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转账限额龙头如何应对限额新规?

最有看点的互联网金融门户
支付机构如何应对央行7月新规?
李中元 | 祥云智信
本文共1120字,预计阅读时间22秒时间已进入6月中旬,距离央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生效还有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各家机构都准备好了吗?监管的总体思路是非银支付机构要了解自己的客户并保护客户的信息和资金安全。
管理办法第十一条中,对身份验证方式进行了限额管理,非银支付机构要依据不同的客户身份验证方式为客户开立相应的账户类型,账户类型安全级别从低到高分别是Ⅰ类、Ⅱ类和Ⅲ类账户,不同账户类型,功能不同,交易限额不同。
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中对不同的验证方式进行了限额管理,机构可以自行选择交易认证方式和手段,但方式不同、限额规定不同,验证方式越安全,交易限额的自由度越大。
管理办法第十九条和二十条要求非银支付机构要“制定有效的客户信息保护措施和风险控制机制”,“并对不能有效证明因客户原因导致的资金损失及时先行全额赔付,保障客户合法权益。”
身份认证、交易认证、信息保护是7月新规中的关键词,市场上有没有成熟的工具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呢?
有!就是银行机构发放的key。Key里存放的是数字证书,是持有者的网络身份证,可以强有力的证明“我是我”“交易的我是我”,key里存储的是加密信息,不会造成信息泄露,可以保护客户的信息安全。
银行key发放过程非常严格,需要客户到各银行分支机构亲自办理,不支持代办,客户需要经过严格的身份认证资料审核、面签等过程,才能取得银行key。银行key内的数字证书一般都是各CA发放的,其中CFCA居多。CA都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等取得工业与信息化部《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证》的中立机构。银行key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是合法安全的外部渠道。
有PKI技术的支持,分享银行key完全可以实现。分享银行key后,非银支付机构不用自发新发key,而是直接使用银行key,为客户开立安全级别最高的账户,每日交易限额与客户自行协商,有效保护客户信息安全。
采用分享银行key的方案,相对于自发key的方案来说,非银支付机构资金投入可以下降3到15倍,还分享到了银行的客户身份识别的经验。对最终用户来讲,不用分别申请key,避免一人多key的情形发生,可以一key通行互联网。对于银行机构而言,拓展了现有key的应用场景,推广网上银行更加顺畅。对于社会来讲,不再重复生产功能相同的产品,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实现绿色金融。互联网的环境下,身份真实性与交易有效性是天然存在的问题,分享银行key或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它与互联网+是共生关系。
央行新规7月即将生效,第三方支付企业能否在降低经营风险的同时提高合规性?分享银行Key也许可以提供解决方案。
本文系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用微信扫描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
您的评论提交后会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留言会展示在下方留言区域,请耐心等待。
版权所有 (C)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 | 京ICP备号-1最后10天!微信支付宝静态扫码支付将限额,马云马化腾如何应对?最后10天!微信支付宝静态扫码支付将限额,马云马化腾如何应对?笑趴的百家号去年12月,央行颁发了关于条码支付的新规,其中条码支付有了明确规定:若使用静态扫码支付,同一客户银行或支付机构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使用动态扫码支付的最高不限额,该新规从今年4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距此新规的正式执行,还有10天。新规执行,对商户有什么影响?动态条码,一般指显示在手机等电子屏幕上动态变化的条码。静态扫码,通常指的也就是小商户、流动摊位或者市场里贴在墙上的那些支付宝/微信二维码。过往并没有对此进行限额,但从4月1日开始,同一客户银行或支付机构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将无法超过500元。那超过了怎么办呢?也很简单,就让商户来扫消费者手机上显示的动态条码,直接用手机扫或者像超市那样购买扫码枪,直接扫顾客手机上的二维码。就算在餐厅、高档服装店、珠宝店等高消费场所,也完全可以由商家扫消费者。这显然对商户益处不小,此前条码被更换损失惨重的新闻屡见报端,限额过后,商户的资金安全性也提升了。但繁琐也是必然的,尤其是对做小本生意的人而言,购置设备、手续费都成了要考虑的问题。对消费者的影响通常来说,此限新规对我们消费者的影响并不大,毕竟普通人的消费一天并不超过500块钱,大额的也可以直接用银行卡,此外,新规对转账功能并不造成影响。以微信为例,消费者在使用微信钱包扫描静态条码支付时,单日使用零钱包支付的上限不超过500元,但微信关联的所有银行卡都可以再独立获得500元的支付上限。央行披露的数据显示,95%的条码支付业务为单笔500元以下的小额交易,2017年上半年笔均100元左右。但据调查,超过6成的网友吐槽新规,认为500的限额不能满足日常消费需求。而支付龙头支付宝跟微信,接入银联方案也逐渐浮出水面。总之,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 ,必然会从野蛮生长逐渐走向有序监管的过程,这过程我们或许会不适应,却是新事物稳健发展的唯一路径。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笑趴的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2017让我把这个世界更加精彩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静态扫码支付每日限额500元 你够用吗?
关注新华网
  4月1日起央行条码支付新规正式实施,专家称可以有效防范诸如条码被调换等导致巨大损失的风险
  下个月,央行的条码支付新规就要正式实施。什么是条码支付新规?简单来讲,与消费者最相关的就是使用微信和支付宝扫商户贴出的静态条码付款,每天限额是500元。如果想超出这个额度,可以选择让商户来扫消费者手机上显示的动态条码。这几天网上也对新规里的“静态条码限额500元是否够用”的问题有所争论。静态条码和动态条码有什么区别?为何要规定上述限额?央行新规对我们日常支付和商户们有什么影响呢?
  有商户已配备扫码机器
  北京姑娘文莉身上从来不带现金,因为手机支付能满足她一整天的各种需求。“除了上下班用一卡通外,订外卖、逛淘宝、喝个下午茶,甚至下班后去附近玩夹娃娃机都可以用手机支付”。不过她觉得,自己一天也花不了500元,央行条码支付新规对她影响不大。
  昨日,新京报记者走访崇文门的几家小商铺发现,此前一些张贴静态条码的商家,已经配备好扫码机器。专家表示,静态扫码限额可以有效防范诸如条码被调换、木马病毒等导致巨大损失的风险,一般不会对消费者正常使用产生影响。不过对一些小商户来说,还是有升级扫码设备的需求。
  一般来说,条码不但指一条一条的条形码,也包括现在很常见的二维码。打开微信或者支付宝的收付款页面,就能够同时看到这两个码。静态条码长期有效,一般由商家贴在柜台等位置,而动态条码一般显示在手机等电子屏幕上动态变化。
  去年,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的通知》(下称《规范》),配套印发了相应技术规范,自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条码支付规范化时代的到来。
  《规范》的一个重点就是根据风险防范能力的分级,对个人客户的条码支付业务进行限额管理。“简单地说,就是用户的风险防范等级越高,每天可以交易的金额就越高。”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资深合规总监唐凌撰文称。
  条码易复制漏洞引发诈骗
  2017年3月,央视报道称在浙江宁波,有共享单车出现了“恶意”二维码,用户扫码后共享单车不能解锁,而是转到了私人的微信支付页面,有用户上当受骗。此外2017年7月,重庆当地媒体报道,有商户反映二维码被替换,随后警方抓获两名犯罪嫌疑人,经了解他们通过篡改20多家商户的二维码方式获利1万多元。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蔡洪波表示,与传统的银行卡不同,条码支付的条码具有可视化特点,容易被复制、截屏、传输,可以被打印,安全防护能力不强。很多不法分子就是针对条码防护能力弱、使用环境可控性差这些特点实施诈骗。如静态条码被调换、伪造条码进行欺诈、条码中嵌入木马病毒程序等导致客户个人信息泄露和账户资金被盗用等。
  根据央行新规,条码支付交易验证可以组合选用三类要素:一类是仅用户本人知悉的要素,如静态密码;一类是仅用户本人持有并特有的,不可复制或者不可重复利用的要素,如经过安全认证的数字证书、电子签名,以及通过安全渠道生成和传输的一次性安全验证码等;另一类则是用户本人的生物特性要素(如指纹)。
  由此,风险防范能力被分成了四类:达到A级,即采用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以上有效要素进行验证的,可与客户自主约定单日累计限额。也就是说,客户可以自己决定每日消费限额。
  最低一级则是D级,即前述所说小商户贴在柜台上的静态条码,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
  中间的B级,采用不包括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对交易进行验证的,单个客户单日交易限额为5000元。C级则是采用不足两类要素对交易进行验证的,交易限额为1000元。
  ■ 三问扫码限额
  500元限额够用吗?
  “条码支付与传统银行卡等支付工具相比在交易安全性上存在一定不足,人民银行坚持条码支付小额、便民的定位,对条码支付风险防范能力进行分级。”央行相关负责人在此前的答记者问中表示。“小额、便民”是其中的关键词。
  一家媒体曾在新规发布日当天的调查称,有超过60%的网友认为500元的限额不能满足需求。不过,据新京报记者小范围调查,如果不用于诸如家用电器之类的大额支出,500元可以基本满足周围同事的日常支出。
  如在北京工作的张先生对记者表示,按照早饭10块、午饭和晚饭在30元左右算,即使都用扫码支付,500元的静态条码限额满足日常的生活也绰绰有余。
  “咱们说的静态码是贴在收银台上的一个二维码,这个不够用,其实有其他的一个措施,商户主动去扫顾客,也可以选择银行卡支付,或者现金。”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对新京报记者解释。
  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2017年移动用户调研报告》,2017年,有43.0%的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在100元以下,29.5%的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在100-500元;14.8%的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在500-1000元;12.6%的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在1000元以上。也就是说72.5%的用户不受限。
  薛洪言认为,从场景上来看,500元钱的限额制定应当经过了一个精确的测算,即根据历史的交易情况,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线下扫码支付的需求,所以对大多数用户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限额对相关机构有何影响?
  “这个规定主要是在引导,实际上是从安全的角度来考虑的。”薛洪言表示,新规对静态码和动态码这两种交易结构的占比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支付巨头们的交易量,包括银行的影响不会特别大。
  薛洪言认为,支付巨头们一是会进行相应的一些符合监管要求的系统的改造,二是会去推动线下的小商户布局一些扫码工具。
  一位支付行业从业人士对新京报记者指出,对于平时的小商户的客户来说,500元的限额基本都能满足日常使用,但也有一些细分的市场,如批发市场的客户, “买一箱货都不够。”
  “所以要改客户习惯,让消费者出示付款码,商户扫消费者收款。”上述人士称,虽然商户用手机就能扫,但为了方便考虑,会给商户配硬件。不过他亦指出,配不配扫码硬件看不同的企业策略,如有的企业会送、有的会搭售、有的企业则会以“先交押金、到一段时间再退”的策略。
  在业务规范上,新规还要求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市场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诋毁其他市场主体的商业信誉,不得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损害其他市场主体利益、排挤竞争对手,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支付龙头如何应对新规?
  对于央行新规,此前腾讯和支付宝方面均表示,正在研发新技术以及探索新技术应用于条码支付领域的可行性。
  事实上,这两家巨头在条码支付市场上仍有不小的推广力度。根据支付宝公告,从日起,收钱码提现免费服务升级,对符合条件的用户,收款资金可以享受提现免费的服务;而腾讯方面此前也表示,日-日活动期间,使用微信支付“官方制作收款码”收款,可获赠免费提现额度。
  这背后是移动支付持续增长的业务规模。央行此前的报告显示,2017年移动支付业务达375.52亿笔,金额202.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06%和28.80%。
  国金证券报告指出,2017年,线上场景的移动支付渗透率已经达到85%左右,基本饱和,而线下市场相对空白,近年来成为各大支付应用竞争的主战场。“线下市场的交易规模庞大,是线上市场的4倍左右,会是未来支付市场规模增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巨头的必争之地。”报告称。(新京报记者 宓迪 实习生 李晓丽)
责任编辑:静态扫码支付 每日限额500元,你够用吗?4月1日起央行条码支付新规正式实施,专家称可以有效防范诸如条码被调换等导致巨大损失的风险下个月,央行的条码支付新规就要正式实施。什么是条码支付新规?简单来讲,与消费者最相关的就是使用微信和支付宝扫商户贴出的静态条码付款,每天限额是500元。如果想超出这个额度,可以选择让商户来扫消费者手机上显示的动态条码。这几天网上也对新规里的“静态条码限额500元是否够用”的问题有所争论。静态条码和动态条码有什么区别?为何要规定上述限额?央行新规对我们日常支付和商户们有什么影响呢?有商户已配备扫码机器北京姑娘文莉身上从来不带现金,因为手机支付能满足她一整天的各种需求。“除了上下班用一卡通外,订外卖、逛淘宝、喝个下午茶,甚至下班后去附近玩夹娃娃机都可以用手机支付”。不过她觉得,自己一天也花不了500元,央行条码支付新规对她影响不大。昨日,新京报记者走访崇文门的几家小商铺发现,此前一些张贴静态条码的商家,已经配备好扫码机器。专家表示,静态扫码限额可以有效防范诸如条码被调换、木马病毒等导致巨大损失的风险,一般不会对消费者正常使用产生影响。不过对一些小商户来说,还是有升级扫码设备的需求。一般来说,条码不但指一条一条的条形码,也包括现在很常见的二维码。打开微信或者支付宝的收付款页面,就能够同时看到这两个码。静态条码长期有效,一般由商家贴在柜台等位置,而动态条码一般显示在手机等电子屏幕上动态变化。去年,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的通知》(下称《规范》),配套印发了相应技术规范,自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条码支付规范化时代的到来。《规范》的一个重点就是根据风险防范能力的分级,对个人客户的条码支付业务进行限额管理。“简单地说,就是用户的风险防范等级越高,每天可以交易的金额就越高。”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资深合规总监唐凌撰文称。条码易复制漏洞引发诈骗2017年3月,央视报道称在浙江宁波,有共享单车出现了“恶意”二维码,用户扫码后共享单车不能解锁,而是转到了私人的微信支付页面,有用户上当受骗。此外2017年7月,重庆当地媒体报道,有商户反映二维码被替换,随后警方抓获两名犯罪嫌疑人,经了解他们通过篡改20多家商户的二维码方式获利1万多元。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蔡洪波表示,与传统的银行卡不同,条码支付的条码具有可视化特点,容易被复制、截屏、传输,可以被打印,安全防护能力不强。很多不法分子就是针对条码防护能力弱、使用环境可控性差这些特点实施诈骗。如静态条码被调换、伪造条码进行欺诈、条码中嵌入木马病毒程序等导致客户个人信息泄露和账户资金被盗用等。根据央行新规,条码支付交易验证可以组合选用三类要素:一类是仅用户本人知悉的要素,如静态密码;一类是仅用户本人持有并特有的,不可复制或者不可重复利用的要素,如经过安全认证的数字证书、电子签名,以及通过安全渠道生成和传输的一次性安全验证码等;另一类则是用户本人的生物特性要素(如指纹)。由此,风险防范能力被分成了四类:达到A级,即采用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以上有效要素进行验证的,可与客户自主约定单日累计限额。也就是说,客户可以自己决定每日消费限额。最低一级则是D级,即前述所说小商户贴在柜台上的静态条码,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中间的B级,采用不包括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对交易进行验证的,单个客户单日交易限额为5000元。C级则是采用不足两类要素对交易进行验证的,交易限额为1000元。 - 三问扫码限额1500元限额够用吗?“条码支付与传统银行卡等支付工具相比在交易安全性上存在一定不足,人民银行坚持条码支付小额、便民的定位,对条码支付风险防范能力进行分级。”央行相关负责人在此前的答记者问中表示。“小额、便民”是其中的关键词。一家媒体曾在新规发布日当天的调查称,有超过60%的网友认为500元的限额不能满足需求。不过,据新京报记者小范围调查,如果不用于诸如家用电器之类的大额支出,500元可以基本满足周围同事的日常支出。如在北京工作的张先生对记者表示,按照早饭10块、午饭和晚饭在30元左右算,即使都用扫码支付,500元的静态条码限额满足日常的生活也绰绰有余。“咱们说的静态码是贴在收银台上的一个二维码,这个不够用,其实有其他的一个措施,商户主动去扫顾客,也可以选择银行卡支付,或者现金。”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对新京报记者解释。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2017年移动用户调研报告》,2017年,有43.0%的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在100元以下,29.5%的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在100-500元;14.8%的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在500-1000元;12.6%的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在1000元以上。也就是说72.5%的用户不受限。薛洪言认为,从场景上来看,500元钱的限额制定应当经过了一个精确的测算,即根据历史的交易情况,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线下扫码支付的需求,所以对大多数用户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影响。2限额对相关机构有何影响?“这个规定主要是在引导,实际上是从安全的角度来考虑的。”薛洪言表示,新规对静态码和动态码这两种交易结构的占比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支付巨头们的交易量,包括银行的影响不会特别大。薛洪言认为,支付巨头们一是会进行相应的一些符合监管要求的系统的改造,二是会去推动线下的小商户布局一些扫码工具。一位支付行业从业人士对新京报记者指出,对于平时的小商户的客户来说,500元的限额基本都能满足日常使用,但也有一些细分的市场,如批发市场的客户, “买一箱货都不够。”“所以要改客户习惯,让消费者出示付款码,商户扫消费者收款。”上述人士称,虽然商户用手机就能扫,但为了方便考虑,会给商户配硬件。不过他亦指出,配不配扫码硬件看不同的企业策略,如有的企业会送、有的会搭售、有的企业则会以“先交押金、到一段时间再退”的策略。在业务规范上,新规还要求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市场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诋毁其他市场主体的商业信誉,不得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损害其他市场主体利益、排挤竞争对手,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3支付龙头如何应对新规?对于央行新规,此前腾讯和支付宝方面均表示,正在研发新技术以及探索新技术应用于条码支付领域的可行性。事实上,这两家巨头在条码支付市场上仍有不小的推广力度。根据支付宝公告,从日起,收钱码提现免费服务升级,对符合条件的用户,收款资金可以享受提现免费的服务;而腾讯方面此前也表示,日-日活动期间,使用微信支付“官方制作收款码”收款,可获赠免费提现额度。这背后是移动支付持续增长的业务规模。央行此前的报告显示,2017年移动支付业务达375.52亿笔,金额202.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06%和28.80%。国金证券报告指出,2017年,线上场景的移动支付渗透率已经达到85%左右,基本饱和,而线下市场相对空白,近年来成为各大支付应用竞争的主战场。“线下市场的交易规模庞大,是线上市场的4倍左右,会是未来支付市场规模增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巨头的必争之地。”报告称。(新京报记者 宓迪 实习生 李晓丽)您的位置:
条码支付新规下月实施,静态扫码支付限额够用吗?
  静态扫码支付 每日限额500元,你够用吗?
  4月1日起央行条码支付新规正式实施,专家称可以有效防范诸如条码被调换等导致巨大损失的风险
  下个月,央行的条码支付新规就要正式实施。什么是条码支付新规?简单来讲,与消费者最相关的就是使用微信和支付宝扫商户贴出的静态条码付款,每天限额是500元。如果想超出这个额度,可以选择让商户来扫消费者手机上显示的动态条码。这几天网上也对新规里的“静态条码限额500元是否够用”的问题有所争论。静态条码和动态条码有什么区别?为何要规定上述限额?央行新规对我们日常支付和商户们有什么影响呢?
  有商户已配备扫码机器
  北京姑娘文莉身上从来不带现金,因为手机支付能满足她一整天的各种需求。“除了上下班用一卡通外,订外卖、逛淘宝、喝个下午茶,甚至下班后去附近玩夹娃娃机都可以用手机支付”。不过她觉得,自己一天也花不了500元,央行条码支付新规对她影响不大。
  昨日,新京报记者走访崇文门的几家小商铺发现,此前一些张贴静态条码的商家,已经配备好扫码机器。专家表示,静态扫码限额可以有效防范诸如条码被调换、木马病毒等导致巨大损失的风险,一般不会对消费者正常使用产生影响。不过对一些小商户来说,还是有升级扫码设备的需求。
  一般来说,条码不但指一条一条的条形码,也包括现在很常见的二维码。打开微信或者支付宝的收付款页面,就能够同时看到这两个码。静态条码长期有效,一般由商家贴在柜台等位置,而动态条码一般显示在手机等电子屏幕上动态变化。
  去年,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的通知》(下称《规范》),配套印发了相应技术规范,自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条码支付规范化时代的到来。
  《规范》的一个重点就是根据风险防范能力的分级,对个人客户的条码支付业务进行限额管理。“简单地说,就是用户的风险防范等级越高,每天可以交易的金额就越高。”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资深合规总监唐凌撰文称。
  条码易复制漏洞引发诈骗
  2017年3月,央视报道称在浙江宁波,有共享单车出现了“恶意”二维码,用户扫码后共享单车不能解锁,而是转到了私人的微信支付页面,有用户上当受骗。此外2017年7月,重庆当地媒体报道,有商户反映二维码被替换,随后警方抓获两名犯罪嫌疑人,经了解他们通过篡改20多家商户的二维码方式获利1万多元。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蔡洪波表示,与传统的银行卡不同,条码支付的条码具有可视化特点,容易被复制、截屏、传输,可以被打印,安全防护能力不强。很多不法分子就是针对条码防护能力弱、使用环境可控性差这些特点实施诈骗。如静态条码被调换、伪造条码进行欺诈、条码中嵌入木马病毒程序等导致客户个人信息泄露和账户资金被盗用等。
  根据央行新规,条码支付交易验证可以组合选用三类要素:一类是仅用户本人知悉的要素,如静态密码;一类是仅用户本人持有并特有的,不可复制或者不可重复利用的要素,如经过安全认证的数字证书、电子签名,以及通过安全渠道生成和传输的一次性安全验证码等;另一类则是用户本人的生物特性要素(如指纹)。
  由此,风险防范能力被分成了四类:达到A级,即采用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以上有效要素进行验证的,可与客户自主约定单日累计限额。也就是说,客户可以自己决定每日消费限额。
  最低一级则是D级,即前述所说小商户贴在柜台上的静态条码,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
  中间的B级,采用不包括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对交易进行验证的,单个客户单日交易限额为5000元。C级则是采用不足两类要素对交易进行验证的,交易限额为1000元。
  - 三问扫码限额
  1   500元限额够用吗?
  “条码支付与传统银行卡等支付工具相比在交易安全性上存在一定不足,人民银行坚持条码支付小额、便民的定位,对条码支付风险防范能力进行分级。”央行相关负责人在此前的答记者问中表示。“小额、便民”是其中的关键词。
  一家媒体曾在新规发布日当天的调查称,有超过60%的网友认为500元的限额不能满足需求。不过,据新京报记者小范围调查,如果不用于诸如家用电器之类的大额支出,500元可以基本满足周围同事的日常支出。
  如在北京工作的张先生对记者表示,按照早饭10块、午饭和晚饭在30元左右算,即使都用扫码支付,500元的静态条码限额满足日常的生活也绰绰有余。
  “咱们说的静态码是贴在收银台上的一个二维码,这个不够用,其实有其他的一个措施,商户主动去扫顾客,也可以选择银行卡支付,或者现金。”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对新京报记者解释。
  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2017年移动用户调研报告》,2017年,有43.0%的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在100元以下,29.5%的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在100-500元;14.8%的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在500-1000元;12.6%的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在1000元以上。也就是说72.5%的用户不受限。
  薛洪言认为,从场景上来看,500元钱的限额制定应当经过了一个精确的测算,即根据历史的交易情况,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线下扫码支付的需求,所以对大多数用户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限额对相关机构有何影响?
  “这个规定主要是在引导,实际上是从安全的角度来考虑的。”薛洪言表示,新规对静态码和动态码这两种交易结构的占比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支付巨头们的交易量,包括银行的影响不会特别大。
  薛洪言认为,支付巨头们一是会进行相应的一些符合监管要求的系统的改造,二是会去推动线下的小商户布局一些扫码工具。
  一位支付行业从业人士对新京报记者指出,对于平时的小商户的客户来说,500元的限额基本都能满足日常使用,但也有一些细分的市场,如批发市场的客户, “买一箱货都不够。”
  “所以要改客户习惯,让消费者出示付款码,商户扫消费者收款。”上述人士称,虽然商户用手机就能扫,但为了方便考虑,会给商户配硬件。不过他亦指出,配不配扫码硬件看不同的企业策略,如有的企业会送、有的会搭售、有的企业则会以“先交押金、到一段时间再退”的策略。
  在业务规范上,新规还要求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市场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诋毁其他市场主体的商业信誉,不得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损害其他市场主体利益、排挤竞争对手,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3   支付龙头如何应对新规?
  对于央行新规,此前腾讯和支付宝方面均表示,正在研发新技术以及探索新技术应用于条码支付领域的可行性。
  事实上,这两家巨头在条码支付市场上仍有不小的推广力度。根据支付宝公告,从日起,收钱码提现免费服务升级,对符合条件的用户,收款资金可以享受提现免费的服务;而腾讯方面此前也表示,日-日活动期间,使用微信支付“官方制作收款码”收款,可获赠免费提现额度。
  这背后是移动支付持续增长的业务规模。央行此前的报告显示,2017年移动支付业务达375.52亿笔,金额202.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06%和28.80%。
  国金证券报告指出,2017年,线上场景的移动支付渗透率已经达到85%左右,基本饱和,而线下市场相对空白,近年来成为各大支付应用竞争的主战场。“线下市场的交易规模庞大,是线上市场的4倍左右,会是未来支付市场规模增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巨头的必争之地。”报告称。(新京报记者 宓迪 实习生 李晓丽)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
登录黄河云账号
邮箱/手机号
下次自动登录
还没账号?
其它登录方式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支付限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