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百万资产人数2017,有两百万及以上资产的家庭大概有多少

中国的“富人”有多少 超百万人可投资资产超1000万
来源:网易财经
在中国,拥有多少资产可以算&富人&?招商银行给出的答案是扣掉自住房等不易变现资产,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在中国,这样的&富人&有多少?招行同样给出了答案,去年底已超过百万人。而这一百多万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已达到112万亿人民币。
招商银行联合贝恩公司今日发布《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报告指出,资本市场和新兴投资产品拉动中国私人财富市场增长,中国高净值人群规模突破百万。2014年末中国个人总体可投资资产达到112万亿人民币,相较201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2014年末,中国高净值人群规模突破100万人,相较2012年增长了33万人,而相较2010年年底已经翻番。
报告预计,2015年中国私人财富市场仍将保持增长势头,全国个人总体可投资资产规模预计将达到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6%;高净值人群规模将达到126万人,同比增长22%;高净值人群持有的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达到37万亿元,同比增长17%。
广东富人最多 新疆湖北山西增长快
2014年末,全国共有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高净值人群数量超过5万人,分别为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和四川。其中,广东的高净值人数率先超过10万人,达到13万人;四川成为首个高净值人群数量超过5万人的内陆省份。
区域增速方面,中西部地区增长强势,与沿海省份差距进一步缩小。年高净值人数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5%的省份集中于中西部,其中新疆、湖北和陕西三省高净值人数年均复合增长率突破30%。展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明确为区域发展的&三个支撑带&,预计在政策驱动下中西部地区的高净值人群规模将进一步快速增长。
过半富人拟加仓金融投资
《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在中国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高净值人群对国企改革、垄断行业逐步向民营经济开放、全民创新等对内深化改革政策,以及&一带一路&、人民币汇率国际化等对外开放政策尤为关注。整体来看,受访高净值人群未来1-2年内对实业投资的观点呈现分化,约19%的受访者考虑在未来两年增加实业投资,约57% 选择保持,而有24%考虑减少投资。针对实业投资的不同领域,仅有不到10%考虑增加对传统制造业的投资,投资热情相对集中在创新行业和消费服务业,这客观上符合政府希望积极引导创新型行业发展的导向。
与此同时,受访人群普遍看好未来两年金融投资。超过50%的受访者预计未来一到两年会考虑增加金融投资;另有约43%的受访者表示会保持现有金融投资规模。
跨境投资首选香港 美、加、澳成买房热门地
从境内资产配置来看,在2014下半年至今股市回暖的背景下,许多投资者调高了投资收益预期。包括债券、信托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在内的固定收益类投资,在资产中的占比较两年前有所下降。股票及股票类投资产品成为投资热点,与资本市场相关的各类金融产品,包括PE、VC、定增等一级或一级半市场的投资比例也大幅提高。
境外投资的热度持续上升,高净值人群境外投资的目的从&分散风险&,开始向&主动寻求海外收益&转变。固定收益类产品、股票和投资性房地产仍然会是境外投资的主要投资类别,然而与两年前相比,股票等收益较高的权益类产品在境外资产中的占比有小幅上升。报告数据显示,已拥有境外投资的高净值人群占比从2013年的33%上升到37%。而谈及未来境外投资的资产比例,已拥有境外投资的高净值人士超过半数将会考虑增加境外投资,另有40%左右的人士预计该比例将大致保持不变。
由于香港的地理和服务优势,加之低税率政策,香港多年来一直是中国高净值人群境外投资尤其是金融投资的首选地。仅次于香港的热门地区还有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但选择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进行投资的高净值人士,更多是进行房地产和实业投资,其中投资移民不在少数,在香港则仍以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投资为主。
原标题:内地“富人”规模已超百万 过半拟加仓金融投资
编辑:徐俨
[此文系转载,来源于网易财经,版权归属原作者]
安徽资讯APP
扫一扫,安徽尽在您手中
万家热线今日合肥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每天10分钟,通晓合肥事
10340人关注
1718人关注
1424人关注
经常发个搞笑的短视频到朋友圈?经常用美拍拍个有趣的...
春风和煦,明媚的春光照在大地上,万物一片生机,这是 ...
日在安徽省图书馆,世界记忆大师为你揭开 ...
为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传播合肥城市形象、展示合肥崭新风貌,中共合肥...
今日万家热线
扫描关注今日万家热线微信公共号
短信快捷登录
合作账号登录
验证即登录,未注册将自动创建万家账号
发送验证码拒绝访问 | www.86722.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86722.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04a258b34e94370-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332被浏览129,767分享邀请回答1655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502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在中国有多少钱才算是“中产阶级”?至少900万!
来源:华股财经
  一个一线城市的中产家庭满足所有支出项需准备900万元以上资金。而当一个家庭有这么多钱,已经远远超出瑞信对中产的定义,接近传说中的“土豪”,这是为何没人称自己是中产而土豪遍地的原因。
  中国人为何不敢自称中产?
  晋升中产阶层是不少中国人的梦想。按照瑞信研究报告,拥有5万至50万美元(约32.75万-327.53万人民币)财富的成年人属于中产阶层。其中,5万美元相当于美国两年的中位数收入,50万美元相当于美国一个即将退休的人为自己准备的中位数工资养老金。
  根据瑞信标准,中国的中产阶层达1.09亿人,占全国成年人口的11%,位居世界第一。西南财经大学的甘犁教授也用同一标准测算,得出中国中产阶级成年人口数量是2.04亿人,约占全国成年人口的22%。
  无论哪一计算结果,中国的中产阶层人数可观。但现实中,我们通常用“土豪”代指富裕人群而以“潘俊弊猿疲偬岬街屑浣撞悖胁咄膊蛔猿啤爸胁保馐俏裁矗
  网易财经发现,单看收入有不少人可以达到中产或准中产标准,但在计入住房、教育、医疗、养老支出后,普通人晋升至中产的机会显著降低。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过上体面的中产生活一个家庭需准备900万以上。
  1、每月存2729元,十年后能晋升中产?
  我们和中产的距离并没有想象中遥远。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按5万-50万美元的 中产财富标准,一个普通工薪人士每月只需存下2729元,10年后有32.75万元存款(约5万美元),也就到达中产阶级的最低门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 的数据,2015年企业在职人员月平均工资为4468元,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月平均工资9623元;专业技术人员(含程序员、律师、记者 等)5915元;行政办事人员4258元;服务业人员3690元;加工制造业工人3779元。如下图反映,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月平均工资 高出2729元的2-3倍,每月存下2729元相对容易。
  此外,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根据各地人社局公布的2014年月平均工资数据(2015 年月平均工资暂未公布,但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总数据看,2015年月平均工资比2014年高),北京平均薪酬达6463元,上海5453元,深圳6054 元,广州6178元。单从收入上看,在这些城市每月存2729元也比较容易。然而,现实是高收入地区开支更大,减去各项支出后每月能否存下2729元?
  在平均薪酬更高的行业和地区成为中产的可能性大。工资超过倍以上的人群还有金融业、互联网行业人员、科研人员等。
  2、中产梦遇到房贷,会碎!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报告,2015年我国家庭资产均值为 87.6万元,住房资产占家庭总资产的70.1%,为58.6万元。住房资产占家庭总资产比重最高,也意味着购房成本是家庭的最主要支出。下表根据目前各 城市的房价情况,计算在首付比例最低、贷款期限最长的情况下买一套90平米的小户型房屋需背负的月供金额。可以看到,当房价超出2万元/平,按揭一族每月 要面临的还贷压力相当大。
  目前,北京上海深圳房价均价在4万元/平以上,厦门房价接近3万/平,广州、南京、杭 州、三亚等地房价接近2万元/平左右。如果一对夫妻在北上深买房,在辛辛苦苦凑够72万元首付款后每人每月要还7643元房贷,如果两人工资均在北上深平 均线水平(6000元上下),他们完全担负不起房贷,更别提中产了。而在房价在15000元-30000元区间的厦门广州南京杭州等地,厦门2014年月 平均工资5061元,广州6178元,南京5592元,杭州5844,三亚4216元,担负房贷也十分困难。过重的房贷压力让一批原有机会进入中产的人望而却步,也使另一批已经越过房贷线的人收入空间被大大压缩,难言中产
  3、教育支出高,孩子不留学也要花近百万
  在中产阶层集中的大城市,成人世界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向孩子靠拢。子女的教育支出逐渐成为家庭的重头戏。一个孩子从3岁进入幼儿园到22岁大学毕业,一共需要向学校交20年钱,按平均每学期学杂费1.5万元的保守估计计算,一个孩子20年的校内教育支出共计60万元。
  此外,中小学课外辅导费用也相当高,根据南京师范大学2009年对380个家庭的调研 报告显示,6成家庭交过择校费,费用在1.5万元至15万元之间;8成以上家庭为孩子报了课外辅导班,家庭所有教育开支中至少45%、最多92%用在课外 班上。按45%的课外辅导费用、每学期1.5万元的校内教育支出计算,对应课外辅导费用约为1.2万元。
  如下图所示,一个孩子从学前教育到中小学阶段(3-18岁)参加课外辅导提高班(如英语、奥数等)和兴趣班(美术、舞蹈等)共计花费38.4万元。中产家庭给孩子的教育支出至少是98.4万元,如果加上留学费用、择校费用等,中产家庭的教育支出将超过百万。
  4、医疗支出变数大中产地位可能朝不保夕
  随着医疗消费需求的释放、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疾病谱的变化,医疗花费在不断上升。根据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2014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是3.77万亿元,人均费用2754元,较2013年上涨19%。其中,中国的医疗支出费用32%来自家 庭,56%来自政府,12%来自其他来源,和世界其他GDP排名靠前的国家相比,中国家庭承担着较高比例的医疗费用,也意味着如果大病发生,一个家庭的经 济状况可能面临灾难性的压力,失去中产地位。
  5、人到暮年,养老或成压倒中产的最后一根稻草
  根据《中国新富白皮书》,养老正成为中产阶层日益关切的话题。由于国家下发的养老 金比不上退休前工资,为保障退休生活,许多中产者不得不另备养老金。准备多少钱合适?北京是全国范围内养老金最高的地区,以北京的老王25岁起缴纳养老金 为例,在60岁退休前每月保持工资10000元不变,若社会平均工资也保持在10000元水平,退休后他每月能领到的养老金为5958.6元,比退休前减 少了约4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的统计数字,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4岁。60岁的老王要维持以前的生活水平生活,必须再准备每月4000元、一共67.2万元的养老金。
  6、高收入中产阶层竞争压力大
  就业压力也是中产者必须面临的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平均薪酬数据,要满足中产者住 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只有平均月薪超过9000元的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金融业和互联网信息行业的从业者相对容易。而这些岗位以责任 大、门槛高、挑战多著名,工作起来并不轻松。同时,由于工资收入是中产阶层的主要经济来源,背负着各种贷款的中产阶层不得不为了防止失业、升职加薪更加努 力工作。
  结语:过上体面的中产生活需要900万以上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引用美国马里兰大学专家的言论,指出住房、教育和医疗已经成为背负在美国中产阶层身上的“三座大山”。除房贷、教育、医疗、养老外,车子和日常生活消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网易财经计算,一个一线城市的中产家庭满足所有支出项需准备900万元以上资金。而当一个家庭有这么多钱,已经远远超出瑞信对中产的定义,接近传说中的“土豪”,这是为何没人称自己是中产而土豪遍地的原因。
  甄选优质的金融产品、评测热门金融产品;科普金融投资知识;提供赚钱方法和途径。让你赚钱更轻松!
  查看更多理财干货,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金融工厂精选”
(责任编辑:陈大伟 UF065)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5000万资产人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