作为主导的时代,一个品牌只需要与一家4A公司对接,基本上就能搞定市场营销的大部分工作,而且沟通起来简单方便。现在,从传统的代理商,到电视广告公司,到新媒体广告公司,到渠道,不管是大品牌还是小品牌,都需要应付三四个不同的合作伙伴。如此一来,对于一个Brief,不同的广告公司有不同的理解,而且他们之间沟通也成问题;再加上一个好的Brief,从找明星、导演制作,到最后找渠道发布,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和如今又快又准的互联网大环境形成冲突。
李自强认为:碎片化的媒体环境,是品牌营销最大的挑战,尤其是主打年轻人营销时,这种问题更突显。很多互联网媒体,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精彩的娱乐,比如每天都有很多年轻人在天猫上购物,在腾讯上看视频,到微信上与朋友聊天;还有一些新冒出的更符合年轻人文化的媒体,比如AcFun、Bilibili、胖次。这些媒体很强势地把消费者的注意力分散掉了。对品牌来说,的确有很多不同的选择,有很多种可能,但却导致不知道应该选哪个渠道推广告。
首次提出的品牌IP营销是什么&
面对新的营销环境,李自强表示,品牌应该用新的方法来思考整个问题。由此,他们首次提出品牌IP营销的概念。从营销1.0时代突出产品功能,到营销2.0时代突出品牌理念,到营销3.0时代的内容为王,品牌IP营销将引领营销走进4.0的新时代。
从2014年开始,以BAT为首的资本和各大制作方都在疯狂追逐IP,一时间,不管是影视、游戏还是动漫,不提IP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做文化娱乐的。所谓的IP,粗译为“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实指具有长期生命力和商业价值的跨媒介内容运营。那么,品牌IP营销又具体涵盖什么内容。
概括地说,品牌IP营销包含四个关键词:简化、定制、高效和持续。具体来讲,首先品牌要有一个专属化的定制平台,然后从品牌创意、内容制作、明星使用、媒体投放等方面一站式地去创造IP。而且,这个IP必须具有持续性,不是1年就结束了,可能会持续3年、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一个品牌IP,除了可以创作内容(Content),它还可以是一个社区(Community),把品牌粉丝聚集在一起。它应该有商务(Commerce)能力,除了处理现有产品以外,还可以拓展很多衍生产品;它还有很强的话题(Conversation)性,能引发互动;最后是连接(Connection),可以是O2O连接,可以是B2C连接,也可以是B2B连接。这其实是一个5C模型”,李自强总结为“五行合一”。
作为百事和康师傅两大品牌市场推广的“军师”,李自强亲手打造过很多成功的案例,类似百事可乐推出的《把乐带回家》,康师傅的《加你加年味》,其实都可以理解为一个品牌IP营销。
以《加你加年味》为例,康师傅希望通过对传统年文化的现代再演绎,唤起当下中国年轻人对年味的记忆和对传统年俗的关注。围绕这个主题,康师傅每年都会推出内容不同的系列贺岁片,号召广大年轻人“用你的方式,把年味加回来”,参与到整个营销活动中。
品牌IP有何优势
与传统的营销模式相比,品牌IP营销产生的营销效果会有所不同。从到达率来看,尤其是在IP刚开始打造的时候,品牌IP营销可能没有传统TVC和电视节目赞助那么大。但如果从品牌和目标受众的契合度以及ROI的角度看,品牌IP营销产生的效果是最佳的。
现在有些品牌热衷于冠名综艺节目,李自强觉得是一件很可悲的现象。为什么这么说?“现在很多冠名是非常昂贵的,花了钱也没关系,但问题在于品牌的控制权并不在自己手上,很多节目的内容,和品牌的调性、理念并不一致。比如洗衣粉和唱歌有什么关系?反观以前传统电视广告,品牌还能控制创意、控制内容。那么,节目冠名到底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倒退呢?这值得我们去思考。”
“不管是投电视广告,还是节目赞助,钱烧掉了,打的却还是别人的IP”李自强解释道。只有打造自己的IP,才能更好地控制品牌传播的内容和调性。
打造品牌IP的三种方式
品牌要打造一个专属IP,李自强认为首先应该从娱乐这个角度出发,因为年轻人,包括90后、95后,他们非常关注娱乐话题,从统计数据看,微博中的热门话题90%的内容都与娱乐相关。他们还有很强的追星习惯,当然,如今的“星”除了传统意义的大明星,还可以是时下火热的网红。
具体到打造的方式,从百事和康师傅这几年的实践来看,总结起来大概有三种:
1、品牌基于自身理念创造出一个全新的IP,比如百事可乐的《把乐带回家》,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品牌完全可以根据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定制化操作,但由于这类IP纯属新生事物,要大范围地普及需要时间的沉淀,到今年,《把乐带回家》已经连续推出了5年。
2、选择与知名度高的活动或者媒体平台合作打造。比如康师傅冰红茶与腾讯体育、NBA合作打造了一个年轻社区——“我师主场”。年轻网友不只是看比赛,更要有丰富的体验,需要存在感、成就感,因此他们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泛体育泛娱乐社区,在这里,NBA迷可以边看边玩;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定制属于自己的专属内容,互相之间更可以交流;在这里有明星、有球星,还有线上、线下的活动;这是一个以“师父”为核心概念打造年轻人自己的主场,还在腾讯平台首次实现了QB之外的货币系统——K币。
3、选择与现有的优质影视IP合作。比如康师傅为推广香辣牛肉面,与《爱情公寓》合作打造了IP《辣味英雄传》。该剧由《爱情公寓》编剧汪远和导演韦正打造,《爱情公寓》三位演员陈赫、娄艺潇、孙艺洲继续担任主演,用诙谐幽默的表达方式塑造了康师傅泡面的独特与美味。《辣味英雄传》第一季的点击量累积达到2.5亿次,接入了互动视频技术video++,让观众享受视频中边看边买的体验。
玩转移动的几点思考&
对于移动,李自强表示“真的很重要”,尤其是手机,“手机改变了世界,年轻一代,特别是一线的年轻消费群体,他们更专注于手机,大部分的娱乐和消费都是在手机上完成,品牌要跟他们沟通,就必须透过手机这个渠道。”
当然,品牌想要玩转移动,单靠自己的力量是很有限的,他认为要“借力打力”,也就是跨界合作。手机是和电视、电脑完全不同的工具,品牌要顺势而为,“不要只是自己做自己的内容,顺势而为就是要寻找消费者喜欢的移动媒体、或者是其他品牌来合作。”比如,《加你加年味》选择跟大众点评、搜狐等合作,《辣味英雄传》跟爱奇艺、《爱情公寓》等合作,《我师主场》则是与腾讯体育和NBA合作。
如果要给移动营销总结一个关键词的话,李自强认为是“聚焦”。因为移动真的很碎片化,但品牌不能去适应媒体的碎片化,而是要有自己核心的主导,必须做一些有凝聚力的东西。“如果在每个平台传播的内容都不一样,看起来就会很散,本身媒体就已经很散,再把分散的内容进行传播,无疑更分散。但如果品牌有了自己的IP,在腾讯、爱奇艺、优酷、天猫等任何渠道,都是以这个为核心去传播,持续推广几年,就算消费者没看过具体的内容,但一听IP就知道是你的品牌了。”
“无极七武器”营销理论仍适用于移动
李自强对营销有自己的理解,对武侠情有独钟的他,提出过一套“无极七武器”的营销理论:“情感能量 无往不胜”、“娱乐价值 无奇不有”、“理念传播无孔不入”、“品牌显现 无处不在”、“全面执行 无懈可击”、“市场投入 无中生有”、“团队合作 无坚不摧”。
他表示,这就是一套心法,不管是传统媒广告,还是如今的互联网营销、移动营销,甚至是未来的VR、AR营销,都适用。“心法是可以传承下去的,只不过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沟通的方法要与时俱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家号作者平台APP
扫码下载安卓客户端
便捷管理文章信息
随时查看文章收益苹果/安卓/wp
积分 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自定义头衔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新产品开发的前提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每一个市场甚至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口味、价格、诉求等需求的不同,如果忽略这一点,就可能会犯下致命的错误。
在中国内地,“康师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几乎就是“方便面”的代名词。康师傅以60亿包的年销售量被称为“中国面王”,同时也是世界上销售量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厂商,一年中单用于包装康师傅方便面的塑料薄膜就可以绕地球12圈。1996年康师傅在香港上市,2002年在香港股市增值最佳的股票中,位列前三位。2004年上半年营业额为6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20010。而拥有康师傅品牌的台湾顶新集团2004年年销售额已高达200亿元人民币。
康师傅的成绩来源于它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它在发现商机后能迅速行动占领市场,通过差异化的产品与同行竞争。在未开拓的市场上,康师傅是行业的领跑者;在已开拓的市场上,康师傅是行业的后起之秀。产品差异化是成熟的打破成熟桎梏,重新进入成长期的成长机遇;是中小企业找准自己的方向,规避激烈的市场洗理的最好选择。通过产品差异化挖掘到更多的潜在市场,使企业抢得市场先机,不但延长了企业的成长发展期,也让企业拥有了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后劲。
康师傅的创始人是中国台湾魏氏四兄弟:魏应州、魏应交、魏应充和魏应行。1 95 8年,四兄弟的父亲魏德和在台湾彰化乡村办起了一个小油坊,起名“鼎新”,虽各兄弟竭力经营但持久未见成效。由于岛内发展空间狭小,魏氏兄弟决定赴大陆投资。1 988年,受家人重托的魏应行从香港转道来到大陆寻找机会。
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一句“用顶好清香油,顶有面子”的广告词打入市场,但遗憾的是以当时大陆老百姓的消费水平,大多数家庭都是用的散装油,锅里有油就不错了,根本还没达到“要面子”的程度,于是产品陷入滞销。到1991年时,魏应行带来的1.5亿元新台币几乎全部赔光了。就在他准备打道回府时,他嗅到了新的商机。
当时他经常在外出差,并食用一种从台湾带来的方便面。他渐渐发现,一同搭车的人们对他的方便面常常十分好奇,经常有人围观甚至询问何处可以买到。魏应行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个市场的巨大需求,从此开始了翻身立业的创业。
当时大陆的方便面市场呈现两极化:一极是国内厂家生产的廉价面,几毛钱一袋,但质量很差;另一极是进口面,质量很好,但价格贵,五六元钱一碗,普通大陆人根本消费不起。看到这种市场情况,魏应行想:如果有一种方便面物美价廉,一定很有市场。于是决定生产这种方便面,并给准备投产的方便面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康师傅”。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为了适应北方人的思维方式。在北方人眼里,“9币傅”这个词显得较为专业,而姓氏则取用“健康”的“康”字,以塑造“讲究健康美味的健康食品专家”形象。
名称起好了,产品档次也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确定口味了。怎样开发符合大陆人口味的方便面呢?康师傅经过上万次的口味测试和调查发现:大陆人口味偏重,而且比较偏爱牛肉,于是决定把“红烧牛肉面”作为主打产品。考虑到大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最后把售价定在1.98元。与此同时,康师傅的广告宣传也全面铺开。不得不佩服的是,康师傅从一开始就具有极强的广告意识。这一次,康师傅一改前两次用真人做广告的做法,根据名字塑造了一个比较容易记忆的动画人物。当时台湾对大陆消费者还很有吸引力,为了迎合他们的心理,给品牌定位为:“康师傅,来自台湾!”配合红烧牛肉面口味浓、分量足的特点,上市广告词设计为“香喷喷,好吃看得见”。
1992年,当国内企业还没有很强烈的广告意识时,康师傅的年广告支出就达到了3 000万元人民币。当时大陆的电视广告费用相当便宜,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插播广告只需500元人民币。为了将一句“好味道是吃出来的”的广告词铺满大江南北,康师傅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每年的广告投入从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康师傅认为,“广告就像朋友,你不打招呼,人家就把你淡忘了”。包装漂亮、广告凶猛的康师傅一经推出便立即打响,并掀起一阵抢购狂潮。康师傅公司门口甚至一度出现批发商排长队、一麻袋一麻袋订货的罕见场面。在市场的推动下,康师傅的生产规模迅速膨胀。在几经失败之后,魏应行终于第一次尝到了投资大陆的甜头。
为了应付产品供不应求的热销局面,康师傅不得不投入巨资至流通领域,同时用提前收来的订金购买国外的先进设备,招募人员。从第一碗面上市后的半年内,康师傅生产线上的工人即从300多人猛增到三四千人,生产线则扩大到了天津之外的多个城市。此后,康师傅又连续投资在各地设厂,搭建生产线,以超常规的速度急驰。康师傅的生产布局规划是,直径500公里内要有一个方便面生产基地,以把运费控制在销售价格的5%以内,由此实现新鲜度、销售价与成本的最佳组合。
这种超常规的发展其实也隐藏着一定的风险,一度使康师傅的资金链非常紧张。但为了尽快地完成布点,先入为主地占据当地市场,康师傅还是采取了这种快速扩张的战略,这一点也与其竞争对手“统一集团”稳健发展的战略有所不同。但是今天,康师傅这种较为激进的战略被证明是非常成功的,这也是它能够快速超越“统一”而后来居上的原因。
顶新集团副总裁李家群多年后在谈到康师傅的成功时曾说:“最重要的是我们抓住了先机,抢到了‘第一品牌’的形象。“若是换在今天,任何一个品牌也不可能做到这样。”时机和速度成就了康师傅,从此,康师傅盘踞大陆方便面市场的龙头地位达十余年之久。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做方便面,康师傅不是第一个,远在“统一”之后,当“统一”已经是台湾第一品牌时,康师傅还没找到北。康师傅的其他产品,如茶饮料、果汁饮料、糕饼等也是如此,虽然在竞争对手之后切入市场,但很快都进入了市场前列。在产品导入上,康师傅奉行“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的原则,康师傅认为,任何产品都有进入市场的最佳时机,并非越早越好。先进入的企业自然有先人为主的优势,但选择适当的时机切入,可以省去培育市场、培养消费观念的费用。
康师傅在切入后之所以能将对手快速甩开,关键在于能够在竞争产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以差异化完善产品,跟随时代的进步,不断开发出能够满足消费需求的新产品。同样的产品,后来的康师傅总能本着“以有限的资源创造超值销量”的标准,在考虑市场份额的同时,尽可能以较低的价格给消费者以最大的实惠,因此受到欢迎。
方便面虽然看上去是一个门槛比较低的行业,但实际上要做好也非常不易,新产品开发能力是很关键的因素。消费者喜新厌旧,天天都是一个口味谁受得了。因此,为了适应消费者的胃口,在最近几年中,康师傅新上市的品种都占了销售额的45%以上。
总体来看不错,但是我总觉得有点冗长,观点组织不够明确,缺乏自己独特的观点!
不错不错顶一下!、
孤单的寂寞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查看: 17466|回复: 19
百事可乐和康师傅的两种营销模式
在线时间3018 小时
阅读权限90
签到天数: 1039 天[LV.10]以坛为家III
主题帖子积分
食坛知名, 积分 769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05 积分
饮料业的如同战争一样精彩。战场上只以成败论英雄,市场上同样如此。娃哈哈的宗庆后从来就不相信什么品牌神话、美国饮料文化之类的吹捧。不赚钱的品牌,再有文化和品牌资产也都是白搭。康师傅和百事可乐联姻已经获批。外界有很多评论,总结起来:康师傅在这次并购中占了上风,而且开创了本土饮料品牌并购国际顶级饮料品牌的先例,很值得业内人士深究。但是,我们从百事可乐公开的年报中可以看到:百事大陆区的饮料业务,过去几年连续巨额亏损,最多的一年亏损了1.75亿美元——请注意,是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11亿人民币。百事可乐在大陆的饮料业务也才100亿人民币不到,而大陆同等营业额的饮料食品公司基本都是赚10个亿,这一进一出就是20来个亿了。百事全球总部肯定心疼死了,就连国外的分析机构都认为百事可乐大陆的运营存在结构性问题。康师傅进入饮料行业比百事可乐晚很多,但是康师傅在大陆饮料业务的营业额超过200亿,是百事可乐的两倍多。百事可乐和康师傅到底有何区别?为什么百事可乐在大陆亏损多年,以至于到不得不出售的地步?康师傅又如何从方便面成功延伸至饮料,成为业绩超过百事可乐、能与可口可乐抗衡的本土霸主呢?这和两者的模式有很大关系。 百事可乐的阵地战 所谓阵地战,就是在坚固阵地上进行防御作战,或者对坚固阵地防御之敌进攻作战。它是战争中最具决战性质的战争形式。百事可乐所常用的阵地战营销模式,说到底是一场立体化的三军协同作战。这种营销模式需要有强大的陆军和优秀的作战参谋部的配合,靠空军拼命丢炸弹 来赢得市场份额。特别是当企业能集中火力于一点(品牌定位),海、陆、空三军齐心协力进攻,就可以在敌方的阵地中撕开一个口子,从而攻破敌军防线。当年,百事可乐利用“新一代年轻人的可乐”的品牌定位,成功地从可口可乐、皮博可乐、皇冠可乐手中抢夺了大量市场份额,一跃成为全美国第二大饮料公司。阵地战优势:迅速切入市场阵地战的好处是可以在短时间内突破敌人阵地,快速让消费者、经销商、零售终端都知道你有新品上市了,可以增加渠道商和销售队伍的信心,让尽可能多的消费者去购买你的新产品。百事可乐如果要推广一个产品,会在中央电视台、30多家省级卫视、各地方电视台滚动播出广告,基本覆盖大部分地区的黄金收视时间。通过这种高强度的空中广告轰炸(强大的空军优势),百事可乐的新品会迅速让路人皆知。当年百事可乐推广果缤纷果汁饮料时,就采用了阵地战。百事可乐整合了研发、市场、品牌、、财务等诸多相关部门的精力和智力,彻彻底底地打了一场漂亮的“海陆空”三军结合的阵地战。代言人是当时如日中天的陈奕迅,户外广告、海报、电视广告基本让消费者无处可逃。超市的堆头、冰柜的陈列,让人看上去仿佛是第一品牌。在短期内,果缤纷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从0飞跃到5%,排在市场的前6名,在很多一二线城市的部分区域,果缤纷顶峰时期甚至可以进入前三名。这样的业绩,特别当你的竞争对手是可口可乐、康师傅、统一、农夫、娃哈哈这些优秀的对手时,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了。笔者研究过去10年饮料新品上市案例发现,百事可乐果缤纷的成绩,是百里挑一的优等生。过去十年中,失败的新品不胜枚举:统一的活力果园、健力宝的阳光果芭、农夫的汽茶、可口可乐的健康工坊草本饮料、康师傅的劲跑功能饮料、娃哈哈的宋都凉茶、潘高寿凉茶、白云山凉茶、统一祁门红茶、K可人参饮料、霸王凉茶……,这些饮料,上市前后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最后都无疾而终。阵地战运用得好,可以迅速撕开敌人防守的阵地。这样的投入,从长期角度看,代价反而小。阵地战的局限:费用易流失但打阵地战,费用投入也会非常大。百事可乐在线上广告的花费,从广告监测数据上分析,是排在国内饮料企业的前5名。但巨额广告费并不一定每次都能换来同样巨大的营业额和利润。因为空中广告需要地面销售作战部队的有力配合。如果销售部队战斗力不强,广告费很可能大部分打水漂。一个企业如果要打阵地战,就必须做到以下3点:首先,各种营销职能战术——市场调研、品牌定位、渠道行销、广告、产品管理、销售团队等,必须彼此协调整合。其次,公司其他部门必须在以市场营销为导向的观念下整合统一起来。并非是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整个公司的综合运作,需要市场部、财务部、HR部门、运营部、研发部等众多部门同心协力。第三,阵地战要想取得成功,一个关键的前提就是要有足够强大的陆军(销售人员和分销商),同时要配备优秀的作战参谋部(市场部)。在这一点上,康师傅逐渐超越了百事可乐。由于康师傅很多年前就提前转型,实行渠道精耕,训练了数以万计的全国性队伍,如此强大的陆军使康师傅敢于公开与其他饮料强敌争锋。
在线时间3018 小时
阅读权限90
签到天数: 1039 天[LV.10]以坛为家III
主题帖子积分
百事可乐的销售队伍虽然数量上不处下风,但是在人员管理上,就难以跟康师傅、可口可乐、王老吉比肩了。百事可乐在全国有24个分厂,每个分厂都有一个当地的合作伙伴。当年,百事可乐是为了追赶可口可乐,才用的这一策略,巧妙避开了中央政府的规定,剑走偏锋,利于快速建厂,快速拿到相关批文,享受地方保护。这个策略,短时间内是很有效,但是时间一长,百事可乐发现自己相当于培养了24个地方诸侯,同时也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既得利益集团,利益集团甚至会为了自身利益与总部暗地里抗衡,不执行总部的很多规定。分公司之间还会互相窜货和杀价。可口可乐在全国主要是跟中粮、太古、嘉里粮油三大伙伴合作,成功避免了诸侯割据、军阀混战的现象。康师傅是魏氏四兄弟的私人企业,四兄弟团结一心,各自管理一个事业群,内部管理严格,对费用审核相当仔细,无大的漏洞可钻。举个例子,前段时间重庆打黑,无意中查出了百事可乐重庆总经理兼西区副总裁丛明受贿一事。媒体报道他从广告公司和供应商那里拿了数额巨大的回扣,同时自己还开了一个饮料公司。这种事情,在康师傅和可口可乐身上基本不会发生。而且,最具讽刺的是,这几年,百事可乐很多人员是从可口可乐过来的,丛明本人最早也是可口可乐的干将,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打阵地战,动用和消耗的资源太多,如果企业内部管理不严,费用流失是个很致命的问题。这种企业如果遇到普通对手还可以狐假虎威,但遇到真正的一流高手,就必败无疑。当初国民党号称八百万军队,跟数量只有自己三分之一的小日本对打阵地战,一败涂地。很多时候,仗还没打,军队逃兵就一大把,军饷物资也被贪了不少,地方军阀也不听指挥,嫡系军队也分派系互不救援。这样的管理水平,焉能不败? 康师傅的运动战 国民党后来在解放战争中,仗着自己兵多、钱多、装备好,想跟毛**大打阵地战。但**就是不吃这一套,充分发挥运动战的灵活性、机动性,直到敌我力量发生改变,有了把握,才打了三大战役。运动战是一种行动出其不意和迅速快捷的作战,以速度和数量为主要依托,比阵地战更加主动和快速、更具流动性,相比游击战则更具决战性、杀伤性和规模性。笔者总结了饮料运动战的十六字原则是:避开强敌,跟随创新,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简单说来,运动战就是以优势兵力,选择并对准敌人的弱点,勇猛果敢,一鼓作气,就像猛虎扑羊群,一举突破敌人,歼灭敌人。康师傅的矿物质水就成功找到了农夫山泉的弱点。农夫山泉是天然水,这种水的优点有很多,但有一个很大的弱点:水源地的限制。水源地会导致生产和物流成本上升,必然导致零售价比其他包装水高。所以,康师傅的矿物质水就拼命打价格战、拼终端陈列。农夫山泉是没法与康师傅拼成本的,终端控制力也比不过康师傅,只好拱手让出了行业第一名的地位。 运动战:在快速模仿中创新康师傅开发新产品非常快,也善于模仿和跟随。去年统一的冰糖雪梨全国销量不错,没过两个月,康师傅就出了一款名称和包装都相仿的产品。谁最早推出茶饮料?恐怕没有人记得旭日升了。康师傅和统一的茶饮料谁更早推出?这个问题也很难立即回答上来。当初统一跟风旭日升,抢在康师傅之前推出茶饮料,经过一年的市场培育,第二年热卖,但是产能不足,断货。康师傅立马抓住这个机会,在自身产品还不成熟、质量不稳定的情况下,也模仿推出茶饮料,并大获成功。这一决定使今天的康师傅在中国茶饮料中稳居第一名,占据了近50%的市场份额。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当然,笔者赞成的是适当的合理模仿,而且要在模仿中有自己的创新。所以,运动战有个特点,就是要求企业要在“快速模仿中创新”。每一个产品,康师傅都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做茶饮料的时候,全国早已有销售额十几个亿、名列全国十强的旭日升。康师傅当年进入这个领域,只是包装上有一点小小的创新。前两年康师傅成功推出的铁观音、乌龙茶,其瓶型在日本已经有饮料企业用过了,不过在大陆算是有点创新。做包装水时,娃哈哈、农夫山泉雄霸全国,怡宝、蓝剑水、益力、景田等割据各自区域,可口可乐的天与地、水森活、雀巢水等外资虎视眈眈。而康师傅却在纯净水中加点矿物质作为产品创新诉求,不料矿物质水一炮打响。做果汁时,鲜橙多如日中天,酷儿来势汹汹,娃哈哈占领农村,结果康师傅的果汁后来居上,进入了前三名。这个产品在名字和包装上有点新意,起了一个很哈日的名称:“鲜の每日C”。两种营销模式的启发 本土饮料企业采用百事可乐这种阵地战模式是不太容易的。康师傅的运动战模式,更适合当今的中小本土食品饮料企业。国内饮料企业要有决心集结自己的兵力,要善于寻找敌人的弱点。如果敌人没有弱点,你还要善于制造敌人的错误和弱点,改变敌我优劣势对比,避开不利战斗,寻求有利战斗形势。本土饮料企业需要在模仿中创新,能够把模仿的产品进行改良。口味可以模仿,包装要创新;品类可以模仿,产品形态要创新;价格可以模仿,推广方式要创新。饮料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很容易走向同质化的行业。对于处于生存阶段的大多中小企业来说,灵活进退的运动战比管理严格的阵地战更适合。
在线时间3018 小时
阅读权限90
签到天数: 1039 天[LV.10]以坛为家III
主题帖子积分
阵地战不是谁都可以打毛**根据过往战争的特点,提出了“执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不到决战的时机,没有阵地战的攻防实力,就避免阵地战式的打法,而可以采用连续的运动战,逐步改变敌强我弱的状况,为最后的战略决战创造条件。百事可乐用了好几年来准备果缤纷、纯果乐的上市活动,一上市就打阵地战;可口可乐用近5年的时间准备原叶茶的阵地战;加多宝集团出昆仑山也是海、陆、空立体作战。试问国内有几个饮料企业有这样的实力?就算有这样的实力,风险也非常高。今麦郎当年推出茶饮料,一上来就开打阵地战,结果第一年损兵折将;霸王凉茶过去两年也是采用空中广告乱轰,地面人海战术的阵地战,但是最终因亏损太大而收缩战线。所以,阵地战不是大胜就是大败,企业还需慎用!如果你是一个打游击战、运动战的饮料中型企业,去请了一个大型饮料企业的职业经理人,而刚好他比较擅长阵地战模式,很不幸,最终双方的磨合会很痛苦,而且离婚率会居高不下。谁的错?都没有错,是模式不匹配。 如何打好运动战?运动战结合了阵地战和游击战两者的优点,非常实用。对于企业来说,实力再强大,也不能每个产品上市都打阵地战。有些饮料是小众的高端产品,就只能打游击战。比如,百事可乐最新的饮料“草本乐”,就比较适合用游击战的方式来推广。王老吉先进攻餐饮渠道,这也是游击战的代表。统一阿萨姆奶茶的成功,则是运动战的代表。当最早统一的TP奶茶成功后,统一没有分散资源,而是乘胜追击,集中兵力在奶茶品类上,终于大获成功。笔者的建议是:小企业在成长阶段,先打游击战;积累了经验之后,再打运动战;有了成熟的销售团队和市场部,渠道稳定了,产品被消费者接受了,才可以打阵地战。
(我就是我)
在线时间444 小时
阅读权限6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哇!说的好详细呀!支持一下
在线时间436 小时
阅读权限7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m968845 发表于
阵地战不是谁都可以打毛**根据过往战争的特点,提出了“执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 ...
都是精典!
(寥若晨星)
在线时间1272 小时
阅读权限70
签到天数: 284 天[LV.8]以坛为家I
主题帖子积分
分析的很有特点,楼主就是善于思考之人!
成功心态打造成功,强者逻辑成就强者!
在线时间354 小时
阅读权限60
签到天数: 74 天[LV.6]常住居民II
主题帖子积分
楼主很有才呀,分析的很清楚,是做销售的吧!
在线时间1301 小时
阅读权限90
签到天数: 319 天[LV.8]以坛为家I
主题帖子积分
真是很精彩啊,楼主厉害啊。
食品是人之根本,注重食品,注重营养,注重安全。
在线时间9923 小时
阅读权限100
签到天数: 1202 天[LV.10]以坛为家III
主题帖子积分
各有千秋啊
在线时间376 小时
阅读权限5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很好的文章,感谢楼主
认真的通篇了解完,受益匪浅
哇哈哈~升级了。呵呵,终于到高级了
在线时间0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很好的文章
(茶言壶语)
在线时间4380 小时
阅读权限90
签到天数: 1149 天[LV.10]以坛为家III
主题帖子积分
分析得好,很切合实际
茶言壶语 心可以清
食坛知名勋章
食坛知名勋章
银牌会员勋章
银牌会员勋章
金牌会员勋章
金牌会员勋章
食品论坛认证会员
钻石会员勋章
钻石会员勋章
食品论坛版主勋章
食品论坛版主勋章
2012年度魅力人物
2012年度魅力人物
2016年度魅力人物
2016年度魅力人物
终身魅力人物
终身魅力人物
食坛巨匠勋章
食坛巨匠勋章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康师傅营销案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