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养殖网户,经销商,厂家,谁赚了谁的钱

入伏以来,持续的高温闷热天气,造成水产养殖用药事故频发,从江苏兴化养殖户拉死蟹堆满药店门口到高邮养殖户怒砸药店,用药事故接连发生,不得不引起水产行业特别是渔药生产销售行业的重视和反思。
养殖户、经销商和技术人员可以怎么做?
掌握药敏性
选择药物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疾病时,必须掌握水产养殖动物对不同类别药物的药敏性。众所周知,不同的水产养殖动物对同一种药物具有不同的药敏性,尤其是外用泼洒的杀虫药常因不注意水产养殖动物对杀虫剂的药敏性,而导致药害事故最为普遍。
考虑水质因素
使用药物全池泼洒时应充分考虑水质因素。通常不良水质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水体缺肥或肥力无法释放的浮游植物量低的水体,如澄清水、浑浊水、青苔水等;第二类是水体严重富营养化的养殖池塘,如蓝绿藻水华水、红水、黑水、老绿水等。
第一类水质的水体因为缺乏浮游生物,因而使用外用泼洒药物,尤其是杀虫药后,常使水体浮游植物数量急剧下降,而导致水体缺氧,同时药物被有机质或其它无机物消耗,导致水体缓冲性差而发生药害事故,此类水质确需用药时应选择安全性大且低剂量用药。
第二类水质的水体,常因为富积大量的有机物质,在使用药物后因藻类死亡,加重了水体的氧债而发生药害事故。此类水质用药前应首先使用化学类水质改良剂改水,再使用其它全池泼洒药物进行防病治病。
规避不良天气
养殖户全池泼洒药物时须规避不良天气。选择好全池泼洒药物后,应在晴好天气进行施药,用药前须密切关注天气,避免在暴雨天气、闷热天气、低气压天气等不良天气用药,而且在使用杀虫药时还应注意当天下午或第二天不能有低气压天气,否则会因养殖水体溶氧不足而产生药害事故。
遵循用药顺序
根据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发病规律,总结数年药物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经验,在正确诊断疾病的基础上,按照“先改水、再杀虫、后杀菌、然后口服、最后调水”的联合用药的规程,可有效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
注意搭配与剂量
为防治药害事故发生,应规避随意将不同类别的药物混配使用,及超剂量使用药物全池泼洒或口服。每一种药物都有其独特物理化学性质,大多数渔药生产企业出品的药物,均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复配而得,如果只关注商品药物的主要成分,随意将不同性质的药物混合后全池泼洒,可能会通过化学和物理反应增加药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毒性而发生药害事故,即使是相同性质的药物通过混合也会增加单位面积的用药浓度,从而发生药害事故。
当然,我们在注意用药的同时,经销商要为养殖品种做出正确的判断,避免发生误判。除此之外,最核心的在于产品生产厂家,要遵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合法合规的生产药品和非药品。对自己也是对养殖者一种保证!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创造更多价值站内搜索:
水产行业困难重重 未来出路在哪?
http://news.feedtrade.com.cn/
09:02:25 广东省饲料行业信息网
  水产行业各个环节,饲料、渔药、养殖等似乎都面临着困难局面,只有以务实的态度、货真价实的产品和技术、贴心地服务好养殖户,养殖户赚到钱,行业才能走出困局。 摘自中国水产频道
  在大农业范畴中,水产行业无疑是主力军之一,与传统的粮食种植相比,从业者还能或还可能从中获得更好的收益,因此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水产养殖面积还持续地有增无减。但是,我们感觉到行业陷入了难以自拨的困局,想通过养鱼发家致富的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了,很多养殖户的期望降低到了在不亏本的前提下尽量挣点钱的程度了。我们不禁要问,水产行业到底怎么了,出路在哪里?
  一、行业的困局
  1、养殖户的困局
  今年7月上旬,笔者在海南文昌调查市场时与一位浙江老板的谈话能大致道出一些养殖户的经营现状。前几年海南的罗非鱼行情非常好,结合当地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养罗非鱼几乎是稳赚不赔的好行当。因此,该老板在朋友的引荐下,放弃了自己原有的生意,拖家带口、带上资金到了海南文昌,他一次性投资挖了两百多亩池子,全部养上了罗非鱼。接下来的一两年也的确赚得盆满钵满,不仅把亲戚和亲戚的亲戚都带动到了文昌养鱼,同时也让很多当地人眼前一亮,也着急忙慌地奔上了养鱼致富的康庄大道。
  然而,时过境迁。近年来,鱼价只跌不涨,饲料一涨再涨,人工费也一涨再涨,随着养殖年限的延长,养殖水体恶化后鱼病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猛,老板们不仅赚不到钱了,还要把以前赚的钱拿来填补亏损,一年亏能扛,二年亏能忍,三年下来再亏,估计没几个人能挺得住了。那位浙江老板说,我现在宁愿把鱼塘空放在这里,至少我不会贴人工费、电费和鱼药成本,因为按当前鱼价卖鱼仅够饲料成本。
  这样的话我在好几个养殖户那里听过。行业中大概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在当前水产养殖行业中,能赚钱的只占不到20%,80%以上的养殖户是不赚钱或亏本的。对于这种说法,我比较接受湖南常德的一家饲料企业的老总的分析,他说这个比例未必客观,只不过现在生活和物价成本都提高了,谁家一年还不支出个三万、五万的生活成本?只能说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型养殖户赚的钱除了支付生活成本外没多少结余了,他们也被视为不赚钱的群体了。但是,你养不养鱼不都还得过日子吗?
  2、饲料厂的困局
  笔者近年来为全国多家饲料企业做过专业技术方面的培训,也了解到他们一些生存发展方面的困难和压力。
  当前,饲料的主原料中好像已经没有低于3200元/吨的了。有些品牌的饲料的单包价格从年初至今已经涨了10元。没办法,原料行情一路上扬,饲料企业除了水涨船高别无良策。品牌与品牌之间性价比、料肉比已经很难分出高低,那么同行之间的比拼手段还有哪些呢?比服务吧,服务也需要成本;比承受力吧,饲料行业早已进入了微利时代。为了留住养殖户,一些饲料企业只能想方设法再帮养殖户分担一些原料上涨的压力,但毕竟也不是长久之计。江西某厂在降成本方面尝试了一个办法,即用发酵的菜粕和棉粕等代替进口鱼粉,说是每2公斤发酵的菜粕、棉粕可替代1公斤的进口鱼粉,不仅蛋白含量有保证,而且有一定的成本优势,这个方法,尚需要专家们的论证和验证,在此不细说。
  饲料经销商们的日子也不好过。有钱的养殖户几乎都被各个厂家拉到厂里开票拉料去了,没钱的养殖户只能靠经销商扶持,经销商们的欠款越积越多,利润越来越少,坏账、死账还在逐年递增。饲料经销这个行业成了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一些经销商身陷其中,徒有欲罢不能的无奈感叹。
  饲料企业的业务员们似乎也风光不在!在福建,笔者曾与几个厂家的业务员谈起过这方面的话题。他们说,不是不想去跑养殖户,而是感觉去了也白去,公司进一步压缩了他们的市场费用,他们也必须尽量节省费用。有钱的养殖户,自己会去厂里拉料或者自然有经销商伺候,那些没钱的养殖户,你不赊销给他,求爹告娘他也没钱拉料,厂里不欠,哪个业务员欠得起呢?又是一种不言而喻的无奈。
  3、渔药厂家的困局
  乱象丛生的渔药行业,貌似机会多多、有钱可赚,其实不然。
  渔药以及调、改水类的产品不像饲料是水产养殖必需品,所以每一个企业都必须在较大的市场区域里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近三十年来,尚未出现一家独步江湖的企业,做得较好的也不过就是几个品种在局部区域有一定的影响和销量而已,个中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无论是开连锁店的、做直销的还是走传统渠道的,每一家企业都有足够多的理由支持自己的现行模式,至于孰是孰非,至今不显端倪。
  养殖户的需求是价格便宜、要欠款、效果要好、使用要方便省事,最好还要有随叫随到的技术人员;经销商的需求是价格低、要欠款、返点高、要有促销,最好派一个技术人员驻店;这些个臭皮球全都踢给了厂家,厂家也难呀,不欠款,销量上不去;价格高了,经销商、养殖户要抱怨;产品效果不好,市场要死掉;打擦边球做点貌似非药品的东西又怕被查;更担心的是怕出事,现在养殖户可不好惹,只要用了你的产品出现了死鱼,不分青红皂白全找你给说法。
  因此,渔药行业的现实状况大致是这样的,厂家听经销商的,你们要什么样的,我做什么样的,价格低的有,多少欠点款也行,底限是出现最坏的结果时我也得有钱赚才行,反正很多时候多数养殖户是说不清楚产品有无效果的,因为再好的产品用法不对或不对症也是没效果的,至于明年乃至以后该怎么做再说吧,不然还能怎样呢?渔药行业,感觉陷入了一个病态的发展怪圈之中。
水产行业困难重重 未来出路在哪?水产行业困难重重 未来出路在哪?(2)&&&1&&&
(作者:)
【发表评论】【】
与“水产行业,饲料,渔药”相关的文章:
推荐专题:
标注“本站原创”的信息为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信息,未经本网的明确书面认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内容。对于任何侵权行为我们保留通过法律手段追究的权利。
新闻点击榜:
??????????
热门图片新闻:
新闻评论榜:
七嘴八舌论坛:
饲料通系列软件: |
内容咨询:010-29357 广告销售:010-85323 短信客服: 电子邮件:
(C)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投稿曝料微信:
中国水产地区动态
所在地:河南.新乡市平原新
所在地: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
水产销售管理软件,可以找易达丰的“水产宝”,专为水产行业设计的水产erp软件[em2][em5]
本月水产热点
最火文章排行
本周热点水产品行情
扫描二维码
水产养殖网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水产养殖户,经销商,厂
今天是:日
水产养殖网―水产行业专业信息平台!
水产养殖户,经销商,厂家,谁赚了谁的钱?
18:32:00  中国水产养殖网  出处:中国水产养殖网        浏览量: 3455 次
520)this.width=520;">
作者:应城市胡一生水产平台&nbsp&nbsp&nbsp胡升翔养殖者,是终端消费产品的生产者。经销商,又称代理商,含各类中间商贩,是养殖者生产所需原料、必需品的直接提供方。厂家,是养殖者生产所需原料、必需品的生产方。这三者往往呈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养殖者抱怨经销商赚了黑心钱,生产的产品市场价格低了,自己的钱赚少甚至赔本了。经销商抱怨养殖者诚信不够,服务成本高,厂家质差价高,赚的卖白菜的钱,操的是卖白粉的心,年终了,赚了一把欠条。厂家抱怨经销商不好搞定,养殖者要求高,原料涨价,人工涨价,利润低,搞不好就倒闭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从事哪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的苦水。只有认清敌我,相互理解,才能解开各自的心结。一、传递顺序从传递顺序来看,厂家供货给经销商,经销商供货给养殖者,养殖者将生产的产品供给消费者,但绝大多数情况是养殖者生产的产品再经中间商贩供给消费者。二、利益关系养殖者是经销商和厂家的衣食父母;经销商是养殖者和厂家的纽带;厂家是经销商的供货方,是养殖者生产必须品的解决者。三、钱从何来养殖者赚的是市场价格与成本的差价。经销商赚的是厂价与售价的价差。厂家赚的是出厂价与成本的差价。三者的钱均从价差而来。四、竞争对手不论是养殖者、经销商还是厂家,其竞争对手均是同行,所以,自古就有“同行是冤家”之说。养殖者提供的是消费产品,经销商提供的是养殖者所需物品的流通环节,厂家提供的是养殖者所需的物品。三者提供的终端产物均不具有与对方的竞争性。养殖者、经销商或是厂家,只有提供比自身同行更优质的产品,最好的服务,才能在竞争中占上风。五、相互依存从社会分工角度来看,养殖者、经销商、厂家均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养殖者所需的原料和必须品自己无法生产,必须来源于厂家,没有厂家生产的原料和必须品,养殖者无法进行正常生产,产品都生产不出来,赚钱必将是个泡影。养殖者由于主要精力用于生产,生产所需物品只得有求于有这些物品来源的经销商。厂家所生产的产品必须与市场对接,厂家对养殖者需求的了解远不如经销商,这样一来,经销商就是厂家的最好选项之一。经销商必须依赖养殖者而生存,而养殖者所需的产品又必须依赖厂家提供,经销商是厂家与养殖者衔接的桥梁。六、合作共赢作为养殖者,在自己生产的产品上多下功夫才是王道。这其中,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技术能力的提升、市场时机的把控、使用产品的认知、经销商的优选等,一个都不能少。只有在生产的产品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高价上市等,才能不被同行整跨,成为养殖中的佼佼者。作为经销商,对厂家产品进行优选,为养殖者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站在养殖者的角度,多为养殖者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优质服务,不赚黑心钱,不卖劣质药,更不能使用违禁药,做一个有良知的经销商,这样才能赢得更多的养殖者的信赖与支持,生意才能越做越红火。作为厂家,紧跟时代步伐是关键,生产出养殖者最需要的性价比高的产品,才能在众多的同行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产品的定位上,要急养殖者之所急,使用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以市场为导向,产品要具有前瞻性,引导性,引领性。只有这样的厂家,才能可持续发展,永远不被市场淘汰。无论是养殖者,经销商,还是厂家,你觉得需要才找到对方,你觉得价格合适才购买产品,谁也没有强买强卖,可以称之为公平交易。再者,三者相互之间的依存度极高,谁也离不开谁,谁都只赚了各自行当的钱,离则二伤,合则共赢。养殖者,经销商,厂家,三者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相互尊重是前提,互相理解是根本,合作共赢是出路!以上建议仅为笔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稿信箱:tougao@shuichan.cc
上篇新闻:
下篇新闻:
& 相关资讯:
& 相关文库:
客服热线:025-
技术:客服:
地址:中国南京汉中路185号4F 邮编:210029
南京问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扫一扫加入中国水产养殖网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产养殖 的文章

 

随机推荐