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后第一大税种核定将发生哪些改变?

您现在的位置: >>
>> 浅谈个人所得税的改革
浅谈个人所得税的改革
来源: 时间:
【第一篇】:论文-浅析所得税改革,个人所得税的改革革() 摘要 新税制实施以后,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总体情况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以及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地方。目前我国贫 富差距正在逐渐扩大,而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存在着税制模式不公平不合理,税 收征管不健全。征管手落后,个税税率设计不完善,纳税人的权利有限 等问题。就上述问题,结合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一些关于个人所得 税改革的建议,构思如何完善和改革个人所得税的相关制度,进而提高税收实 现、推动税制完善,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关键: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征管;改革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以自然人为核心的社 会财富流动和分配占整个社会财富流动和分配的比例必然会越来越大,形式会 越来越多样化,个人所得税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人所得税纳税现状 目前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数已占总人口的 10%左右, 个人所得税已成为最具潜 力、最有发展前途的税种之一。然而,在我国现行诸税中,个人所得税却被公 众认为是税收流失最严重的税种。2008 年 年 所 得 12 万 元 以 上 纳 税 人 自 行 申 报 的 人 数 为 240 万 人 , 占 全 国 个 人 所 得 税 纳 税 人 数 的 约 3% ,而 缴 纳 的 税 额 为 1294 亿 元 , 占 全 国 个 人 所 得 税 总 收 入 的 35% 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 流失的情况十分严重,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设计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影 响其功能的发挥,有进一步改革的必要。二、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突出问题(一)税制模式不公平合理 现行分类个人所得税制模式并没有很好地实现“调节高收 入, 缓解个人收入差距悬殊的矛盾, 以体现多得多征, 公平税赋” 的立法原则。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将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项目分为 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等,对不同类型 的所得按照不同的税率和征收办法进行课征。这种方式比较简便 并且易于操作,适应了源泉课税的要求, 但是它对不同的所得分 别计量支付能力, 既不能体现横向公平也不能体现纵向公平。从 而不能体现“多得多征,公平税赋”的立法原则, 无法全面衡量 纳税人的纳税能力。这样客观上造成了收入来源单一的工薪阶层 缴税较多, 而收入来源多元化的高收入阶层缴税较少的不公平现 象, 另外容易被钻税法的空子, 通过化整为零的办法达到避税和 少纳税的目的。(二)个税税率设计还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采取的是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形式, 对于相类似的所得适用不同的税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该形式存在着明 显的不公平和税率上的税收歧视,并不利于调节收入差距,而且税率累进级距 过多,在实际征管过程中并不利于征管。例如:工资薪金实行九级超额累进税 率,如此复杂的累进税率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无助于税负公平的实现,也与简化 税制的发展趋势相违背。(三) 税收征管制度不健全,征管手段落后税收征管制度不 健全 1、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水平比较低下,征管手段也 比较落后,征管效率低下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代扣代缴为主,自行申报为辅的征纳模 式,代扣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征收方法的申报、审核、扣缴制 度等都不健全。现行税收制度由于对纳税义务人和代扣代缴义 务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够明确,使得一些应税项目的代扣代 缴责任难以落实,难以达到税源控制的目的。有的会为了 自身的利益与纳税人串通,有意隐瞒单位中某些人员的收入, 无形当中就加大了税款征收的难度。 2、税务机关征管手段落后。由于税务机关没有与、财政、工商、证券、房产等各部 门做到横向联网, 加之各地信息化改革进程也不一致。因而计算 机使用程度差异较大,使得个人所得税征管的规范化受到限制, 信息不能共享,影响了税务对纳税人申报纳税情况的审核, 降低了效率。(四) 纳税人的权利有限政府最终获得的税收越多,理论上来说其经济力量越强大,但是从我国目 前的看病贵、上学难、交通资源紧张、买不起房、各种社会保障缺乏等诸多方 面来看,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明显不足。并且社会对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的税务多少抱有怀疑情绪。另一个方面,由于官僚主义非常严重,在 实际工作当中许多公务员并没有尊重纳税人的意识,部分腐败官员也使得纳税 人不想把钱交给政府。只有在纳税人的权利得到尊重、服务得到满意时,纳税 人才会心甘情愿地纳税 三、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政策的建议(一)实行分类综合所得税制,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 入分配的作用 综合所得税制虽然已成为世界各国个人所得税的主要的课 税模式, 它的优点主要表现为税基较宽, 可以体现公平税负的原 则。但综合所得税的实施在客观上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这种 纳税模式要求纳税人具有比较高的纳税意识、 税务机关有现代化 的征管手段、社会具有高度健全完善的信用制度。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 比较好也比较现实可行的选择 是实行分类综合所得税制。既能够充分发挥分类税制的长处。又 能够弥补分类税制的不足,有利于体现公平原则。(二)调整个人所得税税率及合理设计累进级 这里的调整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主要是指适当地降低个人所 得税税率并且相应地调整级距,“宽税基、低税率”是国际上个 人所得税改革的总趋势,从目前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 采用超额 累进税率的国家, 税率数一般是不超过六级, 实行五级和三级的 相对来说多一些, 在这里建议我国应适当将税率级次减少, 超额 累进税率可减少到 5 级甚至 3 级, 并且可以适当地降低低档税率, 提高高档税率,对高收入者的个人收入,实行大幅度的再调节, 提高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 得, 使之与工资薪金所得税负持平。对劳务报酬所得与工资薪金 所得实行同等课税,实现相同性质的所得税负相同,与此同时, 对于工薪阶层和低收入者, 通过适度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减轻税收 负担,这既能够平衡税负又能调节高收入,最终缩小贫富差距, 以体现公平税负。(三)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制度 1、建立健全双向申报制度。建立健全双向申报制度,即实 行代扣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制度, 即由纳税义务人 和扣缴义务人分别向主管机关申报个人所得以及纳税情况, 在这 两者之间建立交叉的稽核体系。实行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双向申 报的制度,实施将个人取得的所得, 由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 同时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双向申报”制度, 对于加强税源监 控,有效地促进代扣代缴工作,提高征管水平,增强全社会依法 纳税的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2、建立计算机征管系统。通过与银行、财政、工商、海关 等各部门的计算机联网系统, 使得对于纳税人信息能够完整并且 比较准确地得到共享, 加强对于个人所得税的全方位监控, 并通 过逐步与银行、企业的联网,形成社会办税、护税网络。通过各 种信息的共享,有效控制偷税漏税的行为。(四)实务公开 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将政府信息公开作为“阳光税务”, 推进依法行政, 优化纳税服务。各级政府在社会保障、 公共设施、 环境保护、医疗卫生、 就业以及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开支应通过每 年的人大报告的形式进行全面的归纳,扩大纳税人的知情权,并 且要增加政府财政预算、财政开支的透明度。使纳税人真正感觉 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政府用税应更多转向公共产品、 公共服务 方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大程度地满足纳税人最基本 的需要。并对所缴的税的具体使用情况、 支出效果等情况建立相 应的定期公布制度,让纳税人切身感受到税为民所系、 税为民所 用、税为民所谋、用税为民所知。从而增强纳税人的主人翁意识 以及对政府的信任感, 进而从根本上提高纳税人自觉申报纳税的 积极性。: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和我国税收征管水平的提 高, 个人所得税制应做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针对目前个人所得 税制存在公平缺失的弊端,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已势在必行。我们应结合自己的国情,深化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充分发挥个 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调节作用,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经济增长, 增加财政收入,以缓解收入差距扩大,体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作。参考文献[1]王振宁、岳树民, 《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 报制度的探讨》,《税务与经济》,2009 年 04 期; [2] 李敏,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运行情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 《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报》,2008 年第 2 期; [3]夏秋, 《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几点设想》, 《上海财税》, 2008 年第 5 期; [4]李嘉明、王延省,《个人所得税改革遗留问题探讨[J]. 特区经济》,2009 年第 6 期; [5] 马佳岑, 《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收入调节功能的思考》 , 《中国林业经济》,2008 年第 3 期; [6] 彭希梁, 《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有关问题的探讨[J]. 会计之友》,2008 第 4 期; [7]张学风,《论个人所得税流失的制度防范》,《河南商 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第 6 期目录摘要??????????????????????????????? 1 关键词??????????????????????????????1 引言??????????????????????????????? 1 一 、个人所得税务现状???????????????????????1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突出问题?????????????????2 (一)税务模式不公平合理????????????????????? 2 (二)个税税率设计还不够完善???????????????????2 (三)税收征管制度不健全,征管手段落后?????????????? 2 (四)纳税人的权力有限?????????????????????? 2 三、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政策建议??????????????????3 (一)实行分类综合所得税制,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 用???????????????????????????????? 3 (二)调整个人所得税税率及合理设计累进极????????????? 3 (三)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 3 (四)实行政务公开????????????????????????3 总结??????????????????????????????? 4 参考文献?????????????????????????????5
【论文第二篇】:浅谈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浅谈个人所得税的改革 Analysis实务解读浅谈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文/许春华自从“九五”提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征收制 度改革以来,国家一直很谨慎,没有对个人所得税进行实质 性的推进。今年 3 月 22 日,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发改委《关 于 2012 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目前中央政 府有关部门已经准备在 2012 年启动全国地方税务系统个人 信息联网工作,为“按家庭征收个人所得税”改革做好技术 准备。所得税收入的规模,另一个是实现个人所得税税收负担的公 平分布,适当增加高收入者的税负,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 负。从上面的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要达到这两个目标,实行综 合制的分组征收是最好的,但这比较复杂同时要求很高的征 管水平,我们国家现在的水平还达不到。在现有的条件下, 我们可以进行改革,实行分类综合的家庭征收,将有效地改 善税收公平和增加财税收入。一、 个人所得税税制的分类个人所得税是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普遍开征的税种。基于各国不同的基本国情,个人所得税制大体可分为三类 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分类综合所得税制 ; 而根据 个人所得税课税单位的选择不同,又分为三种课税模式,即 个人课税制、家庭课税制及分组课税制。目前,我国实行的 是以个人为征收主体的分类所得税制,这种税制虽然易于控 管,方便征收,但不利于贯彻量能课税的原则。下面我们列 出了不同的税制类型的优缺点。纳税 单位表2 个人所得税申报单位及优缺点表定义 优点 缺点 实行国家以个人作为纳税单位,以 具有良好 个人 个人收入作为征税依据, 中国、加 的婚姻中 易形成横向不公 课税 不论个人在家庭中的地位 拿大、日 性,征收 平 制 状况,个人面对同一累进 本等 简便 税率单独计税 以家庭为纳税单位,家庭 不具有婚姻中 家庭 法国、西 成员的收入合并计税, 富有横向 性,调整家庭劳 课税 班牙、菲 以家庭为单位确定适用税 公平 动供给,需要较 制 律宾等 率、税收优惠和应纳税额 高的征管水平 提供面向居民个人、夫妻 分组 单独申报、夫妻联合申 课税 报、户主的多组税率表, 制 纳税人可自由选择 自由选择 的税制, 税制复杂、征管 美国等 具有较强 难度大 弹性表1 个人所得税税制及优缺点表税制 类型 定义 优点 缺点 实行国家简单地说,即对 分类 同一纳税人的不 税制 同类别所得以不 同的税率征税。一般是在分类征 收的基础上再征 分类 收附加税或补充 综合 税,或者是部分 税制 单独征税,其余 合并征税。即同一纳税人的 综合 各种所得作为一 税制 个整体来纳税。缺乏公平性, 有利于控制税源 不能实际地反 老挝、黎巴 征收,手续简单 映纳税人的实 嫩、苏丹等 际纳税能力 适应性较强,既 有利于解决征管 中的税源流失问 法国、意大 具有过渡性质 题,又有利于实 利、日本 现税收政策的公 平 比较复杂,要 实现税负公平, 求纳税人有较 英国、美国 有利于增加国家 强的纳税意识 等 财税收入 和征税机关较 强的征管水平数据来源 崔志坤、孙刚《中国个人所得税 一个整体性改革设想》 , 《公共财政评论》2009 年第 2 期。二、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一)贫富差距大 随着改革的推进,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 了一些问题,比如贫富差距加大。我国基尼系数接近 0.5 超 过世界银行规定的警戒线 0.4,这说明我国贫富分化的情况 已经很严重。为了避免出现“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的现 象,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税收的调节收入分配功能,确保税收 公平。(二)工薪阶层税负重 个人所得税自开征以来,在我国税收中的作用越来越 策,也就存在税收待遇差别的问题 ; 另外,方式依据是 否收到货款或销售收入的实现时间不同,表现为现销和赊销 两种方式,所以销售方式的筹划可以与销售收入实现时间 的筹划结合起来,如果企业销售方式的划分以结算方式为标 准,则销售方式决定了产品销售收入的实现时间,而产品销 售收入的实现时间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纳税义务发生 的时间,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早晚又为减轻税负提供了筹划 机会。作者单位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June.2012 Accountant一般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要提高个人 应注意 对金银首饰以旧换新业务,按销售方实际收取的不 含增值税的全部价款计征增值税。白金首饰的互换,按换出 的新白金首饰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计征增值税 ; 而 对于白金首饰与金银首饰之间的以旧换新,应按换出新首饰 时,纳税人实际收取的不含增值税的全部价款征收增值税 ; 同时,以白金首饰换金银首饰的业务,还应按换出的金银首 饰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的销售额再征收一道金银首饰消费税。在商品或劳务的销售过程中,企业有必要对销售方式进 行自主选择。因为,销售方式不同,往往适用不同的税收政25 实务解读Practice Analysis国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中基本费用扣除偏低的问 题,我们应该扩大生计费用扣除范围,增加或完善赡养、医 疗、教育支出等扣除项目。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规定的生计 费用扣除,虽然包含了一部分赡养支出因素,但没有充分体 现纳税人因为赡养人口不同而应享有的扣除金额差异,造成 家庭之间的税收负担不一致。我国虽然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制 度,对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允许在税前扣除,但对 其他医疗支出不允许在税前扣除。学费支出在我国家庭支出 中占据了相当高的比例,按照免费不扣除、收费可以扣除的 国际惯例,为了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应 允许子女国内正规教育支出和个人职业后续教育支出在税前 扣除。(五)为纳税人设立唯一纳税税号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为纳税人设立纳税税号的规定, 比如美国、加拿大等。我国从 2000 年已开始实行存款实名 制,所以可以以个人身份证证号作为纳税税号,一个人终生 使用一个税号,建立准确、完整的纳税人档案,全面掌握纳 税人的各类涉税信息。同时推行非现金收入结算制度,加强 对现金支付的管理,要求大额支付必须通过银行转账,从源 头上防范偷漏税行为的发生。将个人工资、薪金、福利、社 会保障、纳税等内容都纳入该账户,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和解 决税源不透明、不公开、不规范的问题。(六)实行扣缴与申报制度相结合的征收制度,加大税 法宣传力度 就个人所得税的征管而言,代扣代缴是国际惯用的征收 手段,我国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鼓励和 扩大纳税人的自行申报,即要求纳税义务人在规定的时间内 主动填写纳税申报表,将自己过去一个纳税时期(通常为一 年)的各种收入和应缴纳的税额等进行如实申报。加大对个人所得税法的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纳税意 识,让税法知识深入人心,增强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法定义 务”意识,从而及时、足额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同时要 不断提高扣缴义务人的法律意识,进一步明确代扣代缴的责 任、权利和义务,增强代扣代缴的法律约束力。(七)建立有效的稽查制度和严格的处罚制度 面对个人所得税面广量大,难以征管的现状,税务部门 要加大税收稽查力度,对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的个人所得税 征缴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偷、逃税行为和拒不履行扣缴 义务的单位,严肃处理,进行补税、罚款和惩治。我国采用分类综合税制模式后,要加强对个人纳税人的 处罚措施,对拒不履行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可以采取强制执 行措施,对偷漏税严重的纳税人处以刑罚,增加纳税人的税 收违法成本,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个人所得税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税种之一, 具有很强的政 策性, 同时要求具备较高的征管和配套条件。世界发达国 家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建设也都经历了一个不断改革和完善的 过程。所以,改革个人所得税应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循序渐 进、不断完善。作者单位 联合国际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重。从税收收入结构来看,工薪阶层由于税源易控制,成为 纳税的主力军,但高收入纳税人由于税源较多,难以监控, 逃税、漏税的现象比较严重,税收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乏力。(三)费用扣除不合理 我国现行以个人为纳税申报单位,采取分项扣除费用的 方式,费用扣除内容不够科学合理,未考虑纳税人的家庭实 际负担情况。作为税收主力军的工薪阶层,上有老下有小, 负担还是很重的。所以要优化费用扣除,考虑家庭赡养、教 育、医疗等支出,减轻纳税人负担,同时实现税收公平。(四)信息未共享,稽查难度大 中国由于存在着大量的“人户分离”“异地收入”“隐 、 、 性收入” ,给税务部门稽查带来了很大难度。如果能建立起 税务与银行、海关、企业等第三方信息库的联网,就将能最 大限度地掌握纳税人信息,对纳税人的收入进行很好地监 控。(五)税源流失现象严重 个人所得税原则性强,但操作性不强,加上征管方式不 到位,公民纳税意识薄弱,极易引发税源流失,例如个体工 商所得,个人劳务所得等收入,由于现金结算条例执行不到 位,现金交易频繁,形成了大量灰色收入或隐形收入,无法 实施有效征管,造成税源流失。三、 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措施(一)采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采用分类综合所得税制模式,将更多的所得纳入综合所 得,按照累进税率征税,实现个人所得税的公平性,同时对 其它个别特殊所得,比如偶然所得、股票转让所得,仍采用 单独的分类征税办法,征税即时灵活,效率高,能更好兼顾 公平与效率。(二)实行信息化联网 在我国已有许多地方开始实施 “网上申报、网上纳税” , 且这种信息技术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然而,现在的税务系 统尚未与全国的税收征管及信用系统进行联网。税务应该注 重与银行、海关、企业等第三方信息库的联网,以最大限度 地掌握纳税人信息。只有同多个部门进行信息共享,才能真 实地掌握纳税人的信息,为进行分类综合的家庭征收创造条 件。(三)优化税率 目前,我国使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以及比例税率,对工 资、薪金所得实行 5%―45% 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对个体 经营、承包经营所得实行 5%―35% 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由此可见,对普通工薪阶层的课税明显重于个体经营者和承 包经营者。况且,税率档次过多以至于收入来源单一、收入 少的纳税人比收入来源多元化、收入多的纳税人缴纳了更多 的税费,从而导致了税负的横向不公平。为了更好地体现税 收公平,提高税收效率,可尝试将九级税率档次减少,同时 降低最高边际税率。(四)优化费用扣除标准 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热点之一就是对费用扣除标准的 讨论,特别是对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的讨论。针对当前中26会计师2012.06
【论文第三篇】: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影响,浅谈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学院 本 科 毕 业 论 文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影响姓 名 XXX 学 号 专业名称管理 管理学 XXX 副教授申请学士学位所属学科 指导姓名、职称年月日1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和各项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在当前收入 差距不断拉大、物价不断上涨的现实背景下,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 题越来越明显,全社会要求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税收不仅是国家筹集财 政收入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个人 所得税更是承担着另一种独特重任――调节收入分配,直接涉及千万纳税人 的切身利益。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已经 拉开了帷幕, 我们必须以税制改革为契机,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适合 市场经济需要的个人所得税体系, 真正发挥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税收中的重 要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追溯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程,结合我 国的现实状况,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个人所得税体制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影 响,并借鉴国际通行做法,为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继续进一步深化,使其调节 个人收入分配的功能充分发挥,使我国向橄榄形社会转型更进一步提出相关 理论建议。关键词个人所得税;改革;影响;我国国情;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改革;影响;我国国情;2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all social progress, especially in the current income gap pull ceaselessly big, price rising under the realistic background,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in China problems become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e whole society calls for reform is also growing. Taxation is not only the national revenue and an important means of macroeconomic control, and with each individual life, personal income tax is assuming another unique responsibility -- regulating income distribution, directly relates to the vital interests of millions of taxpayers.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China's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reform has been pulled open heavy curtain, we must take the tax system reform as an opportunity, to develop a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suitable for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e system of individual income tax, real play of individual income tax in China's tax revenue in the important role of.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retrospective individual income tax of our country 's development process, combining the reality of our country, analysis from multiple aspects of the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existence the question and the impact of reform, and learn from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personal income tax reform continue to deepen further, make the regulation of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function into full play, make our country to olive shape social transformation further proposed theories suggestKey wordsP the national condi3 目录引言…………………………………………………………………………… ……………………………………………………………………………5 1 引言……………………………………………………………………………5 我国个人所得税相关内容…………………………………………………… ……………………………………………………5 2 我国个人所得税相关内容……………………………………………………5 个人所得税概念……………………………………………………… ………………………………………………………5 2.1 个人所得税概念………………………………………………………5 我国个人所得说计算方法…………………………………………… ……………………………………………6 2.2 我国个人所得说计算方法……………………………………………6 2.3 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对象……………………………………………6 2.3 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对象……………………………………………6 …………………………………………… 2.4 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税内容……………………………………………7 征税内容…………………………………………… 2.4 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税内容……………………………………………7 2.5 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历史…………………………………………… ……………………………………………9 2.5 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历史……………………………………………9 2.6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主要功能………………………………………… …………………………………………10 2.6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主要功能…………………………………………10 2.7 2.7 国 现 行 个 人 所 得 税 制 度 存 在 的 不 足 错 误 ! 未 定 义 书 签。………………………………11 ………………………………11 ………………………………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影响……………………………………………… ………………………………………………13 3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影响………………………………………………13 3.1 对工薪阶层的影响……………………………………………………13 对工薪阶层的影响 3.2 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 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14 完善个人所得税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15 4 完善个人所得税进一步改革的建议………………………………………15 参考文献……………………………………………………………………18 参考文献……………………………………………………………………18 …………………………………………………………………… 致谢…………………………………………………………………………19 致谢…………………………………………………………………………19 …………………………………………………………………………4 1 引言个人所得税法自 1980 年实施以来,在调节收入分配、组织财政收入等方面 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国家税收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也日益增加, 其重要性逐渐凸显。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的同时,现行个人所得税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如工资、薪金所得减除 费用标准偏低、税率结构复杂等,无法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对此,经全国 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新条例自 2011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工资、薪金所得的减除费用上调至 3500 元,适用的超 额累进税率减为七级, 税率调整为 3%至 45%, 这是自 1994 年现行个人所得税 法实施以来第 3 次提高个税免征额,2006 年,免征额从每月 800 元提高到 1600 元;2008 年,免征额从 1600 元提高到 2000 元。此次修法涉及的减税 额是最大的一次。个税改革的整体趋势是使纳税人的税负普遍减轻, 并对国家财政税收收入产 生极大影响。因此,探讨个税改革的影响对于推动我国个人所得税体制的进一步 完善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试图理论分析及统计数据对个人所得税改 革作出全面、详细、客观的阐述,进而探讨目前个税体制中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寻找解决和完善的途径,以期不断丰富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理论,推动个人所 得税体制的不断完善。2 我国个人所得税2.1 个人所得税的概念5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 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凡在中国境内有住 所, 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 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的, 以及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 从中 国境内取得所得的,均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2011 年 9 月 1 日实施,中国内 地个税免征额调至 3500 元。2011 年 11 月 10 日,财政部公布数据,1-10 月个人 所得税收入累计 5347.49 亿元,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 2011 年全年目标。2.2 2.2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总工资)-(三险一金)-(免征额)}X 税率-速扣数=个人所得税。以总工资 5105 元为例,三险一金 105 为例 {0}X3%-0=45 元 2011 年 9 月 1 日起调整后的 7 级超额累进税率: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 1500 元3%0全月应纳税额超过 1500 元至 4500 元10%10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 4500 元至 9000 元20%55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 9000 元至 35000 元25%100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 35000 元至 55000 元30%275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 55000 元至 80000 元35%550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 80000 元45% 个人所得税纳税对象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 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6 港、澳、台同胞。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 1 年的个人, 是居民纳税义务人, 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 即就其在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 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非居民纳税义务 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 人,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 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2.4 人所得税征税内容 2.4个人所得税分为境内所得和境外所得。项内容个人所得税分为境内所得和境外所得 。主要包括以下 11 项内容 工资 、 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 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这 就是说,个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与任职、受雇有关,不管其单位的资金 开支渠道或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资、薪金所得 项目的课税对象。个体工商户的生产、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 、 经营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包括四个方面(一)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城乡个体工商 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 修理业及其他行业的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二)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营业执照,从事办学、医疗、 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取得的所得。(三)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既个人临时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四)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税所得。7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 承租经营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 、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 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 金性质的所得。劳务报酬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 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 影视、录音、录象、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 济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纸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 所得。这里所说的“作品”,是指包括中外文字、图片、乐谱等能以图书、 报刊方式出版、发表的作品;“个人作品”,包括本人的著作、翻译的作 品等。个人取得遗作稿酬,应按稿酬所得项目计税。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非专利 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 得,不包括稿酬所得。作者将自己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竞 价)取得的所得,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计税。股息、 利息 、 股息 、 红利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 息、红利所得。利息是指个人的存款利息(国家宣布 2008 年 10 月 8 日次日 开始取消利息税)、货款利息和购买各种债券的利息。股息,也称股利,是 指股票持有人根据股份制章程规定,凭股票定期从股份公司取得的投 资利益。红利,也称公司(企业)分红,是指股份公司或企业根据应分配 的利润按股份分配超过股息部分的利润。股份制企业以股票形式向股东个 人支付股息、红利即派发红股,应以派发的股票面额为收入额计税。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8 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财产转让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 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自有财产给他人或单位而取得的所得,包括转让 不动产和动产而取得的所得。对个人股票买卖取得的所得暂不征税。偶然所得 偶然所得, 是指个人取得的所得是非经常性的, 属于各种机遇性所得, 包括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含奖金、实物和有价证 券) 。个人购买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奖券、中国体育彩票,一次中奖收入不超 过 10000 元的,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 10000 元的,应以全额按偶然所得 项目计税(截止至 2011 年 4 月 21 日的税率为 20%) 。其他所得 除上述 10 项应税项目以外,其他所得应确定征税的,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确 定。国务院财政部门,是指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2.5 2.5 人所得税征收历史 1980 年 9 月 10 日,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至此方始建立。1986 年 9 月, 针对我国国内个人收入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国务院发 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 ,规定对本国公民的个人 收入统一征收个人收入调节税。1993 年 10 月 31 日,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的修正案,规 定不分内、外,所有中国居民和有来源于中国所得的非居民,均应依法缴 纳个人所得税。1999 年 8 月 30 日,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 11 次会议通过了 《关 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把个税法第四条第二款 “储蓄存款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项目删去,而开征了《个人储蓄存款利 息所得税》 。9 2002 年 1 月 1 日,个人所得税收入实行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享。2003 年 7 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公布了一份名为 《我国居民收入分 配状况及财税调节政策》的报告,建议改革现行的个人所得税税制,适度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同时对中等收入阶层采取低税率政策。2005 年 10 月 27 日,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再次审议《个人 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 税法的决定,免征额 1600 元于 2006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2007 年 12 月 29 日,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 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自 2008 年 3 月 1 日起由 1600 元提高 到 2000 元。。2011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工资、薪金所得的减除费用上调至 3500 元,适用 的超额累进税率减为七级,税率调整为 3%至 45% 。2.6 个人所得税的主要功能 税收职能由税收的本质所决定,是其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具有的内在功能。税收的功能具有内在性、客观性和稳定性特征。个人所得税作为一个重要的税收 范畴,其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组织财政收入功能 个人所得税以个人所获取的各项所得为课税对象,只要有所得就可以课税, 税基广阔。因此,个人所得税便成为政府税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收入 的主要来源。组织财政收入是个人所得税最早在西方国家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是 个人所得税的一个基本功能。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自 1980 年产生以来,无论从 绝对额还是从相对额来说,都以极快的速度增长。2001 年以来,我国个人所得 税收入已超过消费税收入,成为第四大税种。(二)公平收入分配功能 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公平的重要工具。在累进税率下,随着个 人收入的增加,个人所得税适用的边际税率不断提高,即对低收入者适用较低的 税率征税,而对高收入者则按较高的税率征税。累进税率有利于改变个人收入分 配结构,缩小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三)经济调节功能10 微观上,个人所得税对个人的劳动与闲暇、储蓄与投资、消费等的选择都会 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宏观上,个人所得税具有稳定经济的作用:其一,自动稳 定功能或“内在稳定器”功能,指个人所得税可以不经过税率的调整,即可与经 济运行自行配合,并借这种作用对经济发生调节作用;其二,自动调节功能,指 在经济萧条或高涨时,采取与经济风向相逆的税收政策,对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费用扣除、税收优惠等进行调整,实行减税或增税的政策,从而使经济走出萧条 或平抑经济的过度繁荣,保持经济的稳定。2.7 所得税制度存在的不足 所得税制度存在的不足税收负担不公平, 税收负担不公平,税率结构不合理 现阶段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采用的是分类税制。分类税制, 是将个人的全 部所得按应税项目分类, 对各项所得分项课征所得税。其特点是对不同性质的所 得设计不同的税率和费用扣除标准, 分项确定适用税率, 分项计算税款和进行 征收的办法。这种模式, 广泛采用源泉课征, 虽然可以控制税源, 减少汇算清缴 的麻烦, 节省征收成本, 但不能体现公平原则, 不能很好地发挥调节个人高收 入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 个人收入构成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 继续实行分类税制必然出现取得多种收入的人, 多次扣除费用、 分别适用较低税 率的情况, 使个人所得税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作用甚微。这样不但不能全面、完整 地体现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 反而会造成所得来源多、 综合收入高的纳税人不 用纳税或少纳税, 所得来源少的、收入相对集中的纳税人却要多纳税的现象。免征税额标准不科学、 免征税额标准不科学、不合理 个人所得税未考虑纳税人赡养老人、家庭负担、子女抚养和教育等因素,不 符合国际惯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都考虑了纳税人的特殊 情况,允许在税前扣除家庭成员的赡养费、抚养费、子女教育经费等,体现了文 明社会的人文精神和公平原则。而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采用统一的扣除标准, 虽然操作简便,但忽视了纳税人家庭负担等特殊情况,在统一扣除额下造成了纳 税人的税负不平等现象。如三口之家,一个月收入6000 元,负担2个无收入家庭11 成员的纳税人;另一个夫妇两人月收入均为3000 元,负担1个无收入家庭成员。虽然同是月收入6000 元,但体现在税收、教育及医疗等负担上却完全不同,前 者要比后者负担重的多。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程度还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随 着医疗、 养老、 子女教育、 抚养等支出的不断上升, 一些家庭的负担将更加沉重。税收征管制度不健全, 税收征管制度不健全, 征管手段落后 我国目前实行的代扣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征收方法, 其申报、审核、扣缴制 度等都不健全, 征管手段落后, 难以实现预期效果。自行申报制度不健全, 代扣 代缴制度又难以落到实处。税务机关执法水平也不高, 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 税款的征收。税务部门征管信息不畅、征管效率低下。由于受目前征管体制的局 限, 征管信息传递并不准确, 而且时效性很差。不但纳税人的信息资料不能跨征 管区域顺利传递, 甚至同一级税务部门内部征管与征管之间、征管与稽查之间、 征管与税政之间的信息传递也会受阻。同时,由于税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缺乏 实质性的配合措施(比如税银联网、国地税联网等) , 信息不能实现共享, 形成 了外部信息来源不畅, 税务部门无法准确判断税源组织征管, 出现了大量的漏 洞。同一纳税人在不同地区, 不同时间内取得的各项收入, 在纳税人不主动申报 的情况下, 税务部门根本无法统计汇总, 让其纳税, 在征管手段比较落后的地 区甚至出现了失控的状态。税源控管、 税源控管、征管难度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个人所得由单一向多 元化发展,由公开向隐蔽化发展,由相对集中向分散化发展。随着这种现象的逐 渐扩大,也造成个人所得税税源难以控管,使征管工作出现难征、难管、难控的 现象。加上征管力量单薄,现代化手段跟不上,处罚难度大等因素,使个人所得 税难以足额征收到位。近几年个人所得税的增长主要是税务机关通过规范一些收 入水平较高的大型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工资、薪金代扣代缴工作取得的,而对个 体户、私营企业主、演艺明星和建筑承包人等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还远远不够。据有关资料反映,在个人所得税收入中,来自工资、薪金所得的比重逐年上升。相比之下,个体户经营所得的比重则呈下降的趋势。这也反映出这部分所得征收 难度大,偷漏税比较多的现状。偷税现象比较严重12 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会同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对北京、上海、 广州等地的七百余位居民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 仅有12% 的受访居民宣称自己 完全缴纳了个人所得税, 与此同时, 有将近24% 的受访居民承认只缴纳了部分 或完全未缴纳个人所得税, 是完全缴纳者的两倍。由于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时间短 暂, 公民纳税意识淡薄。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实行代扣代缴 和纳税人自行申报缴纳的征收方式, 并以代扣代缴的方式为主。一些代扣代缴义 务人出于自身利益,采取各种方式帮助纳税人分解收入偷逃税款; 应当自行申报 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以及个体工商户多数申报不实; 多渠道取得 收入的纳税人几乎无人主动自行申报。对涉税违法犯罪行为处罚力度不足 我国现行税收征管法规定, 对偷税等税收违法行为给予不缴或者少缴税款 五倍以下的罚款。由于税务机关只注重税款的查补而轻于处罚, 致使许多人认为 偷逃税即便被查处了也有利可图。据统计, 近几年, 税务机关查处的税收违法案 件, 罚款仅占查补税款的10% 左右。另一方面, 在税收执法过程中, 由于没有规 定处罚的下限, 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过大, 因而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比较严 重, 一些违法者得到庇护时有发生。所有这些都客观上刺激了纳税人偷逃个税的 动机。3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影响3.1 对工薪阶层的影响 2011 年 9 月 1 日起实行的新个人所得税征收办法的主要变化是:起征点由每 月 2000 元提高到 3500 元;工薪所得税率合并为 7 级,取消 15% 和 40%两档税率,最低一档税率由 5% 降为 3%;减轻个体工商户的税负,调高个体工商 户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税率级距。此次调整对低收入者没有起到较大的减负作用,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中 国 72% 的人月工资收入是位于 2000 元个税免征额之下的,免征额的提高及级 差被放大,他们得到益处不多。这次税改最大的受益者,应属中端工薪阶层,对 相当一部分达不到缴纳个税免征额的工薪收入者来说, 提升免征额反而使他们的 相对利益下降。减轻了工薪阶层的负担新个税起征点由 2000 元提至 3500 元一批13 法律法规于 2011 年 9 月 1 日正式施行。月工资薪金所得在 3500 元以下的群 体将不涉及个税。经过此次税法修改,纳税人数从 8400 万人减少至约 2400 万 人,有约 6000 万人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财政部公布,2011 年 10 月,个人所 得税收入 352.37 亿元,受提高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影响,本月个人所得税 减收明显显现 从环比看, 本月个人所得税比 9 月份减少 99 亿元, 环比下降 22% 9 月份政策减收效应已有所显现, 个人所得税已比 8 月份减收 33 亿元, 10 月 份与 8 月份相比,收入相应减少 130 亿元左右,使绝大部分的工薪所得纳税人 在享受提高减除费用标准的同时进一步减轻税负。某企业职工王某 2011 年 8 月、 9 月分别取得单位支付工资、奖金等 5000 元(已扣除三险一金) ,王某在计算 8 月份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时,应按照老税法的规定,适用 2000 元的费用扣 除标准,以 00 元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在计算 9 月份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时,应按照新税法的规定,适用 3500 元的费用 扣除标准,以 00 元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加大了高收入者的征收力度。中国富人的税收负担在世界上是最轻的,只有 通过政府的税收强制手段才是完成调节的最有效方。修改个人所得税法,是合理 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重大举措,社会方方面面广泛关注修改后,进一步降低了中 低收入者的税负,适当增加了高收入者的税负,体现了高收入者多缴税 中等收 入者少缴税,低收入者不纳税的原则。但事实上对高收入人群也没有真正增加多少税负, 此次个税法修订对级次级 距也进行了调整,体现了国家加大对高收入者调节力度的态度。由于目前的调整 仍仅限于针对工薪所得,但收入分配差距主要来自资本收入和资本升值,在收入 来源趋于多样化的时代,真正的高收入者没有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我国个税征 收的对象主要是劳动收入,个人所得税收入主要来自拿工资的人。个税事实上变 成了工资税。高收入人群工薪所得之外的收入很难被监测,所以此次个税改革对 高收入人群的影响并不是很大。3.2 个人所得税改革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个人所得税改革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14 我国于 1980 年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最初 800 元/月的免征额一直持续了 20 多年,直到 2006 年 1 月才提高至 1,600 元,之后又在 2008 年 3 月将免征额进一步 提高到 2,000 元.去年又提高到 3500 元。个人所得税开征以来,个税收入连年大幅增长,特别是 1994 年新税制实施以 来,个人所得税收入以年均 34%的增幅稳步增长.目前已成为国内税收中的第四 大税种. 中国 2010 年个人所得税收入 4,837.17 亿元,同比增长 22.5%,比上年同期增 速加快 16.4 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 6.6%. 由于个税目前在中国税收收入中的比重并不大,且此次调整税率及级距后, 个税对高收入人群的收入调节并没有减少太多,因此未必会导致个税收入的大幅 下降。下图为 2010 年 1 月年至 2011 年 12 月我国财政收入示意图4 完善个人所得税进一步改革的建议15 (一)降低免征额,增强全民纳税意识 降低免征额, 现在社会上对提高免征额的呼声之所以高有两点原因:其一,福利过低;其 二,物价上涨 如果国家能通过福利的形式将税收反馈给国民,如果群众的生活 成本不是不断上升,如果老百姓不会面对着住房贵、看病贵 、孩子上学难等一 系列问题,那么对提高免征额的呼声就没有那么高 比如北欧一些国家的个人所 得税的最高税率达。50%,但老百姓依然很高兴地纳税,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社 会福利好 。只有在政府能够给老百姓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 真正实惠的社会福 利的前提下,征收个人所得税才具备社会基础,才能让纳税人心服口服,在欧美 国家免征额都不是很高,大多数人都要纳税,只有当政府开支中的大部分是靠全 社会每个人从口袋里拿出钱来供养和维持的时候, 才有助于强化全民监督和问责 政府的权利意识和公民责任 ,虽然具体国情不同。但对我国很有借鉴作用 但如 果缴税人收入比较低,就。会享有一定程度的扣除 个税免征额从社会进步的角 度。看,要遵循客观的科学标准 从各国情况来看,三分之二。左右的人缴纳个 人所得税,三分之一的最低收入人群不缴是比较合适的 而我国缴纳个税的比例 却相差甚远。因此在提高福利的前提下我国个税免征额应该降低。(二)合并计税,并制定合理的税率 二 合并计税, 高收入阶层的主要收入并不是工薪所得, 而是财产性收入如利息、 股息、 红 利和财产租赁 、转让等所得以及。一些报酬极高的劳务等,这些才是税务部门 应重点监控的范围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 加强税务、工商、证券机构 、房管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合作,加大审核 力度,获取股权转让及房产转让信息,及时准确征缴税款,杜绝税款流失。2 对一些报酬较高的劳务,如演艺、
、咨询 、专兼职等,税务机关 要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及时获取相关劳务报酬支付信息,杜绝发放现金 而且 要督促扣缴义务人依法足额及时履行扣缴义务。3 加强个人从企业列支消费性支出和从企业借款的 管理 对相应所得,依照 、利息、 股息、 红利所得项目计征。4.个人所得税对个人住房出租收取的租金,国家也应按照财产租赁 征收个人所 得税 个人股票收益也应按年终结算收入征收 20% 的个人所得税。对同属于勤劳 所得的劳务报酬,调整税率和级差。16 (三)加强个税源泉控管,完善代扣代缴制度 加强个税源泉控管, 代扣代缴是从源头控管个税的重要手段,对加强个税的征管,防止个税流失 有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抓好代扣。代缴工作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强化个税稽 查工作 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有意签订假合同 假协议,少报收入少纳税,共 同实施偷逃个税的行为要立案查处,加大处罚力度 二是税务稽查部门应及时对 特殊人群进行登记,建立征管台账,并长期 全面地跟踪,以便及时发现和掌握 他们的收入支出和税收等财务情况 一旦发现他们有 。申报不实、纳税不全等情 况及时纠正或根据情节的轻重。给予查处 三是尽快推广信用体制 我国现在金融 制度还不健全,在中国,现金交易大量存在,如果个人不申报,监管部门就无法 了解到某些现金收入,这样监管和监控就很困难 因此,只有不断完善财产登记 申报制度,减少现金交易,鼓励大家用支票 信用卡,银行就可以查询到、 每一笔交易,就容易监管得多。(四)加大对高收入者逃税惩罚和检查的力度 一是要将高收入者列入各地税收的重点纳税名单, 每年进行多次的个人所得 税专项检查 二是将偷税行为曝光,对过期不主动申报的,一个月之内加收滞纳 金;超过一个月将按偷税处罚,根据实际情况处以偷漏税数额的两到五倍罚款; 对构成犯罪的直接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 三是要使高收入者明白,纳税是为了获 得公共产品所。付出的成本,不诚信纳税则属于坐享其成的 免费搭乘行为,与 平时的盗窃并无本质区别,是社会道德的污点。任何不诚信纳税行为,都将导致 其他纳税人所能享受的公共产品数量或质量的下降, 不诚信行为的出现和蔓延关 系到每个纳税人的切身利益 (五)加强社会监督的作用,建立群众举报奖励制度 加强社会监督的作用, 由于目前个税征管手段落后,高收入存在很多灰色收入的局面,仅靠税务机 关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全面征管到位,而一些人受利益驱使偷漏税情况严重,导致 税源流失严重 因此,有必要建立群众举报奖励机制,激励公民。协税护税,鼓 励众提供信息,举报逃税事实,对检举偷税漏税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使 得高收入者即便一时逃脱了税务机关的审查,但还是不能逃脱社会监督, 从而有效控制税款流失。17 参考文献[1] 知识空间 .cn [2] 穆春燕. 个人所得税征税客体研究[J].会计之友, 2011(17) [3] 求是理论网 http://www.qstheory.cn [4] 北京地方税务局 http://gongbao.tax861.gov.cn. [5] 世界银行编.界税制改革的经验[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6] 亨瑞?J?艾伦、威廉姆?G?盖尔.美国税制改革的经济影响[M].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7] 杨秀平.谈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1). [8] 吴从慧.中国的个人所得税课征模式改革[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 (11). [9] 董 洪 . 基 于 税 收 公 平 原 则 探 讨 个 人 所 得 税 制 的 完 善 [J]. 现 代 商 业,2008(14). [10] 高萍.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几点建议[J].税务研究,2009(2). [11] 刘春明.基于公平视角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探析[J].特区经济,2010. [12] 杨卫华.实现公平是我国个人所得税的主要目标[EB/OL].中国税务学 会网,2008 [13] 彦芳.中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之设想[J].商业经济,2010 (22) [14]石坚.理性看待提高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中国税务报,2011(3) [15]刘瑞娟.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缺陷及完善对策.魅力中国,2010(3) [16]孙文俊.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之完善.知识经济, 致谢论文写完之际,我感到十分的激动,这意味着我的大学生涯画上了最后的 号。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的启发和帮助。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XXX, 从论文题目的选择到开题报告的完成一直 到现在论文的完成,她都给了我很多的建议和指导,在我打不开思路的时候给我 启发,指导我收集关键的资料,不厌其烦地来指导我,在这里再次感谢X老师对 我的指导和帮助。其次要感谢我的舍友和朋友们,他们为我的论文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建议,在 我需要的时候提供给我必要的设施,真的很感谢他们,这份友情、这份真诚是我 生命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最后要感谢我的母校泰山学院,是它的培养让我成长,让我渡过美好的大学 生活,我会永远把它记在心里。19
【论文第四篇】:浅析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浅谈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刘欢 【摘 要】目前我国贫富差距正在逐渐扩大,而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存在着税 制模式不公平不合理、税收征管制度不健全的突出问题。征管手段落后、个税税 率设计不完善、 纳税人的权利有限等难题影响到了个人收入分配和维护社会公平 的负面作用。在此,结合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政 策的一些亟待的行之有效的建议。【关键词】个人所得税制 税制模式 改革措施一、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现状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现状个人所得税,是对我国居民的境内、外所得,以及非居民的境内所得征收的 一种税[1]。个人所得税在筹集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起着 及其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促进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保障社会安定团结。随着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 以自然人为核心的社会财富流动和分配 占整个社会财富流动和分配的比例必然会越来越大,形式会越来越多样化,个人 所得税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个人所得税已成为税收收 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税制实施以后,我国个人所得税尽管在征管中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但是 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以及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起步相对 比较晚、 还不是很成熟, 随着国际税收竞争的加强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城乡、 行业、地区之间贫富差距的扩大,个人所得税在组织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方 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全面的改革[2]。二、个人所得税的重要作用 (一)个人所得税具有重要的财政意义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大都在就业人员平均收入以下, 因 而征收面很宽,税收来源很大。以美国为例,1986 年,美国年人均收入为 20593 美元,个人所得税免税额为 2300 美元,纳税人占人口总数的 57%以上,个人所 得税收入达到 3584 亿美元,占税收总收入的 50.1%,是收入最高的税种。据国 家税务总局的消息显示,我国个人所得税 2001 年收入增至 995.99 亿元,超过了 消费税,成为我国第四大税种[3]。(二)从社会政策观点来看,个人所得税可起到对所得进行再分配的作用 由于对家庭基本生活费免税,并实行超额累进制,因此,对个人收入分配过 分的差距能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从而改善国民所得分配不平等的程度,以借助 税收手段,促使国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以瑞典为例,该国是典型的福利制国 家,十分重视发挥个人所得税均衡所得作用,以降低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提高 高收入者的税收负担。资料表明,该国高收入者的税收负担最高可达到个人收入 的 80%。其政策执行的结果一是为社会福利提供了大量资金,公民生老病死和失 业都能得到社会保障;二是均衡了社会成员的收入,使收入高低悬殊的矛盾在很 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瑞典被很多人认为是即无大富、也无赤贫的福利王国,这 不能不说是个人所得税发挥了重要作用。(三)从经济政策观点来看,个人所得税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调节杠杆 所得税的收入弹性较大,即能根据国民经济盛衰发挥自动调节作用(即对国 民经济的“内在稳定器”作用) ,也易于根据政策需要相机调整税率和税收,借 税收政策的调整促使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还可根据收入来源不同,相应采取分项 扣除、分项设率、分项征收的模式,以体现对不同形式收入的区别对待政策。美 国历届总统都把个人所得税政策作为税收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加以研究, 通 过增减税率, 调整课税基础, 改革减免额等办法, 对经济进行人为的刺激和抑制。如 1964 年肯尼迪政府大减税政策,1981 年里根政府的三次大减税等,都是利用 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重要例子。 (四)个人所得税有利于培养全体公民依法纳税意识和法制观念。征收个人所得 税还具有培养公民纳税意识,加强对个人经济行为的监督管理,促进居民个人消 费,调节社会供需关系等重要作用。三、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突出问题(一)税制模式不公平合理 现行分类个人所得税制模式并没有很好地实现“调节高收入,缓解个人收入 差距悬殊的矛盾,以体现多得多征,公平税赋”的立法原则。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将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项目分为工资、薪金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等十一项,对不同类型的所得按照不同的税率和征 收办法进行课征。采用这种课征模式,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的个人信息体系还不 够完善,无法获取个人的整体收入的情况,这种方式比较简便并且易于操作,适 应了源泉课税的要求, 防止了税源流失, 但是它对不同的所得分别计量支付能力, 既不能体现横向公平也不能体现纵向公平。从而不能体现 “多得多征, 公平税赋” 的立法原则,无法全面衡量纳税人的纳税能力。这样客观上造成了收入来源单一 的工薪阶层缴税较多,而收入来源多元化的高收入阶层缴税较少的不公平现象, 另外容易被钻税法的空子,通过化整为零的办法达到避税和少纳税的目的。(二)税收征管制度不健全,征管手段落后 (1)代扣代缴制度难以有效落实。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水平比较低下,征管手段也比较落后,征管效率 低下,目前实行的是代扣代缴为主,自行申报为辅的征纳模式,代扣代缴和自行 申报两种征收方法的申报、审核、扣缴制度等都不健全。现行税收制度由于对纳税义务人和代扣代缴义务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够 明确,使得一些应税项目的代扣代缴责任难以落实,难以达到税源控制的目的, 在实际操作中有相当一部分代扣代缴单位没有严格地履行其义务, 采取消极应付 税务机关的态度,在实际工作当中,有的单位只对固定发放的货币工资部分进行 代扣税款,对不固定发放的奖金、实物等不扣缴税款。有的单位会为了自身的利 益与纳税人串通,有意隐瞒单位中某些人员的收入,无形当中就加大了税款征收 的难度。另外,自行申报制度也缺乏约束,目前我国还没有个人收入申报和个人财产 登记核查制度挂钩的个人收入财产监控体系,一个方面,因为现实当中许多的收 付行为基本上都是通过现金的形式实现,致使税务部门不能够完整、准确地获得 个人收入和财产状况的信息资料, 因而导致许多应进行自行申报的纳税人可以轻 易逃避纳税。并且税务机关和其他相关部门缺乏配合措施, 彼此的信息不能共享, 税务部门无法准确判断税源组织征收, 出现大量漏洞。同一纳税人在不同的地区, 不同的时间内取得的各项收入,在纳税人不主动申报的情况下,税务部门根本无 法完整、准确地统计汇总,让其纳税,在实际征管过程当中,高收入者的偷税现 象普遍存在。(2)税务机关征管手段落后。由于税务机关没有与银行、 财政、 工商、 证券、 房产等各部门做到横向联网, 加之各地信息化改革进程也不一致。因而计算机使用程度差异较大,使得个人所 得税征管的规范化受到限制,信息不能共享,影响了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申报纳税 情况的审核,降低了效率。(三)个税税率设计还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采取的是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形式, 对 于相类似的所得适用不同的税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该形式存在着明显的 不公平和税率上的税收歧视,并不利于调节收入差距,而且税率累进级距过多, 在实际征管过程中并不利于征管。例如:工资薪金实行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如此 复杂的累进税率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无助于税负公平的实现, 也与简化税制的发展 趋势相违背。(四)纳税人的权利有限政府最终获得的税收越多,理论上来说其经济力量越强大,但是从我国目前 的看病贵、上学难、交通资源紧张、买不起房、各种社会保障缺乏等诸多方面来 看,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明显不足。并且社会对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税 务宣传多少抱有怀疑情绪。另一个方面,由于官僚主义思想非常严重,在实际工 作当中许多公务员并没有尊重纳税人的意识, 部分腐败官员也使得纳税人不想把 钱交给政府。只有在纳税人的权利得到尊重、服务得到满意时,纳税人才会心甘 情愿地纳税。四、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的目标与原则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问题严峻而不容忽视, 它势必会影响我们整个改革 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局, 因此, 必须尽快地出台相应的目标与原则, 以指引和规范改革的进行[4]。个人所得税制改革主要有以下目标与原则。(一)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的目标现阶段,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目标是:适应加 入 WTO 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税制,提高税收征管水平,重视实 现调节分配和财政收入职能,更有效地发挥个人所得税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 中的积极作用,逐步将个人所得税建设成为主体税种。(二)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1)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公平。促进公平应是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的的首要 原则。现阶段, 我国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已经很突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强调的是共同富裕,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可前提是勤劳致富,并且希望 先富的带动后富的,形成优势效应。但实际情况与我们的政策设想有差距。种种 情况表明,我国政府目前确有必要尽快制定相关政策并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对收 入再分配的调节力度。从理论上说,个人所得税在收入再分配方面有着突出的作 用,所以理当成为调节收入的主要手段。(2)与国际惯例接轨,适当考虑国情。加入 WTO 是现阶段税制改革必须考 虑的重点因素之一。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必须按照 WTO 的要求,改变现行税法中不 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通过与其他国家税法的国际比较及参考各国的成功经验 等,全面与国际惯例接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接轨并非意味着“全盘西化” 。改革必须适当考虑我国国情,要与我国现阶段的收入水平和征管能力相适应,同 时体现一定的超前性,使改革的先进性和税法的稳定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既 向各国普遍做法靠拢,又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所得税制。(3)重视发挥财政收入职能。从所得税的职能角度看,财政收入职能是基 础,也是发挥调节作用的必要前提。只有税种收入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较好 地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分配的作用。五、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政策的建议(一)实行分类综合所得税制,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综合所得税制虽然已成为世界各国个人所得税的主要的课税模式, 它的优点 主要表现为税基较宽,可以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但综合所得税的实施在客观上 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种纳税模式要求纳税人具有比较高的纳税意识、税务 机关有现代化的征管手段、社会具有高度健全完善的信用制度。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 比较好也比较现实可行的选择是实行分类综合 所得税制。既能够充分发挥分类税制的长处。又能够弥补分类税制的不足,有利 于体现公平原则,应将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所得进行科学分类,实行按年征收和 按次征收相结合属于劳动报酬所得和有费用扣除的应税项目, 如工资薪金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财产租赁转让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实行综合征收,采取超额累 进税率,按年计算,按月(或次)预缴,多退少补;而对属于投资性的,没有费 用扣除的应税项目,如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则继续分项征收, 实行比例税率,按次或按期计算上缴,源泉扣缴,年终不再汇算。(二)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制度 (1)我国应该尽快完善有关信用管理的各项法律,并且依靠中央银行进行 管理,建立信用信息部门,通过完善相关的信用数据库来增强税务机关对纳税人 的信息的掌握程度。同时国家应该尽快地建立《个人信用法》及其相关的法律法 规,通过法律的形式对个人的账户体系、个人信用制度档案管理、个人信用记录 与移交、个人信用级别的评定和使用、个人信用的权利义务及行为规范等作出明 确的规定,用法律制度来保障个人信用制度的健康发展[5]。同时也应该加强公民 的诚信意识,并对于信用好的公民在借贷、出国等方面提供便利,激励公民的诚 信行为。(2)建立健全双向申报制度。建立健全双向申报制度,即实行代扣代缴和 自行申报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制度, 即由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分别向主管机关 申报个人所得以及纳税情况,在这两者之间建立交叉的稽核体系。我国目前现行 的税法还没有明确地规定纳税人申报个人所得的义务, 因而导致既不利于税务机 关监管税源,又淡化了纳税人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个人所得税法应明确纳 税人申报个人所得税的义务,即实行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双向申报的制度。实施 将个人取得的所得,由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同时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双 向申报”制度,对于加强税源监控,有效地促进代扣代缴工作,提高征管水平, 增强全社会依法纳税的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3)建立计算机征管系统。通过与银行、财政、工商、海关等各部门的计 算机联网系统,使得对于纳税人信息能够完整并且比较准确地得到共享,加强对 于个人所得税的全方位监控,并通过逐步与银行、企业的联网,形成社会办税、 护税网络。通过各种信息的共享,有效控制偷税漏税的行为。 (三)调整个人所得税税率及合理设计累进级 这里的调整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主要是指适当地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并且相 应地调整级距, “宽税基、低税率”是国际上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总趋势,从目前 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的国家,税率数一般是不超过六级,实 行五级和三级的相对来说多一些,在这里建议我国应适当将税率级次减少,超额 累进税率可减少到 5 级甚至 3 级, 并且可以适当地降低低档税率, 提高高档税率, 对高收入者的个人收入, 实行大幅度的再调节, 提高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使之与工资薪金所得税负持平。对劳务报酬所得 与工资薪金所得实行同等课税,实现相同性质的所得税负相同,与此同时,对于 工薪阶层和低收入者,通过适度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减轻税收负担,这既能够平衡 税负又能调节高收入,最终缩小贫富差距,以体现公平税负。(四)实行政务公开 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将政府信息公开作为“阳光税务” ,推进依法行政, 优化纳税服务。各级政府在社会保障、公共设施、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就业以 及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开支应通过每年的人大报告的形式进行全面的归纳, 扩大纳 税人的知情权,并且要增加政府财政预算、财政开支的透明度。使纳税人真正感 觉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政府用税应更多转向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方面,实现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大程度地满足纳税人最基本的需要。并对所缴的税的具体 使用情况、支出效果等情况建立相应的定期公布制度,让纳税人切身感受到税为 民所系、税为民所用、税为民所谋、用税为民所知。从而增强纳税人的主人翁意 识以及对政府的信任感,进而从根本上提高纳税人自觉申报纳税的积极性。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势在必行但任重而道远,我们在认识改革的紧迫性的同 时,也要认识到它的艰巨性。毋庸质疑,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对于完善我国税制建 设和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积极意义, 但改革就免不了会带来一定的阵 痛。这就不仅需要决策者要认真制定各项完备的改革和措施以尽量减轻社会 的阵痛,同时还要号召全社会的全力支持和配合,以大局为重,保证改革的顺利 开展。个人所得税应该进行改革,但绝不应该止步于起征点的数额,必须从中国 城乡二元的现实出发,认真考虑同种税率对不同群体的负担。唯有此,个人所得 税才能够调节收入,造福于社会中低阶层。【参考文献】 [1]、铁卫、刘明 《税收学》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2]、深圳新闻网《个人身份证汇集不同收入来源可减少税源流失》《个人所得 、 税体制改新代版的平均贫富》 。[3]、王传纶《国际税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4]、徐滇庆、李金艳《中国税制改革》 ,中国经济出版,1997 年 1 月出版。[5]、曾国祥《税收管理学》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年版。
【论文第五篇】:论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影响,浅谈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影响摘要:个人所得税作为国家一种宏观调控收入分配的手段和有力杠杆,它既 摘要是筹集财政收人的重要来源, 又是调节个人收人分配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税 收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客观情况变化, 个人所得税制度已难以适应新 形势发展的需要, 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其存在的缺陷, 因此, 通过对个人所 得税的改革和完善,进一步加大税收对个人收人分配的调节力度十分必要。关键词关键词:个人所得税 改革 必要性 影响问题提出(研究背景及意义) 1. 问题提出(研究背景及意义)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自开征以来发展势头还是比较好的,在增加财政收入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我国经济发 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尽管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势头是良好的,但是离我们对它的期许和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增加 财政收入方面, 存在很多的税收漏洞, 许多税源在不断地流失。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 存在“富人偷逃税, 穷人万万 税”的现状。我国的贫富差距并未因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而减小,却呈现加剧趋势,以及收入分配中出现的不公现象 都显示出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现行的个人所得税面临着制度不优、实施不力的窘境。个人所得税在筹集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促进经济改革 的深入发展,保障社会安定团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以自然人为核心的社会财富流动和 分配占整个社会财富流动和分配的比例必然会越来越大,形式会越来越多样化,个人所得税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 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现行个人所得税制进行改革可以更好体现以人为本, 更好地解决纳税人之间的公平问题。通过个税的征收拉进社会贫富差距, 缓解社会分配差别, 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在增加财政收入方面也显示个税改革的社会价值。虽然目前我国个人总体收入水平不高, 加上现行个人所得税的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我国的个税收入还十分有 限, 但它仍然是弹性较大、潜力较大的重要税种, 对我国和谐社会经济建设贡献了力量。2.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必要性分析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主要存在征税范围及税率设计不合理,费用扣除基数未体现公平,以及税收的监督和 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正是这些问题影响了个人所得税拉近贫富差距, 调节收入分配, 筹集财政收入作用的有效发挥, 所以,对于这些问题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征税范围不合理, 2.1 征税范围不合理,容易引起纳税人间的不公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采取的是列举法,应税所得分为 11 项: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 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 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等。也即分类征收制 度,分类征收税模式征管手续较为简便,便于征纳双方执行,且可对不同的所得按不同征收方法计税,有利于体现 国家政策。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经济发展,我国公民收入方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工资薪酬而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 趋势。基金、利息、房产收入等也构成了公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往的个人所得税税基自然不能适应当 下居民收入情况。现实中各种收入名称众多又不统一,难以与税制所列项目做到对号入座,实际上给征税带来了困 难,容易造成偷税和避税。同时,由于不同收入的透明度不同,因而很容易引起纳税人间的不公。工资薪金收入由 于纳税人一般有比较固定的代扣代缴单位,这种收入相对于其他所得透明度较高,最容易被如实反映,而其他诸如 “灰色收入” “福利收入”则常常被排除在计税收入之外。一些通过资本运作而获取高收入的群体被排除在征税范 围之外,引起纳税人心理不平衡。从个人所得税征收意义的角度来说,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主力军应该是掌握社会财 富较多的人,而我国目前的现状却是依靠工资薪金的中间阶层成为个人所得税征收的主要来源。一些企业老板、明 星等高收入人群反而只占纳税总额的一部分,这大大违反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意义。征收范围的不合理,引起了税 负不公平的现象。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很能说明问题:甲、乙两个纳税人,甲某月收入为 4400 元,其中工薪收入为 2000 元,劳务报酬收入为 800 元,稿酬收入为 800 元,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800 元。按现行个 人所得税税法有关规定, 甲本月不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乙某获得工薪收入为 4400 元, 却要纳 235 元的个人所得税。乙的收入与甲的收入相当,甲不用纳税,乙却要缴纳 235 元的个人所得税。所以,这种税制模式不能全面衡量纳税 人的真实纳税能力,也不利于拓宽税基,容易导致税负不公,征税成本加大,很难体现公平合理的原则。税率设计不合理, 2.2 税率设计不合理,难以体现公平原则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的核心问题, 直接影响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使用两种税率, 即超额累进税 率和比例税率。其中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从 5%到 45%, 对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 单位的承包经营所得、 承租经营所得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从 5%到 35%, 除这几项之外的其他所得, 都适用的 20% 比例税率。可以看出,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其一, 对于工资薪金所得设计了 9 级超额累进税率, 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只规定了 3 到 6 级的超额累进税率,级数过多不仅不便于计算而且意义不大。其二,工资薪 金的税率级距设置不合理。低税率的级距小,这使得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成为被调控的对象。其三,个人所得税税 率按所得项目的不同分别确定, 包括比例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而超额累进税率根据两类不同所得项目分为 9 级和 5 级,结构相当复杂。其四,最高边际税率定得过高,尤其是工资薪金所得的最高边际税率高达 45%,而一些非劳 动所得的最高边际税率却比较低, 这样很难调动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 也有失公平。并且, 行为经济学的分析表明, 最高边际税率的制订与偷漏税行为的发生有很大关系:最高边际税率越高,高收入纳税人选择偷漏税行为的机率越 高。在税收征管水平低、对个人收入监控不力的情况下,如果高收入纳税人选择逃避缴纳税款行为,更不利于税收 公平的实现。另外,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均属勤劳所得,却采用不同的税率,有悖于税收公平。其五, 对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所得、承租经营所得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和工资薪金所得 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相比较, 税负下降较大, 难以实现预期的调节过高收入缓解个人收入分配不公的既定目标。其 六, 现行个人所得税对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分别课征, 缺乏科学依据。二者同属于劳动所得, 却在税率上有 很大的差异, 这样会在税负上造成不公。另外我国个人所得税还规定, 对劳务报酬一次收入很高的要加成征收。具 体内容对纳税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在 2 万元到 5 万元的, 加成 50%,超过 5 万元加成 100%。这 一规定也极不妥当,这毕竟是纳税人的劳动所得, 一次收入高, 说明他付出了极其辛勤的劳动相比之下, 偶然所得属 于非勤劳所得, 但对它没有加成的规定,这似乎让人觉得税法是支持非勤劳所得的。2.3 费用扣除基数未体现公平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对工资薪金所得采取定额扣除法。个人所得税法中的费用扣除数 1994 年为 800 元,2008 年起至今费用扣除数为 2000 元。现今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数据测算, 免征额提高至 3500 元/ 月,我国个人所得 税在不断调整中日趋合理,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①免征额采取全国“一刀切”的征收方式不能体现社会公平。我 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较大,各地的基本生活成本存在较大的差异,个人所得税应实行划区征收。②免征额只针 对名义收入,没有考虑物价和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当生通货膨胀时,依靠固定收入的工薪阶层实际收入下降,但 依然按照名义收入纳税, 增加了其税收负担。在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实施过程当中, 生计费用的减除通常滞后于 CPI, 滞后于老百姓对个人所得税税负的期望和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的期望要求。③以个人为单位征税,忽视了家庭的整体 收入和赡养系数的差异。收入相同,家庭赡养负担不同的人需缴纳相同的税收,有违社会的公平。每个人取得相同 的收入所支付的成本、费用是不同的,并且每个家庭的总收入,供养亲属的人数,用于住房、教育、医疗、保险等 方面的支出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规定所有纳税人均从所得中扣除相同数额或相同比率的费用明显是不合理的。我国目前的费用扣除形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有违“量能征税”的原则,即个人所得税应按家庭实际支付能力而不 是总收入征税, 更不应按收入来源征税。目前执行的固定税前扣除标准和税前扣除项目, 完全不考虑地区经济差异、 纳税人家庭人口多寡和生活负担、纳税人生计费用和特殊费用,一律实行定额扣除的做法,不能反映纳税人的实际 负担能力,使个人所得税本应起到的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作用无法体现,这样很容易在实质上造成税负不公的 后果,不利于创建和谐社会。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扣除基数过于简单,未考虑到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等因素,以及未从纳税人角度充分考 虑个人实际发生的生计费用和其他费用,缺乏对纳税主体的关照,不具备人性化和公平性。国际上的个人所得税分 别以个人和家庭为计征单位的征收方式。 2.4 税收的监督和管理不到位税收的监督和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个人真实收入难以确定,纳税申报不实,征管水平低,征管手段落后,处罚法 规不完善,处罚力度轻等方面。2.4.1.个人真实收入难以确定。2.4.1.个人真实收入难以确定。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 人们的收入水平逐渐提高, 但税务机关对工资薪金外个人收入的有效监控却极其困难,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收入渠道多元化。一个纳税人同一纳税期内取得哪些应税收入, 在银行里没有一个统一 的账号,银行方面不清楚,税务方面更不清楚。二是公民收入现金取得较多,与银行的个人账号不发生直接联系,收入 难以计算。三是不合法收入往往不直接经银行发生。个人收入隐性化已成为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这部分收入中相当大的部分往往不是由正常渠道取得的,这些收入又往往非劳动所得,对此不能有效征税,而工薪 收入者却成了个人所得税的主要支撑,这是广大人民群众最难以接受的。纳税申报不实。2.4.2 纳税申报不实。当前一段时期,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还普遍淡薄,对于我国纳税人数量最多、征管工作量最大的税种, 必须有一 套严密的征管制度来保证。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我国和大多数国家一样也采用了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 方法,但侧重点不同,我国更侧重源泉扣缴。但无论是源泉扣缴还是自行申报方面都存在漏洞。由于税法没有要求 所有纳税人都进行纳税申报,税务机关对扣缴义务人的纳税检查信息是单方面的,无法有效进行监督,使得源泉扣 缴的执行力度在不同单位间有很大的差别。自行申报目前在我国尚未全面铺开, 法律规定只有 5 种情形下的个人收 入应自行申报,据统计,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主动申报的人数占应纳税人数不到 10%。由于没有实行全面的个人收 入申报制度,税收流失难以避免。征管水平低,征管手段落后。2.4.3 征管水平低,征管手段落后。当前,我国税务征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还普遍不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税务工作的要求,我 国传统的税收征管是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完成税收任务为目标,强调征纳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从征税的角 度考虑得多, 从纳税人的角度考虑得少。现代税收应采取服务型模式, 要更新管理理念, 增强税收服务意识。另外, 以人工为主的落后征管手段和方式,以及信息网络资源的不健全,使税务部门不能及时取得纳税人的收入资料,并 对其纳税资料进行处理与稽核。这无疑影响了税收征管的效率。处罚法规不完善,处罚力度轻,不能对纳税人起到震慑作用。2.4.4 处罚法规不完善,处罚力度轻,不能对纳税人起到震慑作用。具体表现在:(1)对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没有明确的界定,税务执法机关在认定上难以把握,往往避重就轻。(2) 对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不具体、不明确,税务执法机关可能会出现受主观因素响而轻罚的现象。(3)处罚标准的规定 太低。我国现行税收征管法规定,对偷税等税收违法行为给予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五倍以下的罚款。由于税务机关只 注重税款的查补而轻于处罚,致使许多人认为偷逃税即便被查处了也有利可图。据统计,近几年,税务机关查处的 税收违法案件,罚款仅占查补税款的 10%左右。(4)在税收执法过程中,由于没有规定处罚的下限,税务机关的自 由裁量权过大,因而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比较严重,一些违法者得到庇护时有发生。这样,对违法者本人起不到接 受教训,自觉守法的约束作用;对广大公民更起不到警示和威慑作用,违法现象得不到有效抑制。3.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国外经验借鉴 3.个人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税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