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是什么2018cpa考试时间 为什么大家都在考

注册会计师证书是否值得去考?
截至2014年6月30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个人会员数量突破20万人,达到200,045人。其中: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注册会计师98,927人,在其他行业工作的非执业会员101,118人。中注协个人会员中,有海外非执业会员499人。
该消息发布后,有网友发微博私信向我询问:“汪老师您好!我想不明白为什么非执也会员人数大于执业人数?难道考到CPA的人不进事务所所能得到的收入大于在事务所工作的收入?”
因为该问题问的人比较多,汪本良注册会计师有关微博的观点如下:
1、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在投行等行业认可度高,所以很多注册会计师放弃执业,转为非执业注册会计师,去做保荐代表人了。我有一个老乡,他原来在天健信德工作过,后出来自己开所,5年前将事务所股权转让掉,进入某证券公司投资银行部做保荐代表。据我了解证券公司保荐代表年薪至少150万人民币,高的有500万人民币,比做小事务所的主任会计师、合伙人收入高。
2、很多注册会计师转到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做财务总监、财务经理或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有的和非上市公司老板谈好,并成为该非上市公司股东,协助该公司上市,入股资金来源于大股东拆借,股权私下抵押给大股东,协助上市公司上市后离职减持股票归还大股东资金迅速致富,再去寻找下一家非上市公司入股。据说有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注册会计师也怎么干,但是汪本良注册会计师认为自己入股的企业自己审计,违反独立性原则。
3、注册会计师业务目前比较平稳增长,不需要那么多执业注册会计师,有部分人考出注册会计师资格无法进入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此情况将在后面几年更严重。
4、无论注册会计师是否过剩,在中国学会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在本科大四或专科大三均应当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因为中国大学扩招后,大学文凭迅速贬值,目前211一本大学毕业生的素质甚至不及扩招前的高中中专生,985院校的大学毕业生素质和扩招前大专生差不多,因此会计专业的大学生没有考出中国注册会计师,以后很难被雇主认可。因此需要一进入大学就进行职业规划。
注册会计师与律师行业时代没落之下的凄凉
这两天参与了一个围脖话题:就业最有用的资格证书。我的态度很明确:大学生们普遍关注的计算机等级英语等级都是垃圾(这一点大家倒是没太多异议),注册会计也是垃圾,司法考试更是垃圾中的战斗机。这些玩意对就业毫无帮助。结果很多人闻风而至,捍卫维护其考完注册会计和司法考试后就能发大财的美梦。从没见识过这个惨烈现实的大学生们,他们以为拿到一个注册会计师证或法律职业资格证,随便挂给什么机构,就能每年拿到十几万到几十万的收入。现实真是如此吗?
汪本良注册会计师点评:
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内容包了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6个科目,包括了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税务、咨询工作以及在内外资大中型企业从事会计应知应会的内容。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合格后,只能成为注册会计师考试合者,加入注册会计师协会,可以成为非执业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合格只能代表取得了从事独立审计的上岗证,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2年审计后,法律允许可以在审计报告上签字,可以成为执业注册会计师。
前些年可以批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证书有挂靠的情况,存在部分60岁以上的注册会计师将注册会计师证书借给他人用于新批有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因为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需要5名股东,我了解到这些会计师事务所会付给这些名义股东每月1000元至3000元不等,近些年注册会计师协会和财政部加强了管理,不允许新批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只能新批合伙会计师事务所,深圳可以批个人会计师事务所。目前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普通合伙,基本上是有证券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比较多,不适合做普通合伙这种法律形式,大部分新批的会计师事务所为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只要2名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就考申请开办,这2名申请的注册会计师只需要连续执业5年,年龄65岁以下就可以申请。因此现在注册会计师证书要挂靠事务所,不但没有工资,你可能要向事务所缴挂靠费,要缴你的四金等等。不过上海注册会计师协会管理比较严格,基本上不存在挂靠之形象,但是我了解外地有挂靠的情况。
&作为资深的数据整合专家,我当然要让数据来说话。先从注册会计师开始,这个东西的热度似乎比司法考试高得多,陷在迷梦中的学生也多得多。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公告,截止2014年6月底,中国获取注会资格的人数为20万零45个人,其中执业人数只有9.89万,剩下的10万来个人,由于各种原因放弃了执业。注意一点,这是官方统计数据,它无法区分真正的执业人数和单纯的挂证人数,这两者都会被统计为执业人数。因此真实的执业人数其实小于9.89,具体多少没人知道,我估摸着大概也就是8万来人的样子。这就是这个行业所能提供的全部就业岗位,就这么多了。就这种有超过一半的前辈放弃执业的倒霉行业,竟然还成了大学生们趋之若鹜的神话了,真是岂有此理。
你们以为我的数据提供到这里就完了?你们错了。我这才是刚开始。让我们往前看,2011年年底,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总人数是多少呢?9.83万。近两年半来,这个行业的执业人数只增长500人,说起来都丢人。但每年通过考试的人数大概都有5千人左右,这两年半累积起来也有了一万多人,面对着区区500个就业机会,这些人不知道要争抢到什么地步。如果再考虑总数超过10万的拿着证也没能实现执业的前辈们,不知道现在每天都在忙着考试的大学生们,是不是还能睡得着?我建议各位还是去练点肌肉更好,这样抢那可怜的几个工作岗位的时候,还可以尝试肉体消灭对方。
汪本良注册会计师点评:
该文作者自称为数据整合专家,我觉得该文作者没有调查全国会计师事务所新招聘人数是多少。我举我们事务所的例子,我们会计师事务所10年前30人,目前约50人至55人;但是每年需要招聘10-15人,每年也有10-15人离开事务所。目前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每年有三分之一的员工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事务所属于比较正常现象,但是如果每年有超过70%以上的员工离开则不正常。另外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每年在大学的招聘人数也远远超过500人。中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和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合计招聘大学生的人数更加超过四大所的总和,因为目前四大所业务大概占中国会计市场的四分之一。另外至于部分注册会计师没有选择成为执业注册会计师,而是成为非执业注册会计师,有的是因为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后,到上市公司、投行有更好的机会,故没有从事注册会计师工作。
你们以为这一组数据就完事了?你们错了。我这还有一组数据呢。2013年四大所(就是传说中的普华德勤那四个把人当牲口用的动物养殖所)在中国的总收入是109亿,共有3286名注会,人均创造的收入为332万元。2011年的数据101亿,共有注会2903名,人均创造的收入为347万。看出问题在哪了吗?注会们创造收入的能力在减弱,从年均创收347万下降到了332万。哪怕是四大这种把人当牲口用的公司,也没法压榨出更多的收入了。当然,我们还是要感谢四大,因为注会行业增加的那500个工作岗位,有近400个都是四大提供的,也算是良心雇主了。其他会计所,整体就没怎么招过人。在这种创收能力下降的前提下,指望整个行业的就业岗位迅猛增加,以满足大学生们的胃口,这不是扯淡吗?2年半才500个新增工作岗位的行业,竟然成了大学生们争相跨入的行业,这到底是谁在引导这个不正常的现象,在给从未了解过世事艰难的大学生们灌输这一匪夷所思的思想?难不成是各色注会考试培训机构?它们可能是唯一的获益方了。而大学生们的前途,就这么被毁得干干净净。
汪本良注册会计师点评:
该文作者自称为数据整合专家,上面讲到人均注册会计师创收,四大事务所在330万左右,四大事务所人员结构是1个注册会计师,4名助理,即5名员工创收330万,人均创收66万,根据我的估计,该所员工的平均工资即为人均创收的三分之一,即为年薪22万左右。一个事务所的平均年薪一般是该所刚执业注册会计师年薪。为什么按照三分之一估计,因为三分之一为税前工资,加上事务所为员工承担的五险一金,薪资成本要接近人均收入的50%,另外四大事务所拓展业务需要开研讨会、做宣传,赞助一些活动,内资中小事务所可能这些高大上的宣传少,更多的是业务招待、交际应酬等等,这块费用要占收入的20%,另外事务所租赁费、办公费和税金、协会会费等等要占20%,另外10%部分可能是事务所合伙人的风险报酬。四大所新进员工的工资一般为6000元至7000元,但是整个事务所员工的平均薪资22万,我觉得是可以达到或超过的。非四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人均创收一般是30万左右,所以这类事务所员工的平均薪资一般是在10万左右,因为新进助理工资低、经理合伙人工资高,所以平均薪资可以视同为刚执业注册会计师或业务主办(经理)人员的工资。
&说到这里,我必须要深刻的解释一下,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注会们的工作不是日常记账,而是财务审计,说白了就是查账。什么情况下,我们会愿意付费阅读注会们的审计报告呢?只有一种情况:重大股权交易的时候。只有当金融市场上的公司并购、收购非常活跃的时候,注会行业才能获得发展机会。而我国现在?金融一直处于被严重抑制的状态,国进民退最惨烈的领域就是金融,民间资本在这个领域干的每一件事几乎都是违法的。怎么并购?怎么融资?怎么使用杠杆?几乎全是刑事犯罪。当整个金融市场对企业的财务审计只剩下零星的一点点需求的时候,那么10万执业注会已经可以完全满足这个国家的需求。或许有一天,当这个国家走向金融开放,走向金融自由的时候,这个国家的注会们就能迎来执业的春天吧?而在这种前提之下,会计专业的大学生们两眼不问世事,一心只想考试的时代,也应该要过去吧?关心一下这个国家的金融体制改革,或许,是与你们的利益切身相关的吧?
汪本良注册会计师点评:
独立审计的产生是因为公司大了以后,公司的股东不一定在公司干活参与经营,而将公司委托职业经理人来经营。公司股东需要聘请懂经营懂会计的人员对公司帐务进行审计,这样股东才能安心。随着资产证券化,特别是上市公司家数的增加,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会越来越多。目前中国的企业一般是在国内上市,到境外上市一般选择美国和香港。因此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是首选,其次是美国注册会计师资格。另外注册会计师非审计业务例如税务业务越来越多,因此只要有国家存在,就会有税收,因此注册会计师的税务代理、税务咨询业务永远会存在的。
&再来说一下司法考试。这玩意算是三考合一,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三种资格考试合并而来。但是法官检察官不是说干就能干了,千军万马盯着这种类公务员职务看着呢,每年的新增法官检察官职位也没几个,整体上可以忽略不计,明白人都明白这一点,考这个试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做律师。根据律协的数据,2010年底中国专职执业律师的总人数是19.4万,到2013年底是22.5万。3年时间增加了3.1万人。表面数据看起来比注会行业稍好。关键问题在于:架不住考试的人多啊。这事说起来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2010年39万人报考,8.58万人通过;2011年41.5万人报考,6.64万人通过;2012年40万人报考,4.8万人通过,2013年43.6万人报考,4.8万人通过。算起来从2010年至今,获得法律职业的总人数,竟然达到了24.8万人,这些人要去竞争那3万个就业机会,算起来只有七分之一的生存概率。鉴于律师大致属于自由职业者,律所几乎不给新人提供任何保障,随便他们在丛林法则之下自生自灭,因此没打赢的就无声无息的消失掉了。他们积累的失败的教训,也不会给他的人生带来什么助益。
如果把时间再往前推,自司法考试2002年推行至今,中国通过考试的总人数为64万。这期间中国法官总人数大概维持在20万左右不变,检察官人数则在35-30万之间浮动(整体上还呈现出下降趋势,这与检察权的弱化有关。早在10多年前,我大学本科时期的毕业论文就是检察院与纪委在职权上的矛盾,并预测其一定会激化。后来果然成为现实,无语且悲愤)。这两者完全无法消化考试的通过者,只能指望律师行业。而律师行业2002年的全职执业人数为约12万,对比2013年底的22.5万,也就是新增了10个不到的位置而已。对比64万的庞大基数,长期就业率只有可怜的16%。仔细想想各位就能明白这其中有多残酷。基数大,每年积累的无法执业人数都要累计,但每年的新增就业岗位也就是1万个左右。到现在这一刻的情况是怎么样?50万未能执业的庞大团体,盯着那1万个新增职位,这是个什么概念?就这样,这个考试竟然成了所谓的中国第一考,无数的培训机构从中挣得盆满钵满,满大街都是司法考试的培训班,他们宣扬着考完这个破试,能赢来多么美好的前程,会有多少银子在等着大家,而法学生们就这么掉进了坑里,并且还被忽悠成了脑残,简直是无怨无悔。
现在正在上映一部电视剧:离婚律师,我偶尔瞄了一眼第一集,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姚晨同学作为一个毕业才三年的学生,跟上了一个功成名就的大律师,因为惊觉自己是第三者就闹情绪,就辞职。我擦,太扯淡了。在真实的世界里,如果哪个大律师愿意栽培一下小姑娘,让人家分享一下案源,别说让人家小姑娘偶尔陪个睡,愿意做全职贴身佣人提供全套莞式服务的新人,一数一堆。啥都愿意干,不择手段了都。丛林社会,还讲什么贞操?讲贞操能找到案源吗?能搞定法官吗?能活下去吗?你走出去直接就饿死你,都不带任何停顿的。让你拽?你在家等着案子就上门了?那么多双眼睛虎视眈眈的,7个人盯着一个位置,啥时候案子能轮到你个新人啊?有本事你把卖身技巧练熟练了再说。还讲个性?讲个性随时就讲死你。
在这方面,注册会计师还真比不上律师行业。注会一年的通过人数也就是5千左右,多少年积累下来也就是10万出头没能执业的,有些还是自己不愿意干了的。想想律师行业吧,50多万没能成功执业的人啊,盯着每年1万个新增职位。你抓住了机会就能活,没抓住都不知道还能干嘛。这社会对法律的需求就这么一丁点,你能想到的早就有50个人想过了,人家都没能成功,你凭啥能成功?你以为就你天才啊?
要解释中国这社会为啥不需要律师服务,那简直都不用多说。想想这十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吧?国进民退法治倒退,律师自己随时就能把自己折腾进监狱,谁还相信你啊?你学的那点法律要是有用,你干嘛不能保护你自己啊?想想李庄吧,想想死磕派律师群体吧,社会都这样了,你们还假装这个职业有前途?然而,最让我想不通的是:大学的法学生的群体,是中国盛产五毛的群体。明明只有整个国家走向法治社会,他们才能实现就业,但他们偏偏就要自我成长为自干五,当得不亦乐乎,然后光荣的毕业、失业,然后租在地下室里还要继续破口大骂公知。
最后,我这么来总结这个时代:这就是一个操蛋的时代,一个不知所谓的时代,一个只有电工和钳工,才能找到饭碗的时代。
汪本良注册会计师点评:
因为我不是执业律师,没有在律师事务所行业从业经验,因此对该文中有关律师的部分,汪本良注册会计师无法发表意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登录高顿网校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合作账号登录
扫描二维码打开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为什么要考CPA,看完你就知道了
用微信扫二维码
用微信扫二维码
  虽然每年都有很多人加入考CPA的大军,但依然有人不清楚为什么要考CPA,甚至一些已经报名2016年CPA考试的学员也在抱怨:CPA科目这么多,知识点遍书都是,复习起来争分夺秒,废寝忘食,如此辛苦,我当时怎么就鬼迷心窍的报名了呢?还有一些学员,因为备考艰辛,自暴自弃,虽然报了名,但也只是充当了通过率的分母,为中注协做了贡献,并没有去参加考试。其实,高顿网校的小编在此很负责的告诉你们,作为财务人或者有财务梦想的人,报考CPA是你最明智的选择,理由,等我慢慢为你道来。
  1、拿下,月薪过万没问题
  最近,高顿网校论坛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问同一个问题:CPA证书真的能提升薪酬吗?回答是肯定的。对于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一线城市打拼几年有工作经验的考生来讲,月薪过万那是so easy的一件事情。但不是每个考生都有在北上广这种大城市打拼的经历,对于事业刚刚起步的考生来讲,月薪过万作为职业生涯必须要过的一道坎,虽然会有一点困难,但是,有了CPA证书,你将多一份保障。
  据高顿网校小编的统计,在一线城市,那些茫茫人海中上下班挤地铁族,年薪过万的几率往往很低,仅有24.22%,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整天在一线城市打拼的普普通通的你该如何实现月薪过万的梦想呢?不要觉得很难,其实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提升自我价值,认真备考,拿取了CPA这张助梦证书,那么月薪上万的比率将会扩大到43.54%,我想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到,CPA证书将会使你月薪上万的机会提升一倍。现在,你还在为报了CPA后悔吗?后悔也没关系,小编带你再看看CPA证书的其他含金量。
  2、拿下CPA证书,高薪岗位任你选
  四大,曾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单位,对于有年轻资本的你们来说,只要肯吃苦,会努力,不管是四大还是其他不知名的事务所,都是财务人职业生涯很好的起点,都可以作为你人生的跳板。事实上,事务所的工作会让你在短期内迅速的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为下一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如果马云不是你爸,那么通过学习提升自己能力,通过CPA证书证明自己的能力,是职业发展最靠谱的途径,是改变自己生存状态最有效的手段。在关键时刻,CPA证书一定会为你搭起通往事业成功的桥梁。
  3、CPA证书还能给你带来什么?
  经济学家Spence提出了教育的信号理论。CPA证书在就业市场上传达出来的信号绝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保障,更重要是沉稳的性格、坚韧的毅力、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
  CPA备考的过程是艰辛劳苦的,但这也是财务人员想要近一步发展必须要经历的的风雨;CPA会让你在财会圈子里找到归属感、获得认同感。这段经历,也将成为你人生记忆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CPA证书不能一步到位把你送到你渴望的职位,但是能让你离梦想近一点再近一点;机会到来的时候,你是有准备的。
  CPA证书不能一下子带来你渴望的财富积累,但是注会让你个人的持续盈利能力提升了一个台阶,你的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价值一定会有可观的增长。
  CPA证书不能解决生活中所有的问题,但是,财经类的知识潜移默化中让你思想更加深邃,抉择更加审慎,行动更有效率。
  所以,没有报名的财务人,明年的CPA你不容错过,已经报名的学员,CPA在向你招手呢,你还在等什么,加油吧,考生!
  ▎申明:本文由李飞飞汇集整理,系高顿网校编辑团队汇编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更多内容推荐关注:微信号&注册会计师&(gaoduncpa),专业的cpa考生学习平台与职业发展平台,包含*7的考试资讯,最全的备考策略。欢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转载请保留此处信息。
精选推荐相关推荐考试攻略报考指南
学习资料免费领取
CPA注册会计师
对不起!让你来吐槽了
新版建议课程反馈题库反馈直播反馈举报
反馈内容(*必填)
+ 上传图片
很愤怒刚学习不久,没法学啊要考试了,急死我了这次就不告诉你们老板了,限你们赶紧弄好算了,麻木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出考率低的原因是什么? - 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培训网
您现在的位置: &
注册会计师考试出考率低的原因是什么?
&&&&来源:注会更easy
[摘要]注册会计师考试统计考试资料的历年数据显示,注会考试报考人数众多,但每年的弃考人数也特别多,这导致出考虑也偏低,CPA考试每年报考的人极多,但是真正上考场的不过三分之一的人,甚至更少。以2015年北京为例:北京地区注册会计师报考88761人,平均出考率不足三成。
  注册会计师考试统计考试资料的历年数据显示,注会考试报考人数众多,但每年的弃考人数也特别多,这导致出考虑也偏低,CPA考试每年报考的人极多,但是真正上考场的不过三分之一的人,甚至更少。以2015年北京为例:北京地区注册会计师报考88761人,平均出考率不足三成。
  1、是什么让考试人数这么少呢?听听童鞋们怎么说:
  Cutur:同事报了注册会计师考试,由于工作原因没有好好复习,不想考了。我问的第一句是&考试费多少?&,被告知一门课只有几十块,我知道这不好好复习的代价太低了,像托福、雅思都是一千多的,一旦报名没有几个不好好学的。&
  汤汁:我身边很多考友,都是看书复习时,被庞大的复习要点给吓呆了,最后连考场都没进,直接放弃。
  YITNG:考试那天天气不太好,还下些小雨,不想去了。。。
  根酱:因为太多的人被那厚厚的六本书吓趴下了!!!
  洋:通过率高你还考么?通过率也跟含金量有直接关系的,请正确审视CPA。
  粒粒橙:因为报名费便宜啊!报的时候就都报了!!! 要是像ACCA一样一科四位数甚至像CFA考一次五位数,我就不会一年报六门只复习三门了。。。都怪报名费太便宜了。
  七月:工作后事情太多时间太少,注会内容又多且复杂,很多人报了不考,坚持不下去,复习不全面,唉。。
  FJF:以上海地区为例,报名费10元,考试费每科55元&&教材费:一套也就小几百块&&美国注会考4门的费用约为1600美元&&这还不算赴考时所需要的费用,如果去离大陆最近的考场,就是关岛,一搬考一次花费15000元人民币,你怎么也得去2次吧,所以是30000,以今日人民币美元中间价计算,考完一次美国CPA,不含学习费(也得三四万),大约要花费4万人民币,如果包含学习费,额,少则七八万人民币吧。所以,美国CPA的中国考生通过率高,中国CPA中国考生通过率低,跟难度其实没多大关系。如果中国CPA的报名费用、考务费变的跟美国CPA一样高,那中国CPA的通过率肯定会上来。
  葡萄:因为报名费便宜。
  妮妮:没有好的复习计划,没有通过的信心和决心,时间充裕的时候觉得还有时间还来得及,快考试了觉得什么都没复习到还是放弃吧。
  Yan:公布的通过率中,没有剔除逃跑率。报名并到场参加考试的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连教材书都没看完。我就是。。。
  蛋蛋:不就是因为考试范围大难度高么?根本复习不过来。
  匿名用户:考试费太便宜了。。。
  天使:根据我上次考试观察。一个考场100多台机子,考会计的时候来了最多。能有60多,然后我发现很多人是来打酱油的,发呆的发呆,睡觉的睡觉。。。到了交卷的时候立马走人。我心想尼玛啊,在家睡不舒服么。。然后,真正在做题的人,能考60分的,估计也就一半,就算这几十个人全考过,总数一百人,也就是20%的通过率。再放眼全中国,继续打折,这还是会计。到了财管,基本没什么人。坐我旁边的大姐,从我开始做时,一直看着我,盯的我心里发麻,我也是醉了。所以啊,这考试通过率低和参考率有很大关系。当然考试难度也有关,难不难关键看自己备考的怎么样。基础不牢,大厦将倒。
  2、【小编】出考率低的原因:
  一部分人是一时的冲动,报名要考试,但后来没有系统学习,就不去考试了;
  一部分人是学的不好,刚好就不去了;
  还有一部分人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的,结果因为一些其他&更重要的事&,就不能考试了;
  而参加考试的考生里,也有大概三分之一是裸考,真正系统学习的考生大概只占三分之一。
  看了整篇文章,小编认为出考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报名费太便宜......
责任编辑:舒米勒
2018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网络辅导课程
基础进阶班①
先修基础&再修系统&谨遵大纲&突出重点
精准提分班②
深入学科&疑难分类&精准讲解&极速提分
冲线点睛班③
冲刺分析&识别陷阱&直击考点&考试通关
模考训练营④不可单独购买(购优惠课程免费获赠)
基础练习+强化练习+模拟试题
优惠一(①+②+③+④)
优惠二(①+②+③+④+冲线(面授))
优惠三(①+②+③+④)两年有效
优惠四(②+③+④)
专业阶段网络辅导免费试听
机考模拟训练营 全真体验机考环境
财务成本管理 100元
经济法100元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100元
现在购买网络优惠套餐即可免费获赠对应科目机考模拟训练营全套题库,
培训网项目
7x24小时报名咨询电话:400-650-059018 传真:010- 投诉电话:010-
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培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年cpa考试报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